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力的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第七章《力》基础知识点

第七章《力》基础知识点

2014春季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基础知识点第1节《力》知识点1、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其中一个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

2、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o3、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b、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

4、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5、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a、直接作用(相互接触)b、间接作用(不接触)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变速直线运动)b、速度的大小不变, 方向改变c、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改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1、力的三要素: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2、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

知识点4、力的示意图1、为了形象的描述力的三要素,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这就是力的示意图。

2、步骤:a、明确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b 、从力的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c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必须画在线段末端)。

d 、在箭头旁边标明表示力的字母(弹力F、重力G摩擦力f),有时候还要标出力的大小e 、同一副图中出现多个力时,线段越长,表示力越大。

知识点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间的力同时产生,无先后之分第2节《弹力》知识点1、形变1、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3、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弹性形变)。

4、塑性形变: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

知识点2、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分类:a、宏观:弹簧、橡皮筋一类物体形变产生的力b、微观: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3、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b、发生弹性形变4、作用效果:阻碍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是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动力(反抗形变)。

初中物理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七章力知识点总结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方向等,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变状态有关。

力常常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力的计算单位是牛顿(N),1牛顿的力是指当力的大小为1牛顿时,作用在1千克质量的物体上,可以产生1米/秒²的加速度。

二、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1.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通过物体表面对物体施加的力,包括摩擦力、弹簧力、支持力等。

2. 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通过场的作用对物体施加的力,包括重力、电磁力等。

三、力的表示力可以用矢量表示,力的大小用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方向由箭头的方向表示。

1. 力的合成:如果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来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分解:任何一个力都可以分解为两个垂直方向的力的合力,也称为分力。

四、力的作用力对物体的作用有推、拉、挤、压、抛等。

1. 推:是指用力使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2. 拉:是指用力使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3. 挤:是指用力使物体向另一物体移动。

4. 压:是指用力使物体向另一物体移动。

5. 抛:是指用力使物体向空中运动。

五、力的效果力的作用对物体有不同的效果,包括物体的运动和形变。

1. 物体的运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使物体运动。

2. 物体的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对物体施加拉、挤、压等作用,使物体变形。

六、力的平衡和合力1. 力的平衡: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多个力之间相互抵消,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2. 合力: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多个力不相互抵消,产生合力,使物体受到合力的作用发生运动或形变。

通过初中物理七章力学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变状态,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力可以用矢量表示,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来求出合力和分力,力的作用包括推、拉、挤、压、抛等,力的效果包括物体的运动和形变,力的平衡与合力是力学重要的概念。

中考物理热点命题方法技巧07专题七 力

中考物理热点命题方法技巧07专题七 力

中考透视明确航向本章是中考力学的核心内容.考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理解重力、弹力的概念,能够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相关的物理现象;(2)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3)探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规律、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力知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中考考查的特点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考查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有关力的试题主要以填空、选择、作图、简答、实验探究和分析应用等题型出现.典例探究提炼技法考点一:力的概念理解【解法技巧】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存在;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注意:①不要误认为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②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例1】:(2017•沂水县一模)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于是人就前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B.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C.手脚对水的推力一定和水对手和脚的力相互抵消D.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脚和手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考点二:力的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解法技巧】①首先熟记力的作用效果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②然后根据问题情境明确变化量再进行分析判断。

注意:运动状态的改变的内涵:不仅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还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是运动方向时刻变化,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例2】:(2017•广西)如图所示,小强用大小相同的力往同一方向推开家里的门时,发现推A 点比推C 点要容易,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下面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物体的运动状态【例3】:(2017•佳木斯)在春季运动会上,班级的男同学吹气球时发现:用手轻轻一压,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用手轻轻一推,气球就向一侧飞走了,说明力可以改变.考点三:力的示意图【解法技巧】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是:(1)确定受力物体,通常用一个方框来表示受力的物体.(2)确定力的作用点,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通常画在物体的重心上.(3)画线段反映力的大小: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3)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箭头一旁标上力的符号和数值.若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有一定夹角,一定要在示意图上画出。

机械原理力的平衡与作用

机械原理力的平衡与作用

机械原理力的平衡与作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机械原理中,力的平衡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力的平衡是指物体上作用的力相互抵消,使物体保持静止或以匀速直线运动。

而力的作用则是指力对物体的作用引起物体的状态变化。

本文将探讨机械原理中力的平衡与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上作用的力相互抵消,使物体保持静止或以匀速直线运动。

力的平衡有三种情况:静止平衡、匀速直线运动平衡和平衡位置不同时的稳定平衡。

1. 静止平衡静止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力平衡情况。

在静止平衡时,物体上的所有力矢量合成为零,即∑F=0。

这意味着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物体不会发生位移。

静止平衡的典型例子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静止物体。

2. 匀速直线运动平衡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是指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力平衡情况。

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即∑F=0。

这意味着物体受到的向后的摩擦力与向前的推力平衡,使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

典型例子是处于水平面上的滑动物体。

3. 平衡位置不同时的稳定平衡当物体的平衡位置发生改变时,可以观察到物体的稳定平衡情况。

在稳定平衡时,物体恢复平衡位置的能力越强,物体的稳定性越高。

例如,当一个放置在桌子边缘的圆珠笔被稍微推动时,它会产生一个力矩使其回到平衡位置。

这种稳定平衡的性质在许多日常生活中都有应用,如建筑物的平衡结构设计。

二、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指力对物体的作用引起物体的状态变化。

力的作用可以分为:平衡力、非平衡力、摩擦力和弹力。

1. 平衡力平衡力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方向的力平衡。

平衡力使物体保持静止或以匀速直线运动,不改变物体的状态。

平衡力的大小与方向相互抵消,使物体保持原来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一辆静止的车,当受力和摩擦力平衡时,车将以匀速直线运动。

2. 非平衡力非平衡力是指使物体状态发生变化的力。

非平衡力与平衡力相比,其大小和方向不平衡,使物体发生运动或状态改变。

典型的非平衡力包括引力、推力、拉力等。

DIS专用实验七力的相互作用

DIS专用实验七力的相互作用

实验七力的相互作用
实验器材
朗威DISLab数据采集器、力传感器、计算机。

实验装置
如图7-1。

图7-1 力的相互作用实验
实验操作
1.将一对力传感器分别接到数据采集器一、二通道。

2.点击教材专用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力的相互作用”,打开该软件。

3.点击“开始记录”,两手各握住一只力传感器,让传感器的测钩相互钩住,保持两传感器处于同一平面(图7-1),对传感器进行软件调零。

4.两手轻拉传感器,得出如图7-2所示的实验图线,可见两个力传感器测量的力方向相反。

以时间轴为中心呈上下对称。

图7-2 力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
5.点击“停止记录”,拖动滚动条,观察记录的实验图线。

6.点击实验图线,调出垂直于时间轴的选取线,水平拖动该线,可任意选择时刻,并在软件窗口下方观察到该时刻对应的两个力传感器读数(图7-2)。

7.比较实验过程中,同一时刻两个力传感器的读数,可见两个力传感器读数基本相同。

8.使用传感器测钩可进行对压或敲击实验,观察实验曲线。

(图7-3、图7-4)
图7-3 两个力传感器对压实验结果图7-4 两个力传感器对敲实验结果
9.使用选取线研究相对敲击实验过程中同一时刻两个力传感器的读数,可见两个力传感器读数也基本相同。

10.归纳相互作用中成对出现的力的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女排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如图所示,中国女排以11战全 胜的战绩获得第13届国际排联女排世界杯冠军,第十次在世界三大 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登顶。下列对运动员发球情景的分 析正确的是( C )
C.发球时,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发球时,排球飞出去说明手给排球的 作用力大于排球给手的反作用力
2.“女排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如图所示,中国女排以11战 全胜的战绩获得第13届国际排联女排世界杯冠军,第十次在世界 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登顶。下列对运动员发球情 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球时,手对排球施加力,排球对手 没有施加力 B.发球时,手先对排球施加力,然后排 球再对手施加力
3.俗话说“以 如图所示,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等于 (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作用力的大小。
4.小明用100N的拉力,作用在小车上的A点,沿与水平方 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拉车,请在图中画出此拉力的示意图。
F=100N 30°
2.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必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3.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课堂小结
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 是受力物体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 同一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随堂训练
1.人推车前行,人对车有推力作用,同时,车对人也有 推力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D ) A.完全相同 B.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作用点相同 C.大小、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反 D.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第七章 力

第2课时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平衡与力的合成实验

力的平衡与力的合成实验

力的平衡与力的合成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力的平衡与力的合成实验,探究力的平衡和力的合成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衡和力的合成的实验结果。

实验器材:1.力计2.各种重物3.平滑水平面4.绳子实验原理:力的平衡:当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多个力合成的结果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物体既不会运动也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

力的合成:多个力合成的结果,也称为合力,是这些力合力的结果。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从各个分力中得出。

实验步骤:1. 实验布置:将水平面小心地调整到水平状态,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 力的平衡实验:a) 将一根绳子固定在固定点上,使其保持水平,并且让它通过滑轮悬挂下来。

b) 在另一端绳子上挂上一个重物,在克制力的作用下使其达到平衡,利用力计测量此时的克制力的大小。

c) 将第二个重物挂在第一个重物的下方,使其达到平衡,再次用力计测量所需的克制力的大小。

d) 重复实验,并测量不同组合下的克制力的大小。

3. 力的合成实验:a) 将一根绳子固定在固定点上,使其保持水平,并且让它通过滑轮悬挂下来。

b) 在滑轮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挂上两个不同方向的重物,通过绳子将它们连接起来。

c) 用力计测量所需的力的大小,即为合力的大小。

d) 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或位置,重复实验并测量不同组合下的合力的大小。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力的平衡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在重物的不同组合下,所需的克制力的大小变化。

当重物组合的合力等于零时,即重物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通过力的合成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力在合成后所产生的合力。

通过调整重物的质量或位置,我们可以改变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实验结论:力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当多个力合成的结果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力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多个力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根据各个分力求得。

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加深对力的平衡和力的合成原理的理解,并且通过实验结果的验证,加强对这些原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力》力PPT(第2课时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相互作用)

《力》力PPT(第2课时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相互作用)

第七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8-
12.两个鸡蛋相碰,总是一个先破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只有未破的鸡蛋受力 B.只有破了的鸡蛋受力 C.两个鸡蛋都受力 D.究竟哪个鸡蛋受力未知 1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滑冰时,人用力推墙,人会往后退,因为人也受到墙的推力 B.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跳水运动员踩压跳板,身体向上弹起,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在拳击比赛中,有时拳手会被击倒,关于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攻击者受到的力大 B.被击者受到的力大 C.两者受力一样大 D.无法判断
第七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6-
7.在排球比赛中,二传手传过来的球,主攻手用大小不变的力扣球,球的落地点和 旋转性各不一样,这说明力的 方向 和 作用点 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 同。 8.球场运动的足球有时贴着地面滚动,有时飞到空中。这主要是运动员在踢球时 力的 作用点 不同导致的。 9.狗拉雪橇前行,狗对雪橇有拉力作用,同时,雪橇对狗也有拉力作用,这两个力的 三要素中完全不相同的要素是 方向和作用点 。 10.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到达终 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运动状态 。
第七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1
2
3
4
5
6
7
8
轻松尝试应用
拓展探究突破练
-25-
二、力的作用效果 3.图甲、乙、丙、丁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主要表 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第七章 力(易错模拟题汇编)(原卷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

第七章 力(易错模拟题汇编)(原卷版)-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易错题精选(全国通用)

第七章力(易错模拟题汇编)一、选择题1.(2021•长春模拟)如图所示,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汽车B.地面C.绳子D.双脚2.(2021•梧州模拟)智能手机是我们常见的通讯工具,请你估测一下手机的重力大约为()A.0.5N B.5N C.0.2N D.2N3.(2021•深圳模拟)修理汽车的工人师傅使用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于是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这是通过改变如下哪个因素来拧开螺母的()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用力的时间4.(2021•长沙模拟)中央电视台《原来如此》栏目是一档以实验体验为特征的科普栏目。

其中《冰雪危情》记录了一位体验者身陷冰窟实现自救。

他的方法是将自己脖子上的围巾取下打湿后再抛到坚固的冰面上,几秒钟后用力拽住围巾将自己从冰窟中拉离水面。

下列对该情景中的说法或解释正确的是()A.体验者用围巾将自己拉离水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体验者将自己拉离水面时,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体验者将自己拉离水面时,体验者拉围巾的力大于围巾对他的拉力D.体验者自救时将湿围巾抛在冰面上发生了凝固现象,这个现象要吸热5.(2021•广州模拟)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

如图甲所示,把两个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乙所示。

观察分析两个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刻相同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6.(2021•衡水模拟)关于汽车启动时的动力和刹车时的制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启动时是发动机施加给车向前的作用力B.制动时是制动装置施加给车向后的阻力C.启动时是地面施加给车的滑动摩擦力D.制动时是地面施加给车的滑动摩擦力7.(2021•郑州模拟)嫦娥五号返回器如图所示带着月壤返回时,为利用大气层多次减速,采用了跳跃式返回技术﹣﹣太空“打水漂”,沿abcde路径返回地面,在d点时如果返回器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返回器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和F2的关系为()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8.(2021•西安模拟)如果没有了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瀑布将不复存在B.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会自动往高处运动C.黑板上写粉笔字依然会产生粉尘D.钢笔不能正常使用9.(2021•淮安模拟)如图所示,将手中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苹果上升到最高点后落回,再用手接住,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在上升过程中始终受到重力和手的作用力B.苹果在最高点时不受力的作用C.苹果在下落过程中始终受到重力和手的作用力D.苹果在离开手的整个过程中只受到重力10.(2021•泰安模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6N,乙重12N,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16 N B.12 N C.28 N D.4 N11.(2021•天津模拟)如图所示,一木块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最终停下来。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创新实验——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PPT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创新实验——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PPT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结论
6
1. 利用具体的器材进行实验,改变书上空洞、混乱的举例,可以大大地加深学生的印象。 2. 利用强磁铁在绿板上展示,可以大大地提高实验的能见度。 3. 利用此装置进行教学,可以使实验现象直观明显,达到实验服务教学、辅助教学的目的。 4.该实验中运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可以让学生比较全面地看到控制变量法的具体使用。 5.该实验器材简单,携带方便,准备方便,便于保管,可以重复使用。 6.利用现有的器材,再添加一块硬纸板,可以全面地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原型及不足
2
原实验不足: 1. 原实验没用具体的器材,只是口头描述。 2. 原实验口头描述的器材混乱、不成套。 3. 原实验空洞、混乱,不便于学生理解。
实验原型: 文字描述: 用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或压得越短); 打台球时,击球的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影响到球能否入袋; 推门时,越靠近门轴,越费力。
实验器材
3
绿板1张 强磁铁4个 定滑轮2个 弹性绳1根 200g的钩码3个 两端带钩的长绳2根
实验改进装置
4实Biblioteka 步骤5第1步将绿板放在讲台上,在绿板上、下各固定一块强磁铁,在上、下两块磁铁上系上一根弹性绳,让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此时用粉笔沿着弹性绳画一条线,代表弹性绳的原位置,记为0;
第5步
在第3步的基础上,不改变挂钩在弹性绳上的位置和另一端所挂钩码的个数,将挂在右边定滑轮上的绳子改为挂在左方的定滑轮上,保证力的作用点和大小不变,只改变力的方向,观察并记录弹性绳的位置,记为3,比较1和3,可以得出结论:当力的作用点和大小不变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第6步
在第3步的基础上,将右侧的定滑轮往上平移,绳子仍然平放在右侧定滑轮上,只挂一个钩码,改变挂钩在弹性绳上的作用点,保证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只改变力的作用点,观察并记录弹性绳的位置,记为4,比较1和4,可以得出结论:当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时,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力的动态平衡7种解题技巧

力的动态平衡7种解题技巧

力的动态平衡7种解题技巧
力的动态平衡是指多个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等都在不断变化。

下面是七种力的动态平衡解题技巧:
1. 分解法:将复杂的力系分解成简单的力系,再对每个力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力的动态平衡的结果。

2. 等效法:将复杂的力系等效成简单的力系,再对等效力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力的动态平衡的结果。

3. 平衡法:通过对力的平衡分析,得出力的动态平衡的结果。

4. 对称法:利用力的对称性质,得出力的动态平衡的结果。

5. 关系法:根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等之间的关系,得出力的动态平衡的结果。

6. 数学法:利用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进行力的动态平衡的计算。

7. 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力的动态平衡的结果。

力的动态平衡解题技巧不仅适用于物理学,还适用于其他领域,如力学、工程学、生物学等。

在实际生活中,力的动态平衡问题非常常见,例如车辆的制动系统、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等。

因此,掌握力的动态平衡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科学实验之力的作用与测量

科学实验之力的作用与测量

科学实验之力的作用与测量科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探索未知领域。

在科学实验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在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力的作用以及测量角度出发,探讨科学实验中力的作用以及力的测量方法。

一、力的作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种物理量,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和相对位置。

在科学实验中,力的作用决定了物体的响应和实验结果。

下面以几个常见的力的作用为例进行论述。

1.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常见的力。

它的作用可以使物体下落或保持静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在科学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重力来测量物体的重量、质量等。

2. 弹力:弹力是一种物体受到压缩或伸长后产生的力。

它的作用可以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长度,是弹性物体常见的力。

在科学实验中,弹力可以用于测量材料的弹性系数、力的大小等。

3.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表面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

它的作用可以使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或者使物体保持静止。

在科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摩擦力来研究物体表面的性质、摩擦系数等。

4. 浮力: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一种向上的力。

它的作用可以使物体浮在液体表面上,也可以减轻物体的重量。

在科学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浮力来研究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性质、密度等。

二、力的测量力的测量是科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准确的力的测量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力的测量方法。

1.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仪器。

它通过测量弹簧的伸缩变形来确定受力物体的大小。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待测物体上,根据弹簧的变形量来计算力的大小。

2.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一种测量力的方法,它利用力臂和杠杆臂的比例关系来确定力的大小。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调整力臂和杠杆臂的长度,使得杠杆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计算力的大小。

七年级物理力的作用与测量实验探究与数据分析

七年级物理力的作用与测量实验探究与数据分析

七年级物理力的作用与测量实验探究与数据分析在物理学中,力是描述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基本概念。

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同时也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性质和特征。

在七年级物理课程中,我们将探究力的作用与测量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力的性质。

一、力的作用实验为了研究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实验。

以重力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下面的实验: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悬挂在同一根弹簧下方,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来获得相应的力的大小。

在此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弹力计来准确测量弹簧的伸长量,从而得到力的大小。

另外,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斜面实验来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将一个小车放置在斜面上,通过测量小车所需的时间和所用的斜面高度,结合重力加速度的知识,我们可以计算出小车所受到的力。

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和斜面的角度,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测量力的实验除了观察力的作用外,我们也可以利用测量来得到关于力的信息。

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

通过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并读取秤的示数,我们可以得到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天平来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从而间接测量物体所受到的重力。

除了重力的测量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力计来测量物体所受到的其他力。

力计是一种常见的测力仪器,可以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测量物体所受到的力。

通过使用力计,我们可以测量物体所受到的拉力、推力、摩擦力等等。

通过这些测量,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力的性质和特点。

三、数据分析在进行实验测量后,我们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力和相应物体伸长量、位移、时间等之间的图表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图表的趋势和形状,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关力的特征和规律。

例如,如果我们以物体质量为横坐标,力大小为纵坐标来绘制一个图表,我们可以发现力与物体质量呈线性关系。

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力的性质,并进一步加深对力的认识。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实验及数据分析,我们对力的作用和测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科学实验之力的作用与测量

科学实验之力的作用与测量

科学实验之力的作用与测量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科学理论的正确性,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

而在科学实验中,力的作用与测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力的作用与测量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力的测量。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运动、形变或产生变化的原因。

在科学实验中,力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而在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比如使物体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

这就需要施加力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实验目的。

其次,力的作用可以引发物体的形变。

在材料力学实验中,常常需要测量材料的弹性、塑性等性质。

而这些性质的测量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来引发物体的形变,从而得到相关数据。

例如,弹簧的弹性系数可以通过施加不同的力来测量其形变量,从而得到弹簧的弹性模量。

此外,力的作用还可以引发物质的变化。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观察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测量反应速率、生成物质的质量等。

而这些变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转化,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来促使反应发生。

例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我们可以通过施加一定的力来调节反应的速率,从而观察到不同的反应过程。

在科学实验中,力的测量是不可或缺的。

力的测量是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从而验证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在力的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有弹簧测力计、天平、压力传感器等。

这些测量工具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变形、重量或压力来间接测量力的大小。

然而,在进行力的测量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测量仪器的精度要足够高。

只有具备足够高的精度,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其次,测量时要注意力的方向和大小。

有时候,力的方向和大小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测量仪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测量时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干扰。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

七强相互作用与电磁力的关系

七强相互作用与电磁力的关系

七、强相互作用与电磁力的关系李政道教授指出:“目前在物理学框架上,理论发展已经很困难,应该有一个大的突破。

应该着眼于微观的基本粒子和宏观的真空态统一起来研究。

”从科学的目的看,科学无非是追求发现自然界的杂多中的统一,或者更严格地讲,追求发现我们经验的多样性中的统一。

然后,科学又用统一的自然定律和公式解决各种各样的、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

美是多样性中的统一(unity in variety)和统一中的多样性。

2007年2月16日,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新闻发布会上,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伯顿·里克特,说了这样一段话:“近百年来,物理学家探究物质基本构成的方法,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那就是用加速器使粒子束获得极高的速度和能量,用来轰击原子核或基本粒子,观察撞击产生的“碎片”。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撞击所需要的能量增加了许多个数量级,建造加速器的费用也增加了许多个数量级。

在实验室里用几块金属板拼装出一个加速器就可以使用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的加速器动辄需要上亿甚至几十亿美元,超出了一所实验室乃至一个国家的能力范围。

许多加速器因为经费问题而关闭或即将关闭,当前世界最强大的加速器——美国费米实验室的对撞机也不能幸免,即将在2009年关闭”。

当前,原子核物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新阶段。

由于大型实验装置的兴建和巨大发展,人们已经或即将把正常状态的原子核推向极端条件,如:高速旋转(转动频率高达1020Hz)、超形变(长短轴比达2:1)甚至巨形变(长短轴比达3:1)、奇异形状(梨形、香蕉形等)、反常中子质子比(轻晕核、如11Li、已达8:3)、常温低密(如晕核等)、常温高密(如核天体等)、高温高密(高能核核碰撞产生的核物质、核天体等)、乃至新的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这些新的运动模式和状态下的原子核的发现既对传统的量子核多体理论提出了严重挑战,同时也密切了与其他学科(如: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的关系。

力的平衡实验

力的平衡实验

力的平衡实验力的平衡实验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内容,通过这项实验可以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到的力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力的平衡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实验原理在力的平衡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1. 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可以用矢量表示。

力的大小可以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则可以用箭头表示。

2. 合力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会合成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

3. 平衡当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到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

换言之,物体不会有加速度,它保持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根据以上原理,我们可以进行力的平衡实验,以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的情况。

二、实验步骤下面是进行力的平衡实验的一般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根据实验需求,准备一块平衡器、若干个不同质量的金属块、一个拉力计和一条绳子。

2. 搭建实验装置将平衡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并在平衡器的两端各挂上一个金属块。

通过调整金属块的位置,使平衡器保持水平。

3. 测量金属块的质量使用天平等工具,精确地测量每个金属块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4. 测量拉力将绳子绕过拉力计,一头连接到平衡器上的挂钩,另一头悬空。

通过逐渐拉伸绳子,测量拉力计示数,并记录下来。

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拉力计示数和金属块的质量,计算平衡器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三、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测量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1. 绘制力的平衡图根据实验装置中各个物体所受到的力,绘制力的平衡图。

在平衡状态下,图中所有力的合力应为零,即图中所有力所指的方向形成一个闭合图形。

2. 计算合力根据力的平衡图,可以计算出平衡器所受到的合力大小。

将每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力,然后计算各个分力之和。

如果合力不为零,说明平衡器没有处于平衡状态。

3. 分析力的平衡条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如果平衡器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各个力之间应该满足力的平衡条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力的相互作用
实验器材
朗威DISLab数据采集器、力传感器、计算机。

实验装置
如图7-1。

图7-1 力的相互作用实验
实验操作
1.将一对力传感器分别接到数据采集器一、二通道。

2.点击教材专用软件主界面上的实验条目“力的相互作用”,打开该软件。

3.点击“开始记录”,两手各握住一只力传感器,让传感器的测钩相互钩住,保持两传感器处于同一平面(图7-1),对传感器进行软件调零。

4.两手轻拉传感器,得出如图7-2所示的实验图线,可见两个力传感器测量的力方向相反。

以时间轴为中心呈上下对称。

图7-2 力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
5.点击“停止记录”,拖动滚动条,观察记录的实验图线。

6.点击实验图线,调出垂直于时间轴的选取线,水平拖动该线,可任意选择时刻,并在软件窗口下方观察到该时刻对应的两个力传感器读数(图7-2)。

7.比较实验过程中,同一时刻两个力传感器的读数,可见两个力传感器读数基本相同。

8.使用传感器测钩可进行对压或敲击实验,观察实验曲线。

(图7-3、图7-4)
图7-3 两个力传感器对压实验结果图7-4 两个力传感器对敲实验结果
9.使用选取线研究相对敲击实验过程中同一时刻两个力传感器的读数,可见两个力传感器读数也基本相同。

10.归纳相互作用中成对出现的力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