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知识点复习题2

合集下载

201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110,0.2==U V I AB.110,0.05==U V I AC.==,0.2U I AD.==U I,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

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

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41(广东第18题).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2(2011安徽第15题).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24BC n A λ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 A .屏上c 处是紫光B .屏上d 处是红光C .屏上b 处是紫光D .屏上a 处是红光答案:D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 、b 、c 、d )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屏上a 处为红光,屏上d 处是紫光,D 正确。

3(2011全国卷1第16题)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b 、c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故:折射率为:d c b a n n n n <<<频率为:d c b a f f f f <<<选B4(2011全国卷1第21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波长为1.2m ,振幅为A 。

当坐标为x=0处质元的位移为2A -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x=0.4m处质元的位移为A 。

当坐标为x=0.2m 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x=0.4m 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ab cA .12A -、延y 轴正方向B . 12A -,延y 轴负方向C .A 、延y 轴正方向D .A 、延y 轴负方向 解析:选C5(2011海南18模块3-4试题).(12分)(1)(4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2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2

第二部分原子核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天然放射现象▲知识梳理1.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

2.天然放射现象物质放射出射线、射线、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三种射线的性质,如下表:射线射线射线实质氦核流电子流电磁波速度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约为光速的十分之几光速电离作用很强较弱很弱穿透能力很弱很强最强衰变方程伴随和射线产生▲疑难导析1.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

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人们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

原子序数小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也有一些具有放射性。

2.研究放射线的方法(1)在磁场中偏转(如图所示)根据可得,则在磁场中射线比射线偏转的更明显。

②在电场中偏转(如图所示)设与沿初速度方向前进相同的距离L,两者在电场方向上偏转的距离之比:,可见在电场中射线比射线有较明显的偏转。

:如图甲是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哪种射线?()A.射线 B.射线 C.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答案:C解析:由图甲可知射线的穿透力最强,可用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

答案为C。

知识点二——原子核的衰变▲知识梳理1.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原子核由于放射出射线、射线、射线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

半衰期是反映衰变快慢的物理量,其长短由核内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

衰变规律可用公式或表示。

式中的、表示元素在t=0时的原子核数、质量,为半衰期,N、m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在经过时间t后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数与质量。

半衰期是一个对放射性元素的大量原子核而言的统计概念,对个别原子核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因此上述两式也只适用于大量原子核。

2.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点拨精析(新课标)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点拨精析(新课标)

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2011.安徽高考·T16)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1212122()()x t t t t t t ∆-+ B.121212()()x t t t t t t ∆-+C.1212122()()x t t t t t t ∆+- D.121212()()x t t t t t t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两点(1)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其中间时刻的速度(2)利用0t v v a t-=进行分析求解【精讲精析】选A 。

第一个x ∆内平均速度11x v t ∆=,第二个x ∆内的平均速度22xv t ∆=,则物体的加速度21121212122()()2v v x t t a t t t t -∆-==+,故A 正确2.(2011·天津理综·T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25x t t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分析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代入时间求出位移,平均速度等物理量。

【精讲精析】选D .根据质点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25t t x +=可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5m/s ,加速度为22s m,在第1s 内的位移是x=6m ,选项A 错误,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5(52)7x t t m m v t s s t t+===+=+=,选项B错误,因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应该满足公式212aT s s s =-=∆,任意相邻的1s 内的位移差都是2m ,选项C 错误,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实质就是指加速度大小,选项D 正确。

2011高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加解析)

2011高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加解析)

高考物理复习策略物理专题划分专题一:力与运动:力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一条重要主线,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复习中要求学生首先应熟练掌握中学教材中遇到的力,如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其次要掌握几种典型的运动形式,如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

专题二:动量和能量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从考题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来看,2010年对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的考查重点仍会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还是应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对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训练从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专题三:电和磁电场、磁场是中学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分析近十年来的高考物理试卷可知,这部分知识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约占13%,年年都考。

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应加强对力电综合问题、联系实际问题等高考热点命题的复习.专题四:实验实验是物理考试中赋分量高也是容易失分的题,是制约着理科考生的一个“瓶颈”。

所以要求学生在复习时要对大纲中列举的刻度尺、游标卡尺等实验仪器会正确使用,列举的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要熟练掌握,对实验的设计思想、器材选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故障排除等方面研究到位。

专题研究一力和运动典型问题分析问题1:会求解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1.弄清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大小计算方法的不同。

例、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C)A.0 B.μ1mgcosθC.μ2mgcosθD.(μ1+μ2)mgcosθ2.弄清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单元-力与运动专题2 直线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单元-力与运动专题2 直线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

专题二 │ 主干知识整合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起,在连续相等的各段时间内通过的位 移之比为: 1∶3∶5∶„∶(2n-1) s 1 ∶ s 2 ∶ s 3 ∶ „ ∶ s 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 =1,2,3,„) ③从运动开始计时起,通过 s, 2 s, 3s ,„, ns 所用时间之 比为:
a1+ a2
d,所以选项 C 错误、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点评】 通过运动图象分析物体运动情况或追及相遇问 题具有简洁直观的特点,考生必须要养成通过图象分析物理问 题的习惯,逐步提高应用图象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应 用运动图象时要特别注意:(1)首先应看清图象性质,即题目 给出的是速度图象还是位移图象;(2)要理解图象的截距、斜 率、面积、交点、拐点的物理含义并结合题意深入挖掘隐含条 件,灵活解决问题.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停车距 车速 反应距 刹车距
v(km/h) 离 s(m) 离 x(m) 离 L(m) 40 10 10 20 B 60 15 37.5 A C 80 40
请根据该图表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2)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请计算出表格中A的数据; (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车在刹车后所受阻力恒定,g=10 m/s2,请计算出刹车后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的比值和表格中B、C 的数据; (4)假设在同样的路面上,一名饮了少量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72 km/h速度行驶,在距离一学校门前 50 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 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2 s,会发生交通 事故吗?
专题二 │ 主干知识整合
以上两大问题的核心关系是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 外力的关系.它们之间除了满足大小成正比的关系外,还存 在下列四性关系: ①同体性:在表达式中,m、F 合、a 都应是同一个研究对 象的对应量; a.若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则满足 F 合=ma. b. 若研究对象为多个物体, 则对由这些物体组成的系统 而言满足: F 合=m1a1+m2a2+m3a3+„(一维情况下). ②瞬时性:物体的加速度和合外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它们总是同增同减同生同灭; ③同向性: 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方向时时保持一致;

2011年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1年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1)第I卷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

根据地磁场分布和安培定则判断可知正确答案是B。

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答案:ABD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答案:ABC解析:主要考查功和能的关系。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势能始终减少,A项正确。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B 项正确。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性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C项正确。

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选取无关,D项错误。

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点拨精析(新课标):考点6功和能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点拨精析(新课标):考点6功和能

考点6 功和能一、选择题1.(2011·新课标全国卷·T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考虑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来判定A、B选项,再考虑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小于90°或大于90°的夹角来判定C、D选项,并注意物体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的夹角变化。

【精讲精析】选A、B、 D。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加速,动能一直增大,故A正确。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开始减速至零,再反向加速,动能先减小再增大,故B正确。

当恒力与速度成小于90°夹角时,把速度沿恒力方向和垂直方向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一直增大,故C错。

当恒力与速度成大于90°的夹角时,把速度沿恒力方向和垂直方向分解,开始在原运动方向物体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0,而在垂直原运动方向上物体速度逐渐增加,某一时刻物体速度最小,此后,物体在恒力作用下速度增加,其动能经历一个先减小到某一数值,再逐渐增大的过程,故D正确。

2.(2011·山东高考·T18).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 从距地面h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2h 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

则A.两球同时落地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 动能的增加量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 做功功率和对球b 做功功率相等【思路点拨】本题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动能定理、功率知识的综合考察,应分析两个小球的具体运动过程,明晰a 和b 在相遇时的速度、位移、时间之间的关系,然后归纳分析。

【精讲精析】选C 。

相遇时b 球的位移g h t gt h ==运动时间,2122,相遇时a 球20212gt t v h-=位移,可得gh gt v gt t v gt ==-=0202,2121,相遇时a 球的速度=-=gt v v a 00,由题意可得此时b 球已经具有向下的速度而a 球速度为零,故b 球以较大速度先落地,以后任意时刻重力的瞬时功率mgv P =,b 球的瞬时功率总是大于a 球瞬时功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解析(大纲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解析(大纲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大纲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热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主要考查学生对热力学定律的概念掌握和理解。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即气体吸收热量在引起了其他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完全转化为功,A对;内能的影响因素有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故气体体积增大时,由于温度变化情况未知,故内能不一定减少,B错;内能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改变,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由于对外做功情况未知,故内能不一定增加,C错;同理外界对气体做功,由于热传递情况未知,故气体内能有可能减少,D对。

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安培定则,主要考查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以及矢量的叠加原理。

根据安培定则可知I1和I2电流分别在a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ac连线向上和向下,由于I1>I2,且I1电流与a点的距离比I2电流与a点距离要小,故B1a>B2a,则a处磁感应强度不可能为零,A错;两电流在b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均垂直ac连线向下,故B错;I1和I2电流分别在c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ac连线向下和向上,且I1电流与c点的距离比I2电流与c点距离要大,故B1c与B2c有可能等大反向,C对;两电流在d处产生的场的方向一定成某一夹角,且夹角一定不为180°,D错。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41(广东第18题).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2(2011安徽第15题).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24BCn A λ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 A .屏上c 处是紫光 B .屏上d 处是红光 C .屏上b 处是紫光 D .屏上a 处是红光 答案:D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 、b 、c 、d )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屏上a 处为红光,屏上d 处是紫光,D 正确。

3(2011全国卷1第16题)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 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 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b 、c 、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故: 折射率为:d c b a n n n n <<<频率为:d c b a f f f f <<<选B4(2011全国卷1第21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波长为1.2m ,振幅为A 。

当坐标为x=0处质元的位移为A 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x=0.4m处质元的位移为2A 。

当坐标为x=0.2m 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x=0.4m 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A .12A -、延y 轴正方向 B . 12A -,延y 轴负方向ab cC .A 、延y 轴正方向D .A 、延y 轴负方向 解析:选C5(2011海南18模块3-4试题).(12分)(1)(4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 所示。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48分)1.(6分)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2.(6分)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a点B.b点C.c点D.d点3.(6分)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4.(6分)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l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l×1014W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l×106V/m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5.(6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E n=,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功、功率、动能定课件 新人教版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功、功率、动能定课件 新人教版
0
三、反馈练习 反馈练习
1.图为测定运动员体能的装置,轻绳拴在腰间沿水平线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 图为测定运动员体能的装置,轻绳拴在腰间沿水平线跨过定滑轮( 的质量与摩擦), ),下悬重为 的物体。设人的重心相对地面不动, 的质量与摩擦),下悬重为G的物体。设人的重心相对地面不动,人用力向后蹬 传送带, 逆时针转动。 传送带,使水平传送带以速率v逆时针转动。则( BC ) 人对重物做功, A.人对重物做功,功率为Gv B.人对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等于G,方向水平向左 C.在时间t内人对传送带做功消耗的能量为Gvt 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 D.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不变
;由于水平面光滑,所以拉力F即为合外力,F 随位移X的变化图象包围的面积即为F做的功, 由图线可知,半圆的半径为:R=F0=x0/2
处的动能为E 设x0处的动能为EK
W = Ek − 0
W = Ek
x0 π E k = W = S= = × F0 × = F0 x0 2 2 2 4
例2.下列是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 A.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 内的对物体做功一定相同 B.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 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在等符号相反 C.同样的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 负号一定相反 D.在同样的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 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 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为处于平衡状态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段时间内 冲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由恒力做功的知识可知,说法B正确。 冲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由恒力做功的知识可知,说法B正确。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要认识到它们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要认识到它们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 个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所以功可能不同,说法C不正确,说法D 个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所以功可能不同,说法C不正确,说法D正 正确选项是BD BD。 确。正确选项是BD。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精校)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精校)

附属中学 内部使用 电学实验专题 高分缘于基础 成功贵在坚持 电学实验专题 附属中学高三物理组卢祥举提供 【1】(2011年高考·天津理综卷)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

该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

【2】(2011年高考·重庆理综卷)某电动机的三组线圈①、②、③阻值相同,均为几欧姆,接法可能是图1中甲、乙两种之一,A 、B 和C 是外接头。

现有一组线圈断路,维修人员通过多用电表测量外接头之间的电阻来判断故障,若测量A 和B 之间、B 和C 之间、A 和C 之间的电阻时,多用电表指针偏转分别如图2(a)、(b)、(c)所示,则测量中使用的欧姆档的倍率是 (填1⨯、10⨯、100⨯或1k ⨯),三组线圈的接法是 (填甲或乙),断路线圈是______(填①、②或③)。

【3】(2011年高考·江苏理综卷)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⑴将电阻箱接入a 、b 之间,闭合开关。

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 ′后保持其阻值不变。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 ,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 与R 的数据如下表:电阻R /Ω 5.0 10.0 15.0 25.0 35.0 45.0 电压U /V1.001.501.802.142.322.45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R 关系图象。

⑵用待测电阻R x 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00V 。

利用⑴中测绘的U-R 图象可得R x =_____Ω。

⑶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

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⑴中测绘的U-R 图象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Ω的电阻换接在a 、b 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⑴中测绘的U-R 图象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4】(2011年高考·福建理综卷)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V ,3W ”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1)在小电珠接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档进行测量。

2011届高考物理必记知识点和常考知识点大总结

2011届高考物理必记知识点和常考知识点大总结

2011届高考物理必记知识点和常考知识点大总结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一、力的种类1、重力: G = mg2、弹力:F= Kx3、 滑动摩擦力:F 滑= μN 静摩擦力: O ≤ f 静≤ f m4、万有引力: F 引=G 221rm m 5、电场力: F 电=q E =qdu ;库仑力: F=K221rq q (真空中、点电荷)6、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 F= BIL (B ⊥I ) 方向:左手定则。

(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 f=BqV (B ⊥V) 方向:左手定则 。

【例1】两个物体A 和B,质量分别为M 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A 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A. mg, (M-m)g ;B.mg , Mg;C. (M-m)g ,Mg;D.(M+m)g, (M-m)g. 【答案】A【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

AO 上套有小环P ,OB 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

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P 环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 A .N 不变,T 变大 B .N 不变,T 变小 C .N 变大,T 变大 D .N 变大,T 变小 【答案】B【例3】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 精校)功和能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 精校)功和能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精校)功和能1.(2011年高考·江苏理综卷)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

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 .0.3J B.3J C .30J D .300J1.A 解析:生活经验告诉我们:10个鸡蛋大约1斤即0.5kg ,则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0.0510m kg ==,鸡蛋大约能抛高度h =0.6m ,则做功约为W=mgh =0.05×10×0.6J=0.3J ,A 正确。

2.(2011年高考·海南理综卷)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在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2.BC 解析:在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 向负向运动,故5s 末离出发点最远,A 错;由面积法求出0~5s 的位移s 1=35m, 5~6s 的位移s 2=-5m,总路程为:40m ,B 对;由面积法求出0~4s 的位移s=30m ,平度速度为:v =s/t =7.5m/s C 对;由图像知5~6s 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 错3.(2011年高考·四川理综卷)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v/m ·s -1 10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3.A 解析: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动能减小,返回舱所受合外力做负功,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缓冲火箭向下喷气而获得向上的反冲力。

2011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1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α高考物理知识归纳教学资料(二)力学模型及方法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2斜面模型(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μ=tgθ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μ> tgθ物体静止于斜面μ< tgθ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θ一μcosθ)3.轻绳、杆模型任意方向的力。

杆对球的作用力由运动情况决定只有θ=arctg(ga)时才沿杆方向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最低点时的速度?,杆的拉力?若小球带电呢?假设单B下摆,最低点的速度V B=R2g⇐mgR=221Bmv整体下摆2mgR=mg2R+'2B'2Amv21mv21+'A'BV2V=⇒'AV=gR53;'A'BV2V==gR256> V B=R2g所以AB杆对B做正功,AB杆对A做负功若 V 0<gR ,运动情况为先平抛,绳拉直沿绳方向的速度消失即是有能量损失,绳拉紧后沿圆周下落机械能守恒。

而不能够整个过程用机械能守恒。

求水平初速及最低点时绳的拉力?换为绳时:先自由落体,在绳瞬间拉紧(沿绳方向的速度消失)有能量损失(即v 1突然消失),再v 2下摆机械能守恒例:摆球的质量为m ,从偏离水平方向30°的位置由静释放,设绳子为理想轻绳,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A 时绳子受到的拉力是多少?4.超重失重模型 系统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或此方向的分量a y )向上超重(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F=m(g+a);向下失重(加速向下或减速上升)F=m(g-a) 难点:一个物体的运动导致系统重心的运动 1到2到3过程中 (1、3除外)超重状态 绳剪断后台称示数 系统重心向下加速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地面对斜面摩擦力? 导致系统重心如何铁木球的运动 用同体积的水去补充5.碰撞模型:特点,①动量守恒;②碰后的动能不可能比碰前大;③对追及碰撞,碰后后面物体的速度不可能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

2011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全国卷

2011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全国卷

2011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全国卷214.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

则物块A .仍处于静止状态B .沿斜面加速下滑C .受到的摩擦力不便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答案:A解析:由于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 正确,B 、D 错误。

摩擦力由mgsin θ增大到(F+mg)sin θ,C 错误。

15.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24BCn A λ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A .屏上c 处是紫光B .屏上d 处是红光C .屏上b 处是紫光D .屏上a 处是红光答案:D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 、b 、c 、d )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屏上a 处为红光,屏上d 处是紫光,D 正确。

1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1212122()()x t t t t t t ∆-+ B .121212()()x t t t t t t ∆-+ C .1212122()()x t t t t t t ∆+- D .121212()()x t t t t t t ∆+-答案:A解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1t ,平均速度为11xv t ∆=,即为12t 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2t ,平均速度为22xv t ∆=,即为22t 时刻的瞬时速度。

速度由1v 变化到2v 的时间为122t t t +∆=,所以加速度211212122()()v v x t t a t t t t t -∆-==∆+,A 正确。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06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06

2011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06 ( 二 ) 热知学识网络考点展望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热学部分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难度属于简单或中等.命题热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分子动理论、估量分子的大小和数量、物体内能的改变和热力学第二定律,题型多为选择题,且绝大部分选择题只需求定性剖析.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现在的热点话题,应赐予关注.重点概括一、理解并识记分子动理论的三个看法描述热现象的一个基本看法是温度.凡是跟温度有关的现象都叫做热现象.分子动理论是从物质的微观状态来研究热现象的理论.它的基本内容是:物体是由大批分子构成的;构成物体的分子永不暂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使劲.二、认识分子永不暂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事实构成物体的分子永不暂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跟温度有关,因此往常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1.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能够很好地证明分子的热运动.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对于布朗运动,要注意以下几点:(1)形成条件是固体微粒足够小;(2)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强烈;(3)察看到的是固体微粒 ( 不是液体分子,也不是固体分子 ) 的无规则运动,反应的是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4)课本中描述出的图象是某固体微粒每隔 30 秒的地点的连线,其实不是该微粒的运动轨迹.三、认识分子力的特色分子力有以下三个特色: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②引力和斥力都跟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③斥力比引力随距离变化得快.四、深刻理解物体内能的看法1.因为分子做热运动而拥有的动能叫分子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均匀动能的标记.温度越高,分子做热运动的均匀动能就越大.2.由分子间相对地点决定的势能叫分子势能.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大.( 所有势能都有相同的结论.比如: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时电势能减小)由上边的剖析能够得出:当 r = r0( 即分子处于均衡地点 ) 时,分子势能最小.无论 r 从 r0 开始增大仍是减小,分子势能都将增大.固体和液体的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变化,分子势能也变化.注意:当物体的体积增大时,其分子势能不必定增添.3.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五、掌握热力学第必定律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 W加上物体从外界汲取的热量 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添量U,即 U=Q+ W,这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在这个表达式中,当外界对物体做功( 气体被压缩 ) 时W取正,物体战胜外力做功( 气体膨胀 ) 时 W取负;当物体从外界吸热时Q取正,物体向外界放热时Q取负;U 为正表示物体的内能增添,U 为负表示物体的内能减少.六、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传导的方向性:热传导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这个过程能够向一个方向自觉地进行 ( 热量会自觉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 ,可是向相反的方向却不可以自觉地进行.2.第二类永动机不行能制成:我们把没有冷凝器,只有单调热源,从单调热源汲取热量,所有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余变化的热机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表示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变过程拥有方向性——机械能能够所有转变成内能,但内能不可以所有转变成机械能,而不惹起其余变化.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1) 不行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达到高温物体,而不惹起其余变化( 按热传导的方向性表述 ) ; (2) 不行能从单调热源汲取热量并把它所有用来做功,而不惹起其余变化( 按机械能和内能转变过程的方向性表述 ) ;(3)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行能制成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令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样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拥有方向性.它揭露了有大批分子参与的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使得它成为独立于热力学第必定律的一个重要的自然规律.七、掌握气体的状态参量1.温度:温度在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微观上是物体分子均匀动能的标记.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之一,符号是T,单位:( 开尔文 ) ;摄氏温度是导出量,符号是t,单位:℃ (摄氏度).两种温度间的关系能够表示为:T=(t + 273.15) 和T2016 崭新精选资料 - 崭新公函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 / 9温的极限,它表示所有分子都停止了热运动.能够无穷靠近,但永久不可以达到.2.体积:气体老是充满它所在的容器,因此气体的体积老是等于盛装气体的容器的容积.3.压强:气体的压强是因为大批气体分子屡次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 ( 绝不可以用气体分子间的斥力解说 )一般状况下不考虑气体自己的重力,因此同一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到处相等.但大气压在宏观上能够当作是大气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的重力惹起的.热点、重点、难点一、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估量问题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是联系微观物理量 ( 如:分子质量、分子体积或直径等) 与宏观物理量 ( 如: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密度、体积等) 的桥梁,经常被用来解答一些有关分子大小、分子间距和分子质量等方面的估量问题.解决这种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第一要娴熟掌握微观量与宏观量之间的联系,如:分子的质量0= NA、摩尔体积 V=ρ、分子占的体积 V0=ρ NA、分子的个数 N=NA,式中NA、、ρ、、分别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物体的质量、密度、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其次是擅长从问题中找出与所要估量的微观量有关的宏观量.别的,还要合理建立体积模型,如:在估量固体和液体的分子大小时,一般采纳分子球体模型;而估量气体分子间距( 不是分子的大小) 时,一般采纳立方体模型.灵巧运用上述关系式并合理建立体积模型是剖析、解决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问题的重点.●例 1若是全球60 亿人同时数1g 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能够数5000 个,不中断地数,则达成任务所需6× 1023ol - 1)[2008 年时间最靠近( 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取高考 ?北京理综卷 ]()A.10 年 B.1 千年 c.10 万年 D. 1 千万年【分析】 1g 水的分子数 N= 118× NA= 3.3 × 1022,则达成任务所需时间 t = N60×108× 5000× 365×24 年= 1× 105 年,选项 c 正确.[ 答案 ] c【评论】本题是估量题,重点是求出1g 水的分子数,对数学运算能力的要求较高.二、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例 2做布朗运动实验,获得某个观察记录如图6- 9 所示.图中记录的是[2009 年高考 ?北京理综卷 ]()图 6-9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状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挨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地点的连线【分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非分子的运动,故 A 错误;图中折线为每隔一准时间微粒地点的连线,并不是轨迹, B 错误、 D 正确;对于某微粒而言,在不一样的时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确立的,故没法描述其v- t 图线, c 错误.[ 答案] D三、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及其变化、物体的内能及其变化、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例 3对必定量的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2008年高考 ?全国理综卷Ⅱ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强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批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此气体的内能减少【分析】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大小,因此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A 选项错误;温度是物体分子均匀动能的标记,是表示分子热运动强烈程度的物理量, B 选项正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说是大批气体分子7 / 9★精选文档★屡次撞击产生的, c 选项正确;气体膨胀,说明气体对外做功,但不可以确立吸、放热状况,故不可以确立内能变化状况,D选项错误.[ 答案 ] Bc【评论】在每年各地的高考题中,一般都会出现一道对于热学的题目,并且常综合考察本单元的许多的基来源理.四、气体的压强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均匀动能随和体分子的密集程度 (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 有关.气体分子的均匀动能越大,分子撞击器壁时对器壁产生的作使劲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气体分子越密集 (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越多 ) ,每秒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越多,气体的压强就越大.从宏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跟温度和体积有关.●例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批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均匀作使劲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批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均匀冲量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均匀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必定减小8 / 9★精选文档★【分析】依据压强的定义,气体的压强等于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均匀冲力,等于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遇到的均匀冲量,故 A 正确、 B 错误.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和体积有关,当分子热运动的均匀动能增大时,若分子密度变大,气体的压强也有可能增大;当分子密度增大时,若分子热运动的均匀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也可能减小,故c、 D 错误.[ 答案] A2016 崭新精选资料 - 崭新公函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走向高考系列物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固体气体液体的实验定律一、选择题1.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 A.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B.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C.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D.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答案] C[解析]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在r0左右,而在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因此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故C正确.2.(2009·江苏模拟)玻璃烧杯中盛有少许水银,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内,水银在烧杯中呈怎样的形状(如图所示) ()[答案] D[解析]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其形状由表面张力决定.在表面张力作用下表面要收缩至最小,因而最终水银成球形.3.由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的概念,选出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A.饱和汽和液体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指汽化和液化同时进行的过程中,且进行的速率相等B.一定温度饱和汽的密度为一定值,温度升高,饱和汽的密度增大C.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随饱和汽的体积增大而增大D.饱和汽压跟绝对温度成正比[答案]AB[解析]由动态平衡概念可知A正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是一定的,它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C错误.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温度升高时,饱和汽的密度增大;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平均速率增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不适用于饱和汽,饱和汽压和绝对温度的关系不成正比,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增大得比线性关系更快,D错误.4.(2009·东营一中考试)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由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液体在熔解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B.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C.甲、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答案]BD[解析]由图甲乙丙可知:甲、乙各向同性,丙各向异性;由图丁可知:甲、丙有固定熔点,乙无固定熔点,所以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其中甲为多晶体,丙为单晶体.5.(2009·西安五校联考)如图所示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得信息()A.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的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升高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答案]AD[解析]由题图可知,氧气分子的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A正确;这是一个统计规律,不能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B错误;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降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C错误、D正确.6.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汽缸的活塞,使汽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和缸壁间无摩擦且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能良好.使缸内气体温度总能与外界大气的温度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外界大气压强增大,则弹簧将压缩一些B.若外界大气压强增大,则汽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C .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D .若气温升高,则汽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答案] D[解析] 取活塞及汽缸为研究对象,其重力和弹簧弹力平衡,无论气体怎样变化,弹力不变,其长度不变,A 错;p 气=p 0+M 缸g S,大气压强p 0增大,气体压强变大,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知气柱变短,即汽缸上底面离地高度变小,B 错;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根据盖—吕萨克定律知体积增大,气柱变长,知C 错,D 对.二、非选择题7.某同学在夏天游玩时,看到有一些小昆虫可以在水面上停留或能跑来跑去而不会沉入水中,尤其是湖水中鱼儿戏水时吐出小气泡的情景,觉得很美,于是画了一张鱼儿戏水的图画如图,但旁边的同学考虑到上层水温较高和压强较小的情况,认为他的画有不符合物理规律之处,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指出正确的画法(用简单的文字表述,不要画图),并指出这样画的物理依据.(1)正确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分析小昆虫在水面上不会沉入水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见解析[解析] (1)气泡体积由下向上要逐渐增大.(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V 2=p 1T 2p 2T 1V 1∵p 1>p 2,T 2>T 1,∴V 2>V 1(3)由于昆虫受表面张力作用,当昆虫在水面上时,液体表面下凹,像张紧的橡皮膜,液体由于表面张力作用,对昆虫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该力与重力平衡,所以昆虫不会沉入水中.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与两种实际气体Ⅰ、Ⅱ在标准大气压下做等压变化时的V -T 关系如图(a)所示,图中V -V 0V 0-V ′=12.用三份上述理想气体作为测温物质制成三个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其中两个温度计中的理想气体分别换成上述实际气体Ⅰ、Ⅱ.在标准大气压下,当环境温度为T 0时,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各不相同,如图(b)所示,温度(ⅱ)中的测温物质应为实际气体________(图中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若此时温度计(ⅱ)和(ⅲ)的示数分别为21℃和24℃,则此时温度计(ⅰ)的示数为________℃;可见以实际气体作为测温物质时,会产生误差.为减小在T 1~T 2范围内的测量误差,现对T 0进行修正,制成如图(c)所示的复合气体温度计,图中无摩擦导热活塞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在温度为T 1时分别装入适量气体Ⅰ和Ⅱ,则两种气体体积之比V ⅠV Ⅱ应为________.[答案] Ⅱ 23 2:1[解析] 本实验是在教材探索性实验的基础上,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等能力,从而突出了对创新能力的考查.从V -T 图像可看出,温度为T 1时,气体的体积相同;温度为T 0时,Ⅱ的体积较小,所以温度计ⅱ中的测温物质应为实际气体Ⅱ,在温度为T 0时,T ⅱ=21℃,T ⅲ=24℃,由于V -V 0V 0-V ′=T ⅲ-T 0T 0-T ⅱ=12,代入数据可得T 0=23℃,对T 0校正,在温度T 1时装入气体体积比为2 9.一电炉的功率P =200W ,将质量m =240g 的固体样品放在炉内,通电后的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全部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大?[答案] 60℃ 1×105J/kg[解析] 由熔化曲线上温度不变的部分可找出熔点.根据熔化时间和电炉功率可知电流做功的多少,这些功全部转化为热并全部用于样品的熔化.样品的熔点为60℃,熔化时间t =2min ,电流做功W =Pt .设样品的熔化热为λ,样品熔化过程中共吸收热量Q =λm .由W =Q ,即Pt =λm ,得λ=Pt m =200×2×60240×10-3J/kg =1×105J/kg10.一容器有一小孔与外界相通,温度为27℃时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为m ,若使温度升高到127℃,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为多少?[答案] 34m [解析] 容器容积一定,内部气体的质量m =ρ·V ,质量之比就等于内部气体密度之比.利用p 1ρ1T 1=p 2ρ2T 2求得密度之比,便可解得答案. 容器内气体p 1=p 2,T 1=300K ,T 2=400K.据p 1ρ1T 1=p 2ρ2T 2得ρ1ρ2=T 2T 1=43,而m =ρ·V , m 2=ρ2V =34ρ1·V =34m .所以容器内气体质量还剩34m . 11.图甲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状态A 经过状态B 变为状态C 的V -T 图象.已知气体在状态A 时的压强是1.5×105Pa.(1)说出A →B 过程中压强变化的情形,并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计算图中T A 的值;(2)请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由状态A 经过状态B 变为状态C 的p -T 图象,并在图线相应位置上标出字母A 、B 、C .如果需要计算才能确定有关坐标值,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 (1)200K (2)见解析[解析] 从A 到B 是等压变化,从B 到C 是等容变化.(1)由题图甲可以看出,A 与B 的连线的延长线过原点O ,所以A →B 是等压变化,即p A =p B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V A T A =V B T B, 所以T A =V A V B ·T B =0.40.6×300K =200K. (2)如题图甲所示,由B →C 是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得:p B T B =p C T C .所以p C =T C T B ·p B =400300·p B =43·p A =43×1.5×105Pa =2.0×105Pa. 则可画出由状态A →B →C 的p -T 图象如答图所示.12.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光滑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截面积为40cm 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和一形状不规则的固体A 封闭在汽缸内.在汽缸内距缸底60cm 处设有a 、b 两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向上滑动.开始时活塞搁在a 、b 上,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 0(p 0=1.0×105Pa 为大气压强),温度为300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当温度为330K 时,活塞恰好离开a 、b ;当温度为360K 时,活塞上升了4cm.g 取10m/s 2求:(1)活塞的质量;(2)物体A 的体积.[答案] (1)4kg (2)640cm 3[解析] (1)设物体A 的体积为ΔV .T 1=300K ,p 1=1.0×105Pa ,V 1=60×40-ΔVT 2=330K ,p 2=(1.0×105+mg 40×10-4)Pa ,V 2=V 1 T 3=360K ,p 3=p 2,V 3=64×40-ΔV由状态1到状态2为等容过程p 1T 1=p 2T 2代入数据得m =4kg(2)由状态2到状态3为等压过程V 2T 2=V 3T 3代入数据得ΔV =640cm 313.(2009·宁夏)(1)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