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3-3(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1-2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doc
一、硅酸和硅酸盐的性质及用途1.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硅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所以硅酸钠溶液可以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B .反应①Na 2SiO 3+H 2O +CO 2===Na 2CO 3+H 2SiO 3↓,反应②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两反应是相互矛盾的,不可能都能发生C .普通玻璃、石英玻璃、水泥等均属于硅酸盐材料D .祖母绿的主要成分为Be 3Al 2Si 6O 18,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3BeO·Al 2O 3·6SiO 2解析:硅酸钠溶液有黏结性,故Na 2SiO 3溶液不能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A 项错误;B 项中反应②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反应,CO 2为气体,可使平衡正移,促使反应能够进行,B 项错误;石英玻璃不属于硅酸盐材料,C 项错误。
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泥、玻璃、青花瓷、水晶、玛瑙都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B .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以得到原硅酸C .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D .2MgO·SiO 2中的酸根阴离子为SiO 2-4解析:A 中水晶、玛瑙不是硅酸盐工业产品;C 中只能得出在高温的条件下硅酸钠比碳酸钠稳定的结论,D 中酸根阴离子应为SiO 4-4。
答案:B3.将足量CO 2气体通入水玻璃(Na 2SiO 3溶液)中,然后加热蒸干,再在高温下充分灼烧,最后所得的固体物质是( )A .Na 2SiO 3B .Na 2CO 3、Na 2SiO 3C .Na 2CO 3、SiO 2D .SiO 2解析:分析题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H 2O +CO 2+Na 2SiO 3===H 2SiO 3↓+Na 2CO 3,Na 2CO 3+H 2O +CO 2===2NaHCO 3,H 2SiO 3=====△SiO 2+H 2O,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且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因此最后所得的固体物质中只有Na 2SiO 3。
配套K12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3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硝酸的性质1.下列有关硝酸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为红色B.硝酸能与FeO反应,只表现氧化性C.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解析: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强酸,并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浓硝酸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A错误;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可氧化许多还原性物质,因此硝酸与Na2S反应不能生成H2S,与FeO反应时表现氧化性和酸性,所以B、C错误,D 正确。
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入铁片产生H2的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Mg2+、SO2-4、NO-3B.可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l-、SO2-4 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Cu2+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而含有NO-3的酸性溶液不能与铁反应产生H2,A项错;硝酸可溶解银,B项正确;Fe2+在稀HNO3中不能大量存在,C项错;硝酸与CuS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
答案:B3.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解析:A.铁放入稀HNO3中发生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NO逸出,遇到O2生成NO2,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B.铁放入浓HNO3中,在常温下会钝化,即在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
D.在铁、铜之间加一个电流计,根据电子的流向,可判断铁是否被氧化。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3-2b(学后即练)含解析
A.有0.09 mol的硫酸被还原
B.有0.045 mol的硫酸被还原
C.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
D.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小于2.88 g
解析:浓硫酸与铜加热时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稀硫酸与铜不发生反应.。
浓硫酸与铜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变成稀硫酸,因此,参加反应的硫酸的实际量要比理论计算值小.。
根据题意可得n(H2SO4)=0.005 L×18 mol·L-1=0.09 mol,参加反应的硫酸n(H2SO4)<0.09 mol,参加反应的铜小于2.88 g.。
答案:D
2.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 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pH=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B.反应中共消耗Zn 97.5 g
C.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解析:锌与浓H2SO4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的浓度变小,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设反应生成的SO2物质的量为x,H2物质的。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2-3(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doc
以海水为原料提取物质的方法1.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金属钠B .海带提碘只涉及物理变化C .海水提溴未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D .海水提镁涉及到复分解反应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NaOH 、Cl 2、H 2,不可能得到金属钠,A 项错误;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 -形式存在,故海带提碘(单质)涉及到化学变化,B 项错误;海水中的溴元素以Br -形式存在,海水提溴中Br -被氧化成Br 2,C 项错误;海水提镁中,将Mg 2+转变成Mg(OH)2沉淀以及Mg(OH)2转变成MgCl 2溶液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D 项正确。
答案:D2.工业上制备相关物质,涉及的反应原理及部分流程较为合理的是( )A .制取镁:海水――→Ca (OH )2Mg(OH)2――→高温MgO ――→电解MgB .冶炼铝:铝土矿――→过量NaOH (aq )NaAlO 2――→过量HCl (aq )无水AlCl 3――→电解AlC .制溴:浓缩海水――→Cl 2Br 2――→热空气吹出――→SO 2吸收HBr(aq) ――→1)Cl 22)再进一步操作Br 2D .制碘:海带――→O 2,灼烧海带灰――→H 2O ,浸取――→Cl 2I 2(aq)――→1)热裂汽油,萃取2)再进一步操作I 2 解析:A 项,制取Mg 应电解MgCl 2;B 项,制取Al 应电解Al 2O 3;D 项,热裂汽油与I 2反应,应用CCl 4或苯萃取。
答案:C3.从海带中提取碘,可经过以下实验步骤完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灼烧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只有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烧杯、玻璃棒B .在上述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 -+H 2O 2===I 2+2OH -C .在提取碘单质时,用酒精作萃取剂D .在分液时,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解析:灼烧固体物质一般用坩埚而不用烧杯,故A 错误;离子方程式错误,溶液为酸性环境,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2I -+H 2O 2+2H +===I 2+2H 2O ,故B 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故C 错误;在分液时,待下层溶液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 正确。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4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1)(1)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4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1)(1)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解析:A项,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故不正确;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合理开发利用能源都符合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B、C、D都正确。
答案:A2.每年冬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大雾,对交通出行、身体健康等方面造成很多不便,这为我国大气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
关于空气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正常雨水的pH等于7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D.秸秆焚烧总体来说对庄稼是有益的,值得提倡解析: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选项错误;正常雨水中因为溶有二氧化碳而显酸性,B选项错误;二氧化硫可以形成硫酸型酸雨,二氧化氮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C选项正确;秸秆焚烧不但引起空气污染,还破坏了土壤的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并容易引起火灾,引发交通事故,必须禁止,D选项错误。
答案:C3.下表中的污染与其来源不对应的是( )解析:塑料在自然界很难被分解,从而容易造成白色污染,A正确;化石燃料燃烧容易产生大量颗粒物,从而容易造成PM2.5污染,B正确;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从而导致环境污染,C正确;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水中氮、磷含量升高导致的,D不正确。
答案:D4.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2、NxO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B.碳氢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C.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解析: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NO、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碳氢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B正确;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C 正确;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D正确。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3-2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一、浓硫酸的性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 、H 2S 等气体B .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SO 4(浓)+S=====△3SO 2↑+2H 2O ,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C .把足量铜粉投入只含H 2SO 42 mol 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D .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 2SO 4,是因为浓H 2SO 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解析: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故不能用来干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和碱性气体(NH 3),A 错误;金属与浓硫酸反应时,生成相应的盐和SO 2,此时浓硫酸显酸性和强氧化性,而与S 、C 等非金属单质反应时,由于没有盐生成,故只显强氧化性,B 错误;Cu 与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浓度逐渐降低,当降到一定程度变为稀硫酸时,反应停止,故产生的SO 2在标准状况下小于22.4 L ,C 错误。
答案:D2.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B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C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D .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脱水性)解析:A 项,浓硫酸质量增大,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B 项,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浓硫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C 项,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表现了脱水性;D 项,浓硫酸干燥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答案:B3.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共设计出如图所示四种实验方案用以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其中在理论上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D.②③④C.①③④解析:图①梨失水变干应表现为浓硫酸吸水性;图②可通过胆矾晶体变白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图③通过观察KNO3晶体析出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图④浓硫酸的液面上升,水的液面下降,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1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一、氮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 .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C .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 .上述反应中只有③属于氮的固定解析:工业上生产硝酸的流程是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氨气与氧气反应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路线①,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O 2===2NO 2路线②,二氧化氮被水吸收3NO 2+H 2O===2HNO 3+NO 路线③,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A 正确;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N 2+O 2=====放电2NO 路线Ⅰ;NO 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2NO +O 2===2NO 2路线Ⅱ,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3NO 2+H 2O===2HNO 3+NO 路线Ⅲ,B 正确;从氮的变化关系图可知:N 从N 2(0价)→NO(+2价)→NO 2(+4价)→HNO 3(+5价),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正确;上述反应中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符合氮的固定的定义,属于氮的固定,②③含氮化合物转变为其他物质,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是氮的固定,D 错误。
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NO 、NO 2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 .NO 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C .NO 2通入FeSO 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D .NO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解析:NO 易被氧化为NO 2;NO 2通入溶液中生成HNO 3,能把Fe 2+氧化成Fe 3+,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NO 为无色气体。
答案:B3.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B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C .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 .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 +O 2+4CO =====催化剂4CO 2+N 2解析:反应过程中NO 、O 2为氧化剂,N 2为还原产物;汽车尾气中的N 2不是污染物;NO 和O 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O +O 2===2NO 2,2NO 2+4CO===N 2+4CO 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总化学方程式为2NO +O 2+4CO =====催化剂4CO 2+N 2。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3-1b(学后即练)含解析(1)(1)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3-1b(学后即练)含解析(1)(1)①澄清的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A.①②③B.②③④C.除①以外D.全部解析: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盐,所以不能利用这一性质来区别SO2和CO2。
SO2具有氧化性,能将H2S溶液氧化生成单质硫(有淡黄色沉淀生成);SO2也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和氯水氧化(溶液褪色);SO2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而CO2没有这些性质。
所以可以用②、③、④、⑤来区别SO2和CO2。
答案:C2.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 )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使品红溶液褪色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A.都能证明B.都不能证明C.③④⑤均能证明D.只有⑤能证明解析:CO2也能产生①④中的实验现象,酸性气体一般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实验⑤说明气体有还原性,结合后续实验现象说明该气体是SO2。
答案:D3.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在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
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
(1)B中应该装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编号)。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1-1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3)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1-1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3)1.下列关于C、Si两种非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都能以游离态存在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较:CH4<SiH4D.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解析:C、Si都是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故A正确;Si为亲氧元素,不能以游离态存在,故B错误;非金属性C>Si,则氢化物的热稳定性SiH4<CH4,故C错误;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故D错误。
答案:A2.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2、SiO2分别是碳酸和硅酸的酸酐B.CO2和SiO2与水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酸C.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是两性氧化物D.CO2和SiO2都是由相应的分子组成的解析:CO2、SiO2分别是碳酸和硅酸的酸酐,二者均是酸性氧化物,但SiO2不与水反应,且其结构中不含有分子,而是由原子组成的。
答案:A二、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3.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B.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28 g硅含有6.02×1023个电子D.28Si、29Si、30Si是不同的核素解析:光纤的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的二氧化硅,A错;玛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B错;1个硅原子中含有14个电子,因此28 g硅含有电子的数目为×14×6.02×1023 mo l-1=8.428×1024,C错。
答案:D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硅相对于氢气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有开发价值的燃料B.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在地球上有丰富的硅资源,如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单质硅C.存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应用玻璃塞D.二氧化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答案: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碳或硅单质可以按上述关系进行转化B.若a、b、c分别为Si、SiO2、H2SiO3,则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bc―→aC.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位置D.单质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解析:A项,SiO2不与H2O反应;B项,b―→c,c―→a均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D项,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SiO2,而非单质硅。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2-2(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1.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
②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
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
④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氟化氢和氧气生成
⑤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
解析:本题涉及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易被氧化的物质应具有较强还原性,各卤素离子中,以I-的还原性最强,故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碘化钾;卤化银中除氟化银外均有感光性.。
答案:C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B.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一次鉴别NaCl、NaBr、KI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浅黄色的溴水,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显橙红色。
化学:高三人教版高考总复习课后练习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3
第4章第3节1.世界第一大佛像——乐山大佛脸上出现了黑色条纹,鼻子已经变黑,胸部和腿部也出现好几块大“伤疤”(如图).一些专家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大佛所在地自然环境湿度大、降水丰沛,容易产生风化现象,以及大佛面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酸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的风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出的CO2会引发酸雨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若黑色部分为硫化物所致,可用双氧水擦洗漂白解析:自然风化指岩石与空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长期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引起;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可将硫化物氧化为白色硫酸盐,故D项正确.答案:D2.全部可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A.CH4、H2、CO、NH3B.CO2、H2、SO2、Cl2C.CO、CH4、HCl、HBrD.SO2、CO2、H2、H2S解析:A中NH3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C中HBr是还原性气体,能被浓H2SO4氧化,D中H2S也是还原性气体,也能被浓H2SO4氧化,因此只有B正确.答案:B3.浓硫酸和2 mol/L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下图,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A .a 升华、b 冷凝B .a 挥发、b 吸水C .a 蒸发、b 潮解D .a 冷凝、b 吸水解析:考查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而稀硫酸易挥发出水分. 答案:B4.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 mLH 2S 饱和溶液中通入SO 2,所得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ab 段反应是:SO 2+2H 2S===3S ↓+2H 2OB .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C .原H 2S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D .b 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 解析:H 2SH ++HS -,溶液显酸性.当通入SO 2时,SO 2+2H 2S===3S ↓+2H 2O ,即ab 段发生的反应,A 项正确.溶液酸性减弱,导电性减弱,D 项错误.当通入112 mL SO 2时恰好反应完全,所以c (H 2S)=2n (SO 2)V =2×0.112 L22.4 L/mol 0.1 L =0.1 mol/L ,C 项错误.继续通入SO 2,SO 2+H 2O===H 2SO 3,H 2SO 3H ++HSO -3,由图象知,d 点比a 点pH 小,即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 2SO 3比H 2S 的电离程度大,H 2SO 3比H 2S 酸性强,B 项错误.答案:A5.(2009·烟台质检)区别SO 2和CO 2气体可选用( )A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 .通入品红溶液中C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D .通入石蕊试液中解析:CO 2和SO 2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如水溶液都显酸性,都可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物,都不能助燃等;也有一些明显的性质差异,突出的是SO 2具有漂白作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等,而CO 2则不具备这些性质,所以本题答案为B.答案:B6.向50 mL18mol/L 的H 2SO 4中加入足量的Cu 并加热,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 )A .等于0.9 molB .大于0.45 mol ,小于0.9 molC .等于0.45 molD .小于0.45 mol解析:Cu 与稀硫酸不反应,在加热条件下铜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参加反应的浓H 2SO 4有一半被还原,在Cu 与浓H 2SO 4的反应过程中,浓硫酸浓度逐渐降低,变成稀H 2SO 4时反应会停止,所以0.9 molH 2SO 4与足量铜片反应时,被还原的H 2SO 4小于0.45 mol.答案:D7.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苹果块会干瘪B .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 .pH 试纸变红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试管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空气中水分减少,苹果块、胆矾晶体、饱和硝酸钾溶液均会失水,导致苹果块干瘪、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pH试纸炭化变黑.答案:D8.把一定量的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O2B.Fe2+C.NO-3D.Fe3+解析:当SO2通入溶液中时,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NO-3在酸性环境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或SO2氧化为硫酸根离子,而本身则被还原.答案:C9.(2009·衡水中学高三调研)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SO2能漂白某些物质,说明它具有氧化性B.SO2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它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C.将足量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D.实验室可用浓H2SO4干燥SO2解析:SO2具有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2SO3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具有还原性,能将高锰酸钾还原而使溶液褪色,但能用浓H2SO4干燥.答案:A10.(2009·太原质检)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盛两支试管,一支加硝酸,另一支加烧碱溶液,然后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由此得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氯化钡显两性B.两支试管中生成的沉淀都是BaSO4C.两支试管中的沉淀都是BaSO3D.H2SO3可被HNO3氧化为H2SO4,BaCl2与SO2不反应,但能与SO2-3反应解析: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溶液仍然澄清,这是实验事实.因为如果发生反应:BaCl2+SO2+H2O===BaSO3↓+2HCl,一是出现弱酸(H2SO3)制强酸HCl,违反规律,二是即使生成BaSO 3沉淀它也溶于盐酸,故BaCl 2与SO 2不反应,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 2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硝酸,再通入SO 2,可以发生将SO 2或SO 2-3氧化成SO 2-4,此时发生Ba 2++SO 2-4===BaSO 4↓;另一份加烧碱溶液,再通入SO 2,先发生SO 2+2NaOH===Na 2SO 3+H 2O ,再发生BaCl 2+Na 2SO 3===BaSO 3↓+2NaCl.综上所述,A 、B 、C 不正确;D 中SO 2能被硝酸氧化和与NaOH 溶液反应证明其有还原性和酸性,加碱后SO 2――→NaOH Na 2SO 3,SO 2-3浓度加大,与Ba 2+结合生成BaSO 3沉淀,故D 正确.答案:D11.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 4的是 ( )解析:先加稀HCl 可排除CO 2-3、SO 2-3的干扰,加入稀盐酸后无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存在Ag +等阳离子,再加入BaCl 2生成白色沉淀,可以肯定原溶液中存在SO 2-4.答案:A12.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探究CO 2、SO 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CO 2可以看到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现象,但通入SO 2看不到浑浊现象.经思考后该同学改用图2所示的装置,将气体收集在注射器内,缓慢地将气体一个气泡一个气泡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都能看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再变澄清的现象,且通入SO2时产生现象的速度明显比通入CO2快.(1)对比分析两组实验,你认为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通入SO2不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以相同速率通入CO2和SO2,SO2产生浑浊、澄清的现象比CO2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SO2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若存在缺陷,其改进方法是(若你认为该装置没有缺陷,此空可以不填)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于制取装置产生SO2的速度快,SO2直接与Ca(OH)2生成了可溶性的Ca(HSO3)2,因而看不到沉淀.(2)由于SO2的溶解度大,因而与石灰水反应也快,同时生成的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SO2产生先变浑浊再变澄清的现象更快.(3)SO2能污染环境,故应用NaOH溶液吸收.答案:(1)制气装置产生SO2的速度快,SO2直接与Ca(OH)2生成了可溶于水的酸式盐Ca(HSO3)2,因而看不到沉淀(2)SO2溶解度大,因而与石灰水反应也快,同时生成的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3)用导管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13.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制硫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还含有SO2、微量的SO3和酸雾.为了保护环境,同时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应尽可能将尾气中的SO2转化为有用的副产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将尾气通入氨气中,能发生多个反应,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尾气与氨水反应所得到的高浓度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氨水或碳酸氢铵,此时溶液的温度会自行降低,并析出晶体.①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析出的晶体可用于造纸工业,也可用于照相用显影液的生产.已知该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③生产中往往需要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对苯二酚或对苯二胺等物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2含量的是________.(填字母)A.NaOH溶液、酚酞试液B.KMnO4溶液,稀H2SO4C.碘水、淀粉溶液D.氨水、酚酞试液解析:(1)因尾气中含有SO2,所以通入氨水易生成H2SO3、(NH4)2SO3或NH4HSO3,从而被O2氧化.(2)①温度自行降低,自然联想到反应吸收了热量所致.②结合SO2与氨水可能的产物与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可知为(NH4)2SO3·H2O.③酚、胺类为还原性强的物质,亚硫酸盐易被氧化.(3)尾气中含SO3和酸雾,可消耗NaOH溶液和氨水,从而影响测定SO2,而对KMnO4溶液和碘水没有影响.答案:(1)2H2SO3+O2===2H2SO42(NH4)2SO3+O2===2(NH4)2SO42NH4HSO3+O2===2NH4HSO4(任填两个)(2)①反应吸热②(NH4)2SO3·H2O③防止亚硫酸铵被氧化(3)BC。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3b(学后即练)含解析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3b(学后即练)含解析B.1.6 molA.1.0 molD.2.4 molC.2.2 mol解析:浓硝酸适量,在反应过程中变稀,实际上发生了两个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消耗的HNO3包括起酸性作用和起氧化性作用的两部分,前者反应后以Cu(NO3)2形式存在,后者被还原后生成NO2、NO气体,从两个方程式看出:Cu+2HNO3(酸)~Cu(NO3)2,HNO3(氧化剂)~NO2(或NO),所以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2+=1.2 mol+1 mol=2.2 mol。
答案:C2.将Mg、Cu组成的m 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HNO3中恰好完全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还原产物NO气体为0.896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 mol/L NaOH溶液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 ) B.(m+2.04) gA.(m+2.28) gD.(m+4.34) gC.(m+3.32) g解析:利用守恒法解答当金属离子恰好沉淀时,m(沉淀)=m(金属)+m(OH-),守恒的巧妙之处在于,n(OH-)=n(金属失去的电子)=n(NO得到的电子)=3×0.896 L/22.4 L·mo l-1=0.12 mol,m(沉淀)=m(金属)+m(OH-)=m g+0.12 mol×17 g·mo l-1=(m+2.04) g,B正确。
答案:B3.某稀溶液中含有4 mol KNO3和2.5 moL H2SO4,向其中加入1.5 mol Fe,充分反应(已知NO被还原为N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NO的体积为28 LB.所得溶液中c(Fe2+)∶c(Fe3+)=1∶1C.所得溶液中c(NO)=2.75 mol·L-1D.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解析:A项,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NO的体积;C项,未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浓度;D项,K+不会参与反应,因而溶质必定有K2SO4;B项,首先考虑酸性条件Fe被氧化为Fe3+,进行过程计算,H+不足,按H+完全反应计算消耗Fe和NO的物质的量:Fe +NO +4H+===Fe3++NO↑+2H2O1.25 mol 1.25 mol 5 mol 1.25 mol剩余的Fe再被Fe3+氧化Fe +2Fe3+===3Fe2+0.25 mol 0.5 mol 0.75 mol则剩余n(Fe3+)=1.25 mol-0.5 mol=0.75 mol则反应后溶液中n(Fe2+)=n(Fe3+)=0.75 mol,故B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总复习(习题1).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5-2016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高一化学期末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米汤遇碘盐会变蓝C.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可以用烧碱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2, 300mL 2mol/L 硝酸与一定量的铝镁铁合金反应生成 3.36L NO (标准状况)和铁盐、铝盐、镁盐等,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3mol/L的NaOH 溶液,使铝镁铁元素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则所加NaOH 溶液的体积是()A.150mL B.200mL C.450mL D.无法计算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A.用装置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B.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少量NH3C .用装置丙进行喷泉实验D .用装置丁加热熔融NaOH 固体4.Cu 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用排水法收集aL 此气体(标况),从理论上讲,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下列中的( ) A .4.22amol B .2.11a mol C .4.223a mol D .2.113amol 5.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NO 、CO 2、NO 2、NH 3、N 2中的几种,将100mL 气体甲经过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 )A .NH 3、NO 2、N 2B .NH 3、NO 、CO 2C .NH 3、NO 2、CO 2D .NO 、CO 2、N 2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硫酸酸化的H 2O 2滴入Fe(NO 3)2溶液,溶液变黄色说明H 2O 2的氧化性比Fe 3+强 B .含有铝元素的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C .水玻璃可用做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 .SO 2和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其原理相同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生石灰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B .为了防止蛋白质盐析,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冻储存C .白酒标签上注有“酒精度52%Vol”字样,它表示100g 该白酒中含有52g 酒精D .人体细胞内存在的HCO 3-~H 2CO 3与 HPO 4‑~HPO 42-维持了酸碱的生理平衡 8.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实验I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 .实验II :酸性KMnO 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 .实验III :微热稀HNO 3溶液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 .实验IV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无丁达尔效应 9.关于氯气及氯水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 A .纯净的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具有漂白性 B .可用干燥的石蕊试纸验证氯水是否变质 C .氯气能与铁反应,液氯不宜贮存在钢瓶中D .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10.下列反应过程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B .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HCl 气体至过量C .向Ba (OH )2和KOH 混合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D .向Na 溶液中通入HCl 气体至过量11.已知NH 3和HCl 都能用来作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相同条件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NH 3和HCl 气体,进行实验(两烧瓶内充满溶液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3和HCl分别形成蓝色、红色喷泉B.制备干燥的NH3和HCl,所需的干燥剂分别是碱石灰、浓硫酸C.改为NO2气体,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前两者不同D.去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改为单孔塞,也可引发喷泉12.某非金属元素R的氢化物及其氧化物、盐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省略):氢化物B 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R是硫元素、则C是Na2SO3 B.若R是硅元素、则C是Na2 Si03C.若R是碳元素、则C是Na2CO3 D.若R是氯元素、则C是NaCl13.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且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推荐2019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4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一、环境污染与防治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解析:A项,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故不正确;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合理开发利用能源都符合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B、C、D都正确。
答案:A2.每年冬季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大雾,对交通出行、身体健康等方面造成很多不便,这为我国大气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
关于空气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B.正常雨水的pH等于7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D.秸秆焚烧总体来说对庄稼是有益的,值得提倡解析: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选项错误;正常雨水中因为溶有二氧化碳而显酸性,B选项错误;二氧化硫可以形成硫酸型酸雨,二氧化氮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C选项正确;秸秆焚烧不但引起空气污染,还破坏了土壤的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并容易引起火灾,引发交通事故,必须禁止,D选项错误。
答案:C3.下表中的污染与其来源不对应的是()解析:塑料在自然界很难被分解,从而容易造成白色污染,A正确;化石燃料燃烧容易产生大量颗粒物,从而容易造成PM2.5污染,B正确;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从而导致环境污染,C正确;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水中氮、磷含量升高导致的,D不正确。
答案:D4.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O2、N x O 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B.碳氢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C.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2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一、氨与铵盐的性质及应用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B.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C.氨气遇到浓盐酸、硫酸都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现象D.氨气可被氯气氧化生成N2,同时还可能产生白烟现象解析:C项,NH3+HCl===NH4Cl,有白烟生成,但与H2SO4反应不会产生白烟;D项,氨气可被氯气氧化生成N2,氯气被还原生成HCl,HCl与NH3化合产生白烟现象。
答案: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但产物不一定有NH3B.加热可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C.在盛有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D.铵盐都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均呈酸性解析:铵盐分解不一定产生氨气,如NH4NO3在400 ℃以上分解生成N2、NO2和H2O,A项对;Fe2+比NH+4更易结合OH-,因而加入少量NaOH不会产生NH3,C项错;NH4HCO3、(NH4)2S等溶液均呈碱性,D项错。
答案:A3.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水除外)C.氨水显弱碱性,是弱电解质D.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4、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ol·L-1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生成的氨水是混合物,其中的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小,且NH3分子极易与H2O结合,故其中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H2O除外)。
答案:C4.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解析:NaHCO3不是化肥,Na2CO3不易分解,NaCl不发生水解反应。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3-1a(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一、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SO 3 ④H 2SA .①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全部解析:2Cu +S=====△Cu 2S ,S +O 2=====点燃SO 2。
答案: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单质常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B .进行SO 2性质探究实验时,多余的SO 2应排到实验室外C .SO 2气体通入BaCl 2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D .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 2,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SO 3 解析:B 项,SO 2有毒,会污染大气,错误;C 项,SO 2不与BaCl 2溶液反应,错误;D 项,产物均为SO 2,错误。
答案:A3.在探究SO 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向SO 2水溶液中滴加Ba(NO 3)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 3B .向溴水中通入SO 2,溶液褪色,说明+4价硫具有还原性C .将过量的SO 2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SO 2不能漂白石蕊试液D .向SO 2水溶液中加入NaHCO 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 2SO 3酸性强于H2CO3解析: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酸性条件下,SO2被NO-3氧化为硫酸根,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4,A项错误;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发生的反应为SO2+Br2+2H2O===2Br-+4H++SO2-4,SO2作还原剂,说明+4价硫具有还原性,B项正确;将过量的SO2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SO2不能漂白石蕊试液,C项正确;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D项正确。
答案:A4.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产生,但分别加入以下三种溶液(①NH3·H2O②氯水③H2S溶液)均有沉淀产生,这些沉淀分别为()A.BaSO4、BaSO3、S B.S、BaSO3、BaSO4C.BaSO3、BaSO4、S D.BaSO3、S、BaSO4解析:由于盐酸酸性大于亚硫酸的酸性,因此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二者不反应。
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4-2b(学后即练)含解析.doc
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①中NH4Cl固体受热可产生NH3和HCl,但两者遇冷会重新凝结产生NH4Cl固体,且可能出现堵塞导管的情况,③中试管口未向下倾斜会导致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故①③错误;把浓氨水滴入氧化钙固体中,会发生反应CaO+NH3·H2O===Ca(OH)2+NH3↑,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有利于NH3放出,故可用②的方法制取氨气;浓氨水受热产生氨气,通过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后即得干燥的NH3,④符合要求。
答案:D2.某研究小组要快速制取干燥的氨气,提供的药品有:浓氨水、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碱石灰,提供的仪器如下所示(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橡胶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
(1)需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该小组选择的药品混合后快速放出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2)若用如图甲装置收集NH3,如何判断烧瓶中已收集满N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要快速制备NH3可选用浓氨水和NaOH固体,原因是NaOH固体溶解时放热加快NH3逸出,且c(OH-)增大,使NH3+H2O NH3·H2O NH+4+OH-平衡左移,有利于NH3放出。
选用①③⑥或①③⑦。
(2)由于氨气易溶于水NH3+H2O NH3·H2O,呈碱性,使滴有酚酞的水变红,据此可判断。
(3)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后,由于NH3溶于水使瓶中的气压减小,气球的体积逐渐变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乙变成丙。
在丙里加入Na 2S 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
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 )
A .SO 3 H 2SO 4 H 2SO 3 H 2S S
B .SO 2 H 2SO 3 H 2SO 4 SO 2 SO 3
C .SO 3 H 2SO 4 H 2SO 3 SO 2 Na 2S 2O 3
D .SO 2 H 2SO 3 H 2SO 4 H 2S S
解析: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 2,SO 2溶于水得溶液H 2SO 3,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生成H 2SO 4和HBr ,在丙里加入Na 2S 生成气体H 2S ,把H 2S 通入H 2SO 3得到沉淀S 。
答案:D
2.硫酸、亚硫酸和氢硫酸是含硫的三种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向Na 2S 溶液中通入SO 2则产生淡黄色沉淀
B .这三种酸都是二元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酸式盐和正盐
C .这三种酸的水溶液久置空气中都会变质且原溶质的浓度减小
D .向氢硫酸、亚硫酸溶液中滴加氯水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硫酸在空气中不会变质。
答案:C
3.用硫及其化合物制硫酸有下列三种反应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途径①:S ――→浓HNO3H 2SO 4
途径②:S ――→O2SO 2――→O2SO 3――→H2O H 2SO 4
途径③:FeS 2――→O2SO 2――→O2SO 3――→H2O H 2SO 4
A .途径①的反应中体现了浓HNO 3的强氧化性
B .途径②、③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 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
C.由途径①、②、③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
D.途径②、③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论
解析:途径①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表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A 项正确;途径②、③的第二步反应为可逆反应,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成本,B项正确;由途径①、②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而途径③转移7 mol e-,C项错误。
答案:C
4.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视角。
硫及其
化合物与价态变化为坐标的二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1)图中X的电子式为________;其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易变浑浊,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变化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O________(填“强”或“弱”)。
(2)下列物质用于Na2S2O3制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理论上有可能的是___
_____(填字母)。
a.Na2S+S
b.Z+S
d.NaHS+NaHSO3
c.Na2SO3+Y (3)治理含CO、SO2的烟道气,以Fe2O3做催化剂,将CO、SO2在380 ℃时转化
为S和一种无毒气体,写出该治理烟道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