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G-)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状况及耐药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兰氏阴性(G-)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状况及耐
药性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目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G-)杆菌菌种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
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情况,分析产酶菌耐药谱特征。
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对革兰氏阴性(G-)杆菌进行鉴定,对可
疑产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头孢菌素酶(AmpC)的菌株,用标准纸片扩散
法和三维试验法进行两种酶的表型确证,再用纸片扩散法行药物敏感性检测。
结
果检出单产ESBLs、单产AmpC酶、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细菌分别为175
株(43.8%)、54株(13.5%)和30株(7.5%)。
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为60.3%;AmpC酶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最高,为46.7%。
单产ESBLs菌株对亚胺
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3%、26.3%和33.1%;单产AmpC酶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3.7%和29.6%;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
敏感,未发现耐药株。
结论 G-杆菌产ESBLs、AmpC酶率较高,该类菌对大多数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G-)杆菌 ESBLs AmpC酶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010-02
近年来,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尤其是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G-杆菌产ESBLs和Ampc酶率越来越高,并出现了(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酶,导致耐药菌株广泛传播和临床对该类细菌感染的治疗困难。
ESBLs和AmpC酶是介导G-杆菌耐药的最主要的两种酶,均能水解第三代头孢。
但两者又
有重要的区别,ESBLs可被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但不被氯唑西林抑制,且部
分产ESBLs菌对头孢西丁敏感;而AmpC酶则不被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可被
氯唑西林等抑制剂所抑制,产酶菌对头孢西丁耐药[1]。
为了解本院G-杆菌菌种分
布及产ESBL酶、Ampc酶的情况及产酶菌株的耐药性,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现
对本院2012年1月-12月400株G-杆菌进行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收集2012年1月-12月本院检验科微生物室鉴定为G-杆菌的
菌株400株。
1.1.2 质控菌株阴沟肠杆菌029M作为持续高产AmpC酶阳性对照,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作为AmpC酶阴性对照;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作为ESBLs阴
性对照;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作为ESBLs阳性对照。
1.1.3 仪器与试剂 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仪及相应的G-杆菌鉴定卡为
法国梅里埃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细菌鉴定:所有分离株均由检验科微生物窒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再
用VITEK-2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对这些菌株进行鉴定。
1.2.2 ESBLs表型筛选与确认试验:根据NCCLS规则,采用ESBLs检测的初筛
及确证试验。
通过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及其与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的联合制剂对待
检菌的抑制作用进行测定,当头孢他啶/克拉维酸与头孢他啶抑菌圈直径差值
≥5mm或头孢噻肟/克拉维酸与头孢噻肟抑菌圈差值≥5mm时,判定为ESBLs阳
性。
1.2.3 AmpC酶表型筛选与确认试验:初筛采用纸片扩散法,用头孢西丁(FOX)
纸片检测受试菌株,根据NCCLS标准,抑菌圈直径≤17 mm提示对FOX中介或耐
药者为疑产AmpC酶菌株。
确证试验参照张永标等报道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方法[2]进行。
1.2.4 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检测参照张永标等报道的方法[2]进行。
2 结果
2.1 400株G-杆菌中共分离出7个属10种菌,其中前5位是大肠埃希菌、肺
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
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标本类型与菌种分布
2.2 400株G-杆菌产ESBLs和AmpC酶情况见表2。
表2 400株G-杆菌产ESBLs和AmpC酶情况
3 讨论
G-杆菌是目前细菌感染主要的感染病原菌,在抗菌药物长期选择压力下表现
出较高的耐药性,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
研究显示,其中各种β-内酰胺酶
的产生为G-杆菌耐药的最主要机制。
β-内酰胺酶是由多种酶组成的酶家族,能水解
酰胺类抗生素。
这些酶基因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上。
ESBLs和AmpC酶的
水解底物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其产酶菌耐药谱的不同。
产ESBLs株多数对头
霉素类敏感,产AmpC酶株则耐药;前者对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部分耐药,
后者大多数对其敏感;ESBLs多可被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三唑巴坦抑制,而这些
酶抑制剂一般不能抑制AmpC酶[3-4]。
因此,准确检测和区分这两类酶,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依据,对临床选择用药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ESBLs的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高达72.2% (91/126),其次
为大肠埃希菌,为和56.1 %(74/132),表明ESBLs仍是介导这两种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因素。
AmpC酶在阴沟肠杆菌中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高达60.0% (18/30),这与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有较高的突变率,导致其去阻遏持续
高水平表达AmpC酶有关[3-4]。
研究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和AmpC酶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5.0% (18/24)和23.2% (13/56),提示假单胞
菌属细菌产β-内酰胺水解酶也是其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机制。
但是部分假单胞菌属
细菌可以屏蔽广谱β-内酰胺水解酶的表型特征,因此ESBLs表型筛选与确认试验
用于假单胞菌属细菌产ESBLs的检测可能会低估了该类菌的产酶率[3-4]。
我们还
检测到了28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5株、大肠埃
希菌9株、阴沟肠杆菌4株,提示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在抗菌药物选择压力下的
聚集整合现象。
药敏结果显示,无论是单产ESBLs还是单产AmpC酶的菌株,对
广谱青霉素类和前三代头孢菌素及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高度耐药。
单产ESBLs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敏感,对头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
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及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部分耐药,这是由于产酶菌株在携带ESBLs的质粒上往往同时携带有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耐药基因,
部分产ESBLs菌株对头孢他啶敏感,与我国流行菌株ESBLs基因型以CTX-M-G1型
为主有关[5];单产AmpC酶菌株对第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为敏感,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敏感度不高,这与AmpC酶水解特征基本一致。
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最
广抗菌谱的药物对几乎所有由质粒或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敏感,但药敏结果
显示3株嗜麦芽宅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同时有2株产ESBLs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这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同时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导致菌体缺失外膜蛋白D2,对亚胺培南耐药[8],而且据报道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越来越高,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微生物学鉴定与药敏结果,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袁海燕,肺炎克雷伯茵产ESBL和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 西部医学杂志,2010,3 (22)542-543
[2] 张永标,张扣兴,唐英春,等.下呼吸道感染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B-内酰胺酶的检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4):220—222.
[3] Macgovan A P.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for therapy[J].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8,62(Suppl 2):105-114.
[4] 彭少华,金正江,罗兰,等.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致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
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 (7):511—515.
[5] 孙宏莉,宁永忠,廖康,等.全国10所教学医院产ESBLs和质粒AmpC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
克雷伯菌的研究 [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1O(7):323-328
[8] 赵羽,夏梦岩,等.156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4(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