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名校联考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语对长辈和晚辈的称谓,非常强调突出辈分,注重“尊卑有序”,常会出现有些年龄大的人称呼比自己小得多的人为“爷”“叔”等现象。

这反映了A.古代任用官员不拘一格B.宗法观念对现实生活的影响C.上下级官员间官官相护D.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削弱2.下面是两幅古代不同朝代政治结构图。

这两个朝代分别是A.秦、汉B.汉、唐C.秦、元D.汉、宋3.有学者对秦汉时期的某一官职做出评价,“在法定制度上,他有着特殊的地位”,并“握有考课、监察和弹劾百官之权,这种权力有时甚至超过丞相”。

据此判断,这一官职是A.太尉B.御史大夫C.郡守D.通判4.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B.王国得到了皇帝认可C.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D.“推恩令”的贯彻实施5.宋太祖登位后,看到宰相赵普为政专断,便命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并提高参知政事的地位和职权。

这说明参知政事设立的目的在于A.分割宰相的军权B.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C.分割宰相的财权D.减轻宰相的政事负担6.科举制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白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降低了官员素质B.实现了社会公平C.增加了官吏数量D.有利于中央集权7.《明书·职官志》日:“时上(明成祖)念机务殷重,欲广聪明,措天下于理也,乃开内阁于东角门。

”这表明当时设立内阁有助于A.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B.强化中枢机构的权力C.牵制宰相的决策大权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8.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公元前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了①幽王荒淫无道;②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③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④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

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A.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禅让制3.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

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

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

但无可否认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面B.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4.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的相同点是A.都是中央集权制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5.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6.《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削弱了中央集权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7.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皇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

高一山西省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山西省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山西省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3分)下列关于商朝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 实行禅让制B. 实行分封制C. 实行内外服制度D. 实行宗法制答案:C解析:商朝时期实行的是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推选首领制度,与商朝不符;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西周时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

2.(3分)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在政治上,他废除了哪一制度?()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改行郡县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推选首领制度,与秦朝不符;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是元朝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3.(3分)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其中,哪一项措施在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方面最为有效?()A. 实行“推恩令”B. 设立“中朝”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实行盐铁官营答案:A解析: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多项措施。

其中,“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使诸侯国不再对地方形成较大威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设立“中朝”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统一的措施;实行盐铁官营是经济上的措施。

4.(3分)在内蒙古地区,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址最为著名,反映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文化?()A. 商周时期B. 秦汉时期C. 辽金时期D. 元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内蒙古地区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址,如辽上京遗址、金上京遗址等,反映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文化。

商周时期、秦汉时期和元明清时期在内蒙古地区虽也有文化遗址,但不如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址著名和具有代表性。

山西省临汾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

山西省临汾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

临汾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卷)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周礼规定了贵族宴饮列鼎的数量,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这种规定直接体现出分封制的特点是A.财产平等 B.等级森严 C.家庭和谐 D.皇权至上2.依照周朝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

后来鲁国大夫越级用六十四人在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A.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3.《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为民,与民共享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4.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其目的是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C.笼络王侯人心 D.加强中央集权5.如图:中国古代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说法,这里的“举”是指A.隋唐以来的科举制”B.汉朝的察举制C.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D.战国时的“毛遂自举6.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封建社会的等级制C.中央集权制D.宗法等级制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份中,其简称都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山东B.陕西、湖北C.山东、山西D.河北、山西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B.都是中央集权制度C.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封邦建国D.废除行省制5.唐时宰相李绛说:“人臣死生,系人主喜怒,敢发口谏者有几?就有谏者,皆昼度夜思,朝删暮减,比得上达,什无二三。

”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A.朝中大臣畏惧残暴的君主B.皇权至高无上C.唐朝没有群臣上谏的规定D.唐朝君主专制达空前强化6.中国古代的一些政治制度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公平。

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郡县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7.“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设参知政事削弱相权B.派遣文官担任知州C.设置转运使D.杯酒释兵权8.著名学者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地方权力越来越小C.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D.君权神授9.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九卿制约,皇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2.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A.“削藩”B.颁布“推恩令”C.废除王国的政治权力D.平定“七国之乱”3.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

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4.“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

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交给皇帝。

”利玛窦的话最有可能是针对()A.秦始皇时代的三公九卿制度B.汉武帝时代的内外朝制度C.明中期以后的内阁制度D.清前期形成的军机处制度5.“(清代)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

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章京检覆无讹,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也”。

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A.防止了大臣专权B.强化了君主专制C.取代了内阁权力D.扩大了统治基础6.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

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

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

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

临汾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学段考试历史试题(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0年4月,第二十届“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在洪洞大槐树举行了隆重的祭祖大典,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槐乡移民后裔和当地人一起参加了隆重的祭祖大典。

与这一活动密切相关的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

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3.右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行省制4.假设在唐太宗时期,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而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那么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5.新课改提倡研究性学习。

在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研究古代中国政治政治制度的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西周分封制》 B.《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C.《元朝行省制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6.古代希腊有民主传统,而我国古代却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我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A.封建地主阶级强烈的权力欲望B.封建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C.韩非子等法家思想家的大力提倡D.封建社会实行的小农经济7.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期中)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期中)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20高一上·宣化月考) 西周封邦建国时,周王常通过与异姓有功的贵族联姻,形成甥舅关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

这反映出()A . 受封主体发生转换B . 利用宗法关系巩固统治C . 西周礼制发生变化D . 周王直接控制区域扩大2. (2分) (2020高三上·商城月考) 有学者指出,历史早期的政治体制依然已包含着某些因素,得以在战国时代孕育出变法运动,并在秦朝取得了最大成功,为延续两千年统一帝国的大厦,奠定了基石和骨架。

材料中的“最大成功”是()A . 废除血缘宗亲和贵族政治B .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 . 变革王位继承和选官制度D . 确立了君权神授和等级秩序3. (2分) (2017高三上·海南月考) 据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遭到诸国反对,认为这么做是“上逆于天,下不顺干人”的倒行逆施。

这表明当时()A . 周王失去“共主”地位B . 国君之位争夺激烈C . 宗法礼制仍然受到重视D . 周王干涉他国内政4. (2分) (2019高一上·郎溪期中)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A . 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B . 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C . 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D . 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5. (2分) (2019高三上·辉南月考) 《左传·成公二年》载:“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见。

”巩朔为诸侯国大夫,于礼不合,因此王不接见。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最能说明这一特征的是 (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甲骨卜辞D.青铜器铭文2.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内服与外服制3.秦朝时期,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 )A.丞相B.刺史C.太尉D.御史大夫4.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A.郡县制度B.统一货币C.监察制度D.三公九卿制5.假如你是唐太宗时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骚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应该 ( )A.交唐太宗裁定B.交门下省审议C.交枢密院出兵D.交尚书省执行6.我国古代的某一选官制度,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和征辟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调整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B.提高了行政效率,完善了中央机构C.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D.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8.秦皇、汉武、宋祖均被认为是比较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因为他们都 ( )A.重视儒家思想B.大力发展工商业C.提高丞相地位D.强化中央集权9.关于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某同学在计算秦郡数量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到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史记》的记载B.秦代竹简的记载C.史学家的观点D.民间的传说10.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B.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C.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11.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色彩浓厚C.政治等级森严D.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他,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3.“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这一言论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皇帝制度D.主张皇帝制度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5.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6.《朱子语类》中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这段话主要说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A.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B.导致了国家财政危机C.过分削弱了地方权力D.造成了边疆地区危机7.“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2019-2020学年山西省临汾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山西省临汾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临汾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A. 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B. 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C. 秦国不再裂土封侯D. 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已废除[答案]C[解析]“不得封侯”指的是秦不再实行分封制度,即不再裂土封侯的意思,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秦王的地位也是足以封侯的,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尚未被废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

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

”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A. 宗法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B.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 受贵族权力制约的君主政体D. 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指出: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说明这种政体既不是希腊的民主政体,又不是君主专制政体,是一种君主权力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特殊政体,故C正确。

嫡长子继承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

材料中的政体指的是受宗法贵族限制的君主政体,因此该项的表述不够具体,故B错误。

世袭制度在材料中没有重点体现,故D错误。

3.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

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

”这场革命A. 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B. 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C. 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答案]D[解析]“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指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分封制又叫“分土封侯制”,是古代中国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由此推断()A . 分封制产生于东周B . 古代历朝都实行分封制C . 分封的核心是土地D . 封侯有义务保护周天子2. (2分)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西周分封制示意图秦朝郡县制示意图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②从世袭到任命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④从分裂到统一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③④3. (2分)(2016·合肥模拟) 《左传》载昭公十一年“叔向曰:陈人听命,而遂县之”,哀公二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史记》载“(秦)武公十年,伐邦、冀戎,初县之”。

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 . 郡县制已在全国范围推广B . 郡的规模地位高于县C . 郡县设置与兼并战争有关D . 分封制遭到彻底破坏4. (2分) (2018高二上·浙江月考) 下列秦始皇的举措,旨在巩固国家统一并顺应时代发展的是()①“兼并天下”“设置郡县”②“决通川防,夷去险阻”③“器械一量,同书文字”④“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A . ①②③④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5. (2分) (2017高三上·桂林月考)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白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

这反映了周以后A . 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B . 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C .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D . 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6. (2分) (2017高一上·沭阳月考) 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

山西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

山西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

山西省2020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②④2. (2分)(2019·成都模拟) 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

这反映国人会议()A . 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B . 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C . 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D . 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3. (2分) (2017高一上·桃江期中)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下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 . 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 .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C .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 .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4. (2分) (2016高二下·大庆期中) 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其主观目的是()A . 确立正统地位B . 树立专制权威C . 制造暴政依据D . 宣扬君权神授5. (2分) (2017高一上·双流期中)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叉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而采取的措施是()A . 南征岭南B . 推行郡县制C . 北击匈奴D . 修筑长城6. (2分) (2017高一上·太和月考) “它是固定的,我们是行动的,我们到各地都是为它工作的。

”下列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是()A . 御史与刺史B . 中书省与行省C . 中朝与外朝D . 三省与六部7. (2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汾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卷)(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对内加强君主专制;对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

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继承皇位A.破坏了分封制B.以武力夺取帝位的C.不符合古代宗法制 D.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的破坏 B.已经进入战国时期C.郡县制的出现 D.出现了大一统局面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家国一体B.权力高度集中C.中央对地方绝对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4.“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

“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

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A.皇位世袭 B.家天下C.君权神授 D.皇帝独尊5.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6.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

”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从加强中央集权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A.将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7.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8.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9.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

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

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A.宋朝监察、控制地方官 B.明朝巡查地方、检查政令贯彻情况C.汉朝巡行郡国、监督诸侯国 D.唐朝代天子出巡、检查地方法纪10.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皇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B.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C.翰林院学士享有特权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11.吴观文认为“密折制度是清代所独有的文书制度,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由皇帝亲自拆阅,旁人不得与闻。

”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12.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取消了原有的部落组织形式,建立了十个实际上是按地区划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新部落。

这项改革A.激化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B.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C.债务奴隶重新获得自由 D.严重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力量13.《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

”这表明古代雅典A.推行直接民主政治 B.注重维护城邦利益C.公民缺少民主权利 D.公民利益高于一切14.某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

”据此推断这部法律①应为《十二铜表法》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③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④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1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A.很残酷但按律量刑B.保护了罗马人民利益C.极力保护私有财产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16.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7.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

下列对英王的认识,正确的是A.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B.是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C.在礼仪上、形式上是至高无上的,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D.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18.《联邦党人论稿》的“引论篇”中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为解决文中的现象,1787年宪法A.确立自由平等原则 B.确立了共和制原则C.确立了联邦制原则 D.确立权力制衡原则19.“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就政体而言,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推翻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王国 B.建立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C.开创了国家元首选举制度 D.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20.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市民的整体素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革命的彻底性21.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

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B.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D.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22.“在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之后。

……普鲁士改革具有全德的意义,它为德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走向现代的时代。

”推动德国走向“现代的时代”的政治前提是A.拿破仑战争打击了封建制度 B.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统一C.1871年宪法确定了民选国会D.德意志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了最高权力2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拥有立法权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24.英、法、美、德等国的代议制各有特点,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资产阶级通过设立议会,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下列对近代西方议会的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C.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参、众两院D.德意志帝国皇帝主宰议会25.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

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维护满清民族权益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D.学习西方技术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都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

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

郡县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材料二20世纪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材料三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

……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

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4分)(2)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

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一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二所说的封泥各属于哪一类?(2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创新之处,并分析这一改革的历史作用。

(6分)(4)结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谈谈对现在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借鉴意义。

(2分)27.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

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三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记事本末》材料四(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编、检、讲读之官(指编修)……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阁衔因之。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