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报告详细数据,流程图,思考题

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报告详细数据,流程图,思考题

课程设计报告(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名称:电力系统暂态上机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刘崇茹设计周数:两周成绩:日期:2011年7月8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巩固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采用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进行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巩固计算机编程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正文(详细内容见附录,用A4纸,页数不限)1. 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计算结果:(1)三相短路(节点3为故障点)①故障点三序电流,三相电流I_Fault1 =0 - 9.8592i,I_Fault2 = 0,I_Fault0 = 0Iabc =[ 0 - 9.8592i -8.5383 + 4.9296i 8.5383 + 4.9296i] Iabc_effective=[9.8592 9.8592 9.8592]②各节点三相电压、三序电压2.不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计算流程图同上。

计算结果如下:(1)A相短路接地故障(节点3为故障点)①故障点三相电流,三序电流I_Fault1 =0 - 3.1080i,I_Fault2 =0 - 3.1080i,I_Fault0 = 0 - 3.1080iIabc =[ 0 - 9.3241i 0 0]Iabc_effective=[9.3241 0 0]②各节点三相电压、三序电压(2)A相经10Ω电阻接地故障(节点2为故障点)①故障点三相电流,三序电流I_Fault1 =3.7181 - 3.6733i,I_Fault2 =3.7181 - 3.6733i,I_Fault0 = 3.7181 - 3.6733i Iabc =[ 11.1543 -11.0200i 0 0]Iabc_effective=[15.6799 0 0]②各节点三相电压、三序电压③各支路三相电流、三序电流(3)B,C两相相间短路(节点3为故障点)①故障点三相电流,三序电流I_Fault1 =0 - 4.9296i,I_Fault2 = 0 + 4.9296i,I_Fault0 = 0Iabc =[ 0 -8.5383 - 0.0000i 8.5383 - 0.0000i]Iabc_effective=[0 8.5383 8.5383]③各支路三相电流、三序电流(4)B,C两相相间短路接地(节点1为故障点)①故障点三相电流,三序电流I_Fault1 =0 -10.1550i,I_Fault2 = 0 + 3.5705i,I_Fault0 = 0 + 6.5845i Iabc =[ 0 -11.8866 + 9.8768i 11.8866 + 9.8768i]Iabc_effective=[0 15.4545 15.4545]③各支路三相电流、三序电流3.静态稳定性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流程图见附录计算结果如下:Ke=0.100000, delta=91, P=1.345117 Ke=0.200000, delta=92, P=1.363000 Ke=0.100000, delta=91, P=1.345117 Ke=0.200000, delta=92, P=1.363000 Ke=0.300000, delta=93, P=1.380693Ke=0.400000, delta=95, P=1.398409 Ke=0.500000, delta=96, P=1.415747 Ke=0.600000, delta=97, P=1.432842 Ke=0.700000, delta=98, P=1.449679 Ke=0.800000, delta=99, P=1.466244 Ke=0.900000, delta=100, P=1.482520 Ke=1.000000, delta=101, P=1.498487 Ke=1.100000, delta=101, P=1.513985 Ke=1.200000, delta=102, P=1.529380 Ke=1.300000, delta=103, P=1.544429 Ke=1.400000, delta=103, P=1.558878 Ke=1.500000, delta=104, P=1.573336 Ke=1.600000, delta=105, P=1.587402 Ke=1.700000, delta=105, P=1.600902 Ke=1.800000, delta=105, P=1.613924 Ke=1.900000, delta=102, P=1.621480 Ke=2.000000, delta=99, P=1.622734 Ke=2.100000, delta=97, P=1.623379 Ke=2.200000, delta=94, P=1.614349 Ke=2.300000, delta=92, P=1.607801 Ke=2.400000, delta=89, P=1.589402 Ke=2.500000, delta=87, P=1.576380 Ke=2.600000, delta=85, P=1.560855 Ke=2.700000, delta=83, P=1.542968 Ke=2.800000, delta=81, P=1.522859 Ke=2.900000, delta=80, P=1.514020 Ke=3.000000, delta=78, P=1.490598 Ke=3.100000, delta=76, P=1.465314 Ke=3.200000, delta=75, P=1.453440Ke=3.300000, delta=73, P=1.425420Ke=3.400000, delta=72, P=1.411962Ke=3.500000, delta=70, P=1.381541Ke=3.600000, delta=69, P=1.366704Ke=3.700000, delta=68, P=1.351397Ke=3.800000, delta=66, P=1.318171Ke=3.900000, delta=65, P=1.301745Ke=4.000000, delta=64, P=1.284942Ke=4.100000, delta=63, P=1.267785Ke=4.200000, delta=62, P=1.250299Ke=4.300000, delta=61, P=1.232503Ke=4.400000, delta=60, P=1.214420Ke=4.500000, delta=59, P=1.196069Ke=4.600000, delta=58, P=1.177469Ke=4.700000, delta=57, P=1.158638Ke=4.800000, delta=56, P=1.139594Ke=4.900000, delta=55, P=1.120353Ke=5.000000, delta=54, P=1.100930Ke=5.100000, delta=53, P=1.081340Ke=5.200000, delta=52, P=1.061599Ke=5.300000, delta=51, P=1.041718Ke=5.400000, delta=51, P=1.041792Ke=5.500000, delta=50, P=1.021746Ke=5.600000, delta=49, P=1.001589Ke=5.600000, delta=49, P=1.001589由数据结果可得,放大倍数应选择Ke=1.800000。

新版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报告完整无误版附程序

新版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报告完整无误版附程序

课程设计报告(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名称: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211学号:1121210205学生姓名:郝阳指导教师:陈艳波设计周数:两周成绩:日期:2015年7月4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巩固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采用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进行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巩固计算机编程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正文(详细内容见附录,用A4纸,页数不限)1.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2.不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3.静态稳定性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4.暂态稳定性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5.思考题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本次电力系统暂态上机主要讨论了计算各种类型短路故障下系统网络中的电压电流分布以及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暂态稳定问题。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本人对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电力系统的故障时,大部分电磁量将随时间变化,描述其特性的是微分方程,这给分析计算带来一定困难。

在分析过程中通常尽量避免对微分方程直接求解,而是采用一定的工具和假设使问题得以简化,即把“微分方程代数化,暂态分析稳态化”。

在分析不对称故障时,各相之间电磁量的耦合使问题的分析更为复杂,此时常用的分析方法是采用对称分量法将不对称问题转化为对称问题来求解。

同时我对用来分析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试探法,用来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改进欧拉法有了一些使用心得。

这与手算系统短路电流时使用的网络化简方法大大不同。

在学习中,参照潮流程序,我加深了对节点导纳矩阵建立方法的理解与学习,巩固了不同类型短路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和序电压、序电流,相电压、相电流基于matlab软件的计算。

利用小干扰分析法判别静态稳定可以使用劳斯判据,也可以使用特征根判别的方法。

二者都能够判断,在书中的例题中使用的是劳斯判据,但是,特征根判别放法更适合在matlab软件的环境下使用,因为该软件提供了计算矩阵特征根的函数,使用起来简便易懂。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一、 原始资料单机无穷大系统如图1所示。

忽略系统所有电气设备的电阻及励磁电抗,各元件折算到系统统一的功率基准下的标幺值参数如下:发电机G :d 2J 0.238, 0.19,=11.28X X T ′== 变压器T1、T2 :T1T20.13,0.108X X == 线路L1 :L 00.293,=5L X X X =线路L2:始端开关闭合,末端开关断开考虑发电机为经典模型,即发电机暂态电抗后电势E ′在暂态过程中保持不变。

故障前发电机向系统注入功率为0P +j 0Q =1.0+j0.1(该值请自选)。

系统0s 时在f 处发生两相短路接地故障(故障类型自选),故障持续时间(故障清除时间)为τ,故障过程中的接地电抗为0,故障点与母线B2间线路电抗为L X ∆,系统的综合阻尼系数D 。

二、 设计内容1、 利用等面积定则和时域仿真方法分析简单系统的暂态稳定性;2、 进行暂态稳定时域仿真方法的程序设计与编写,实现简单系统经受大扰动后的暂态稳定性分析;3、 比较分析系统载荷、故障清除时间、故障严重程度、系统阻尼等因素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图1 单机无穷大系统示意图三、设计成果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完整计算程序。

(1)报告阐明设计内容、分析计算过程、最终结论并附必要图表;(2)要求报告书写整齐,条理分明、表达正确、语言简洁;(3)要求计算无误,分析论证过程清楚;(4)根据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时间两周。

四、参考资料[1]房大中,贾宏杰.《电力系统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Jan Machowski, Janusz W. Bialek, James R. Bumby. POWER SYSTEMDYNAMICS Stability and Control (Seco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Ltd.2008。

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名称:电力系统暂态上机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电气0803班日期:2011年7月6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巩固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采用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进行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巩固计算机编程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主要内容1.电磁暂态过程计算1.1 三相短路计算1.1.1 计算机计算三相短路流程图(程序见附录)附:式3-17 I f = U f|0| / ( Z ff + z f )≈1/( Z ff + z f ) ≈1/Z ff式3-19 U1= U1|0| +△U1 = U1|0| – Z1f I f ≈1 – Z1f I fU f = U f|0| +△U f = Z f I fU n= U n|0|+△U n = U n|0| – Z nf I f ≈1 – Z nf I f式3-20 I ij = (U i – U j) / z ij≈(△U i –△U j ) / z ij = (△U i –△U j) y ij1.1.2 计算教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P68例(3-2)例3-2:下图所示一环形网络,已知各元件参数为:发电机:G1~G3 100MW,10.5KV,cosφN=0.86,xd”=0.183。

变压器:T1~T3 120MVA,115/10.5KV,Us(%)=10.5。

线路:三条线路完全相同,长50km,电抗0.44欧姆/㎞试计算母线③三相短路后时刻的各节点电压、各支路电流以及发电机端电压。

电路图和等值电路图如下:故障分量网络:1.1.3节点发生三相短路接地计算结果得:(下面各数值均为标幺值)各节点的三相电压各支路电流发电机的端电压1.2.不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1.2.1不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附:式(5-39)U i(1)=U i|0|-Z if(1)I f(1)U i(2)=-Z if(2)I f(2)U i(0)=-Z if(0)I f(0)式(5-40)I ij(1) = ( U i(1) - U j(1) ) / z ij(1)I ij(2) = ( U i(2) - U j(2) ) / z ij(2)I ij(0) = ( U i(0) - U j(0) ) / z ij(0)式(5-58)U i(1)=U i|0|-(Z iq(1)-Z ik(1))I(1)U i(2)=-(Z iq(2)-Z ik(2))I(2)U i(0)=-(Zi q(0)-Z ik(0))I(0)1.2.2计算教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P127例(5-1)例5-1:在例3-2的系统中又已知三台发电机中性点均不接地;三台变压器均为YNd11接线(发电机侧为三角形);经试验得三条输电线路的零序电抗均为0.20(以60MVA为基准值)。

新版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报告完整无误版

新版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报告完整无误版

课程设计报告(2014 —2015年度第二学期)名称: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211学号:1121210205学生姓名:_________ 郝阳_________指导教师:陈艳波设计周数:_________ 两周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2015年7月4日、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巩固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采用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进行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巩固计算机编程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正文(详细内容见附录,用A4纸,页数不限)1.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2.不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3.静态稳定性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4.暂态稳定性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5.思考题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本次电力系统暂态上机主要讨论了计算各种类型短路故障下系统网络中的电压电流分布以及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暂态稳定问题。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本人对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电力系统的故障时,大部分电磁量将随时间变化,描述其特性的是微分方程,这给分析计算带来一定困难。

在分析过程中通常尽量避免对微分方程直接求解,而是采用一定的工具和假设使问题得以简化,即把“微分方程代数化,暂态分析稳态化”。

在分析不对称故障时,各相之间电磁量的耦合使问题的分析更为复杂,此时常用的分析方法是采用对称分量法将不对称问题转化为对称问题来求解。

同时我对用来分析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试探法,用来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改进欧拉法有了一些使用心得。

这与手算系统短路电流时使用的网络化简方法大大不同。

在学习中,参照潮流程序,我加深了对节点导纳矩阵建立方法的理解与学习,巩固了不同类型短路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和序电压、序电流,相电压、相电流基于matlab 软件的计算。

利用小干扰分析法判别静态稳定可以使用劳斯判据,也可以使用特征根判别的方法。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1. 背景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而极其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电力系统分析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

2. 目的和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掌握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概述。

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特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式和条件;•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讲解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节点电压和相角计算、潮流计算和机械功率平衡等;•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介绍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短路分析和过电压分析等;•电力系统控制。

阐述电力系统的调度和控制方法,包括稳态和暂态电压稳定控制、频率控制和线路保护等。

3. 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还包括一些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学生需要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分析,以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学生需要使用PSCAD等工具,进行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和分析,以掌握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线路保护分析:学生需要使用PSCAD等工具,进行电力系统线路保护分析,以掌握电力系统控制方法。

4. 评估本课程设计的评估主要包括两部分:课程项目和考试成绩。

课程项目包括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电力系统短路分析和电力系统线路保护分析三个实践环节,学生需要按时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考试成绩根据课程知识点和实践环节的学习成果,进行闭卷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5. 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讲授主要传递课程知识和基本理论;案例分析主要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归纳总结;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模拟和分析。

电气16级《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气16级《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气16级《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是电气16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一、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的重要性电力系统分析是电力工程领域的重要专业知识和技能之一,它对于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的内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系统模型的建立: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实际存在的电力系统,通过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建立相应的电力系统模型。

2.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分析:通过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电力系统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及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诊断。

3.电力系统稳定分析: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包括功率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以评估电力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

4.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包括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等方面,以评估电力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为了什么,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2.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调研、图书馆检索、网络查询等方式,收集相关的电力系统数据和信息。

3.建立电力系统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电力系统理论知识,建立相应的电力系统模型,包括各种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参数。

4.使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仿真:通过使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将建立好的电力系统模型输入,进行电力系统的仿真分析,得到电力系统的各项参数和结果。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讲义)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讲义)
现象:
→ ① 回路阻抗减小,电流大幅增加。 Z ↓ I ↑↑ 短路点离电源越近,短路电流越
大。机端短路,短路电流可达额定值的 10~15 倍。 ② 引起故障点及邻近区域的电压大幅降低。 ③ 引起电网的结构变化,并导致发电机功率不平衡。
后果: ① 短路点的高电流电弧烧毁电气设备;或使设备发热严重,甚至受损。 ② 电动力大幅增加,使导体弯曲、变形、断裂。 ③ 异步电机的电磁转矩与电压平方成正比,转矩降低可导致停机。 ④ 发电机电磁功率减小,而输入功率变化不大时,导致转子加速失步,甚至导致
电机输入输出功率不平衡,使机组失去同步。 ③ 保护误动作引起(短路电流引起热效应)。 暂态分析的目的:掌握暂态过程的本质,充分了解系统的暂态特性,为系统的稳定 性评估、控制设备及保护设备的参数整定等提供依据。最终目标是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 运行。 暂态故障导致大停电事故的例子: 1)1982 年 8 月 7 日华中电网湖北区大停电: 2)1996 年 8 月 10 日美国西部电网大停电:高温-〉无序跳开-〉电压失稳-〉连锁 反应 3)2003 年 8 月 14 日美加大停电事故:高温、短路、跳闸、过载、再跳闸。
三相电路中,有两个基本关系
U = 3ZI
线电压= 3 ×相阻抗×相电流
S = 3UI 若基准值选为:
U B = 3ZB IB SB = 3U B IB
三相功率= 3 ×线电压×相电流

U*
=U UB
=
3ZI 3ZB IB
= Z*I* ,
S* = U*I*
即标幺制中,三相电路的关系式与单相电路类似。
四个基准值UB , IB , ZB , SB 中,有两个可任选,如UB , SB 选定,则另外两个基
SB ΩB

推荐-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精品001

推荐-电力系统暂态上机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精品001

课程设计报告( 20XX—20XX年度第二学期)名称:电力系统暂态上机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成绩:日期:20XX年7月1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巩固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采用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和机电暂态过程进行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巩固计算机编程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正文(详细内容见附录,用A4纸,页数不限)1.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2.不对称短路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3.静态稳定性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4.暂态稳定性计算过程流程图和计算结果5、思考题6、实验程序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本次电力系统暂态上机主要讨论了计算各种类型短路故障下系统网络中的电压电流分布以及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暂态稳定问题。

在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中,先通过计算系统各个节点的导纳矩阵,再通过判断系统的故障节点号和故障类型代入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将故障后的电气量分成故障分量和正常分量,通过故障类型判断故障分量和正常分量的值,相加后通过对称分量法的矩阵转换即可得出所求的电气量的数值。

在静态稳定性的计算中,计算出发电机中的各个参数值和放大倍数,根据相应的对应关系通过特征值判据判断稳定性,进而计算Pe的值,从而判断其最大功率。

在暂态稳定性的计算中,设置了相应的切除时间和分段时间,每一个分段时间进行一次计算,在切除故障前和后分别进行计算,进而得出相应曲线,并通过多次尝试的除最大切除时间大约为2s。

通过此次学习,了解到电力系统的故障时,大部分电磁量将随时间变化,描述其特性的是微分方程,这给分析计算带来一定困难。

在分析过程中通常尽量避免对微分方程直接求解,而是采用一定的工具和假设使问题得以简化,即把“微分方程代数化,暂态分析稳态化”。

在分析不对称故障时,各相之间电磁量的耦合使问题的分析更为复杂,此时常用的分析方法是采用对称分量法将不对称问题转化为对称问题来求解。

电力系统暂态的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暂态的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暂态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暂态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及其相互影响。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电力系统暂态现象,如短路、故障、暂态稳定性问题等,并分析其原因及危害。

3. 学生能够掌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力系统暂态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2.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3. 学生能够利用仿真软件对电力系统暂态过程进行模拟,验证所学理论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暂态问题的关注和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暂态问题时,能够积极与他人交流与合作。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使其在分析问题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实际工况,注重实际应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系统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暂态过程,掌握相关分析方法和解决策略。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基本概念:包括暂态过程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力系统暂态过程概述- 内容列举:暂态过程的产生原因、暂态过程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2. 常见电力系统暂态现象及分析:如短路、故障、暂态稳定性问题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常见电力系统暂态现象- 内容列举:短路故障的分类及影响、暂态稳定性问题的分析方法及其防治措施。

3.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介绍暂态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 内容列举:暂态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时域仿真法、直接法等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暂态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暂态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暂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 理解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了解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力系统暂态过程进行正确分析;2. 能够运用暂态稳定性分析的方法,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3. 能够根据实际案例,提出改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关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的本质,掌握相关分析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基本概念:暂态过程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原理:暂态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教材章节:第二章。

3. 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4. 暂态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与案例:介绍暂态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教材章节:第四章。

5. 改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探讨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措施,如励磁系统、PSS、直流输电等;教材章节:第五章。

6. 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实验与仿真:组织学生进行暂态过程实验,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教材章节:第六章。

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和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进度根据教材章节进行制定,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深入理解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及其稳定性问题。

暂态分析课程设计

暂态分析课程设计

暂态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暂态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学习并掌握分析暂态过程的方法,如三要素法、稳态误差法等;3. 掌握暂态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路中的暂态过程进行正确分析;2. 能够运用三要素法、稳态误差法等方法解决实际电路暂态问题;3. 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暂态过程进行模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路暂态分析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暂态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暂态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针对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深度,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分析电路暂态过程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暂态现象基本概念:介绍暂态现象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分类;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2. 暂态过程分析方法:a. 三要素法:讲解三要素法的原理及运用;b. 稳态误差法:介绍稳态误差法的计算步骤及应用;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二节。

3. 暂态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变化规律:a. 介绍RC电路、RL电路的暂态过程;b. 讲解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二节。

4. 暂态过程计算与仿真:a. 结合实例进行暂态过程计算;b. 运用仿真软件(如Multisim、PSpice等)对暂态过程进行模拟;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5. 实践与案例分析:a. 分析实际电路中的暂态问题;b. 探讨暂态过程在工程中的应用;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暂态现象基本概念;第二周:暂态过程分析方法(三要素法);第三周:暂态过程分析方法(稳态误差法);第四周:暂态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变化规律;第五周:暂态过程计算与仿真;第六周:实践与案例分析。

(完整word版)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建立结构合理的大型电力系统不仅便于电能生产与消费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分配,减少总装机容量,节省动力设施投资,且有利于地区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大限度地满足地区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

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是严重的,而又是发生几率最多的故障,当发生短路时,其短路电流可达数万安以至十几万安,它们所产生的热效应和电动力效应将使电气设备遭受严重破环。

为使非故障部分从不正常运行情况下解脱出来,这要求电气设备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度,开关电气设备必须具备足够的开断能力。

因此,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分析,设计计算的重要环节,许多电业设计单位和个人倾注极大精力从事这一工作的研究。

由于电力系统结构复杂,随着生产发展,技术进步系统日趋扩大和复杂化,短路电流计算工作量也随之增大,采用计算机辅助计算势在并行。

我们这次课程设计使用PSCAD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线路建模,从而计算出不同短路类型时的短路电流及其波形。

关键字:短路计算;pscad软件使用;电力系统建模。

目录摘要1 课题概述 (1)1.1课题要求 (1)1.2课题内容 (5)1.3 课题目的 (6)2短路故障分析 (6)2.1不对称故障的分析 (6)2.2三相短路故障分析 (7)2.3短路电流计算步骤 (9)3方案设计 (10)3.1方案概述 (10)3.2 课题设计图 (10)3.3 课题步骤图 (11)4两相短路的仿真分析 (12)4.1 PSCAD简介 (12)4.2 两相短路故障的仿真 (13)5总结 (15)参考文献 (16)1课题概述1.1 课题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是学生掌握电力系统三相短路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PSCAD/MATLAB仿真软件;(3)建立系统三相接线图的仿真过程;(5)编写短路计算流程图;(4)得出仿真结果。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教案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教案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教案《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教案(1)一、讲授题目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二、教学目的了解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掌握使用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分析电力系统突然三相短路的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2.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参数和等值电路;3.应用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分析电力系统突然三相短路;4.掌握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的拉氏运算形式。

难点:1.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的建立;2.有(无)阻尼绕组的同步发电机等值电路阻抗参数的推导;3.同步发电机定、转子侧各暂态量的对应关系分析;4.同步发电机各暂态量衰减时间常数的推导;5.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的拉氏运算形式及应用。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时辅以多媒体教学,尽量形象、具体地描述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以及同步发电机定、转子侧各暂态量的对应关系。

六、试验(无)七、习题习题集8-6、8-10、8-12。

八、备注《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教案(2)一、讲授题目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计算二、教学目的掌握使用计算机计算电力系统故障的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电力系统故障计算使用的等值网络;2.掌握电力系统故障计算的各序网络电压方程式;3.掌握简单不对称故障的计算通式和通用复合序网;4.了解分析复杂故障的一般方法和N重故障的通用方程式。

难点:1.导纳型节点方程和阻抗型节点方程的形成;2.简单不对称故障的通用复合序网的形成;3.N重故障通用方程式的推导;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时辅以多媒体教学,描述复合序网的构成。

并结合后续的上机训练,掌握用计算机计算电力系统故障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六、试验(无)七、习题习题集中有关故障的计算机计算方法的习题。

八、备注《电力系统暂态分析》课程教案(3)一、讲授题目同步发电机及系统主要元件的机电特性二、教学目的了解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中使用的同步发电机组模型及系统其它主要元件的模型。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电力系统潮流、短路计算和暂态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电力系统潮流、短路计算和暂态稳定性分析
4.831311
6
8
1
Closed
No
37.11216
9.88447
38.40592
135
28.44883
0.168401
0.232344
6
9
1
Closed
No
54.1182
-5.19176
54.36666
140
38.83333
1.800829
1.050667
7
8
1
Closed
No
-9.68289
-4.01365
3
1
3支路参数
Line Records
首端节点编号
末端节点编号
状态
是否变压器
R
X
B
极限AMVA
1
2
Closed
Yes
0
0.0625
0
0
2
7
Closed
No
0.1301
0.12727
0.0109
100
2
9
Closed
No
0.01083
0.08644
0.0118
100
3
4
Closed
Yes
0
0.0586
二·设计原理及分析
2.1设计原理
根据设计要求,需保证任意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每个负荷均不断电,因此必须保证每个节点处同时至少连接两条线路,当一条线路断开时发电机可过另一条线路给负荷供电,设计如下图。
2·2应用POWER WORLD软件设计的原理图
第3章·静态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是用预想事故的分析方法来预知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系统发生大的事故。静态安全分析可判断发生预想事故后系统是否会过负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前言 (1)
1.1设计的背景 (1)
1.2设计任务 (1)
1.3设计目的 (1)
2.原始资料以及分析 (1)
2.1原始资料 (1)
2.2原始资料要求 (2)
2.3原始资料分析 (2)
2.3.1题目分析 (2)
2.3.2故障分析时等值电路 (2)
2.3.3利用计算机计算对称故障的计算原理框图 (3)
3.短路电流计算 (4)
3.1方法一、利用节点导纳矩阵求解 (4)
3.2方法二、利用节点阻抗矩阵求解 (6)
4.Matlab程序 (6)
4.1方法一程序 (6)
4.2方法二程序 (7)
实验结果分析 (10)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0)
1.前言
1.1 设计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前,在低压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系统发生多种类型的故障,其中短路就是常见的一种,它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很大。

系统一旦发生短路,相关电气量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如电流突然增大、电压降低等。

准确计算短路电流,掌握短路电流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对于继电保护的配置和电气设备的选择都非常重要。

因此,短路电流计算是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

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系统相关参数难以获取,计算过程又比较复杂,设计人员往往通过经验公式或查表来得到一个近似值。

这些方法既不科学又不可靠,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对短路电流进行便捷、准确的计算,需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

1.2设计任务
利用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Matlab )完成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

1.3设计目的
掌握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
掌握Matlab 编程;
学习如何通过Matlab 计算短路电流。

2.原始资料以及分析
2.1原始资料
图2.1.1所示的电力系统中,负荷全部忽略不计。

图2.1.2为其标幺值等值电路。

要求计算f 点三相短路和a 点分别发生单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时故障点的短路电流及网络中的电流分布。

输电线路零序电抗 ,变压器T1和T2为 接法,T3为 接法。

2.1.1电力系统网络图
∆/Y )()(10X 3X =∆/0Y
115kv
2.1.2等值电路图
2.2原始资料要求
通过形成节点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两种方法利用Matlab 编程求解f 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及网络中的电流分布。

2.3原始资料分析
2.3.1题目分析
三相短路故障为对称故障
方法一、利用节点导纳矩阵求解
方法二、利用节点阻抗矩阵求解
2.3.2故障分析时等值电路
E1=1.08 0.2 0.33 0.18 0.06 0.53 4 E2=1.2
0.03
1.4 f a b c
2.3.3利用计算机计算对称故障的计算原理框图
3.短路电流计算
3.1方法一、利用节点导纳矩阵求解
1.导纳的分解
2.三角形分解




因子表
3.在节点f注入单位电流
4.短路电流
3.2方法二、利用节点阻抗矩阵求解
4.Matlab程序
4.1方法一程序
%清除
clear
%节点间阻抗
ZZ(1,3)=j*0.51;
ZZ(2,3)=j*0.59;
ZZ(3,4)=j*1.43;
%节点导纳矩阵
YB=[-j*6.961 0 j*1.961 0
0 -j*1.945 j*1.695 0
j*1.961 j*1.695 -j*4.355 j*0.699
0 0 j*0.699 -j*0.699];
n=4;%输入网络的节点数
f=4;%确定短路点的节点号
%输入单位电流
for i=1:n
if i==f
II(i)=1;
else
II(i)=0;
end
end
%短路电流
Z(:,f)=YB\II';Zk=Z(:,f)
If=1/Z(f,f)
%节点电压
for i=1:n
U(i)=1-Z(i,f)*If;
i,Ui=U(i)
end
%支路电流
for i=1:n
for j=1:n
if i<j
I(i,j)=(U(i)-U(j))/ZZ(i,j);
ij(1)=i;ij(2)=j;
ij,Iij=I(i,j)
end
end
end
4.2方法二程序
%清除
clear
YY(1,3)=j*1.961;
YY(2,3)=j*1.695;
YY(3,4)=j*0.699;
YB=[-j*6.961 0 j*1.961 0
0 -j*1.945 j*1.695 0
j*1.961 j*1.695 -j*4.355 j*0.699
0 0 j*0.699 -j*0.699];
ZB=YB^-1;
ZB
n=4;
f=4;
I(f)=1/ZB(f,f);
If=I(f)
for i=1:n
U(i)=1-ZB(i,f)*I(f);
i,Ui=U(i)
end
for i=1:n
for j=1:n
if i<j
I(i,j)=(U(i)-U(j))*YY(i,j);
ij(1)=i;ij(2)=j;
i,j,Iij=I(i,j)
end
end
end
运行结果
方法一
ZB =
0 + 0.1925i 0 + 0.1509i 0 + 0.1732i 0 + 0.1732i
0 + 0.1509i 0 + 0.9811i 0 + 0.5358i 0 + 0.5358i
0 + 0.1732i 0 + 0.5358i 0 + 0.6148i 0 + 0.6148i
0 + 0.1732i 0 + 0.5358i 0 + 0.6148i 0 + 2.0455i
If = 0 - 0.4889i i = 1
Ui = 0.9153
i = 2
Ui = 0.7380
i = 3
Ui = 0.6994
i = 4
Ui = 0
i = 1
j = 2
Iij = 0
i = 1
j = 3
Iij = 0 + 0.4234i i = 1
j = 4
Iij = 0
i = 2
j = 3
Iij = 0 + 0.0655i i = 2
j = 4
Iij = 0
i = 3
j = 4
Iij = 0 + 0.4889i 方法二
Zk = 0 + 0.1732i
0 + 0.5358i
0 + 0.6148i
0 + 2.0455i
If = 0 - 0.4889i i = 1
Ui = 0.9153
i = 2
Ui = 0.7380
i = 3
Ui = 0.6994
i = 4
Ui = 0
ij = 1 2
Iij = Inf
ij = 1 3
Iij = 0 - 0.4234i
ij = 1 4
Iij = Inf
ij = 2 3
Iij = 0 - 0.0655i
ij = 2 4
Iij = Inf
ij = 3 4
Iij = 0 - 0.4891i
实验结果分析
在本次的暂态课程设中,我和另一个同学主要负责阻抗矩阵的计算,要求解阻抗矩阵,必须先求出节点导纳矩阵,然后对节点导纳矩阵进行求逆矩阵,起初因为不会矩阵的求逆方法,导致实验结果出现了第一次错误。

在基本掌握了求逆矩阵的方法后 ,因为手算又导致第二次“错误”——计算误差。

因此计算过程中的手算与利用计算机编程进行计算的结果稍有误差是可以理解的,原因是计算机保留的有效位数与手算结果保留位数不同。

最后我们在本次课程设计中,也看到了利用软件进行计算的优越性和可靠性。

总结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短路电流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掌握懒得知识更加牢固。

课程设计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进行了考核,合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尴尬的问题,不过团结就是力量,最终我们还是克服困难,迎头而上,终于有所成果。

在此感谢队友给予的理解和支持。

参考文献
⑴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⑵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⑶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⑷刘万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