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魏武帝论》译文
07 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题满分攻略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教学重点依据两原则,掌握翻译“六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答题方法,熟练准确解答此类题目教学过程【文言翻译·考势微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做到“信”“达”“雅”。
“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
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需注意翻译的重点和翻译的方法。
【文言翻译·真题体验】【2024年文言文翻译题】(2024年新高考1卷)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答案】(1)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
(2)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
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解析】得分点:(1)“当”,主持,引申为率领;“专”,专门,可意译为“全力”;“乡”,同“向”,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引申为对付。
(2)“得当”,适当的机会;“愧”,感到惭愧;“文”,文饰,掩饰。
(2024年新高考2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答案】:(1)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2)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散文类1(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共6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弃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主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5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 为能若民/ 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放辟邪侈/ 无不为/ 已及陷于罪/ 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B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惟士为能/ 若民/ 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放辟邪侈/ 无不为/ 已及陷于罪/ 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C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惟士为能/ 若民/ 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 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D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 为能/ 若民/ 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 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5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中心位于黄河流域一带,古称中土、中夏或中华。
2021年高考语文分类整理“文言文阅读”
2021年高考语文分类整理“文言文阅读”1 《论衡·非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18分)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
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
使礼义废,纲纪败,上下乱而阴阳谬,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士不得战也。
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
儒者之在世,礼义之旧防也,有之无益,无之有损。
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1]礼义而成。
犹足蹈路而行,所路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
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
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韩子非儒,谓之无益有损,盖谓俗儒无行操,举措不重礼,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躧者,居位治职,功虽不立,此礼义为业者也。
国之所以存者,礼义也。
民无礼义,倾国危主。
今儒者之操,重礼爱义,率无礼义士,激无义之人。
人民为善,爱其主上,此亦有益也。
闻伯夷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段干木【2】阖门不出,魏文【3】敬之,表式其闾,秦军闻之,卒不攻魏。
使魏无干木,秦兵入境,境土危亡。
秦,强国也,兵无不胜,兵加于魏,魏国必破,三军兵顿,流血千里。
今魏文式阖门之士,却强秦之兵,全魏国之境,济三军之众,功莫大焉,赏莫先焉。
齐有高节之士,曰狂谲、华士,二人昆弟也,义不降志,不仕非其主。
太公封于齐,以此二子解沮【4】齐众,开不为上用之路,同时诛之。
韩子善之,以为二子无益而有损也。
夫狂谲、华士,段干木之类也,太公诛之,无所却到;魏文侯式之,却强秦而全魏,功孰大者?狂谲、华士之操,干木之节也,使韩子善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也,则善太公之诛非也。
使韩子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则干木以此行而有益,魏文用式之道为有功;是韩子不赏功、尊有益也。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古诗文阅读专题5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4概述原文内容课件
【参考译文】 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纳,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 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 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 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 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 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 又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逐步积贮钱粮来防备疫 病。
二、考查形式 高考题对于设置文本信息的陷阱主要有七种方式。 考向(一) 张冠李戴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的选文都为人物传记,这类选文往往涉 及到几个人物、几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例时,时常采取“张冠 李戴”的方法,即把次要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主要 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学案
上编 高考知识点习 复习任务群三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分点突破四 概述原文内容
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
导图指引
考向分析
一、阅读方法 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和 概括。这些“信息”在文中具体表现为具有某些特定含义的文言词语和 句子,因此,必须在理解选文的句意、文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主要意 思,系统梳理、归纳给出的材料,并从中整理、筛选出与某一主题有关 的文句。
【我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的不是谢 弘微,而是谢混。
【参考译文】 谢混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的族内子侄谢灵运、谢 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 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 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 他为微子。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高考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
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论,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
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中国哲学史上,讲“天人合一”的哲学家很多。
也许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中的“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最明确的表述。
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讲会通“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
由《易经》开始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
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
“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
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
“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
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
“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
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地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
高考语文作文历史人物素材——曹操
材料加工:罗贯中笔下的《三同演义》中,曹操那阴险的心理令人生畏:在京剧中曹操那白脸奸臣的角色在众人心中早己根深蒂固,……声声笑里藏刀,总让人毛骨悚然。也许是因为他违背了传统的中庸思想,所以背上了奸诈、狡猾的恶名,引来千古辱骂¨
"论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曹操到底是好是坏呢?引起了众人争议。
曹操说:"欲攻敌,必先谋。"重视谋略是曹操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曹操的军事思想深受历代兵家和学者称道。《三国志》作者评价曹操"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曹操的军事思想》节选)
话题6:进取心
材料加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
话题2:规则
材料加工:死守成规也难成方圆。恰当的规则使世界更加有序,然而随着不断的发展、变化,也要有突破才能发展。昔日汉人宽袍大袖,看上去风度翩翩,却被夷狄之人打得落花流水,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就霸业。魏武曹操提于禁于亡卒之间,识许褚于荒野之际,得到了大批有才干而身份低下的下级军官,才破袁绍,败吕布,建立强魏,但这种制度使大批士族支持汉帝,曹操一生不得称帝。其子以九品中正制收尽天下官宦,完成了朝代更替的使命。前面说过秦以严以定民,却因苛律失天下,汉高祖约法三章以定民心,以老庄之道休养生息,儒家之道得天下人才。可见,突破了陈旧的束缚,才有长足的发展。(2002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何成方圆》节选)
鲁 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昔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毛泽东:殷纣王(通常称之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
魏武帝论苏轼文言文翻译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
此其为智犹有所穷。
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而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
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
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
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
何者?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格,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而人不知乎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
世人所谓的智者,懂得天下的利与害,并且清楚计谋的成与败,如此而已。
然而这些所谓的智者,还是有陷入困境的时候。
他们只是看到天下有利可图就去做,那些有害的事情就不去做;如果这样,有时就会陷入困境,也不会全部得到天下的利益。
古代所谓的伟大智者,懂得天下的利与害、得失,并且能够根据人的情况来权衡。
因此,有些人在冒着极大的危险而最终成就了大功,这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根据人的情况来权衡。
轻视敌人的人会失败,过于看重敌人的人也不会成功。
为什么?天下从来没有万无一失的利益。
行事等待万无一失,必然会遇到阻碍。
因此,懂得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他人,而他人不知道如何战胜自己,那么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与之抗衡。
当汉朝衰落时,豪杰并起,争夺天下。
袁绍、袁术、董卓、吕布争强斗胜,而孙权、刘备在各自的领域内也逐渐崛起。
他们的用兵制胜,固然不足以与曹操抗衡,但天下最终却分裂为三国。
这其中的原因,我想尝试探讨一下。
曹操擅长料事,但不擅长料人。
刘备虽然才华横溢,但缺乏应变之机。
正当他新破刘璋,蜀人尚未归附之际,一日之内四五次惊慌失措,无法禁止。
如果当时趁机进攻,那么刘备就难以抵挡。
然而曹操却放弃了这个机会,导致后来不敢再轻易加兵。
孙权勇猛且有谋略,不能仅凭声势恐吓就能征服。
曹操不利用中原的优势,却与孙权在舟楫之间争夺利益,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却因为这种冒险而败于赤壁,使吴国变得更加强大。
而且,刘备可以迅速攻取,但不可以缓慢图谋。
正当他处于危机四伏之际,曹操却没有趁机进攻,导致后来不敢再轻易加兵。
《吊魏武帝文》序原文翻译赏析
《吊魏武帝文》序原文翻译赏析元康八年①,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②,游乎秘阁③,而见《魏武帝遗令》,忾然④叹息,伤怀者久之。
客曰:“夫始终者,乃物之大归⑤;死生者,性命之区域⑥。
是以临丧殡而后悲,睹陈根而绝哭。
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机答之曰:“夫日食由乎交分⑦,山崩起于朽壤⑧,亦云数⑨而已矣。
然百姓怪焉者,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顷离之患故乎⑩?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济世夷难(11)之智,而受困魏阙(12)之下。
已而格乎上下者,藏于区区之木(13);光于四表者,翳乎蕞尔之土(14)。
雄心摧于弱情(15),壮图终于哀志;长算屈于短日,远迹顿于促路。
呜呼,岂特瞽史之异阙景(16),黔黎之怪颓岸乎(17)?”观其顾命冢嗣(18),贻谋四子(19),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弧。
又云:“吾在军中,持法是也。
至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
”善乎,达人之谠言(20)矣。
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
”因泣下。
伤哉,曩(21)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
同乎尽者无馀,而得乎亡者无存。
然而婉变(22)房闼之内,绸缪(23)家人之务,则几乎密与! 又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铜爵台(24)。
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繐帐(25),朝晡上脯糒之属(26)。
月朝(27)十五,辄向帐作妓。
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
”又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28)卖也。
吾累官所得绶,皆著藏中(29)。
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
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既而尽分焉。
亡者可以勿求,存者可以勿违。
求与违,不其两伤乎?悲夫! 爱有大而必失,恶有甚而必得。
智惠(30)不能去其恶,威力不能全其爱,故前识(31)所不用心,而圣人罕言焉。
若乃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亦贤俊之所宜废乎?于是遂愤懑而献吊云尔。
(《陆士衡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注释①元康八年——公元298年。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原文及翻译(最新整理)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原文及翻译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原文及翻译)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原文及翻译的全部内容。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原文及翻译三国志原文: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光和末,黄巾起。
拜骑都尉,讨颍川贼。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
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
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
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
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
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后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历史题文言文翻译
诸葛亮曰:“吾观刘玄德,仁人也,虽无远略,好结纳豪杰,有信义,故关、张、赵云、黄忠皆集于蜀。
今若令备为荆州牧,使抚治二郡,备必敛众归心,然后东连孙权,北拒曹操,操不敢下江南,江南自安矣。
”刘备曰:“备有何德,敢当此任?”诸葛亮曰:“将军宜宜为荆州牧,以镇抚荆楚。
将军若能广纳贤才,安辑百姓,使荆楚之地,兵精粮足,何愁不能战胜曹操?”刘备曰:“吾欲广纳贤才,安辑百姓,然吾之才德,不足以服众。
如何使荆楚之地,兵精粮足?”诸葛亮曰:“将军若能虚心纳谏,广开言路,则荆楚之地,必有贤才归附。
至于兵精粮足,须要将军亲临前线,励精图治,方能成就大业。
”刘备曰:“备虽不才,愿听诸葛军师之谋,竭尽全力,以报国家。
”诸葛亮曰:“将军若能如军师之言,必能成就大业。
吾将辅佐将军,共图大业。
”刘备曰:“军师有何妙计?”诸葛亮曰:“吾有一计,可令荆楚之地,兵精粮足。
但需将军亲自前往,以示诚意。
”刘备曰:“愿闻军师之计。
”诸葛亮曰:“将军可先派使者,前往江东,与孙权结盟。
然后,将军亲赴荆州,安抚百姓,广纳贤才。
如此,荆楚之地,必能兵精粮足。
”刘备曰:“军师之计甚妙。
备当亲往荆州,以图大业。
”诸葛亮曰:“将军若能如此,荆楚之地,必能成就大业。
”翻译:诸葛亮说:“我看刘备,是个仁爱的人,虽然他没有远大的谋略,但喜欢结交豪杰,有信义,所以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都聚集在蜀地。
现在如果让刘备担任荆州牧,让他安抚治理两个郡,刘备一定会聚集人心,然后东联孙权,北拒曹操,曹操不敢进攻江南,江南自然就会安定。
”刘备说:“我有什么德行,敢接受这样的重任?”诸葛亮说:“将军应该担任荆州牧,来稳定荆楚地区。
将军如果能广泛接纳贤才,安抚百姓,使荆楚地区兵力精良、粮食充足,还有什么担忧不能战胜曹操呢?”刘备说:“我想要广泛接纳贤才,安抚百姓,但是我的才能和品德,不足以使众人信服。
如何使荆楚地区兵力精良、粮食充足呢?”诸葛亮说:“将军如果能虚心听取忠告,广泛开放言路,那么荆楚地区必有贤才归附。
苏轼 魏武帝论 译文
苏轼魏武帝论译文
苏轼[魏武帝论]译文
苏轼《魏武帝论》译文
世人所说的智者,能知道天下的利与害,能审察计谋的得与失,如此而已。
这样的智慧,也有不能应付的时候。
只做有利的事,不做有害的事,在有的时候就会无计可施,也
不会尽得天下之利。
古人所说的有大智慧的人,他们既知道利害得失的计谋,又能根据人
的特点来进行斟酌使用。
因此有时敢做天下极其危险的事,而能终于成就大功,这就是根
据人的特点来使用计谋。
轻视敌人会导致失败,过于看重敌人往往又丧失成功的机会。
为
什么呢?因为天下没有万无一失的利益,做事情总想着万无一失,必然会影响成功。
所以,知道我如何战胜别人,而别人不知道如何战胜我,这种人没有谁能战胜他。
从前晋国的荀息知道虢公一定不会任用宫之奇,齐国的鲍叔知道鲁国的国君一定不能
任用施伯,薛公知道黥布一定不会采取上策,这三种做法都是非常危险的,三人却直接冒
这个险。
对方不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又不知道攻击我的软肋,所以,我就可以冒险取利。
自夏。
吊魏武帝文序
元康八年,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
客曰: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性命之区域。
是以临丧殡而后悲,睹陈根而绝哭。
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衰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机答之曰:夫日食由乎交分,山崩起于朽壤,亦云数而已矣。
然百姓怪焉者,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
已而格乎上下者,藏于区区之本;光于四表者,翳乎蕞尔之土。
雄心摧于弱情,壮图终于哀志,长算屈于短日,远迹顿于促路,呜呼!岂特瞽史之异阙景,黔黎之怪颓岸乎?观其所以顾命冢嗣,贻谋四子,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弘。
又云:“吾在军中,持法是也。
至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
”善乎,达人之谠言矣!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因泣下。
伤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
同乎尽者无馀,而得乎亡者无存。
然而婉娈房闼之内,绸缪家人之务,则几乎密与?又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铜爵台。
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篔帐,朝晡上脯糒之属。
月朝十五辄向帐作妓。
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
”又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
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吾厉官所得绶,皆著藏中。
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
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既而竟分焉,亡者可以勿求,存者可以勿违,求与违,不其两伤乎?悲夫!爱有大而必失,恶有甚而必得,智惠不能去其恶,威力不能全其爱。
故前识所不用心,而圣人罕言焉。
若乃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亦贤俊之所宜废乎!于是遂愤懑而献吊云尔。
二、译文元康八年,陆机刚以尚书郎的身份出补著作郎,游览秘阁,见到魏武帝的遗令,忔然叹息,内心哀伤了好长时间。
陆机回答他说:日食是由于日月交会,山崩是起于土壤朽坏,也可以说是自然的运数而已。
然而老百姓却对此感到奇怪,岂不是因为日月这样具有高明之体也不免有缺蚀的祸累;高山这样处于安稳之状也最终遭遇崩溃的灾难吗?以回天转日之力,而不能拯救血肉之躯;有救世平难之智,而依旧困厄朝廷之下。
本科毕业论文:苏轼人物传论思想内涵
本科毕业论文:苏轼人物传论思想内涵《赵高李斯》篇对秦朝历史人物进行深刻地剖析。
指出秦国败亡的根由,在于始皇重用赵高。
阉尹之祸,史多有例。
扶苏、蒙恬持重兵在外,却蒙冤受诛而不复请,为什么呢?苏轼叹道:“自商鞅变法,以诛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复请!”荆轲之变,持兵器的人,看着始皇绕柱而逃,无人能救,是因为秦法不允许上朝人带武器,而且法律过重,人有正当要求,不敢据理力争。
“夫以法毒天下者,未有不反中其身及其子孙者也。
”商鞅、汉武与始皇皆然。
而以平易为政,上下相通,虽有奸臣,不能乘隙离间。
本篇阐述两层意思:一是戒帝王勿使宦官专权。
阉尹致乱,使英主与庸主无异;二是刑法不能过苛过严,否则会闭塞视听,上下政情不通,致使不能救弊防奸。
《论范增》在短短几百字里十分精辟地论述了楚汉战争期间范增、陈涉、项燕、扶苏、楚怀王孙心、项羽、陈平、刘邦等人之间的关系。
指出:“增之去,当以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因为“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以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增独能久存者也。
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
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心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他还指出,项羽不用范增之言,杀其所立,对其必疑。
范增“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则是善策。
而范增不能早定计是个大错误。
尽管如此,范增仍不失为人杰!2 苏轼人物传论中的历史观、政治观和价值观苏轼人物传论有其独特的历史观、政治观和价值观,他强调“势”在历史事件中的重要性,尚纵横,崇王道,重霸术。
认为统治者应以民为本、顺应民意,还应重视人才、任人以明,而人才应以智、忍、节为完美的人格追求。
2.1 历史观2.1.1 强调“势”在历史事件中的重要性苏轼论史,喜言“势”,如其论封建,则引柳子语云:“封建非圣人意,势也”,且以此语贯通全篇。
论周公,则言其诛管蔡乃“势不能不诛也”,盖周公当武王早故,幼主难以秉国之际,是“居礼之变,而处圣人之不幸”,无可奈何而为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原文及译文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原⽂及译⽂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原⽂ 作者:陈寿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长秋,封费亭侯。
[⼆]养⼦嵩嗣,官⾄太尉,莫能审其⽣出本末。
[三]嵩⽣太祖。
注[⼀]*[曹瞒传⽈]*:太祖⼀名吉利,⼩字阿瞒。
王沈魏书⽈:其先出于黄帝。
当⾼阳世,陆终之⼦⽈安,是为曹姓。
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
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战国,为楚所灭。
⼦孙分流,或家于沛。
汉⾼祖之起,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袭爵⼟,绝⽽复绍,⾄今适嗣国于容城。
注[⼆]司马彪续汉书⽈:腾⽗节,字符伟,素以仁厚称。
邻⼈有亡⾗者,与节⾗相类,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亡⾗⾃还其家,⾗主⼈⼤惭,送所认⾗,并辞谢节,节笑⽽受之。
由是乡党贵叹焉。
长⼦伯兴,次⼦仲兴,次⼦叔兴。
腾字季兴,少除黄门从官。
永宁元年,邓太后诏黄门令选中黄门从官年少温谨者配皇太⼦书,腾应其选。
太⼦特亲爱腾,饮⾷赏赐与觽有异。
顺帝即位,为⼩黄门,迁⾄中常侍⼤长秋。
在省闼三⼗余年,历事四帝,未尝有过。
好进达贤能,终⽆所毁伤。
其所称荐,若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皆致位公卿,⽽不伐其善。
蜀郡太守因计吏修敬于腾,益州刺史种暠于函⾕关搜得其笺,上太守,并奏腾内⾂外交,所不当为,请免官治罪。
帝⽈:“笺⾃外来,腾书不出,⾮其罪也。
”乃寝暠奏。
腾不以介意,常称叹暠,以为暠得事上之节。
暠后为司徒,语⼈⽈:“今⽇为公,乃曹常侍恩也。
”腾之⾏事,皆此类也。
桓帝即位,以腾先帝旧⾂,忠孝彰着,封费亭侯,加位特进。
太和三年,追尊腾⽈⾼皇帝。
注[三]续汉书⽈:嵩字巨⾼。
质性敦慎,所在忠孝。
为司⾪校尉,灵帝擢拜⼤司农、⼤鸿胪,代崔烈为太尉。
黄初元年,追尊嵩⽈太皇帝。
吴⼈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之⼦,夏侯惇之叔⽗。
太祖于惇为从⽗兄弟。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任侠放荡,不治⾏业,故世⼈未之奇也;[⼀]惟梁国桥⽞、南阳何颙异焉。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苏轼《伊尹论》原文及翻译
苏轼《伊尹论》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
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
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则天下之大节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办者矣。
今夫匹夫匹妇皆知洁廉忠信之为美也,使其果洁廉而忠信,则其智虑未始不如王公大人之能也。
惟其所争者,止于箪食豆羹,而箪食豆羹足以动其心,则宜其智虑之不出乎此也。
箪食豆羹,非其道不取,则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矣。
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而不能办一乡之事者,未之有也。
推此而上,其不取者愈大,则其所办者愈远矣.让天下与让箪食豆羹,无以异也。
治天下与治一乡,亦无以异也。
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天下之富,是箪食豆羹之积也。
天下之大,是一乡之推也.非千金之子,不能运千金之资。
贩夫贩妇得一金而不知其所措,非智不若,所居之卑也。
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虽禄之天下,弗受也。
"夫天下不能动其心,是故其才全。
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
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异而已。
卿相之位,千金之富,有所不屑,将以自广其心,使穷达利害不能为之芥蒂,以全其才,而欲有所为耳。
后之君子,盖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而荣辱夺其外,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亦足悲矣。
孔子叙书至于舜、禹、皋陶相让之际,盖未尝不太息也。
夫以朝廷之尊,而行匹夫之让,孔子安取哉?取其不汲汲于富贵,有以大服天下之心焉耳。
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
何则?其素所不屑者,足以取信于天下也。
彼其视天下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群起而诮之。
不知求其素,而以为古今之变时有所不可者,亦已过矣夫。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苏轼卷)译文:做天下大事业的人,是具备天下崇高节操的人;树立了天下崇高节操的人,是把天下看得十分狭小的人。
苏轼《论养士》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轼《论养士》阅读答案附翻译《论养士》阅读答案翻译苏轼《论养士》阅读答案翻译苏轼(宋)苏轼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
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
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宾客三千人。
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
齐稷下谈者亦千人。
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
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
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
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
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不可以不察也。
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
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于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
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
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
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而老死于衣褐乎亦将辍耕叹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之速也。
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苏轼《伊尹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轼《伊尹论》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轼《伊尹论》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苏轼《伊尹论》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轼《伊尹论》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
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
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则天下之大节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办者矣。
今夫匹夫匹妇皆知洁廉忠信之为美也,使其果洁廉而忠信,则其智虑未始不如王公大人之能也。
惟其所争者,止于箪食豆羹,而箪食豆羹足以动其心,则宜其智虑之不出乎此也。
箪食豆羹,非其道不取,则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矣。
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而不能办一乡之事者,未之有也。
推此而上,其不取者愈大,则其所办者愈远矣。
让天下与让箪食豆羹,无以异也。
治天下与治一乡,亦无以异也。
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
天下之富,是箪食豆羹之积也。
天下之大,是一乡之推也。
非千金之子,不能运千金之资。
贩夫贩妇得一金而不知其所措,非智不若,所居之卑也。
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虽禄之天下,弗受也。
”夫天下不能动其心,是故其才全。
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
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异而已。
卿相之位,千金之富,有所不屑,将以自广其心,使穷达利害不能为之芥蒂,以全其才,而欲有所为耳。
后之君子,盖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而荣辱夺其外,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亦足悲矣。
孔子叙书至于舜、禹、皋陶相让之际,盖未尝不太息也。
夫以朝廷之尊,而行匹夫之让,孔子安取哉?取其不汲汲于富贵,有以大服天下之心焉耳。
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
何则?其素所不屑者,足以取信于天下也。
彼其视天下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群起而诮之。
不知求其素,而以为古今之变时有所不可者,亦已过矣夫。
苏轼《贾谊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轼《贾谊论》原文及翻译译文1、苏轼《贾谊论》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轼《贾谊论》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司非大无道之国背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①,犹曰:“王其庶几召我。
”君子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
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纤郁闷,趯然②有远举之志。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猖介③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注)①昼:地名。
「说三分」与关羽崇拜:以苏轼为例
「说三分」与关羽崇拜:以苏轼为例苏轼《东坡志林·怀古》(《东坡全集》卷一百一,文渊阁四库本)云:「王彭甞曰:『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宋代「说话」有「说三分」一科,且有专擅之艺人。
据南渡之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回忆「崇(宁)、(大)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说:「孙寛、孙十五、曾无党、高恕、李孝祥,讲史。
李慥、杨中立、张十一、徐明、赵世亨、贾九,小说。
......孔三传、耍秀才,诸宫调。
毛祥、霍伯丑,商谜。
吴八儿,合生。
张山人,说诨话。
刘乔、河北子、帛遂、吴牛儿、达眼五,重明乔、骆驼儿、李敦等,杂扮。
外入孙三,神鬼。
霍四究,说三分。
尹常卖,五代史。
文八娘,叫果子。
其余不可胜数。
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元人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博弈嬉戏部·影戏》:「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异其说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
」于此可知三国一段历史,在宋代已经成为「说话」和影戏的表演内容之一,此其常识之谈,故略而不论。
按关羽崇拜之起源演变牵扯复杂,笔者已有数篇文章论及。
⑵宋代「说三分」即《三国志》的文学化和大众化所以会在仁宗朝骤然兴起,应该还有具体原因。
不妨拈出苏轼(1036-1101)为例,略为申述之。
以上引用之三则,不过是本文的逻辑框架。
把看似毫不相干的人、事拉扯一起,前人之惯伎耳。
可能是故意制造商业噱头,也可能是靠张力取得论证空间。
欲知本文如何,且听一一分解。
一,史观论断:「帝魏帝晋」与「尊刘贬曹」以苏轼为例的第一个原因,是他历史观念之转变,在北宋颇具代表性。
青年苏轼赞成欧公「魏统」之论,他在至和二年(1055年)未登第时,已撰有《后正统论·辨论二》反驳章望之。
⑸事实上,眉山三苏对蜀刘政权及诸葛亮都采取了相当严厉的批判态度。
如苏洵(1009-1066)以为「管仲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
好卷五年级下册语文答案(全部)
好卷五年级下册语文答案(全部)(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影与戏剧两大艺术门类互相取经的现象,国外达成的效果较为理想。
中国也有近似的传统。
费穆、孙瑜、赵丹等艺术家,都是既拍戏剧又拍电影,对两种时空艺术的共性与差异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反映到他们的作品中。
此外,改编自电影的国产话剧虽然不多见,但由曹禺、老舍等剧作家的话剧而来的电影,以及放置在世界电影丛林都属的戏曲片,数量不在少数。
戏剧一直为电影输入养料。
早期的电影多是全景式的“纪录视角”,这是由于摄影机无法移动,只能照搬传统戏剧台上台下我演你看的观演关系。
()。
完全依照戏剧思维,使用单一固定或较为有限的场景打造的电影虽有《十二怒汉》《活埋》《狗镇》等佳作,但___________。
另外,戏剧与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一道,一直在为电影剧本输入养料,也是不争的事实。
许多电影剧本,与古希腊悲剧以及众多剧作家的经典作品有着的联系,应该为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阿瑟·米勒、塞缪尔·贝克特等大剧作家特别署名。
电影对戏剧的改造很成功。
影像手段的介入,“第四堵墙”不停地被打破,使得戏剧的边界被推翻,戏剧的模样早就今非昔比,并且仍在变化之中。
不过,遗憾的是,国内戏剧导演转做电影导演的,却多难有不尽如人意,其根源或许是中国百年来的教育环境与社会氛围不断衍变所致。
像费穆能让电影与戏剧,与他学贯中西积淀深厚关系密切。
这样的创作者,可能早已是“可遇不可求”。
A. 独树一帜屈指可数千丝万缕水乳交融(正确答案)B. 标新立异聊胜于无千丝万缕浑然一体C. 独树一帜聊胜于无盘根错节水乳交融D. 标新立异屈指可数盘根错节浑然一体答案解析: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此处语境指的是话剧电影是一种自成一家的戏曲片,并非“新奇”“与众不同”之意,故选“独树一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魏武帝论》译文
世人所说的智者,能知道天下的利与害,能审察计谋的得与失,如此而已。
这样的智慧,也有不能应付的时候。
只做有利的事,不做有害的事,在有的时候就会无计可施,也不会尽得天下之利。
古人所说的有大智慧的人,他们既知道利害得失的计谋,又能根据人的特点来进行斟酌使用。
因此有时敢做天下极其危险的事,而能终于成就大功,这就是根据人的特点来使用计谋。
轻视敌人会导致失败,过于看重敌人往往又丧失成功的机会。
为什么呢?因为天下没有万无一失的利益,做事情总想着万无一失,必然会影响成功。
所以,知道我如何战胜别人,而别人不知道如何战胜我,这种人没有谁能战胜他。
从前晋国的荀息知道虢公一定不会任用宫之奇,齐国的鲍叔知道鲁国的国君一定不能任用施伯,薛公知道黥布一定不会采取上策,这三种做法都是非常危险的,三人却直接冒这个险。
对方不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又不知道攻击我的软肋,所以,我就可以冒险取利。
自夏
商周三代灭亡之后,天下便凭着诈术和武力彼此攻伐,在道、术、政令、教化方面,谁也没有绝对优势,有能力的人就可以取胜。
当汉室衰微,豪杰并起,争夺天下,二袁、董卓、吕布,争相攻杀,而孙权、刘备,又屈居在一个角落里,他们在用兵取胜方面,当然无法和曹氏抗衡,然而天下终于四分五裂,一直到曹魏结束,也未能统一。
就这件事,试着发表点意见。
魏武帝擅长分析判断事,却不擅长分析判断人。
因此,有时做事过于慎重,丧失了成功的机会,有时做事又有些草率,从而导致失败。
刘备有盖世的才能,却没有应付突发事件的机智。
当他刚刚打败刘璋,占领益州的时候,蜀人没有完全归附,一日有四五次哗变,斩杀也无法控制局面。
放弃这个机会不攻取他,后来就发展到不敢加兵攻打的地步,一直到死都是这种情况。
孙权英勇而有谋略,这就不能依靠人多势众来攻取他。
魏武帝不利用中原地区的优势,却用水军与孙权一决雌雄,一日一夜行军三百里前去争利。
魏武帝犯了两个会导致失败的错误来攻打孙权,所以在赤壁损兵折将,而使东吴强大起来。
攻取刘备贵在神速,不应该放长线。
当蜀人不信任他,民心未附的时候,卷起铠甲快速追赶他,虽然犯兵家大忌,也可以达到目的。
孙权,应以计谋巧取,不能用人多势众来强攻,想用刚刚投降的荆州士兵,乘胜拿下孙权。
魏武帝不是不知道这件事难,只是寄希望于侥幸孙权不敢抵抗。
这种做法,用在刘备刚刚占领的西蜀,可以取得成功。
所以说,魏武帝在攻打刘备这件事上过于谨慎,丧失了成功的机会,在攻打孙权时过于草率,从而导致失败。
这不就是擅长分析判断事却不擅长分析判断人的过失吗?
唉!事情的利与害,计谋的得与失,天下有才能的人都能知道,但仅仅知道这个,不能根据人的特点来斟酌使用,所以魏武帝有时胜,有时败,争雄一生,却没有看到他统一天下。
(田连胜译于2012年元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