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教科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一块实心的橡皮,不管是大橡皮还是小橡皮,在水中都是沉的;一个实心的木块,不管是大块还是小块,在水中都是浮的。
-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例如,把橡皮泥捏成船型,它能漂浮在水面上,而揉成一团时则会沉入水底。
这是因为形状改变后,它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船型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大。
4. 造一艘小船。
- 用一定量的材料造船,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大小、形状等因素有关。
船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载重量也就越大。
- 在制作小船时,要考虑船的稳定性、牢固性等因素。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船的宽度、降低船的重心等方法来提高船的稳定性。
5. 浮力。
- 浮力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测量浮力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
先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再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重力F,浮力大小F_浮 = G - F。
-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用公式表示为F_浮=G_排=ρ_液gV_排(ρ_液是液体的密度,V_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 = 9.8N/kg)。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例如,在水中下沉的石块,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出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参考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对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产生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橡皮泥的特性和用途。
2. 引入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橡皮泥,让学生观察其质地和颜色。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橡皮泥在水中会是什么样子呢?它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3. 让学生预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说明理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橡皮泥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评估学生的预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章:实验观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活动:1. 准备实验材料:橡皮泥、水、容器。
2. 将橡皮泥放入容器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3. 让学生多次实验,记录不同条件下橡皮泥的沉浮情况。
4.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找出橡皮泥沉浮的关键因素。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评估学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沉浮原理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探讨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2. 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橡皮泥沉浮的原理,如密度、浮力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解释。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2. 评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章: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2. 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橡皮泥船只、浮力计等。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下-【14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14、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1.知道有些物体在水中沉,有些物体在水中浮。
2.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体积)和质量(重量)有关。
3.知道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4.能设计实验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5.能设计实验研究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6.养成善于合作交流的习惯二、教学内容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通过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引出物体的沉出现象和浮力的问题本课由两个科学实践活动组成。
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沉浮的隐秘”,主要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吗”,主要了解漂移和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分为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玩橡皮泥,把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它是沉还是浮。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知道沉出现象。
然后让学生想办法让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
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充分感知沉出现象,进而提出问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观察一些物体的沉出现象,通过观察,学生提出有关物体沉浮规律的猜想。
第三个环节是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分为两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感受浮力,通过按压在水中漂移的物体可以感受到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物体被按压得越深(排开水的体积越多),感受到的浮力越大。
第二个环节是探究沉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通过测量发觉在水中的橡皮泥变轻了,可以推知它受到了浮力。
拓展与应用部分是研究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并利用物体在其他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原理让沉在水底的鸡蛋浮起来。
教学预备(一)老师预备水槽,水,橡皮,橡皮泥,气球,小瓶,沙,玻璃珠,泡沫块,鸡蛋,弹簧测力计等。
(二)学生预备学生活动手册,记录笔。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提出和聚焦问题老师出示橡皮泥和一个水槽,然后提出问题:把这块橡皮泥放入水中,猜一猜它是沉还是浮?学生猜想,然后老师演示实验,发觉橡皮泥沉在水中。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科版(1)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方法
对比实验法
教学准备
水槽1个,橡皮泥一盒,烧杯1个,记录表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
讲授新课:
提出概念
实验前准备
进行实验活动
全班交流结果
生活应用
巩固练习
1、同学们,你们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升高呢?
1、教师适时提出“排开的水量”这一科学概念
2、出示提前做好的橡皮泥方块,告诉孩子们这个橡皮泥体积90立方厘米。
教师演示实验:将泥块放入水中
引导学生观察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立方厘米=1毫升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课型
实验课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
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组长亲点实验材料
小组学习
小组进行实验
全班交流实验记录单
学生观察现象
继续观察
得出结论: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排开的水量变大,就浮起来!
五年级科学下册沉和浮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建议教科版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背景和目标前面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学生也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拟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着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实心的橡皮泥沉人水底,船形橡皮泥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船形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这里引人了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的活动,通过比拟各种形状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揭示沉浮变化的根本原因。
科学概念.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每组一个水槽、假设干橡皮泥、一只刻度杯、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本课由三个局部组成。
第一局部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局部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局部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第一局部: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教科书第7页,展示了一块橡皮泥的四种形状,把它们放人水中都会沉人水底。
不同形状的橡皮泥,重量没有改变,学生很容易理解。
因为橡皮泥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形状不影响重量。
这是一个铺垫性的活动。
把一块橡皮泥改变成不同形状,它的体积发生变化了吗?这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经验,怎么办?得想方法测出不同形状的橡皮泥的体积是多少。
怎样测出橡皮泥的体积呢?把橡皮泥放人盛水的刻度杯中,就能测出它的体积。
比拟几种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会发现体积没有变化。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十四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浮沉》知识梳理

人教版第十四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把物体放入水中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浮?实验结果物体名称浮沉气球√泡沫√木块√橡皮泥√石块√铁块√2.仔细观察这些沉或浮的物体,想一想,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我们的猜想,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把相同材质的物体切成大小或形状不同的小块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状态一样吗?答:将一块大的橡皮切成大小不同的小块放入水里,实验现象是它们都是沉的,说明材质相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相同。
(2)同样大小,不同质量的物体,哪个更容易沉?答:将两个相同的带盖的玻璃瓶,一个里面装少量的沙,另一个里面装很多的沙,将它们放入水中,发现装沙较多的更容易沉。
(3)同样质量,不同大小的物体,哪个更容易浮?人教版答:先往气球装入足够多的沙子,密封后让它沉入水底。
然后再往这个气球充入一些空气,让它的体积变大,密封后再次放水中,发现装有沙子的气球充气变大后更容易浮。
3.根据以上实验,说一说我们的研究发现。
答:通过实验我们研究发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体积)和质量(重量)有关。
4.改变物体的沉浮的方法有:改变物体的质量;改变物体的大小(体积);改变液体的密度。
5.往下按一按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我们能感受到力的作用吗?这个力有什么特点?答:往下按一按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我们能感受到力的作用。
这个力的特点: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并且按的越深力越大。
6.下按的深度不同,感受到的力大小有什么不同?答:物体被压的越深(排开水的体积越多),感受到的浮力越大。
7.浮在水面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种力就是浮力。
8.沉没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想办法验证我们的推测。
答:实验材料:一个重力球,一个弹簧测力计,一盆水。
实验操作:①我们先在空气中测量一下重物的重量,记下读数。
②在将重物放入水中测量一下,记下读数。
③比较两次的读数。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测量物体的重量比在水中测量物体的重量大。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导学案》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导学案
一、导入引言
橡皮泥是一种我们常见的材料,我们经常用它来制作各种形状的物品。
但你知道橡皮泥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二、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探究其原因。
三、实验材料
1. 橡皮泥
2. 水槽
3. 水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好水槽和水,将水倒入水槽中,水的深度为橡皮泥的一半摆布。
2. 将橡皮泥制成球状,直接将其放入水槽中。
3. 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
1. 橡皮泥在水中会沉浮不定,无意会浮在水面上,无意会沉到水底。
2. 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时,表面会有一层水花,看起来很有趣。
六、实验分析
1.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是由于橡皮泥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会浮在水面上。
2. 当橡皮泥的形状不规则或表面有气泡时,会影响其密度,导致橡皮泥沉到水底。
七、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与其密度有关,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会沉到水底。
同时,我们也发现橡皮泥的形状和表面状态对其沉浮情况有影响。
八、延伸拓展
1. 你可以尝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和表面状态,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
2. 你还可以尝试将橡皮泥放入不同浓度的盐水或糖水中,观察其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有何不同。
通过这个实验,希望你能更深入地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祝你实验顺利!。
教学设计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
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
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
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
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面确,
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
持平。)
2.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
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
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
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3.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
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
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的
形状
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放入后
水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
(毫升)
沉浮状况
实心团
200
沉的形状
200
浮形1
200
浮形2
200
浮形3
200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量很大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3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课时间
月日累计第节
教学目的
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具准备
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名称探索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原因实验目的探索为什么同种物质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不一样。
教学目标 1.知道改变物体的排开水的水量可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况;2.了解钢铁船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原因;3.知道科学实验中数据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量杯、橡皮泥。
实验程序一、实验导入1.现象重现教师将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有些沉,有些浮;如果没有浮的话,就问学生,怎样橡皮泥就会浮起来)2.提问引入为什么橡皮泥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橡皮泥的形状不一样)二、析因实验观察不同状况下橡皮泥的排开水的水量提醒学生用量杯观察的注意事项(水平位置、最凹处)1.小组实验,完成表格给每个小组发一个量杯,一定量的橡皮泥和一张表格橡皮泥形状原来的水量(ml)后来的水量(ml)排开水的水量(ml)沉浮状况实心团沉的形状1沉的形状2浮的形状1浮的形状22.观察表格,得出结论(沉的物体排开水的水量小,反之亦然;换句话说,改变了物体排开水的水量,就可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况)三、拓展实验1.为什么钢铁造的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排开水的水量大)2.造船比赛给每个小组发同样的橡皮泥,比赛哪个小组的承载量大实验结果分析:从排开水的水量可以明显的看出沉的物体排开水的水量小,浮的物体排开水的水量大。
结论:物体的沉浮状况与物体的排开水的水量有关。
实验及其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对科学产生兴趣以及在实验过程体会数据的重要性。
而且,在这方面,本节课也取得了一定得效果。
造船比赛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让学生自己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比赛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1.在讲解用量杯观察的注意事项时,应该及时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此处细节方面,我还是没能更好的处理。
2.在板书设计方面,我觉得还是有点不够清晰,这里也有待加强改进。
3.在最后结束部分,我应该展示一下学生的作品,来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 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你能解释吗?
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浸入水中的体积就变大了,排 开的水量也变大了,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的形状与沉浮情况
沉的形状 浮的形状
大于200毫升
200毫升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源自比较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 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 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 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那排开的水量也越大,也就越容易浮。
五年级上册科学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报告单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8、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密度的液体对马铃薯受到浮力的影响
实验器材
马铃薯、钩码、弹簧秤、清水、浓盐水、酒精、量筒、太平、图片、糖水
实验过程
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烧杯里取一些盐水。
2、用滴管取清水往烧杯里滴(水要带颜色的)。
3、再分别在每个烧杯里倒入浓盐水、糖水和酒精。
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研究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 Nhomakorabea材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一: 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
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人教版

•
2.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 里去打 猎,或 到海边 去捕鱼 ,还把 捕到的 活山羊 畜养起 来。后 来他竟 有了成 群的山 羊,可 以常喝 羊奶, 吃羊肉 。
•
3.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 受尽折 磨的处 境,但 是其中 也有一 些值得 宽慰的 东西。
•
4.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 世人: 在困境 中,我 们可以 把好处 和坏处 对照起 来看, 并且从 中找到 一些东 西来宽 慰自己 。
•
5.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老师,她的职 业性质 决定了 她要经 常与粉 笔打交 道。当 粉笔灰 尘雪花 一样把 她的世 界装点 得银装 素裹的 同时, 也悄然 腐蚀着 她的手 指。
•
6.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 常常被 冻裂开 ,一堂 课板书 下来, 疼痛不 已。上 课前擦 的润肤 油,不 到几分 钟的时 间就被 粉笔灰 吸得一 干二净 。
浮在水面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 竖直向上的力,这种力就是浮力。
学习任务3:
先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下橡皮泥球在空气中 的重量,再把橡皮泥球放进水里测一下,对 比两次测得的数据,可以说明沉在水中的物 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拓展与应用
物体在其他液体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怎样验证我们的推测?
•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 他喜欢 航海和 冒险, 到过世 界上很 多地方 ,碰到 过许多 危险, 但他一 点儿也 不畏惧 ,希望 走遍天 涯海角 。
第四单元
第14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会沉还是浮?
科学实践1——探究沉浮的秘密
学习任务1: 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请你先预测依次将塑料球、气球、装有沙 带盖的小瓶、小石头、橡皮、木块、橡皮泥、 玻璃片等物体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 浮,然后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活 动手册上。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一、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用一块橡皮泥,无论把它捏成正方体还是球体,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变(如果原来是沉的,改变形状后还是沉的;原来是浮的,改变形状后还是浮的)。
-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
当物体的重量大于它受到的浮力时就下沉,当物体的重量小于它受到的浮力时就上浮。
- 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排开的水量越大,浮力越大。
把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的重量不变,但浸入水中的体积可能改变,从而导致排开的水量改变,浮力也会改变。
例如,把橡皮泥捏成船型,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排开的水量增多,浮力增大,就可能由沉变为浮。
4. 造一艘小船。
- 用一定量的材料造船,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在造船时,要考虑船的形状、结构等因素,使船能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并且有较大的载重量。
5. 浮力。
- 浮力是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即F_浮 = G - F,其中G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是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和水中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来证明。
例如,一个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石块在水中受到了向上的浮力。
二、热。
1. 热起来了。
- 我们身体的热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当我们吃了食物后,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 除了吃食物,还有其他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如运动、晒太阳、烤火等。
「精品」教科小学科学下《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word教案(2)

【小学科学】2019最新教科小学科学下《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word教案(2)第一单元沉和浮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有这样一句俏皮话:饭可以随便吃,但话不可随便说。
在第三节课的学习中,我真的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前面说话的不慎重,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圈套,虽然学生没有留意——当然还有可能是限于我的淫威不敢提出。
西西,还是我自己坦白吧。
在第一课讨论“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时候,我给学生强调了一点,那就是“水中”,必须把什么啤酒盖、纸片、木头、石块等物体放在水里,然后再观察它们的沉浮。
这样做是有依据的。
在旧版的这一内容中专门介绍了两种放物体的方法,一种是放在水面上观察沉浮,一种是放在水底再观察沉浮,然后引导第二种放的方法更合理。
在修订版的教师用书中,对这个部分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教科书第2页的两幅图,是让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观察活动一观察砖块、木块在水中的沉浮,确定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
同时,规定了操作的方法: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人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好了,当时觉得这样是正确的,没有什么问题,课也比较顺利地上下来了。
问题出在哪呢——就是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研究上!让我们一起来看课题,这个“在水中”,跟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在水中”应该是一样的。
既然都要求是在“水中”,那第三课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也是应该先放到水底的吧?如果这样做,那橡皮泥还可以浮在水面上吗?喂喂,别急着否定!其实还是能的,只是这时候橡皮泥的形状只能是做成空心的球形或者饺子形之类,但如果做成这样的形状,这一课中许多教学内容就无法实施了,因为教材有较大一部分内容是教学做成船形然后研究排水量大小导致浮力的大小变化。
这到底该怎样去处理才比较合适呢?直到现在还是困惑。
思考:1.一位优秀教师的智慧必须是精与博的有效结合。
在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准方面,必须力求精深;在人文精神和科研理念方面,必须力求广博;在一般智力结构和特殊的思维品质方面,必须力求合理有效。
小学二年级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手册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试验方法
实验结论
物体材质
把相同材质的物体切成大小或形状不同的小块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状态。
物体重量
把大小相同但是重量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状态。
体积相同,重量越越易沉。
物体体积
把质量相同但是大小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学习,弹力、摩擦力、_____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力。有些物体在水中沉,有些物体在水中浮,物体在水中沉浮与_____和等有关。
恩施市英才学校小学部三年级科学实验手册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14.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探索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有些物体在水中沉,有些物体在水中浮。
2.技能目标:能设计实验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3.价值目标:养成善于合作交流的能力。
【探究生趣】
1.探究准备:水槽、水、木块(不同形状)、气球、沙子、小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