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影评
日常与人常:电影《柳如是》的文化思考
日常与人常:电影《柳如是》的文化思考作者:刘红娟来源:《创作与评论》2017年第20期2012年上演万茜主演的电影《柳如是》,被称为是一部充满纪录片精神的剧情电影。
即使离首演已过五年,今天重新翻看,仍然有一种久违的优美感扑面而来。
这种久违的美感,不仅仅是因为该影片拍出了江南水乡的清雅空灵,恍若置身江南,回到文风鼎盛的晚明时代;更是当下层出不穷、喧嚣浮华的所谓大片中难得的清新文艺之作。
该影片没有华美的大制作大炒作,但在同题材的文学、戏剧、电影等不同门类的书写中,即使是今天,在我看来,它仍耐人回味、堪称经典。
这部古装爱情剧,以秦淮一代名妓柳如是为题,铺排一段历史风云,探索中国士人在易代之际的思想裂变,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话语理路,从世俗生活的庸常中发现人的真心真情,拍出了这一题材的“三感”与“三气”。
“三感”,就是时代感、人生感和美感。
“三气”,则是正气、才气和大气。
一、柳如是题材现象借烟花女子与士人情缘来谈论政治,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传统。
自明清易代以来,柳如是与钱谦益的姻缘与离合就是一个焦点问题,且实质上成为知识分子思想反思的隐喻行为。
事实也是如此。
明清之际秦淮八艳与风流名士之间的感情纠葛,尤其是柳如是与钱谦益的姻缘离合,历来就是许多学者、文人、作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以柳如是为题材的小说体传记众多,有石楠的《寒柳——柳如是传》、卞敏的《柳如是新传》等不下10种;以钱、柳为题材的影视、戏剧作品大概有6种:朱建新、周小兵联合执导2002年首播的30集电视剧《魂断秦淮》、孙树培导演2004年首播的22集电视剧《秦淮悲歌》,香港邱木棋执导1992年上演的电影《历代名妓:悲落叶之柳如是》、2012年万茜主演的电影《柳如是》,广州话剧团排演的话剧《白门柳》、梅花奖得主李仙花主演的汉剧《白门柳》。
钱、柳题材的不同书写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陈寅各的《柳如是外传》和刘斯奋的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
柳如是观后感
《柳如是》观后感看完影片,我戏问朋友,“如果你是钱谦益,你会不会殉国?”朋友也戏答,“当然不会!”可是,我们只是普通的学子,而钱谦益是文学大宗,精神领袖啊!唯有空叹,有时候,死亡,反而是永恒的长存……柳如是,风华绝代,气节高尚,征服她强大内心的,恐怕是钱谦益的才与德吧。
在书院里,钱牧斋慷慨激昂地说,国将不国,又怎能苟活?这振奋的陈词,和那伟大的形象,一同刻在了柳如是的心中。
她说,要论才华,当像钱牧斋。
钱谦益用最大的反叛,最隆重的典礼,迎娶柳如是,他心中最爱的河东君。
他们,不仅仅是夫妻,更是心灵的知己。
柳如是终于获得了她想要的安稳,内心也必定是喜悦的吧。
李自成攻破北京,八旗铁骑踏入关内,明朝灭亡。
在短暂的反抗后,在南明小朝廷的覆灭之际,河东君邀钱牧斋夜泛清河。
可是,她想的却是她理想的最辉煌的结局,夫君殉国,妻子殉夫。
无奈“河水太凉”,凉得浇灭了柳如是火热的心。
后来,钱谦益质问柳如是,是否从没有爱过他这个老头子?是什么让曾经那样自信的人变得如此不自信?难道他对献城有愧?对惜命有悔?……他说他不被人理解,柳如是说她无法理解他为新朝卖命!难道河东君看重的气节,文学大宗钱牧斋就看不到吗?我如河东君一样,无法理解他在清朝做官。
他曾说,明朝可以亡,但是读书人传承历史文化不能断。
然而,科举取仕已经开始,日常教育业正常进行,你为什么还要去当官呢?似乎,一切都只是掩饰的借口,掩饰那惜命的胆小,掩饰那对权力的渴望……柳如是,秦淮柳隐的傲骨与风情,任这百年悠悠历史的洗礼,她依然是那秦淮河畔永不衰败的美人。
“桃花得气美人中”是才情;“海内如今传战斗”是豪情;奔走为牧斋,是痴情……而钱谦益,你是舍不得美人还是放不下江山?……。
我见青山多妩媚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观《柳如是》有感一、对于一个古代的女子,我更喜欢现代的艺术去了解她,比如用电影的艺术。
历史太过于沉重,从历史文字的尘埃中,它冰冷,无情,一个人只能幻化为一种精神的化身,而没有考虑到属于人本身的七情六欲。
百度词条是这么定义柳如是的: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艳之一。
徐天啸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电影中的柳如是,才饱满丰富地刻画出一个情感丰富的秦淮名妓——柳如是。
柳如是作为秦淮八艳之一,自然有她的脱颖而出的优势。
外貌惊鸿之姿自然不用说,可是作为名妓单单有过人的容貌是不够的。
古代男权对于女子的要求是很矛盾的一个存在。
他们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才是本分。
可是若是女子容貌美丽,无德无才,便是红颜祸水;若是女子容貌美丽,更有诗才锦上添花,便甚是追捧。
那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岂不成了伪命题?柳如是,便是这样一个“伪命题”。
秦淮八艳,各个都是男权体制下的“伪命题”。
柳如是,纵然受得追捧,如一枝牡丹傲视群芳,但她到底是个女子。
那时候,柳如是正是如春天花蕾含苞欲放的年龄,她渴望爱,渴望有一个英雄带她脱离风尘,从此即使粗茶淡饭,夫妻朝夕相处,相敬如宾好过陪笑醉看红尘风月场。
她原以为,那个人是陈子龙。
她为他主动回归良籍,她只剩一个画舫,她以为那将是她的归宿。
可是陈子龙却告诉她他即将赴任,无法带上她。
柳如是默然。
送别的晚上,她选择了原谅,也选择了遗忘。
江山和美人,陈子龙选择了江山。
其实看到这里我本身是以为陈子龙对柳如是并没有付出太多的真心,可是在他反清复明被清军抓捕的时候,在他决定自我了断的时候,他看到柳如是像以前一样,轻轻的呼喊着她的名字,他微笑,纵身一跃的时候,我恍然大悟。
陈子龙虽然选择了江山社稷,是内心的选择,他选择了担负国家兴亡的读书人的责任,虽然放弃了对柳如是的责任,但并不是逃避对柳如是的责任。
儿女私情与国家兴亡,这是困扰了有志之士几千年的难题。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浅谈电影《柳如是》中诗意化的叙事风格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10“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浅谈电影《柳如是》中诗意化的叙事风格吴 楠【摘 要】在商业大片和充斥视觉冲击力画面效果的电影市场中,电影《柳如是》无疑像一泓清泉给电影市场注入了一丝清冽。
本文主要以其诗意化的叙事风格为主题,展现导演为我们营造出的如诗如画的电影内容。
【关键词】诗意化 叙事风格一、前言《柳如是》是一部非常纯粹的电影,没有使用过多的技巧,在类似于散文式的叙事中,行云流水般把柳如是一生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
犹如金庸先生笔下独孤求败的那把重剑,虽无锋利的剑芒,却以拙胜巧。
《柳如是》的叙事风格诗意气质明显,自古江南出才子,而秦淮河畔也是书写着才子佳人的佳话。
柳如是作为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取名于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柳如是,被赞为是“艳过六朝,情深班蔡”,不仅才貌双全,同时也是颇有男儿气概的一位女子。
既可以写出“桃花得气美人中”的小女子情怀,又可以写出“田横墓下益堪愁”的豪迈之气。
时值明末清初之际,为了名族气节毅然选择投湖明志的大义,敢爱敢恨,柔中带刚,是影片中柳如是的真实写照。
导演诗意化的叙事风格,让柳如是传奇的一生如同一幅水墨画呈现在观众面前。
二、浪漫主义主题叙事导演吴琦以其特有的细腻情感,细细描绘柳如是的一生。
同为编剧的吴琦用自己的理解为影片蒙上了亦如中国画中的烟雨江南。
影片的开头是柳如是的自述,随着走在巷子中的女孩,用看尽繁华后平静缓慢的声音描述了自己童年的过往。
那走在巷子中的女孩彷如戴望舒《雨巷》中那宛如丁香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柳如是自小被家人卖入归家院,对家人的记忆早已模糊,对故乡的记忆只有离家时开满山路的九里香。
九里香作为描述柳如是一生的线索,贯穿影片的始终。
钱谦益为柳如是修建“我闻室”时,院中特意摆放九里香博美人一笑。
在影片高潮阶段,端午之时,柳如是让钱谦益为其背上画上一朵九里香,并在劝服钱谦益未果后投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时,她亦想着带着九里香离去。
电影柳如是观后感
电影柳如是观后感电影《柳如是》观后感《柳如是》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由著名导演李安执导,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宽容的故事。
电影通过细腻的镜头和精彩的演员表演,向观众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脆弱。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背景设定在一个小山村。
柳如是是村里的一位年轻女子,她心地善良,聪明伶俐。
她与屠夫之子钟萍萍相爱,并怀上了他的孩子。
然而,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婚外情是不被接受的道德观念。
面对舆论的压力和社会的谴责,柳如是的家庭决定将她送到一个遥远的寺庙,让她隐藏起来生下这个孩子。
电影以闽南语的诗意对白和杰出的表演展现了柳如是与钟萍萍的爱情之美。
他们相互扶持,默默守护着彼此,用真挚的情感温暖整个故事。
观众在电影中能够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令人难以忘怀。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的演员表现出色。
柳如是由台湾女演员舒淇饰演,她用细腻而真实的表演,将柳如是这个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
她凭借着出色的演技,成功地将柳如是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观众。
此外,钟萍萍由中国内地演员刘烨扮演,他将钟萍萍的性格特点诠释得十分到位,将观众带入了剧情中。
电影中的画面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导演李安擅长运用镜头语言来表达故事的情感。
他以细腻而温柔的方式呈现了村庄的景色,用小桥流水、田园风光勾勒出中国传统乡村的美丽。
同时,李安巧妙地运用镜头语言来展示柳如是内心的挣扎和钟萍萍的坚守,让观众在细节中感受角色之间情感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对于宽容与理解的揭示。
柳如是的家人虽然对她的做法不理解,但他们最终接受了她,并为她和孩子提供了温暖的家。
这种宽容和理解让人动容,让观众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他人选择的接纳与宽容。
总结起来,电影《柳如是》用细腻的情感和真实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仅是一个讲述爱情的故事,更是通过一段爱情来探讨人性的脆弱和宽容的力量。
这部电影不仅令人动容,也启发着观众对于自己内心世界和他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动,深感生活中宽容与理解的重要性。
电影《柳如是》观后感
电影《柳如是》观后感
《柳如是》观后感感谢这部电影,让我领略到柳如是别样的一生。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相思作结,红豆为寿,没有什么能阻挡这段旷世绝恋。
【雨铃霖·电影柳如是有感】
风流人物,又才情绝,白玉肌骨。
云间三子过客,烟花柳巷,功成相别。
散了杨花怜影,任如是凝噎。
室我闻、名赐河东,妾戏言、倾慕华发。
清兵入战边关血,莫堪说、女子无高洁。
小舟约赴寒水,道水冷、独个停歇。
坎坷今生,终老山林,爱恨都切。
更把这、一世青丝,绾作相思结。
——本姓杨,但作柳,盖因相对也。
单名为隐,此中深意不堪说。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金缕曲·祭芳魂·柳君如是】
前序:本想用第三人称去写,却总是觉得没有代入感,于是换了第一人称,穿越过去,自述生平,并记之祭之。
天落多情雨。
看湖边、柳条盈尺,低垂无数。
一夜东君吹人起,徒惹思春情绪。
拾玉级、烟花巷路。
才子佳人留恋地,说薄情、最是青楼处。
云间客,心相许。
倾城一曲风流去。
别离恨、负心相忘,焰焚词句。
还得苍天犹怜我,华发牧斋迎娶。
绝世恋、被人不与。
气节随君沉河水,但兰舟、竟惧寒江渚。
君记我,秦淮女。
柳如是别传读后感
柳如是别传读后感《柳如是别传》是一部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小说,通过对柳如是这位女性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命运和内心世界。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首先,小说中的柳如是是一个非常有个性和魅力的女性人物。
她不愿受到传统礼教的束缚,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在一个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们往往被视为家庭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然而,柳如是却不甘于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展现了她的独立和坚强。
她的形象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女性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和追求,不应被束缚在传统的框架中。
其次,小说中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描写非常细腻和真实。
通过对柳如是的命运和遭遇的描写,作者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们往往被视为家庭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柳如是的命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被迫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过着没有幸福的生活。
这种命运的安排让我深感悲哀,也让我更加珍惜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权利。
最后,小说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柳如是是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女性,她对于诗词和书法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她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也让我更加珍惜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阅读《柳如是别传》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命运和内心世界,也让我更加珍惜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权利。
这部小说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感悟。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努力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柳如是别传读后感
柳如是别传读后感《柳如是别传》是一部由当代著名作家张爱玲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柳如是为主角,讲述了她与周末生、纪晓岚之间的爱情纠葛。
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写,深受读者喜爱。
在阅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感震撼,对小说中的情感、人物和文学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小说中的主人公柳如是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性形象。
她聪明、独立、有主见,对爱情和生活充满了热情。
她在与周末生和纪晓岚之间的情感纠葛中展现出了女性的坚强和执着。
她不愿意随波逐流,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
其次,小说中的情感描写非常细腻动人。
作者通过对柳如是、周末生和纪晓岚之间的情感纠葛进行深入的描写,展现了爱情的复杂和多变。
柳如是在爱情中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但她依然坚定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周末生和纪晓岚也各自展现出了不同的情感和性格特点,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深沉和坚韧。
这些情感描写让人深受触动,对爱情和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最后,小说的文学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作者的文字流畅优美,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现实元素,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小说中的对话和情节也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深厚功底和对文学的热爱。
这些都使得小说成为了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通过阅读《柳如是别传》,我对爱情、人生和文学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小说中的主人公柳如是、情感描写和文学价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这部小说充满了敬意和赞美。
我相信,这部小说将会一直被人们传颂和喜爱,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柳如是传记读后感
柳如是传记读后感柳如是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虽然在整个故事中她的戏份并不多,但其形象却深深地吸引了我。
读完柳如是的传记,我对她这个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产生了许多感慨。
柳如是是贾宝玉的表妹,她与贾宝玉从小一起长大,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柳如是的性格温和平和,文静腼腆,她总是以微笑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
即使在家族衰败、风雨飘摇的时候,她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坚守,积极向上。
柳如是对待生活的态度给我很大的启示。
她的谦和和乐观让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笑对生活中的挑战。
我常常感慨于自己因为一点小事就忧心忡忡,而柳如是却能以微笑面对家族的沉浮。
她的坚守、执着让我看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也唤醒了我内心深处那道被岁月尘封的幸福之门。
除了柳如是的性格,她对艺术的才华也是我钦佩的地方。
柳如是擅长戏曲,她熟练地演唱戏曲曲调,运用优美的舞姿展现出她的艺术天赋。
她的演唱和舞姿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通过柳如是的艺术表达,我明白了艺术的力量。
艺术能够让人远离尘世的纷扰,让人拥有宁静与美好的心灵体验。
正是柳如是的艺术才华让她在故事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一个满载着智慧和魅力的女性角色。
柳如是的传记也让我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那个封建社会中,女性受到了种种限制和束缚,她们的命运常常被他人决定。
然而,柳如是却通过她的努力和自强不息,成功地打破了这样的束缚,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追求自己梦想的女性。
她让我明白了,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被世俗的桎梏所限制。
通过读柳如是的传记,我对这个角色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她的性格特点、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态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她的经历让我明白人生的真谛,让我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起伏。
通过柳如是的故事,我明白了幸福就在我们内心,只要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追求,幸福就会悄然而至。
影评
《柳如是》散文化时代的悲歌柳如是,取名于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作为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被赞为是“艳过六朝,情深班蔡”。
陈寅恪甚至以洋洋洒洒八十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为她立传。
如今电影版与电视版《柳如是》,进一步的将这个传奇女子的不平凡的一生影像化。
而其中,电影版的《柳如是》在导演高峰与吴琦的共同处理下,以散文化的方式展示了一曲明末清初时期的时代悲歌……影片《柳如是》根据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改编,并由著名作家、编剧阿城担任艺术指导。
当年陈寅恪大赞柳如是深具“民族独立之精神”而为之“感泣不能自已”,留下了数十万字的专著,但毕竟电影不是文学作品,加上影片长度的限制,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再现柳如是的传奇一生(尽管影片在一方面还是借鉴了纪录片的方式)。
于是,编导撷取了她生命中的某些片段(如她与冯绍峰扮演的陈子龙之间的相遇相知再到别离的几个瞬间,并通过那带有血渍的手帕来表现出陈子龙对柳如是的款款深情,这段戏很有抒情色彩;又如她与钱谦益之间的相遇、相伴到矛盾等),以点带面的渲染出她那生错时代的悲情——尽管“尚有燕台佳句”,却“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而叙事上,影片也采取了类似于文学作品里的散文的方式,其中柳如是与钱谦益之间的关系便是贯穿影片始终的“神”(散文的精髓在于形散神不散),另外再加上柳如是与陈子龙之间的故事。
而这样的一个黄昏恋故事,置放在明末清初的背景下,又难免的多了几许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悲与愁——这不仅是体现于钱谦益在面对新王朝时作出了不同于史可法的名流千古的选择(这一段戏带有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还表现在钱谦益与柳如是之间的冲突上,毕竟柳如是具有“民族独立之精神”却遇到了钱谦益这样的一个丈夫。
而笔者也认为影片的后半部分随着这些人物之间的面对大时代变迁背景下的选择与冲突,强化了影片的戏剧感与张力,从而凸显了人物的个性、特点,还有他们所做的选择、背后的因素等。
《柳如是》观后感
《柳如是》观后感第一次看《柳如是》就被它深深吸引了。
整部电影就像一幅水墨画,晕染着诗意和淡淡的哀愁。
它不像那种爆米花电影,看完就忘,而是会在你心里留下点什么,让你忍不住想去回味。
说起来,这部电影讲的是明末清初名妓柳如是的传奇故事。
导演是吴琦,主演是万茜和秦汉。
它属于那种历史题材的文艺片,节奏比较慢,但画面非常精美,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当壁纸。
剧情主要围绕柳如是和钱谦益的爱情展开,从他们的初遇到相知相守,再到家国沦陷的无奈,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可不会剧透太多,大家自己去看才能体会到那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万茜饰演的柳如是,简直就是从画里走出来的。
她把柳如是的才情、坚韧和无奈演绎得非常到位。
柳如是可不是那种柔弱的女子,她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在乱世中努力守护着自己的尊严和爱情。
钱谦益这个角色,怎么说呢,有点复杂。
他既有文人的风骨,也有着文人的软弱。
秦汉的表演也很精彩,把钱谦益的矛盾和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的主题,我觉得不仅仅是爱情,更多的是对家国命运的思考。
柳如是和钱谦益的爱情,就像那个时代的缩影,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电影里有很多象征性的场景,比如柳如是泛舟秦淮河,就像一叶扁舟在时代的洪流中飘荡。
还有钱谦益的“水太凉”,也成了一个经典的梗,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画面和音效必须给满分!电影的画面真的太美了,充满了古典韵味。
配乐也恰到好处,时而婉转低回,时而慷慨激昂,完美地烘托了剧情的氛围。
剪辑方面,虽然节奏慢,但不会让人觉得拖沓,反而更能让人沉浸其中。
看完这部电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生如戏”。
柳如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她就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划过一道耀眼的光芒,然后悄然陨落。
这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活出自己的精彩。
《柳如是》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它不仅有美丽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更能引发我们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如果你喜欢文艺片,或者对历史题材感兴趣,那么这部电影绝对不容错过!。
看柳如是的观后感
看柳如是的观后感看了两遍,电影《柳如是》观后感。
第一遍比较断续,第二遍连贯起来。
柳如是,奇女子。
虽出自风尘,却是才貌双全,有自己独立人格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在明末清初的那个时代,其人生际遇真是令人慨叹。
柳如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陈子龙和钱谦益,成就了柳的才名。
但柳作为奇女子之名,却是自己成就的。
刚在豆瓣看一介绍《柳如是》之文字,很清晰,可参考。
电影是做了修改的,与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有差异,但主线差不多。
电影里的人物,对于爱情深度的刻划不够,对于故事的'讲述还算清晰,在你了解这段历史、这段故事之后再观看,就不会执迷于电影的好坏,而是会关注那些表现那个时代的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细节。
特别我还喜欢看汉服,明末的汉服。
寇白门、董小宛、柳如是等,那些以才艺冠绝一时的秦淮名妓,穿著打扮得都并非庸脂俗粉,每个人都是如清水芙蓉,明丽可人。
在诗文昆曲中,在古琴琵琶声中,唱曲也好,吟诗也罢,都是如此地不凡。
汉服都是这样的淡雅,唯一可惜的是:电影拍得匆忙吗?怎么柳如是一个江南名妓,在出行时,会连衣领都没有整理好?而且,同一套服装的镜头居然有出现在三、四个地方之多!有些服装觉得不是丝绸的,而是化纤纺织品,而且,没有明代的马面裙。
这真是败笔。
可能是跟制片费用的投入有关?事实上,我总觉得,如果是拍历史片,真的需要好好对那个时代的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拍出比较符合那个时代的好片,观后感《电影《柳如是》观后感》。
否则,这样一部片子,又没有描绘好爱情,又没有仔细地纠结细节,要我们看什么呢?单纯的历史脉络,我知道啊,不用说了。
好影片总要表现一点更深深度,让我们观看时,有感动或者感悟,或者欣喜或者悲哀,你总得表现点什么出来吧。
不仅仅只是叙事。
柳如是跳水之前,要钱谦益在她背上画上九里香,这场景倒是非常地香艳但也绝无邪念。
不过,我似乎没有见过明清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
所谓人体彩绘是现代的创新。
当然,杜撰这样一段,同样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影评|最是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析《柳如是》
最是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析《柳如是》文/王栩(影片信息:《柳如是》,导演:吴琦,编剧:吴琦,主演:万茜、秦汉、冯绍峰、铁政,中国大陆,2012年)柳隐未遇钱牧斋时,与陈子龙交好,二人感情甚笃,如此五年有余。
及至陈子龙骤得功名,一偿多年夙愿,柳隐脱籍从良,欲与陈子龙比翼双飞,共效鸳侣,二人的感情方走到了面对现实考验的十字路口。
陈子龙有才,“云间三子”,自然不是泛泛之辈。
然此等人至多也就是个青年才俊,功名甫获,正是要大展拳脚之际,对“正统”与“狭邪”的区分此时会牢牢左右着陈子龙的选择。
亦即“良人”与“贱业”在深受儒学熏陶的陈子龙看来两者有着何止十万八千里的差距。
当影片以陈子龙对柳隐明示,自己赴任外省,暂时不方便携眷而去时,封建士大夫对礼教的敬畏昭告的极其自然,与历史的原貌毫无二致。
仍然是始乱终弃的一则故事,对于柳隐,不过是在她的心头多添了一道伤。
归家院,柳隐艺成之所在,也是她挂在嘴边的一个家。
这个家与儿时开满九里香的山路构成了柳隐记忆里挥之不去的一段重要影像。
这段记忆在影片里多次出现,并且有意识的成为片头、片尾两段点题之举。
片头的落寞与片尾的凄清,首尾呼应,观照一个女人一生的孤楚。
她的热情被陈子龙轻视,她的繁华随着钱牧斋的老去而埋葬,抛却世俗的指指点点,也唯有那份气节还在历史的烟尘中点亮不屈的生命之光。
懂了柳隐的一生,懂了她对钱牧斋降清的不齿与愤恨,也就懂了双目几近失明的陈寅恪,为何会为她写下煌煌八十万言的传纪。
柳隐得遇钱牧斋,幸耶?非耶?恐怕二者参半,苦乐自知。
作为文坛宗师的钱牧斋,迎娶柳隐的那天,依旧抗衡不了世俗的詈诟与非议。
一对新人的画舫,被沿途百姓抛掷的污物“装点”,成了世间对钱、柳二人这段姻缘的贬斥。
柳隐不在意那些对自己不怀好意的目光,在她强烈要求下,这场婚礼改在白昼举行,总算是一抒胸臆,动摇了偏见那本就不甚牢固的基石。
相比冒辟疆在入夜时分迎娶董小宛,屈从于偏见的压力,柳隐无疑是幸运的。
对柳如是评价
对柳如是评价
沈虬《河东君传》说她:“知书善诗律,分题步韵,倾刻立就;使事谐对,老宿不如。
” [1]
王国维曾题诗“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
莫怪女儿太唐突,蓟门朝士几须眉?”在王国维看来,在国破家亡危难时刻,包括柳如是丈夫、时任南明礼部尚书钱谦益在内的那些在屈膝变节的士大夫们(即诗中的“蓟门朝士”),在气节和操守方面是远远不如柳如是这个“下贱”妓女的。
清代女作家林雪在《柳如是尺牍小引》中赞誉说:“琅琅数千言,艳过六朝,情深班、蔡,人多奇之”。
陈寅恪把柳如是誉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认为她虽然是“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其事迹却令人“感泣不能自己”。
但在男人主宰一切的封建社会,她却没能受到公正的待遇和评价,甚至“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为后世轻薄者岁厚诬”,而对柳如是的传闻和记载,也大多“简略错误”“多非事实”。
[1][11]陈恪“独立之精神”评柳如是:“虽然,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已者焉。
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何况出于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柳如是别传·缘起》)。
《柳如是》观后感
《柳如是》是一部以清代文人柳如是的生平为蓝本的电影,通过她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一个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坚韧与才情。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对柳如是个人的颂歌,更是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
影片的剧情以柳如是的一生为主线,从她的童年到成为才女,再到与文人墨客的交往,直至她晚年的孤独生活。
电影中的柳如是是一个才华横溢、性格独立的女性,她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依然保持着对知识和艺术的热爱,她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与抗争。
电影中的角色塑造非常成功。
柳如是的形象既温柔又坚强,她的才情和对自由的渴望被演员诠释得淋漓尽致。
她的爱情故事虽然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却也展现了人性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影片的视觉效果和服装道具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电影中的清代服饰华丽而精致,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柳如是的书房、琴房以及她与文人墨客的交往场所,都被电影以细腻的手法展现出来,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那个时代的生活。
电影的音乐和配乐也是一大亮点。
电影的配乐既有古典的优雅,也有现代的动感,这种音乐风格为电影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然而,《柳如是》也面临着一些批评。
有些观众认为电影的剧情过于简单,缺乏戏剧性的冲突,可能会让寻求刺激和快节奏的观众感到不满足。
此外,电影在处理一些情感细节时,可能显得有些理想化,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有一定的距离。
总的来说,《柳如是》是一部充满历史底蕴和情感深度的电影。
它通过一系列真实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柳如是的人生轨迹以及她对知识、艺术和自由的执着追求。
虽然电影的剧情可能较为简单,但它仍然是一部能够让人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人性的温暖。
电影的结尾,虽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答,但它留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在观影结束后依然沉浸在电影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中。
柳如是观后感
柳如是观后感《柳如是观后感》看完电影《柳如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触动和思考。
这部电影以一个家庭的故事为线索,探讨了生活、亲情、爱情和婚姻等主题,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特别的观影体验。
以下是我对电影的观后感。
首先,我被电影中柳如是的角色深深震撼。
她是一个勇敢独立、追求真爱的女性形象。
在传统社会观念的束缚下,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愿意妥协和顺从。
她以她特有的方式,坚守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她的坚持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其次,电影中关于亲情和爱情的描绘也让我深思。
柳如是在决定逃婚之后,面对家庭的反对和压力,她毅然选择了离开。
她不愿意将自己的人生置于他人的期望之下,而是选择了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
这种勇气和坚持让我感到敬佩,同时也让我反思亲情和爱情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电影中的情节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与家人和伴侣的关系,思考了爱情与婚姻的本质。
柳如是的选择和决定引发了我对于人生的一系列思考和探索。
除此之外,电影中的情节、人物和对话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部电影通过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提醒观众要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其中的细节描写和台词对白让人感同身受,情节的发展也极具张力和戏剧性。
柳如是的成长历程、与家人的矛盾和与心爱之人的相遇,无一不展现了导演对于人性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最后,我要谈谈电影中所传达的价值观。
电影通过柳如是的故事,展现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柳如是勇敢地面对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家庭的期望,选择了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
这种追求需要勇气和坚持,但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和追求。
电影通过柳如是的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树立起自己的信念,敢于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综上所述,电影《柳如是》深深地触动了我。
它通过一个女性的故事探讨了生活、亲情、爱情和婚姻等主题,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柳如是的故事激励着我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同时也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柳如是别传读后感
柳如是别传读后感《柳如是别传》是一部以柳如是为主角的传记小说,讲述了一个女子从少女到中年的成长历程,以及她与各种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
通过对柳如是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写,作者展现了一种细腻、真实的女性形象,引人深思。
柳如是是一个富有内涵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女性。
她在小说中经历了种种人生的坎坷,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格和坚定的信念。
她对爱情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都展现了一个女性的坚韧和智慧。
柳如是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坚强和执着让人敬佩,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让人感动。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他们各自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性格特点。
柳如是的母亲是一个传统的女性形象,她对女儿的期望和对婚姻的看法都是传统的,但她又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执着。
柳如是的父亲是一个温和而又有点懦弱的人,他对柳如是的关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人感动。
柳如是的丈夫是一个外表风度翩翩、内心狡诈阴险的人,他对柳如是的欺骗和背叛让人愤慨。
这些人物形象的丰满和复杂性,为小说增添了不少魅力。
小说的情节设计紧凑,起伏跌宕。
作者通过对柳如是的成长历程和情感纠葛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女性在家庭、爱情和事业上的挣扎和追求。
柳如是在小说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困境,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她的成长历程让人感动,她的情感纠葛让人心疼,她的坚韧不拔让人敬佩。
通过对柳如是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小说展现了一种真实、细腻的女性形象。
柳如是是一个坚强、独立、有思想的女性,她在家庭、爱情和事业上都经历了种种挣扎和磨难,但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她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坚韧和执着让人敬佩,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让人感动。
总的来说,小说《柳如是别传》是一部充满温情和力量的作品。
通过对柳如是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写,作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细腻的女性形象,引人深思。
柳如是的坚韧和执着、她的情感纠葛和内心世界,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柳如是》万茜、秦汉、冯绍峰乱世“三角”痴恋
《柳如是》万茜、秦汉、冯绍峰乱世“三角”痴恋最近悦心闹片荒,平时最喜欢泡天涯论坛,前天看到天涯某贴力推一部12年的片子《柳如是》,据说画面极美的,是怎样一部美片?只能我一人细细品味了。
私以为上面这张海报是最贴合主题的,其实说实话,其他的几张海报都太接地气(朴实)……对比完下面几张海报,我觉得你们应该同意我的想法。
乱世漂泊终遇真爱的柳如是:柳如是,明末名妓之一,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她前二十年的时光确实是沦落烟花之地身不由己中度过,直到遇上明朝大才子钱谦益,柳如是的人生才得到了圆满的句号,纵然最后的结局有些悲凉。
我非常喜欢剧中人物的各种装扮,符合明末清初那段时期人们的服饰特点,清新而不做作。
特别是柳如是穿的这套裙装,颜色淡雅、头饰简单,配上她淡泊名利的性格,更衬托出她通身洋溢出来的文人气质。
如是眉间自有一股风情流露,她解救陈子龙的时候早已料到,这个男人如同滴在她素衣上那滴鲜红的血一样,成为这辈子永远磨灭不去的影子。
可惜,感情终究错付了人,陈子龙并不想跟这个出生青楼的女子有半点纠葛。
万茜这个年轻演员,在看《柳如是》之前我没看过她的其他片子,真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在她饰演的柳如是身上,我居然看到很多女星的影子:比如刘璇、徐静蕾、章子怡、董洁等,某些角度看起来真的很像。
值得一说的男主秦汉:秦汉,稍微有一些年纪的人肯定都懂,年轻时候可是台湾的大众情人,与林青霞有缘无分,也是可惜了。
他饰演的钱谦益,身为东林领袖,兼具了报国无望的无奈与满腹诗书的才情,将一代文豪的形象很好演绎出来,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他撩妹的能力。
钱谦益的必杀技就是随时随地都能吟诗作对,恰巧柳如是本身充满着浪漫主义,两人的相遇必然会发生化学作用,他这些技能将刚满二十岁的柳如是迷得不要不要的。
钱谦益也做生意,他卖书,是一个有钱人,却不像别的有钱商人那样庸俗,因为他同时也是一位大文豪。
读书人自有读书人追求美人的方式,为了柳如是,他特意修缮了一座“我闻室”。
万茜《柳如是》爱情观引发女白领共鸣
万茜《柳如是》爱情观引发女白领共鸣万茜《柳如是》爱情观引发女白领共鸣□牛掌柜三八妇女节前后,女人电影纷至沓来,在各类爱情片中,颇具古典气质的电影《柳如是》最受关注:一是题材新颖,定位为新文人电影,再现一幅晚明文人生活画卷;二是古典版“倾城之恋”,讲述出身青楼的才女柳如是与文人领袖钱谦益的白发红颜的爱情传奇。
在属于女人的节日里,走进影院,穿越时空,去赏析四百年前一位青楼女子的爱恨悲歌,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片中,影视新人万茜扮演的柳如是,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即使千难万阻也百折不回,必引起当今广大白领女性的共鸣。
秦淮才女柳如是敢爱敢恨、深明大义,虽是一个青楼女子,但她孤傲、自重,宽容睿智、淡泊宁静。
有道是,自古磨难成就才女。
磨难和才女并非因果关系,而是有某种必然联系。
也许,才情丰富的柳如是不甘于平庸,渴求最得她慧眼的爱,希求时代给予她最公正的认可。
柳如是不同于传统,发自内心地追求自主爱情,及灵魂的平等,女主内非天经地义,高扬自身的价值,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价值,于是就有了她女扮男装一叶扁舟直至钱谦益家宅,以诗之气韵才华震撼钱谦益,次日以清丽女装扮相在河埠头与钱谦益相见,两人相逢恨晚觅得知音,年纪相差36岁的二人定下婚约。
万茜扮演的柳如是傲世才情、勇敢刚烈、非凡不羁、多情缠绵,令人动容。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世,都独具意味。
在那个制度严苛的封建男权社会,她敢于与命运抗争,崇尚自由精神,这在当今女性看来,也是一种难得的精神。
情,永远是女人才性的灵魂,若是没有真性情,才气便失去灵性,美丽也终是平淡无奇。
很多高学历的女白领,她们本身就是社会的颜色,社会的焦点,社会最多情的面孔。
片中,柳如是展现了女人的无限柔情,点燃了男主角最生动最丰富,最人性的一面。
柳如是走进女白领内心深处,这与万茜对人物淋漓尽致的发挥所分不开的。
《柳如是》之所以博得广大女白领喜爱,是因为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现代版“柳如是”。
她们未必天生丽质,但可能温婉娴雅,气质动人;未必名骚一时,但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才思敏捷,优雅大方;生活中,她们风情万种,尽显女人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如是》影评
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女诗人、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可以说是中国女性主义的先行者。
因家变而堕入风尘的柳如是,一生都想努力掌控自己的命运。
她为自己取名,自主选择爱情,希望像男人一样沙场征战,这些如现代女性的作为,却发生在一个封建男权时代,是谓“生错了时代”。
然而,也正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柳如是执着寻“我”的人生传奇,才能像闪烁在暗夜里的星子格外耀眼,才能让后人不断仰望,以作人生指引。
在柳如是的童年记忆里,不断闪现山巩花丛。
它们恣意生长,暗香浮动。
而花的生命,仅是短短一季,任其千般绚烂,转瞬便是过眼烟云。
这俗名“九里香”的白色小花,正是这个才情女子悲情人生的隐喻。
一个朝代即将消亡的芒种之夜,夫君钱谦益将这朵美丽的“九里香”画在了柳如是的身上。
一朵柔弱的白色小花,将直面一个时代黑压压的倾覆。
在一种末世苍凉的美感之外,观者感受到更多的是,人对外部世界的无力,以及人生的虚无。
此柳花如梦,英雄美人的时代已成为茶余闲话,然而此情不悔、不改、不尽,任这百年悠悠历史的褒贬洗礼,她依然如一个时代的样本,依然是那秦淮河畔永不衰败的桃花美人,一步一挪,尽是风情。
秦淮八艳诸如寇白门、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等等,自是红纱帐暖,美人如玉,男人眼里的如珍似宝。
然这需此生坎坷千百回,方得最后归宿,洗尽了浮华往事,从此只需淡描眉,轻抿胭脂,一身素衣,再不用百花锦缎,摇曳生姿。
中华文明五千年,自唐朝的红佛女到明末清初的她们,哪一个不曾抱有“妇人贞洁,从一而终”的纯粹的梦呢,可命运出身却不许她们妄自抉择,甚至她们之中鲜少有几个能够与所爱之人相伴终老。
红尘多可笑,贪念嗔痴掺杂了多少饮不尽话不完的苦。
万茜的柳如是,做足了前戏,风韵犹然,才情尽在,甚至连那与风尘难长存的爱情,都带着最美丽的姿态,不论是等待,抑或者盛开。
她就是那汪洋之中的一叶孤帆,漫船远方,只为那一座栖息岛屿,哪怕他朝夕不保,也甘愿死生与共;万茜的柳如是,开场素衣滴血画梅的场景不可谓不惊艳,虽然万茜的外形初看起来与想象中古典气质的金陵美人差距甚大,但通过全片两场爱情和家国情怀的性格塑造:眉宇笑容有神韵,万茜已是柳河东。
亭台楼阁的灯光烛影和唱腔婉转的昆曲就把文人雅士、风流才子云集的诗韵江南勾勒出来。
桃红柳绿的初春景色中,夜听笙歌,饮酒赋诗,有红颜佳人常伴——这或许是每个喜爱古典诗词的人都会有的情愫,影片在这种氛围的构筑上尽管生硬,但已经足够给这种情愫爆发的空间了。
影片还原了柳如是的两场爱情。
美女爱英雄,佳人配才子。
柳如是才学了得,能让她心动的自然也得有才学八斗,复社陈子龙、虞山钱谦益配得上佳人。
佳人的爱情无关世俗,牵乎才学。
这一幼一长的爱情对于柳如是而言都不甚完美,陈子龙显然没有钱谦益匹嫡之礼迎娶柳如是的勇气,钱谦益也显然没有陈子龙三千义勇兵反清复明的勇气,而这两者都是柳如是想要的。
繁华落尽后,爱的勇气,报国的勇气都已随风而去,能在清贫的红豆山庄执手相老同看红豆花开花落才是完满。
秦淮八艳的特色之一就是与历史事件相勾连,史书有载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或是市井流传的顺治帝出家断红尘的董小宛都是游走在历史事件中的红尘佳人,这些佳人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剧中除了爱情之外,过多着墨的就是明清易代挣扎中的柳如是了,或者说柳如是的爱情本身就是和爱国情怀交融的,小爱大爱,别样傲骨。
在钱谦益“水太冷了”的贰臣行为前,柳如是的女儿身、男儿情怀、士大夫气节,被衬托的无比高大。
影片在完成传记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缺憾,万茜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去弥补柳如是容貌上的不足,而同样才绝艳美的寇白门和董小宛却没有施展的空间,沦为配角的董小宛和其余佳人们容貌有限,几次路过冒襄和董小宛的如皋居所水绘园并尝过董小宛发明“董糖”的我实在不能接受这样的画面。
当内心高洁和才学没机会展现,董小宛的演员怎么也得找个绝色美人
来饰演才能安慰人心。
镜头很写实,没有人为渲染画面,诗情画意近于寻常生活,所以总体格调不高。
人物服饰更像是从昆曲戏班里借来的,强调实用而无美学。
场景也是一派卖门票的风景区里常见情景,人造痕迹明显,缺乏古典韵味。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和花红翠柳样样齐全的充斥画面,却总缺少些许诗意。
全片处于有景色而无神韵的状态,如果少了人物代入,感觉还会更糟糕。
而结尾出现的“穿越”一幕,则是对整部影片辛辛苦苦营造出来的“文人雅趣山水画,才子佳人俏江南”浅显意境的粗暴亵渎。
这段演员时装大亮相取代了柳如是保护家产自缢身亡的命运归属,柳如是一身现代红衣吊带装,与一个个演员回眸照面。
时空的变换却没有带来多少人生多岔路、命运亦无奈的感叹,反而有些格格不入,属于典型画蛇添足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