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13年中国财政收支统计数据
1978年-2001年各项指标统计
1978年-2001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一、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五千六百八十九亿八千万元,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一百○一点九,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三。
国民收入在一九七七年增长百分之八的基础上,一九七八年又增长了百分之十二。
工业总产值为四千二百三十一亿元,超过年计划的百分之一点六,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五。
一九七八年,我国不少地区遇到了严重干旱,经过广大农民群众的斗争,农业生产仍然获得了丰收。
农业总产值一千四百五十八亿八千万元,超额完成计划百分之二点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九一九七八年全国基本建设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达三百五十六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七。
一九七八年,我国交通、邮电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五万多公里,比上年增加约九百公里;公路通车里程八十九万公里,比上年增加约三万五千公里;民用航空航线长度达到十四万九千公里,比上年增加一万七千公里;内河通航里程十三万六千公里。
一九七八年,我国对外贸易有较快发展。
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三百五十五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点三。
其中,出口一百六十七亿六千万元,增长百分之二十;进口一百八十七亿四千万元,增长百分之四十一点一。
进口大于出口十九亿八千万元。
一九七八年非贸易收入大于支出二十一亿元。
全年外汇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一九七八年底,我国职工总数达到九千四百九十九万人,比上年增加三百八十七万人。
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实有人数达到七千四百五十一万人,比上年增加二百五十五万人;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二千○四十八万人,比上年增加一百三十二万人。
一九七八年底,全国人口为九亿七千五百二十三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二。
二、1979年一九七九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175亿元,完成计划101.5%,比上年增长8.5%,国民收入(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净产值)达到3,3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
一九七九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591亿元,完成计划100.6%,比上年增长8.5%。
【VIP专享】中国历年国家财政收入、支出和税收等相关信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统计(1978-2010)
45622.0 54223.8 59521.6 63104.0 77390.0 89720.31
110740
211923.5 249529.9 314045.0 335353.0 397983.0
471564 519322
18.29% 20.57% 19.53% 20.42% 20.88%
23%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 察读 、虫生出 蚯材 让标容生常 蚓3根料 学本教活.见 身了 据: 生,师的2的 体解 、 问巩鸟 总看活形作线 的蛔 用 题固类 结雌动态业形虫 手 自练与 本雄学、三:动 状对 摸 学习人 节蛔生结4、、收物 和人 一 后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 蚯集并 颜体 摸 回步关 重的动、学、 蚓鸟归 色的 蚯 答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 在类纳 。危 蚓 问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 平的线 蚯害 的 题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 面形 蚓以 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 玻存动 的及 表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 璃现物 身预 ,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 上状的 体防 是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 和,主 是感 干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 牛鸟要 否染 燥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 皮类特 分的 还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 纸减征 节方 是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 上少。 ?法 湿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 运的4; 润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 动原蛔4的,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 的因虫了 ?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 快及寄解 触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的 慢我生利蚯 摸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生 一国在用蚓 蚯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活 样的人问的 蚓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环 吗十体题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 ?大,活 节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并 为珍会让习 近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引 什稀小学性 腹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出 么鸟起结生和 面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蚯 ?类哪利明适 处构虫系察:的特的特蚓等些用确于 ,特适。蛔章形殊形征这资疾板,穴 是点于可虫我态结式。种料病书生居 光是寄的们结构,五典,?小物生 滑重生鸟内学构,学、型以5结的活 还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的爱如鸟结的 是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线鸟何类构形 粗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形护预适特态 糙之结的,肠相是系习动鸟防于点、 ?一构现你动适否统。物为蛔飞都结。和状认物应与的。主虫行是构课生却为和”其结题病的与、本理不蛔扁的他构以?特环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小三征境理页点观的动位点组、梳相等这;,哪物教相,为引理适方些2鸟,育同师.单导知应面鸟掌类结了;?生位学识的你握日构解2互.办生。特认线益特了通动手观征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蛔5?物,与的解.参一虫了它和有寄主蛔与份结解们环些生要虫其。构蚯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3一、该期内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趋势。
1、经济建设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87年到1990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有大幅度下降,1991年到1999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较为平缓,2000年到2005年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比重逐年下降,2005年到2010年又逐年上升并与2000年大体保持水平。
2、社会文教育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高,1991年到200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由小幅度增长,2001年到2009年有小幅度波动,2010年又有较大幅度增加。
且2010年社会文教育是1978年以后所占比重最大的一年。
3、国防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国防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85年到1992年有小幅度上涨,1992年到993年有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10年以2000年为分界点有小幅度波动,其波动趋势是先下降在上升又下降且2010年国防费用是1978年以后最小的一年。
4、行政管理费用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9年有小幅度波动,较为平缓,1999年到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01年到2006年变化比较平缓,2006年到2008年有非常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到2009年又一较大的趋势下降,2009年到2010年又有小幅度增加。
5、其他支出1978年到1993年我国其他支出费用占财政总支出逐年增加,1993年到1994年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01年缓慢增长,2001年到2006年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到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7年到2010年较为平缓,除了2009年。
我国历年财政支出GDP及相对指标数据
我国历年的财政支出、GDP及相对指标数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下面将分别介绍财政支出、GDP和相对指标数据,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财政支出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和引导而进行的支出。
财政支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在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历年数据统计,我国的财政支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虽然在特定年份中,财政支出可能会因为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而出现较大波动,但总体而言,财政支出逐年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设置的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福利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而需要增加财政支出。
其次,G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国的GDP数据显示,自开放以来,我国GDP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从1978年到现在,GDP的规模已经增长了数十倍,显示出了我国经济快速崛起的强大实力。
然而,尽管GDP增长很快,但也面临着质量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也开始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相对指标数据是用来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对关系和趋势的数据。
在我国历年数据中,一些重要的相对指标包括财政支出与GDP的比例、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比例等。
这些相对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公共财政的合理性。
例如,财政支出与GDP的比例可以反映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程度。
另外,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比例可以反映出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公平性和效率。
通过对这些相对指标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支出情况和公共财政的状况。
综上所述,我国历年财政支出、GDP及相对指标数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最新精选】中国历年国家财政收入...
中国历年国家财政收入、支出和税收等相关信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统计(1978-2010)年份财政收入(亿元)财政支出(亿元)差额(亿元)各项税收(亿元)GDP(亿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财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税收占GDP比重税收增长率财政收入弹性系数1978 1132.3 1122.1 10.2 537.8 3645.2 31.06% 29.00% 30.78% 13.8% 14.75% 11.1% 2.10 1979 1146.4 1281.8 -135.4 571.7 4062.6 28.22% 1.25% 31.55% 14.2% 7.6% 14.07% 6.3% 0.16 1980 1159.9 1228.8 -68.9 629.9 4545.6 25.52% 1.18% 27.03% -4.1% 7.8% 13.86% 10.2% 0.15 1981 1175.8 1138.4 37.3 700.0 4891.6 24.04% 1.37% 23.27% -7.4% 5.3% 14.31% 11.1% 0.26 1982 1212.3 1230.0 -17.7 775.6 5323.4 22.77% 3.11% 23.11% 8.0% 9.0% 14.57% 10.8% 0.35 1983 1367.0 1409.5 -42.6 947.4 5962.7 22.93% 12.75% 23.64% 14.6% 10.9% 15.89% 22.1% 1.17 1984 1642.9 1701.0 -58.2 2040.8 7208.1 22.79% 20.18% 23.60% 20.7% 15.2% 28.31% 115.4% 1.33 1985 2004.8 2004.3 0.6 2090.7 9016.0 22.24% 22.03% 22.23% 17.8% 13.5% 23.19% 2.4% 1.63 1986 2122.0 2204.9 -82.9 2140.4 10275.2 20.65% 5.85% 21.46% 10.0% 8.9% 20.83% 2.4% 0.66 1987 2199.4 2262.2 -62.8 2390.5 12058.6 18.24% 3.64% 18.76% 2.6% 11.6% 19.82% 11.7% 0.31 1988 2357.2 2491.2 -134.0 2727.4 15042.8 15.67% 7.18% 16.56% 10.1% 11.3% 18.13% 14.1% 0.64 1989 2664.9 2823.8 -158.9 2821.9 16992.3 15.68% 13.05% 16.62% 13.3% 4.1% 16.61% 3.5% 3.18 1990 2937.1 3083.6 -146.5 2990.2 18667.8 15.73% 10.21% 16.52% 9.2% 3.8% 16.02% 6.0% 2.69 1991 3149.5 3386.6 -237.1 3296.9 21781.5 14.46% 7.23% 15.55% 9.8% 9.2% 15.14% 10.3% 0.79 1992 3483.4 3742.2 -258.8 4255.3 26923.5 12.94% 10.60% 13.90% 10.5% 14.2% 15.81% 29.1% 0.75 1993 4349.0 4642.3 -293.4 5126.9 35333.9 12.31% 24.85% 13.14% 24.1% 14.0% 14.51% 20.5% 1.77 1994 5218.1 5792.6 -574.5 6038.0 48197.9 10.83% 19.99% 12.02% 24.8% 13.1% 12.53% 17.8% 1.53 1995 6242.2 6823.7 -581.5 6909.8 60793.7 10.27% 19.63% 11.22% 17.8% 10.9% 11.37% 14.4% 1.80 1996 7408.0 7937.6 -529.6 8234.0 71176.6 10.41% 18.68% 11.15% 16.3% 10.0% 11.57% 19.2% 1.87 1997 8651.1 9233.6 -582.4 9262.8 78973.0 10.95% 16.78% 11.69% 16.3% 9.3% 11.73% 12.5% 1.80 1998 9876.0 10798.2 -922.2 10682.6 84402.3 11.70% 14.16% 12.79% 16.9% 7.8% 12.66% 15.3% 1.82 1999 11444.1 13187.7 -1743.6 12581.5 89677.1 12.76% 15.88% 14.71% 22.1% 7.6% 14.03% 17.8% 2.09 2000 13395.2 15886.5 -2491.3 15301.4 99214.6 13.50% 17.05% 16.01% 20.5% 8.4% 15.42% 21.6% 2.03 2001 16386.0 18902.6 -2516.5 17636.5 109655.2 14.94% 22.33% 17.24% 19.0% 8.3% 16.08% 15.3% 2.69 2002 18903.6 22053.2 -3149.5 20017.3 120332.7 15.71% 15.36% 18.33% 16.7% 9.1% 16.63% 13.5% 1.69 2003 21715.3 24650.0 -2934.7 24165.7 135822.8 15.99% 14.87% 18.15% 11.8% 10.0% 17.79% 20.7% 1.49 2004 26396.5 28486.9 -2090.4 28778.5 159878.3 16.51% 21.56% 17.82% 15.6% 10.1% 18.00% 19.1% 2.13 2005 31649.3 33930.3 -2281.0 34804.4 183084.8 17.29% 19.90% 18.53% 19.1% 10.2% 19.01% 20.9% 1.952006 38760.2 40422.7 -2162.5 45622.0 211923.5 18.29% 22.47% 19.07% 19.1% 11.6% 21.53% 31.1% 1.94 2007 51321.8 49781.4 1540.4 54223.8 249529.9 20.57% 32.41% 19.95% 23.2% 11.9% 21.73% 18.9% 2.72 2008 61330.4 62592.7 -1262.3 59521.6 314045.0 19.53% 19.50% 19.93% 25.7% 9.0% 18.95% 9.8% 2.17 2009 68477.0 76299.9 -7781.6 63104.0 335353.0 20.42% 11.65% 22.75% 21.9% 9.20% 18.82% 6.0% 1.27 2010 83080.0 89874.2 -6794.2 77390.0 397983.0 20.88% 21.33% 22.58% 17.8% 10.10% 19.45% 22.6% 2.11 2011 103740 108930 89720.31 471564 9.20%2012 117210 125712 -8502 110740 519322 23%7.8%2013 -1.2万图表1 1978-2010财政收入与支出比较图表2 1978-2010各项经济数据增长率图表3 1978-2010财政收入、支出及税收占GDP比重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作目标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我国GDP的构成和分析
1978-2013 我国GDP 总额和构成变化分析班级:城市经济班成员:学号:谭博文 201301020103吴冰 201301020106刘健 201301020108胡晓鑫 201301020109陈延东 201301020110一、我国GDP总体和支出构成变化综述注释:表中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1978-2013年中,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值一直处于上升阶段。
在突破十亿以后(2001年我国GDP=109928亿元),我国GDP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
而且增长率基本保持稳定(大约稳定在7.3%左右)。
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GDP 总值在2010年的第二季度超越日本(2010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美元为5.4742万亿美元,比中国同期名义GDP少大约4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支出法角度看中国GDP的构成,我国投资和消费都在逐年增长中。
而且投资的增长速度略高于消费的增长速度。
在2008年以后,投资和消费基本持平。
而和我国货物和贸易的净出口则表现平平,在2005年出口额突破1万亿元(我国净出口=10209亿元),2008年达到最高24226亿元后,近年来基本维持在14000亿元左右。
二、支出构成对GDP增长的贡献分析。
下图为总消费,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变化(GDP=100)和其变化的折线图。
从图中看出,在我国GDP 的变化中,消费和投资占到了很大的比重,而出口平均占到了百分之五以下。
下面就其支出构成的各部分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做出具体分析。
注释:图中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一)净出口从图表中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中基本保持顺差。
但净出口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小的比例在2002-2013年中,净出口平均值为4.37%。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对外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因此,在未来几年我国净出口率下降或维持在2.5%左右或成为常态。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
近六十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分析一、财政支出规模变化新中国成立后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1949〜1977年;1978〜1997年;1998〜至今。
第一阶段的财政支出处在百亿元的水平。
1949〜1952 年三年间,国家实施一系列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政策,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是国民经济得到基本恢复和发展的过渡时期。
1951 年和1952 年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很高,分别为79.4%和41.0%。
1952〜1957 年,财政支出增长率逐年下降,在57 年甚至出现了负数;1958〜1960 年,财政支出规模又以30%的增长率扩大,这与当时大跃进和三年饥荒有着直接的联系。
1961〜1962 年的负增长与当时的经济调整政策有关,由于大跃进导致的破坏影响,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提出来“八字方针”,大幅度压缩预算基本建设拨款,并于1964 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1966〜1976年,在“文革期间”,除了个别年份有负增长率,财政支出均保持一定的增长,尤其1969 年,财政支出的增长了46.95%,这是与同时期财政收入的高增长相关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可以平衡收支,所以很多年份的财政支出都是和财政收入同增同减。
财政支出第二阶段的规模保持在千亿元的水平。
1978〜1984 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1000 多亿元;1985〜1989 年,连续五年支出保持在2000 多亿元;1990-1997 年,保持在3000 亿元〜9000 亿元以上,最多的是1997年的9233.56 亿元。
增长的速度较不稳定的,1978 年最高,增长率为33.0%,1987 年最低,增长率为2.6%。
1980 年和1981 年等个别年份出现过负增长。
究其原因是在1979-1980 两年间,财政赤字非常严重,中央进行了第二次经济调整的,缩小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
第三阶段的财政支出,整体上升到了万亿元和十万亿元的水平,从10000亿元逐渐增加到60000亿元。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56一、该期内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趋势。
1、经济建设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87年到1990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有大幅度下降,1991年到1999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较为平缓,2000年到2005年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比重逐年下降,2005年到2010年又逐年上升并与2000年大体保持水平。
2、社会文教育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高,1991年到200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由小幅度增长,2001年到2009年有小幅度波动,2010年又有较大幅度增加。
且2010年社会文教育是1978年以后所占比重最大的一年。
3、国防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国防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85年到1992年有小幅度上涨,1992年到993年有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10年以2000年为分界点有小幅度波动,其波动趋势是先下降在上升又下降且2010年国防费用是1978年以后最小的一年。
4、行政管理费用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9年有小幅度波动,较为平缓,1999年到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01年到2006年变化比较平缓,2006年到2008年有非常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到2009年又一较大的趋势下降,2009年到2010年又有小幅度增加。
5、其他支出1978年到1993年我国其他支出费用占财政总支出逐年增加,1993年到1994年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01年缓慢增长,2001年到2006年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到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7年到2010年较为平缓,除了2009年。
6、总结总之,1978年-2010年,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呈下降趋势的,而社会文教育费用却是呈上升趋势的,国防费用总趋势是下降的,行政管理费用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其他支出的总趋势也是呈上升趋势的。
《计量经济学》习题(简答题、分析与计算题)
其中:A=常数;L=土地投入(单位面积:平方尺);K=资本投入(建设成本:千美元);R= 酒店的年净收入(千美元);u=满足古典假定的随机误差项;e=自然对数的底。请回答以下 问题:
①你认为α 和 β 的总体值一般应为正值还是负值?在理论上如何解释?
②为本方程建立具体的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③如果显著性水平为 5%,自由度为 26,问(2)中的两个假设应如何作出具体的决定? ④在以下回归方程基础上计算出适当的统计量 t 值(括号内为估计的标准差),并进行 t 检检验。
136613.43
1987 2199.35
12277.40 2004 26396.47
160956.59
1988 2357.24
15388.60 2005 31649.29 187423.42
1989 2664.9
17311.30 2006 38760.2 222712.53
1990 2937.1
19347.80 2007 51321.78
36938.10 2010 83101.51 50217.40 2111 103874.43
402816.4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72619.17
①建立财政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②求置信度为 95%的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
③对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包括经济意义检验、估计标准误差评价、拟合优度检
(3)决定系数 R 2 说明了什么?它与相关系数有何区别与联系?
(4)√为什么要进行显著性检验?请说明显著性检验的过程。 (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区别与联系? (6)影响预测精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你的朋友将不同年度的债券价格作为该年利率(在相等的风险水平下)的函数,估 计出的简单方程如下:
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
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作者:————————————————————————————————日期: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财政部2012年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税收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税收总收入平稳增长。
全国税收总收入增长与上年增速基本持平。
二是分季度来看税收收入增速呈“前高后低、逐季回落”走势。
三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税种较快增长。
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同比分别增长15.0%、22.6%,与上年增速持平;企业所得税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9.2个百分点。
此外,与汽车、房地产相关的税种增速明显回落。
汽车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4.1%,比上年增速分别回落45.6和39.9个百分点。
房地产营业税和契税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2.1%,比上年增速分别回落17.5和30个百分点。
分税种看,2011年国内增值税实现收入24266.64亿元,同比增长15.0%,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7%;国内消费税实现收入6935.93亿元,同比增长14.2%,比上年增速回落13.3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7.7%;营业税实现收入13678.61亿元,同比增长22.6%,比上年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5.2%;企业所得税实现收入16760.35亿元,同比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19.2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8.7%。
2011年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6054.09亿元,同比增长25.2%。
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6.7%。
财政部表示,个人所得税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资本市场和艺术品市场发展,个人股权转让以及拍卖收入大幅增长,带动居民财产转让所得税快速增长。
1978-2007年历年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
其他服务业 256 287 356 391 457 521 621 748 825 926 1121 1292 1471 1820 2271 3164 4466 5603 6778 8423 10087 11768 14012 16903 19727 22634 26571 30318 33823 38663
1978-2007年历年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 指标 国民总收入 (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1978年 3645 3645 1028 1745 1607 138 1979年 4063 4063 1270 1914 1770 144 1980年 4546 4546 1372 2192 1996 196 1981年 4889 4892 1559 2256 2048 207 1982年 5330 5323 1777 2383 2162 221 1983年 5986 5963 1978 2646 2376 271 1984年 7244 7208 2316 3106 2789 317 1985年 9041 9016 2564 3867 3449 418 1986年 10274 10275 2789 4493 3967 526 1987年 12051 12059 3233 5252 4586 666 1988年 15037 15043 3865 6587 5777 810 1989年 17001 16992 4266 7278 6484 794 1990年 18718 18668 5062 7717 6858 859 1991年 21826 21781 5342 9102 8087 1015 1992年 26937 26923 5867 11700 10284 1415 1993年 35260 35334 6964 16454 14188 2266 1994年 48108 48198 9573 22445 19481 2965 1995年 59811 60794 12136 28679 24951 3729 1996年 70142 71177 14015 33835 29448 4387 1997年 78061 78973 14442 37543 32921 4622 1998年 83024 84402 14818 39004 34018 4986 1999年 88479 89677 14770 41034 35861 5172 2000年 98000 99215 14945 45556 40034 5522 2001年 108068 109655 15781 49512 43581 5932 2002年 119096 120333 16537 53897 47431 6465 2003年 135174 135823 17382 62436 54946 7491 2004年 159587 159878 21413 73904 65210 8694 2005年 184089 183217 22420 87365 77231 10134 2006年 213132 211923 24040 103162 91311 11851 2007年 251481 249530 28095 121381 107367 14014 注1: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注2: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对2005、200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进行了调整,2004年及以前年份数据未调整
1978---012年,我国财政支出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总结
• 现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日趋 合理,政府尤其重视民生方 面的支出力度,如社会保障 支出、公共卫生支出、教育 支出等。
三、2011年中央财政支出结构
• 汇总以上支出,2011年全国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 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 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38539 亿元,增长31.7%;用在农业水利、公共交通运 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民生密切 相关的支出合计35737亿元。其他公共财政支出 约34972亿元,主要用于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 全、国防、外交以及资源勘探电力信息、国债付 息、金融监管等支出,这些方面的支出是公共财 政必须予以保障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所需要的。
26.83
27.05 27.01 26.42 28.48
7.37
7.14 6.68 6.49 5.93
18.73
25.51 24.67 20.05 21.3
10.52 10.17 13.65 10.08
• 从上表可以看出: •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 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我国是发展 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 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府大力投入。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 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 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 • (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 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到2006年则达到26.83%, 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 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 重视。 • (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 15.77%,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2000 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 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以适当的比例下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 • (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 19.38%,增长了近4倍。这与我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 效率低下有关。但2006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9%降到了18.73 %,可见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 • (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 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 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突增到17%,到2006年是20.51%,增 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国家财政用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 出也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