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特色专业群建设指导意见(完整)

合集下载

学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学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学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委下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精神,加强我校的专业建设,完善和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提高我校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一)专业群建设的总体目标围绕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建好: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机械与自动化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化工与环境工程技术8个专业群。

使专业群在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容与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服务区域或行业发展的成效更加明显,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专业群建设的具体目标1.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确保每一个专业群有1-2名优秀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能力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

在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通过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及到企业一线实践等方式,在2年的时间使"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0%。

校级示专业群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

力争培养1--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0名以上校级骨干教师。

2. 课程建设目标着力于群不同专业或不同专业方向的共享课程建设。

提倡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与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坚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

在专业群建设期间编写1-2门体现专业群特色的共享教材。

3. 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目标加大实训教学的投入力度,改善专业的办学条件。

学校专业群建设管理办法

学校专业群建设管理办法

学校专业群建设管理办法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我校发展的现代化专业群,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推进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专业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二、专业群基本条件第一条专业群是指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以学校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并代表着学校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第二条专业群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已纳入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并进行重点建设,成效良好。

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行业优势或区位优势,与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能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三条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基础较好,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大,教学经费投入充分保障,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服务能力强。

第四条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与数量充足的骨干教师。

专业带头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授课,承担有高水平的教改项目,取得优秀教学成果。

第五条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可行,改革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政策保障到位,能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

第六条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服务领域或产业链,以具有明显优势或特色的核心专业为龙头,充分融合各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群。

三、专业群建设原则第七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必须坚持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原则,不断增强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职业学校要围绕本地区或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行业特色,本着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别化竞争的理念,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

第八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要注重发挥品牌专业的辐射功能和影响效应,带动相关、相近专业的共同发展,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增强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专业群构建思路

专业群构建思路

专业群构建思路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当今社会,专业群构建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重要的社会现象。

作为一个全新的社交形式,专业群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也为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然而,如何构建一个活跃且有价值的专业群,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首先,一个成功的专业群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

在创建专业群之前,组织者要明确群的目的,确定群的主要内容和活动形式。

只有明确了群的定位,才能在吸引群成员的同时保持群内的秩序和稳定性。

例如,如果是一个技术交流的专业群,组织者可以设定一些固定的话题和讨论时间,以便提高群成员间的交流效率。

其次,一个成功的专业群需要拥有一批有共同兴趣和专业背景的群成员。

在构建专业群的过程中,组织者需要积极邀请一些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群成员加入,以提升整个群的品质和价值。

此外,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符合群特点的人加入,扩大群体规模。

第三,一个成功的专业群需要拥有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专业群的管理中,组织者需要设立一些规则和制度,明确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群内的秩序和规范。

此外,组织者还可以委任一些负责人,负责监督群内的言论和行为,及时处理一些纷争和矛盾,维护群的和谐氛围。

最后,一个成功的专业群需要具有一定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为了使专业群更加活跃和有吸引力,组织者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专业讲座、活动和交流会,提供给群成员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新媒体平台和工具,扩大群体的影响力,提升群的知名度和地位。

总之,专业群构建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细心打磨的过程。

只有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拥有一批优质的群成员,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及提升群的活跃度和影响力,才能使专业群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平台,为专业人士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

第二篇示例: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专业群已经成为许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群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专业群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专业群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专业群建设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本文将针对专业群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展开探讨,从理论到实践,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知识和实用的建议。

**一、专业群建设的定义与意义**专业群是指围绕某一专业领域或行业,由相关企业、机构和个人组成的网络化组织。

专业群建设旨在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专业群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合作机会。

**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1.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建设专业群的愿景和使命,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目标,为群体成员提供清晰的发展方向。

2.组织架构设计:建立专业委员会或理事会,设立专业群办公室,明确权责分工,确保群体运作的高效性和协调性。

3.会员招募与评选:通过公开招募和评选程序,吸引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专业人士加入专业群,扩大群体规模和影响力。

4.资源整合与共享:整合成员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技术、市场、人才等资源的互补和共享,提高整体综合竞争力。

5.项目合作与推进:开展项目合作,共同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活动,实现合作共赢,推动产业发展。

**三、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和方法**1.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和竞争分析,确定专业群的定位和发展路径,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策略。

2.加强组织协调:建立专业群秘书处,加强协调沟通,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3.强化品牌宣传:通过组织主题论坛、行业展会、媒体宣传等方式,提升专业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4.开展产业对接: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拓展产业价值链和供应链。

5.培育人才队伍: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成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健全人才队伍,为专业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专业群建设的案例分析与启示**以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通过专业群建设,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我校专业群建设方案

我校专业群建设方案

我校专业群建设方案1. 引言随着我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专业的不断增加,建立一个有效的专业群体合作平台越来越重要。

专业群是由相同或相似专业的学生组成的社交组织,旨在促进交流、学习和合作。

本文档旨在提出我校专业群建设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群的设立和管理流程•专业群的功能和活动规划•专业群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专业群的评估和改进机制2. 专业群的设立和管理流程2.1 设立程序专业群的设立可由学生自发发起,也可由相关学院或学校领导推动。

设立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提出申请:申请人或申请团队向学院或学校相关部门提交设立申请,包括专业群的名称、目的、组织形式等信息。

2.审核批准:学院或学校相关领导对申请进行审核,评估专业群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设立公告:学院或学校发布公告,宣布设立该专业群。

2.2 管理流程为了保证专业群的正常运营和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选举产生群组织者:每个专业群应选举产生一名群组织者,负责群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

2.定期会议:专业群应定期组织会议,讨论和决策群的重要事项,并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改进。

3.活动策划和执行:专业群应根据成员的需求和兴趣,策划并组织各类学术、文化和社交活动。

4.信息共享和交流:专业群应建立一个信息平台,方便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3. 专业群的功能和活动规划专业群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交流:专业群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成员可以共享学习资料、讨论问题、提供互助等。

2.就业指导:专业群可以组织就业指导活动,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来分享就业经验和就业技巧。

3.学术研究:专业群可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成员在专业领域的研究和探讨。

4.文化交流:专业群可组织文化活动,如社交聚会、文化展览等,增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活动规划应根据专业群的特点和成员的需求来制定,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数等。

活动可以分为定期活动和临时活动,定期活动可以是每周、每月或每学期举行,临时活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安排。

学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学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学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人力资源市场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提高本校专业人才的质量和竞争力,我们计划实施学校专业群建设项目。

二、项目目标1.提高学校专业群的整体素质和知名度;2.加强各专业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专业间的协同发展;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4.推动与企业合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

三、项目内容和实施方式1.专业群构建根据学校现有专业设置,将相互关联较强、可以形成协同效应的专业进行归类和组织,形成专业群。

通过专业群的构建,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互补和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2.专业群活动组织设立专业群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协调专业群内的各项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实践项目等。

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专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专业群的整体素质。

3.师资培训针对专业群中的教师,组织相关教育培训,提升其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教学方法研讨、科研项目申报等。

通过提高教师的素质,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

4.学生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专业群组织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项目可以与企业合作进行,提高专业群的实效。

5.专业群与企业合作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群与企业的合作项目。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加强与实际工作的衔接。

同时,让企业参与到专业群的建设中来,提供对专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

四、项目实施计划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和内容,成立专业群活动组织委员会,选拔专业群负责人。

2.第二阶段(专业群构建阶段)根据学校现有专业设置,进行归类和组织,形成专业群,并组织大会宣布专业群的成立。

3.第三阶段(专业群活动组织阶段)设计和组织各项专业群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等。

同时,持续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专业群建设方案

专业群建设方案

专业群建设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快速的变革,专业群建设成为组织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专业群建设的意义、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专业群建设的意义专业群是由一群具备相同或相似专业背景的人构成的组织。

专业群建设意味着将相关的专业人才聚集在一起,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利益驱动,加强内部的协作与合作,形成集体智慧,提升整体绩效。

专业群建设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 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群为成员提供了一个与同行交流、学习和互助的平台。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分享,成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2. 加强团队协作:专业群的成员都具备相似的专业背景和技能,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沟通,减少信息传递和理解的障碍。

通过合作项目和经验分享,成员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团队的协作效率。

3. 强化人才储备:专业群是一个人才的聚集地,通过专业群的建设,组织能够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

同时,专业群成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经验和技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为组织提升人才储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专业群建设的目标专业群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提升组织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团队的专业能力:通过专业群的建设,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使之能够更好地应对行业的挑战和变化。

2. 加强团队的沟通与合作:专业群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促进知识分享和学习:专业群成员之间的知识分享和学习是组织和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通过专业群建设,组织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承。

三、专业群建设的实施方案专业群建设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施方案:1. 成立专业群:第一步是成立专业群,确定群组的目标、范围和成员。

成员可以是同一个组织内的人员,也可以是来自不同组织的人员。

新余学院特色专业群建设任务书

新余学院特色专业群建设任务书
……
小计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
2.
……
小计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
2.
……
小计
教学团队建设
1.
2.
……
小计
附3:
新余学院
特色专业群建设任务书
特色专业群名称
特色专业群所涵专业
(代码)
(代码)
(代码)
(代码)
核心专业
(代码)
申报二级学院(盖章)
特色专业群负责人
填报日期
新余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四年十二月
1.基本情况表
基本信息
申报二级学院负责人
姓名
职务/职称
特色专业群负责人
姓名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学院名称
建设总目标及分年度建设目标
2.项目建设内容及进度情况表
建设内容
现有基础
201年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年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年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年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专业结构
优化调整
1.
2.
……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
2.
……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
2.
……
教学团队建设
1.
2.
……
专业发展机制建设
1.
2.
……
注:建设内容可根据项目申报二级学院的具体情况加行。
3.项目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校级经费投入:
其他投入:

专业群建设实施方案

专业群建设实施方案

专业群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快我院专业建设步伐,促进系部间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提高专业设置的实用性,以专业对接产业为主线,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各系部以教务处制定的《专业群建设指导意见》和《专业群建设申报表》为指导,结合学校现有专业发展情况、实训场地、师资等因素在系部开展了广泛讨论,填写了专业群建设申报表,初步确定了学院11个专业群名称及其核心专业、相近专业等具体内容附。

现将第二阶段专业群建设主要工作内容及实施方案说明如下: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群建设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根据各专业特点,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要求如下:1、6月14日前,完成各核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6月30日前完成其他相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体系应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岗位需求,保证课程设置科学规范,各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可行,并按照知识、能力递进的原则安排教学计划.课程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类为“通用素质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方向技能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1、师资调整:按照专业群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实施分阶段调整。

第一阶段由专业群建设负责人、教学团队、人事处、教务处根据专业群实际需要,7月初将教学团队核心成员调整分配到位。

第二阶段在8月底根据招生具体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

2、师资培训:各系部根据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提出下一学年师资培训计划,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

各系在6月30日前提交2015--2016学年师资培训计划,着重做好青年教师成长培训、教师专业转型培训、教师教学方法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培训。

下半年将以专业群为单位组织教师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提高全体教师专业能力。

三、教学资源建设1、教材:为帮助教师专业转型,协助教学团队选取合适教材,定于6月中旬由教务处、实训部组织举办大型教材展,各系部、教师根据教师转型发展需要、结合课程改革选用合适教材。

6月30日前提交教材选用计划。

专业集群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专业集群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专业集群与专业群建设方案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叙述:首先,我们可以对专业集群与专业群建设方案的背景进行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传统的行业和领域已经无法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

为了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的创新发展,专业集群和专业群建设方案应运而生。

其次,我们可以介绍专业集群的概念和特点。

专业集群指的是在特定的地理位置或特定的产业链上,由相关产业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形成的集中化、协作性强的群体。

专业集群具有资源集聚、协同效应明显、创新能力强等特点,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然后,我们可以说明专业群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专业群建设旨在通过形成密集的、具备互补优势的企业集群,促进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发展。

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合作、市场竞争力提升等目标,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提升。

最后,我们可以提出本文的主旨和重点。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专业集群与专业群建设方案的重要性与未来发展。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专业集群和专业群建设方案对于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作用,为相关产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实践指导和决策参考。

总之,本文将围绕专业集群与专业群建设方案展开探讨,旨在深入研究其定义、特点、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剖析,将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专业集群与专业群建设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概述进行介绍,明确文章的目的与意义。

接着,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展开讨论。

第一个小节将重点阐述专业集群的定义与特点,通过对其内涵与外延的解释,帮助读者对专业集群形成更全面的理解。

第二个小节将探讨专业群建设的意义与目标,分析其在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专业集群与专业群建设方案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新余学院特色专业群建设指导意见(完整)

新余学院特色专业群建设指导意见(完整)

新余学院特色专业群建设指导意见(完整)第一篇:新余学院特色专业群建设指导意见(完整)附件1:新余学院特色专业群建设指导意见特色专业群建设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水平、体现办学特色、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

为加快我校专业建设步伐,彰显特色专业群优势,带动学校整体专业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转型发展定位,对我校特色专业群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新余学院委员会新余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新余学院转型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适应新余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以专业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深度融入产业链的专业群,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1.深度融合。

引导二级学院和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对接区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形成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专业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

2.差异发展。

引导二级学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专业定位,重点建设与地方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深度对接的特色专业群,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专业发展格局。

3.资源整合。

引导二级学院在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整合现有专业建设资源,推动相关专业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效益。

三、建设目标从2015年起到2018年,用四年的时间建设2个特色专业群,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使之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变。

四、建设内容(一)专业结构优化调整1.专业结构调整。

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校风建设方案

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校风建设方案

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校风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二、校风建设目标1.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塑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

3.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严谨治学的学术氛围。

三、校风建设方案1.强化思想教育(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优化专业体系(1)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确保专业与行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教育质量。

(3)推动专业群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交叉创新。

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营造学术氛围(1)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

(2)设立学术基金,鼓励师生进行科学研究。

5.丰富校园文化(1)举办各类文艺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校风建设实施步骤1.制定校风建设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3.落实责任,将校风建设工作分解到各部门、各学院。

五、校风建设预期成果1.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2.专业体系更加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3.学术氛围日益浓厚,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4.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六、校风建设是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校风建设,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努力推进校风建设,为实现学校特色高水平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注意事项:1.避免校风建设流于形式,失去实际效果。

专业群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专业群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专业群建设的思路和举措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专业群建设。

这个话题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严肃?别担心,我们轻松点说,不会让你打瞌睡的。

专业群建设,就像我们搭建一个大家庭,大家在一起,互相扶持、互相学习。

说到这里,或许你会问:“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别急,咱们慢慢道来。

2. 建设思路2.1 明确目标首先,得明确咱们的目标。

就像打游戏一样,得知道最终要到哪个关卡。

我们要建立的专业群,肯定是希望能够提升大家的专业水平、增进团队协作。

要是目标不清楚,大家就像无头苍蝇,东撞西碰,结果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不妨开个小会,大家一起讨论,把目标定下来,大家心里有数,行动起来也能更有效。

2.2 创造氛围接下来,氛围也很重要。

想想,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肯定会让人想要加入。

而反之,如果一个团队冷冷清清,谁愿意待着呢?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比如团队建设游戏、分享会等,增进彼此的了解。

想象一下,大家一起在活动中欢声笑语,尴尬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样的环境,大家自然会更加积极主动。

3. 实际举措3.1 建立沟通机制说到沟通,这可是关键。

我们要建立一个畅通无阻的沟通机制。

想想看,若是信息闭塞,那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像是独自在孤岛上,根本无法协同作战。

我们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等工具,随时随地分享工作中的点滴,或者遇到的问题。

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及时获取信息,互相帮助,简直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的体现啊!3.2 定期培训还有,定期的专业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我们喝水,不能等渴了才想起来。

这种培训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来分享经验,或者是内部的“知识分享会”,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想象一下,听着行业大咖的经验,脑海里灵光一闪,顿时觉得“原来如此!”这样的感觉,简直是太爽了。

4. 激励机制4.1 设立奖励再来说说激励机制。

人都是有惰性的,适当的奖励能让大家更加努力。

我们可以设立一些小奖品,比如“最佳贡献奖”、“创新思路奖”等等,给予表现突出的同事一些小奖励。

专业群建设特点

专业群建设特点

专业群建设特点
专业群建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性:专业群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优化和完善,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 职业性:专业群建设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注重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3. 协同性:专业群建设不是简单的专业叠加,而是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等方式,实现各专业的协同发展。

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可以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和专业特色,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4. 开放性:专业群建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仅面向校内学生开放,还面向社会开放。

通过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可以不断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和技术力量,提高专业群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5. 系统性:专业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

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群建设方案。

总之,专业群建设需要注重教育性、职业性、协同性、开放性和系统性等多个方面的特点,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校风建设方案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

校风建设方案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

校风建设方案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办公桌上,键盘的敲击声伴随着思考的流转,方案的轮廓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

校风建设,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关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学生。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呢?一、明确目标,立足长远我们要明确目标。

这个目标不仅仅是建设一个高水平的专业群,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一种独特的校风,让这种校风成为学校的灵魂。

这个目标需要立足长远,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跟踪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人才需求,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2.发挥学校特色,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专业群。

二、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内涵建设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我们要构建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强化内涵建设。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引入最新技术,让学生掌握前沿知识。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教师,提升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增强实践经验。

3.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课程质量。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是专业群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设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企业中锻炼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打造特色专业,提升学校知名度1.瞄准行业前沿,打造特色专业,形成品牌效应。

例如,针对新兴行业,如、大数据等,加大投入,提升专业水平。

2.加强宣传推广,利用网络、媒体等渠道,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优质生源。

五、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专业群建设1.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设施支持。

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高等教育机构承担着培养专业群人才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意见。

一、明确目标和定位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

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明确培养目标。

同时要将专业群人才培养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相结合,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

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应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专业课程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和前沿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实践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置实习、实验、实训等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三、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际项目,提升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选择权。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通过项目制、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要与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实习、实训、实习等活动,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

同时要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

六、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专业群建设预期效果

专业群建设预期效果

专业群建设预期效果
1.本校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能够很好的对接本市两光一车示范区和弋阳经济建设及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集群的发展。

2.建成、整合一批关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群的师资队伍、课程、实训车间和设备。

预计培养8名专业群带头人和20名专业群内学科带头人;改革和开设数控应用技术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相关学科课程若干;整合、扩建2个实训车间;购买若干新型实训设备。

以此提高办学实力。

3.建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成为“专业基础知识+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全面仿真练习+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4.预期三年内为本市县培养2000名左右机械加工技术型人才。

大力改变本市县机械加工技术人才,使目前本县市机械加工型才人得到跟本改变。

为本市县工业添砖加瓦。

专业群内涵建设措施

专业群内涵建设措施

专业群内涵建设措施专业群是同一个领域内的专业人士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

一个良好的专业群内涵建设措施对于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专业群内涵建设的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提供高质量的知识分享平台以及加强成员间的互助合作。

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是专业群内涵建设的基础。

在专业群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也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

为了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交流渠道,如群聊、论坛等,方便成员之间随时进行交流和讨论。

此外,可以定期组织线上或线下的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让成员有机会面对面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专业群内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专业素养。

提供高质量的知识分享平台是专业群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

专业群的成员通常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他们的知识分享对于群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知识分享平台,可以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或知名人士来进行分享和讲座。

同时,可以鼓励群内成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实践经验等,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整个群体的专业水平。

此外,可以建立专门的知识库或资源分享平台,方便成员之间查阅和共享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资源。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为专业群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积累。

加强成员间的互助合作是专业群内涵建设的关键环节。

专业群的成员通常具有不同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他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对于提高整个群体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非常重要。

为了加强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可以鼓励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分享资源和经验。

可以设立专门的求助渠道,成员可以在群内提问并得到及时的解答和帮助。

同时,可以组织项目合作或团队活动,让成员之间有机会共同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专业群内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提高整个群体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院校特色专业(群)评审指标体系

院校特色专业(群)评审指标体系

院校特点专业(群)评审指标系统一级二级指标指标教育教育理念思想与专专业业群群定位*定位12%人材校企合作培育*人材模式培育模式与人改革*才培养方人材培育案方案* 20%课程课程系统系统建立*建立评论内容教育教课理念先进,改革思路清楚,切合教育规律和改革方向,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专业群构造合理,专业链与家产链高度耦合,整体定位正确,思路清楚,切合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切合公司、行业急需人材需要。

校企合作深入,牢牢环绕专业群,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探究了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群的长效体制,专业教课指导委员会工作收效明显,推进专业群建设综合改革创新。

专业群工学联合人材培育模式特点鲜亮。

鼎力实行工学联合,踊跃探究与要点合作公司共同展开“订单”或“准订单” 、“厂中校”或“校中厂”的人材培育模式改革,展开工学交替,多学期教课或分段式教课等多样化教课组织模式探究,成立多元参加的教课质量评论标准和系统。

各专业立足家产、行业发展的前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司用人需要,校企共同确立专业人材培育目标,共同以专业培育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育为主线,以创新专业人材培育模式为切入点,以系统建立专业课程系统为打破口,科学制定人材培育方案,人材培育方案先进性与创新性强。

改革目注明确,思路清楚,举措得力。

办理好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学生就业与可连续发展、个性发展与多元需求的关系,系统设计专业群公共基础、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平台,建立鉴于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育的课程系统。

分评分等级值A B C D486866与教课程学内建设*容改革教课方法教课22%资源库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有计划、有举措、收效明显,构建鉴于专业群的理实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核心课程群,课程的教课内容改革切合高素6质人材培育的要求,充足反应有关家产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能集成、整合、深入已有教课改革成就,近五年建成省级精选课程≥ 1 门。

努力改革教课方法、更新教课手段,宽泛实行项目教课、事例教课、模拟仿真教课等多种表现行4动导向原则的教课模式,把教课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学习的过程,教课成效好建设涵盖专业群的教课方案、教课实行、教课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课资源,解决专业群共性需6求,实现优良资源共享,推进专业群教课改革,提高人材培育质量,加强社会服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新余学院特色专业群建设指导意见特色专业群建设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水平、体现办学特色、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

为加快我校专业建设步伐,彰显特色专业群优势,带动学校整体专业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转型发展定位,对我校特色专业群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新余学院委员会新余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新余学院转型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适应新余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以专业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深度融入产业链的专业群,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1.深度融合。

引导二级学院和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对接区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形成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专业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

2.差异发展。

引导二级学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专业定位,重点建设与地方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深度对接的特色专业群,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专业发展格局。

3.资源整合。

引导二级学院在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整合现有专业建设资源,推动相关专业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效益。

三、建设目标从2015年起到2018年,用四年的时间建设2个特色专业群,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使之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变。

四、建设内容(一)专业结构优化调整1.专业结构调整。

深入开展区域产业(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人才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制定未来四年专业结构调整规划。

建立健全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2.专业群构建。

以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专业群。

每个专业群由3个以上专业组成。

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3.特色专业群建设。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二级学院确定自身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群,并进行重点建设,以此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加强特色专业群中核心专业建设,使核心专业的教学水平较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强、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协同推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定向培养、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整体推进专业群评价模式改革,系统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广泛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

实施具有专业群特色的“双证书”制度。

2.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设置,要打破原有的按学科体系设计教学内容的框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着眼学生能力培养,以模块化教学内容为核心,重新组织教学结构,整体构建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并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方式和时间,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同时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以适应模块化教学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组织形式、教学质量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开展专业能力分析,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剖析其能力构成,制定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3.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按照群内专业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原则,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

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建设包括案例、素材在内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建立健全一线教师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机制,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被外校或社会应用。

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逻辑线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应注重与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要求对接,与典型工作任务对接,与工作过程对接。

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达专业总课时的40%以上。

实验项目类型齐全,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

(三)实践条件建设1.校内实践条件建设。

按照专业群内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特别是充分整合校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入驻企业的资源,建设专业群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实验开出率高于教学大纲要求的90%。

根据专业特点,提倡建设真实、仿真的项目教室、现场教室等。

2.校外实践环境建设。

按照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的遴选与建设,要与实践教学体系配套,满足现场教学、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

(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1.以核心专业带头人为引领、群内其他专业带头人为骨干,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优势互补的专业群带头人队伍。

着力把核心专业带头人培养成熟悉产业(行业)发展趋势、能驾驭专业群建设、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专业群带头人。

专业群带头人应在省内或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达到省级专业带头人要求。

群内各专业要努力培养能把握本专业发展动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应达到省级专业带头人要求。

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专业群和群内各专业应有1名掌握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具有行业影响的企业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

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采取培养、引进、外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在专业群建设中发挥中坚作用、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资源共享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或企业经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主讲2门及以上专业课程(其中至少1门为专业核心课程)。

3.青年教师培养。

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用,每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至少帮带1名青年教师成长。

建设期内,特色专业群教学团队至少取得一项省级教学成果或主持一项省级课题(教研教改项目)。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带动专业群教师队伍水平整体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以企业(行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队伍。

建立兼职教师库,实行动态更新,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5.师德师风建设。

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引导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定期进行考核。

(五)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要求,创新专业群校企共建机制。

完善专业共建、教师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管理等校企合作制度。

通过创新共建机制,推动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共建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咨询和社会培训。

建设期内,专业群深度合作企业达5-10家,核心课程要实现60%以上校企共建,力争建立1个校企共建的培训中心。

2.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并执行到位。

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推行信息化管理。

全面建立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把学生满意率、企业满意率、社会满意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改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根据课程的特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考核,形成一套完善的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并以量表的形式呈现。

建立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校企共同实施顶岗实习质量管理。

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关注毕业生群体与个体职业发展状况。

3.统筹发展机制建设。

建立校企常态沟通机制。

特色专业群建设密切关注区域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实时跟踪职业岗位新的技术、技能要求,主动适应产业需求,相关合作企业积极参与专业群建设,主动提供人员、技术、设备等支持,实现专业群与产业协同发展。

特色专业群建设要以核心专业建设为重点,发挥核心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群内各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五、申报、遴选与管理(一)项目申报1.申报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的专业应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规定的本科专业为主体,必须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纳入学校或学院建设规划,建设成效良好。

2.申报特色专业群所有专业应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专业群包含的专业数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3.申报特色专业群建设的专业应在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与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等方面具有2-3个鲜明的特色或亮点;改革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案科学可行,管理有保障,成效可测量,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有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在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合作育人方面有健全的体制机制。

4.特色专业群应面向企业中的岗位链,各专业之间具有共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实践性教学。

专业群中的专业群带头人须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队伍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或具有相关企业经历背景的教师。

专业群涵盖专业在校生不少于300人。

5.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①项目申报书(见附件2);②项目建设任务书(见附件3)。

(二)项目遴选1.专家评审。

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初选立项名单。

2.批准立项。

初选名单由学校审定后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发文批准立项。

(三)项目管理1.本项目纳入《新余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统一管理。

学校对本项目的建设给予专项经费支持,项目所属二级学院要切实加强经费的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教务处每年组织专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会审,并对项目的下年度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