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本解读与目标设定_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高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 高中政治 应考教师须知: 1. 本卷分三部分,共7道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学科、准考证号。
根据所提供的教材,回答问题: 一、教材内容分析(共60分) 1.贯穿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全书的主线是什么?请围绕这一主线对课本各单元内容做简要概括。
(18分) 2. 《政治生活》每框均由三目组成。
请以第二课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为例说明《政治生活》每框三目编写的逻辑特点。
(15分)
3. 张老师在上必修2第三课第一框题《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时,以“一会一府两院”的概括对我国国家机关体
系作了简要说明。
有听课老师认为,课本中未出现这个知识点,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本框教学要求中也无此内容,张老师可以省去这一教学环节。
你是否同意这位听课老师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15分)
学校 姓名 报考学科 准考证号
4.《 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参考试卷第32题如下:
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询问和质询的权利。
2010年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首次专题询问,财政部多位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
上述事实表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了对政府的监督
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履职能力逐渐增强
C.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D.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进一步扩大
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对该题进行解题分析。
(12分)
二、教学目标设定(共30分)
阅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课标内容、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要求和课本,并回答问题。
课标内容:
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教学要求:
5.本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并阐述理由。
(12分)
6.写出这一框的教学目标。
(要求写得具体、明确、可操作)(18分)
三、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10分)
7.2012年3月19日,四川省在其政府网站公布了53个省级部门“三公”经费2011年决算及2012年预算,随后一周之内,从省会成都开始,全省21个市州,相继公开了“三公”经费。
为体现时代性,李老师在教学《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时以上述材料替换了课本29页上方探究活动的情境材料。
这样做是否合理?为什么?
温州市高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测试样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高中政治
一、教材内容分析(60分)
1.《政治生活》的主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2分)。
全书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从公民的角度论及民主政治,引导学生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从政府的角度论及民主政治,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政府,学会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第三单元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论及民主政治,引导学生明确我国各项重大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第四单元从国际社会的角度讲公民参与国际政治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国家利益。
(每个单元的角度概括得2分,从学生的政治生活落脚正确说明单元内容得2分,每单元共4分)
2. 《政治生活》每框三目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其编写有明显特点:
第一目是情景导入(1分):提供与课文有关的案例、问题和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2分),如《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第一目以刘某西瓜被劫、派出所值班民警不予理睬的事件作为案例,设计了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与共享(2分)。
第二目是情景分析(1分):对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2分),如《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第二目阐明了公民监督的对象、监督权的内容、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等知识(2分)。
第三目是情景回归(1分):进一步阐明相关知识内容,并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2分),如《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第三目“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阐述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说明公民应如何行使监督权,并以学生进行民主监督的实例告诉学生如何制订监督方案,进行了践行性的引导(2分)。
3. 《政治生活》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有“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一府两院’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提示和建议(未具体说明,能指出课标中有相关要求即得2分)。
课本在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探究活动中出现了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在该框辅助文中出现了我国国家主要国家机关的知识(未具体说明,能指出课本中有相关内容即得2分)。
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指出,对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不作拓展,对辅助文中我国国家主要国家机关的知识不作要求。
(指出省学科指导意见中对该知识点的要求得2分)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中点明了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知道我国政府的性质是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本框的基本要求。
(只要指出本框有政府性质的知识且省指导意见有要求即得4分)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以及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在不影响本框主体内容教学的情况下,教师以“一会一府两院”的概括对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作简要说明是可行的。
教师也可采取如下做法:本框教学中不涉及,根据课本内容顺序在第五课第二框教学中再行简要说明;或者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中是否出现障碍而灵活处理(对张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可行作出有依据的判断得5分)。
4.正确答案为A(3分)。
分析:题干表述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运用法律赋予的询问和质询权对国务院进行监督,故选A(3分)。
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不能理解为监督权本身的扩大,也不能反映其整体履职能力的增强,故排除D和B(4分),题干反映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政府的关系,非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系,故排除C(2分)。
5.重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多种合法渠道(2分)。
理由:是课标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是本框核心部分第二目的内容,学好这一内容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谁监督、监督谁、如何监督、监督有什么用的问题,有助于其他教学要求的顺利达成(4分,阐述理由时应将重点的确定置于本框整体中予以考虑)。
(重点主要依据文本确定,同时结合学情,若答其他内容,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难点:示例1: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2分)。
理由:属于发展要求,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需结合实例让学生充分参与,在体验中达成目标,且难以测量(4分)。
示例2: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区别(2分)。
理由:内容和形式易混同,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等(4分)。
(难点的确定主要依据学生的思维困惑、现实困惑等具体情况确定,不强求统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6.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自学阅读课文能说出公民民主监督的对象和监督权的内容;学生通过典型监督案例的探究,学会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并叙述其要求,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公民负责地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6分,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写出知识目标,目标的表述应落实到学生,可操作、可观察。
复述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不得分。
)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学阅读课本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通过典型监督案例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已有经验,以及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典型监督案例探究培养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模拟参与民主监督使学生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6分)
(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表述应写出具体的载体或途径,具体内容不强求统一,符合课标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三、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运用(10分)
7.不合理(1分)。
四川省公布“三公”经费的材料虽然典型新鲜,但强调的是政府接受监督的内容而非形式,侧重于政府主动接受人民监督的角度(4分)。
课本29页上方探究活动强调的是政府在不断创造新形式、新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渠道,从本框的教学目标来看,是侧重于公民如何利用这些渠道行使监督权的角度(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