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镇实验学校 许亚琼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常村镇实验学校许亚琼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进入小学课堂,显示了它明显的优势,它集文字、声音、动画、图形于一体,图形清晰、动态感强、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起到了教师用语言难以替代的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它已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角落,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一例外地广泛使用着计算机技术。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多媒体教学更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它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也正呈蓬勃之势,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进入小学课堂,显示了它明显的优势,它集文字、声音、动画、图形于一体,图形清晰、动态感强、速度快、信息量大、信息传输质量高、交互性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起到了教师用语言难以替代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初 中 数 学 实 验 教 学 中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思
■ 王 淑华
《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 “ 学生 的数学学 习内容应 理 解 当是 现实 的 、 有意义 的 、 富有挑战性 的 , 这些 内容要 通常数学概念教学是教师给 出概念 ,学生加 以 有利 于学生主 动地进行观察 、 实验 、 猜测 、 验证 、 推理 记忆 ,但 学生往往对其本质属性理解不够 ,一知半 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 ” 数学家 欧拉说 : “ 数学这 门科学 解 , 更别提运用 了。列夫托尔斯 泰曾说 : “ 知识 , 只有 需要观察 , 也需要 实验。” 实验是科学研究 的基本方 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 , 而不是凭记忆得来 的时候 , 法之一 , 数学也不例外。然而 , 由于学生所学的数学 才是真正的知识 。 ” 新课程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概念教 知识都是前人发现并经过严格论证 的真理 。 因此 , 过 学中注重知识 的生成 ,引导学生从 已有的知识背景 去学生的数学活动大多表现为以归纳和演绎为特征 和活动 经验 出发 , 提供 大量操作 、 思考 与交 流 的机 的思维活动 , 简化 了数学 的发现过程 。 传统数学教学 会 , 让 学生经历观察 、 实验 、 猜测 、 推理 、 交流与反 思 常常把数学过分形式化 ,忽视探索重要数学知识形 等过程 , 进而在增加感性认识 的基础上 , 帮助学生形 成过程的实践活动 , 制 约了学生 的发展 。 数学实验教 成数 学概念 。 学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 的有效途径 ,它为学生提供 2 . 数 学实验教 学 . 有 助 于培 养 学 生 发 现 数 学 规 了主体参 与 、 积 极探索 、 大胆实践 、 勇于创新 的学 习 律 环境 , 提供 了一种解决数学 问题 的全新思路 。 信息技 数学规律 的抽象性通常都以某种 “ 直观” 的想法 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更为数学实验教学开辟 了无 为背景 。作为教师 , 就应该通过实验 , 把这种 “ 直观” 限宽广的前景 。 的背景显现 出来 , 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 , 了解它 的变 数 学 实 验 教 学 的 基 本环 节 形 和发展及与其他问题的联系。传 统数学课 堂教学 数学实验教学模式 的基本思路是 :从 问题情境 压缩 了学 习知识的思维过程 ,往往造成感知与概括 ( 实 际问题或数学 问题 ) 出发 , 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 , 之 间的思维断层 , 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 更不可能发 设 计研究 步骤 , 进行 探索性实 验 , 发 现规律 , 提 出猜 展学生 的学习策略。 新课程理念提倡重视过程教学 , 想, 进行证 明或验证 。根据这一思路 , 数学教学模式 在揭示知识生成规律上 , 让学生 自己动手实验 , 发现 般 包括以下 五个环节 。 数学规律 , 从 而理解更深刻。 1 .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数学实验 教学过程 的 3 . 通 过 数 学 实验 . 培养 学生的创 新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维和数 学 前提 和条件 , 其 目的是为学生创设思维场景 , 激发学 应 用 能 力 生的学 习兴趣 。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精心 , 要有助 于唤 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来 自于学 习过程中的思维 起学 生的积极思维 。 “ 偏差 ” 和好奇心。 在传统 的教学模式 中, 往往表现为 2 . 活动与实验 。这是这种教学模式 的主体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学生的好 奇心越来越弱 , 越来越顺 和核心环节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组织适 当的活动和 着老师讲课 的思维想问题 , 思维 中的“ 偏差 ” 越来 越 实验 ; 数学活动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 而定 , 最好是 以 少 , 思维 的亮点也越来 越少 。 而实验教学恰恰是提供 2  ̄ 4 人为一组 的小组 形式进行 , 也可 以是个人探索 , 学生探索发现 、 尝试错误和猜想检验 的机会 , 只要 教 或全班进行 。这一环节对创设情境和提 出猜想两大 师善于发现学生 的闪光点 ,善于捕捉学生思维 “ 偏 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差” 的契机 , 恰 当引导 , 有时实验教学会 收到意想不 3 . 讨论与交流 。这是 开展数学实验必不 可少的 到 的效 果 。 环节 , 也是 培养合作 精神 、 进行 数学交 流 的重要 环 这种实验式 的教和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活动 空 节。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 学实验活动中去 , 对 间 , 使他们的思维更有深刻性和批判性。 同时 , 它不 知识 的掌握 , 思维 能力 的发展 , 学业成绩的提高 以及 仅 仅关 心学 习者“ 知道 了多少 ” , 更关 心学 习者 “ 知 学 习兴趣 、 态度 、 意志 品质 的培养 都具 有积 极 的意 道 了什 么” “ 怎样知道的” 。 它追求的不仅仅是解决数 义。 学 问题 , 更重 要的是理解 、 发现和创造 , 是解 决问题 4 . 归纳与猜想 。归纳 与猜想 这一环节和 活动与 的数学精神和乐趣。 这是一种新 的求实精神 , 因而它 实验 、 讨论 与交流密不可分 , 常 常相互交融在 一起 , 更 多的是对传统数学教 学的矫正 , 至少也是 一种有 有时甚至是先提出猜想 , 再通过实验验证 。 提出猜想 益 的补充 。伴随着C A I 技术 的 日新月异 , 数学实验 的 是数学实验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 , 是实验的高潮阶段 。 教学 内容将逐渐增加 , 实验素材库将不 断壮大 , 实验 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数 据分 析 , 寻找规律 , 通 技术将更为先进与精 巧 ,因而数学实验的教学思想 过合 隋推理 、直觉猜 想得 到结论是数学 实验 的教学 和模式将具有更为广 阔的天地 、 更 为重 大的作为 。 目标实现程度的体现 , 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让我们合理运用 实验教学 , 充分发挥其作用 , 倡 5 . 验证 与数学化 。 提 出猜想得出结论 , 并不代表 导学生主动参 与 、 交流 、 合作 、 探究 等多种学 习方式 , 实验结束 , 还需要 验证 , 通 常有实验法 、 演绎 法和反 改进学习 ,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的主人 。 从小培养学 例法。 生科学 的研究 态度 , 拓 展思路 , 形 成创新意识 , 最 终 二、 数 学 实验 教 学 的实 施 培育出更多高素质 的优秀人才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惠州市三栋中学张惠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创新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正如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他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创新原理,渗透创新教育思想,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这不仅是我们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培养21世纪新人才的需要。
本文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略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引发创新思维想象是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的一种形象思维。
而创新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不依据现在的描述或图示,而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把经过改造的各个成份纳入新的体系而创新出新的完整形象的过程。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可见,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想象开始,没有创新想象,就没有任何发明创造。
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大胆想象,特别是创新想象,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内容。
对数学教学来说,自觉而有意识地追求数学材料和数学事实的形象化,就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的一个努力方向。
例如,求证: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并不难。
引导学生尽情地想象,把原题改为: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顺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顺次连结梯形各边中点,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教材中有许多实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要求不借助图形,引导学生冲破所有的框框的局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的潜能,有所创新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徐利平)
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松阳三中集团学校徐利平【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构建数学实验,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实验教学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的有效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思路.【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动手操作创新思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家欧拉说:“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数学也不例外.然而,由于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发现并经过严格论证的真理.因此,过去学生的数学活动大多表现为以归纳和演绎为特征的思维活动,简约了数学的发现过程.传统数学教学常常把数学过分形式化,忽视探索重要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实践活动,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数学实验教学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的有效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思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更为数学实验教学开辟了无限广泛的前景.一、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解与作用数学实验是根据研究目标创设或改变某种数学情境,在某种条件下通过思考或操作活动,研究数学现象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动脑设计的亲身经历.数学实验是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去发现、建构新知识,从而主动建构数学概念,探索和验证数学规律,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实验环境,特别是利用计算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进行数学实验,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它起源于现实, 而现实的需要又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数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 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发展学生学用意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语言、数学意识、数学方法等的应用日趋广泛.“数学的生活化、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等理念正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因此, 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 应充分考虑数学实验教学.二、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环节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从问题情境(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出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步骤,进行探索性实验,发现规律、提出猜想、进行证明或验证.根据这一思路,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数学实验教学过程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思维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精心设计,要有助于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二)活动与实验.这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主体部分和核心环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组织适当的活动和实验;数学活动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好是以2-4人为一组的小组形式进行,也可以是个人探索,或全班进行.这一环节对创设情境和提出猜想两大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三)讨论与交流.这是开展数学实验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合作精神、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实验活动中去,对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业成绩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态度、意志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四)归纳与猜想.归纳与猜想这一环节和活动与实验、讨论与交流密不可分,常常相互交融在一起,有时甚至是先提出猜想,再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猜想是数学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实验的高潮阶段;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数据分析,寻找规律,通过合情推理、直觉猜想,得到结论是数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体现,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五)验证与数学化.提出猜想得出结论,并不代表实验结束,还需要验证,通常有实验法、演绎法和反例法.三、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把新的数学知识跟现实生活、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喜欢富有挑战性、新颖性、开放性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实验,开启学生“数学的眼睛”,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探索数学的新知识,是调动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发现步入数学殿堂大门的十分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1、借助数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常数学概念教学是教师给出概念,学生加以记忆,但学生往往对其本质属性理解不够,一知半解,更别提运用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新课程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出发,提供大量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与反思等过程,进而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案例1:无理数的概念教学实验准备:课前准备一把剪刀、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边长视为1)、计算器.实验要求:1.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剪拼出面积为2的正方形;实验说明:考虑到本节课的特点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此,直接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拼得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估计2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能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与探索.在探索了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真实体会到了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不能用有理数来表示,但它确实存在,切身感受到除有理数外还有一类数,引出概念“无理数”.实验结果:拼图对学生来说易如反掌,通过动手操作,班级交流,全班一致认为最容易、最美观的拼图(如右图).因为已经学习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学生马上就说出了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但接下去的“用计算器探求2的小数部分”就有点困难了.教师提示:(1)输入大于1小于2的数,平方的结果比2大了,怎样调整?结果比2小呢?(2)我们能否找到一个有限的小数,使得它的平方刚好等于2?(3)大家有没有发现1.4142…出现循环,那你认为在省略号的背后,有没有可能出现循环?从而引导学生体验到:事实上,2=1.4142…是一个无限的不循环小数.在动手操作实验和展示结果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合作精神,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2、数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数学规律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压缩了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往往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可能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新课程理念提倡重视过程教学,在揭示知识生成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发现数学规律,从而理解更深刻.案例2: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47页“探究活动”:1. 一张纸的厚度为0.09mm,那么你的身高是纸的厚度的多少倍?2. 将这张纸按图2-14的方法(图略)连续对折6次,这时它的厚度是多少?3. 假设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那么对折多少次后,所得的厚度可以超过你的身高?先猜一猜:然后计算出实际答案.你的猜想符合实际问题吗?实验准备:全班每四人一组,每人准备一张A4白纸.实验要求:让学生将手中的纸按要求对折,并记录每一次对折后纸张的层数,计算出它的高度,寻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并解决上述问题.实验结果:问题1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解决问题2时,学生列出了这样一份表格:3、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来自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偏差”和好奇心.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奇心越来越弱,越来越顺着老师讲课的思维想问题,思维中的“偏差”越来越少,思维的亮点也越来越少.而实验教学恰恰是提供学生探索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想检验的机会,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学生思维“偏差”的契机,恰当引导,有时实验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3:上一案例教学后,一个学生问:“我第7次折就折不起来了,纸这么小,要折到人这么高,该怎么折?”马上有很多学生也积极响应了这一疑问,也有学生说拿很大的纸就能折很多层.学生忽视了题中的“假设”,怎么办?笔者让学生再用练习本的纸做折纸实验:四人分别用练习本大小的、纸习本一半大小的纸、练习本四分之一大小的纸、两张练习本大小的纸对折,看各自最多能对折多少次?实验结果:按题中的方法对折,不论纸张大小,第6次对折都能完成;小的纸张第7次对折就比较勉强,第八次对折就难以完成了,大的纸可对折7次,第八次就难以完成.教师趁机提问:一张纸对折7次后,厚度是原来的多少?而宽度又是原来的多少?学生再次实验后得出:一张纸对折7次后,厚度是原来的128倍,而宽度则是原来的1,这样就接近了可以对折的极限.128实践证明,学生在思维“偏差”的引导下动手实验,学到了教材上学不到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数学而变得聪明起来.又如,在学了一些相关数学知识后,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些作图工具或测量仪器,如制作丁字尺找圆心、制作勾股计算尺等;或让学生制作一些数学模型,如长方体、正三棱柱(锥)等模型;或让学生设计方案并解决“不过河测河宽”、“测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等问题.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当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相应的每跑道的前伸数怎样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种实验式的教和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使他们的思维更有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它不仅仅关心学习者“知道了多少”,更关心学习者“知道了什么”、“怎样知道的”.它追求的不仅仅是解决了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理解、发现和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数学精神和乐趣.这是一种新的求实精神,因而它更多的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矫正,至少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伴随着CAI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将逐渐增加,实验素材库将不断壮大,实验技术将更为先进与精巧,因而数学实验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更为重大的作为.让我们合理运用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改进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拓展思路,形成创新意识,最终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2006年10月.[2]陆麒丞.《计算机技术模拟数学实验与实例开发》2007.10[3]曹一鸣.《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中学数学教与学》,2003年第6期[4]李世杰.《用发现式实验开启学生的“数学之眼”》《中学数学教育》,2005.11[5]杨华涛.《走进数学实验挖掘教学亮点》2006.5。
浅谈在初中数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能力和 创造思维能 力方面的工作 没有落到实处 。 今后 , 我们 的 数学课 堂教学应有新 的思想和方 法。兴趣 是创造思维 活动成
数学与我们 的 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 ,可 以根据 日常生活 中 功 的先 导 。如何激发 学生的兴趣 呢?笔者结 合 自己的教 学经 的事 例来对数 学课堂进行拓展 。 在课堂 中 , 教师 要让课本 中的 验 , 浅谈几点 拙见 : 首先 , 抓 好导入 , 激发兴 趣 .教学 中的一个 知识 与学生动 手实践相结合 ,这样学生 能够 在动 手实践 中体 成功巧 妙的课题 引入 ,往往能在学 生 中激起感 情 的涟漪或思 验所 学到 的数 学知识 , 从而提 高 自己的实 际动 手能力 。
性 思维能力 。 1 创 造宽松 的课 堂氛 围, 激发学 生的创新性 意识 4 课 堂教 学要发挥知识 的智力 因素 。 培养创 新能力
近年来 , 中考 试题 “ 源于课本 , 高于课 本” 的趋势越 来越 明 目的。 历年 中考试 题并不是课本 知识 内容 的简单再现 , 而是取
新课 程理念 倡导 : 要 相信学 生 , 相信 学生 的能 力 , 让学 生 显 , 使 得 中学 教师 回归 课本 知识体 系 , 以达 到 “ 减负提 质 ” 之
成为 课堂 的真 正主人 。 如何 才能营造 一个 宽松 的课堂 氛围呢 ?
这就 需要教师教 学态度平 易近 人 , 教学语言生 动而形象 , 问题 材于课 本 , 加 以变化提高而 得到 的。从新 型试题上 分析 , 与 以
新颖 而巧妙 , 教具有 趣而直观 等 , 这样才 能够调动 学生的学 习 往相 比 ,新试题较侧 重考查学生对 数学知 识的理解 及知识 的 积极 性 , 才 能够调动 学生课堂 的学 习兴趣 , 才能够 激发 出学 生 运用能 力 , 而 减少了对学生 解题 的熟练 程度的检查 。 另外许多
如何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证书)
如何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耒阳市振兴学校谢南生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
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不仅是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创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中学数学学科的特点,谈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一、课堂气氛要活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学生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就曾说,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时,老师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设臵解决,引导学生回想旧知识、旧方法,通过此过程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对已有知识与新学内容之间产生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并形成一定的心理准备,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1)设臵疑问,复旧迎新如果探求"是什么"体现了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寻求"为什么"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学生探究、了解自己未知的东西而产生的愿望和意向。
在教学中,注意在情境中适时揭示矛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先通过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旧方法的回顾复习,使学生在继续学习时具备应有的知识准备,从而能顺利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一节时,设计一个情境性问题,提出一个中国古代的问题,今有邑方不知,各中开门,出北门二十步有木,出南门十四步,折而西行一千七百七十五步见木,问邑方几何?用我国一个古代问题作为情景引入,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了人文精神。
常村镇实验学校许亚琼怎样对待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情况?
怎样对待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学生一次两次作业没有完成,我们做老师的可以原谅,可能学生有特殊的原因。
但是学生屡次不完成作业,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类学生的心理,这类学生就是故意不完成作业的,我就是不完成作业,看你老师拿我怎么办,典型的无赖心理。
不管老师怎么苦口婆心,可他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这个时候很多老师就想:算了,就不要管他了,随他去吧。
当我们做教师的这样想的时候,就等于向学生宣告:你胜利了,我拿你没办法,我向你投降。
从此,这个学生就不再做作业了,因为你拿他没有办法。
可事情还远没有结束,更严重的后果马上就来了,其他学生一看,原来老师就这么容易对付的,呵呵,对不起了,老师,从此我也不做作业了。
就这样,不做作业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我们应该拿第一个屡次不完成作业的人开刀,杀鸡给猴看嘛。
这个时候我们下手一定要狠,态度一定要坚决,处罚这个学生的力度一定要达到使学生不可接受的地步,才能达到目的。
我们还是先来回顾一下二战时期日本是怎么投降的吧?二战后期,日本节节败退,美国步步紧逼,可日本就是不投降,决心战到最后一人。
美国既想让日本投降,又不想自己的部队伤亡太大,怎么办?美国选择了一种让日本根本无法承受的后果,就是在长崎、广岛扔了两颗原子弹,彻底摧毁了日本抵抗的决心,日本投降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原子弹,日本不可能这么快就宣布投降,日本是向原子弹投降的。
对于屡次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我们手里就应该握有这样的“原子弹”,并且毫不犹豫地扔下去,以达到以后可以进行“核威胁”的目的。
我就曾经使用过这一招。
2007年9月,我担任了七年级新生的班主任。
这一届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就威镇四方了,经常上网、抽烟、喝酒等等,根本不做作业就更不在少数了。
所以一开学的时候,我就特别强调:如果哪个作业不完成就罚抄100遍。
班里的学生都哇了一声,反对声一片。
对这一届学生,我觉得“乱世就得用重典”,现在如果压不住你们,那以后不就乱套了吗?不管了,先专制一个月,然后再民主吧!我当时就对他们说了:“现在在这个班级我是班主任,我说了算。
初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
出发,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
教学与思维能力紧密相关.数学具有异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更多
1.3 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自由思考的空间.
和谐和自由的身心发展是学生塑造独立人格的基础,
【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创新思维
流,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培
所隐藏的创新潜力,因此,创新教学的开展方式必须适合所
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非常有益.但是,学生倾向于用固定的思
有学习者.当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
维模式,因此教师需改变教育方式,要求学生通过多样性的
根据他们的能力来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活
手段解决 问 题, 以 增 加 学 生 思 维 的 灵 活 性 并 提 高 其 思 维
动或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地享
能力.
受多样化 教 学, 通 过 正 确 指 导 促 进 不 同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尽管数学是数字与符号的集合,但仍可以找到与学生
学生将很难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
在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
新思维. 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建立学生自身的认知框架中
创新精神和发挥创新潜力的重要阶段之一. 创新思维是创
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创新思维活动的基石,从这个角度
造力的基础,学生进行创新实践也是自我激励的过程,数学
和经验还是发展智力,无论是培养情感还是塑造意识形态
励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将新知识和新问题融入
常村镇实验学校许亚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许亚琼首先,作为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要办好一件事是很难的,要让学生乐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乐趣,让他们明白并且理会到学习是快乐的,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真正由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之后,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感觉到有意思,有些东西学生不见得懂,但她感兴趣,就愿意去鼓捣,有一些基本原理也不见得懂,但他们就自己摸索着学习,照样最后成为高手。
数学也是,如果感觉有兴趣了,就算不明白也会去鼓捣。
老师在课上要多调动学生,这个应该在高一就开始,半中间的就费劲多了。
另外多鼓励学生,开些玩笑,问题多点梯度,让学生能回答出来,让他们找到自信。
其实最重要的是留下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就是抓落实,就算是不会讲课的人,只要落实方面做的好,也照样能取得好成绩。
以前自己认为只要自己教的到位了,学生就会学的好,后来发现不对,学生只要自己想学,有了兴趣,绝对比我们讲的天花乱坠来的有效其次,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的习惯,形成一套真正适合他们学习的方法,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学习方法的建立有有一个从探索到逐渐完善的过程。
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探索、总结归纳。
在适当的时候,要予以指导。
再次,让学生喜欢你,形成教师的独特的教学风格,独特的人格魅力,只有学生喜欢你,他才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这必然要求教师加强修养,不断的完善自己。
最后,要着眼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点极为重要,教师要有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
着眼于学生和谐的发展,不能只顾自己的学科,其他的一概不管,只有你的学科才是最重要,有的教师就有这种意识,学生没学他的科目就不高兴,一味的强调自己的学科的重要性,结果呢?学生都厌烦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可想而之,结果会怎样。
我就经常要学生多注意自己的劣势科目,在在基础上,让他们明白怎样协调发展。
从而达到“以不要求达到要求的目的”。
常村镇实验学校许亚琼快乐学数学
快乐学数学恩格斯曾经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在小学教育中,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代替的,也正是基于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引了起更多的关注。
数学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学生却学得并不轻松。
例如畏惧心理、依赖心理、急躁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这些心理很大程度上既制约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这也一直是老师、家长关注和困扰的问题。
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好数学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略有几许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讲授新知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就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
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
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的,注意力集中的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享受快乐童话故事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最爱,把数学问题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能够给数学问题赋予生动的情节,甚至赋予它生命,这就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
常村镇实验学校许亚琼好习惯
好习惯,益终生摘要:《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倾听与阅读思考与合作发现与应用整理与构建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和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
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
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
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
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
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
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村镇实验学校许亚琼听课反思
常村镇实验学校许亚琼听课反思
——常村镇实验学校许亚琼冯老师和闫老师两位老师授课时差不多上用一般话教学,语言优美,都运用多媒体课件,与现代教育技术接轨,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一改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而改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课堂教学方法,发觉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去自主发觉,让谈们体会到发觉数学的欢乐。
谈们的教具也都预备得专门充分,,专门是冯老师预备的纸片,学生能动手操作,预备广告的视频,学生动口说,用心看,认真听,真正运用小学生的经历规律,做到听说读写同时进行,更便于学生经历,更好的把握新知识。
两节课师生差不多上在欢声笑语中进行的,课堂轻松自然,学生都主动投入学习,最后还意犹未尽,不愿下课,这是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做不到的,老师们对学生的鼓舞也是别出心裁,总之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明白自己要学的也专门多,今后我一定要认真虚心向两位老师请教学习。
1 / 1。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徐延珍
【期刊名称】《新课程研究(下旬)》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或旧的常规戒律。
创新并不神秘.而是人人都具备的潜能,中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
【总页数】2页(P124-124,125)
【作者】徐延珍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实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借助实验教学提升数学素养
借助实验教学提升数学素养发布时间:2022-05-11T03:43:17.86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3期作者:许琴[导读] 在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尝试、归纳、抽象、猜想、实验、论证,经历知识的生成、发展、重构、提升的过程,感受生活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考经验。
许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良常初级中学【摘要】在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尝试、归纳、抽象、猜想、实验、论证,经历知识的生成、发展、重构、提升的过程,感受生活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考经验。
通过演示实验和操作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记录学生思维的过程,展示学生思维的结果,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通过数学抽象、推理论证,关注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创新思维;问题解决;操作能力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
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数学实验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CAI软件的普及,数学实验必将遍地开花。
一、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并学会运用知识,才能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学会把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在做题的时候,想到一个知识点就能联想到其他知识点,使一个问题有多种解答的方法。
数学理念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
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反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许亚琼创新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指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或认识意义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创新思维主要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认为,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展开: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深厚的观察兴趣;其次,在观察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第三,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序进行观察,及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第四,要运用直观教具,以支持学生对研究问题做细致深入的观察。
二、收储足够的信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学习过程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所学知识与方法系统化、条理化。
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的连结,所以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诱发学生的创选性想象。
三、加强思维训练,引导提高学生勇于求异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
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多元化地思考,在探索与求异中发现和创新。
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演变进行变式训练,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 一题多解式,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超越常规,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
一题多解的例子很多,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认识的空间,激发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2. 一题多变式,伽利略曾经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
故而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深刻挖掘例题和练习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 多题一解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陷在无穷的题海中,但实际上许多问题具有共性,对这样的问题不断总结、积累,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