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 历史 (A) 教师版【含答案及解析】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 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共70分)一、选择題(本大題共35个小題,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史载,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
”辅政的周公人贺,成王曰:“吾与之戏耳。
”周公曰:“天子不可戏。
”遂封叔虞于唐。
这反映出当时A. 周公权倾朝野天子成为傀儡B. 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C. 儒家诚实守信思想初露端倪D. 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礼乐秩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周公曰:‘天子不可戏。
’遂封叔虞于唐”可知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B项正确;周公权倾朝野天子成为傀儡与材料辅政的周公入贺,矛盾,排除A;材料体现周公维护分封制,而不是体现儒家诚实守信思想初露端倪,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礼乐秩序的相关信息,排除D。
所以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天子不可戏”,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
2. 我国山东半岛地区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B. 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C. 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D. 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周的时候,为了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分封功臣、宗室子弟及先代贵族的后代到各地做诸侯,以达到“封邦建国,以藩屏周”的目的。
其中,齐为功臣姜尚的封地,鲁为宗室的封地,受传统宗法制的影响,山东称鲁而不称齐。
所以C项正确。
其他说法均不正确。
3. “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
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
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A. 诚信观念部分丧失B. 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C. 夷夏之防不复存在D. 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据材料“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等级秩序森严,春秋盟誓参与者有不同的等级,说明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故B选项正确;“誓”虽然是一种约束性语言,但材料无法体现诚信观念的丧失,故A选项错误;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也不能说明夷夏之防不复存在,故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于秦朝,故D选项错误。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 、II 两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2、Ⅰ卷的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在商代,占卜是商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这种方式( )A.减少了商王决策的盲目性B.是行政机构不健全的必然产物C.使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D.解决了贵族在权力分配上的矛盾2.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度D.王位世袭制3.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4.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分封制逐渐瓦解B .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 .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 .宗法制已完全崩溃5.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但他对夏、商、周的制度也有明显的继承,这主要体现在( )A.皇位世袭B.中央官制C.地方行政D.皇权至上6.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
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
此称谓( )A .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B .体现了皇权上天赐予的神秘性C .意在突出皇帝与众不同的地位D .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7.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 版 人教版
2019高一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二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2.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表现在()A.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B.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C.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D.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3.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B.从人治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D.君主政治到民主政治5.下列为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机构权力运行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中央机构的决策更科学 B.甲乙都通过分权维护了皇帝集权C.乙的中央机构更能体现家天下 D.甲乙都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6.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虽有武臣,盖仅有也。
”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宋朝官员都是文人B.知人善任C.重文轻武D.分化事权7.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为解决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带来的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①设立中朝②设置节度使③设立通判④实行推恩令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④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江西省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 全球华人都重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是因为()A . 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B . 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C .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D . 孝宗敬祖的中华传统2. (2分)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文化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B . 宗族关系也是基本的政治关系C . 采取民主方式推选国家最高掌权者D .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3. (2分) (2017高一上·大连期中)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
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 . 宗法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内外朝制4. (2分) (2017高一上·大石桥月考) “长兄如父”是中国流传久远的俗语,语出《孟子•跬道》。
大意是家中的长子、老大,应协助父母照顾弟妹,主持家务;家中父母不在(外出、世故)时,家中的老大要担当起父的责任,照顾好弟妹尽扶养、教育之责。
下面关于这一俗语说法正确的是()A . 是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体现B . 是封建社会的糟粕C . 反映了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D . 反映了传统中国社会人伦关系的混乱5. (2分)下图是孔氏家族的族谱——孔子世家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 . 分封制B . 宗法制C . 郡县制D . 中央集权制6. (2分) (2017高三上·怀仁期中)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
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杜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
2019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
2019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龚书铎著《中国社会通史》:“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上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
”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 B.行省制C.郡国并行制 D.分封制2. 对下列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体现了君主制中的三权分立②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③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④对隋唐政治影响深远A.①②③④ B.②④C.②③④ D.①②3. 宋代“……参知政事宜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
……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材料直接反映了()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权力的加强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4. 2012年7月1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这充分说明了()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5.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6. 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虽有武臣,盖仅有也。
”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重文轻武 B.知人善任C.宋朝官员都是文人 D.分化事权7.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尚书省 B.参知政事C.枢密院 D.军机处8. “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
2019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2)
2019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左传》中记载:“王后没有儿子,就立长子,年龄若相当,就立贤德,若都贤德,就得靠占卜了。
”这说明A.周朝仍然保留了浓厚的神权政治色彩B.宗法制的具体实施办法相对完整C.年龄是春秋时期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D.宗法制在春秋时期遭到冲击2. 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
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
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
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
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3.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
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的全面推广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4. 古代雅典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街道体系也缺乏规划,城市一直延续到郊区和乡村、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
惟其如此,雅典人创造了独特的文明。
以上材料最能说明()A.城市设计理念源于小国寡民的地理环境B.城市设计与其行为和观念形成互动效应C.城市规划科学合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街道体系缺乏规划导致民主政治出现弊端5. 罗马法规定“四条脚动物致人损害的,该动物的所有人应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有人从非洲带回来一只二条脚的鸵鸟,致他人受到了损害,被害人便将鸵鸟的所有人告上法庭,要求损害赔偿,引起争议。
原因是,罗马法只规定了四条脚动物致人损害其所有人应负赔偿责任,而没有规定二条脚的鸵鸟致人损害其所有人应否承担赔偿贵任?”罗马法学家认为:“鸵鸟的所有人应承担责任。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严格的等级,以下序列正确的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卿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大夫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4.解决贵族之间权力、土地及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稳定和团结统治集团,西周实行了A. 禅让制 B.分封制 C.集权制 D.宗法制5.秦朝时,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 三公 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6.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 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7.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A.皇权至高无上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C.秦律严苛细密D.丞相大权独揽8.秦始皇时期,在广东设置了南海郡,南海郡守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9.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都是A. 中央集权的产物 B.为巩固统治而实行C.皇权的产物 D. 仅分封同姓诸侯王10、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
多至数十人。
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
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11.唐朝中央政府“三省制”从决策、审议到执行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1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新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量50分钟满分100分。
注:请考生规范书写!阅卷结束后,对不规范的试卷,作归零处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用笔把正确答案涂黑为■,)1、“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家国一体”的我国古代社会中,先民们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
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中央集权制 D.中央集权制2、史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材料描述的分封主体是()A.王族B.功臣C.姻亲D.先代贵族3、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为了交流方便,多以统治中心区域方言或以此为基础派生的语言作为流行“官话”,据此推断西周“官话”是()A.镐京方言B.殷方言C.普通话D.洛阳方言4、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史记》的记载 B.秦朝绘制的政区地图C.民间的传说 D.史家的学术观点5、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该官员属于()A.十三州刺史B.御史大夫C.参知政事D.三司使6、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8、“网络反腐”倡导“正能量”成为当下搜索热词。
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经确立官员监察制度。
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A.御史大夫 B.刺史C.中正 D.通判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法定的中央机构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0、有人认为,梭伦通过改革,一定程度打破“血缘政治”。
2019学年江西赣州崇义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西赣州崇义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下列反映秦始皇事迹的信息来源中,最为可信的是(________ )A.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B.秦兵马俑的考古发掘C.司马迁的有关叙述D.历史学者的著作2.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分封制_________ ②宗法制___________ ③郡县制度________ ④中央集权制度A .①②③ _________B .①②④C .①② _________D .①②③④3. 下列关于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B .它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 .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D .确立于公元前 12 世纪4. 《文化周刊》评论我国古代某些政治制度时认为:“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
”与此评论观点无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度 ___________B .宗法制度C .丞相制度 ___________D .世官制度5. ( 秦朝 ) 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 1912 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
“这种帝国结构”包括①皇帝制度________ ②三公九卿制________ ③郡县制________ ④三省六部制A .①②③ ___________B .①③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②③④ ____________________D .①②③④6. 分封制在周初和周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周王室衰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生产力的发展C .诸侯争权夺利 ____________________D .王位世袭7.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①②_________ B .③④_________ C .①③_________ D .②④8.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卿世禄制③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______________ 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________D .①②④9. 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实行宗法分封制度。
江西省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 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江西省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
”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是A. 道家B. 墨家C. 儒家D. 法家2. 公元前 513 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 铸刑鼎” 。
孔子对此批评说:“ 晋其亡乎!” 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
“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这反映了A. “ 刑鼎” 体现青铜器冶铸技术的进步B. 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C. “ 贵贱无序” 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D. 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3.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4. 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 六条问事” 考查郡县长吏。
第一条是诏问“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 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 怒则任刑,喜则淫赏” 、“ 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 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 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 等行为。
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A.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B. 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C. 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D. 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5. 读下图“定州汉墓出土的竹简《论语》”。
江西省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高二下·泉港期中)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一邦,……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
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A . 天下为公B . 等级森严C . 注重血缘D . 地方分治2. (2分)(2017·常德模拟) 公元前11世纪,兴起于陕西关中的周国,击败了强大的商王国,代之而为中国的主人。
对此,周人提出“天命糜常,惟德是亲”的理论。
以下相关评论正确的是()A . 甲骨文是了解这一史实最有价值的材料B . 周克商,显现出周人的文化制度优势C . 周人认为天命和道德是政权存亡的关键D . 周克商,开启了古代王朝更替的序幕3. (2分)北京广安门桥北有根蓟城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 . 禅让制B . 井田制C . 分封制D . 郡县制4. (2分) (2019高二下·平湖月考) 据《史记》记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
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仲壬,是为帝仲壬。
帝仲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
太甲,成汤适长孙也,是为帝太甲。
”这说明当时()A . 分封对象都是王族的嫡系子弟B . 嫡长子继承方式已遭人为破坏C . 宗法继承具有嫡子与兄弟相结合的特点D .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5. (2分)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这反映出贾母A .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 .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 .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 .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6. (2分)(2017·郑州模拟)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秦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而分封制在西汉和明初却一再出现。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
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
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
”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A.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2.“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
”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 )A. 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B.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D. 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3.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这种变化说明()A. 等级制度逐渐消失B.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 儒学思想产生影响D. 官僚政治已经确立4.据鲁《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次,而朝周王者仅3次。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 礼乐制度的破坏B. 井田制度的瓦解C. 分封制度的崩溃D. 诸侯势力的崛起5.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朝大业。
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
这本质上说明()A. 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B. 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C. 各国想藉此继承周王权威D.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6.《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昭侯封桓叔(昭侯之叔)于曲沃。
师服预言:‘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
这表明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 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3.“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之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B.破坏了分封制的原则C.严重冲击姬姓诸侯地位财产 D.拱卫了周王室的统治4.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5.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礼乐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6.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礼乐丧葬制B.嫡长子继承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7.《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8.“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奉新一中2021届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计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1.史学界一般把哪一件事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的标志A.尧承禹位B.禹建夏朝 C.禹死启继 D.伯益继位2.《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3.鼎(上图)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
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鼎,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4.《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5.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地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A.既有家族等级关系,又有家族血缘关系B.政治隶属关系C.家族血缘关系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6.周朝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礼乐制7、与分封制不同,宗法制主要规定了权利和义务的A.分配问题B.继承问题C.履行职责D.范围权限8、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A.封邦建国,防御狄夷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以诸侯国拱卫周王室,巩固周朝统治9.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A.所任官职名 B,因功得到的封地C.母亲的族姓D.所在地方的地名10.“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中“礼”主要指A.礼仪B.制度C.风俗 D.贡赋11. 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12.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13.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14.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实行C.察举制的实行 D.科举制的实行15.下列措施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是A.西汉设立中朝 B.唐设三省六部C.北宋设置通判 D.清朝设军机处16.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17.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历史(A)教师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史载: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从制度建设角度看,这一叙述表明商代A. 封邦建国制度并未确立B. 宗法制度并不成熟C. 嫡长子继承制并未确立D. 世袭制度并不严密2.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在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复制。
该观点意在强调分封制A .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3.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A.分封制影响深远 ______________ B.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意识淡漠 ________ _________ 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4. 西周时期天子举行宴会的乐舞规则为八佾(佾为乐舞编队,一佾八人),诸候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
春秋后期鲁国卿大夫季孙氏以“八佾舞于庭”。
春秋后期宴会乐舞使用规格的变化反映出A. 礼乐文化秩序尚不完善B. 贵族等级界限己被打破C. 王权势力影响不复存在D. 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5. 《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 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 (【注】无适:没有嫡子。
钧:均等。
)这段记载说明()A. 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B. 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 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D. 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6. 秦代九卿之一的少府掌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而与此相应的唐代六部中的户部掌全国疆土、天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这一变化反映了A. 血缘政治的削弱B. 中央集权的强化C. 政治制度的成熟D. 宰相权力被削弱7. 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
秦国设郡,最初地位低于县。
战国县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
该学者认为A. 郡县制形成具有社会转型特征B. 战国开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 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D. 郡县制强化西周的集权统治8.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 .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9.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 中央→ 郡→ 县→ 乡→ 亭→ 里→ 什→ 伍→ 户” 的国家治理体系。
这一体系有利于① 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② 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③ 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④ 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0.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 分封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分封制和皇帝制D. 世袭制和行省制11. 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A. 消灭六国B. 严刑峻法C. 修筑长城D. 制度创新12. 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
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 强化君主专制B. 加强思想控制C. 防止诸侯割据D. 加强中央集权13. 唐代在中书、门下设谏官,直接向皇帝提意见;武则天在两省设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
唐谏官的设置 A. 着眼于皇权的强化________ B. 分化相权,提高效率C. 益于减少决策失误________D. 承旨封驳,效能有限14. 唐玄宗天宝年间,由于高门士族长期以来对官学的垄断,加之通过“权贵请托”等制度外因素得到科举及第,高门士族子弟在科举录取上形成垄断性态势。
这说明科举制度A. 没能打击士族门阀的权力垄断B. 保障了封建官僚队伍素质较高C. 影响了选官程序的公平与公正D. 需要配套的制度建设保障执行15. 唐朝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
”下列诗句与材料意思不相符合的是A.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B.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6. 宋代在地方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宋代统治者的这种做法A. 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B. 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C. 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17.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B.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 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 “ 省” 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18.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 内阁制度B. 宰相制度C. 宦官集团D. 胡惟庸集团19. 明初的殿阁大学士,从高到低级别为: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等。
但这些学士之间权力并没有区别,有所区别的仅是资历、荣誉。
由此可见殿阁大学士A. 与皇帝分理天下事务B. 在权力上与宰相无异C. 仅为皇帝侍从以备顾问D. 位高权重,威胁皇权20.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 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A .让子孙后代有章可循B.让“ 群臣” 监督皇帝C.加强君主专制D.精简政府机构设置21. 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
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 察举制的实行B. 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 科举制的推行D. 军机处的设置22. 关于清朝的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A. 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B. 军机处工作效率高C. 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D. 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23.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千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B.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C.君主的权力受到了制约D.君权至高无上的后果24. 古代雅典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雅典城邦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
材料体现了雅典哪一价值观念A. 平等自由B. 城邦优先C. 人民主权D. 法律至上25.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同时代的楷模,是后世民主的源泉,但它也是一种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
”该观点认为()A.雅典民主实为专制制度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26. 在放逐投票时,一个公民主张放逐政治家阿里斯提德。
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这反映了A.雅典公民的理性精神B.陶片放逐法的公正性C.雅典公民的自由意志D.陶片放逐法并不实用27.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原则”A .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B.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转向成文法C.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28. 《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 重视证据B. 主张重罪轻罚C. 纵容犯罪D. 维护贵族利益29. 近代欧洲曾出现“ 罗马法复兴” 的现象。
如 14 世纪,在意大利兴起“ 评论法学派” ,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17 世纪,在荷兰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 理性法学派” ,主张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 19 世纪,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 历史法学派” ,则主张在民族法学中复兴罗马法传统。
这一现象说明罗马法A. 基本内容仍具有生命力B. 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C. 某些原则仍具借鉴意义D. 成为史学研究的理论指导二、连线题30.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惰。
——《礼记》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论集》请回答:( 1 )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5表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
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材料二万民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 1776 年发表的《独立宣言》材料四“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都不能被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