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P17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P17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P17答: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者的关系:(1)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2)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是怎样逐步觉醒的?P39黑体字: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化中找一些内容。

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和教训?答:原因:P49 三点。

教训:当时社会背景下,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远不够,必须改革政政治制度摆脱原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

近代史论述题

近代史论述题
2、论战的意义
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是革命与改良的论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通过这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革命派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划清了革命与保皇的界限,进一步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二,论战捍卫了民主革命的基本纲领和原则,革命派夺取了当时思想战线上的领导权,廓清人民思想上的迷雾,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舆论准备。
2.试论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1)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中国是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落后国家,中国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2)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中国民主革命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武装力量绝大多数实际上是穿着军装的农民,农民成为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兵源。
(2)战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主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着统治地位;战后,外国商品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基础开始受到破坏,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失去经济上自立的地位。
(3)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战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变得复杂化了,又增加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间的一对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地位越来越突出。
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可能性。
1.试论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过程。
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武装斗争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比极模糊。党当时的主要精力放在工人运动上,还不懂得武装斗争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首先以生产力作为切入点,而是从摧毁旧的国家政权,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入手,是因为如果不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压在中国人民头上,这种“权中之权”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欲振不兴,举步维艰,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而封建土地私有制,又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重重。

这样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实现工业化,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个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

因此,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首先解决政权问题。

马列主义理论向我们提示,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只有推翻旧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中挣脱出来,获得民族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只有推翻旧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中国人民从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翻身做主人,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及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及其赖以存在的封建主义,进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清除封建主义落后的腐朽文化,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试论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及关系

试论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及关系

试论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及关系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国门,也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矛盾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因而中国近代革命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在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统治。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彻底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注义的统治、压迫及剥削,从而导致近代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社会混乱,人民贫困。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从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任务看,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摧毁旧的国家政权,废除帝国主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任务来看,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和文化落后的状况,就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因此,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首先解决政权问题。

马列主义理论也向我们提示,革命的根本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

只有推翻旧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人民从封建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才能使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中挣脱出来,才能获得民族独立,才能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才能在经济上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及其赖以存在的封建主义,进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清除封建主义落后的腐朽文化,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如何理解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主要有两项,即:(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如何理解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呢?这两大任务既存在着区别,又相互联系。

第一,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第二,这两大历史任务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这两大历史任务也可从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角度作阐述。

目前,在史学界的一些人中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即以“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范式”,在有的中国近代史著作中说:“一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

将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以现代化代替革命,或者将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有的人则更为直截了当地鼓吹“告别革命”,这是错误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离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离开了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代化也是化不起来的。

现代化既不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以之代替革命,也不能和革命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革命或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也即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第四,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五,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二,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如何理解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这两个革命任务并非在相同的国家同时发生,而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相继出现的。

尽管如此,它们的相互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贵族统治而进行的革命。

这个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推动国家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这个革命任务主要发生在欧洲、北美等地,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近代。

社会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进行的革命。

这个革命的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并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这个革命任务主要发生在俄国、中国等地,标志着无产阶级历史的到来。

尽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和主体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首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政治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力量基础。

而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社会,为社会主义革命铺平了道路,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其次,社会主义革命是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深化和继承。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解决了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但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阶级矛盾和剥削问题。

社会主义革命则进一步深化了人民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解放,推动社会向着共产主义迈进。

再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

无产阶级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需要借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学习其革命方法和策略。

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则需要吸收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避免陷入资本主义复辟的误区。

两个革命任务的相互渗透和交流,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参考。

最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解放了广大劳动人民,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实现提供了社会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一、如何理解近现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两大历史任务①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2、相互关系二者是相互区别和统一的,(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的前提,(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有哪些?1、失败的原因①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革命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义观念。

③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

④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⑤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三、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1、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2、反对封建主义:实行土地改革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3、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四、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1、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主张实行他们的军事独裁统治,继续保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2、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建立英美式共和国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平时成绩测试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平时成绩测试复习题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家综合实力弱,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
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没有摆脱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局部的枝节改革发展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它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勒索赔款,抢劫财富,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操纵中国经济命脉。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地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主观题) (1)

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主观题)  (1)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相互关系:这两大任务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又相互联系。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前者是前提,后者是行动。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3.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2)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其内容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功,按价收买。

4.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①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5.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

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特点是什么?①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完整版)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P17

(完整版)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P17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P17答: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者的关系:(1)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2)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是怎样逐步觉醒的?P39黑体字: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化中找一些内容。

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和教训?答:原因:P49 三点。

教训:当时社会背景下,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远不够,必须改革政政治制度摆脱原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24875doc资料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24875doc资料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补充: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最新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最新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主要有两项,即:(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如何理解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呢?这两大任务既存在着区别,又相互联系。

第一,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第二,这两大历史任务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这两大历史任务也可从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角度作阐述。

目前,在史学界的一些人中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即以“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范式”,在有的中国近代史著作中说:“一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

将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以现代化代替革命,或者将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有的人则更为直截了当地鼓吹“告别革命”,这是错误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离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离开了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代化也是化不起来的。

现代化既不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以之代替革命,也不能和革命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革命或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也即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现代史课后习题作业

近现代史课后习题作业

近现代史课后习题作业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首先只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其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局面,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才能集中力量搞建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其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清朝统治集团和清军指战人员意志不坚定,在战争面前抱有妥协心理,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2)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和武器装备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

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加上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失败。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坚决到底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关键词:近代中国;历史任务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二、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2、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个中国革命带来哪些影响?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2)1914年至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后,欧洲走向衰落,美国、日本崛起。

日本侵略势力成为中国的最大威胁。

(3)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4)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5)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2)1931年至1945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并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

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和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族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

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主要有两项,即:
(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如何理解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呢?这两大任务既存在着区别,又相互联系。

第一,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第二,这两大历史任务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这两大历史任务也可从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角度作阐述。

目前,在史学界的一些人中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即以“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范式”,在有的中国近代史着作中说:“一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

将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以现代化代替革命,或者将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有的人则更为直截了当地鼓吹“告别革命”,这是错误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离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离开了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代化也是化不起来的。

现代化既不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以之代替革命,也不能和革命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革命或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也即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
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