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语故事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的成语故事的讲解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的成语故事的讲解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的成语故事》是讲述一些常用
的成语故事,也是引导孩子们学会从生活中发掘出智慧的珍珠,并懂
得运用它。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些有趣的成语故事:
一、积劳成疾
故事:古代有个人名叫葛洪,他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甚至晚上都在
灯下读书。
他以为每天都这样终能成功,但他的身体却因此而崩溃了。
寓意:工作很重要,但要注意休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二、学富五车
故事:有个叫孟子的学者,他非常勤奋好学,同时他会开五辆大车,
装满了他所学的书。
寓意:勤奋好学,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
三、精益求精
故事:有一个农民在种水稻时,他非常注重细节,多次检查自己的稻
田,终于得到了一大丰收。
寓意:不断追求卓越和完美,可以取得更好的成就。
四、一落千丈
故事:古代有一个叫李损的天才,他非常自大,最终因为骄傲而失去了一切。
寓意:骄傲自满会导致失去更多。
五、绘声绘色
故事:古代有个名叫管仲的大臣,在向君主汇报时,他会用非常生动的描述来表现他所看到的景象。
寓意: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某件事情,可以让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
通过这些成语故事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成语的意思,同时也能够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和理解别人的想法。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语故事
三年级下册成语故事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
比喻眼界很渺(miao)小,见识少。
出自《庄子•外篇•秋水》有一天,一只住在废井里的青蛙向一只从海里来的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惬意呀!我高兴时就在井边跳跃游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
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
你看旁边的那些虾、螃蟹和蝌蚪,它们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独自占据这口废井,多么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观赏游玩呢!”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去井里看看。
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
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见过大海吗?海的广大,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
古时候,十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并不因此增多;八年里就有七年闹旱灾,海水却不因此而减少。
大海不受旱涝影响,住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
”井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揠苗助长:揠(ya):拔起。
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禾苗,然而禾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
”船靠岸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往前驶过了,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的方法去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
狐假虎威:假,借用,依仗。
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
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成语故事篇1守株待兔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语寓言故事,可是在农夫饿死前,神仙曾来过这里。
农夫快饿死之前,是非常后悔的,恨不得回到过去,将这件事的结果告诉好逸恶劳的自己,让他继续种庄稼,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免得遭受饥饿。
神仙看到农夫迷途知返,心软了,决定再给农夫一次机会,于是下凡,给了农夫一家人一颗仙丹,让农夫在春天来临之际,去播撒种子,一定有一个好收成,说完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农夫非常的高兴,自己可以得到重新获救的机会。
可是,农夫并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认为有了丹药,自己的好运就会来了,于是又放弃了种庄稼,继续在那棵树下等兔子。
回到家之后,妻子劝他,不能这样下去了,好运是不会再来的,只要踏踏实实种地,才是正途,农夫仍然不听劝说,一意孤行,并且大言不惭的说,有神仙保佑,不会饿死的,就算饿死,神仙会再一次来就我们的。
妻子无奈,只有随他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农夫在树桩旁一天又一天的等下去,始终没有等到兔子的到来。
到了收庄稼的季节,别人都满载而归,而农夫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家,后悔不已。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可能总降临在你的身上,知道自己错了,一定要及时改正,不要到了无法弥补的时候才后悔,这样的话,你终究什么也得不到。
三年级成语故事篇2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
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
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
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
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
三年级下的成语故事
三年级下的成语故事导语:在小学阶段我们就学习了很多的成语故事,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好的成语故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三年级下的成语故事1:心腹之患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邻国,越国趁着吴国忙于进攻楚国而经常出兵去袭击吴国的边境。
吴国被惹烦了,就出兵讨伐越国,不料却吃了败仗,吴王阖闾也因为受伤而死去。
他的儿子夫差继承吴王之位后,为报父仇,励精图治,后来大败越国,并乘胜攻入了越国的都城。
越王勾践率领着仅存的五千残兵败将退到了会稽,并派人向吴国求和。
吴国的大臣伍子胥对夫差说:“越王勾践为人能含辛茹苦,今天要是大王不一举歼灭他,将来一定会后悔。
”可是吴王夫差因为这次的大胜而骄傲自满,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劝谏,下令准许越国议和。
吴王大胜越国以后,夫差自以为从此可无后顾之忧了,于是一心想到中原和晋国、齐国等国家比试比试,分个高下。
而这时的越王勾践时刻不忘丧国之耻,卧薪尝胆,越国的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伍子胥又规劝夫差说:“勾践一餐没有两味荤菜,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将打算有所作为。
这个人不死,一定是吴国的祸患。
现在吴国有越国在身边,就像得了心腹疾病。
(原文是:‘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大王不先铲除越国,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可吴王还是不听伍子胥的规劝。
由于他连年用兵,结果国力空虚,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被越国消灭了。
三年级下的成语故事2:道不拾遗战国时期,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宰相,对他言听计从。
商鞅制定新法,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废除。
这次变革,在历史上被称为“商鞅变法”。
商鞅主张,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就应该对他进行奖励。
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使得朝廷赐爵以军功大小为标准。
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大搞水利建设,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普遍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出力。
三年级小学生简短成语故事5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三年级⼩学⽣简短成语故事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三年级⼩学⽣简短成语故事 司徒投经 五代时候。
后汉司徒诩升了礼部侍郎。
有⼀次、到吴越国做使⾂去。
从海道⾥。
⾛到了渤澥的海⾯⾥。
看到⽔的颜⾊像墨⼀样的⿊。
⾈⼦说。
这个下⾯就是龙王的⽔晶宫呵。
司徒诩听了。
就烧了⼀炷⾹、⽴了⼀个愿说。
我回来的时候。
船到了这⾥。
⼀定送龙王⼀部⾦篆的佛经。
算是我的菲敬。
后来司徒诩回来了。
⼜经过那个地⽅。
就把⼀部佛经。
丢在海⾥。
过了⼀忽⼉。
就听见和尚撞钟敲⿎、念着经佛的声⾳。
和丝⽵乐器吹弹的声⾳。
在船底下响了起来。
⾈⼦说。
这是龙王来迎接佛经了。
这时候、同船的有⼀百多个⼈。
都听见了。
⼤家都觉得⾮常奇怪。
2.三年级⼩学⽣简短成语故事 ⼨⽊岑楼 有⼀位任国的⼈向孟⼦的学⽣屋庐⼦问礼与⾷哪个重要的问题,屋庐⼦随⼝答道“礼重要”。
任⼈⼜问道:“娶妻与礼哪个重要?”屋庐⼦答道:“还是礼重要。
” 随后,这位任⼈便⼀本正经地说道:“要是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恐怕就要挨饿、甚⾄饿死;如果不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可能就会有吃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还要按着礼节去⾏事吗?再有,假如按照亲迎礼,就得不到妻⼦;要是不⾏亲迎礼,就能得到妻⼦,还⼀定要⾏亲迎礼吗?” 这⼀问,屋庐⼦没有答出来。
第⼆天,便去邹国,转告了⽼师孟⼦。
孟⼦听后,说道:“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的?如果不揣度基地的⾼低是否⼀致,那么⼀⼨长的⼩⽊头也可能⽐顶端的⾼楼还要⾼。
说⾦⼦⽐⽻⽑重,但是,岂能说三钱多重的⾦⼦也⽐⼀车的⽻⽑还要重?拿吃的重要与礼的细节相⽐较,何⽌于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与礼的细节相⽐较,何⽌于娶妻重要?你去这样回答他:‘扭折了⾃⼰哥哥的胳膊⽽夺取了他的⾷品,⾃⼰便有了吃的;⽽不扭折,便得不着吃的,那么他会去扭折吗?越过东邻的墙去搂抱⼈家的⼥⼦,便得到了妻⼦;⽽不去搂抱,便得不着妻⼦,那么他会去搂抱吗?” 后⼈⽤“⼨⽊岑楼”成语来⽐喻差距悬殊。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8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成语故事8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专⼼致志: 古代,有⼀个名叫秋的下围棋的⼈,棋艺精湛。
有两个学⽣跟他学下棋。
⼀个学⽣⾮常专⼼,集中精⼒听从教师的指导。
另⼀个学⽣认为学下棋很容易,⼈虽坐在那⾥,⼼却飞⾛了,所以秋讲的知识他点也没有听进去。
结果虽然这两个学⽣在⼀起学习,⼜是同⼀个传授,⼀个成了棋艺⾼超的名⼿,另⼀个却没有学到什么本事。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众志成城: 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后,为了个⼈⾏乐,下令把全国的好铜收集起来,铸造两⼝⼤钟。
单穆公劝谏说:“⼤王,你两年前铸⼤钱废⼩钱,使百姓受到很⼤损失,现在⼜要造⼤钟,这不仅劳民伤财,⽽且⽤⼤钟配乐,声⾳也不会和谐的。
”但周景王仍不听,下令继续铸造。
过了⼀年,两⼝⼤钟铸成了,⼀⼝叫“⽆射”’⼀⼝叫“⼤神”。
⼀个敲钟的⼈为了奉承景王,馅媚他说:“新铸的⼤钟,声⾳⾮常好听。
”于是,周景王就命他敲击,他听了后,对司乐官州鸠说:“你听,这钟声多和谐呀!”州鸠深知景王铸钟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便回答说:“这算不得和谐。
如果⼤王铸钟,天下的⽼百姓都为这件事⾼兴,那才算得上和谐。
可是,您为了造钟,弄得民穷财尽,⽼百姓⼈⼈怨恨,所以我不知道这钟好在什么地⽅。
俗话说:‘众志成城,众⼝铄⾦。
⼤家万众⼀⼼,什么事情都能办成;相反,如果⼤家都反对,就是⾦⼦,也会在⼤家⼝中消熔。
【篇三】⼩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汗流浃背: 汉⼤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辅佐⼋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威势很重。
霍光⾝边有个叫杨敞的⼈,⾏事谨⼩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丞相职位,封为安平候。
其实,杨敞为⼈懦弱⽆能,胆⼩怕事,根本不是当丞相的材料。
公元前74年,年仅廿⼀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昌⾢王刘贺作继承⼈。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6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成语故事6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契⽽不舍 荀⼦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认为⼤⾃然的运⾏有它⾃⼰的规律,⼈可以制服天,发挥⼈的才能,促使万物增长变化。
荀⼦写过⼀篇《劝学》的⽂章来劝导和⿎励⼈们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其中许多议论精辟透彻,富有启发性。
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它却⽐蓝草的颜⾊更青。
冰,是由⽔结成的,却⽐⽔要寒冷。
这是他⽤来⽐喻学习只会⽐为学习时有所益。
荀⼦⼜写道:不⼀步⼀步地⾛,不会到千⾥之远;不是⼀条条⼩何的⽔回合起来,不会成为海。
这是他⽤来⽐喻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深的学问和渊博的知识,是⼀点⼀滴积累起来的。
荀⼦⼜⽤镂刻⾦⽯来⽐喻学习要持之以恒。
他写道:刻⼀下就停下来,烂⽊头也刻不断; 不断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属和⽯头,也可以把它们刻穿。
所以,⼈们要⽤锲⽽不舍的精神来学习,就⼀定能取得成功。
2.⼩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千变万化 据传说,周穆王有⼋匹骏马,⽇⾏千⾥,深受宠爱。
他⾮常喜欢游玩,曾经接受西王母的邀请,参加过瑶池盛会。
⼀天,周穆王从昆⼭返回合⼭,途中听说有个叫偃师的⼈,⼿艺精巧,制作的动物能叫会跑。
他有些不⼤相信,⽴即召见偃师,问:“听说你能造出各种精巧的玩意,拿出⼀件,让我看看。
” 第⼆天,偃师带上⽊头雕成的假⼈拜见穆王。
穆王看这些假⼈的五官齐全,眉⽑胡⼦像真⼈⼀模⼀样,觉得很吃惊。
穆王问偃师:“你雕的这些⼈都能动吗?" 偃师说:“不但能动,⽽且能唱歌,跳舞。
就像真⼈⼀样。
” 穆王说:“让他们表演起来,我看⽐真⼈差多少。
” 偃师⽤⿎声指挥⽊头⼈开始动作。
⽊头⼈按着⿎声的节奏,别开阵势,进⾏攻守,但见⽊头⼈⼿执⼑枪剑棍攻杀、防守,进退有序,⼀会排成⼀字长蛇阵,忽然⼜变成⼗⾯埋伏,继⽽化作九宫⼋封阵、六花阵、七星阵、⼋门阵,阵势千变万化,把穆王看得眼花缭乱,⾮常⾼兴。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一:龙腾虎跃从前有一只小青蛙,它非常羡慕鸟儿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一天,小青蛙决定自己也要学会飞翔,于是它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小青蛙参观了很多大自然的飞行系动物,比如蝙蝠和蜜蜂,但它觉得这些方法都不适合自己。
最后,小青蛙看到了一只龙飞船,它觉得这个方法非常适合自己。
小青蛙找来了一根粗绳子,用力地拉成了一个弓形。
然后,它用绳子和一些小树枝自己制作了一个简陋的龙飞船。
小青蛙趴在飞船上,以绳子为弹弓,用力一甩,飞船就像箭一样射了出去。
小青蛙在空中飞翔的时候,真的感觉就像一只飞龙一样自由自在。
它觉得自己简直龙腾虎跃。
成语故事二:入木三分从前有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匠人,他擅长雕刻木头。
有一天,一个很富有的人请他雕刻一件精美的屏风,他希望这件屏风能够入木三分,展现出真正的艺术之美。
这位匠人专心致志地开始了工作。
他仔细观察每一块木头的纹理,选择最适合雕刻的部分。
然后,他用小刀轻轻地在木头上划出细节。
他的手法非常熟练,每一刀都准确无误地落在了正确的位置。
经过多天的努力,匠人终于完成了屏风。
它细致入微的雕刻使屏风更加生动、传神。
屏风上的每一个图案都入木三分,让人感受到了匠人的心思和工艺的精湛。
成语故事三:一本正经从前有一个小学生叫小明,他一直非常爱玩。
每天放学后,他总是和同学们一起去玩耍,从不认真对待学习。
因此,他成绩一直很差,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担心。
有一天,小明的班主任叫他到办公室里,严肃地对他说:“小明,你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
不要总是玩耍,要一本正经地听课、做作业。
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小明被老师的话气愤了。
他下定决心要让老师看到他的变化。
从那天起,小明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
他没有再把时间浪费在玩耍上,而是用功学习。
他每天晚上都会抽出时间认真做作业,把每一道题目都搞懂。
经过努力,小明的成绩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取得了好成绩,老师和家长对他很满意。
从那以后,小明一直保持着一本正经的态度,变得更加努力和自律。
三年级语文下册常考的寓言成语故事及明白的道理
13.囫囵吞枣:不加咀嚼地把枣儿整个吞下。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14.鹬蚌相争:比喻两相争执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利的局面。
15.得过且过:只要能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指马马虎虎地混日子。
6.画蛇添足:画好了蛇,再添上它的脚。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7.杞人忧天:比喻完全不必要的或没有根据的忧虑。
8.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9.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恐惧惊慌,自己吓自己。
10.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11.南辕北输: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常考的《寓言成语故事》及明白的道理
1.邯郸学步:比喻模仿等充数:比喻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也比喻以次充好。
3.掩耳盗铃: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欺欺人,
4.自相矛盾: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抵触。
5.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节日作文、动物作文、植物作文、事件作文、自然作文、情感作文、话题作文、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holiday essays, animal essays, plant essays, event essays, nature essays, emotional essays, topic essay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post viewing reflec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32页三个成语故事是什么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32页三个成语故事是什么【成语】:马革裹尸【拼音】:mǎgéguǒshī【解释】: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成语故事】:马援是东汉名将。
他年轻时当官。
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
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
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
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
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
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
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马革裹尸是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形容英勇杀敌,不怕死在疆场上。
【成语】:马首是瞻【拼音】:mǎshǒu shìzhān【解释】:瞻:往前或向上看。
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
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成语故事】: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
苟偃原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
秦军一定会惊慌失措。
不料景公已经得知联军心不齐,士气不振,所以毫不胆怯,并不想求和。
苟偃没有办法,只得准备打仗,他向全军将领发布命令说:“明天早晨。
鸡一叫就开始驾马套车出发。
各军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炉灶。
作战的时候,全军将土都要看我的马头来定行动的方向。
我奔向那里,大家就跟着奔向那里。
”想不到苟偃的下军将领认为,苟偃这佯指令,大专横了,反感他说:“晋国从未下过这样的命令,为什么要听他的?好,他马头向西,我偏要向东。
”将领的副手说:“他是我们的头,我听他的。
”于是也率领自己的队伍朝东而去:这样一来,全军顿时混乱起来。
苟偃失去了下军,仰天叹道:“既然下的命令不能执行,就不会有取胜的希望,一交战肯定让秦军得到好处。
”他只好下令将全军撤回去。
【成语】:买椟还珠【拼音】:mǎi dúhuán zhū【解释】:椟:木匣;珠:珍珠。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三年级下册成语故事
三年级下册成语故事1. 故事原文。
-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
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
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
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
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
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
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
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
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2. 成语含义。
- 这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3. 例句。
- 在学习上我们不能守株待兔,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
1. 故事原文。
- 从前有一个人,乘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2. 成语含义。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3. 例句。
- 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成绩,却整天贪玩,那就是南辕北辙,根本无法实现目标。
1. 故事原文。
- 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又去看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叼走了一只羊。
三年级语文学习成语故事
三年级语文学习成语故事在三年级语文学习中,成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成语是我国汉字文化的瑰宝,它们富有意蕴且广泛应用于生活和文学作品中。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老师决定讲述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
下面是其中的一些故事:《井底之蛙》从前,有一只蛙住在一个很深的井里。
井水对于蛙来说,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有一天,一只大蛤蟆经过井旁边的水塘,听到了蛙唱歌的声音。
大蛤蟆好奇地问道:“你怎么会唱歌呢?”蛙自豪地回答说:“因为我是井底之蛙啊!”大蛤蟆摇摇头,告诉他井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世界还有很大很大。
蛙听了大蛤蟆的话后深感震撼,从此他不再自命不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放眼世界,不要只看到自己所在的小圈子。
《画蛇添足》有一天,一位画家画了一幅画上面只画了一条蛇。
正在他自鸣得意时,一位路过的人指着画上的蛇笑笑说:“如果再加上蛇的脚,它就更完美了。
”画家听后很生气,他觉得他的画已经很好了,不需要加上脚。
于是他画上了蛇的脚,但是这么一画,蛇就变形了,变得很奇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贪多嚼不烂。
《守株待兔》从前有个农夫,他种了很多庄稼,每天都很卖力地工作。
有一天,他在田地里发现了一个野兔被一棵树根绊住了,于是他赶忙制住了这只兔子。
农夫高兴得不得了,他觉得以后只需要坐在地里等待,兔子会自己送上门来。
结果,他等了很久也没有再次捕捉到兔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主动努力去争取,不要只依赖运气。
《杞人忧天》古代有个人名叫杞人,他整天为了天上掉下来的东西而忧心忡忡。
他担心天上的东西会砸到他身上,因此无法安心去工作。
其他人都觉得他很蠢,因为天上的东西并不会无缘无故地砸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想太多,过度担心是没有意义的。
这些成语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让同学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记住和理解成语的意义。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故事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能力,成为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当然,这些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成语的故事数不胜数。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学校三班级四字成语故事篇一:推心置腹汉平帝的大司马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以后,各地爆发了农夫起义,其中声势的是赤眉和绿林。
公元23年,农夫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42万大绽开决战,其中一个叫刘秀的将领非常活跃。
在这一战役中,王莽被打得惨败,几乎全覆没。
不久,农夫就攻进了京城,杀死了王莽。
皇族刘玄被尊为天子,刘秀因立了大功,被封为萧王。
刘秀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并不甘心让刘玄做皇帝。
刘秀在黄河以北一边与反对刘玄的零散农夫作战,一边扩充自己的势力。
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大败赤眉,收编了投降的,封降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官也都任命了官职。
可是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心,担忧将来被刘秀毁灭。
刘秀看出他们的心病,便实行了一项出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将照旧回旧部,统率原来所属的兵马;他自己则只带很少的随从,到各投降去巡察,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以表示对他们的肯定放心。
这些投降的官兵见刘秀把他们当作自己人,立即解除了心中的疑虑,相互谈论说:“萧王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了,放在别人的腹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忧的?莫非还不该为他赴汤蹈火吗?”所以,官兵对刘秀非常听从。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里的原话是:“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后人依据这段历史,将“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为“推心置腹”的成语。
学校三班级四字成语故事篇二:得意忘形阮籍,又名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县)人,是魏晋交替时期的一位着名诗人。
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死了。
虽然家境清苦,但他勤学好学,后来最终成为当时着名的诗人。
阮籍原来很有理想,盼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是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见,只得实行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此外,他还以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
如:在特别着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语言来表达了忧国和避世的心情。
三年级下册成语故事[1]
三年级下册:1.亡羊补牢: 从前, 有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 他发现少了一只羊, 仔细一查,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 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 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 回答说: “羊已经丢了, 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 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 狼又从窟窿钻进来, 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 便赶快堵上窟窿, 修好了羊圈。
从此, 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寓意】犯了错误, 立即改正, 就能减少错误。
遭到失误, 与时采取补救措施, 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失。
南辕北辙: 战国时期, 魏国有一个傻子想到南方的楚国去游玩。
刚开始, 他的亲人都不准他去, 怕他被别人骗了。
后来看他主意已定, 实在没法劝阻, 只好让他出发了。
没过几天, 这个傻子就把方向弄反了。
到南方去, 就应该朝南方驾车, 可这个傻子却将车子朝着北方赶。
这时, 有个认识他的好心人看到了, 就跟他打招呼:“你到哪儿去?”“我要到楚国去玩。
”傻子答道。
“楚国在南方, 你怎么把马车往北赶呀?”“不要紧, 我的马非常好, 跑得快, 肯定能跑到的。
”“好马也没有用呀, 你的方向不对, 什么时候能跑到呢?”“没关系, 我带的钱很多, 我的路费多得花不完, 我能跑到的。
”傻子自信地拍了拍他的腰包说。
“钱再多也没用, 你的方向错了, 一定跑不到楚国的。
”好心人又提醒他说。
“你放心吧, 我的车夫是个好车夫, 他赶车很快, 我会赶到楚国的。
”傻子笑着答道。
那个好心人见他太糊涂了, 实在劝不住, 只好摇摇头, 叹了口气, 看着他的马车越走越远。
【意思】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告诉我们, 无论做什么事, 只有首先看准方向,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 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惊弓之鸟:有一天, 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 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 更羸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
三年级下册成语故事_历史故事
三年级下册成语故事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包括一段或一个精彩的故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年级下册成语故事。
三年级下册成语故事1:举棋不定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献公残暴无道,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后来,卫国的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政变,将卫献公赶下台,另立卫殇公。
宁惠子临死前觉得自己错了,将儿子宁悼子叫到跟前说“我曾将献公赶出了卫国,我死以后,你要把他接回来。
”说完,就去世了。
一直流亡在外的卫献公听说宁惠子已死,便开始了复国的活动。
他派人同宁悼子联系,并许诺自己回国后让宁悼子掌权,自己不管朝政,只管宗庙、祭祀的事。
宁悼子有些心动,和诸位大臣们商议。
大家都反对。
因为将卫献公接回来很简单,问题是卫献公虽然流亡多年,但残忍暴虐的脾气依旧没什么变化。
大家也不相信他的为人,于是纷纷提反对意见。
其中一位大夫说:“12年前,你们宁家驱逐了卫献公,没有什么错。
可现在又要接卫献公回来,我想这很危险。
这如同下棋,棋手如果举棋不定就会遭到失败。
对国君的废与立更是这样,犹豫不决会招来灭族之祸。
”宁悼子没有听从劝说,迎回了卫献公。
后来,果不其然,卫献公杀了宁悼子全家。
三年级下册成语故事2:结草衔环公元前594年的秋7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个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
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没生儿子的爱妾。
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
”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
”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并没有听从父亲病重时把那爱妾杀死陪葬的吩咐,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