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贵川三地花灯的概况及异同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之云南花灯

中国传统文化之云南花灯

中国传统文化之云南花灯花灯,是一种集中国传统文化、工艺、文学、音乐、舞蹈、视觉艺术为一体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在云南,花灯被视为民间文艺的代表,象征着文化、美、富贵和吉祥之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云南花灯。

花灯的历史据考证,花灯起源于中国明朝,距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最初的花灯形制较为简单,主要以元宵制作为主,并且频繁出现于桥梁祭祀、营造工程及民俗庆典中。

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花灯在云南地区得到了更为丰富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云南花灯文化。

花灯的制作过程云南花灯的制作手法主要分为捏、挖、刻、剪、缀、穿、绑、缝、粘、漆等多种工艺,其中大多数工具都是手工传统工具。

制作花灯的原材料主要为竹子、木材、纸、布、糨糊等,许多花灯有彩画或绣画,如普洱一山两洞花灯,就有创新的采用了兰花针线绣画,使花灯显得更加美观精致。

花灯的寓意主题花灯的寓意主题是非常丰富的,通常是吉祥如天鹅、孔雀、童子、龙、凤、鸟、兽等动物,以及美好如舞蹈、竞技、家乡景象、神话传说、故事情节等许多内容。

花灯的寓意主题与云南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密切相关,并且每一种花灯都有其独特的寓意,比如大理苍山晚照花灯寓意平德安居,安家乐业,晚景如画等等。

花灯的传承云南的花灯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百姓们的生活中。

在节庆活动中,花灯表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花灯艺人们在每一年的元宵佳节,会将自己的手工制作的花灯展示出来,以此呈现云南花灯的艺术魅力。

在传承方面,云南省文化厅每年都会举办云南花灯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花灯,欣赏花灯。

同时,省、市、县级文旅部门也会对传承花灯的人进行管理和保护,在保证民间艺术传承的同时,也保证了花灯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被更多人津津乐道,从而推广云南花灯文化。

云南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云南民间文化的代表。

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独特的寓意主题,都让云南花灯成为了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

在今天,云南花灯已经不仅是节日庆典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丰富了广大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不同地区灯笼的特点与文化内涵

不同地区灯笼的特点与文化内涵

不同地区灯笼的特点与文化内涵中国的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都有所不同,这使得不同地区的灯笼也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看北方的灯笼。

北方地区的灯笼以红色为主,寓意着喜庆、吉祥。

在春节期间,北方家庭会在大门上挂起红色的灯笼,以示迎接新年的到来。

此外,在元宵节时,人们还会手持红色的纸灯笼,参加游行和猜灯谜等活动。

这些灯笼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南方的灯笼则更加注重工艺和装饰。

南方地区的灯笼制作精细,常常会用竹子、丝绸等材料编织成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六角形等。

在灯笼的表面,人们还会绘制各种图案和花纹,如花卉、动物、人物等,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南方的灯笼不仅用于节日装饰,还常常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传递美好的祝福和深厚的情谊。

除了南北差异外,不同地区的灯笼还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例如,福建地区的纸灯笼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著称,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在湖南、湖北等地区,人们则会制作大型的彩灯,用于庙会和集市的展示。

这些彩灯色彩斑斓、造型奇特,常常会结合当地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展示出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

除了传统灯笼外,现代社会中还涌现出许多创意新颖的灯笼。

这些灯笼不仅具有现代感十足的外观,还融入了许多科技元素。

例如,LED灯笼不仅可以发光,还能通过程序控制其亮度和闪烁方式;智能灯笼则能与手机APP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调节等功能。

这些创意灯笼不仅丰富了灯笼的种类和用途,还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便利。

总之,不同地区的灯笼不仅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通过了解不同地区的灯笼,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地区的文化魅力。

论文问题云南花灯异同

论文问题云南花灯异同

云南花灯的文化意义从上述云南花灯及其花灯舞蹈的起源、融合和发展的足迹中可以看出:在中华舞蹈文化长河中,类似云南花灯及其花灯舞蹈的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互相吸收、交汇与借鉴,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对促进各地区、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任何一种舞蹈文化发生、发展和传承的历史,决不仅仅是孤立的、单流向的文化艺术现象。

尤其在研究探索多民族舞蹈文化的交往史时,更需要对历史客观存在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和纵横向的综合考证。

唯此才能较为客观科学地理解和解释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舞蹈文化上的统一性及多样特殊性。

据调查,昆明、玉溪、弥渡、建水等的地方传统民族歌舞小戏——花灯,约诞生于明末时期。

这些地区的大多数彝族、白族都通晓汉语。

汉文是云南地区汉族、白族、彝族的通行文字。

白语、彝语中大量借用汉语的词汇,在民族传统本子曲、大本曲、“吹吹腔”(白剧)中多借用汉字记录白语,即“汉字白读”。

因此,这种语言文字上的便利,使云南花灯及其舞蹈获得更加广阔的生存与传播的文化空间。

云南花灯及其花灯舞蹈是古代文明传承和发展历程的显著肢体文化符号,是有多义性价值意义的有形传统民族文化遗产。

过去,它的受众主体是各族群众、普通老百姓及其官僚乡绅、商贾。

而且,绝大部分艺术表演都是非营业性的无偿活动。

在信息闭塞,交通运输不畅的古代,花灯及其花灯舞蹈必然成为了满足各族民众文脉相承、传播文明、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社会文化活动之一。

自娱性的花灯及其舞蹈特别贴近各族群众和普通老百姓,能及时反馈各族群众、普通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需求,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族大众抒发情怀、传播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需求。

由于云南花灯及其舞蹈形成的整体地域文化程度与活动频繁率形成良性循环而久负盛名,于是必然具有可持续性的传承可能,因而其所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显得尤为深远。

由于云南各种花灯及其花灯舞蹈这类传统民间艺术长期以来一直依付各类传统节日活动的延续进行传承,于是最大限度地给各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各族群众进行思想情感、自我调节、自我表现等精神生活提供了交流或渲泻的多层面空间。

贵州花灯概述

贵州花灯概述

贵 州 花 灯 概 述□赵峰军广东省艺术师范学校内容提要 贵州花灯主要流行于贵州省的汉族地区及部分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和略具雏型的戏剧表演形式。

花灯音乐在音阶结构、旋律进行、调式调性的转换、衬词、衬句的使用,演唱形式和伴奏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

关键词 源流 歌舞 灯夹戏 唱腔 曲牌 舞蹈 “贵州花灯”是流行于贵州省汉族地区及部分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和略具雏型的戏剧表演艺术形式。

它和我国北方的“秧歌”、东北的“二人转”,南方各省的“采茶”以及云南、四川的“花灯”同属于一类型。

爱情生活、劳动生活是花灯最普遍的题材内容。

此外,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在花灯中也占有相当的分量。

人民对纯真、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歌颂,对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憧憬,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愤懑与憎恶等思想感情,在花灯音乐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反映。

一、源流及沿革(一)贵州花灯的历史源流“贵州花灯”历史悠久,经过几百年来的流传和发展,已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关于花灯的起源,贵州各府、县志均有详略不同的文字记载。

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的《平越直隶州志》、《风俗篇》载:“黎峨风俗,正月十三日前,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妆,双鬓低弹,翠翘金钗,服鲜衣半臂,拖绣裙,手提花兰灯,联袂缓步,委蛇而行。

盖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也。

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为十二月采茶之歌,歌如“竹枝”,俯仰抑扬,曼音幽怨,亦可听也。

”在清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重新修订的《遵义府志》其中《风俗篇》上也对春节元宵唱花灯有类似的记载:“上元时,乡人以扮灯为乐,用姣童作时新妆,随月逐家,双双踏歌,和以音乐,艳以灯火,抑扬府仰,极态增姘,谓之‘闹元宵’。

其中所唱《十二月采茶歌》:‘三月采茶茶叶青,茶树脚下等莺莺’,‘二月采茶茶花开,借问情侬几时来’。

音词清婉,莫详所自。

浅谈云南花灯舞蹈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云南花灯舞蹈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云南花灯舞蹈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向艳华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7年第05期摘要:云南花灯舞蹈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云南花灯舞蹈是活泼、欢乐、优美、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不仅仅是云南地区人民生活的写照,更陶冶了群众的精神世界,这项具有独特云南文化特色的花灯舞蹈是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发展的,笔者通过本论文浅层探讨了云南花灯舞蹈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前景,提出了在保持云南花灯舞蹈特色精髓的同时进行大胆创新的想法。

关键词:花灯舞蹈;民族文化;创新【DOI】10.19312/ki.61-1499/c.2017.05.075一、引言在云南这个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浓郁的地区,保存着众多出彩的戏剧传统舞蹈。

其中云南花灯舞蹈是一种备受云南当地各个民族喜爱的歌舞小戏。

云南花灯舞蹈的起源和形成虽然有着众多不同的学术见解,经过大量书籍借鉴分析,可以总结出云南花灯舞蹈的地方民族特色是由于分布范围较广,长时间与其他传统文化借鉴和融合形成的。

云南花灯舞蹈这种具有表现人民生活状态,反映社会伦理内容的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成长历程,蕴含了云南地区的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云南地方戏曲花灯艺术中花灯舞蹈已经成为了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逐渐脱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且可单独演出的舞蹈体系。

在这一舞蹈体系中,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舞蹈艺术风格,从而积淀了各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特色、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风俗风貌等。

二、云南花灯舞蹈概述云南花灯是一种代表云南地区特色的传统戏剧并且盛行于此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它涵盖了歌曲、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以群众生活为创作素材,以喜剧形式呈现,以生活中的小事突出艺术美,是云南民族文化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文化色彩浓厚的云南花灯体系中云南花灯舞蹈显得尤为重要。

云南农村汉族花灯调研报告

云南农村汉族花灯调研报告

云南农村汉族花灯调研报告云南农村汉族花灯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花灯是云南农村汉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研花灯的历史、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可以加深对云南农村民俗文化的了解,并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访谈和参观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选择云南农村汉族聚居地进行实地访谈,以了解当地花灯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节日活动等相关信息。

然后参观当地花灯制作车间或文化展览馆,深入了解花灯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三、调研结果1.花灯的历史渊源根据访谈了解,花灯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作为灯饰和祭祀用品的,具有浓厚的宗教和民间信仰色彩。

后来,花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被赋予了更多的审美价值。

2.花灯的制作工艺花灯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雕刻、粘贴、彩绘等。

其中,雕刻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需要选用适合的材料和采用精湛的技巧,才能制作出精致的花灯作品。

3.花灯的文化内涵花灯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品,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花灯中常绘制四季、福神、龙凤等吉祥图案,寓意着丰收、吉祥和幸福。

此外,花灯还与农耕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四、调研总结和建议通过对云南农村汉族花灯的调研,可以看出花灯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有以下建议:1.加大对花灯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培养力度,鼓励年轻人学习花灯制作技术,确保该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2.举办花灯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提高公众对花灯的认知度和艺术欣赏能力。

3.加强对花灯制作材料和工艺的研究,推动花灯制作工艺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云南农村汉族花灯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代表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通过保护和传承花灯文化,可以进一步增强云南农村的文化自信心,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元宵节花灯节在不同地区的特色介绍

元宵节花灯节在不同地区的特色介绍

元宵节花灯节在不同地区的特色介绍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农历年的结束。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聚集在一起,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

虽然元宵节在全国各地都有庆祝,但不同地区却有着各具特色的花灯节庆活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不同地区元宵节花灯节的特色。

一、北京元宵花灯节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其元宵花灯节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北京的元宵节庆典一般在中国传统建筑群体背景下进行,如故宫、天坛等地,使得节日更具文化气息。

此外,北京的花灯艺术也非常出色,以动物造型为主题的巨型立体花灯居多。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花灯,犹如沉浸在一个奇幻的世界中。

二、四川乐山元宵花灯节四川乐山元宵花灯节以大型民俗游行和盛大花灯晚会为主要特色。

乐山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元宵花灯节庆典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

除了传统的花灯装饰,游行队伍中还会有民间舞龙舞狮和各类传统表演,非常热闹。

晚上,整个城市会点亮成千上万盏五颜六色的花灯,金碧辉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体验这场壮观的视觉盛宴。

三、福建泉州元宵花灯节福建泉州是元宵花灯节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花灯制作精美多样,表演形式独特。

元宵节期间,泉州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览和巡游活动。

这些花灯既展示了人民生活、传统故事,也表达了人民的希望和祝福。

在泉州的古城区,整条街道都会被花灯照亮,争奇斗艳的花灯成为游客拍照的热门景点。

四、湖南婺源元宵花灯节湖南婺源元宵花灯节庆祝活动以传统花灯争奇斗艳,表演形式多样化为特点。

在婺源古镇,整个古镇被燃放的花火包围,美丽的灯笼点缀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上,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此外,音乐、歌舞表演也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游客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地方民俗舞蹈和各种草根音乐。

五、广东珠海元宵花灯节广东珠海元宵花灯节以水上花灯为特色,每年届时,珠海的各大湖泊和海域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花灯,美不胜收。

整个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在游船上观赏灯光秀,感受港珠澳大桥和澳门凯旋门所带来的壮丽景色,同时还能体验到特色的广东美食。

云南花灯舞蹈的特色及发展

云南花灯舞蹈的特色及发展

云南花灯舞蹈的特色及发展花灯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的一种综合性民间艺术,主要见于云南,贵州,四川及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省,由于习俗等方面的原因,各地花灯的活动内容、形式不尽相同,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支流。

云南花灯是云南省内所流行花灯的统称,各地花灯表演形式和总体艺术风格基本一致,云南花灯舞蹈又因渊源和发展的差异,内部又形成了若干地域性的艺术风格,随着舞蹈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云南花灯舞蹈逐渐脱离云南戏曲花灯艺术,成为单独的一门艺术。

一、云南花灯舞蹈的特色云南花灯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花灯道具舞蹈。

史料记载,云南花灯早期活跃在民间活动如“龙灯”、“狮子灯”等“灯会”节目中,借助各种飞禽走兽样式的大型道具完成云南花灯道具舞蹈。

花灯歌舞是载歌载舞的一种表演形式,人数多则十几人,几十人,少则二,三人。

这种道具舞蹈深受当时的群众的喜爱,主要是由于道具舞蹈中出现的花灯生角行当,我们称之为“舞生”,也叫“打岔佬”。

“舞生”是花灯道具舞蹈的台柱子,无名无姓,经常头戴一顶草帽,腰系红绸,扮演着面容姣好的农民代表。

通常“舞生”的选角都是从专业或半专业的舞蹈演员中挑选出来的,在节目中起到领团的作用,有时还需要展示个人秀,为元宵等灯会锦上添花。

第二,民俗民间花灯舞蹈。

民俗民间花灯舞蹈活动主要于汉族传统节日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一些地区在建盖新屋,祝寿及婚娶,丧葬等活动中也会表演。

民俗民间花灯舞蹈的代表作有“秧佬鼓”、拉花舞、灯笼舞等,是云南主要的民间活动,也是云南人民最喜爱的民俗活动之一。

“灯会”结束后的队伍会聚集在大小村镇的广场上,以新的小“灯会”形式或者原“灯会”形式进行集体歌舞表演,被称之为“团场”。

“团场”会以特定的一首花灯领导、协调全部舞者的步调,舞曲的歌词基本与农活和节气有关。

“舞生”需要在“团场”独舞并领舞,具有一定的难度。

“崴花灯”是传统花灯舞蹈,步法简单易学,适合群体表演。

“灯笼舞”场面壮观,男女老少都可手提红色灯笼跳舞,热闹非凡。

云南花灯讲课稿模板

云南花灯讲课稿模板

云南花灯讲课稿模板云南花灯,作为中国西南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云南花灯的世界,了解其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一、云南花灯的历史渊源云南花灯,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是云南地区民间艺术的瑰宝。

它最初是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

花灯的名称来源于其表演时使用的各种花灯,这些花灯通常由纸或丝绸制成,上面绘有各种图案,夜晚点亮后显得格外绚丽。

二、云南花灯的艺术特点1. 多样性的表演形式:云南花灯包括了歌舞、戏剧、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 丰富的文化内涵:花灯表演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和地方风情,是了解云南地区文化的重要窗口。

3. 独特的音乐与舞蹈:云南花灯的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舞蹈动作夸张而富有表现力,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4. 精美的服饰与道具:花灯表演中的服饰和道具色彩鲜艳,工艺精湛,为表演增色不少。

三、云南花灯的表演内容云南花灯的表演内容广泛,既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也有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

常见的表演节目包括《打渔杀家》、《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四、云南花灯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云南花灯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

现代的花灯表演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也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如现代音乐、舞蹈等,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1.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保持传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现代花灯表演加入了现代音乐和舞蹈元素,使表演更加多元化。

2. 技术手段的运用:现代技术,如灯光、音响等,被广泛应用于花灯表演中,提升了表演的视听效果。

3. 文化交流的平台:云南花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已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五、结语云南花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承载着云南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稀奇葩花灯昆明元宵节的创新亮点

稀奇葩花灯昆明元宵节的创新亮点

稀奇葩花灯昆明元宵节的创新亮点稀奇葩花灯——昆明元宵节的创新亮点春节过后,元宵佳节即将到来,而在这个传统节日中,花灯一直是各个地方独特的亮点之一。

然而,以昆明元宵节为代表的云南地区却将花灯进行了独特的创新,创造出了让人又惊又喜的稀奇葩花灯。

本文将为您介绍昆明元宵节的创新亮点,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些别开生面的花灯之妙。

一、彩绘花灯: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意的完美结合昆明元宵节的彩绘花灯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

彩绘花灯采用了传统的彩绘技艺,将各色鲜艳的颜料精细地涂抹在纸质或丝绸制作的花灯上,使得整个花灯变得栩栩如生,色彩斑斓。

令人惊叹的是,这些花灯不仅仅是静态的艺术品,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赋予其动态效果,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二、立体花灯: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昆明元宵节的立体花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

它们巧妙地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灯光、声音和运动的结合,使得花灯呈现出动态的立体效果。

无论是五彩斑斓的龙灯、栩栩如生的动物灯,还是精美绝伦的人物灯,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世界的感觉。

三、互动花灯:与观众共同创造艺术昆明元宵节的互动花灯让观众成为了创作者的一部分。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或其他方式与花灯进行互动,改变其形状或颜色,甚至是发出声音。

这种互动的设计不仅仅增加了观赏的乐趣,更是将观众融入其中,使他们成为创造艺术的一部分。

四、环保花灯: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完美结合昆明元宵节的花灯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注重生态保护。

采用环保材料制作的花灯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通过创新的设计,例如太阳能花灯,将可再生的能源应用于花灯制作过程中,使得花灯更加环保、节能。

这种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保护理念的花灯设计,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

在昆明元宵节的创新花灯之下,人们不禁为这些别开生面的艺术品所折服。

这些稀奇葩花灯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和环保理念,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

正是因为这些创新亮点,昆明元宵节的花灯艺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并使得这个传统节日更具魅力。

【传统文化】土家族舞蹈 土家族舞蹈地花灯的介绍

【传统文化】土家族舞蹈  土家族舞蹈地花灯的介绍

【传统文化】土家族舞蹈土家族舞蹈地花灯的介绍【传统文化】土家族舞蹈土家族舞蹈地花灯的介绍
土家族舞蹈地花灯
地花灯又名黄藓。

旧时,就是土家族年节期间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有一男(丑角)一女(旦角)或两男两女演出,男拎扇子,女挥方巾,或男女各谓手巾边演唱边舞,演出
风趣,爱情色彩浓郁。

丑角动作硬朗、潇洒、搞笑,旦角动作冷艳、轻盈、妩媚。

基本舞步有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十字步、弓步、小跳步、矮子步等,常伴有各种技
巧的跟斗。

相传耍耍起源于古时祭祀活动中的娱神活动,在表演中也可窥见跳神的痕迹。

耍耍有文武之分。

以唱为主,由击乐间奏的叫文耍耍;以表演为主,在击乐的伴奏下表演
各种技巧动作的叫武耍耍。

耍耍的造型动作有“观音坐莲”、“丹凤朝阳”、“鹅儿扑水”、“燕儿衔泥”、“老鹰展翅”、“云手扫地”等。

黄藓曲调悠扬、迷人、悦耳,曲牌多为单曲体,以徵调试居多。

唱词内容丰富,多为即
兴之作,既演唱农时节令、庆贺阿谀奉承的内容,又演唱生产、生活科学知识,也演唱古人、故事等。

有的唱词在长期的传唱过程中,经不断加工修改,内容相对固定。

如:《十二月》、
《十唱古人》、《闹新春》,《跳过耍神闹元宵》、《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在古代,耍
耍为里巷之曲,登不了大雅之堂。

只是逢年过节时,由耍耍班子(10人左右)以街道、广场、农家堂屋为演出场地。

特别是年节,耍耍班子家家到,户户落,为贫民百姓送吉祥,贺新春。

土家人燃烛挂灯,常以鞭炮迎送,并办酒席或以粑粑、甜酒、炒米消夜,盛情款待,习
以为常。

贵州花灯概述

贵州花灯概述

贵 州 花 灯 概 述□赵峰军广东省艺术师范学校内容提要 贵州花灯主要流行于贵州省的汉族地区及部分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和略具雏型的戏剧表演形式。

花灯音乐在音阶结构、旋律进行、调式调性的转换、衬词、衬句的使用,演唱形式和伴奏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

关键词 源流 歌舞 灯夹戏 唱腔 曲牌 舞蹈 “贵州花灯”是流行于贵州省汉族地区及部分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和略具雏型的戏剧表演艺术形式。

它和我国北方的“秧歌”、东北的“二人转”,南方各省的“采茶”以及云南、四川的“花灯”同属于一类型。

爱情生活、劳动生活是花灯最普遍的题材内容。

此外,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在花灯中也占有相当的分量。

人民对纯真、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歌颂,对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憧憬,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愤懑与憎恶等思想感情,在花灯音乐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反映。

一、源流及沿革(一)贵州花灯的历史源流“贵州花灯”历史悠久,经过几百年来的流传和发展,已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关于花灯的起源,贵州各府、县志均有详略不同的文字记载。

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的《平越直隶州志》、《风俗篇》载:“黎峨风俗,正月十三日前,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妆,双鬓低弹,翠翘金钗,服鲜衣半臂,拖绣裙,手提花兰灯,联袂缓步,委蛇而行。

盖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也。

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为十二月采茶之歌,歌如“竹枝”,俯仰抑扬,曼音幽怨,亦可听也。

”在清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年)重新修订的《遵义府志》其中《风俗篇》上也对春节元宵唱花灯有类似的记载:“上元时,乡人以扮灯为乐,用姣童作时新妆,随月逐家,双双踏歌,和以音乐,艳以灯火,抑扬府仰,极态增姘,谓之‘闹元宵’。

其中所唱《十二月采茶歌》:‘三月采茶茶叶青,茶树脚下等莺莺’,‘二月采茶茶花开,借问情侬几时来’。

音词清婉,莫详所自。

云南花灯戏—搜狗百科

云南花灯戏—搜狗百科

云南花灯戏—搜狗百科基本介绍云南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于云南的地方戏曲。

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音、民歌小曲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

云南花灯戏有昆明花灯戏、玉溪花灯戏和姚安花灯戏三大支系,其中昆明花灯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剧目最多,伴奏乐器以胡琴为主;姚安花灯民歌色彩浓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玉溪花灯革新最早,所以被称为“新灯”,其剧目及演出形式受滇剧的影响较大。

云南花灯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花灯戏艺人在改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云南花灯戏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创立了花灯戏新调。

新编的灯调采用曲调连接的编曲方式,具有板腔音乐的某些特点,适合演出传统大戏。

除此以外,云南花灯戏的曲调还有各种民歌小调,在整个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

花灯戏演出很注重舞蹈,云南花灯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民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

“崴步”都有手部动作配合,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种种变化是其具体表现。

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

云南花灯戏最繁荣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此时不仅涌现了史宝凤、熊介臣、袁留安等一批著名花灯戏演员,还出现了《探干妹》、《闹渡》、《刘成看菜》、《三访亲》等享誉云南戏曲舞台的剧目。

熊介臣是最早把农村晒场演出的“簸箕灯”搬上舞台的前辈艺人之一,他擅演小生,以演《山伯访友》中的梁山伯、《白蛇传》中的许仙闻名,表演具有浓郁的云南玉溪乡土风味。

详细介绍流传于云南省的盘县、四川的会理一带,渊源于明代云南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

清乾隆前后,逐渐形成花灯戏不带戏剧情节的花灯歌舞和具有简单戏剧情节的两种形式、便歌舞成份很重。

辛亥革命后,玉溪花灯始有革新,从唱本、善书里取材,改编了些新曲调,并吸收滇剧的一些表演程式,出现了戏剧情节较曲折复杂的中型、大型剧目。

由于各地剧目、音乐、舞蹈都带有较多的乡土特色,故云南花灯又分有昆明、呈贡花灯,玉溪花灯,弥渡花灯,姚安、大姚、楚雄、绿丰花灯,元谋花灯,建水、蒙自花灯,嵩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灯,边疆地区花灯等九个支派。

云南地方戏剧——花灯

云南地方戏剧——花灯

三、剧目与发展
• 一、徐嘉瑞的《云南农村戏曲史》把较早的花灯剧称为“旧灯剧”。 它较多地保留了明清小曲,唱词多为长短句。大约在本世纪30年代前 后,以玉溪花灯为代表的“新灯剧”兴起,从唱本中改编了如《蟒蛇 记》、《金铃记》、《董永卖身》等一些剧目,也出现了一些直接反 映云南生活的剧目,如《出门走厂》、《双接妹》等。 • 二、 1940年后,花灯出现了专业剧场,为了适应剧场演出的需要, 大量从滇剧移植剧目,出现了所谓的“灯夹戏”时期。当然,农村中 的花灯,仍在那里以业余的形式,缓慢地发展着,甚至到今天,我们 还可以在一些山区农村,看到较为古朴的花灯演唱。 • 三、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了昆明人民灯剧团,排演了《小二黑结婚》 等反映新生活的剧目,在花灯唱腔、表演的革新方面,也做了一些有 益的工作。1954年,建立了云南省花灯剧团。在这前后,许多地、州、 市都组成了专业花灯剧团。花灯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省花灯剧团 曾于1959年、1965年先后到北京演出,该团的部分同志,还参加过赴 缅甸、老挝及马里、加纳等一些国家访问演出。
云南地方戏剧——花灯
一、概念及流传地区
• 云南花灯剧是云南省各地花灯剧的统称。花灯是 云南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小戏。它的一部分 曲调,来自明清小曲。这些小曲传人云南后,与 云南的方音、风土人情结合,后来演变成花灯曲 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流传于云南全省及贵州的盘县、四川的会理一带。 花灯在长期流传中,由于地区不同,先后形成9个 支派:昆明、呈贡花灯,灯,元谋花灯,建水、蒙 自花灯,嵩明、曲靖、罗平花灯,文山、邱北花 灯,边疆地区花灯。它们彼此大同小异,基本特 色相似。
四、代表剧目
• 《探干妹》、《游春》、《刘成看菜》、 《闹渡》、《依莱汗》、《金碧坊》《破 四门》 。

云南花灯舞相关知识介绍

云南花灯舞相关知识介绍

云南花灯舞相关知识介绍花灯歌舞内容丰富,情节简洁,舞蹈朴实明快、优雅别致、曲调优美、风格鲜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人们称云南花灯歌舞园中一株秀美别致的"山茶花"。

店铺整理了云南花灯舞相关知识介绍,欢迎欣赏与借鉴。

云南花灯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云南花灯是云南汉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在历史上是被作为"社火"中民间舞蹈的一部分而流传的。

花灯歌舞内容丰富,情节简洁,舞蹈朴实明快、优雅别致、曲调优美、风格鲜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人们称云南花灯歌舞园中一株秀美别致的"山茶花"。

云南花灯舞蹈欣赏知识介绍云南花灯的舞蹈形式中的主动律(运动形式)和主动作是小崴、正崴、反崴(具体舞蹈训练内容的名称)来体现舞蹈风格的。

其中男性舞蹈中常用反崴动作,女性舞蹈中常用小崴动作,同时包括小崴走场、正崴、跳颠崴等相同动律的动作,都是以连续不断的横向移动或上下崴动来进行身体表现。

它是在松弛状态下以膝部为发力点,经过胯步和上身的悠摆而形成的动感形象。

所以,我们在欣赏云南花灯这种民间舞蹈时,主要得看演员的膝部、胯部、腰部是否能在松弛状态下达做到一种协调而动,那么,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观赏演员的躯干部位就可以准确地目测出他完成的好与不好,灵活与不灵活同时云南花灯地美,需要演员表现得比较含蓄,要突出:内秀、淡雅、恬静的心理特征,男性则要体现出松弛洒脱的美。

花灯舞蹈是云南花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花灯舞蹈有只舞不唱的如《狮舞》、《猴子弹棉花》等,有集体性的歌舞,如《连厢》、《拉花》等。

花灯戏的行当,原来只有男女二人,以后才分为生、旦、丑三个行当,当花灯戏演出中型、大型的角色众多的剧目以后,又增加了其他行当。

云南花灯舞蹈配乐是什么云南花灯的音乐十分丰富,现有的花灯曲调中有一部分是明、清以来的小曲,如《挂枝儿》、《打枣竿》、《叠断桥》、《虞美人》、《银纽丝》等。

以本省本地为主,适当吸收外省的一些民歌小调是云南花灯音乐的主要来源。

花灯戏生态特征论

花灯戏生态特征论

花灯戏生态特征论在中国戏曲的剧种中,花灯戏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特发生、发展形态的剧种。

花灯戏的流布区域十分广大,除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外,我国湖南、湖北、甘肃、河南、广东、浙江、广西等地都有花灯戏或者是借鉴了花灯戏的唱腔、表演等形式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生态,花灯戏的发生、发展的途径也各不相同,至今,花灯戏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剧种群落,是中国戏曲昆、梆、弋、高四大声腔之外,表现内容丰富、音乐形式多样、表演风格独特、观众面广的一个重要剧种体系。

下面从花灯戏的生成、文本特征、艺术表现等几个方面对其形态特征做了探讨。

一、花灯戏的独立生成形态花灯戏作为一个在多个地区广泛流传的地方剧种,同被称为“花灯戏”,云、贵、川是它们的主要流布区域。

花灯戏的起源流布有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花灯戏与许多地方剧种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像有的剧种在形成初期就受到其他剧种的影响从而逐步走向成熟,花灯戏在早期形成和发展中是遵循自己的发展道路而成长起来的。

二是云、贵、川地区的花灯戏是在不同区域特有的地理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和人文情境中独立生成和发展的,因此形成云、贵、川花灯戏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

除云贵川地区的花灯之外,其他地区也还有不同形式的花灯戏。

无论哪里,各地的花灯戏都有许多不同,比如在起源、剧目、音乐唱腔、表演风格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独特性。

概括地说为:花灯戏是不同地域花灯歌舞基础上独立生长、独立流传、具有独立品格的戏曲艺术种类。

从花灯戏的独立生成形态考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首先,各地的花灯戏有不同的起源地域和形成时间。

四川花灯戏的流布地区主要在川东北和川北一带,它起源于“农民庆贺丰收和春节时平地围灯边歌边舞的‘跳灯’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故事情节的‘灯戏’”。

川北灯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下半叶,它生长于川北据说有400年的历史。

据《阆中县志·神会》载:“五月十五日瘟祖会,较诸会为甚,旧在城隍庙,今移太清观,醮天之夕,锣钹笛鼓响遏云衢,演灯戏十日。

贵州花灯戏唱腔的形成及风格

贵州花灯戏唱腔的形成及风格

贵州花灯戏唱腔的形成及风格一、贵州花灯戏的概述贵州花灯戏是贵州省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结合了戏曲与民间艺术的特点,是贵州地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花灯戏在贵州民间广泛流传,各地区都有其特定的唱腔形式和表演风格,其中以贵州东部的花灯、竹灯戏最为著名。

二、贵州花灯戏唱腔的来源与演变贵州花灯戏的唱腔起源于明代,当时是由皮黄戏和徽调、养荣调等曲种的唱腔演变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贵州花灯戏的唱腔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并吸收了湖广调、粤剧、川剧等曲艺形式的一些特点。

贵州花灯戏的唱腔以优美的旋律、悠扬的节奏和独特的音调特点为主要特色,同时注重情感表达和角色个性的塑造。

唱腔流畅婉转,既有细腻绵长的悠扬唱腔,又有刚健豪放的激情唱腔,给观众以听觉上的享受。

三、贵州花灯戏唱腔的表现手法贵州花灯戏的唱腔表现手法丰富多样,通过音调、音质、音量、音速以及吐字、抑扬顿挫等来表现角色形象和情感。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贵州花灯戏唱腔的表现手法。

3.1 音调贵州花灯戏唱腔的音调分为上音和下音。

上音以高亢激昂为主,适用于表达激烈、激情、豪放的情感;下音以低沉缠绵为主,适用于表达低迷、忧郁、悲伤的情感。

通过运用上音和下音的转换,能够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和心情变化。

3.2 音质贵州花灯戏唱腔的音质在不同角色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如男性角色的音质多为豪爽刚健,女性角色的音质多为柔美婉转。

不同音质的运用可以更准确地刻画角色的特点和形象。

3.3 音量贵州花灯戏唱腔的音量在演唱过程中有明显的抬高和降低,这种变化既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又能够准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变化。

高亢激昂的音量适用于表达角色的激情和愤怒,低沉缠绵的音量适用于表达角色的思考和忧伤。

3.4 音速贵州花灯戏唱腔的音速快慢也是其独特之处。

快速的音速可以表达角色的急迫、紧张和激情,慢速的音速适用于表达角色的沉思、忧伤和伤感。

四、贵州花灯戏唱腔的表演特点与风格贵州花灯戏唱腔在表演中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下面将从唱腔的节奏、音韵、吐字、抑扬顿挫等方面进行介绍。

花灯的文化多样性

花灯的文化多样性

花灯的文化多样性花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代表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元的民俗特色。

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花灯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样式和用途,展现了花灯文化的多样性。

本文将探讨花灯文化的多元化表现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节日庆典中的花灯节日庆典是花灯得以展示其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场合。

在中国,著名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都离不开花灯的烘托和点缀。

而不同地区的花灯制作则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造型。

比如,南方地区的花灯多以燕子、蝴蝶等小动物为主题,色彩鲜艳;北方地区的花灯则常常以龙、凤等神兽为题材,形态雄浑。

这种差异既源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也反映了地方文化的多元性。

二、民俗习惯中的花灯除了节日庆典,花灯在中国的民俗习俗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比如,在婚庆活动中,新郎会手捧花灯迎接新娘,象征着美好的祝愿和新生活的开始。

而在农村地区,花灯也常常被用于祭祀活动中,希望富饶和丰收之意既令人感叹于花灯的多样性,也深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地方特色中的花灯中国各地拥有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花灯,它们通过造型、材料和工艺的差异,展现了花灯文化的独特魅力。

比如,在四川的乐山市,有着悠久历史的“牛角灯”(又称灯笼灯)制作工艺精湛,寓意吉祥;而在浙江宁波市的“蓬莱灯”里,每一盏花灯都栩栩如生,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其成为了一种艺术品。

四、花灯文化的价值花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花灯文化的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在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花灯文化也对当代社会具有促进人们团结、传递美好情感的作用,可以看做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全球化的今天,花灯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挖掘花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之美。

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花灯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试析彝族传统花灯文化

试析彝族传统花灯文化

试析彝族传统花灯文化
龙倮贵
【期刊名称】《毕节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彝族传统花灯主要流行于云南红河、楚雄、玉溪、文山、曲靖、普洱等州市彝族聚居地区,是中原汉族文化和西南彝族边地文化交融的产物,主要源于彝族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是一种歌、舞、剧相结合的地方民间戏剧,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剧目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具有宗教、民俗、歌舞、娱乐等多种功能,也有祭祀性、娱乐性和庆贺性为一体的特点,也具有灵巧、大方、豪爽的审美情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并将念、唱、做融为一体的艺术风格.
【总页数】7页(P19-25)
【作者】龙倮贵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云南蒙自66110;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相关文献】
1.试析彝族传统神灵系统及其文化特点与特质 [J], 龙倮贵
2.试析彝族传统神灵系统及其文化特点与特质 [J], 龙倮贵;
3.浅析黔西北彝族服饰文化中的民族虎图腾崇拜——兼谈彝族礼俗文化乡土校本教材对当地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作用 [J], 张芸;
4.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彝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以云南高峰乡彝族火把节
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J], 普轶
5.政府主导与彝族传统花灯保护——以永宁村文艺演出为例 [J], 卢鹏;朱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云贵川三地花灯的概况及异同作者:胥丽肖亚雄阎菲来源:《卷宗》2011年第09期摘要:花灯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

因受地域和文化差异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花灯艺术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发展趋势,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交流。

本文从云贵川三地花灯的异同角度分析了西南花灯的特点。

关键词:花灯;云贵川;异同;特点每一条文化长河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传奇, 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在历史的夹缝中存活下来的花灯艺术,期待着、盼望着它的伯乐,为它剥离历史的尘埃还原其最绚烂的美丽。

花灯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

主要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

在长期的发展中,花灯形成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偏重舞蹈,另一种则向民间小戏的形式发展。

受地域和发展差异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不同的地方风格。

具有代表性的花灯有:云南花灯、贵州花灯、四川花灯、湖南花灯等②。

一、三地花灯概况1、四川花灯重庆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界东临湖北、湖南。

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重庆的文化的多元化。

因重庆在成为直辖市以前隶属于四川,在习惯上人们依旧将重庆秀山花灯称为“川东花灯”。

所以此处我们将秀山花灯作为四川花灯的代表。

“秀山花灯”,是我国西南地区花灯一支重要流派,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

秀山花灯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而命名,又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

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年间,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秀山花灯融入了当地土家族和苗族的歌舞表演特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表演传统的秀山花灯,对场地没有特殊要求。

秀山花灯自身有一套完善的演出体系,主要包括:设灯堂、启灯(请灯)、跳灯、辞灯。

设灯堂:好比是当今的活动启动仪式一样,祈求神灵的庇佑。

跳灯:是花灯的主要表演内容。

辞灯:正月十五晚,祭拜神灵,唱罢《送灯调》,新一年。

表演中,演员所唱的歌词叫花灯词。

花灯词有浓厚的“土味”,通俗易懂。

有时也将一些汉族民间小调的原唱词作为花灯词。

经过不断的发展,秀山花灯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花灯二人转(两人表演的单花灯这是秀山花灯的主要表演形式)、双花灯(四人表演的双花灯即由二男二女同时歌舞演唱)、花灯群舞(多人表演的群花灯是由“花灯二人转”发展而来)、花灯戏(秀山传统的花灯戏,又称“单边戏”或“花灯歌舞戏”、“花灯小戏”。

故事情节简单,演出时间短,对布景、服饰没有要求)。

在长时期的表演中,秀山花灯形成了舞蹈性、歌唱性、戏剧性、模拟性、民族性、地域性、程序性、群众性等特征,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秀山花灯不仅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对土家族民俗音乐舞蹈艺术及其历史的研究。

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2006年5月20日,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贵州花灯由于贵州的花灯主要是由其它省市通过汉族移民为主要渠道传入的,所以贵州花灯的最大特点就是分东、南、西、北四路,各自受到临近省区的影响,各具特色。

(1)东路花灯:主要流行于铜仁地区。

黔东的花灯剧,据说开始于印江阁老寨,罗文昌是创始人,后来得到罗芳林的提倡和发展,在光绪年间传到石阡,接着传到德江、务川、凤冈等地。

剧目相当丰富。

在表演上一方面继承花灯歌舞的艺术特点,另一方面吸收了戏剧手法,引进了戏曲的某些写意、虚拟动作,行当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基本,使用方言演唱,采用锣鼓套打和人声帮腔的表演形式。

(2)南路花灯:流行于黔南地区,以独山最为典型。

独山花灯不仅受到汉族民间小调的影响,还受到了戏曲和苗族、侗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2008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独山花灯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3月16日,独山花灯登上了世界音乐艺术的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

(3)西路花灯:传入的时间虽然很早,但因这一带地戏兴盛,发展不如其他三路,它长期保持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喧”、“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一人唱而众和之”的特点。

(4)北路花灯:盛行于遵义的北路花灯从清代前期起就很流行,可谓之发展繁荣。

北路花灯,除了受到茶歌和茶舞的影响外,也受到川戏很深的影响。

黔北花灯还大量吸收当地的民歌等音乐演唱形式,让人感觉曲调特别丰富,达到兼容并蓄的效果。

由于曲调的音域较窄,大大降低了对演唱者的要求,这样就更加有利于花灯的传唱。

在演唱中大量使用反复、领唱、齐唱形式。

舞蹈在花灯的表演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3、云南花灯云南全省17个州市都受到花灯艺术的影响。

花灯不仅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也影响着少数民族同胞生活。

可以说云南的版图就是花灯的分布图。

云南花灯是云南主要的地方剧种,包括花灯剧、花灯歌舞、花灯小唱等表演形式。

由于其贴近人民生活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被誉“云岭山茶第一支”。

花灯在长期流传中,由于地区不同,先后形成9个支派:(1)昆明、呈贡花灯,(2)玉溪花灯,(3)弥渡花灯,(4)姚安、大姚、楚雄、禄丰花灯,(5)元谋花灯,(6)建水、蒙自花灯,(7)嵩明、曲靖、罗平花灯,(8)文山、邱北花灯,(9)边疆地区花灯。

花灯从内地传入云南,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特点。

云南是个具有众多少数民族的省,由于其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与外来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中形成了众多流派的花灯,使其更具地域化,民族化,但是以歌舞见长,处于抒情机制是云南花灯的共同特征。

“崴”是云南花灯舞蹈的基本律动,民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

所谓“崴”就是指表演者无论做什么动作身体都要保持“S”形的左右摆动。

“崴步”都有手部动作配合。

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

在不断的发展中云南花灯又大量的吸收京剧、滇剧等戏剧的特点,发展出“新灯”,也使得花灯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三地花灯的异同1、各自绽放的美丽(1)表演时间秀山花灯的表演时间一般为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

花灯是一种热闹喜庆的表演方式,人们用表演花灯进行拜年,讨个吉祥的好兆头。

云南花灯、贵州花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一部分,所以没有表演的时间限制。

(2)音乐调式特征四川花灯常用的曲调有《采花调》、《绣荷包》、《黄杨扁担》等近百首之多,音乐活泼明快,秀山的《黄杨扁担》为人们所喜爱。

音乐多采用五声徵调式和羽调式,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

贵州花灯常用的曲调有《巧梳妆》、《绣花调》、《看灯》、《闹花灯》等,近200首之多。

音乐以热烈明朗为其特点,独山的《踩新台》最有代表性。

音乐多采用五声徵调式和商调式,其次是羽调式。

云南花灯大体上分为歌舞和戏剧两类,这两类形式的花灯曲调相互通用。

常用的曲调有《绣荷包》、《十大姐》、花灯《鲜花调》、《绣香袋》、《采花》等100多首。

音乐以抒情优美著称。

音乐多采用五声徵调式和羽调式,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

云南花灯的音乐是云南花灯区别于其他地区花灯的最大特点。

(3)发展侧重方向在发展的过程中,花灯形成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偏重舞蹈;另一种则向民间小戏的形式发展,偏重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形成歌、舞、戏相结合的花灯戏。

秀山花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花灯二人转、双花灯、花灯群舞,这些表演形式都是侧重歌舞。

虽说也有形成花灯戏,但是秀山花灯戏并不注重舞台背景、服饰、故事情节等。

所以说,四川花灯的发展侧重于歌舞。

而贵州、云南则是侧重向民间小戏发展。

这是由于当地花灯的发展受到本土及临近省区的戏剧影响程度不同。

云南与贵州都成立了专业的花灯剧团,花灯剧目数量多,在花灯唱腔、表演的革新方面做了不少探索。

2、共同的魅力虽说三地花灯各具特点,但都具有荆楚文化的神秘和浪漫,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花灯歌舞的表演者,男执折扇,女拿花手帕,(要求手不离扇帕,要舞得灵活、变化快、花样多)上下挥动,一边唱一边跳(身体摆动强调曲线性,始终保持S形)。

人数一般是一男一女,也有五六十人的集体舞。

花灯歌舞一般没有故事情节,所有没有固定角色,花灯是一种喜庆热闹的表演形式,多与当地民间歌舞溶汇。

花灯音乐一般结构短小、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情绪活泼。

花灯常有的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笛子和打击乐器。

歌唱以笛子为主,舞蹈以打击乐器为主。

花灯的唱词一般采用当地方言演唱,通俗易懂,情感真挚。

也有采用民间小调的原唱词,或者填入新的内容加以润色。

花灯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一门集宗教信仰、歌舞、风俗、扎纸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在发展过程中不顽固自守,取汉族民间小调、戏曲之精髓不断丰富自身的表现形式;积极与当地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与融合,因地制宜。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的花灯发展却陷入面临失传的窘境。

保护花灯刻不容缓,除了政府的扶持与帮助,花灯艺术本身还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传承数百年的花灯,就犹如一坛陈年老酒,细细品尝,愈久弥香。

参考文献[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2]陈永,孟宪辉.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3]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5]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4 [6]王耀华,王州.中国民族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