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租与区位理论

合集下载

区位理论(我讲课的随笔)

区位理论(我讲课的随笔)

区位理论产生于19世纪20—30年代,其标志是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J.H.V.Thunen)的著作《孤立国》的出版。

杜能根据资本主义农业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欧的基础性工业特别是钢铁和机器制造业蓬勃发展,交通运输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区位问题。

19世纪80年代,德国经济学者龙哈德(Wilhelm Launhardt)提出了“龙哈德区位三角形”(standorts dreieck),其论文《商业趋向的理论》(1872)、《工业合理区位的确定》(1882)已体现出工业区位论的早期思想。

20世纪初,工业区位论的集大成者德国经济学者韦伯(A.Weber)在其经典著作《工业区位论》中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继韦伯之后,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 Palander)和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等人对工业区位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对城市空间配置的研究。

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在其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中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绘出了正六边形市场网络图,由此创立了中心地理论。

7年后,德国经济学者廖什(A.Losch)利用克里斯塔勒理论的框架,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市场网络模型,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

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此,这些理论又被称为古典区位论。

现代区位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区位论的研究将数量统计、线性规划、投入—产出分析等数量方法以及系统论、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用于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进行描述。

背景19世纪后半期是西欧自由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地租理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2

地租理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2
20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
新古典主义关于地租、地价的论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A. 有关地租的概念,新古典主义打破了那种一成不变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将生产过程视为多种变量不断变化的过程,通过边际产品价格与生产 要素价格的比较,对地租的本质含义进行阐述。 B. 区位因素的重视和区位平衡概念的引入,使得新古典主义更具实际应 用价值。 C. 新古典主义对土地市场的分析趋于成熟。其中,有关土地平衡价格的 理论及有关土地市场作为一个“非完善市场”的阐述有其独到之处。 D. 新古典主义解决了城市地租测算的理论方法,建立了有关地租模型。 E. 由于新古典主义更注重对政府政策的研究,因而使得它有良好的应用 前景。
7
一、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生产价格的原因是:①低于工业资本有 机构成的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②土地 所有权的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使得农产品能够按照高于 生产成本的产品价值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出售,并获取相应的 超额利润,而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使超额利润转化为绝对地租。 因此,绝对地租的实质和来源同样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 值。
13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
配第在地租地价理论中作出的主要贡献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他明确回答了土地地租是从哪里来的,能提供多少的问题。 他说“我认为,这个从他人的收获之中,扣除了自己的种子,并 扣除了自己食用及为换取衣服和其他必需品而给与别人的部分之 后,剩下的谷物就是这块土地一年的自然真正的地租”,即地租 是劳动产品扣除土地投入、维持劳动者生活必需后的余额。这说 明地租的本质是剩余劳动的产物。 其次,配第提出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第三,指出土地的价值不过是一定年数的地租总额。
3.级差地租的形式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具体情况不同具有两种形式,即: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指农业工人因利用肥沃程度高和位置较好的土地 所创造的超额利润而转化的地租。 级差地租Ⅱ:是指对同一地块上的连续追加投资,使各次投资的 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

经济地理学之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之区位理论
区位因子与区位:传统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 (或成本),轻视资金、信息、折旧期间、地域文化、 决策机制等,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现代区位理论 对市场占有率,企业形象,人才,市场测试,回避汇率 风险,避免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都给予考虑,区位 选择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及满足。
理论前提: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 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是事先 给定(或固定);现代区位理论考虑产品的更新、成熟、 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销售价格的 高低,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 考虑到短期、长期、集中、分散、特殊的市场等。
《经济地理学》之
第二章 区位理论(1)
绵阳师范学院:冉清红副教授 岳云华教授
经济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 概述⊿
农业
工业
中心地 现代经济
区位论⊿ 区位论⊿ 理论⊿ 区位论⊿
• 什么是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经济、政治、社 会等)活动占有场所的理论。它研究包括经 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在内的所有人 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 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杜能认为,要改变普鲁士农业的 落后状况,“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不是 唯一的生产方式。为了寻求适合于普鲁士 德国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地域配置 原则,于是就开展了研究工作。
1、经营目标假说:
属于商品性农业,农业企业家以获得最大地
运距是决定农业耕作形态空间分布的唯一 要素,其他因素不变(《孤立国》与外部无联系; 自然因素均质性,内部无差异;市场唯一性,内部 中心一个大城市;运输无方向性,马车是唯一的交 通工具;理性的经营者是自由人,无技能、信息、 经验差别,能根据环境作正确决策)。
农业区位论研究起源于19世纪初的德 国(普鲁士),杜能是先驱者,土地所有 制改革(产生独立的农业企业家)和农奴 制度改革(产生大量的自由农民,农业劳 动者)为农业区位研究奠定了制度基础。

地租理论区位理论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地租理论区位理论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地租理论、区位理论(总分25,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判断题1.孤立国唯一的城市位于其中心,是孤立国内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但不是商品的唯一销售市场。

其余均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靠其供给工业品。

______SSS_JUDGEMENT正确错误分值: 1答案:错误[解析] 孤立国唯一的城市位于其中心,是孤立国内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

其余均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靠其供给工业品。

2.土地作为商品的一种,可以依生产成本定价。

______SSS_JUDGEMENT正确错误分值: 1答案:错误3.绝对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______SSS_JUDGEMENT正确错误分值: 1答案:错误[解析]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4.绝对地租的来源是农产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

______SSS_JUDGEMENT正确错误分值: 1答案:正确5.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关于地租本质含义的阐述主要基于对边际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的比较。

______SSS_JUDGEMENT正确错误分值: 1答案:正确[解析] 对地租的概念,新古典主义将生产过程视为多种变量不断变化的过程,通过边际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的比较,对地租的本质含义进行阐述。

6.人口素质高的住宅区通常社会秩序较为安定,环境整洁优雅,更适宜人们选择居住,引起该类住宅区需求增加,促使地价上涨。

______SSS_JUDGEMENT正确错误分值: 1答案:正确7.某一时点的土地使用权价格,是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不同级别的土地或者土地条件相当的匀质地域,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的,并由市、县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这一时点就是基准地价评估的基准日。

区位理论大全

区位理论大全

区位理论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

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

区位关联度影响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区位选择。

一般来说,投资者或使用者都力图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区位,即地租和累计运输成本总和最小的地方。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目录1概念2农业区位3工业区位4中心地5城市利用1概念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

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

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2农业区位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

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于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

平原上农业区之外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5.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

房地产经济学--地租、地价和区位理论(PPT)

房地产经济学--地租、地价和区位理论(PPT)
• 马克思 :地租是在农业或其他产业中的直接生产者所 创造的剩余价值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 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和 反映。
地租的类型
1、按地租的物质形态划分 2、按经济学的观点划分 3、按其他方式划分 (1)按土地所有权性质标准划分:私有土地
地租 、公有土地地租 (2)按土地用途不同划分 :农业地租、城
20 马歇尔
原始价值、私有价值、公有价值。创立均衡价格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 到
克拉克

地租只受土地需求的影响而决定于土地的边际生产 力 地租是土地生产要素对产品的生产所做的一种贡献。 地租是一种“经济盈余”

叶 胡佛
建立竞价曲线理论:同时处理不同类型土地使用的

竞标
重 阿兰索
解决城市土地地租、地价的计算问题
研 究 丁伯根、康 土地的影子价格 地 托洛维奇
2、土地价格的特点
土地价格的特点
(1)地价格构成具有双源性:资源因素(纯地租因素)和 资产价值因素
(2)土地价格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个别性 (3)土地价格具有权益性 (4)价格形式具有双重性:既有交换代价的价格,也有
使用和收益代价的地租 (5)土地价格受供求影响的单向性 :主要由土地需求
决定。 (6)土地价格具有增值性
(2)形成的原因: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3)级差地租的形式
级差地租的形式
(1)级差地租I 和级差地租Ⅱ • 级差地租I :等量资本投在等面积的不同条件的土地上,因土地
的肥力和位置的差别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级差地租。教 材132页表6-1、6-2。 •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各个资本的生产效率不同。教材 133页表6-3 。 (2)二者关系: • 相同点:两者的实质都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 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投资方式不同 ②转化为地租的 时期不同 ③最低限度的投资额不同。 • 相互联系: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出发点,级差地租 II的变化最终又必然要以级差地租I的形式体现。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对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也做出一定贡献的还有这一时期的新古典经 济学家,例如B·俄林、A·罗奈、w·伊萨德等人。他们主要是针对韦伯理论 的薄弱之处,着重论证了工业区位、原材料产地及消费市场三者之间的相 互依存关系。
5.城市利用区位理论 6.多部门企业与 跨国公司区位
1
区位理论概念
1、区位:指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 场所,这种场所既体现一定的空间位置,又体 现一定的空间联系。 5、区位因子(区位因素、区位力量) (1)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如 韦伯区位论的因子有运费、劳动力、集 聚;廖什区位论的主因子是市场。 2、区位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与空 (2)因子分类 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 经济因子(成本与收入因子);非经济 3、区位条件:指区位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因子,如决策者行为、政策、国际国内 形势等 4、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区位 理论体系:产业区位理论与聚落区位;最佳区 6、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 位——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或利益最优。 同,是一种自然特性;区位因子则是对 (农业活动的区位条件:气候、土壤、地形、 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 劳动力、交通、市场等;就工业活动而言,其 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是一种主观之 主要条件有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交通、 于客观的特性。 市场;而次要条件有研究开发、经营、税制、 自然条件及其他要素。显然,不同行业,同一 区位条件的主次不同,如水,对船运与水电部 门。)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地租和区位理论

地租和区位理论

应用函数 方法和边 际理论研 究地租量 的确定
完全抛弃劳 动价值论
地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和贡献
配第
魁奈
杜尔阁 17世纪中 叶到19世 斯密 纪初
安德森
威斯特 李嘉图
提出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土地价格=年租×收益年份。
提出“纯产品”学说。 农业中因自然界的帮助而生产的剩余产品(纯产品)以地租的形式归 土地所有者所有。
3. 垄断地租
• 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 成的地租。
• 某些土地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能够生产某些特别 名贵又非常稀缺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按照不仅大 大超过生产价格,而且也超过其价值的垄断价格出 售。
• 这时的垄断价格只由购买者的购买欲望和支 付能力决定,而与一般生产价格或产品价值 所决定的价格无关。这种垄断价格产生的超 额利润,由于土地所有者拥有对这种具有特 殊性质的土地的所有权因而转化为垄断地租 ,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
托马斯·罗 地租是自然对人类
伯特·马尔 的赐予,它各垄断
萨斯
无关
(1776~183
4)
阿费里 地租由原始价值、
德·马歇尔 私有价值和公有价
(1842~192 值所组成,而原始
4)
价值才是真正的地

贡献 最充分研 究级差地 租
无新意, 重复斯密 的错误
缺陷
把级差地租 的形成条件 说成是形成 的原因
彻底抹煞了 地租所表现 的剥削关系 和阶级关系
•级差地租的概念最初就是由配第提出来的。
他不仅提出由同等面积的土地,因土地的丰度 不同产生级差地租,而且还提出由于距离市场 的远近不同以及投在等量土地上的劳动生产力 的差别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第四章地租和区位理论解读

第四章地租和区位理论解读

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的区别与联系
• 垄断地租是垄断价格产生的地租 • 绝对地租是垄断价格产生的原因 • 垄断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 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则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4.非农业用地的地租
• 在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 ,不论租用农地或非农地都须支付地租。
• 马克思论述的非农业用地的地租,是指建筑 地段和矿石地段的地租。
⑶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这是因为:
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阻碍了其 他部门的资本向农业部门自由转 移,因而农业部门的超额利润不 参加利润平均化的过程,而长期 保留在农业部门,并转化为绝对 地租。
农产品只要按劣等地产品的价值 出售,就会产生绝对地租。
②由于存在土地 所有权的垄断, 最劣等的土地都 必须缴纳绝对地 租,这就迫使农 业资本家必须按 照劣等地农产品 的价值出售农产 品,才能形成绝 对地租 。
如何让 经营劣 等地的 农业资 本家必 须获得 超额利 润呢?
在资本主义现实 生活中,农产 品有可能按照 高于生产价格 的价格,但又 不高于农产品 价值的市场价 格出售,从而 使土地所有者 获得绝对地租 。
这是因为,资本 主义农业在其 发展的相当长 的一个时期内 ,生产技术是 落后于工业的 ,因而农业资 本的有机构成 低于工业。
高等职业教育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系列教材
房地产经济学基础
主讲 谭艳霞
第四章 地租和区位理论
A、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掌握有关区位理论 理解城市地租、决定城市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 了解地租理论、区位理论的新进展 B、 本章教学重点 区位理论 C、 本章教学难点 地租理论
3
• 地租的形成和土地区位的决定是房地产经 营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引导相关房地产实 践活动的指南。

区位理论基本概念

区位理论基本概念

第一节区位理论基本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二、区位理论的发展特点三、区位理论的分类第二节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一、主要区位因子二、企业的区位指向类型本章讨论——谈谈你对区位理论的认识第一节区位理论的基本概念一、区位、区位理论1、区位:指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这种场所既体现一定的空间位置,又体现一定的空间联系。

2、区位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与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区位理论体系:产业区位理论与聚落区位;最佳区位——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或利益最优。

3、区位条件:指区位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因区位主体不同而区位条件不同;区位条件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主要区位条件与次要区位条件之别。

“区位条件”教学资料——➢农业活动的区位条件:气候、土壤、地形、劳动力、交通、市场等;➢就工业活动而言,其主要条件有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交通、市场;而次要条件有研究开发、经营、税制、自然条件及其他要素。

➢显然,不同行业,同一区位条件的主次不同,如水,对船运与水电部门。

4、区位因子(区位因素、区位力量)(1)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如韦伯区位论的因子有运费、劳动力、集聚;廖什区位论的主因子是市场。

(2)因子分类经济因子(成本与收入因子);非经济因子,如决策者行为、政策、国际国内形势等5、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是一种自然特性;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是一种主观之于客观的特性。

二、区位理论的发展特点1、阶段性;第一阶段以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为代表;第二阶段以中心地论、市场区位论、交通区位论及行为决策论为代表。

2、内容扩展性:第一阶段以第一、二产业为对象;第二阶段涵盖三大产业及行为领域为对象。

3、研究方法差异性:第一阶段寻求一种静态的局部均衡,属于微观领域研究(考虑单个经济单元和几个直接的影响因子);第二阶段寻求一种综合的动态均衡,属于宏观领域研究(考虑总体的最佳经济空间结构和所有影响因子,并且注意因子间反馈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㈠区位
区位就就是从空间得观点确定地理现象位置、距离、 规模、结构得合理性。区位研究目得就是寻求地 理事物存在地域得内在规律。区位就是空间区域 得综合体,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 通地理区位。
㈡区位理论
1、区位理论
就是关于人类活动得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得相互关系得学说。 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解释区位对 土地利用方式得作用规律。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得基础理论
一、地域分异理论 二、 地租和地价理论 三、土地区位理论 四、土地持续利用理论 五、土地生态经济理论 六、人地协调理论 七、系统工程理论
一、地域分异规律
㈠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㈡劳动地域分工规律 ㈢地域分异规律在土地规划中得应用
㈠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土地就是自然经济综合体,构成土地得自然因素—气候、土壤、 水文、植被、地貌、地质等成自然地带性分布,各有各自 特性,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综合作用于土地,使土地类型及其 利用也表现出地域分布特点。
地域分异规律和劳动地域分工就是探讨区域差异性得规律,就是 地域性或区域性得核心内容。地理学认为地域性就就是同质 性问题和异质性问题。某一地理要素或若干地理要素结合,区 域内同质,区域间异质。换言之,地域分异就就是地区差异性。
二战以前,人们把区域理解为等质区域(区域内具有高度一致性); 战后,重视结节区域,结节区域内部存在一个或数个结节点(核 心),她们得辐射流联系着辐射区,结节区域就就是由不同等级、 不同层次得核心与其辐射区组成得。均质区域和结节区域可 用下图表示。
5、确定土地利用规划内容
地域分异规律决定土地资源特色内容,劳动地域分工 决定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特色内容。
二、地租和地价理论

地租地价理论与区位理论

地租地价理论与区位理论

城市级差地租Ⅱ来说更是这样,它在数量上要比农业级差地租
Ⅱ大得多。
整理课件
②区位级差地租是城市地租的主要形式
城市土地具有不同的地租形态,但对于城市土地的利用来说, 土地区位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土地区位影响着土地的利 用功能分布,区位也影响土地使用者的选址决策和生产效益等。 因为使用有利区位建筑地段的企业,如靠近销售市场,或者交 通运输条件好,或者是处于经济文化中心,市场容量大,获得 信息等特种资源容易而且费用较低,因此他们能大幅降低经营 成本,提高效率,获得较高的超额利润。应该注意,这个位置 指的是经营地块离城市中心位置的距离,这个中心指的是城市 功能中心。
马克思地租理论认为,地租是资本主义内部剩余价值转 化的具体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地租的性质、 本质形成。
整理课件
3.1.3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区别于其他经济学派的主要标志是 其地租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在对剩余价值论、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等问题讨论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地租 的涵义、性质、形式、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与原因以及地租量 的分析等。
配第在其著作中还最早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指出了由 于土壤肥沃程度和耕作技术水平的差异,生产地距市场远近的 不同,将导致不同的地租、地价。
整理课件
法 国 表 安 ·罗 伯 尔 ·雅 克 ·杜 尔 哥 (R.J.Turgot , 1727 - 1781 年)初步揭示了地租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他在《关于财富的 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一书中指出,在农业生产中之所以能使劳
巴洛维把地租看做是一种经济剩余,也就是地租是总产 值或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
整理课件
(5)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是由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 继承和改造资产阶级早期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对地租 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经济地理学中地租理论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中地租理论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中地租理论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劳动系数: 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2.结构主义地理学:采用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3.区位理论: 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4.区位: 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5.集聚因子: 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1.生产链:从原材料、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成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2.范围经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使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纳入到企业内部完成,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这就是范围经济。

3.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4.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有生产活动的上游或下游生产阶段扩展,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

5.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地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1.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下而上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2.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3.增长极: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4.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5.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不同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

所以,每个地区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

1.根植性: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2.经济全球化:指人类经济活动和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

第二章区位理论

第二章区位理论
与第三圈境不同 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 地。其中:第一区黑 麦,第二区大麦,第 三区燕麦,第四区、 五区、六区为牧草, 而第七区为荒芜休闲 地。全部耕地的43% 为谷物种植面积。
燕麦
第五圈境为三圃式轮作区

距城市最远最 粗放的谷物生产区。 主产各种经过加工 的畜产品和少量谷 物商品。
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 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 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
环绕RM1和RM2的费 用等值圈表示生产 1个 单位产品(假如为1吨)所 需用原料的运费。
⑶不同的费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等费线。 从运费最小点出发 向外移动,可以形 成运费逐步增大的 无数条等费线;从 劳动力费用最低点 向外推移,可以画 出无数条工资逐步 提高的等费线。
最低工资 加1单位 加2单位 加3单位 加4单位
韦伯根据龙哈德的“区位三角形原理”,假定某 企业的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分布在平原上的三 个不同地点,企业的最优区位应在三角形的中间。
区位三角形原理
消费市场
企业最 优区位
原料产地
燃料产地
4.其他学者提出的完善措施
韦伯模式舍弃 了一些不容忽视的 重要因素,缺乏实 用性。针对这种情 况,胡佛和艾萨德 等学者提出了改善 办法:
原料 产地
能源 基地
企业
消费 市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假设
⑴分析对象是一个单 一的单位、一个孤立 的国家或一个特定的 地区。只讨论影响工 业区的经济因素,而 假定区域内各地的气 候条件、地质地貌条 件、种族及技术熟练 程度等都是相同的, 不在讨论之列。
英国维多利亚海上的人工岛
⑵一些自然资源遍布各地,而另一些自然资源包 括能源在内的原料,只分布在特定地点上。

第三章 地租理论和区位理论

第三章 地租理论和区位理论

第三章地租理论和区位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我们要了解地租理论的历史沿革、了解住宅区位的主要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和城市地租理论、地租对地价的影响,熟悉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以及土地区位对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城市地租理论、地租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土地区位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地租理论的历史沿革、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住宅区位的主要理论第一节地租理论概述第二节城市地租第三节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第四节区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五节土地区位的利用一、地租的基本含义二、地租理论的历史沿革三、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一、地租的基本含义是由农业或其他产业中的直接生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和反映。

地租产生的基础是存在着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且两者处于分离的状态。

任何社会制度下,只要这一社会形态存在,就必然存在地租。

根据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公式c+v=c+v+m,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地租反映的是奴隶主、地主对奴隶和农民的全部剩余物甚至必要生产物(指维持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的那部分劳动产品)的占有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地租反映的是农业资本家为了获取地主阶级的土地使用权,而交给地主阶级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而不再是由农民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地租是国家土地所有权或集体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地租与租金的区别。

租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农业资本家向地主缴纳的全部货币额。

租金除了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地租外,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土地上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利息;2.租金中有时还包含着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3.租金中有时还包含着一部分农业工人的工资。

二、地租理论的历史沿革(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早期地租理论。

地租地价区位的知识

地租地价区位的知识

地租地价区位的知识关于地租地价区位的知识1:区位概念1、概念:区位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除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个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外,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置上的反映。

换言之,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2、自然地理区位: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周围陆地、山川、河湖、海洋等自然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该位置上的地质、地貌、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组合特征。

3、经济地理区位:地球上某一事物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创造的人地关系。

4、交通地理区位:某城市或市内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关系。

2:区位的影响因素1、影响土地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社会经济因素、行政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1) 繁华程度;(2) 交通状况或通达程度。

把出行的时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反映通达程度的因素:道路功能、道路宽度、道路网密度、公交便捷度、对外设施的分布状况。

(3) 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完备程度(4) 人口密度3、自然因素:影响土地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1) 地形坡度;(2) 土地承载力(3) 地质构造(4) 洪水淹没及排水状况(5) 城市的自然景观(6) 公园与绿地(7) 环境质量4、行政因素:城镇规划。

3:农业区位论1、农业区创始人:德国,冯杜能2、著作:《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3、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其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

(2)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位地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生长。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5)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4、杜能农业区位的主要内容:(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土地资源评价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土地资源评价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土地资源评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土地评价2、土地质量3、AEZ法4、标准样地法5、LGP带二、填空题(20分)1、土地评价的研究对象是()。

土地评价的原则是()、()、()、()。

2、土地评价单元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工作单位,是编制土地评价图的基础图斑,产生土地评价单元的方法有()、()、()、()、()。

3、土地是由气候、陆地地表水文、地形地貌、植被、土壤、地下潜水、地质以及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评价研究的土地质量的好坏与构成土地的全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类别主要包括()、()、()、()、()等。

在评价中选择的评价因素正确,评价结果才能合乎实际。

选择评价因素的原则包括()、()、()、();选择评价因素常用的方法有()、()、()、()等。

4、美国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将土地利用大类按()优先性排列,并在土地生产潜力划分中作出了三个基本前提假设,即()、()、()。

5、AEZ法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核心是()的评价,其缺点主要有()、()等。

6、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标准样地的分级体系是按行政区组织的,即()、()、()三级。

描述并表达农用地分等定级标准样地特征好坏的因素体系包括标准样地典型地段的()和()两个方面。

后者又包括“()”和“()”。

7、在农用地分等定级过程中标准样地设置的原则是()、()、()、()。

三、简答题(50分)1、土地评价的基本目的是查清土地质量状况,为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那么,土地评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哪些方面?(10分)2、区位理论、地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土地评价的指导作用分别是什么?(10分)3、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美国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评价三者的评价分类系统是什么?并阐述每一个级别是如何界定的。

(15分)4、AEZ法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和内容是什么?(15分)四、阐述题(20分)1、阐述样地法在我国县级土地分等定级应用中的方法和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货物重量方面,韦伯认为,货物的绝对重量和相对 重量(原料重量与成本重量间的比例)对运费的影响 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尤为重要。为此,他对工业用 原料进行了分类:一是遍布性原料,指到处都有的原 料,此类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二是限地性原料, 也称地方性原料,指只分布在某些固定地点的原料。
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 所谓原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和制成品总重量 之比,即: 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按此公式推算,可得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原料的原料 指数。 原料指数>1,工厂应设在原料地; 原料指数<1,工厂应设于消费地; 原料指数=1,工厂可以设于原料地,也可以设于消费地。 因此,只有根据原料指数在原料、燃料与市场间找到最小运费点, 才能找到工业的理想区位。
(五)巴洛维的地租理论 美国当代土地经济学家雷利· 巴洛维 (R· Barlowe),指出:地租可以简单地看作是 一种经济剩余,即总产值或者总收益减去总要 素成本或者总成本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
二、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农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涉及 到三个阶级之间的关系。
– – – 一是土地所有者; 二是租地的农场主(资本家); 三是农业雇佣工人。
(二)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
李嘉图在地租理论上的主要功绩,在于他有意识地运 用了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原理,创立了差额地租学 说(Ricardian theory of differential rent)。 李嘉图把地租的存在,看成是由于对农产品需求的增 长须不断耕种愈来愈劣的土地的结果。 李嘉图的差额地租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的,因而在一些观点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他视资 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为永恒范畴,把他的地租理论用于 一切时代和国家,看不到资本主义地租的历史特点和 剥削本质。 李嘉图在地租论上有观点上的错误和概念不清,在很 大程度上是由他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
第二章 地租与区位理论
第一节 地租理论
一、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 (一)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早期的地租理论 威廉· 配第(1623-1687年)对地租理论作出 了开拓性的贡献。 亚当· 斯密建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他系统地研究了地租。 詹姆斯· 安特生,否定地租是决定价格的因素, 指出并不是地租决定地上产品的价格,而是价 格决定地租。
1. 城市级差地租Ⅰ 城市土地,不是以丰度为主,而是以地理位置 为主,由它决定着级差地租量的多少。
– 首先,城市土地位置的优劣决定着企业距离市场 的远近、运输时间的长短和运费的高低。 – 其次,城市土地位置的优劣决定着市场容量的大 小,从而直接决定着企业销售额。 – 再有,城市土地位置的优劣还决定着获得其他生 产要素,特别是信息等特种资源费用的高低。
三、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佛雷德.韦 伯。 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 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 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假设条件
– 1.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在此范 围内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而不涉及其他 因素。 – 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分布在特定地点,并假设该地点 为已知。 – 3.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为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 4.劳动力供给亦为已知,劳动力不能流动,且在工资率 固定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裕的。 – 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 6.仅就同一产品讨论其生产与销售问题。
产 量 ( 单 位) 400 600 700
个别生产价格(元) 单 位 产 全部产品 品 12000 30 12000 24 12000 17.14
社会生产价格(元) 全部产品 12000 18000 21000 单位产品 30 30 30
级差地 租 II (元) 0 6000 (I) 9000 (II)
(三)赫德的地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赫德(R· M· Huzd),论述了区位地 租理论。 他认为,价值依赖于经济租金;而经济租金又 依赖于区位;区位依赖于方便性;方便性依赖 于接近性。我们可以省略中间环节,而直截地 认为,价值依赖于接近性。
(四)萨缪尔森的地租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保罗· A· 萨缪尔森 (P· A· Samullson,1915~2009)认为地租是为 使用土地付出的代价;土地供给数量是固定的, 因为地租量完全取决于土地需求者之间的竞争。
三、城市地租理论
(一)城市级差地租 所谓城市地租,是指城市土地的使用者,诸如住宅经 营者或工商部门的企业家为建筑住宅、工厂、商 店、 银行等建筑物租用土地,而交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 城市地租也可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态, 其中,级差地租又可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除此之外,在城市还存在垄断地租。
(二)城市绝对地租
城市土地所有权由国家垄断,任何企业、单位、 个人要使用城市土地,都必须向土地的所有者 国家交纳地租。这个由所有权的垄断而必须缴 纳的地租就是城市绝对地租。
(三)城市垄断地租
级差地租来源于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 格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来源于社会生产价格 低于社会价值的超额利润。 垄断地租的实体是垄断超额利润,它是由某块 具有特殊稀有功能并且可以垄断的土地产品价 格带来的。
根据这一公式,杜能在进行了大量计算后得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 各种农作物(农产品)组合的最合理的分布界线,并由此将“孤立 国”划分为六个围绕中心(城市)的农业同心圆圈,即著名的“杜 能圈”(见图2-1)。其中: 第一圈为自由农业带,紧靠城市,生产蔬菜,鲜奶等易腐食品; 第二圈为林业带,为城市提供烧材与木材; 第三圈至第五圈分别为轮作农业带,谷物牧草农作带和三圃式农 作带,都是以生产谷物为主但集约程度逐渐降低的三个农耕地带; 第六圈为粗放经营的畜牧业带; 六圈以外则为未耕的荒野。
垄断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区别和联系是:
垄断地租和绝对地租都与土地产品或土地上经营的商 品的垄断价格有关,但是,垄断地租是由垄断价格产 生的地租,而绝对地租是垄断价格产生的原因,垄断 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只不过垄断的 不是一般土地的经营权,而是具有某种特殊优越条件 的土地的经营权,所以垄断地租是一种特殊的级差地 租,而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则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 一是不同地块在丰度、肥力上具有差异性; – 二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即区位存在差异性; – 三是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也有差异性。
根据造成土地等级原因的不同,马克思将由于 土地丰度(肥力)和位置差异产生的超额利润 转化的级差地租称为级差地租I。将由于在同 一地块上各个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所产 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级差地租称为级差地租II。
1. 级差地租I
表2-1 级差地租I的形成
土地 等级 劣 中 优
平 均 投入资 利 润 本 (元) ( 元 ) 10000 2000 10000 2000 10000 2000
产 量 ( 单 位) 400 500 600
个别生产价格(元) 全部产品 12000 12000 12000 单位产品 30 24 20
第二节 土地区位理论
一、土地区位理论概述
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 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 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 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 度。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 互关系的学说。
二、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是一种研究农业生产类型随农业区位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的 理论。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是该理论的奠基人。 杜能采用当时在理论研究中广泛运用的”抽象法”(或称“孤立化 法”),即把复杂具体的事物概括抽象化,他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假设 其研究地区是存在这样一些条件为前提的“孤立国”:在这个与外界 无联系的“孤立国”内,只有一个位于中心的城市(消费市场),环 绕这个城市的是一个广阔的,自然条件一样的可耕平原(即农业用地 质量相同的),在“孤立国”内由各地至中心城市的惟一运输方式是 马车,且运费率一样,这样运输费用与农产品的重量和生产地到消费 市场(中心城市)的距离成正比关系,生产者均匀分布,素质相同,在 利润最大原则支配下,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可随时调整生产方向 (土地利用类型)而没有任何经济技术上的困难。
甲 乙 丙
2. 级差地租II 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 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就 优 优 等 地 上 追 加 投资
平 均 投入资 利 润 本 (元) (元) 10000 2000 10000 2000 10000 2000
产品价 值 120 140
生产价 格 120 120
绝对地 租 0 20
二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赶上甚至超过工业的条件下,绝对地 租只能来源于土地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差额。
(三)垄断地租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级 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地租形式之外,还 存在着垄断地租。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垄断价 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形态,即级差地 租和绝对地租,从而科学地回答了地租产生的原因、 条件和源泉。
(一)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 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 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由于这种地租与 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 造成土地等级差异大致有三个原因:
(二)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
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是假定在没有其他 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 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 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 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
从这些假说的前提条件出发,杜能分析和研究了在这个“孤立国” 内如何布局农业最为有利。他认为经营农业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 在什么地方配置何种作物完全以是否能获得更多利润为转栘。而 利润则是由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这三个因素 所决定的,即利润(P)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减去农业生产成本 (E),和农产品运到市场地运费(T)之后的余额,其用公式表示就 是P=V-(E+T);显然在市场价格(V)与生产成本(E),不变的条件 下,运输费(T)定额增减将直接引起利润(P)的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