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c1a38b787c24028905fc328.png)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李茂军大纲审核人:叶青课程编号:08120D0475英文名称: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学分:2总学时:32 ,其中讲授26 学时,实验 6 学时适用专业: 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其应用等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课。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分析、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接口设计、实时软件编制以及系统调试维护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发、调试和维护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分析、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接口设计、实时软件编制以及系统调试维护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发、调试和维护打下基础。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I/O通道,采样保持,软件滤波,常用控制算法等。
难点:Smith纯滞后补偿控制技术、Dahlin控制算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与可靠性技术等。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验相结合。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实验教学条件: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装置实验教学内容:本课程实验课时6学时,可从数/模转换、模/数转换、采样与保持、数字滤波、数字PID控制、最少拍控制、大林算法等实验中选作3个。
七、作业要求由任课教师指定完成教材上有关习题,每章教学任务完成后提交一次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是评定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1.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70%,主要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评定,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0ce1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2.png)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Techno1ogyofMicrocomputercontro1学时数:40其中: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0学分数:2.5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自动化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属工程技术类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微型机为核心组成的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应用技术。
并具备独立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工作打下一个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熟练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接口技术;(二)掌握和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常用控制算法;(H)熟练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四)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沿课题。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4学时)基本内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念、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以及发展。
基本要求:1、熟悉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硬件结构和软件组成)。
2、了解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重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
第二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接口技术(6学时)基本内容: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模拟量输入通道的设计,模拟量输出通道的设计。
基本要求:1、掌握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
2、掌握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
3、了解过程通道的结构形式。
能够根据控制系统要求选择输入输出通道中所用到的各种器件,掌握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能正确地绘制出系统的硬件电路原理图。
重点:采样/保持器、D/A转换器、A/D转换器接口设计难点:采样定理与数据采集第三章人机交互接口技术(4学时)基本内容:人机交互输入接口技术,人机交互输出接口技术。
基本要求:1、掌握常用键盘和常用1E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及接口设计方法。
2、能够根据控制系统要求正确的设计出键盘和显示器的接口电路,以及接口程序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a3491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c.png)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M16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Contro1Techno1ogy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分数:2学分课程学时数:32学时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一、课程简介该课程是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设计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术。
学习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应用软件编程与系统调试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1 .绪论课程教学内容:计算机控制技术一般概念,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课程的重点、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组成和分类。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一般概念、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过程。
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和分类。
2 .输入输出过程通道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技术,电机控制接口技术。
课程的重点、难点:D/A、A/D转换器接口技术和模板标准化设计,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键盘接口技术,7段显示器接口技术,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接口技术。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的结构形式组成。
理解D/A、A/D转换的工作原理,人机接口电路工作原理,电机接口电路工作原理等。
掌握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设计技术,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设计技术,键盘接口技术,7段显示器接口技术,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接口技术。
3 .计算机控制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变换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连续系统的离散化方法及特点。
课程的重点、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变换理论,Z变换与反Z变换的定义,连续系统的离散化方法,差分方程的求解。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4f1a6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8.png)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4. 能够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进行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控制技术概述1.1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定义和特点1.2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分类和应用领域1.3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2. 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与组成2.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2.2 控制系统的功能和作用2.3 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特点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3.1 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3.2 控制系统的逻辑运算和控制算法3.3 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4.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1 PLC控制技术及应用4.2 CNC控制技术及应用4.3 SCADA控制技术及应用5.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5.1 PLC控制系统实验5.2 CNC控制系统实验5.3 SCADA控制系统实验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 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4.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项目设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30%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40%3.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20%4. 课堂表现:占总成绩10%五、教学参考书目1. 《计算机控制技术导论》,李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 《先进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控制》,王志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3. 《PLC原理与应用》,刘强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六、教学安排1. 每周一、三、五上午9:00-11:30,理论课程2. 每周二、四下午1:30-4:00,实验课程七、教学督导1. 教师应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情况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异议,可向教师或相关部门反映,共同改进。
以上为《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供参考。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eb05d37376baf1ffc4fad89.png)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
二、学时与学分:36学时(理论34学时 ,实验/实践2学时)2学分
三、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
四、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
五、课程教材:
首选《计算机控制技术》教材,李江全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六、参考教材:
1、于海生等编著,《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2、刘宝坤,《计算机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3、林敏主编.《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七、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控制技术是电气与自动化控制专业与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和了解自动控制及计算机控制工作原理和初步分析、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完成简单计算机控制系统构成、实时软件编制以及系统调试维护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毕业后参与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调试和维护打下初步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输入输出接口及过程通道的设计方法,数字程序控制技术,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及基本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同时,学生应了解并基本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设计出相应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最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应基本了解相关的现代控制技术以及分散型测控网络技术。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九、其他说明
1.教学方式:理论教学。
2.考核方式:考查。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022版)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022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9b362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9.png)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本课程跨越多个学科方向,包括数学相关内容、控制理论和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是一门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对学生水平要求较高的课程。
控制科学和技术在军事、航空航天、工业、农业、社会和经济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该课程将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成熟的内容。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巩固前期所学的基础课程,并能予以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开拓视野提升使用理论工具分析解决复杂系统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重点支持计算机控制技术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来代替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实现对系统的计算机数字控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控制算法、系统的分析方法、工业控制通信网络、抗干扰设计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工业控制系统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深造以及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能。
本课程由绪论、过程输入输出通道、现代数控技术和工业机器人、边缘计算、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控制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设计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组成。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和方法方面树立正确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观。
具体分析如下:1、培养学生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目的及基本概念、问题和解决方法建立基本认识;2、培养学生针对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设计分析,完成硬件电路设计;3、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的性能指标,在对系统完成分析及硬件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对系统的综合设计,改善系统的性能指标;4、培养学生进行系统综合设计的思想,并能够通过合适的手段收集数据,能够运用计算软件进行系统特性的分析、计算和仿真。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baac514a21614791711289f.png)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课程编号:2000830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时数:32 学分数:2执笔者:编写日期: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程,属选修课。
主要任务:1.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应用领域;2.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的工作及设计方法;3.初步掌握数字滤波及数字PID的基本设计方法;4.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论计算机控制的一般概念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控制的一般概念以及它与传统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基本输入输出接口技术计算机通用输入输出接口。
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三章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计算机控制系统模拟输入通道、数字输入通道、模拟输出通道和数字输出通道的设计原则。
重点: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原则。
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与计算机软件设计的配合。
第四章数字滤波数字滤波的作用和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了解数字滤波的作用与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字滤波原理。
作业:参考教材第十章第3题。
第五章数字PID数字PID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
重点:数字PID的设计方法和基本步骤。
难点:数字PID的设计方法。
要求学生了解数字PID设计的基本方法,并掌握准连续PID控制算法和最少拍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参考教材第六章习题与思考题第1、2、3题。
第六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干扰的形式、传播和作用方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重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要求学生理解干扰的产生、传播以及作用于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一些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用抗干扰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学时较短,相关内容比较多,课堂教学以重点内容和综合介绍设计方法为主。
1.课堂教学: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76208ea7cd184254a35355c.png)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代码:06130560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微机原理、控制原理C语言编程等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要课程。
主要学习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分类,微型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讲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工程的设计与控制过程设计,过程量I/O通道的构成原理及系统软硬件实现的方法,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法、直接数字设计法,以及认识了解DCS和FCS系统等。
以培养学生在工程应用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为学生提供有效地分析和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所需的必要的洞察力、知识和理解力。
在实践过程中能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控制系统屮的实际问题。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独立承担和开展计算机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较简单的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采用多媒体及仿真技术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屮,注重基本理论联系实际。
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1)课堂教学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属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的交叉课程,偏重于应用,在课堂教学屮应特别注意应用方法的讲解,在基本内容讲述清楚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计算机控制新技术的发展增加典型应用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形成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整体概念,融会贯通、灵活应用⑵课外作业课程的每一主要内容都应配合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2000830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时数:32 学分数:2
执笔者:童亦斌编写日期:2002.5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程,属选修课。
主要任务:1.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应用领域;
2.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的工作及设计方法;
3.初步掌握数字滤波及数字PID的基本设计方法;
4.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论
计算机控制的一般概念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控制的一般概念以及它与传统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基本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计算机通用输入输出接口。
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三章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
计算机控制系统模拟输入通道、数字输入通道、模拟输出通道和数字输出通道的设计原则。
重点: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原则。
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通道与计算机软件设计的配合。
第四章数字滤波
数字滤波的作用和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了解数字滤波的作用与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字滤波原理。
作业:参考教材第十章第3题。
第五章数字PID
数字PID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
重点:数字PID的设计方法和基本步骤。
难点:数字PID的设计方法。
要求学生了解数字PID设计的基本方法,并掌握准连续PID控制算法和最少拍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参考教材第六章习题与思考题第1、2、3题。
第六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干扰的形式、传播和作用方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重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要求学生理解干扰的产生、传播以及作用于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一些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实用抗干扰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学时较短,相关内容比较多,课堂教学以重点内容和综合介绍设计方法为主。
1.课堂教学: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讲授采用板书,讨论以提问和安排思考题为主。
2.作业与考试:课外作业的安排集中在第五章,平时主要引导学生主动自学。
考试采用开卷形式,题形有简答题、分析题和计算题。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以及电子测量等课程有联系,为改善教学效果,学生最好预修以上二门课程。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于海生主编,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