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三月月考试题(专题一至专题五)

合集下载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严刑峻法D.以弱胜强2.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朱成虎少将说:“历经战争苦难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出中国军事外交的核心理念——‘非攻兼爱’。

”提出“非攻兼爱”这一思想的是( )A.墨子B.老子C.孔子D.荀子3.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有(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D.庄子的“齐物”观点5.《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7.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A.墨家学说B.黄老之学C.法家学说D.大一统思想8.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可爱的福娃,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2.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这主要是因为A.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B. 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C. 确立“陶片放逐法”D. 推动雅典民主制达到顶峰3.王安石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根本相同点在于A. 变法目的B. 变法方式C. 变法结果D. 变法背景4.雅典梭伦改革、秦朝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缓和了社会矛盾C. 打破了世袭特权D. 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5.《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A.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繁荣C. 秦国富国强兵,实现统一D. 促进商品经济的交流与发展6.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

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

这一选举法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7.“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根据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A. 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 提倡信仰绝对自由C. 得到了西欧社会各阶层的支持D. 促进了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8.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第二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第二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第二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1.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

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2. 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

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

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3. 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4. 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

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

”这反映了明朝A.灭亡原因在于学风空疏B.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C.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D.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5.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6. 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7. 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节选自第九卷,在译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语,表达自己的维新立场。

1898年,《天演论》出版,产生巨大影响。

该书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在于()A.睁眼看世界B.宣传民主共和C.思想启蒙D.托古改制8. 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多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逐渐传向周边各民族,并为他们所吸收。

在这一过程中,周边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地区。

如南方苗蛮集团的神祇——女娲、盘古等,被中原地区所吸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这一现象:( )A.促进了华夏认同的出现B.体现了民族隔阂的减弱C.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D.反映了统一观念的加强2.两汉时期,文人献赋盛行。

西汉武帝时,如有天子出巡、游猎、求仙等行为,司马相如、扬雄等文人往往献赋加以讽颂。

东汉建都洛阳后,一些关中遗老仍然盼望朝廷能够回迁长安,对此,班固上《两都赋》加以驳斥。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文人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C.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D.兼收并蓄的思想文化政策3.始建于唐、鼎盛于两宋的重庆大足石刻中的《父母恩重经变相》,连环画式地刻出十组雕像,如佛前求子、怀胎守护、临产受苦、哺乳养育等。

这反映出( )A.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B.佛教与儒家的激烈争鸣C.儒学家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D.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4.《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内容共计282条,见下表。

据表可以得出,该法典( )C.体现公平正义原则D.开创律例合编的先例5.19世纪的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坚信荷马史诗并非虚构,一心向往特洛伊城。

1870年后,他开始自费进行考古发掘。

对照《伊利亚特》故事里的描写,他把希腊军队的行军路线标注在地图上,最终认定小亚细亚半岛东岸的西萨立克就是特洛伊城址。

经过发掘,他终于发现了与荷马史诗描写基本一致的城垣街道遗址,特洛伊城被成功找到。

之后,谢里曼又在希腊发掘出迈锡尼城。

谢里曼靠着相信荷马而证明了荷马,这是考古学史上的一次奇迹。

这说明( )A.历史研究者在现实社会中的体验和感受往往激发研究动机,其推测定得以证实B.历史研究者的历史认识是自觉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身感知能力是无限的C.历史研究中可以借助史诗、文物、遗址等历史遗存客体完全再现历史原型客体D.史诗蕴含许多真实的历史内容,它不单单是“文学”,也可能是一种“历史”6.自7世纪起,日本全面学习中国,使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打下了唐文化的烙印,故这一时期被称作“唐风时代”。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9世纪末的德国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与其直接相关的是A.德国完成了统一B.容克阶级掌握了政权C.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德国完成了工业革命2、19世纪晚期,英国、法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美国、德国经济发展迅速,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在于是否A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B拥有统一的国内市场C大量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D大量向国外输出资本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表现不包括A.列强之间的争夺酿成世界战争B.亚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C.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D.拉丁美洲国家重新沦为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4、下列关于20世纪初的世界说法不正确的是A.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瓜分完毕,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20世纪初,欧洲仍然保存着世界优势地位,但不久就受到了挑战D.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激化,终于在1913年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5、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对外侵略扩张的特征A、为推销商品强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商场B、加快资本输出,分割世界殖民地C、在商品倾销同时,加快资本输出D、主要在科技、金融领域争夺制高点6、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B美德超过英法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最主要矛盾7、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B、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C、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D、欧洲开始衰落8、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桶的主要原因有①地理位置②民族矛盾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从欧洲阶段转变到全球阶段是在A、1914年B、1915年C、1917年D、1918年10、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反映的实质是A、意大利背信弃义B、协约国一方具有一定的正义性C、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D、同盟国内部不稳定11、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根本原因A、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B、俄国退出战争C、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D、协约国实力占优势13、对一战的后果表述正确的是①大量人员伤亡②经济损失惨重③引发饥饿和灾荒④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创伤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14、1917年中国政府向同盟国宣战,当时的中国政府是A.蒋介石国民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C.清政府D.武汉国民政府15、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的标志性事件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德国十一革命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德意志、奥匈帝国毁灭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直接原因是A、列强忙于欧洲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亚洲非地区的控制B、列强减少了对亚非地区资本和商品的输出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激化了亚非国家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D、亚非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民族自主意识增强17、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其中正确描述是A、西欧交战国的经济受到重创,但战后迅速得以恢复B、英国依然保持着世界工业第一强国C、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D、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停滞不前18、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B.争夺战争赔款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D.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19、对签订《凡尔赛和约》目的的叙述最确切的是A.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B.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C.惩罚和削弱德国D.惩罚和削弱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20、“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C.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21、《九国公约》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A.维护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之完整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D.施用各种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22、下面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认识不正确的是A.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彻底改变B.是“一战”中的战胜国凭借实力重新分割世界的产物C.从法律上确认了帝国主义奴役、压迫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权益D.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23、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4、《洛迦诺公约》的签订①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②改善了法德关系③有利于当时国际关系的稳定④限制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⑤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25、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目标版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目标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三月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皇权专制得到加强B. 统一国家初露端倪C. 血缘政治开始形成D. 中央集权体制形成【答案】B【解析】周天子利用姻亲关系把诸侯分封到各地,因为诸侯和天子的姻亲关系,国家统一的形势初步出现,故B项正确;秦以前没有实现皇权专制,故A错误;血缘政治在夏朝已经实施,故C错误;夏商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权力的体制,该体制是秦朝时期形成,故D错误。

2. 公元前817年,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

周宣王喜爱公子戏,强令鲁武公改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史称“宣王干涉鲁政”。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周王权力仍在但其行为公然破坏周礼B. 鲁公违反了分封义务但遵守了宗法制C. 在戏继位后括会成为鲁国国内的大宗D. 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社会等级发生逆转【答案】A【解析】材料中“强令鲁武公”表明周王权力仍在,但“废长立幼”违反了西周长期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正确;鲁武公朝见宣王为履行了分封义务,故B项错误;长子括太子之位丧失表明失去鲁国国内的大宗地位,,故C项错误;社会等级发生逆转,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 秦王赢政统一中国,认为白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B. 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C. 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D. 形成了“君权神授”理论体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突出皇帝称号,并且与三皇五帝进行对比,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秦朝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彻底抛弃,且政治制度具有继承与发展的特点,排除B。

高二(上)文科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修三专题一、二、三、四、五、六)

高二(上)文科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修三专题一、二、三、四、五、六)

高二(上)文科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必修三专题一、二、三、四、五、六)(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命卷人:薛明石羡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1分)1.儒、道、法、墨四家学派的共同之处是A.主张仁政B.主张法治 C.反对战争D.反映时代变革2.中国古代法家主张“以法为本”,近代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二者的“法”对君权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A.完全一致B.大同小异C.正好相反D.互为补充3.“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教育主张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不耻下问D.克已复礼4.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与这一思想类似的是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B.天法道,道法自然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制天命而用之5.“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这里的“他”是指A.荀子B.董仲舒C.汉武帝D.朱熹6.李贽曾说:“《藏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

李贽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该书A.指斥封建等级观念B.反映资本主义要求C.抨击男尊女卑观念D.挑战封建正统思想7.以下关于明清时期思想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B.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提倡心学,理学被心学取代D.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8.《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

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

其出电,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粉身碎骨)”。

描写的是A.火药B.造纸术C.磁石D.印刷术9.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所指书体是10.下列有关文物记载的表述,正确的是A.殷商时期的甲骨上记录着商王的重大活动B.殷商铜器铸有“离骚”诗句C.隋代烧制的陶器上有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D.宋代的诗文扇上有郑板桥所题“难得糊涂”之语11.我们要了解西周时期的民间生活,可阅读《诗经》的A.大雅B.国风C.颂D小雅12.“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奈俏。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蒙古统治者于1233年在燕京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

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

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市十甫为义贞。

此事实反映了( )A.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 B.蒙元时期儒学居于独尊地位C.朱子学说被元朝政府奉为正统 D.周边少数民族融人中原文化2.《韩非子》中记载,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解围后,他最先奖赏了没有大功的高赫,群臣不服。

赵襄子说:“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孔子听到对此十分赞赏,说道:“善赏哉!”材料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主张( )A.行仁政 B.法先王 C.重礼乐 D.正其名3.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4.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

这反映出法家( )A.“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 B.“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C.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 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5.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

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

这一变化表明(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6.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

精品解析: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981—997年的高丽(朝鲜)。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大臣崔承老主张对华夏之制,要选择性学习,可以学习华夏的思想文化、礼仪制度革除社会弊端,但是在生活习俗方面可遵循本国传统,说明在学习华夏文化时结合本国情况,注意了选择,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中国文化选择性吸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地位的论述,排除B项;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只是材料的部分内容,还有向中国学习的部分,以偏概全,排除D项。故选C项。
A.考古发现必须经过历史的记载来印证B.不经过考古印证的历史记载没有意义
C.考古发现是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途径D.考古是证实历史可靠性最有效的手段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考古发掘与研究,推翻了建造金字塔 人是奴隶的传统说法,掌握了可以更好了解当时人们生活和饮食状况的史料和依据,说明考古发现是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途径,C项正确;考古发现必须经过历史的记载来印证说法太绝对,A项错误;不经过考古印证的历史记载没有意义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只一个案例不能说明考古是证实历史可靠性最有效的手段,D项错误。
8.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大臣崔承老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等国人重视文物搜集,“以证吾国之文明”,20年代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说明我国近代在文物观念上注重文化自信,并关注国家命运,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经过重视文物搜集,进行考古发掘,推翻西方谬论,而文物的搜集研究与保护只是表象,非深层反映,排除A项;近代我国文物观念与民主意识觉醒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学术界推翻西方学者的谬论,没有体现出倡导民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排除D项。故选B项。

高二新课标三月份月考试题及答案-历史

高二新课标三月份月考试题及答案-历史

高二新课标版下学期3月份月考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法国大革命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

回答1—4题。

1.促使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直接因素是()A.专制王权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B.启蒙运动广泛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C.三级会议、国民议会的召开D.路易十六压制制宪议会制定宪法2.1789年8月,制宪议会制定通过了《人权宣言》,提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1791年宪法》的哪一内容明显违背了这一原则()A.将《人权宣言》至于篇首B.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C.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D.宣布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3.1792年8月起义的直接成果有①推翻法国君主政体②工商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法国政权③处死路易十六④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标志是()A.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C.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D.瓦尔密大捷的胜利法国大革命结束以后,先后掌权的热月党人、拿破仑采取了系列措施维护大革命的成果。

回答5—7题。

5.热月党人掌权以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A.把革命进一步推向深入B.维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C.恢复原有秩序,组建度政府D.恢复和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秩序6.下列有关拿破仑的活动,不属于拿破仑维护大革命成果的是①颁布《拿破仑法典》②反击反法联盟的武装干涉③莱比锡决战④滑铁卢决战()7.下列有关拿破仑帝国覆灭因素的论述,错误的是()A.连年战争严重破坏了国内经济B.对反法联盟的战争是侵略战争C.拿破仑在后期向封建王朝看齐D.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相当强大波旁王朝复辟以后,法国政权几经更替,但最终仍确立了共和政体。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历史说明:1.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周代主要靠宗法式贵族政治来维系。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士人与贵族争权的局面。

后经秦并六国及楚汉争雄两大战事,没落贵族已难幸存。

汉武帝正式确立察举之法策试以尽其才,天下士人受此鼓舞而竞相趋骛。

由此可见,察举制A.开创了士人政治的新局面B.消除了门阀世族的根基C.是士人入朝为官的唯一途径D.赋予中正官极大的权力2、据记载,汉代鲁人“身(男)善织履,妻善织缟”,“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冰纨绮绣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材料反映出汉代A.丝织业融入了百姓的生活B.出现男耕女织耕作方式C.民间丝织业市场逐渐扩大D.手工业受到政府的重视3.佛教传人中国后,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改成了“妻子敬其丈夫”。

这种现象反映了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 B.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C.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 D.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4.《大清律例》规定:“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

”这一规定可以印证当时()A.对行政人员有严格的人身控制 B.政府着力规范官吏正当行使权力C.以严刑酷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官营成为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5.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佣关系盛行。

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

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

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

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行 D.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6.明末清初,在景德镇常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瓷器的商人,他们按籍贯、按销地划分共有八帮。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1-5专题月考试题(含答案,70%原创)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1-5专题月考试题(含答案,70%原创)

四川省大竹中学高2012级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检测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考试说明:答案全都做在答题卷上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古人喜欢说人死而不朽的三条途径:立德、立功、立言。

就立言而言,以下人物与作品对应有误的是:A、老子——《老子》B、孔子——四书五经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D、唐甄——《潜书》2、韩非出自荀子门下,成了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然而,司马迁说,韩非喜欢刑名法术之学,源于传说中黄帝和春秋时期的老子。

由此可见:A、把韩非作为法家集大成者是有争议的B、战国百家的思想相融,源于学者的师承关系C、老子主张小国寡民,韩非主张中央集权,所以司马迁的说法错误D、战国时期百家思想已有兼容并蓄的现象3、儒学教育官方化,最早应该是在A、春秋B、西汉C、唐朝D、宋朝4、正在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为治理天下忧心如焚时,他的挚友和智囊赵普对曰:“殿下勿忧,臣以半部《论语》佐殿下得天下,还有半部《论语》可佐殿下治天下。

”这说明:A、当时儒家思想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B、《论语》原著历经千年不改,仍能适应时代要求C、战乱年代,《论语》是统治者夺天下的主要思想武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最好例证D、赵普的话没有任何合理成分5、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楚辞之体,非屈子所创也,《沧浪》、《风兮》之歌已与三百篇异,然至屈子而最工。

五七律始于齐、梁而盛于唐。

词源于唐而大成于北宋。

故最工之文学,非徒善创,亦且善因。

由此可知:①楚辞不是屈原首创,但屈原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②楚辞与诗经体裁相异③创新是杰出的文学作品的不二法门④王国维的论证过程天衣无缝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

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

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5

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5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5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下图中的文字是“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它代表的是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货币的稳定,协助成员国在经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付制度的国际组织是( )A.欧洲联盟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D.世贸组织2.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C.恢复中华 D.平均地权3.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都还不足。

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式的民主道路。

中国式的民主道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是()A.多党合作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

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5.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

”这一思想( )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D.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6.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下列排列正确的是()①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②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③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协议改编军队④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7.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两人执政期间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他们的改革对苏联的共同作用不包括( )A.都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B.开辟了新型工业化模式C.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D.改革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8.“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1练习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1练习

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1练习考试范围:选修一1-4一、单选题(共60题:1-50题,50分;51-60题20分)1.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政治的权力分配原则,主要是指()A.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B.债务奴隶制的废除C.创立“四百人会议”D.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2.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社会“六一汉”制度盛行。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六一汉”的状况是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B.“六一汉”已丧失了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C.“六一汉”制可以避免下层平民沦为债务奴隶D.“六一汉”制是贵族剥削平民的真实反映3.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的工商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该阶层不可能()。

A.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B.不满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权C.要求改变平民的处境D.反对进行激进的社会变革4.恩格斯说:“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

”梭伦的这种做法()。

A.得到了下层平民的拥护B.获得了贵族的广泛支持C.使雅典率先消除奴隶制D.导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5.关于梭伦改革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民发生大规模暴动B.普通民众没有充分享受民主C.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土地财产D.个人独裁现象严重6.财产等级制度之所以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关键是()A.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B.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C.以财产资格来取代血缘资格确定公民权利D.废除了债务奴隶制7.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A.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C.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地位D.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8.关于梭伦改革中政治改革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带有否定贵族特权的进步性②按财产多少进行权力分配,不能满足所有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带有局限性③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民主化改革,有利于民主制的发展④其民主改革是非常彻底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9.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高二下学期必修历史3月月考试卷

高二下学期必修历史3月月考试卷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必修)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用时75分钟。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60分)1.根据西周分封制,诸侯必须①定期向周天子朝贡②随从周天子作战③服从周天子命令④按田亩向周天子纳税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D.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3.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4.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 史学家张萌麟认为“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6.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包括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不结盟”7.今天是3月5日,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诞辰111周年。

建国以后,周恩来曾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职务,在国际社会中有“红色外交家”的美誉,下列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参加日内瓦会议②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③会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④出席万隆会议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8、《权利法案》颁布的根本意义在于A.否定贵族权利B.创立议会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限制了国王的权力9.口号反映了时代特征,下列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③④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10、下列有关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无产阶级 B.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正式成立C.它的实践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11.右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三月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考查范围:专题一—专题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梭伦改革以前,雅典公民分为()
A.奴隶主和奴隶 B.贵族和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 D.农民和手工业者
2.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贵族与平民的对立 B.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C.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D.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3.梭伦改革后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是指()
①贵族奴隶主②工商奴隶主③平民④债务奴隶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
4.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
5.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6.下图是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
A.法治意识 B.重农精神 C.娱乐意识 D.尚武精神7.《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8.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阶段。

能说明的史实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9.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了当时()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步六孤
汉姓元长孙穆陆
A.鲜卑与汉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 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统治集团
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D.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的民族
10.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封建化的过程
11.造成“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 B.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地主占有土地的手段繁多 D.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12.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②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军事力量 B.解决财政困难
C.铲除割据基础 D.抑制土地兼并
14.中世纪欧洲成立的宗教裁判所又叫“异端”裁判所,存续了500年之久,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若曾被判为“异端”活活烧死;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被罗马宗教法庭判为终身监禁,后获释客死他乡。

对以上史实的正确理解是()
A.宗教裁判所专门迫害非天主教徒
B.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思想而设立
C.宗教裁判所严重阻碍了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
D.宗教裁判所制造了许多冤案,是一个非法组织
15.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各国君主领导反封建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高二历史三月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

根据这一制度,富人(而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级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

索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

——罗伯特《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是怎样“解救贫困者”,又是怎样使“富人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的。

(6分)
17.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9分)
18.材料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为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洛阳伽蓝传》
(1)导致材料四中陈庆之所说洛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19.材料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1)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了材料五提及的以外,还有那两“事”?依据材料五,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10分)
20.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

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

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

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

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请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些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9分)
(2)概括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