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培养计划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电厂是现代工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能源的提供者和生产者,电厂的能力和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而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则是电厂的核心。
因此,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应运而生。
一、计划目的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目的在于切实增强电厂在热能动力工程方面的实力,提高电厂的发展后劲。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一)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
通过培养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不仅能够满足电厂的用人需求,更能够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和竞争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电厂的发展需要。
(二)强化电厂技术优势。
电厂拥有一批专业人才,能够在热能动力工程上发挥出更优越的技术优势,提高电厂的效率和运行质量,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推动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创新发展。
通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电厂可以在热能动力工程领域不断创新发展,并逐步领跑于同行业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培养目标与方式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应包括以下目标与方式:(一)为电厂的实际需要而设立课程。
在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为电厂的实际需要创设相关的课程,以保证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直接符合电厂的用人要求,也为电厂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培养高端人才。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培养高端人才,即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经验,可以为电厂做出实质性贡献,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贯彻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培养过程中,要贯彻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专业人才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建议创造性课程。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还应创建一批创造性课程,如绿色电厂、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燃煤、油气等资源的利用和清洁能源的技术应用等,以培养专业人才的创造能力和先进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推动电厂的热能动力工程创新发展。
热能与动力工程备课内容
热能与动力工程备课内容1. 简介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门涉及热力学、燃烧工程和能源转化等领域的工程学科。
本文将介绍热能与动力工程备课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和参考资料等。
2. 课程目标热能与动力工程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能源转化和能源利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燃烧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理解能源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和效率;•掌握热能与动力设备的选择和设计。
3. 教学大纲热能与动力工程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模块:3.1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基本概念和术语•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二定律3.2 燃烧工程•燃料的燃烧过程•燃烧室和燃烧器的设计和选择•燃烧过程中的颗粒物排放和环境影响3.3 能源转化•传统能源转化技术(如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可再生能源转化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能源转化效率和可持续性评估3.4 热能与动力设备•锅炉和蒸汽发生器的选择和设计•热交换器的选择和设计•蒸汽涡轮机和燃气轮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4. 参考资料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参考资料,供学生参考和深入学习:•Cengel, Y. A., & Boles, M. A. (2007). Thermodynamics: An Engineering Approach.•Turns, S. R. (2006). An Introduction to Combustion: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Çengel, Y. A., & Boles, M. A. (2010). Thermodynamics: An Engineering Approach.•Bejan, A., Tsatsaronis, G., & Moran, M. (1995). Therm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结论本文介绍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备课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和参考资料。
“热能与动力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体现
“ 热 能 与动 力工 程 ” 专业在 1 9 9 8 年 教 育 部 专 业调 整前
教师 团队 ; 以课 程 建设 为基 础 , 以课 程教 学改 革 为 动力 , 以
包含 了水力机械及工程 、 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热能工程 、 热 电厂工程 、 热力发动机 、 化工过程机械 、 制冷与低温技术 、 能源工程等多个学科专业方 向的大专业 , 是我 国高等教育 工科 门类中的一个重要专业 , 长期 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
课程群名称
人格 与素 养课 程群
表达 与理 解课 程群培养方案 , 体现了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
方 案 的优化 与特 色 的培 育 。 特色 专 业建 设 目标 与专 业建 设 思路
一
、
四川 是我 国能 源 大省 , 水 力 资 源 十分 丰富 , 是 国家 重 大水电能源建设基地。 大力培养现代水 电能源建设的热能
关键词 : 特 色专业建设 ; 人才培 养方案优化 ; 专业 实践性教 学; 改革与实践 ; 特 色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2 . 0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0 6 — 0 2 6 2 — 0 2
特别 是 能源 工业 培 养 了大量 的热能 动力 工 程高 级人 才 。 我 校 热 能 与动 力 工程 专 业 早 在 上世 纪 7 0 年代 开 始 招 生 和 培
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龙头 , 优化构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 业的人才培养方 案和课程体系结构 ;在师资队伍 团队建 设、 课程教学改革 的同时 , 根据本学科专业 发展 的新动 向 和行业所提 出的新要求 , 更新 教学 内容 , 建设具有本校特 色的专业课程教材 ; 以建设教育部流体动力机械重点实验 室和四川省流体机械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契机 , 强化实践性 教学环节 , 积极建设校 内外的生产实 习基地 , 探索并建立 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 考核评价 机制 ,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的质量是特色专业建设 的核一 t 2 ,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电厂方向)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厂方向)专业(本科)燧养方案一、专业说明专业代码:080501工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开展需要的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本专业学生掌握热能与动力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能源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的具体目标是依托电力行业,进行具有电力特色的动力工程师培养。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切实将课堂能源动力相关理论教学与电力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电力企业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热能工程、环境保护以及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学生还可以报考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三、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比拟系统的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热工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方法、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及热力发电厂系统等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电力生产运行、检修等方面的知识。
2.具有熟练正确的计算机应用和热工试验仪器仪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3.具有进行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工程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具备一定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综合实践经验与能力。
4.掌握与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的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能源方面的主要法规。
5.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国内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科学和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开展动态。
6.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终生学习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050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0501)(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如工业炉窑、能源利用);制冷与低温技术(如冷库工程、制氧工程、中央空调工程);动力工程(如动力机械、电厂锅炉)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国家昌盛繁荣、为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扎根基层、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具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新时代大学生风貌。
2、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2)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本专业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基本体育知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增强体魄,提高心理素质、审美情操,保证身心健康。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080501)
二、培养目标(Ⅱ、Academic Objectives)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量转换与利用和动力工程领域具有宽厚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较高文化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能 源动力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能源动力类专业名称: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代码: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能源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科研、教学、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能在水利水电、可再生能源利用、流体机械、电力、动力工程等领域的发电厂、设计院、制造厂、施工单位和教学研究机构,从事工程设计、科研、教学、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本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
能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工程经济观点,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基础及外语综合能力;.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机械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掌握工程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具有大中型水电站、泵站及其他动力工程设计、运行、安装和管理的初步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创造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设计、制图、计算、测试、研究、查阅文献等基本技能,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熟悉国家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厂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论述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其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模式等方面。
一、培养目标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
2.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其他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具有较强的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解决问题,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4. 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充当重要的领导和管理角色,掌握团队发展方向,规划团队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二、培养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为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应该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课程。
此外,还要注重英语的学习和应用。
2. 专业知识的培养专业知识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和热能动力装置的知识。
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工装置、锅炉、汽轮机、汽机发电系统、燃气轮机、核电站等方面的知识。
3. 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必备的能力,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包括实践操作、实验设计、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
三、培养模式1. 以学生为本学生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全面的培养计划。
并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获得充分发展,掌握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2. 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包括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技能训练等方式。
3. 产学研结合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实际运行情况并掌握前沿技术。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一、业务培养目标1、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与动力工程等方面。
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开发、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This program aims at cultivating the senior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talents who have the basic ac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in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are capable of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experimental study, developing, managing etc in power machinery and engineering, and possess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二、业务培养要求2、Educational Requirement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2.具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知识,获得相关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开展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了解该学科的前沿知识及其发展趋势;5.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能源与动力工程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理工结合、注重工程实践训练。
苏州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前身是在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形成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地区对能源与动力工程的需求,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绿色节能理念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建设。
二、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自然科学基础扎实、有较好人文科学素养和法律意识的综合型工程技术人才;2.系统掌握在流体机械、能源环境、能源循环利用、电力工程和建筑节能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备安装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1)政治思想与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C(2)体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3)智育方面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知识扩展能力;英语水平达到《苏州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2017年修订)》(苏大教[2017]61号)的相关规定;系统掌握工程热物理及热动力工程的基本理论及各种能源转换及有效利用的技术,熟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一定分析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及能源与动力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必要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生产与科研领域从事设计、制造、自动化和经营管理、实验研究与开发、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在本专业领域经过5年左右的锤炼,绝大部分能达到工程师水平,优秀的能成为技术骨干或技术主管。
2、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具备科学、技术、职业、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人文、社会与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文献检索和信息获取的一般方法。
专业基础: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念知识,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熟悉工程热物理及热能动力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能源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掌握热力发动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烧与排放控制、电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及相近专业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知识要求。
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相关发展方向和国家发展战略;具备获取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掌握解决能源与动力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手段,具备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应用、维护、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设计、开发能力,并具备一定创新意识。
具备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和方法,从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运营管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和方案。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满足能源工程领域,特别是汽车、制冷与空调和热力发电厂的生产实践的需求,能从事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热能工程师人才。
并为培养从事热能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的实用型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力要求(1)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技术知识,使用现有技术,了解新兴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2)能应用适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分析和解决热能与动力工程方面的实际问题。
并经过内燃机、制冷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系统训练;(3)具备参入热能工程领域的项目和工程管理能力;(4)具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职业、社会、环境有高度的责任感。
3.学习年限及培养模式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采用“3+1”的模式,其中在校内课程学习阶段为3年,累计在企业学习和实践1年。
采用学分制管理,总学分:17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08.75学分,实践环节61.25学分。
4.培养内容4.1 基本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础知识,受到热能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热力设备设计、制造及控制的基本能力。
(1)理论课程除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第一外国语等工科通识基础课程外,还包括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发动机原理、制冷原理、锅炉原理等课程。
(2)基本必修实践环节必修实践环节学分:61.25学分(包括校内校外实践环节)。
校内实践环节:24.25(学分)校内实验和实践共计学分:24.25学分校外实践环节:25周校外实训I:3周(以集中为主进行),3学分结合行业背景,到汽车行业、内燃机行业和制冷空调行业实习。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介绍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大型火力发机组设备启停、设备巡检、运行状态分析、设备安全、经济、环保运行等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专科技术应用性人才。
学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掌握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
⒉本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即具有火力发电厂机组集控运行分析、设备巡检、机组事故处理、热力设备及其辅机试验、机组及其热力设备节能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通过三年系统的学习与实训,毕业生具备从事大型火力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分析、设备巡检、节能改造、技术管理的能力;中小型发电厂锅炉、汽轮机、电气设备试验,电力建设、集中供热、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动力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能力;发电厂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技术服务。
具体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⒊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岗位涉及电厂机组设备巡检、运行分析、技术管理等,主要从事电厂热力设备的运行、管理、试验研究等工作,其典型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表2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⒋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学制为全日制3年。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认真落实“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转变教育观念,深化以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的教学改革;从本专业的实际出发,建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专业人才培养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设计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规格。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1 16 16 0 1
军事理论 X12007 Military Theory
1 24 16 8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P12003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2 32 24 8 2
大学英语听说Ⅱ N12172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II 1 16 16 0 2
理论力学
●
●
●
●
(交通)(A)
材料力学
●
●
●
●
(B)
工程热力学
●
●●
●
(A)
机械设计基 ●●
础(D)
●●
●●
工程流体力
专 学与机械
●
●●
●
业
(A)
教
育 传热学(A)
●
●●
●
平 内燃机构造
台
(A)
内燃机原理
(B)
内燃机制造
工艺(A)
● ● ●●
●●●● ●●●●
●
●●
内
●●
燃
机
●
锅炉原理
●
燃烧学
●
热力设备制 造工艺
34(20.67%)
其中实践学分 (比例%) 6.5(3.95%) 5.5(3.34%) 3(1.82%)
34(24.67%) 0
0.75(0.46%) 2(1.22%) 2(1.22%)
53.75(32.67%)
五、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中英文对照)
课程 课程平台
代码
课程名称
总 讲课 实验 开课
学分 学
(5)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能力。 3. 素质要求 3.1 具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的意识。 3.2 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有主动承担健康、安全、福利等社会责 任的意识。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501)一、专业介绍简介:本专业培养具备能源与动力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能源动力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能源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的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办学定位:结合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教学、科研和“大工程观”特色,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适应能源动力和石油石化行业乃至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动力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基本训练,具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从事热工设备、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新能源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营销等方面工作,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2.毕业要求要求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要求2:掌握与能源动力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要求3: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要求4:获得能源与动力工程方向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要求5:获得工程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及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解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开发过程复杂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法律、安全、健康等因素;要求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求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设计、研发、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要求8: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要求9: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能够应用能源与热工常用软件模拟或分析计算流体、传热、燃烧等热工问题;要求10: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专业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探讨
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 目标和培养
模式
热 能 与 动 力 工 程 专 业 是 我 校 在 原机 械 设 计 制 造 及 其 自动 化 专 业 中 开 设 了两 届 汽 车 工程 方 向的基 础上 , 2 0 年 开始 招生 的 从 03 个 新 专 业 。经 过近 两年 的 专 业 建 设和 人 才 培 养 效 果 可 以 看 出 。所 确 定 的 热 能 与动 力工 程 专 业 培 养 目标 、课 程 设 置 和 课程 大 纲 , 符 合 我校 人才 培 养 模式 的 特 点 、综 合 既 了我校 专 业 发展 特 色 , 时 又符 合 热能 与 动 同 力 工 程 专业 的培 养 模 式 与 课 程 体 系 。 ( ) 养 目标 1培 本 专 业 培 养 具 有 汽 车 工 程 、 热 能 工 程 、动 力机 械 方 面 的 基 础 知 识 , 在 汽车 、 能 制冷 、空 调等 行业 从 事 设计 、制造 、管理 、 研 究 、运 行 、维 护 、营 销 等 方 面 的 应 用 型 高 级 工 程 技 术 人 才 , 能 在 其 他 制 造 业 从 并 事 动 力 机 械 与 热 能 设 备 的 设计 、运 行 、产 品开发及实验研 究工作 。 ( ) 才 培 养 的 基 本 要 求 2人 本 专 业 学 生 主 要 学 习 热 能 与 动 力 工 程 、汽车 工 程 、制 冷 与 空 调 工 程 的 基 础 理 论 和 知识 , 到 现 代 工 程 师 的 基 本 训 练 , 受 具 有 从事 汽 车 、 制冷 、空 调 行 业 的 设 计 、制 造 、管 理 等 能 力 。毕 业 生 应 获 得 以 下 几 方 面 知 识 和 能 力 : 具 有 一 定 的 人 文 科 学 和 ① 自然 科 学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 有 较 好 的 人 文 具 素 质 。 ②较 系统 地 掌 握 本 专 业 必需 的技 术 基础 理论 。主 要包 括 理论 力 学 、材 料 力学 、 电工 与 电子技 术 、机 械设 计 、机械 原理 、工 程 热 力学 、 传热 学 、工 程 流 体 力学 、微 机 原 理及 应 用 、汽 车 制 造 工 艺学 、 自动 控 制 原 理等 专业 基 础 课 程 。 ③掌 握 本 专 业 领 域 的理论 和技 术 , 括 内燃机 原理 与设 计 、 包 汽车 构 造 、汽 车 理 论 、汽 车 设 计 、制 冷 与
能源 年度培训计划
能源年度培训计划
一、目标与原因
公司能源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支持,为了提高员工对能源的认识和管理能力,特制定年度能源培训计划。
二、培训内容及方式
1. 能源基础知识培训
2. 节能减排技术培训
3. 能源管理体系认知与实践
4. 参观能源管理先进企业
三、培训对象及时间
1. 生产部门员工 - 4月份
2. 设备维护人员 - 7月份
3. 管理人员 - 10月份
四、培训效果评估
1. 培训后进行知识考核
2. 观察员工能源管理实际操作情况
3. 定期调查员工对能源管理的满意度
五、其他事项
1. 培训经费及时间安排
2. 培训评估与总结
六、预期成果
通过年度能源培训计划,提高全员对能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公司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一、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Ⅰ、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四年;工学学士二、培养目标Ⅱ、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较强、素质优良、富于理想与追求、勇于求实和创新、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The specialty training firm and wide knowledge, ability, quality, and the pursuit of ideals, the courage to truth-seeking and innov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 certa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aspects of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aesthetic development of the high-level, high-quality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So as to meet talent need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design, teaching,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in areas of power engineering.三、培养规格及要求III、Skills Profile and Minimum Credits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Students should have a broad natural scienc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knowledge, thermal, mechanical, electrical, machinery,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 engineering, such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generous,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expertise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master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Graduates to engage in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and related research, teaching,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maintenance,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and so on. Is also available on the professional or other relevant professional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 PhD.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IV、Core Disciplines and Courses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Core Disciplines: Power Engineering &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热工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方法、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制冷与低温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Core Courses: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Heat Transfer, Science of Combustion,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of Thermal Engineering, Numerical Method, Principles of Boiler, Principles of Turbine, Principles of Refrigeration & Cryogen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sics of Mechanical Designing, Electronic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五、使用外语和双语教学的课程全英文教学课程: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燃烧学双语教学课程:工程热力学,能源工程概论,人工环境技术,能源与环境分析V、Full English Courses & Bilingual CoursesFull English Courses: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CombustionBilingual Courses: Outline of Energy Engineering, Artificial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Energy & Environment六、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分、学时分配和最低毕业学分VI、Hours/Credits of Course system and Minimum Graduate Credits课程类别学时/周数学分学时比例%必修通识教育基础984 61.5 41.45 学科大类基础446 27 18.79 专业主干312 19.5 13.14 集中实践环节39周 30选修文化素质192 6 8.09通识教育基础152 9.5 6.40学科大类基础32 2 1.35专业选修128 8 5.39 专业方向/模块课128 8 5.39最低毕业学分171.5+10Type of Course Hours/Weeks Credits Percentage (%)Required Courses Basic Course in General Education984 61.5 41.45 Basic Course in General Discipline446 27 18.79 Major Courses in Specialty 312 19.5 13.14 Intern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 39 weeks 30Elective CoursesCulture Elective Courses 192 6 8.09Basic Course in General Education152 9.5 6.40Basic Course in General Discipline32 2 1.35Selective Courses in Specialty 128 8 5.39 Specialty-Oriented/Module Course128 8 5.39Minimum Graduate Credits 171.5+10七、集中实践环节及要求Ⅶ、Practical Training and Requirement金工实习: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掌握基本工艺操作及技能。
Metalworking Practice: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processes and methods of machining, mastering the basic process operation and skills.生产实习:了解和熟悉火电厂热力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了解和熟悉各类耗能企业的用能、节能和环保情况,了解和熟悉制冷空调设备系统,了解热力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其正常运行、启动、停机及事故处理实际知识。
Produces Practice: Understand and are familiar with the thermal power plant control systems and automation systems, understanding and familiar with the various types of energy-consuming enterprises, energy,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understanding and familiar with the cooling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thermal equipment and its normal operation, start, downtime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to deal with the accident.课程设计:1)机械设计: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步骤和方法,培养机械设计能力,为热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
2)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制冷与低温原理课程设计、热工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掌握主要热力设备及系统及其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Curricula Design: 1. Mechanical Designing, Mastering the basic theory, design steps and method of mechanical design, training the ability of mechanical design,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sign of the thermal equipments and systems. 2. Specialty Curricula Design, Mastering the basic method for design of thermal equipments and systems.专业自主创新实验: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分散安排,学生可以预约实验时间),目的是通过这一实验环节,综合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设计和布置实验,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