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最全面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全面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全面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初中阶段,物理是学生们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

下面是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和静止的区别2.位移、时间和速度的关系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4.速度与加速度的区别5.加速度、时间和位移的关系二、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4.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5.匀速直线运动的图线和图象三、力与压力1.力的概念和常见的力2.力的单位和测量方法3.力的合成和分解4.力的平衡和不平衡5.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6.压力的实验方法和应用四、力的运动学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4.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5.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五、机械能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应用3.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机械效率和能量转化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六、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简单物质和复合物质的区别2.物质的性质和分类3.原子和分子的概念4.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5.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七、实验与观测1.实验和观测的概念和方法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的编写4.常见的物理实验和观测方法5.实验误差和科学方法八、静电学1.静电和电荷的概念和产生方法2.电荷的性质和分类3.静电场的概念和特点4.静电力和库仑定律5.静电能和静电势能九、电流与电路1.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电流的方向和电流表的使用3.电路的概念和构成要素4.串联和并联电路5.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十、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的概念和产生方法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4.互感和自感的概念和应用5.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以上是苏科版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运动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力与压力、力的运动学定律、机械能、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实验与观测、静电学、电流与电路、电磁感应等方面的知识点。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运动学知识点:1.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基本特征;3.匀速直线运动的数学表达式v=s/t,t=d/v,以及相关计算方法;4.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数学表达式v=u+at,s=ut+1/2at²,v²=u²+2as,以及相关计算方法;5.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6.斜抛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二、力和运动的关系知识点:1.力的定义、计量单位和作用方向等基本概念;2.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和合力等概念;3.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4.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作用力等概念;5.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力等概念;6.摩擦力、弹力、重力和空气阻力等力的特点和计算方法;7.力学能和功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三、压力和浮力知识点:1.压力的引入和定义,以及计量单位;2.液体压力和气体压力的计算方法;3.大气压力及其测量方法;4.浮力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计算方法;5.浮力原理在气球、潜水、漂浮和破冰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声音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等基本特征;2.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计算方法;3.声音强度和响度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4.音高和音调的概念;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和影响因素;6.声音的吸收、反射和衍射等现象。

五、光和光的反射知识点:1.光的传播速度和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基本特征;2.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和折射定律的概念;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和性质;4.镜面反射和光的色散现象,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5.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6.光的色散和成像问题。

六、电学知识点:1.电荷和电流的基本概念,以及单位和特点;2.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规律;3.电阻和电阻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电流大小和电阻大小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的概念;5.简单电路中的功率和能量计算方法;6.甲、乙、丙三种电路中的电功率大小的比较;7.电能消耗的计算和电力的概念;8.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含公式)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含公式)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特别注意框中重点)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5.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3)音色与材料,结构有关,可以分辨某个人,某种乐器。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江苏苏科版初中物理最全知识点

江苏苏科版初中物理最全知识点

江苏苏科版初中物理最全知识点一、力和压强1.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分类。

2.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大小用牛顿(N)表示,方向用箭头表示。

3.力的合成和分解:多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一个力也可以分解成多个力。

4.力的平衡和不平衡: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力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不平衡状态。

5.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压强等于垂直作用力的大小除以面积。

二、物体的密度和浮力1.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

2.浮力的原理和计算: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上升推力称为浮力,浮力等于排挤的液体的重量。

三、机械运动1.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参考系: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

2.物体的位移和速度:位移是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3.物体的加速度和力:一些物体的速度改变量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速度改变量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4.牛顿第一定律和摩擦力:物体在受力为零时,速度将保持不变;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受力大小与物体的载荷和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有关。

5.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对此力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力和能量1.功和功率: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乘以物体的位移;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

2.势能和动能:物体由于位置上的改变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

3.能源与能量:能源指的是能够转化为人类需要的能量的物质或物理现象,能量是一种属性,不会被消耗或产生。

4.能量转化和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总是守恒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能从不存在的地方产生,也不能消失。

五、电学基础1.电荷和电流:电荷是物体所带的电性的属性;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的。

3.声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液体中快,而在液体中传播又比气体中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2l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人耳的距离都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测速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来源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分度值是0.1℃。

4. 温度计使用:(估、选、放、等、留、读)(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齐。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春晖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Summary of Knowledge Points of Acoustic Phenomena in Su Ke n r High School PhysicsChapter 1: Sound Phenomena1.Sound n: Sound is produced by the n of an object。

When the n s。

the sound s too.2.Sound n: Sound n requires a medium。

Sound cannot travel through a vacuum。

Usually。

the sound we hear comes from the air.3.Speed of sound: The speed of sound in air is 340m/s。

Sound propagates faster in solids than in liquids。

and faster in liquids than in gases.4.Measuring distance using echo: s=vt=2l5.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al sounds: pitch。

loudness。

and timbre.1) Pitch: refers to the highness or lowness of a sound。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frequency of the n of the sound source.2) Loudness: refers to the strength or size of a sound。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amplitude of the n of the sound source。

the distance een the sound source and the listener。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归纳(最新最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归纳(最新最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归纳(最新最
全)
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状态的描述
- 运动的两种重要性质:位移和速度
- 运动的测量:长度、时间和速度的计量单位
2. 物体的运动变化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区别
- 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力和压力
- 力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 物体的受力情况:平衡、不平衡和力的合成
-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受力分析
- 压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 摩擦力和浮力
- 摩擦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浮力对物体的影响和浮力的应用
5. 机械能与能量转化
-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 能量的守恒定律
6. 光的反射与折射
- 光的传播方式
- 光的反射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 光的折射的规律及折射定律的应用
7. 电的基本概念
- 电荷的性质和分类
- 电的基本单位
- 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 电路的基本元素和电路图的绘制
8. 电阻与电功率
- 电阻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 电阻的影响因素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 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9. 磁场和电磁感应
-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
- 磁力的作用和磁场对物体的影响
- 电磁感应的规律和应用
以上是苏科版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梳理归纳,旨在提供最新最全的物理知识供初中学生参考学习。

最全面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全面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最全面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物理量与单位-物理量是研究物质、能量、运动等现象和规律的基本概念,包括长度、时间、质量、速度、功率等。

-单位是用来度量物理量大小的标准,包括国际单位制和厘米-克-秒单位制等。

2.运动与力-物体的运动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可以用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由力引起的,力的大小受质量和加速度的影响。

-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力的平衡定律和反作用定律。

3.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包括动能、势能和内能等形式。

- 功是力在物体上的作用,计算公式为功 = 力× 距离× cosθ。

-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

4.压强和浮力-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压强=力/面积。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5.光学-光的传播方式有直线传播和分散传播两种。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的传播方式的基本现象,遵循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光的色散是光通过物质时由于折射率不同,使白光发生色散的现象。

6.电学-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计算公式为电流=电荷/时间。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计算公式为电阻=电压/电流。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7.磁学-磁场是磁铁或电流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的特殊的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是磁场对单位磁极的作用力大小,计算公式为磁感应强度=磁场力/磁极力。

-法拉第定律:导体切割磁力线时,感应电动势与切割磁力线的速度成正比。

8.声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音强、音色和共鸣等。

-声速是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计算公式为声速=频率×波长。

9.核能与原子-核能是原子核中的能量,包括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形式。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粒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及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及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及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材料(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材料(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初级中学物理组苏教版初中物理TaoShaochun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ft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 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度,在0 度和100 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材料(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材料(含所有公式-绝对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研究方法:实验推理法)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可测距离=速度X时间 2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声源结构不同、音调不同(2)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

改变力度,改变响度(3)音色:声源个体不同,音色不同,用于辨别声音种类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不甩温度能上不能下)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在熔点时可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10.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11.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15.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6.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注: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11.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2.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注:当光垂直入射到分界面时反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度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注:会聚是指在两种况下的同一个位置光照的范围比原来小。

4,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光路图: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1个食指的宽约为1厘米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注:判断运动方法:选谁为参照物可设自己就在参照物上观察所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s=v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3.6千米/小时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可求路程:速度和时间: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103千克=106克=109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和体积和质量都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