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 追击问题

合集下载

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

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

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追及问题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两个物体之间的追及关系,即一个物体以一定的速度追赶另一个物体,求解它们的相对速度、相对位置等问题。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有六个常用的公式,它们是:1. 速度公式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通常用v表示。

对于追及问题,我们可以利用速度公式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速度公式可以表示为: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物体所经过的路程,t表示时间。

在追及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物体的速度,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

2. 位移公式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通常用s表示。

对于追及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位移公式来计算物体的位移。

位移公式可以表示为:s = v*t,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在追及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物体的位移,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

3. 时间公式时间是物体在运动中所经过的时间,通常用t表示。

对于追及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时间公式来计算物体的时间。

时间公式可以表示为:t = s/v,其中t表示时间,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

在追及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物体的时间,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

4. 相对速度公式相对速度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速度差,通常用v_r表示。

对于追及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相对速度公式来计算物体的相对速度。

相对速度公式可以表示为:v_r = v_1 - v_2,其中v_r表示相对速度,v_1表示物体1的速度,v_2表示物体2的速度。

在追及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物体的相对速度,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

5. 相对位置公式相对位置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差,通常用s_r表示。

对于追及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相对位置公式来计算物体的相对位置。

相对位置公式可以表示为:s_r = s_1 - s_2,其中s_r表示相对位置,s_1表示物体1的位置,s_2表示物体2的位置。

在追及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物体的相对位置,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

高中物理追击问题解题技巧公式

高中物理追击问题解题技巧公式

高中物理追击问题解题技巧公式
高中物理追击问题是指在一维运动中,一个物体从某一位置出发,以一定的速度追赶另一个物体。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和技巧:
1. 追及时间公式:
追及时间 = 追及距离 / 相对速度
其中,追及距离为两物体之间的距离,相对速度为追赶物体的速度减去被追赶物体的速度。

2. 追及位置公式:
追及位置 = 追赶物体的初始位置 + 追及时间× 追赶物体的速度
3. 追及速度公式:
追及速度 = 追赶物体的速度 - 被追赶物体的速度
4. 注意事项:
a. 在使用以上公式时,要保持单位一致,如距离单位为米、速度单位为米/秒。

b. 如果追及时间为负数,则表示追不上被追赶物体。

c. 在实际问题中,要注意考虑物体的加速度、运动的方向等因素,可能需要使用更复杂的运动学公式。

总之,解决高中物理追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追及时间,然后根据追及时间计算追及位置或追及速度。

03 运动学与受力分析提升

03 运动学与受力分析提升

03 运动学与受力分析提升【追及与相遇问题】[方法点拨] (1)x -t 图象中两图象交点表示相遇、v -t 图象在已知出发点的前提下,可由图象面积判断相距最远、最近及相遇.(2)“慢追快”型(匀加速追匀速、匀速追匀减速、匀加速追匀减速):两者间距先增加,速度相等时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相遇一次.追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时要注意判断追上时是否已停下.(3)“快追慢”型(匀减速追匀速、匀速追匀加速、匀减速追匀加速):两者间距先减小,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近,此时追上是“恰好不相撞”.此时还没追上就追不上了.若在此之前追上,则此后还会相遇一次.1.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4 s 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在0~2 s 内两车间距逐渐增大,2~4 s 内两车间距逐渐减小C .在t =2 s 时甲车速度为3 m /s ,乙车速度为4.5 m/sD .在t =4 s 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1.C [在0~4 s 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 错误;在a -t 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因两车的初速度为零,故面积的大小等于两车的速度大小,即t =2 s 时甲车速度为3 m/s ,乙车速度为4.5 m /s ,选项C 正确;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运动,由a -t 图象可知,4 s 时两车的速度相等,此时两车的间距最大,选项B 、D 错误.]2.(多选)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 0=30 m/s ,距离s 0=100 m .t =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乙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t =3 s 时两车相距最近B .0~9 s 内两车位移之差为45 mC .t =6 s 时两车距离最近为10 mD .两车在0~9 s 内会相撞2.BC3.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 =t 1时刻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 .在t =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1次相遇的时刻为t ′,则下面4组t ′和d 的组合中可能的是( )A .t ′=t 1,d =SB .t ′=12t 1,d =12S C .t ′=12t 1,d =34S D .t ′=14t 1,d =34S3.C [如图所示,若第1次相遇的时刻t ′=t 1,则相遇后v 乙>v 甲,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A 错误.若t ′=12t 1,则由v -t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的意义及三角形相似的知识可知,t ″=32t 1时一定再次相遇,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原来的距离d ,所以d =34S ,B 错误,C 正确.同理,若t ′=14t 1,则t ″=74t 1时一定再次相遇,且d =716S ,D 错误.]4.大雾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保证雾中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如图所示为两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的v -t 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甲车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 2B .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100 mC .两车刹车后间距一直在减小D .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25 m4.B5.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 1=11 m 处,乙车速度v 乙=60 m /s ,甲车速度v 甲=50 m/s ,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 2=600m ,如图5所示.若甲车加速运动,加速度a =2 m/s 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则:(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5.(1)5 s 36 m (2)不能解析 (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即v 甲+at 1=v 乙,得t 1=v 乙-v 甲a =60-502s =5 s. 甲车位移x 甲=v 甲t 1+12at 12=275 m 乙车位移x 乙=v 乙t 1=60×5 m =300 m此时两车间的距离Δx =x 乙+L 1-x 甲=36 m.(2)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为x 甲′=x 乙′+L 1甲车位移x 甲′=v 甲t 2+12at 22 乙车位移x 乙′=v 乙t 2即v 甲t 2+12at 22=v 乙t 2+L 1 代入数值并整理得t 22-10t 2-11=0,解得t 2=-1 s(舍去)或t 2=11 s.此时乙车位移x 乙′=v 乙t 2=660 m ,因x 乙′>L 2,故乙车已冲过终点线,即到达终点时甲车不能追上乙车.【v-t 图】[方法点拨] (1)只有直线运动才有速度(不分解的)-时间图象,v -t 图象中用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或相反).(2)v -t 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3)v -t 图象与t 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t 轴以上的面积表示正方向的位移,t 轴以下的面积表示负方向的位移.(4)v -t 图象不含有t =0时刻的位置信息,不能确定出发点.1.(2017·湖北省八校第二次联考)如图5所示,直线a 与四分之一圆弧b 分别表示两质点A 、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当B 的速度变为0时,A 恰好追上B ,则A 的加速度为( )A .1 m/s 2B .2 m/s 2 C.π2m /s 2 D .π m/s 26.C5.(2017·广东揭阳高三期末)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4~6 s 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前6 s 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C .前4 s 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D .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 s 末相遇5.B [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故在4~6 s 内,两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A 错误;v -t 图象与t 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前6 s 内甲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之和较大,所以甲通过的路程更大,B 正确;同理,前4 s 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 错误;前2 s 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但不确定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故不能判定二者是否相遇,D 错误.]【受力分析】一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方法点拨] (1)弹力产生条件: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有无可用条件法、假设法或牛顿第二定律等判断.(3)接触面上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4)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有关,弹簧弹力遵循胡克定律(弹性限度内),接触面上的弹力、绳上的弹力往往由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2.(2017·四川绵阳第一次段考)生活中常见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图2是手机被吸附在支架上静止时的侧视图,若手机的质量为m ,手机平面与水平间夹角为θ,则手机支架对手机作用力( )A .大小为mg ,方向竖直向上B .大小为mg ,方向竖直向下C .大小为mg cos θ,方向垂直手机平面斜向上D .大小为mg sin θ,方向平行手机平面斜向上2.A5.如图5所示,轻质弹簧一端系在质量为m =1 kg 的小物块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物块在斜面上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已知斜面倾角θ=37°,斜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斜面固定不动.设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块可能只受三个力B .弹簧弹力大小一定等于4 NC .弹簧弹力大小可能等于10 ND .斜面对物块支持力可能为零5.C [若不受弹簧的弹力,μmg cos θ<mg sin θ,则物块不可能静止,故物块一定受弹簧的压力,还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受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A 错误;若要物块静止,μ(mg cos 37°+F )≥mg sin θ,得:F ≥4 N ,故B 错误,C 正确;根据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不可能为零,D 错误.]6.(2018·广东东莞模拟)如图6所示,穿在一根光滑固定杆上的小球A 、B 通过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杆与水平面成θ角,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 绳与杆的夹角为θ,OB 绳沿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B .B 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C .A 、B 的质量之比为1∶tan θD .A 、B 的质量之比为tan θ∶16.C [对A 球受力分析可知,A 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杆对A 球的弹力,三个力的合力为零,A 项错误;对B 球受力分析可知,B 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两个力合力为零,杆对B 球没有弹力,否则B 不能平衡,B 项错误;分别对A 、B 两球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F T =m B g ,F T sin θ=m A g sin (90°+θ)(根据正弦定理列式),故m A ∶m B =1∶tan θ,C 项正确,D 项错误.]1.(2017·四川自贡一诊)木块A 、B 分别重60 N 和7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用F =1 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如图1所示,力F 作用后( )A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 NB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 NC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 ND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3 N1.C [对木块受力分析,受推力F 、重力G 、支持力F N 和静摩擦力F f ,将重力按照效果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 ′=G sin θ=3 N 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G cos θ=3 3 N ,在与斜面平行的平面内,如图摩擦力大小F f =F 2+F ′2=42+32N =5 N .]1.(2017·四川自贡一诊)木块A 、B 分别重60 N 和7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用F =1 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如图1所示,力F 作用后( )A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 NB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 NC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 ND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3 N.C [对木块受力分析,受推力F 、重力G 、支持力F N 和静摩擦力F f ,将重力按照效果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 ′=G sin θ=3 N 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G cos θ=3 3 N ,在与斜面平行的平面内,如图摩擦力大小F f =F 2+F ′2=42+32 N =5 N .]二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方法点拨] (1)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可用条件法、假设法、牛顿第二定律等.(2)静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弹力无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弹力成正比.求解摩擦力大小时一定要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突变).5.(多选)如图5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而向右滑行,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 +M )gC .当F >μ2(m +M )g 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 .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5.AD 8.(2017·广东佛山第一中学段考)图8甲是由两圆杆构成的“V ”形槽,它与水平面成倾角θ放置.现将一质量为m 的圆柱体滑块由斜槽顶端释放,滑块恰好匀速滑下.沿斜面看,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块与两圆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β=120°,则( )A .μ=tan θB .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为mg cos θC .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摩擦力为mg sin θD .若增大θ,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将增大8.B [滑块恰好匀速滑下,受力平衡,对滑块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沿斜面方向:mg sin θ=2F f =2μF N ,垂直斜面方向有:mg cos θ=2F N cos β2=F N ,解得μ=12tan θ,故A 错误,B 正确;左边圆杆对滑块的摩擦力为F f =12mg sin θ,故C 错误;若增大θ,cos θ减小,则圆杆对滑块的支持力将减小,故D 错误.]2.(2017·河南省豫南九校第四次质考)如图2所示,重6 N 的木块静止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4 N 的力推木块,木块仍能保持静止,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 )A .3 NB .4 NC .5 ND .6 N2.C [对木块受力分析,受推力F 、重力G 、支持力F N 和静摩擦力F f ,将重力按照效果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 ′=G sin θ=3 N 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G cos θ=3 3 N ,在与斜面平行的平面内,如图摩擦力大小F f =F 2+F ′2=42+32N =5 N .]14.(2017·湖南衡阳第二次联考)如图14所示,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 的上表面与斜面的夹角为β,滑块A 、B 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A 、B 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滑块B 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14.C三 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点拨] (1)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2)力的分解常用方法有按实际效果分解和正交分解,多力合成也常先用正交分解再求和.1.如图所示,轻质工件通过轻质杆与滑块B 连接,当作用在滑块B 上的水平推力F =100 N时,整个装置静止,此时α=30°.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计,则工件上受到的压力为( )A .100 NB .100 3 NC .50 ND .200 N1.B2.)如图所示是一种常用的“千斤顶”示意图,摇动手柄能使螺旋杆转动并保持水平,而A 、B 间距离发生变化,重物就能被顶起或下降.若物重为G ,杆AB 与AC 之间的夹角为θ,不计“千斤顶”本身的重量,则“千斤顶”螺旋杆AB 的拉力大小为( )A .G sin θB .G cos θC .G tan θ D.G tan θ2.D [如图所示,将重力G 分解到沿BA 方向的拉AB 杆的力F1和沿AC 方向的压AC 杆的力F 2,即得F 1=G tan θ,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螺旋杆AB 的拉力大小为G tan θ.] 3.如图3所示,物体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2 kg 和1 kg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相连,静止地叠放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与A 、B 相连的细线与斜面平行,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5,现有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作用在物体B 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使物体运动,则F 至少为(g =10 m/s 2)( )A .20 NB .22 NC .11 ND .17 N3.D [物体刚好运动时,A 、B 间的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对物体A 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m A g sin 30°+μm A g cos 30°=F 拉,解得F 拉=16 N ,对整体分析,由平衡条件得(m A +m B )g sin 30°+F =2F 拉,解得F =17 N .故选项D 正确,A 、B 、C 错误.]四 受力分析[方法点拨] (1)受力分析的两种顺序:先场力后接触力,或先已知确定的力后未知不确定的力.(2)可从三个方面检验:①各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②判断能否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③换角度(整体隔离)分析是否矛盾.1.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斜劈C 上叠放了A 、B 两个物体,B 的上表面水平,三者均保持静止状态.关于A 、B 、C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B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B对C的作用力可能与斜劈表面夹角为90°D.地面可能对C有摩擦力作用1.B2.(多选)如图所示,将一长方形木块锯开为A、B两部分后,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A.B受到四个力作用B.B受到五个力作用C.A对B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D.A对B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向下2.AC[对B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A对B的静摩擦力与A对B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因此B受4个力作用,故A正确,B错误;对A受力分析,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与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B对A的作用力与A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三定律知,A对B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故C正确,D错误.]3.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紧贴墙壁.若在斜面上放一物体m.再给m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M、m均保持静止,则小车受力的个数为()A.3 B.4C.5 D.63. B[先对物体m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向下的恒力F、M对其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M对其的作用力、重力和恒力F的合力是一对平衡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m对M的压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下;再对M受力分析,受重力、m对其的垂直斜面向下的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同时地面对M有向上的支持力,共受到4个力作用,故A、C、D错误,B正确.]4、(多选)如图所示,顶角为θ的光滑圆锥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均质圆环套在圆锥体上,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圆锥体对圆环的压力方向垂直于圆锥的侧面B.圆锥体对圆环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C.圆环的张力不为零D.圆环的张力方向指向圆环的圆心4.BC。

八年级物理追及问题

八年级物理追及问题

八年级物理追及问题引言在物理学中,追及问题是一类经典的运动问题。

当追及问题涉及到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和距离时,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学原理和公式来解决问题。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解决追及问题,以及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问题描述假设有两个物体,物体A和物体B,物体A以速度Va匀速运动,物体B以速度Vb匀速运动。

假设物体A起始位置为A0,物体B起始位置为B0。

问题要求我们计算物体A多长时间能追上物体B,并求出追上时物体A和物体B的位置。

解决方法假设物体A在时间t内追上了物体B,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用物体A的速度Va和时间t来计算物体A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即:距离A = Va * t同样地,我们可以用物体B的速度Vb和时间t来计算物体B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即:距离B = Vb * t如果物体A在时间t内追上了物体B,那么物体A和物体B在追及时的位置应该相同,即:A0 + 距离A = B0 + 距离B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用于解决追及问题的基本方程。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代入具体数值来计算时间t,并进一步求得追及时的位置。

例子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演示如何解决追及问题。

假设物体A的速度为4 m/s,物体B的速度为2 m/s。

物体A的起始位置为0 m,物体B的起始位置为20 m。

我们希望计算物体A追上物体B所需的时间,以及追及时物体A和物体B的位置。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基本方程:0 + 4t = 20 + 2t将该方程简化为:2t = 20解上述方程,我们可以得到:t = 10 s所以,物体A需要10秒的时间才能追上物体B。

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追及时物体A和物体B的位置。

根据之前的公式:距离A = Va * t = 4 * 10 = 40 m距离B = Vb * t = 2 * 10 = 20 m追及时,物体A的位置为0 + 40 = 40 m,物体B的位置为20 + 20 = 40 m。

追及问题题型及解题方法和技巧(一)

追及问题题型及解题方法和技巧(一)

追及问题题型及解题方法和技巧(一)追及问题题型及解题方法和一、什么是追及问题•追及问题是一类常见的数学问题,涉及到两个或多个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速度下的运动情况。

•在追及问题中,我们需要确定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时间关系,以找到它们相遇或错过的判断条件。

二、常见的追及问题题型1.同地起点追及问题:两个物体从同一起点出发,以不同的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判断它们何时相遇。

2.异地起点追及问题:两个物体从不同的起点出发,以不同的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判断它们何时相遇。

3.圆周追及问题:两个物体分别沿同一圆周运动,以不同的速度出发,判断它们何时相遇。

4.追及问题的变形:问题中可能涉及到加速度、相对速度的变化等复杂情况。

三、解决追及问题的方法1.设定变量: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设定代表不同物体的变量,如时间、速度、位置等。

2.建立方程组:利用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时间关系,建立方程组。

3.求解方程组:利用数学方法,如代入法、消元法等,求解方程组,得到物体的位置和时间。

4.验证答案:将求得的结果代入原方程组中验证,确保符合题意和数学逻辑。

四、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注意时间单位的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务必保持时间单位的一致,如秒、分钟、小时等。

•注意速度方向的正负:物体的速度方向应根据题意进行标记,区分正负方向。

•利用图形辅助理解: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绘制示意图、速度时间图等图形来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注意特殊情况的处理:有些问题可能存在特殊情况,如物体相遇前后可能会发生位置交换等,要注意处理这些情况。

结论•追及问题是一类常见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设定变量、建立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并注意时间单位的统一和速度方向的标记。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利用图形辅助理解和处理特殊情况,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关于追及问题的介绍和解题方法和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五、实例演练同地起点追及问题问题描述:甲、乙两人在同一起点处出发,甲的速度为10m/s,乙的速度为8m/s,问多少时间后他们会相遇?解题步骤: 1. 设甲和乙分别走了t秒后相遇,设甲走了x米,则乙走了8t米。

高一物理《追及问题求解方法》

高一物理《追及问题求解方法》

追及问题求解方法追及、相碰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运动时常常涉及的两类问题,也是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1、追及、相碰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上时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一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的物体乙时,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两者有最大距离的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甲=V乙。

二是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时,存在一个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甲=V乙。

此临界条件给出了一个判断此中追赶情形能否追上的方法,即可通过比较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来分析,具体方法是:假定在追赶过程中两者能处在同一位置,比较此时的速度大小,若V甲>V乙,则能追上,若V甲<V乙,则追不上,如果始终追不上,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的间距最小。

三是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情形跟第二种相类似。

两物体恰能“相碰”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等2、解“追及”、相碰问题的思路:解题的基本思路是:1.根据两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的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物体的位移方程。

注意要将两物体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分析追及、相碰问题应注意:1.分析追及、相碰问题时,一定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个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

两个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其中通过画草图找到两物体位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养成画草图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停止运动。

3.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追及问题高中物理题型

追及问题高中物理题型

追及问题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一类题型,主要涉及到两个或多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涉及追赶和被追赶的关系。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速度、加速度、时间、位移等物理量的计算和比较。

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明确题目中涉及的物体及运动状态,分析各个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

2.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和分析运动过程。

3.列出位移方程,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关系建立方程,求出未知量。

4.分析速度关系,确定是否存在速度相等的情况,因为这是决定追及是否成功的关键条件。

5.根据题意和方程求解结果,判断追及是否成功,以及追及发生的条件和位置。

追及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另一类是速度小者加速追速度大者。

对于第一类问题,如果两者速度相等时,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二者间有最小距离;如果两者位移相等时,且两者速度相等时,则刚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如果追着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当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对于第二类问题,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二者间有最大距离;当两者位移相等时,即后者追上前者。

解决追及问题时需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如物体的加速度、初速度、运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需要仔细审题,理解题意和分析运动过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物理追及问题公式

物理追及问题公式

物理追及问题公式一、追及问题基本公式1. 速度差×追及时间 = 路程差- 这个公式是追及问题的核心公式。

其中速度差是快者速度与慢者速度的差值,表示两者速度上的差距;追及时间就是快者追上慢者所花费的时间;路程差则是开始追及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2. 路程差÷速度差 = 追及时间- 当知道路程差和速度差时,可以用这个公式求出追及时间。

例如,甲在乙前面100米,甲的速度是10米/秒,乙的速度是8米/秒,那么速度差为10 - 8=2米/秒,路程差为100米,追及时间t = 100÷2 = 50秒。

3. 路程差÷追及时间 = 速度差- 如果已知路程差和追及时间,就可以求出速度差。

例如,开始时两车相距200米,经过50秒后后面的车追上前面的车,那么速度差v = 200÷50 = 4米/秒。

二、同向运动中的追及问题(直线运动)1. 同地出发- 例:甲、乙两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同向出发跑步,甲的速度为v_甲=6m/s,乙的速度为v_乙=4m/s,经过多长时间甲比乙多跑一圈(假设跑道一圈为400米)。

- 解析:这里是同地出发的追及问题,路程差就是跑道的一圈长度400米,速度差v = v_甲-v_乙=6 - 4 = 2m/s。

根据公式t=(s)/(v)(这里的s就是路程差,v就是速度差),可得追及时间t=(400)/(2)=200s。

2. 异地出发- 例:甲在乙前方200米处,甲的速度为v_甲=5m/s,乙的速度为v_乙=7m/s,乙多长时间能追上甲?- 解析:这是异地出发的追及问题,路程差为200米,速度差v = v_乙-v_甲=7 - 5 = 2m/s。

根据公式t=(s)/(v)(s为路程差,v为速度差),追及时间t=(200)/(2)=100s。

三、圆周运动中的追及问题1. 例:甲、乙两人在周长为C = 800米的圆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v_甲=10m/s,乙的速度v_乙=8m/s,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甲第一次追上乙?- 解析:在圆周运动中,同地同向出发时,甲第一次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跑了一圈,即路程差s = C=800米。

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

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

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摘要:1.追及问题的概念2.追及问题的六大公式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4.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5.甲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6.其他相关公式正文:一、追及问题的概念追及问题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描述了一个物体追上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追击物体和被追击物体的速度、位置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的重点。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物理学中总结出了六大公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追及问题。

二、追及问题的六大公式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当两个物体在某一点相遇时,它们所走过的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路程= 速度×时间2.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如果我们已知两个物体相遇时的时间、路程和速度,可以求出它们相遇时的速度。

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速度= 路程/ 时间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如果我们已知两个物体的速度、相遇时的路程和时间,可以求出它们相遇时的速度。

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时间= 路程/ 速度4.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当我们知道两个物体相遇时所走过的路程以及它们分别走过的路程时,可以求出它们相遇时的位置关系。

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甲走的路程= 乙走的路程+ 相遇路程5.甲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如果我们已知甲物体的速度、相遇时的路程和时间,可以求出它与乙物体相遇时的位置关系。

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甲的位置= 甲的速度×相遇时间6.其他相关公式:在解决追及问题时,还有其他一些有用的公式,如:相对速度= 追击物体的速度- 被追击物体的速度相对路程= 追击物体的路程- 被追击物体的路程三、总结通过以上六大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追及问题。

高一物理追击相遇问题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追击相遇问题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追击相遇问题知识点总

1.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2. 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 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 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3.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1)两个同向运动的物体追上时相遇。

(2)相向运动的两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4.追及相遇问题中的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
(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草图得到。

(2)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5.追及相遇问题常见的情况
物体a追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s。

(1)a追上b时,必有s=s a-s b且v a≥v b;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必有s=s a-s b且v a≥v b;;
(3)若使物体肯定不相撞,则由v a=v b;时s a-s b≤s,且之后
v a≤v b。

三总结提升
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说明:
(1)表中的δx是开始追赶以后,后面物体因速度大而比前面物体多运动的位移;
(2)x0是开始追赶以前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3)t2-t0=t0-t1
(4)v1是前面物体的速度,v2是后面物体的速度。

追及和相遇问题、受力分析

追及和相遇问题、受力分析

高一 追击及相遇问题和受力分析考点二 追击和相遇问题一、问题的实质及关键讨论追及、相遇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空间位置的问题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草图得到.二、解题思路【例3】 一列货车以28.8 km /h 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行驶,由于调度事故,在后方700 m 处有一列快车以72 km/h 的速度同向行驶,快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合上制动器,但快车要滑行2 000 m 才能停下,试通过计算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会【反思总结】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技巧(1)紧抓“一图二式”,即:过程示意图,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2)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3)解追及、相遇问题除了用公式法,还有极值法,图象法,相对运动法等.突破训练 1如图1-3-7所示,直线MN 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 、B 两处,A 、B 间的距离为85 m ,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1=2.5 m /s 2,甲车运动6.0 s 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5.0 m/s 2,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 处的距离.125 m 或245 m图1-3-72.物体A 、B 的x -t 图象如图1-3-13所示,由图可知( )A .从第3 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且v A >v B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 s 才开始运动C .在5 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 末A 、B 相遇D. 5 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3.(多选)a 、b 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1-3-19所示,在t =0时刻,b 车在a 车前方s 0处,在0~t 1时间内,a 车的位移为s ,则( )A .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 则s 0=23sB .若a 、b 在t 12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 1 C .若a 、b 在t 12时刻相遇. 则s 0=12s D .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 1 匀变速运动规律【例1】 如图1所示,公路上有一辆公共汽车以10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平稳停靠在站台,在距离站台P 左侧位置50 m 处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同时一个人为了搭车,从距站台P 右侧位置30 m 处从静止开始正对着站台跑去,假设人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4 m/s 后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人和车到达P 位置同时停下,人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求:(1)汽车刹车的时间; 10 s(2)人的加速度大小.1.6 m/s 2专题二 竖直上抛运动1.竖直上抛运动分段分析法(1)上升过程取向上为正方向较方便v =v 0-gt ,h =v 0t -12gt 2. (2)下落过程取向下为正方向较方便,为自由落体运动v t =gt ,h =12gt 2. 2.竖直上抛运动整过程分析法将全过程看成是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v t =v 0-gt ;h =v 0t -12gt 2;v 2t -v 20=-2gh . 【例2】一个物体以足够大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的最后1 s 初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最后1 s 内的位移大小分别是(g 取10 m/s 2)( )A .10 m/s,10 mB .10 m/s.5 mC .5 m/s,5 mD .由于不知初速度的大小,故无法计算专题三 运动学图象问题运动学图象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从近年高考运动学图象的命题趋势看,试题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给定的图象以及线性图象,如2014年课标全国卷Ⅱ第14题,福建卷第15题等,考查了变速运动的v -t 图象和x -t 图象,且这种变化日趋增多.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多结合其它知识综合考查.破解图象问题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斜率、看截距、看特殊点、看面积.图象问题易错点小结:1.混淆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意义,错误地认为运动图象就是质点的运动轨迹;2.错将图线的交点都当作相遇的时刻;3.错误理解图线斜率的意义,比如错误地认为v -t 图象斜率为正则质点一定做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则质点一定做减速运动.【例3】 如图2,滑块以初速度v 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 、s 、v 、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会用打点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2.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3.利用打点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求加速度.二、实验原理1.判断物体运动情况(1)如果x 1=x 2=x 3=…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如果x 2-x 1=x 3-x 2=x 4-x 3=k (常数),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平均速度法”求速度图实-1-1 即v n =x n +x n +12T,如图实-1-1所示. 3.求加速度(1)“逐差法”求加速度,即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然后取平均值,即a =a 1+a 2+a 33,这样使所给数据全部得到利用,以提高准确性.(2)“图象法”求加速度,即由“平均速度法”求出多个点的速度,画出v -t 图象,直线的斜率即为加速度.三、主要器材说明1.打点计时器的作用计时仪器,每隔0.02 s 打一次点.2.打点计时器的工作条件(1)电磁打点计时器:6 V 以下交流电源.(2)电火花计时器:220 V 交流电源.3.纸带上点的意义(1)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2)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四、实验过程五、注意事项1.两个平行:纸带和细绳都要和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碰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要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5.纸带选取: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6.准确作图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避免所描点过密或过疏,而导致误差过大)仔细描点连线,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直线,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考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例1】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实-1-2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实-1-2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甲乙图实-1-2(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 .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 .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2)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______ s.(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 5=______.(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 =________.(1)DCBA (2)0.1 (3)s 4+s 52T (4)(s 4+s 5+s 6)-(s 1+s 2+s 3)9T 2考点一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形变直接判断.(2)“假设法”或“撤离法”:在一些微小形变难以直接判断的情况下,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图2-1-3中绳“1”对小球必无弹力,否则小球不能静止在此位置.2.弹力方向的判断(1)弹力方向除几种典型情况(压力、支持力、绳力等)外,一般应由其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确定.(2)几种典型弹力的方向(3)弹力大小的计算弹力大小除弹簧类弹力由胡克定律计算外,一般也要结合运动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例2】 [考向:弹力大小的计算]如图2-1-4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 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Q 、P 上,当物体平衡时上面的弹簧处于原长,若把固定的物体换为质量为2m 的物体(弹簧的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比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下降了x ,则x 为( )A..mg k 1+k 2B.k 1k 2mg (k 1+k 2)C.2mg k 1+k 2D.k 1k 22mg (k 1+k 2)【反思总结】弹簧类弹力的计算要点是弹簧形变量的确定.思维程序为:(1)恢复弹簧的原长确定弹簧处于原长时端点的位置;(2)判断弹簧的形变形式和形变量:从弹簧端点的实际位置与弹簧处于原长时端点的位置对比判断弹簧的形变形式和形变量x ,并由形变形式判断弹力的方向;(3)由胡克定律计算弹力的大小.考点二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1.假设法2.状态法根据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3.相互作用法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判断.此法关键是抓住“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相互作用”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例3】(多选)如图2-1-5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图2-1-5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 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将细绳剪断. 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考点三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用公式F f=μF N或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计算,切记,F 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2.静摩擦力的计算(1)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F f=μF N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f m=μF N.(2)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0<F f≤Ff m.【例4】如图2-1-7所示,质量为m B=2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A=22 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A..0.3 B.0.4C.0.5 D.0.6考点一共点力的合成1.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如图2-2-3所示).(2)计算法: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合力的计算120°(3)第二个力的箭头的有向线段为合力.如图2-2-4甲、乙所示.甲 乙2.合力范围的确定(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 (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范围①最大值:三个力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 max =F 1+F 2+F 3.②最小值:以这三个力的大小为边,如果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其合力的最小值为零,即F min =0;如果不能,则合力的最小值为F min =F 1-|F 2+F 3|(F 1为三个力中最大的力).突破训练 1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 1、F 2、F 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2-2-6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为F 1+F 2+F 3,方向不确定B .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 3. 方向与F 3同向C .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F 3,方向与F 3同向D .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例3】 [考向:力的正交分解法]如图2-2-8所示,一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 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 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 1和F 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3-1B..2- 3C.32-12 D .1-32。

追及问题题型及解题方法和技巧

追及问题题型及解题方法和技巧

追及问题题型及解题方法和技巧追及问题是一种常见的数学问题,涉及到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速度、时间等因素的计算。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追及问题题型及其解题方法和技巧:1. 两个物体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追及问题。

这种情况下,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我们可以通过速度差来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具体解题步骤如下:(1) 分析题意,明确两个物体的速度和距离;(2) 设追上的时间为 t,根据速度和距离的关系,得到追及时间为 2t;(3) 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即两者速度的差,用距离公式表示为:d=v1-v2×t;(4)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例如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或者是否超出范围等。

2. 两个物体相向而行,追击问题。

这种情况下,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我们可以通过速度差来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具体解题步骤如下:(1) 分析题意,明确两个物体的速度和距离;(2) 设追上的时间为 t,根据速度和距离的关系,得到追及时间为 2t;(3) 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即两者速度的差,用距离公式表示为:d=v1-v2×t;(4)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例如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或者是否超出范围等。

3. 两个物体相向而行,相遇问题。

这种情况下,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但永远不会追上。

我们可以通过速度差来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具体解题步骤如下:(1) 分析题意,明确两个物体的速度和距离;(2) 设相遇的时间为 t,根据速度和距离的关系,得到追及时间为 2t;(3) 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即两者速度的差,用距离公式表示为:d=v1-v2×t;(4)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例如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或者是否超出范围等。

4. 一个物体追击另一个物体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物体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但只有一个物体在追击另一个物体,我们可以利用速度和距离的关系来计算追击的时间。

具体解题步骤如下:(1) 分析题意,明确追击者和被追击者的速度;(2) 设追击的时间为 t,根据速度和距离的关系,得到追击时间为 2t;(3) 计算追击者与被追击者之间的距离,即两者速度的差,用距离公式表示为:d=v1-v2×t;(4)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例如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或者是否超出范围等。

(高中物理)追及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高中物理)追及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追及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例1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 6 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分析汽车在关闭油门减速后的一段时间内,其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因此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当这个距离缩小到零时,假设汽车的速度减至与自行车相同,那么能满足题设的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的条件,所以此题要求的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s,应是汽车从关闭油门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发生的位移s汽与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s自之差,如图1所示.解1汽车减速到4m/s 时发生的位移和运动的时间这段时间内自行车发生的位移s自=v自t=4×1=4m,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s=s汽-s自=7-4=3m.解2利用v-t图进行求解.如图2所示.直线Ⅰ、Ⅱ分别是汽车与自行车的运动图线,其中划斜线局部的面积表示当两车车速相等时汽车比自行车多发生的位移,即为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s. 图线1的斜率即为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所以应有常见错误之一错误的原因在于未抓准两追及运动物体间的位移关系.常见错误之二错误的原因在于未搞清两车恰不相碰的物理含义.例2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车站A时关闭油门以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2s后乙车与甲车同方向以1m/s2的加速度从同一车站A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问乙车出发后多少时间追上甲车?解析乙车出发时甲车具有的速度为v甲t=v甲0-a甲t=10-4×2=2m/s.此时到甲车停止运动的时间根据题设条件,乙车在0.5s 时间内追不上甲车,因此此题求解时应先求出甲车停止时离车站的距离,乙车运动这段距离所需的时间,即为题中所求的时间.常见错误代入数据得 t=2.6s.错误的原因在于对车、船等运输工具做匀减速运动的实际规律理解不深,此题中甲车在被乙车追赶过程中并不是都做匀减速运动,而是在中间某时刻已经停止.例3 慢车以10 cm/s2加速度从车站起动开出,同时在距车站2km处,在与慢车平行的另一轨道上,有一辆以 72 km/h的速度迎面开来的列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以便到站停下,问两车何时错车.解析如图3所示,两车错车时,应为s1+s2=2km,而在求解s1和s2.如题文中“……起动开出〞说明慢车是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做匀减速运动,以便到站停下〞,说明列车以72km/h的初速做匀减速运动,经过2km距离速度减为零,那么可知列车运动的加速度a2=v02/2s.同时注意解题过程中统一条件的单位.将条件统一单位后代入上式,得例4甲、乙两车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试讨论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遇次数与加速度的关系.分析由于两车同时同向运动,故有v甲=v0+a2t, v乙=a1t.①当a1<a2时,a1t<a2t,可得两车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v甲>v乙.由于原来甲在后,乙在前,所以甲、乙两车的距离在不断缩短,经过一段时间后甲车必然超过乙车,且甲超过乙后相距越来越大,因此甲、乙两车只能相遇一次.②当a1=a2时,a1t=a2t,可得v甲=v0+v乙,同样有v甲>v乙,因此甲、乙两车也只能相遇一次.③当a1>a2时,a1t>a2t,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会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刚开始,a1t和a2t相差不大且甲有初速v0,所以v甲>v乙;随着时间的推移,a1t和a2t相差越来越大;当a1t-a2t=v0时,v甲=v乙,接下来a1t-a2t>v0,那么有v甲<v乙.假设在v甲=v乙之前,甲车还没有超过乙车,随后由于v甲<v乙,甲车就没有时机超过乙车,即两车不相遇;假设在v甲=v乙时,两车刚好相遇,随后v甲<v乙,甲车又要落后乙车,这样两车只能相遇一次;假设在v甲=v乙前,甲车已超过乙车,即已相遇过一次,随后由于v甲<v乙,甲、乙距离又缩短,直到乙车反超甲车时,再相遇一次,那么两车能相遇两次.①当a1<a2时,①式t只有一个正解,那么相遇一次.②当a1=a2时t只有一个解,那么相遇一次.③当a1>a2时,假设v02<2(a1-a2)s,①式无解,即不相遇.假设v02=2〔a1-a2〕s,①式t只有一个解,即相遇一次.假设v02>2〔a1-a2〕s.①式t有两个正解,即相遇两次.解2 利用v-t图象求解.①当a1<a2时,甲、乙两车的运动图线分别为如图4中的Ⅰ和Ⅱ,其中划斜线局部的面积表示t时间内甲车比乙车多发生的位移,假设此面积为S,那么t时刻甲车追上乙车而相遇,以后在相等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都比乙车多,所以只能相遇一次.②当a1=a2时,甲、乙两车的运动图线分别为如图5中的Ⅰ和Ⅱ,讨论方法同①,所以两车也只能相遇一次.③当a1>a2时,甲、乙两车的运动图线分别为如图6中的Ⅰ和Ⅱ,其中划实斜线局部的面积表示甲车比乙车多发生的位移,划虚斜线局部的面积表示乙车比甲车多发生的位移.假设划实斜线局部的面积小于S,说明甲车追不上乙车,那么不能相遇;假设划实斜线局部的面积等于 S,说明甲车刚追上乙车又被反超.那么相遇一次;假设划实斜线局部的面积大于S.如图中0~t1内划实斜线局部的面积为S,说明t1时刻甲车追上乙车,以后在t1~t时间内,甲车超前乙车的位移为t1~t时间内划实斜线局部的面积,随后在t~t2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发生划虚线局部的面积,如果两者相等,那么t2时刻乙车反超甲车,故两车先后相遇两次.这类问题并不难,需要的是细心.首先把可能的情况想全,然后逐一认真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分析,以得到正确的结果.〔市效实中学夏宏祥 315010〕。

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

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

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一、引言在物理学中,追及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问题类型,涉及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掌握物理追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提高物理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理追及问题概述1.追及问题的基本条件追及问题通常包含两个或多个物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

解决追及问题的基本条件是: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和相对位移。

2.追及问题的分类根据物体运动的性质,追及问题可以分为直线追及、曲线追及、匀速追及、匀加速追及和匀减速追及等。

三、物理追及问题六大公式1.基本公式追及问题的基本公式为:d = vt + 1/2 a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a为相对加速度。

2.直线追及公式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追及问题:d = v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

3.曲线追及公式当物体沿曲线运动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追及问题:d = vt + 1/2 g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

4.匀速追及公式当追及物体之间速度恒定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追及问题:d = v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

5.匀加速追及公式当追及物体之间存在匀加速运动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追及问题:d = vt + 1/2 a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a为相对加速度。

6.匀减速追及公式当追及物体之间存在匀减速运动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追及问题:d = vt - 1/2 at其中,d为相对位移,v为相对速度,t为时间,a为相对加速度。

四、公式应用实例解析1.直线追及实例甲、乙两车在直线轨道上行驶,甲车速度为20m/s,乙车速度为10m/s。

假设甲车在乙车前100m处等待,问乙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甲车?解:由直线追及公式d = vt,可得:100 = (20 - 10) t解得t = 10s2.曲线追及实例在水平面上,甲、乙两球以相同的初速度v0沿曲线轨道滚动,甲球半径为R,乙球半径为2R。

八年级上册物理追及问题公式

八年级上册物理追及问题公式

八年级上册物理追及问题公式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而追及问题则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追及问题,比如两个物体相互追逐,或者一个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追上另一个物体等等。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物理追及问题的公式和相关知识。

一、追及问题的基本概念追及问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物体从起点出发,另一个物体从终点出发,它们以不同的速度运动,问它们何时相遇或者何时一个物体追上另一个物体。

在解决追及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两个物体的速度、距离和时间等因素。

二、追及问题的公式1. 追及问题中的速度公式在追及问题中,我们需要用到速度公式,即速度=距离/时间。

假设物体A的速度为v1,物体B的速度为v2,它们相对于起点的距离为s1和s2,相对于终点的距离为d1和d2,相对于起点的时间为t1和t2,相对于终点的时间为T1和T2。

则有以下公式:物体A相对于起点的速度:v1 = s1 / t1物体B相对于起点的速度:v2 = s2 / t2物体A相对于终点的速度:v1' = d1 / T1物体B相对于终点的速度:v2' = d2 / T22. 追及问题中的相遇时间公式当两个物体相遇时,它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假设它们相遇的时间为t,则有以下公式:物体A相对于起点的时间:t = t1 + t2物体B相对于起点的时间:t = T1 + T23. 追及问题中的相遇距离公式当两个物体相遇时,它们所走过的距离是相同的。

假设它们相遇的距离为s,则有以下公式:物体A相对于起点的距离:s = s1 + s2物体B相对于起点的距离:s = d1 + d2三、追及问题的解题步骤解决追及问题的关键是确定物体A和物体B的速度、距离和时间等参数,然后利用追及问题的公式进行计算。

下面是解题的基本步骤:1. 确定物体A和物体B的速度、距离和时间等参数。

2. 根据公式计算物体A和物体B相对于起点的速度、距离和时间。

高一物理追及问题

高一物理追及问题

12.5m
(2)追上时二者位移相等,
5s
练习2:平直公路上,一辆轿车从某处由静止启动,此时恰有一货车以15m/s的速度从轿车旁匀速驶过冲到前方,结果轿车运动到离出发点225m处时恰追上货车。设轿车做匀加速运动,试求轿车的加速度a和追及前两车的最大距离smax。
答案: 2 m/ S2 56.25 m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练习4:甲乙两车沿相互垂直的轨道向其交点运动,甲离交点16m,以2m/s的初速度,1m/s2的加速度向交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离交点12m,以7m/s的速度向交点匀速运动,为避免相碰,乙进行刹车,让甲先通过交点,问乙刹车时加速度至少是多大?
amin= -2m/s2
C.匀速运动的物体追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前,就有v加=v匀,则不能追及. 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时,v加=v匀,则只能相遇一次. 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时, v加<v匀,则有两次相遇的机会. D.匀速运动的物体追及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这种情 况一定能追上. E.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及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这种情况一定能追上. F.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当两者到达同一位置前, v减=v加,则不能追及. 当v减=v加时两者恰好到达同一位置,则只能相遇一次. 当第一次相遇时v减<v加,则有两次相遇的机会.
解:第二棒运动员需在20m的接力区内,速度由零加速到12m/s, 代入数值可得: 利用速度公式: 可得运动时间: 计算第一棒运动员在同样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则第一棒运动员距离接棒区起点20m时第二棒运动员开始起跑。

高中物理追及问题,注意:追击与追赶

高中物理追及问题,注意:追击与追赶

“追及问题”是对研究单个物体(或质点)运动的延续和拓展,这类问题常涉及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或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相关运动,分析该类问题需要学生有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物体的运动过程总与时间的延续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相对应)。

追及问题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其实质就是指同一时刻能否同时到达空间同一位置。

可见,追及时若能相遇的物体必然存在以下两个关系:一是追及位置与各物体的初始位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位移关系(若同地出发,相遇时位移相等为空间条件);二是追及时物体的运动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若物体同时出发,则运动时间相等;若两者先后出发相差△t,则运动时间关系为。

要使物体追及就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位移关系和运动时间关系。

1、匀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例1、甲、乙两车相距10m,现两车同时同向运动,甲车在乙车后面做速度为5m/s的匀速直线运动。

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试问甲车能否追上乙车?若能追上,则需经多少时间;若不能追上,两车间最短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设经过ts后甲追上乙,画出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应有即代入整理得上式由于显然t在实数范围内无解,这表明甲车无法追上乙车。

不能追上时,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短,故有,代入数据得,所以两车间最小距离为。

若两物体同向追赶,则两者速度相等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2、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匀速运动的物体例2、在铁轨上有甲、乙两列车,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分别以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当甲、乙距离为1500m 时,乙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2m/s2,问乙车能否追上甲车。

解析:当乙车的速度减为和甲车的速度相等时,若乙车的位移大于或等于甲车相对乙车初始位置的位移,则乙车一定能追上甲车,否则追不上。

设乙车速度减为,所用时间为t,则由可得这段时间里乙车的位移这段时间内甲车对乙车初始位置的位移为:因为,故乙车能追上甲车,又因为速度相等时,乙车超到前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甲车还有一次追上乙车的机会,故相遇两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极猜想一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题组1】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确定1.(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力F作用下静止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力F大小相等且F<mg sin α. 则物块所受摩擦力最大的是().解析因为m处于静止状态,以m为研究对象对四个选项中的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中摩擦力f1=mg sin α-F;B中摩擦力f2=mg sin α-F cos α;C中摩擦力f3=mg sin α;D中摩擦力f4=(mg+F)sin α;由于F<mg sin α,比较各选项中的摩擦力可得最大值应为f4.因此选项D正确.答案 D2.(多选)质量均为m的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1所示,a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作用,b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θ角等大的力F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图1A.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B.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2mgC.b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D.a、b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解析由于木块a受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作用,F的竖直分力减小了它对木块b的压力,故此时b对它的支持力将不再等于mg,A项错误;因为两个F 的竖直分力等大,且两力作用在a、b两木块上后,两者仍保持静止,故此时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仍等于2mg,选项B正确;由于两个力F的水平分力等大、反向,所以木块b相对于地面静止,且无运动趋势,但木块a相对于b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故b与水平面之间不存在静摩擦力,但a、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BD【题组2】受力分析3.(单选)如图3所示,斜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物体沿斜劈表面向下运动,重力做的功与克服力F做的功相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图3A.物体可能加速下滑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且合力为零C.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D.撤去力F后斜劈可能不受地面的摩擦力解析(1)斜面光滑时;物体受重力、外力F和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其所受重力和外力F对其所做的功之和为零,物体做匀速运动.斜劈受到物体斜向右下方的压力,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而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左,撤去F后仍受地面的摩擦力.(2)斜面粗糙时:物体受到重力、外力F、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做减速运动.斜劈受到物体的压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作用,由于不知此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确定斜劈的运动趋势方向,因而不能确定地面对其的摩擦力的方向.撤去F后,若物体匀速下滑,斜劈无运动趋势,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物体加速或减速下滑,斜劈分别受到向左或向右的地面的摩擦力作用.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B.答案 B【题组3】物体的平衡4.(单选)如图4所示,用轻绳将重球悬挂在竖直光滑的墙上,当悬绳变长时().图4A.绳子拉力变小,墙对球的弹力变大B.绳子拉力变小,墙对球的弹力变小C.绳子拉力变大,墙对球的弹力变大D.绳子拉力变大,墙对球的弹力变小解析取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F1和mg的合力F与F2等大反向.从图中的力三角形可求得F1=mg tan θ.当绳变长时,θ角变小,故F1变小,F2也变小,选项B正确.答案 B5.(单选)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A静止在木板B上,现让木板B绕O点逆时针缓慢转动,使木板倾角θ逐渐增大,在此过程中斜劈相对木板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木板对斜劈的摩擦力先增大再减小B.木板对斜劈的摩擦力先减小再增大C.木板对斜劈的作用力一直增大D.木板对斜劈的作用力保持不变解析木板对斜劈的作用力是木板对斜劈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F,与重力平衡,始终保持不变,如图所示,D项正确;木板对斜劈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始终垂直,随着θ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支持力一直减小,摩擦力一直增大,A、B、C项错.答案 D6.(多选)一个光滑的圆球搁在光滑的斜面和竖直的挡板之间,如图7所示.斜面和挡板对圆球的弹力随斜面倾角α变化而变化,故 ( ).图7A .斜面弹力N 1的变化范围是(mg ,+∞)B .斜面弹力N 1的变化范围是(0,+∞)C .挡板的弹力N 2的变化范围是(0,+∞)D .挡板的弹力N 2的变化范围是(mg ,+∞)解析 圆球受3个力,其中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为确定的;挡板对圆球的弹力N 2的方向始终是水平的,亦为确定的;而斜面对圆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在变化中.但是,不论α如何变动,只要α取一个确定的值,圆球就在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此三力就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如图所示.因为0<α<90°,所以N 1>mg,0<N 2≤mg 或N 2>mg .当然,也可以由N 1=mg cos α,N 2=mg tan α解出. 因此,正确答案为A 、C.答案 AC7.(2013·青岛模拟)(多选)如图8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 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 ,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O .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 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 ,下端系一个重为G 的物体,BO 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θ=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8A .细线BO 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GB .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 2C .a 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D .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答案 AD 绳子上的弹力处处相等,因此细线BO 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G ,选项A 错误。

两段绳子上弹力均为G ,构成菱形,合力为,大小等于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选项B 错误、D 正确。

a 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0,选项C 错误。

8.(单选)如图9所示,A 、B 是两根竖直立在地上的木桩,轻绳系在两木桩不等高的P 、Q 两点,C 为光滑的、质量不计的滑轮,当Q 点的位置变化时,轻绳的张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图9A .Q 点上下移动时,张力不变B .Q 点上下移动时,张力变大C .Q 点上下移动时,张力变小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 滑轮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它们的合力沿竖直方向,与重力G 平衡,故两绳与重力G 的夹角均为θ,夹角不变,绳子的张力不变,所以光滑滑轮在任意位置的受力具有对称性.由图可证CQ =绳长,为定值,而两杆间的距离EQ不变,故θ为定值,由于角θ和G均为定值,故绳子的拉力与P、Q两点位置无关,移动Q点,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选项A正确.答案 A9.(多选)如图10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0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减小B.拉B的绳子的拉力增大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减小D.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解析对滑轮,由于两侧绳的拉力大小相等,由对称性可知α=β,又因为α=θ,所以D正确.由于两侧绳拉力的夹角增大,故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减小,C正确.对B,由F T sin(α+β)=F f可知,随α、β的增大,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A错误.答案CD10.(多选)如图11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细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m B(m A>m B),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环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1A .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 球的拉力保持不变B .B 球受到的风力F 为m A g tan θC .杆对A 环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不变D .A 环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 B m A +m Btan θ 解析 如图为球B 的受力情况,其中F 为风力,T 为轻质绳对球B 的拉力,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F =m B g tan θ,故B项错误;由题中所给的B 球的运动状态可知,当风力F 增大时,T 的方向改变,故A 项错误;杆对A 环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环A 与球B 的总重力,故C 项正确;环A 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风力,即μ(m A +m B )g =F ,故μ=m B tan θm A +m B,D 项正确.答案 CD终极猜想二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模拟演练】1.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 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答案】BD【详解】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在t 1时刻虚线斜率小,反映的加速度小,所以A 错误.v-t 图象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0~t 1时间内虚线包围面积大,则求得平均速度大,所以B 正确,同理C 错误.在t 3~t 4时间内,虚线是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反映速度不变,所以是匀速运动,则D 正确.2.质量为1500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求()A.前25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B.前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C.前10s 内汽车所受的阻力D.15~25s 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答案】ABD【详解】由题图知,汽车25s 内的位移为202030s 10m 205m 10m 450m,22+=⨯+⨯+⨯=故前25s 内汽车平均速度s t v =可求,A 正确;由题图知前10s 内汽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2200a m /s 2m /s 10-==,B 正确;结合题图分析,因牵引力未知,故前10s 内汽车所受阻力无法求得,C 错误;由题干条件和动能定理可知,222111W mv mv ,22=-合故15~25s 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可求得,D 正确.3.(2011·常州模拟)如图所示,有一质点从t =0时刻开始,由坐标原点出发沿v 轴的方向运动,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t =1 s 时,离开原点的位移最大B.t =2 s 时,离开原点的位移最大C.t =4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0到1 s 与3 s 到4 s 的加速度相同【答案】选A.【详解】根据v-t 图象在各阶段为直线,可知质点在各阶段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1 s 内沿v 轴正方向的速度不断增加,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 s ~2 s 内沿v 轴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s 时离原点最远,A 错B 对;在2 s ~3 s 内沿v 轴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3 s ~4 s 内沿v 轴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时回到原点,C对;在0~1 s和3 s~4 s内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D 正确.故选A.4.(2011·泉州模拟)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段运动速度最大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4 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答案】选C.【详解】由图象的斜率可知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且速度最大,A 错C对;AB段表示汽车处于静止状态,B错;运动4h汽车的位移为零,D错.5.(2011·长沙模拟)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汽车x=10t-t2,自行车x=5t,(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经过路标后的较短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C.在t=2.5 s时,自行车和汽车相距最远D.当两者再次同时经过同一位置时,它们距路标12.5 m【答案】选C.【详解】由汽车和自行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知,汽车做匀减速运动,v0=10 m/s,a=-2 m/s2,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v=5 m/s,故A、B错误.当汽车速度和自行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v=v+at,t=2.5 s,C正确.当两车位移相等时再次经过同一位置,故10t′-t′2=5t′,解得t′=5 s,x=25 m,故D错误.6. (2011·湛江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如右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A.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B.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C.15 s~2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D.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答案】A【详解】由图象可知前5 s做的是匀速运动,A正确;5 s~15 s内做匀加速运动,但加速度为0.8 m/s2,B错误;15 s~20 s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为-(16/5)m/s2=-3.2 m/s2,C错误;质点在20 s末离出发点最远,质点一直做的是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D错误.7. (2011·安徽省级示范高中名校联考)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自西向东运动,开始时刻两车平齐,相对于地面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它们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中的乘客说,乙车先以速度v0向西做匀减速运动,后向东做匀加速运动B.乙车中的乘客说,甲车先以速度v0向西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C.根据v-t图象可知,开始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距离先减小后增大,当乙车速度增大到v0时,两车恰好平齐D.根据v-t图象可知,开始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两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当乙车速度增大到v0时,两车恰好平齐【答案】A【详解】甲车中的乘客以甲车为参考系,相当于甲车静止不动,乙车以初速度v0向西做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之后,再向东做加速运动,所以A正确;乙车中的乘客以乙车为参考系,相当于乙车静止不动,甲车以初速度v0向东做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之后,再向西做加速运动,所以B错误;以地面为参考系,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所以C、D错误.8. (2011·东北三校联考)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t2时刻两物体相遇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答案】B【详解】速度—时间图象中Ⅰ物体的斜率逐渐减小,即Ⅰ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Ⅰ物体所受合外力不断减小,A错误;在0~t1时间内,Ⅱ物体的速度始终大于Ⅰ物体的速度,所以两物体间距离不断增大,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B正确;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到t2时刻,Ⅰ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大于Ⅱ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两物体平均速度不可能相同,C、D错误.9. 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速度变化得越快,表明它的加速性能越好.图为研究甲、乙、丙三辆汽车加速性能得到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定( )A.甲车的加速性能最好B.乙比甲的加速性能好C.丙比乙的加速性能好D.乙、丙两车的加速性能相同【答案】BD【详解】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越大,加速性能越好,由图象可知B、D正确.10.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运动,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减速,以0.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减速后一分钟内汽车的位移是( ) A.240 m B.250 m C.260 m D.90 m【答案】选B.【详解】设汽车从开始减速到停止所用时间为t,则v0=at,解得t=50 s.根据解得50 s内的位移为250 m,故B正确.11.(2011·绵阳模拟)(12分)如图所示,公路上一辆汽车以v1=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至A点时,一人为搭车,从距公路30 m的C处开始以v2=3 m/s 的速度正对公路匀速跑去,司机见状途中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和人同时到达B点,已知AB=80 m,问:汽车在距A点多远处开始刹车,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有多大?【答案】60 m 2.5 m/s2【详解】人从C到B用时这一时间内汽车由A(3分)到B且停在B点,设车从A经t1,开始刹车.v1t1+(t-t1) =xAB代入数据解得:t1=6 s (3分)所以x1=v1t1=60 m, (3分)(3分)12. 在十字路口,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起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恰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1)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大距离是多少;(2)在什么地方汽车追上自行车;追到时汽车速度是多少.【答案】见详解【详解】(1)初始阶段,自行车速度大于汽车速度,只要汽车速度小于自行车速度,两车距离总是在不断增大.当汽车速度增大到大于自行车速度时,两车距离逐渐减小,所以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1)设自行车速度为v,汽车加速度为a,经时间t两车相距最远.则v=at,所以t=va最大距离221515s vt at50.525m20.520.5⎛⎫∆=-=⨯-⨯⨯=⎪⎝⎭(2)若经过时间t′,汽车追上自行车,则vt′=12at’2解得2v25t20s a0.5⨯'===追上自行车时汽车的速度v′=at′=0.5×20=10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