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基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分析引言:《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的一篇教材,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的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干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这篇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掌握物体的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干系。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的观点:介绍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浮力的观点:介绍浮力的产生原理和作用。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引导学生探究橡皮泥的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干系。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 演示法: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展示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进修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让学生猜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3. 讨论总结: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橡皮泥的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干系,得出结论。

4.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拓展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密度和浮力的理解。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材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密度和浮力的观点,掌握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同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他们今后的进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沉和浮第3课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对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产生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橡皮泥的特性和用途。

2. 引入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橡皮泥,让学生观察其质地和颜色。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橡皮泥在水中会是什么样子呢?它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3. 让学生预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说明理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橡皮泥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评估学生的预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章:实验观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活动:1. 准备实验材料:橡皮泥、水、容器。

2. 将橡皮泥放入容器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3. 让学生多次实验,记录不同条件下橡皮泥的沉浮情况。

4.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找出橡皮泥沉浮的关键因素。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沉浮原理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探讨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2. 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沉浮的原理,如密度、浮力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解释。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2. 评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章: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 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橡皮泥船只、浮力计等。

最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最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教材简析: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实心的橡皮泥沉入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本课引入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较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二、教学背景:
在这课之前,学生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三、教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橡皮泥的沉浮现象2. 浮力的概念3. 影响浮力的因素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橡皮泥2. 容器3. 清水4. 实验记录表5. 科学知识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橡皮泥能在水中浮起来。

2.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 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橡皮泥的沉浮现象,探讨影响浮力的因素。

4. 知识拓展:介绍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实验现象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实验和所学知识,完成课后思考题。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反馈。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记录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评估其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3. 检查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安全与环保:1. 强调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容器时造成伤害。

2. 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实验后要将水资源充分利用。

3. 提醒学生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保护环境。

八、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家长来课堂分享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浮力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相关设施,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原理在现实中的应用。

3. 开展课后科学小研究,鼓励学生探索浮力在其他液体中的表现。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含教学反思)

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含教学反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主要教法
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
橡皮泥的 形状
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放入后 水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 (毫升)
沉浮状况
实心团
200
沉的形状
200
浮形 1
200
浮形 2
200
浮形 3
200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
排开的水量很大
课后 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思考:
1.对于新概念“排开的水量”的理解? 学生对于为什么要了解排开的水量心存疑惑,引发学生了解排开的水量与物体在水中 沉浮之间的联系后,学生对于排开水量有更深的认识。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
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
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课题
时间:___月____日
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一、教学内容: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 掌握沉浮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四、教学准备:
1. 橡皮泥、水
五、教学过程:
1. 打开课堂活动:向学生展示橡皮泥,询问学生知道橡皮泥能做什么
2. 情景导入:让学生想象,将橡皮泥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组确定一个组长,让学生组内讨论,得出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4. 练习:在课堂上练习,让学生将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橡皮泥的沉浮情况,并作出准确的判断。

5. 巩固:讨论已知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将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出来,并由老师解释,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六、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掌握沉浮的
原因,并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出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一、教学内容
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规律;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和探究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运用英语进行普通话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沉浮规律;
2. 运用英语与同学交流、沟通,完成实验。

四、教学准备
1. 橡皮泥;
2. 盆;
3. 水;
4. 杯子;
5. 英语单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板书出示小组内容。

2. 提问:今天我们要探究的内容是什么?并让学生回答。

3. 引入实验: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是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规律。

让学生先看图片,让他们推测橡皮泥在水中会沉浮吗?
4. 让学生分成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准备好相应的实验材料,
引导学生开展实验。

5. 进行英语交流: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用英语向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比如用“put”表示放,用“float”表示漂浮等。

6. 小组评议:学生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询问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看看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还是不一致的,然后做汇总,形成报告。

7. 总结:让学生总结做实验过程中发现的规律,比如明确在水中松软的物质会漂浮,而密实的物质会沉下去,并引导学生将这些结论总结出来。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明白了不同物质沉浮的规律,也提高了用英语进行沟通的技能。

在教学上,有几点需要进一步改进:1)实验前准备的材料要更加充足,以方便学生进行实验;2)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有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单词或句型,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2)(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2)(1)
作业
设计
联系生活,观察更多与本课有关的现象
板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浮沉
船形、碗形、饺子······实心球、正方体······
排开的水量大排开的水量小
教学过程
意图
2、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提问:如何能让橡皮泥由沉变浮?学生思考并猜测什么形状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以小组为单位实验探究,亲自动手,做出能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
3.学生汇报浮和沉的形状,思考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沉浮形状发生改变,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测量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师生共同分析,引出排开的水量。
2.明确实验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小组实验,测量橡皮泥四种形状的排开的水量。
4.分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
5.解释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通过观察各种能浮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不能浮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初步感受他们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知道了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就能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了。
课题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年级

姓名
学科
科学
教材版本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3、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在探索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教学
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性
媒体
手段
PPT、Excel
教学过程
意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控制变量,进行实验观察。

三、教学准备:1. 每人一份实验材料:橡皮泥、容器、水、测量工具。

2. 实验场地:教室内的实验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橡皮泥制成的各种物品,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的特性。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橡皮泥能在水中沉浮?3.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的密度、水的密度等因素对沉浮的影响。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现象,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橡皮泥沉浮的规律。

6. 知识拓展:教师介绍橡皮泥在其他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如盐水、酒精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准确。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探讨如何更好地控制变量,提高实验效果。

3.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强调橡皮泥沉浮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橡皮泥沉浮的实验,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结论总结能力。

3. 考查学生对橡皮泥沉浮原理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过程中用水适量,避免水溅出造成滑倒。

2. 使用测量工具时,小心操作,避免划伤。

3. 橡皮泥要捏成适当大小,以免放入水中造成堵塞容器的情况。

4. 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安静、整洁,遵守实验纪律。

八、课程拓展:1. 邀请物理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浮力原理。

2. 组织学生参观船舶博物馆,了解船舶浮沉的原理。

3. 开展橡皮泥创意制作比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5)(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5)(1)
学习难点和兴趣点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课前准备
水槽1个,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
板书
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时间规划)
教学策略
一、问题导入2、
师:(教师那一块橡皮泥)想一想,橡皮泥放进水里,是沉是浮呢!
⑵每块橡皮泥观察到沉浮后要使用筷子夹出并放在一旁,然后再用其他橡皮泥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2.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5’
用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想办法让它浮在水面上
三、讨论橡皮泥的沉浮、研究排水量25’
请小组来汇报
师: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每次放进水里水面升高的刻度也不一样?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汇报、比较两次实验,分析原因
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
生再次实验探究排水量,并记录
生:排开的水量不同。
生:与物体浸入水中后排开的水量有关
再实践(课堂、课后拓展)设计
教学反思
三、拓展应用3’
通过我们设计的试验,我们了解了物体浮在水面上的科学道理,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你还知道哪些现象是可以用这个道理来解释的呢?(轮船是钢铁做的,但是却可以浮在水面上……)
让学生试误
生交流
生明白注意事项后,动手尝试
思考:改变了橡皮泥的什么?没有改变什么?
生动手操作
思考:改变了橡皮泥的什么?没有改变什么?
橡皮泥放在水中沉了,那我们能不能让他浮起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板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2)(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2)(1)
教学过程
意图
2、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提问:如何能让橡皮泥由沉变浮?学生思考并猜测什么形状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以小组为单位实验探究,亲自动手,做出能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
3.学生汇报浮和沉的形状,思考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沉浮形状发生改变,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测量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师生共同分析,引出排开的数据的重要性
媒体
手段
PPT、Excel
教学过程
意图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与学生一起复习:空瓶子在水中是浮的,加水后会变沉,瓶子的由浮变沉是重量发生了改变。
2.出示橡皮泥,学生猜想橡皮泥的沉浮,演示实验,提问橡皮泥有没有可能由沉变浮,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顺理成章地进入新知识领域,产生求知欲。
2.明确实验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小组实验,测量橡皮泥四种形状的排开的水量。
4.分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
5.解释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通过观察各种能浮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不能浮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初步感受他们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知道了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就能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了。
作业
设计
联系生活,观察更多与本课有关的现象
板书设计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浮沉
船形、碗形、饺子······实心球、正方体······
排开的水量大排开的水量小
课题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年级

姓名
学科
科学
教材版本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 (3)(1)

教学设计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若干个,记录表(教材第8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在上节课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体积大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2、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这节课我们以橡皮泥作为研究对象,想办法要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以此探索其中的原因,以便帮助我们理解: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二、实验: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同学们有兴趣试一试吗?!实验一、橡皮泥实心团的不同形状在水中的沉浮1、要求:1)给盛好水的杯子测量好水的高度(200毫升),并记录下来。

2)准备一块橡皮泥,依次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做好一种就放入水。

(需实心)3)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后,就测量一下杯中水的高度。

4)说说自己的发现。

2、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保持实心),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5-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5-教科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6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觉得橡皮泥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从而导入本科橡皮泥的沉与浮。

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2.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3.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小组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教科200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_0

教科200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_0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页)。

【教学过程】一、导入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

二、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 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 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 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 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

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 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 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 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5-2-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基础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5-2-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基础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科版第六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实心的橡皮泥沉人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这里引人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较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

【学情分析】前面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和掌握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因此,本课安排一个课前在家长陪伴下寻访小动物的活动,意在通过活动积累体验,在课堂中通过表达自己的体验与困难,在具体事情中解决一个个问题,将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并通过模拟寻访进行应用,课后寻访得到再次实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第六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实心的橡皮泥沉人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这里引人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较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

【学情分析】
前面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和掌握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因此,本课安排一个课前在家长陪伴下寻访小动物的活动,意在通过活动积累体验,在课堂中通过表达自己的体验与困难,在具体事情中解决一个个问题,将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并通过模拟寻访进行应用,课后寻访得到再次实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水槽若干,量杯12个,橡皮泥若12x4块(每块重量相同),记录表12张。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调整)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量很大
【相关表单】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作业辅导】
判断题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
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
3.我们可以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4.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
5.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