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九年级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背景、注释、译文、赏析
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专题(有答案)1.《登鹳雀楼》 - 王之涣- 题目:《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景色和自然风光。
通过形容楼前广阔的河流、远处的青山和附近的乡村田野,作者展示了自己在高处俯瞰大地时的壮美感受。
- 主题:表达人们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 感情色彩:作者经历到了山川河流的辽阔壮丽,体味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和伟大,并产生了敬畏和自省之情。
- 修辞手法:- 比喻:用“登鹳雀楼”来比喻作者所在的高处,突出其观察的角度和高度。
- 反问:通过反问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强调了自然界的广阔无边和永无止境的奇观。
- 对偶:通过对偶结构的运用,如“何必见庙墓,心中只有诗书间”,突出了作者对名利财富等虚无的态度,强调了内心追求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 韵律特点:本诗共七律四十九字,平仄工整,较为优美。
2.《静夜思》 - 李白- 题目:《静夜思》- 作者:李白这首诗是李白在夜晚时刻的自省之作。
诗中写道,作者独自思索着远方家乡的事情,念及家人和朋友,感叹时间的匆匆流逝。
- 主题:表达作者在夜晚时思念远方故乡和重要人物的情感。
- 感情色彩:作者通过表达对远方家乡和重要人物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一种离别的伤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
- 修辞手法:- 比喻:用“疑是地上霜”来比喻夜晚时地面上的露水,表达了作者寂寞孤独的心情。
- 借代: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借月光和露水来象征夜晚和离别的情感,增加了诗意的含蓄性。
- 韵律特点:本诗共五言绝句,四句皆押韵,节奏明快,抒情自然。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杜甫- 题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杜甫这首诗是杜甫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作品。
诗中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离散的思考。
- 主题:表达离别时的思念和友谊的珍贵。
- 感情色彩: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美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作者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和赏析精编(精编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和赏析精编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评析】这首诗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风光的真情和高洁人格,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和旷达的心胸,以及向往闲适的田园生活、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评析】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为李白饯行。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这首诗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评析】这首语调自然亲切的诗歌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的赞美,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人陶醉于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的太平景象,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反映了他乡居闲散仍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评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
九年级上册诗词赏析
九年级(上册)诗词赏析一、望江南·温庭筠[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望的结果是肝肠寸断后写了楼、帆、斜晖、江水、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来说,由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千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之长,“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西下,江水持续东流的自然景象,江水悠悠,预示着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
[评析]:描绘了萧瑟肃杀的边塞秋景,体现了雄奇壮阔的边地风光;写出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还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而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希望剿平敌寇、保境安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风格豪放苍凉1、赏析范仲淹的《渔家傲》并答题①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②词的下片抒情,“将军白发征发泪”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将士虽思家但更愿报国之心。
2.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4.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5、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三、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并答题①本词上片以叙述为主,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②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③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使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学习初中的古我们不应该还停留在背诵阶段,我们应该学会赏析古诗。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九年级古诗词赏析(一)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上片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
“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
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
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
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
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
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
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汇总)
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 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 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 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 恰相符合。
诵读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 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 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 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 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 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 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 十分真切。
课外古诗词赏析汇总
1、商山早行
温庭筠
关于作者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 卿,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诗与 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艺术成就 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 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 称“温韦”。
诵读
duó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 象征意义。“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 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 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 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 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 依恋。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 名句。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 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 “好收吾骨”作结。在章法上,又照应第二联, 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 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1、《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简明地写出了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运用了拟人方法;写女子登楼远眺盼归人而不得的失望、怅惘之情)肠断白苹洲。
(最能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表现女主人公盼望心上人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边地荒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塞下风景之异;描写边塞荒凉萧条景象;表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思乡但不能归家;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表现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家乡又因战功未立无法回家;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羌管悠悠霜满地(表现塞外天寒地冻),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将军征夫愤懑之情;表达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战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表现作者壮志难酬)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狂气)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心不已;)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集中表达诗人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现诗人不服老,仍希望得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写出作者为国御敌雄心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辛弃疾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表现作者面对依旧景物,而人事改变),欲语泪先流。
(以泪代语述说不幸;表明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叙述了诗人哀伤的原因,充分表现哀伤程度之深;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部编版(含答案解析)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下列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诗歌开头以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有何用意?4.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各题。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B.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内心的悲苦形成强烈的反差。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抒发了诗人决心渡过黄河翻过太行山,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念。
D.最后两句中的“破”“挂”两个动词富有表现力,充满气势,充分表达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
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②,凫雁满回塘。
【注释】①动征铎:驿站里响起了铃铎声,催促旅宿的客人动身上路。
九年级下册《词四首》赏析
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默写语句⑴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⑵①化用王之焕《凉州词》中“一片孤城万仞山”和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②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⑶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的句子: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⑷①表现守边将士既怀念家乡,又有崇高的责任感的句子:②揭示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既思念家乡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句子:③表现守边将士坚持抗敌的英雄气概和浓重的思乡之情的句子:④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⑸①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的句子: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的句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语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炼字】“异”字统领全篇景物的特点。
概括地写出了秋季边塞和中原地区风光的不同,总领下面的写景内容。
【衬托】“雁去无留意”衬托了边地的荒凉,暗示了戍边将士的悲凉心境。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景】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透露出严峻的军事形势;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动静结合】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用典】化用“窦宪勒石燕然”的典故,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归乡无从谈起。
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九年级上下册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上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一、九年级上册词五首赏析■一、《望江南》(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大意】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主题】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与孤独寂寞的内心情感。
[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
(由盼望到失望最终绝望。
)1.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一句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请说出理由.我认为“独”字,是独自之意,写尽了思妇无限的孤独\寂寞之情。
2、简要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脉脉"、"悠悠"两个叠词,移情于景,表面写水,暗写女子望穿秋水的眼神。
“脉脉”形容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运用拟人,赋予夕阳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女子对思念之情。
“悠悠”描绘了斜阳余晖欲落未落,含情脉脉,不尽的江水也似乎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向远方流去,形象地表达了女子的思念之情也像江水一样连绵不绝以及她孤独失望之情。
3、下面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
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二、《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初三中考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卷含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辋口①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唐〕裴迪积雨晦空曲②,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答裴迪〔唐〕王维森森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注释】①辋口:辋谷口。
终南山辋川是王维的居住地。
②空曲:高峻险要的山峰。
(1)这是一组赠答诗,裴诗中的“积雨晦空曲”与王诗中的“________”相应和。
(2)裴迪问“南山复何在”,王维答“心知白云外”。
这一问一答传达出彼此怎样的情谊?请简要分析。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自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题①陈毅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古诗词翻译+赏析重点知识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古诗词翻译+赏析重点知识内容有点多,建议先收藏保存。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可以点个赞支持一下哦!0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上阕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
词人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雁去”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边声”句,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有的声音。
“孤城”句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下阕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词人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建立军功、勒石燕然,表达了词人爱国、卫国的精神。
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和戍边将士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主题】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写法】①上阕着重写景,为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②下阕着重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③运用典故、互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初三语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语文学习注重的是知识积累,只有长期的知识积累才能学习好这门课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
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
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4.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5.“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部编教材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
古诗文鉴赏、梳理七年级上册1.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qiāng)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 潼关清末·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下册8.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 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1.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jiá)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2. 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3.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zuàn)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4.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八年级上册15.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古诗词三首九年级上册
古诗词三首九年级上册在九年级上册的古诗词中,有三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以下是这三首诗词的原文及简要赏析:1. 杜甫《秋兴八首》之一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巫山巫峡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诗中以玉露凋伤枫树林、江间波浪兼天涌等景象,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壮美。
同时,诗人通过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等句,抒发了客居他乡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原草生命力顽强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诗中以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等句,展现了草木生长的自然规律。
同时,诗人以送别王孙的场景,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与依恋。
3. 李白《将进酒》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主张珍惜当下,尽情享受人生。
诗中以黄河之水天上来、高堂明镜悲白发等句,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
诗人通过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等句,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豪放,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这三首诗词分别展现了秋天的壮美、生命的坚韧和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是九年级上册古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学习这些诗词,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诗词赏析(五篇)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理解“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蕴涵的两层意思。
赏析:①一是特别突出一个“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远行爱人的归来;二是“女为悦己者容”,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回来。
②写出了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2、“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作者通过什么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这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赏析:①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
②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
③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
3.从“ 梳洗”到“ 斜晖”写出了词中女子等等远行爱人归来的时间之长。
4.“独倚”二字,与后句“千帆”暗成对比,其作用是什么?。
赏析:既写女子的孤寂落寞之情,又写女子优雅倚栏之态
5.“脉脉”、“悠悠”两个叠词,用什么修辞手法?表面写水,实质是写女子的什么心态?
赏析:①拟人、暗喻;② 望穿秋水。
6.结尾一个“断”字,形象写出女子什么情感?
赏析:失望与悲伤7、“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答:夕阳的余辉淡淡地洒在江面上;绵绵不尽的江水静静向东流去。
表现主人公孤独寂寞,思念远行爱人的惆怅心情。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答: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的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3.本词上片写出了哪些雄壮场面?
赏析: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
4.下片写作者豪情万丈,哪两个动词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赏析:了却、赢得
5.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 可怜”。
6、“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在这首词中“壮”是怎样体现的?
赏析:①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
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
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难心壮志;
③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7、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赏析: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8.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
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2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9.全词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赏析:可怜白发生。
作用:从追忆过去回到现实,与前面词句形成极大的情感反差,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能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10.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赏析: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1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赏析: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分)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报
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2、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3、答:“狂”字,“狂”突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3、“鬓微霜,又何妨”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答:表达词人虽然年纪不轻,但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仍然意气风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4.“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赏析: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言简而意丰。
5.“左牵黄,右擎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其中“黄”、“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赏析:在谪官生涯中雄风犹在威武豪豪迈的太守;借代
6.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哪些?
赏析:擎、卷、挽、射
7.“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赏析:“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
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赏析: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为国立功的心志。
渔家傲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
健,感情沉郁。
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雁去”
2、词的上片描写的塞下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答:写出了塞下天气寒冷、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环境氛围。
4、词的上阕写景,以一“异”字统领,其“异”有哪些表现?词中一个“异”有什么作用?
答:表现:①雁去将士留;②秋风边声起;③落日孤城闭。
作用: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渲染了边塞荒漠的悲凉,也暗示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
作用: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5.下阕抒情。
把爱国思乡之情这两点统一起来,用典表现的句子是哪一句?
赏析:把爱国思乡之情这两点统一起来,用典表现的句子是“燕然未勒归无计
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赏析: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7.本词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赏析:本词的风格特点是意境开阔、苍凉悲壮。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本词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用语含蓄,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风住尘香花已尽”句暗含着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伤感和对自身年华已逝、流荡无依
的感慨。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
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答:“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
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之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比喻(设问、夸张),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
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
3请用你的话描述一下“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情景。
(50字以内)
赏析:暮春时节,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
4、“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赏析:《武陵春》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
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
“闻说”“也拟”“只恐”表现的情感是欲抑先扬的:“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
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
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
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