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精品版
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先锋小学于拥军【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分段)五年级(上册)第84页------按比例分配【教材及学生基础分析】《按比例分配》是青岛版(五.四分段)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体的奥秘----比中的一课,是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理解了比与分数的联系,掌握了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
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知识奠定基础。
按比例分配问题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解法: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整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归一法)解答;二是把比转化成分数,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三是运用下学期学到的正反比例知识解答。
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第二种方法:把比转化成分数,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学习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意识、灵活的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建立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让我们领略了到了自然灾害的可怕,但也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
一位60岁的老太太,被埋废墟下196小时(约8天8夜)后,被成功获救,她是汶川地震中被埋时间最长的获救者之一。
(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在饥饿状态下的生命极限最多是7天,7天不进食或者3天不喝水,人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关于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教案设计
关于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按比例分配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种科学技术领域。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1.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运算方法;3.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2.1 比例的概念2.1.1 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1.2 比例的表示方法:用“::”或“/”表示。
2.2 按比例分配的含义2.2.1 定义:如果两个量之间存在比例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两个量可以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配。
2.2.2 例子:一家工厂生产两种产品,产品A和产品B,它们的产量之比为2:3。
则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产品A和产品B的产量可以按照2:3的比例进行分配。
第三章:按比例分配的运算方法3.1 比例的性质3.1.1 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3.1.2 在比例中,两个比例相等,则它们的对应项也相等。
3.2 按比例分配的运算步骤3.2.1 确定比例关系;3.2.2 设定未知数;3.2.3 列出方程;3.2.4 解方程;3.2.5 检验答案。
第四章:实际应用举例4.1 分配问题例1: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男女比例为2:3。
在一次活动中,男女生的参与比例要保持不变,分配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4.2 成本问题例2:生产两种产品A和B,它们的成本之比为2:3。
如果生产5件产品A和7件产品B,总成本为500元,求每件产品A和产品B的成本。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2 拓展进一步研究按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商业折扣、税率计算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六章:练习与巩固6.1 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按比例分配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1. 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小明从甲地骑自行车前往乙地,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5篇范例)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课题:按比例分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五年级上册第84页的内容课程目标: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2、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索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及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评价任务设计:1、活动一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和过渡。
2、通过活动二的小组合作、尝试解答、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达成学习目标1、2、3.3、通过基本练习和活动三的练习1检测目标一的达成情况,变式练习和练习2、3检测目标三的达成情况。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已知六五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口答应用题五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口答:100÷2=50(平方米)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五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
(板书:分配)二、探究新知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 :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2、提问: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按3 :2分)求的是什么?(求二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五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3、思考:由“如果按3 :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3/2倍(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2/3(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 … … 小组汇报结果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这道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20×3=60(平方米)20×2=40(平方米)方法二、3+2=5 100× 3/5=60(平方米)100× 2/5=40(平方米)方法三、100÷(1+2/3)=60(平方米)60× 2/3=40(平方米)或100-60=40(平方米)方法四、100÷(1+3/2)=40(平方米)40× 3/2=60(平方米)或100-40=60(平方米)5、比较思路: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第二种,思路简捷,计算简便)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①求出总份数②各部分数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③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关于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关于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 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2. 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不同问题。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练习题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有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请问汽车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地?Step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Step 3:讲解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知识,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
Step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一家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每天生产60个,B产品每天生产40个,请问如果要保持产量比为3:2,A、B产品每天分别需要生产多少个?Step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下:1. 学校举行运动会,甲、乙两个班级参加,甲班人数是乙班的2倍,如果甲班有40人参加,乙班有多少人参加?2. 一家餐厅有A、B两种套餐,A套餐每份12元,B套餐每份8元,如果顾客点餐时A、B套餐的销售额比为4:3,请问顾客点了多少份A套餐和B套餐?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如有必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按比例分配方面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内容拓展在本节课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如商业折扣、利润计算等。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联系实际,使学生感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扬尝试、合作、协调精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孩子们,你们知道合江的特产是什么吗?荔枝,你们买过荔枝吗?你知道今年荔枝多少钱一斤吗?我们所喜欢的喜洋洋和懒洋洋也去买荔枝,喜洋洋拿出60元,懒洋洋拿出80元,一共买了21斤荔枝,他们应该怎样合理分这些荔枝?这道题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把信息列成这样一个表。
你认为应该怎样才是合理分配?二、尝试探究:1、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孩子们你能解决吗?你们先独立思考,把方法写在本子上,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2、师下来巡视,抽学生上去写。
3、第一种:60+80=140(元),140÷21=6.6(元),60÷6.6=9(斤),80÷6.6=12(斤)。
答:喜洋洋应分9斤,懒洋洋应分12斤。
第二种:60:80=3:4(60:80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想到的?按什么来分?钱数的比来分。
一个拿得是60元,一个拿得是80元,这样分比较合理。
如果两个都平均分,显然不合理吧!解:设每份是x斤。
3x+4X=217X=21X=3喜洋洋应分的斤数:3×3=9(斤),懒洋洋应分的斤数:4×3=12(斤)。
答:喜洋洋应分9斤,懒洋洋应分12斤。
第三种:60:80=3:4总份数:3+4=7,每份的斤数:21÷7=3,喜洋洋应分的斤数:3×3=9(斤),懒洋洋应分的斤数:4×3=12(斤)。
答:喜洋洋应分9斤,懒洋洋应分12斤。
三、巩固应用:1、我校六年级同学参观科技创新大赛,一共去了96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3:11,你知道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吗?2、合江除了荔枝外,还有合江窑坝闻名遐迩的梅子酒,据梅子酒说香甜可口,口感非常好。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按比例分配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第三册第九单元《比例》第一小节《按比例分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能够灵活运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是按比例分配,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Step 1: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出示两个水果盘,一个放有5颗橙子,一个放有10颗苹果,问学生:怎样才能使两个盘子中的水果的量相等?2.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认为将橙子和苹果按比例分配即可。
Step 2:学习比例分配的概念(15分钟)1.教师讲解:教师给出比例分配的定义,即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数量或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2.学生思考:学生思考教师给出的例子,并讨论如何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
Step 3: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20分钟)1.教师示范:教师给出一个具体例子,如将30个相同的铅笔按照1:2的比例分配给两个人,教师通过板书的方式展示实际操作的步骤。
2.学生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自行编写一组题目,并互相分配完成。
3.小组交流: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讨论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时纠正。
Step 4:复习巩固(10分钟)1.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展示自己编写的题目与答案,并向全班解释自己的思路。
2.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Step 5:实际问题的应用(15分钟)1.教师示范: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如将100个糖果以1:3的比例分配给4个孩子,教师通过板书的方式展示实际操作的步骤。
2.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自行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将解决步骤写在纸上。
3.学生交流: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和思路,讨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策略。
《简单按比例分配》小学数学教案
《简单按比例分配》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 学具: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要把总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呢?引入本课《简单按比例分配》。
2. 探究新知(1)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演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3)让学生举例说明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布置一些有关按比例分配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更多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场景。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3. 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搜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案例,评价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遗产、分配奖品等。
2. 介绍比例知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学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调查家庭支出、统计班级成绩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掌握程度如何。
五年级数学上册 七 信息窗二(按比例分配)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上册七信息窗二(按比例分配)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概念,理解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按比例分配的定义:按比例分配是指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若干份,每份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
2.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在生活实际中,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问题,如分配奖金、分配物品等。
3. 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步骤:明确问题、列出比例关系、求出比例系数、计算各部分数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找出比例关系和计算各部分数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按比例分配的教具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按比例分配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按比例分配的定义、应用和计算方法,通过教具模型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按比例分配的案例,引导学生找出比例关系,计算各部分数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按比例分配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数学上册七信息窗二(按比例分配)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比例分配的定义、应用、计算方法、案例分析、练习题、小结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做一些按比例分配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按比例分配(参考教案二)
按比例分配(参考教案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掌握“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比转化成分数。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
①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②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③甲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④乙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3.出示投影图:师:看到此图你能想到什么?学生说,老师写在胶片上:①女生与男生的比是3∶2。
②男生与女生的比是2∶3。
4.某生产队运来60吨化肥,平均分给5个小队。
每个小队分到多少吨?60÷5=12(吨)这种解答的方法,在算术上叫什么方法?刚才我们解题的方法叫平均分配的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这种方法你们早已比较熟悉,也经常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有些事情,用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
如:你们单元住着18家,每月交的水电费能平均分配吗?又如:国家搞绿化建设,能把绿化任务平均分配给各单位吗?比如生产队的土地,也要根据国家计划,合理安排种植,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样的分配方法叫“按比例分配”。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题。
例1 第四生产队计划把400公顷地按照3∶2的比例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各种多少公顷?学生读题,分析题中的条件与问题,教师把条件与问题简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去思考。
(1)两种作物一共几份?怎样求?(3)400公顷是总数,要求的两种作物各种多少公顷?怎样计算?分析:①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全部土地。
(画图)②根据粮、经之比是3∶2,你知道什么意思?(粮3份,经2份。
)师边说边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标粮,其中2份标经。
观察:①从图上看,把全部土地平均分成几份?你怎么算出来的?(板书)总份数: 3+2=53∶2,实质都表示倍数关系。
《简单按比例分配》小学数学教案
《简单按比例分配》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应用。
(2)学会使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按比例分配计算。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按比例分配的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比例分配的概念介绍比例分配的定义,以及比例分配的基本原理。
2.2 比例尺的应用讲解比例尺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2.3 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1)分析问题,确定比例关系。
(2)设未知数,列出比例式。
(3)解比例式,得出答案。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比例分配的概念和应用。
(2)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3)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步骤。
3.2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确定比例关系。
(2)解比例式的方法。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比例分配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比例分配的实例和计算过程。
(2)教具:使用比例尺模型,直观演示比例分配的过程。
第五章:教学安排5.1 课时本章内容安排2课时进行讲解和练习。
5.2 教学过程(1)第1课时:讲解比例分配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第2课时:练习比例分配的计算,讲解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比例分配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第六章:教学案例与分析6.1 案例一:分配相同的比例问题:有一块土地,长为120米,宽为80米,将这块土地按照长宽比例进行分配,求分配后的长和宽。
分析:根据长宽比例,设分配后的长为x米,宽为y米,列出比例式120:80 = x:y,解比例式得出x和y的值。
《简单按比例分配》小学数学教案
《简单按比例分配》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及意义。
2.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3. 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PPT、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 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数量关系是如何的?(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图片中的数量关系都是按比例分配的。
2. 讲解新课:(1)教师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及意义。
(2)演示例题,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
(2)教师选取代表性小组进行讲解,总结解题技巧。
4. 解决问题:(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讨论,得出答案。
5.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6. 布置作业:(1)教师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按比例分配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模板小学数学比例分配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小学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比例分配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理解比例分配的概念。
2. 掌握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比例分配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3. 实物教具(如:骰子、卡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与比例的关系。
2. 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根据分数进行分配?二、新课讲授1. 引入比例分配的概念:比例分配是指根据一定的比例关系,将总数分配到各个部分。
2. 举例说明比例分配的应用,如:将100元按照2:3的比例分配给小明和小红。
3. 教师讲解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1)求出比例的总份数;(2)将总数乘以对应的比例份数,得到各个部分的数值。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例分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如何进行比例分配?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授1. 引入比例分配的应用,如:将一块长方形土地按照3:4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两人。
2. 教师讲解比例分配的应用步骤:(1)确定比例关系;(2)计算各个部分的数值;(3)将数值分配到各个部分。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生活情境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拓展练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学案 1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学案一、学习目标1.(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正确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2.(1)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举一反三的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二、重点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2.灵活运用,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三、导学问题1.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人体奥秘的知识,除了我们学过的,你还了解到那些有关人体的知识?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3.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4.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5.爸爸体内的水分及其它物质各有多少千克?6.你想解决那个问题?可以根据那些信息解决?7.体重30千克与4:1有什么联系?8.线段图或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吗?9.如果用一条线段表示30千克体重,水和其他物质应该怎样表示?为什么?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表示?四、参考资料孙悟空巧解比例话说唐僧和三个徒弟为普渡众生去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困难重重,关卡层层,是常人很难办到的。
师徒四人走了一天,觉得累了,便休息一下。
八戒把钉耙一丢,倒地便睡,唐僧与沙僧打坐,悟空舞动金箍棒。
只见悟空一声“变”,金箍棒由原来的“绣花针”变成了高耸入云的“大柱子”。
悟空叫道:“八戒,你猜我的金箍棒现在有多长?”八戒懒懒地说:“能有多长,不过10米罢了。
”悟空说:“俺这金箍棒可神了,5秒能变10米。
”“那25秒能变15米”的八戒随口说道。
沙僧说:“这肯定算错了,5秒比10米小,25秒比15米大……”八戒说:“扯淡,这个理由一点也不充分。
”悟空说:“那我就说说理由,让你们心服口服。
”八戒说:“愿闻其详。
”悟空说:“用解比例的方法,设25秒能变x米,比例是5:10=25:x,5x=250,x=50,答案应该是50米啊!”“这……这……”八戒哑口无言,“还有一种方法”,沙僧补充道:“5秒能变10米,10÷5=2米,意思是1秒能变2米长,25秒就能变25×2=50米长。
《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1课题:按比例分配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对策:引导学生分析明晰题意。
教学预案:一、基本训练:1、根据信息你想到了什么?六2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1)男生是4份,女生是5份,一共是9份;(2)男生相当于女生的4/5,女生相当于男生的5/4(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9,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2、根据已知条件回答问题:(第76页上第6题)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题5题目和方格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2、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想的?生1: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黄色涂2份。
列成算式是:30(3+2)=305=6(格)每一份有几格因为红色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色:63=18(格)因为黄色用这样的2份,所以黄色:62=12(格)教师追问:怎样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生2: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列成算式:红色:303/(3+2)=303/5=18(格)黄色:302/(3+2)=302/5=12(格)3、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的?这两种方法你都理解吗?和你的同桌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理解体会:1、出示第75页上的试一试:(1)齐读要求,提问:现在将这些方格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说说1:2:3是什么意思?(2)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信息窗二(按比例分配)-青岛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信息窗二(按比例分配)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按比例分配”。
这一节主要让我们了解比例分配的概念和应用,学会如何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几个部分中。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运用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比例分配,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例,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让大家现场演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大家展示了一些图片,比如一个水果盘里有12个水果,其中有苹果、香蕉和橘子,苹果有4个,香蕉有3个,请问橘子有几个?2. 讲解概念:我解释了比例分配的概念,就是将一个总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几个部分中。
3. 例题讲解:我给大家讲解了一个例题,比如一个班级有4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那么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4. 随堂练习: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大家现场演练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比例分配的公式和步骤。
六、作业设计(1)一个篮子里有15个水果,其中苹果有5个,香蕉有3个,请问橘子有多少个?(2)一个班级有5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请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答案:(1)橘子有7个。
(2)男生有30人,女生有20人。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家对于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加强理解和运用。
课后大家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也可以尝试将比例分配应用到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同学们需要特别关注的。
比例分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信息窗二(按比例分配)-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二(按比例分配)-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应用信息窗二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能够应用信息窗二解决按比例分配的简单问题。
3.能够将信息窗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应用信息窗二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1.掌握信息窗二的操作方法。
2.能够灵活应用信息窗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一幅图片,上面有四个人坐在一排长椅上,他们手中分别拿着一袋糖果,其中一人把他手中的糖果平均分成了三份,之后让其他人选取一份。
教师向学生提问:“如果这个人有12颗糖果,那每个人能得到几颗糖果?”引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 概念讲解教师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即将一定数量的东西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若干人或物。
3. 信息窗二展示教师出示信息窗二,让学生观看演示视频,体验信息窗二分配物品的过程,了解如何应用信息窗二进行按比例分配。
4. 合作探究教师将一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应用信息窗二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有12元钱,要按照2:3:5的比例分配给三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别应得多少钱?5. 总结归纳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向全班介绍他们所选的分配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师导入总结归纳,让学生一起回顾学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2.在家中寻找实际生活中已应用按比例分配的例子,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六、教学评估1.课内小组合作练习的表现。
2.课堂展示的答案和思路是否清晰。
3.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拓展延伸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寻找生活中更多关于按比例分配的例子,或让学生自行设计问题并应用信息窗二解决。
同时,教师可通过其他课程中的例子等,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精品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学会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能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相关知识。
下面,老师要来考查一下同学们,我们看那位同学掌握的最好。
出示复习题:
五年级有两个班,五、一班有30人,五、二班有40人,五、一班人数是五、二班的()/( ),五、二班人数是五、一班的()/( ),一班人数是总人数的()/(),二班人数是总人数的()/(),谁能用比表示五、一班与五、二班人数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五、一班与五、二班人数的比是3:4,五、二班与五、一班人数比是4:3
(及时评价学生掌握的情况)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师:老师有个问题想请同学参谋一下,出示:学校买来280本科普读物,要分给五年级这两个班,老师初步打算要平均分给两个班,每个班分140本,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很可能想到不公平,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公平)
师:既然同学们觉得老师的方法不合理,那你们能不能讨论出一个合理分法呢?老师想知道下面的问题:
出示自学提纲:
1、每个班分多少本合理?
2、能解释清楚是怎样想的。
3、你能用算式表示你的想法吗?
学生先自主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参与讨论进行指导
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1、五年级一共多少人?我们可以先算每人分多少本,再算每个班分多少本?这种解法是按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应用题的解法来进行解答。
2、一班与二班人数的比是3:4,(教师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五年级一共是几份?可以把280本书平均分7份,求出每一份是多少,再求一班的3份是多少,二班的4份是多少。
3、一班与二班人数的比是3:4,(指线段图),一班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3/7)那么一班分的书也应该是280本的3/7,怎样列式?同样的道理二班应该分280本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前两种解法主要使我们以前的解法,我们现在最好根据比把这个题转化成分数题目来解答。
用这种方法来分配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可以增长许多知识。
出示:科学研究表明,儿童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1,成年人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7:3,老师的体重是50千克,你能帮老师算出体内水分和其他物质各重多少千克吗?
学生自主解答。
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小组内算一算每个同学体内水份和其他物质各重多少千克?
师:像这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叫按比例分配。
(板书课题)生活中,有时平均分是不合理的,学会这种分配方法可以弥补这种缺陷,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自主练习
2、4、5题
2、完成课本第9题
集体交流
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收获
师:希望同学们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