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6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十一 实验与探究(二)化学探究 华东师大版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科学探究题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考点剖析]科学探究题用来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
科学探究题命题趋势是将化学学科核心知识和热点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起来。
此类试题是中考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能力要求最高的一类试题。
题型主要有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
[考例精析]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例1. 小青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预先在集气瓶底装有少量水。
实验过程中她联想到老师介绍过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残留的“水”是否也呈酸性。
她取“水”多次测其pH,发现其pH始终小于7并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4,证明集气瓶底残留液呈酸性。
随后小青想进一步了解该残留液是否具有酸的通性,请你与她一起探究:[提出问题]残留液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呢?[猜想] ;[设计方案]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化学探究性实验例2.小明是爱动脑筋的小男孩,学习了化学后,他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
于是,他喜欢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一些问题,用学过的知识去探究、解决。
今天学习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后,他就想:我们家里的燃料-----液化石油气,它的成分是什么?它到底含有哪些元素呢?他就在家中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判断家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猜想] ①只含有碳元素;②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③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方案设计](1)证明含有碳元素存在的实验方案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证明含有氢元素存在的实验方案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分析](3)为什么不能判断液化石油气含有氧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4)由上述实验,你认为猜想中_____ 结论是正确的。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资料:K2CO3与Na2CO3化学性质相似,溶液均呈碱性。
【演示实验】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一)测定溶液pH的方法(1)小刚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用pH试纸测的pH变化如图1所示,横坐标是表示滴加溶液的体积,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a点的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二)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2)由图2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反应。
(填”放热”或“吸热”)(三)借助于酸碱指示剂小明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同学继续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他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3)小林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4)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方案加入干净的铁丝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
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2.中考前一定要注意饮食,若胃凉导致胃酸过多会引起不适,常用碳酸氢钠片或铝碳酸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
化学兴趣小组对抗酸药选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ppm是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单位;①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容易造成胃穿孔。
[提出问题]哪种药剂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效果更好?[进行实验]小致同学各取1.0g碳酸氢钠片和1.0g铝碳酸镁片粉碎后放入试管中,分别加入120mL pH=1的稀盐酸,利用CO2传感器和pH传感器分别测出试管内CO2浓度和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得到图2、图3所示曲线。
[分析与表达](1)抗酸原理:药物中的部分离子与胃酸(盐酸)中的离子反应,从而降低酸性;NaHCO+HCl=X+H O+CO ,X的化学式为。
配套K12中考命题研究(贵阳专版)2016中考化学 课时精练 专题二 实验探究题(无答案)
专题二实验探究题1.(2015安徽中考)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我__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2,实验现象如下: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化学备战二轮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备战二轮复习:科学探究题1.CaO 和NaOH 固体的混合物.俗名“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
碱石灰在空气久置 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
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请你参与探究过程:(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操作二的名称是 。
(2)固体A 中一定含有 。
(3)溶液B 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Ca (OH )2、Na 2CO 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①Na 2CO 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CaCl 2溶液呈中性。
【猜想】溶液B 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①Na 2CO 3;①NaOH 和Na 2CO 3;①Ca (OH )2和 。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 于试管中;滴加产生大量气泡溶液B 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 2CO 3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 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溶液B 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丙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二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认为B 溶液中一定含有 Na 2CO 3,可能含有 NaOH 。
为进一步确认溶液 B 中是否有NaOH ,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其实验目的是。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
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a.一定有NaOHb.一定有Na2CO3c.一定有CaO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2.学习了铁在空气中生锈条件后,小明和小红对铜在空气中生锈条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查阅资料)铜锈是绿色的,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加热能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
(word完整版)2016年化学中考二轮复习题型(五)实验与探究题
2016年化学中考二轮复习题型(五)实验与探究题一、题型简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此类专题通常利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以实验为载体设计化学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能力的笔试试题。
题型多样,涉及选择、填空、简答、信息、计算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各种能力.二、方法指导1.根据实验考查的不同要求进行归类:①常见仪器的使用;②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方案;③对化学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2.重点实验进行重点复习.例如:一些性质实验,既进行了实验操作,又复习了物质知识.3.根据不同实验内容,进行专题复习。
如:可按常用仪器的使用;气体的制取及实验;化学实验的探究、酸碱盐的物质的探究等专题来进行复习。
题型之一常见的气体检验与探究常见的气体有O2、CO2、H2、CO、CH4等,对于这些气体必须熟练掌握住它们的制取、性质、用途,以及这些气体的性质差异,这些是中考必考的考点。
(2015·南京)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查阅资料】(1)6H2SO4(浓)+2Fe错误!Fe2(SO4)3+6H2O +3SO2↑(2)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
【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A中硫酸浓度实验现象A中生成气体成分B中品红溶液D中品红溶液爆鸣实验实验一98%____不褪色无爆鸣声只有SO2实验二45%稍有褪色不褪色有爆鸣声________实验三25%______不褪色_________只有H2【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1)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化学冲刺二轮复习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冲刺二轮复习训练:科学探究题1.同学们利用假日去参观博物馆,发现一些青铜器(铜、锡合金)表面呈绿色。
老师告诉他们,这是铜器长期暴路在空气中生成了铜锈的结果。
为了弄清这种绿色铜锈的元素组成,回来后,他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1)铜锈俗称铜绿,受热易分解。
(2)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化学式为CuSO4,遇水变蓝,通常实验用作证明有无水分存在。
[实验设计1]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品:(3)固定、连接仪器;盛有铜绿的试管应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5)停止加热。
[实验现象](1)B中观察到的现象为,证明铜绿受热生成了水。
(2)C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一会儿后,A试管中观察到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
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他们进一步进行探究:[实验设计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A中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黑色固体消失,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实验结论]铜绿中含有元素。
[交流与反思]B与C装置能否互换位置,请说明原因:。
2.为完成“研究钢铁防护的方法”的实践性作业,学习小组查得资料:钢铁膜化处理是钢铁防护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在钢铁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保护膜。
检验膜的抗腐蚀性能要做“滴铜实验”,即往钢铁表面滴加含硫酸铜的腐蚀剂,60秒后钢铁表面才出现红色物质,表明抗腐蚀性能达标,且越迟出现红色物质的越好。
请和小组同学使用某种膜化剂开展如下项目式研究。
任务一:验证膜的抗腐蚀性能【实验1】将有膜化和未膜化的薄钢片分别进行滴铜实验,有膜化的薄钢片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明显推迟。
(1)出现红色物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有膜化的薄钢片出现红色物质的时间明显推迟,其原因是。
任务二:探究膜化条件对膜层外观的影响【实验2】其他条件相同时,将薄钢片放入pH=3、不同温度的膜化剂中浸泡20分钟,观察钢片表面形成的膜层外观。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科学探究题1.为验证氢氧化钠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演示。
实验甲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乙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大量气泡。
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分析与讨论】(1)同学们对实验乙中产生气泡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讨论,认为实验乙中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取错或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缘故。
经核实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取错,同学们一致认为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则实验乙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作出猜想】猜想一:含有氢氧化钠;猜想二:不含氢氧化钠【进行实验】(2)同学们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uCl2溶液,观察到,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拓展】(3)①在【进行实验】中的CuC12溶液,待换为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①若委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2.化学科学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国古代的很多传统工艺中蕴含着对化学知识的运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有“涑帛”的方法,将“贝壳灰”和“草木灰”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用来洗涤丝帛,所得丝帛顺滑亮丽。
某学习兴趣小组对该项传统工艺十分感兴趣,于是展开了探究之旅。
【查阅资料】①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贝壳灰主要成分为CaO。
①脱胶率越高,所得丝帛越顺滑亮丽,浓度为10%的K2CO3溶液pH=11.6,浓度为1%的KOH溶液pH=12.2。
【提出问题】丙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猜想I:只含有KOH;猜想II:含有KOH、Ca(OH)2;猜想III:含有KOH、K2CO3;猜想IV:含有KOH、Ca(OH)2、K2CO3。
(1)如图所示,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猜想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特训: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特训:科学探究题1.网课学习中我们无法做实验,但同学们探究的脚步没有停止!下面是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回忆学习酸碱反应时进行的探究实验,请你参与进来:上述实验中,甲通过的现象,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
向乙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却出现了气泡。
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则图一中①表示的是(填符号)【继续实验】将两支试管的废液混合在同一烧杯中,出现了图二的现象,同学们对废液中的离子成分展开探究:【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离子?CO小桥的猜想:Na+、Cl-、Ca2+你的猜想:【猜想与假设】小虹的猜想:Na+、Cl-、2-3上述猜想中,错误的是的猜想,理由是【实验探究】取混合后的废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溶液,出现,证明“你的猜想”成立。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时,只需探究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2.蒸汽眼罩内主要物质是铁粉、碳、氯化钠等。
使用时,利用铁生锈释放出的热量将储存的水变成水蒸气,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蒸汽眼罩的成分、发热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启了项目式学习之旅。
【活动一】验证“蒸汽热敷眼罩”中含有铁粉(1)请完善下面表格。
(2)步骤①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你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写出你的做法与同学们交流。
【活动二】了解“蒸汽热敷眼罩”的发热原理(4)资料: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亚铁,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受热后分解为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是(填化学式)。
依据。
【活动三】模拟探究“蒸汽热敷眼罩”中活性炭、食盐的作用。
(5)用如图所示装置,将2g铁粉、5g水分别与不同量的活性炭、食盐均匀混合。
10分钟后测其温度的变化。
①X= 。
①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活动四】交流讨论(6)铁生锈是一个的过程。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复习二实验与探究同步测试新版
专题复习(二) 实验与探究01专题概述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中的必考内容,考查的内容主要有:(1)实验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气密性、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2)气体制取的原理及装置的选择的应用;(3)几个重要实验,如混合物的分离、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操作、物质在氧气中发生燃烧反应的实验;(4)常见物质的检验,主要是H+、OH-、Fe3+、Cl-、SO2-4、CO2-3、NH+4等的特征反应;(5)掌握物质的鉴别和鉴定及分离和提纯;(6)综合实验和简单实验方案设计(或包括确定实验原理、仪器、药品、装置及实验步骤或对实验进行补全或改进等)。
一、化学基本操作与实验1.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例1】下列玻璃仪器的名称错误的是( )A.普通漏斗 B.锥形瓶 C.集气瓶 D.长颈漏斗【解析】分液漏斗有一活塞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而长颈漏斗没有活塞,无法控制液体流量,故D为分液漏斗而不是长颈漏斗。
【答案】 D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方法,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仪器的洗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过滤,蒸发,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药品存放实验的安全要求,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例2】(2018·南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CO2B.干燥H2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D.检测待测溶液的pH【解析】A、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的石灰水,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错误。
【答案】 B二、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气体的性质,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人教版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实验探究专题(带答案)
人教版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实验探究专题(带答案)一、实验探究题1.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如图1所示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________.(填步骤名称)(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3)计算所需NaCl质量为3g,称量时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上.(4)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如图2所示,该同学观察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5)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3.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 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 粒子就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
2024年中考化学冲刺二轮复习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冲刺二轮复习训练:科学探究题1.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华将稀硫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发现没有明显现象。
于是按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证明了稀硫酸确实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选用酚酞而不用紫色石蕊的理由是。
(2)小芳选取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获得了如图2所示的溶液的pH、温度变化曲线。
①进行实验前,烧杯中的溶液是(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①根据图象,能证明酸碱中和反应确实发生的依据是。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3)珊珊从实验室里发现了草酸(H2C2O4)溶液,用它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同时用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如图3所示。
【查阅资料】草酸是一种有机酸,少量的氢氧化钠与草酸反应生成草酸氢钠(NaHC2O4),过量的氢氧化钠与草酸反应生成草酸钠(Na2C2O4)。
【实验分析】①a点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在曲线到达a点之前,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
①曲线ab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经检验滤渣的成份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份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Ca(OH)2猜想三:NaOH和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说明原因。
【实验证明】3.小明的妈妈开了一家理疗店,其中有一项海盐热敷项目。
小明对海盐能否食用产生了兴趣。
他取了一些海盐带回学校,与兴趣小组同学一起对海盐中含有哪些成分,海盐能否代替食盐食用进行了项目性学习。
【信息检索】a、海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可能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钠等物质,海盐中含有极少量的碘元素。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第课时)-年中考二轮化学
初中化学中考第二轮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第1课时)1、解题要领:⑴仔细读题,抓住探究目的实验和探究活动都是围绕实验目的展开的。
脱离了实验目的,解题过程中就难以分析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的设计思路,答题的时候往往会离题或者答题不准确。
实验目的一般就在创设的情景里或根据提出的问题、猜想假设分析可知。
1、解题要领:⑵分析探究原理,理清探究思路根据实验目的以及实验过程,分析实验原理,理清实验设计思路,是解探究题,包括定性和定量实验探究的关键。
只有把实验原理和实验思路理清楚了,我们才能知道每一步实验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预期的现象是什么或产生什么数据,根据现象或数据得出什么结论,或根据结论判断会产生什么现象,才能准确给出题目所要求的答案。
1、解题要领:⑶关注信息,注意相关性这里所说的题目所给的信息是指创设的情景以及查阅资料所给的信息,这些信息所包含的知识往往有我们没有学过,但与题目密切相关的,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关注。
在解题时,根据已有的知识结,结合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特别是用已有的知识难以分析时,我们就应该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信息,往往答案就隐藏在这里。
2、方法分析:科学探究题考查的内容比较广,包括定性探究和定量探究,科学探究包括八大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八大要素不是探究步骤,常考的有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得出结论和反思评价。
2、方法分析:⑴猜想假设:①猜想假设要有依据,常见的依据是物质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及其它规律等;②常见的猜想方法有列举法(列出所有的可能性)、组合法(可能是A、可能是B、可能是A和B)等;③猜想不合理的原因有:与物质的性质不符、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不能共存(在一起就会发生反应)等。
2、方法分析:⑵设计方案和得出结论:设计探究方案是实验探究题的核心,而得出结论与实验方案紧密相关。
①定性探究:a.主要设计方法:控制变量法与对比法;b.根据实验目的,分析问题的实质,结合探究报告或实验装置图,分析探究的思路,每一步实验操作目的是什么、预期现象是什么、有预期现象实验的结论是什么,没有结论是什么等。
中考科学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十一 实验与探究(二)化学探究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
专题十一 实验与探究(二) 化学探究[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4·某某]实验室中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B )A .烧杯B .试管C .量筒D .集气瓶2.[2015·眉山]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X ,很可能造成失败甚至酿成事故。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图Z111A .存放氧气B .稀释浓硫酸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 实验室存放氧气只是暂时存放在集气瓶中,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能将集气瓶倒置;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利用碳的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气体二氧化碳(C +O 2=====点燃CO 2),所以图中的实验操作错误。
3.[2015·某某]下列实验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D )A .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红棕色气体B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产生蓝色沉淀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氨气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解析】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会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铁丝与氧气反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氨气易溶于水,溶于水中,显碱性,所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浓硫酸,后缓慢加水并搅拌5.[2014·某某]规X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A.CO2验满 B.收集O2C.滴加液体 D.测溶液pH6.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不同品牌洗发液的酸碱度B.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罗兰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D.用干电池、灯泡、导线、6B铅笔芯等验证石墨可以导电【解析】 pH试纸不能润湿后再测试。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十一)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十一)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的是()A.NaOH NaCl CuSO4HClB.KNO3Na2SO4NaOH KClC.KCl Ba(NO3)2HCl CaCl2D.Na2CO3 Ba(OH)2 KNO3Na2SO43.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的常用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功的家庭小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4.青铜是铜锡合金,我国古代金属锡的冶炼发生的反应主要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青铜属于纯净物B.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C.二氧化锡是氧化物D.CO在反应中是还原剂5.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过程,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鉴别碳粉和氧化同粉末取样后,分别在空气中灼烧B 鉴别硝酸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取样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C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泥沙溶解、过滤、蒸发D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6.的是()A.CuSO4、NaCl、NaOHB.FeCl3、KOH、NaNO3C.CuSO4、Ag、FeD.K2CO3、NaOH、HNO37.在一定条件下,以下物质中都能与Cu(OH)2、Fe2O3、Fe、AgNO3四种物质反应的是()A. HCl B CuSO4 C. NaCO3 D. HNO38.为了鉴别Na2CO3、Na2SO4、NaOH和H2SO4四种物质的水溶液,还需要从下列试剂中另选一种试剂的是()A.稀硝酸B.稀盐酸C.酚酞试液D.氯化钡溶液9.人类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实验中观察到试管甲中有气泡产生,则试管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反应后将甲、乙两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
【提出问题】烧杯内沉淀是什么?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钡和硫酸钡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硫酸钡不溶于酸,碳酸钡可与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反应。
9.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在实验室中由Cu为原料制取CuSO4溶液的实验方案,并进行评价分析、实验探究和方案改进.
【实验方案】
方案一:Cu CuO CuSO4
方案二:Cu CuSO4[Cu+H2O2+H2SO4(稀)=CuSO4+2H2O]
方案三:Cu CuSO4[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4.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SO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某地刚降到地面的雨水进行实验.
【相关信息】①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定时间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③BaSO3不溶于水,但能跟稀盐酸反应,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则猜想III正确
【拓展延伸】酸雨中含有的酸除了上面的H2SO3和H2SO4以及空气中C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CO3外,还可能含有的酸根是.
5.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钉在不同溶液中腐蚀的速率”,在相同条件下取同浓度的下列不同溶液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并用手持数据采集器进行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科学探究题
2024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科学探究题1.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种碳的氧化物?【合理猜想】猜想1:只有CO猜想2:只有CO2猜想3:【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猜想3是。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装置的作用是除尽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D 装置的作用是;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3)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i)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ii)E装置中出现的现象。
(4)通过实验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
【学习交流】(1)甲实验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把实验后B、D试管内的溶液全部倒入同一干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仅得到无色溶液,他们决定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讨论交流】(2)同学们一致认为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烧杯中溶液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什么?【进行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有NaOH;小亮认为可能有Na2CO3;小红认为可能有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
(3)【验证猜想】【结论分析】(4)小刚认为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继续实验】(5)小刚取实验操作②得到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观察到现象,证明小红的猜想成立。
3.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②)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 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小组同学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及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物理性质对比实验:将两支相同的已收集满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出现如图1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2)化学性质的对比实验: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分别进行如图2实验(部分装置省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 与D 现象接近;B 与E 现象相同;C 与F 现象差异很大,C 仍为红色,F 红色逐渐褪去,加热后又变回红色。
化学小组同学只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请写出2SO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一种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方法: 。
(4)实验反思: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相似之处是 (写一点即可)。
(5)漂白是溶液褪色的原因之一,如:F 装置中品红褪色的原因是漂白造成的;很多其他的化学反应也可以使某些有色溶液褪色。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发现:将2SO 气体通入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 稀溶液中,也观察到溶液的红色褪去。
该小组同学也想通过实验来探究该溶液褪色的原理,经过大家的讨论和分析后,提出了如下两种假设。
假设一:2SO 或2SO 与水反应的产物漂白了红色的溶液; 假设二:2SO 与氢氧化钠反应,降低了溶液的pH 。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合理的实验方案,验证以上哪种假设成立: 。
2.“吹气生火"”实验:用导管向包有过氧化钠(Na 2O 2)粉末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了起来。
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I :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实验装置:①:探究试管内残留白色固体的成分【查阅资料】①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N2、CO2和水蒸气:①Na2O2不会与N2发生反应:①BaC1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猜想1:CO2参加反应,白色固体是Na2CO3:猜想2:H2O参加反应,白色固体是NaOH:猜想3:CO2和H2O均参加反应,白色固体是Na2CO3和Na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一 实验与探究(二) 化学探究[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4·咸宁]实验室中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B )A .烧杯B .试管C .量筒D .集气瓶2.[2015·眉山]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失败甚至酿成事故。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图Z111A .存放氧气B .稀释浓硫酸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 实验室存放氧气只是暂时存放在集气瓶中,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能将集气瓶倒置;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利用碳的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气体二氧化碳(C +O 2=====点燃CO 2),所以图中的实验操作错误。
3.[2015·扬州]下列实验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D )A .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红棕色气体B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产生蓝色沉淀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氨气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解析】 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会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铁丝与氧气反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氨气易溶于水,溶于水中,显碱性,所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浓硫酸,后缓慢加水并搅拌5.[2014·烟台]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B )A.CO2验满B.收集O2C.滴加液体D.测溶液pH6.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不同品牌洗发液的酸碱度B.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紫罗兰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D.用干电池、灯泡、导线、6B铅笔芯等验证石墨可以导电【解析】 pH试纸不能润湿后再测试。
7.[2015·济南]如图Z112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图Z112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图示中x的数值为3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8.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D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解析】实验应尊重事实。
9.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有利于理解科学的本质。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木条继续燃烧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10.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 D ) 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B.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C.用氢氧化钡溶液区分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钠D.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解析】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氯化氢气体,而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
11.[2014·呼和浩特]钠是一种银白色固体,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把钠投入水中,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闪亮小球在水面上游动,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
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A.金属钠必须隔绝空气保存B.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钠熔化,钠是熔点最低的金属C.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D.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蓝色沉淀12.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Z113所示曲线。
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 .B 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 .A 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蓝D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解析】 该反应pH 降低,为向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的过程。
B 点时恰好完全反应,C 点时,酸过量。
13.为了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如图Z114所示取2支试管分别进行有关实验,若要观察到现象的差异显著,所用液体合理的是 ( B ) A .蒸馏水 B .稀盐酸 C .酒精水溶液 D .硫酸钠溶液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 )15.如图Z115所示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D)图Z11-4图Z115A .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为:乙>甲>戊B .丙中的铁钉不生锈C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D .丁中铁钉生锈最严重【解析】 丙中的铁钉不生锈,丁、戊中的铁钉不易生锈,甲、乙中的铁钉易生锈,且乙比甲快。
16.如图Z116所示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图Z116A .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B .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C .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高温Fe +CO 2 D .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解析】 还原出来的铁粉呈黑色。
17.如图Z117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经数小时实验后,U 形管A 、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C )图Z117A.A处下降,B处上升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上升,B处下降D.A、B两处都不变18.[2015·济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得到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Z118所示)。
请根据图像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图Z118A.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Al>Mg>Fe>Zn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Al>Zn>FeC.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Al>Mg>Fe>ZnD.Al、Mg、Fe、Zn四种金属与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比:127∶124∶156∶16519.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如图Z119所示)。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 )图Z119A.①稀硫酸②硫酸铜B.①稀盐酸②硫酸锌C.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D.①稀硫酸②氯化镁20.防锈和回收废旧金属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
为测定一种待回收的废铁中铁的锈蚀程度,某同学取该部分锈蚀的铁片样品(仅由铁和氧化铁组成),测得其中氧元素的含量为12%,则样品中已被锈蚀的铁元素占原金属铁的质量分数约为( B )A.28% B.31.8%C.46.7% D.70%【解析】氧化铁中氧元素和铁元素的质量比为3∶7,因含氧12%,则含铁为88%,被氧化的铁为28%,被氧化的铁占铁的31.8%。
二、简答题(每空格1分,共13分)21.[2015·广州]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2SO4溶液。
①计算:需要Na2SO4 3.0g,水47.0g;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0g的Na2SO4。
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先__在右盘添加3g砝码(或者移动游码至3g)__,然后__向左盘中添加硫酸钠固体__,至托盘天平恰好平衡;③量取:用量筒量取47.0mL水。
请在图中画出47.0mL水的液面位置;④溶解。
【答案】如答图所示。
第21题答图(2)稀释溶液。
(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mL)①取1mL6%的Na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得到溶液a;②若用3.0g Na2SO4配制与溶液a浓度相同的溶液,其体积是__5000__mL。
图Z11-10【解析】(1)②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原则“左物右码”,先放砝码再放固体。
所以在调零、放相同的纸片后,先在右盘放3g砝码(或者移动游码至3g),然后在左盘添加固体。
③用量筒量取47.0mL水,应该使水的凹液面和47刻度对齐,观察时要平视,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2)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mL 6%的Na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得到溶液a,a溶液的质量分数是0.06%,若用3.0g Na2SO4配制与溶液a浓度相同的溶液,则设溶液的质量为m,则有:3.0g÷m=0.06%,解得m=5000g,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mL,所以溶液的体积是5000mL。
22.[2015·鄂州]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中“↓”表示有沉淀产生;“↑”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
(1)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HCl__,A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复分解反应__。
(2)A与B、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Na2CO3+2HCl===2NaCl+H2O+CO2↑__;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电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Z1111所示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图Z1111(1)实验Ⅰ是为了__探究Na+能否使酚酞试液变红__。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__,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__。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__白色沉淀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