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60例
温针灸治疗颈肩肌劳损60例
痊愈 : 患部 疼痛 完全 消失 , 能 活动正 常 。 功 显效 : 患部 疼痛基 本 消失 , 能活 动 明显改善 , 功 但劳 累或 气候 变化时 有轻微 疼痛 。 好转 : 痛 程 度较 治 疗前 减轻 , 累或 气 候 变 疼 劳
化 可复发 。 无效 : 治疗 后疼 痛 和 功能 活 动无 明显 改 善 , 或
治疗 效果
困腰腿 痛 多在足 太阳膀 胱经 和少 阳胆经 出现 , 故循 经取 肾俞 、 大肠俞 、 中 、 委 昆仑 等穴 疏通 太 阳经 脉, 驱邪 外出 ; 取环跳 、 阳陵泉 、 阳 、 委 秩边 以通经 活 络止 痛 。以上 均为 治疗腰腿 痛之要 穴 。 在 治疗 时要 求 取 穴准 确 , 必须 达 到 气 至病 所 , 方能 获得满 意 的疗效 。操作 时要注 意进 针 的深度 , 方 向及 手法 , 必达到 预定 的针感 。臀 部 阳性 反应 务 点 需用 4 6 长针 深刺 , 接刺 激 坐骨神经 干 , ~ 寸 直 以 疏通 和调 节 深 部 的经 络 气血 , 制疼 痛 , 到 止痛 抑 达
治疗方 法
疼痛 稍有减 轻 , 但反 复发作 。
本组经 治疗痊 愈 5 倒 , 0 显效 2 0例 , 好转 1 5 例, 无效 1 , 1例 总有效 率 8. 。 85
体会
腰腿 痛 泛 指腰 部 和腰 部 疾病 而 牵 涉到 臀 部及 下肢 的疼痛 , 中 医痹 证范 畴 。 困风 寒湿 邪侵袭 , 属 多 或 腰部 外伤 而 引 起气 血运 行 不 畅 , 脉 阻 滞 , 经 以致 不通 则痛 。故 治疗 的关键在 于通 经 络止痛 , 以达
的 目的 。
电针 配 合 T P照射 亦 有 显著 的 止 痛效 果 , D 能 使 局部 血流 加 速 , 陈代 谢 旺盛 , 于 炎性 水 肿消 新 利 退, 缓解肌 肉痉 挛 , 促进 组 织修复和 调 整生理 机能 。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
meh ns t mpoee eg aac n nui eitn tB t hJun l c aim oi rr n ryb ln ea disl rs a c. ri o ra n s is
[ ] T aa k , ue K ,ie a S E etopl n t a d ay c e 6 hn a M l r E D l n J l s f o s u t t i s s J l e m . l y a re ft a d c u
一
晗 吴雪丽
泾 县 220 450
8 O岁之间, 病程为 3—1 5年, 所有的患者都符合 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
准 … 。有很 明确 的临床表 现 。
12 方法: . 临床用穴 , 穴位有列缺、 风池、 天柱、 颈夹脊穴。使用的配伍 为上臂 麻痛加 用外 关 、 曲池 、 猖。肩 背酸 胀疼 痛沉 重加 用 肩外俞 、 中俞 。 肩 肩 偏头痛 加用 头维 、 谷 。气 滞 血瘀 加 用 刺络 出血 、 腧。 风寒 湿 型 加 用 风 摔 膈 门、 大椎 。操作 方法 为穴位 处直刺 0 5— . . 08寸左 右 , 进行风 驰穴 的针刺 时 向 患者 的鼻尖部 位刺 人 05一I 左 右。进 行 列 缺 针刺 时 要 向患 者 的肘 部 尖 . 寸 方向进 行针刺 05—1 左 右 , . 寸 应用 平 补 平泻 手 法进 行 治 疗 , 刺进 行 治 疗 针 时留针 半小 时 , 次/ , 1 d 1 为一疗 程 , 0天 要进行 3个疗 程 的治疗 。 13 疗 效评 价 : . 使用 中医病 证诊断 疗效 标准 颈 椎病 的疗 效评 价进 行 对 患者 的评价 l 。①痊 愈 : 2 ] 患者 的基本情 况都恢 复正 常 , 且患 者 6 月 都没 有 个
温针灸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014.07中医中药241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比较例(%)组别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26420292.31%对照组27219677.78%注:经Ridit 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些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占颈椎病各型的50%—60 %,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非手术疗法具有低痛苦、无创伤、安全性高、医疗费用低等优点,并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颈椎解剖结构与功能活动的完整性, 同时使绝大多数患者得到缓解、治愈或长期处于不发病的稳定状态。
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现已逐渐成为治疗本病的主流方法,能起到比单纯疗法更好的效果[1],故我们采取温针灸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过临床研究后疗效显著。
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来源于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1日中医大二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为已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5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1.1 基本资料年龄最大为56岁,最小2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4天。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类,治疗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对照组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
1.2 纳入标准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颈肩部伴上肢痛,颈后伸加重。
上肢麻木,颈部板硬。
颈部活动度受限,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及病变的颈椎棘突常伴有压痛,可扪及条索状硬结,可有肌肉萎缩以及上肢肌力减弱。
臂压头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x 线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甚至反曲,失稳或骨赘形成,相应椎间孔变小。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青岛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分型与诊断标准: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其中包括麻木、疼痛并且疼痛的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或压头试验阳性;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证据相符;除外颈椎病以外病变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刃针颈夹脊穴合针刺背俞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0例
①符合 以上诊断标准 , 治疗前 2周未服用任何 中西药 物 , 未 进行任何理疗 针刺 等治 疗 , 按病 情分 级 属 中、 重 度者 。②年 龄 1 8岁 ~7 0岁 , 性别不 限。③ 符 合该 技术 适应 证 的要求 : 《 颈性 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 》 得分在 6分 ~ 2 0分者 。④ 未合并其 他病
椎动脉 型颈椎病 ( C S A) , 又称 颈椎眩晕症 、 椎 一 基底动 脉缺 血综合征 。近年 来 , 其发病率有平行上升趋势 , 而且其症状亦 随 年 龄增 大而 日益加重 , 危 害着人类 的健康 。笔者采用 刃针 夹脊
敢转动 ; 或单 纯头 昏, 心烦意乱 , 难以胜任工作 。
床 广 泛推 行 。
关键 词 : 椎 动 脉 型 颈椎 病 ; 刃针 ; 颈 夹脊 穴 ; 针刺 ; 背 俞 穴 中图分类号 : R 6 8 1 . 5 5 文 献 标 识 码 : D 文章编号 : 1 0 0 6— 9 7 8 X( 2 0 1 4 ) 0 1— 0 0 3 6—0 2
・
3 6・
J o u r n a l o f E x t e r n a l T h e r a p y o f T C M F e b 2 0 1 4 , 2 3 ( 1
刃针 颈 夹脊 穴合 针 刺 背 俞 穴治 疗 椎 动 脉 型 颈 椎 病 6 0 0例
杨瑞 勇 , 周 建 伟
( 泸州 医学院 , 四川 泸州 6 4 6 0 0 0 )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用刃针颈 夹脊 穴配合针 刺背俞 穴 的方法 治疗椎 动脉 型颈椎 病的 临床 疗 效。方法 : 将2 0 1 1年 2 月 一2 0 1 3年 l 0月在我 院针 灸推 拿科接 受 了刃针颈夹脊穴配合针刺背俞 穴治疗的 6 0 0例椎动脉 型颈椎病 患者进行 了回顾
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
近年来 , 声技术的飞速发展 已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高 超 到一个新水平 。二维超声 是超 声诊 断乳 腺癌 的主 要依据 ,乳腺 组织结构清晰显示是超声能检查腺 内小病灶 的重要前提 。典型 的乳腺癌的二维声像 图特点为 :①形态不规则 ,边界欠清晰 , 呈分叶状 、蟹足状或毛刺状改变I。②肿块 内部 呈低 回声改变 5 】
现 ,发现乳腺癌 病变的形态、边界 、内部 回声 、血流形态有其
编号 :Z 10 0 0 ( 回:2 1 .1 1 .0 1 1 修 0 00 . ) 2
温 针 灸 夹 脊 穴 为 主 治 疗 颈 椎 病
Tet gcri lp nlo a y yw m1 edig i u ra n vc o l t a el ai e i e as yphb n n Jj x
颈椎病 是临床常 见病之一 ,主要 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 1 2例 ,肩 背部 疼痛 ,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者 2 0例,头疼 头晕者 1 4例 ,颈部不适伴一侧或双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感觉功
增 生,或椎 间盘脱 出、韧带增厚,致 使颈 椎脊髓 、神经根或椎 动脉受压 ,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为探索对于此
是乳腺癌重要的声像 图特 征。④腋窝淋 巴结肿大 ,乳腺癌较早
即可出现腋 窝淋 巴结转移 ,晚期可 向锁骨上窝和远处转移 ,部
分病例 是以腋窝 发现肿块前来 就诊 ,但乳腺癌并不完全具备上
述特 征,尤其是肿块较小时 ,肿瘤 以膨胀 性生长 为主,未 向周
围浸润 ,仍表现为境界较清晰 ,内部回声均 匀,给诊断带来 了
周爱清
( 湖南省郴 州市安仁 县 中医院,湖南
,
郴州 ,4 3 0 2 6 0)
中图分类号 :R 8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7-80(00 2 130 6 64 6 2 1)0— 1-2 7 0
针灸加穴位注射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63例
1 1 次, O次 l 程, 疗 疗程间休息 2 , 治疗 3 天 共 疗
程。
3 疗 效观 察 3 1 疗 效标准 .
椎 动脉 型 5例 , 2 .%, 髓型 1例 , 42 . 占 08 脊 占 .% 交感 神经 型 1 , 42 ; x 例 占 、% 经 线照 片或 盯 扫描
检查 , 有颈 椎 生理 曲度 消失 者 1 7例 , 7 . % , 占 0 8 有
操作 : 患者俯 伏 坐位 , 常规 消毒 后 , 2 用 8~3 0
号 15~ _ 2寸 毫 针 常 规 针剌 , 下 得 气后 , 平 补 手 行
椎 骨 刺 ( 括 椎 体 前 缘 、 缘 、 间关 节 骨刺 )8 包 后 椎 5
例 , 9 .% , 并 有 颈 椎 问 盘 突 出 者 4 占 21 合 7例 , 占
中 圈 分 类 号 : 2 4 3 R , .3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5—0 7 ( 0 2 0 10 7 9 2 0 ) 5一O37—0 ( O 2
笔 者 自 19 95年 7月 ~2 0 00年 1 1月 , 用针 采
6 .% , 并 颈椎 椎 管 狭 窄 者 5例 , 2 .% , 67 合 占 0 8 合 并项 韧带钙 化现 象者 2 o例 , 8 .%。两 组分 型 占 33 有 临床可 比性 ( P>00 ) .5 。
脉型 、 髓 型 、 感 神 经 型 5型 , 据 临床 症 状 体 脊 交 根 征结合 X 照 片 或 C 线 T扫 描 确诊 。观察 组 中颈 型
9例 , 1 .% . 占 4 3 神经 根 型 3 3例 , 5 .% , 动 占 24 椎
疗程 间休 息 2天 , 共淮疗 3疗 程 。
针刺颈椎夹脊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
呃逆 又称“ 呃” 顽 固性 呃逆 指 发作 持续 时 间超过 打 , 7 h以上 , 经其 他 治疗 无效 者 。 我们 临床 采 用 针刺 颈 2 并 椎 夹脊 穴 为主治 疗该 病 取得 满意 疗效 , 总结 如 下 。
能症 患 者 1 4例 。
治 疗 方 法
针, 气后作捻 转手 法, 感 型和痰 浊型行 泻法 1 得 外 ~
2 n 肝 肾亏 虚 型行 补 法 5 n 留针 4 mi , 以 T mi , mi , 0 n辅 DP 特 定 电磁 波 治疗仪 照射 , 以局 部 潮红 为 度 。每 日治 疗 1 次 ,0次 为 1 疗程 。 1 个
逆发 作 时 间最短 3天 , 长 者 频 繁 发作 2年 。其 中 , 最 脑
取穴 : 下关 、 风 、 车 、 阳 、 翳 颊 太 听宫 、 关 。 外 操作: 患者取 侧 卧位 , 局部 皮肤 常规 消毒 后 直 刺 进
梗死 患 者 3 , 6例 消化 系 统 术 后 患 者 1 0例 , 胃肠 神 经 官
治疗 结 果
取 穴 : C ~ 夹 脊 穴 为 主 , 郁 气 滞 者 加 内关 、 以 3 肝 膻
中、 冲 ; 太 寒滞 胃中者 加 膻 中 , 中脘 ; 灸 胃热 上 冲 者加 膻
中、 内庭 ; 胃虚弱 者 加 中脘 、 三 里 ; 肺 气 虚者 加 肺 脾 足 脾
俞 、 海、 气 足三里 。 操作 : 局部 消毒 后 , 0 2 ×0 3 用 . 5 . 5寸 毫针 刺人 颈部
无 复 发 。有效 : 刺 1 针 ~5次 后呃 逆停 止 , 7日内有 复 发
温针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温针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08年至2009年来我院就诊的56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温针灸夹脊穴治疗与电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5%。
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x2=8.05,p<0.05)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温针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颈椎病温针灸夹脊穴血液动力学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因颈椎退行性改变、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劳损、椎间盘脱出或韧带增厚等因素引起。
为了在治疗颈椎病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疗效,作者对我院5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温针灸夹脊穴和电针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总结,温针灸夹脊穴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56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25~71岁,平均38.6±2.3岁;病程1月~14年;颈型12例,神经根型14例,椎动脉型11例,脊髓型9例,交感神经型10;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辨证,均经彩超,CT,X片确诊。
排除颈椎有骨折、脱位、关节结核及肿瘤的病例,排除椎管内占位、高位脊髓压迫病例,排除合并有内脏器官急重症患者、孕产妇病例。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比较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夹脊穴治疗,以病变颈椎相应夹脊穴为主穴给予温针灸治疗。
取俯伏坐位,常规消毒穴位,取1.5寸28号毫针直刺0.8~1寸[1],得气后平补平泻捻转5min,留针,然后在针尾上套置1.5cm长的艾条,在近穴位端点燃,待艾条燃尽、针柄冷却后,小心去除艾条灰烬,拔针。
温灸百会穴和颈段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60例
文章编号:1001-6910(2007)01-0051-01#针灸经络#温灸百会穴和颈段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60例王晓东(海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海门226151)关键词:眩晕,颈性/治疗百会穴夹骨穴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志码:B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以眩晕为主症的病症。
2003-2005年,我们采用温灸百会穴和颈段夹脊穴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118例全部为我院针灸科和中医内科住院患者。
全部病例经颈椎X线照片或颈椎CT检查提示颈椎退行性变或颈椎间盘突出,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证实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并符合以下临床诊断标准:眩晕,胸闷,心慌;颈部转动时(尤以前屈)后伸)可出现一过性眩晕、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
收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36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14个月。
其中颈椎退行性变43例,颈椎间盘突出者17例。
对照组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39岁;病程最短者21d,最长者11个月。
其中颈椎退行性变40例,颈椎间盘突出者18例。
两组资料基本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百会穴温灸30m i n;C3~C7夹脊穴温针灸。
双侧C3~C7夹脊穴每次选4穴,以28~30号1.5寸毫针针刺0.8~1.0寸,捻转得气后在针柄上加艾炷温针灸,每穴连灸2炷(共约30m i n),每天治疗1次。
对照组给予西比灵(sibe li u n,盐酸氟桂利嗪) 10m g,每晚睡前口服。
两组均以治疗30d为1个疗程。
3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者;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内复发者,再继续前法治疗仍有效者;有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者;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4结果见表1。
针灸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68例
治疗效果
6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症状消失,颈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43例;显效(症状减轻,颈及肢体功能改善)21例;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善)4例,总有效率94.1%。
典型病例
汪某,女,64岁,1990年4月2日初诊。患者诉颈项部不适4年余,左侧头颈痛发作4日,伴活动受限。压头及引颈试验阳性,X线片示颈5~7椎骨质增生,诊断为神经根性颈椎病。治疗:取颈3~7颈夹脊穴,配左侧风池,行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用艾条熏灸20min,再运针、留针10min后起针,每日治疗1次,10次后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
马泉水(福建省连城县医院穴每穴都有从相应的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相应的动脉、静脉丛分布。脊椎椎体退行性病变往往影响局部神经和血管丛而表现出各种症状。针灸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祛寒止痛之功,能够促进神经根、椎动脉等无菌性炎症的消散吸收,并且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和营养血管神经,因而该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本疗法对伴有肌力下降及深反射异常的患者疗效相对较差,对知觉异常界限不清者疗效较好。提示患部感觉越灵敏越精细,其恢复也就越慢。对脊神经根受压产生的麻木和刺痛症状所需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多数在2个疗程以上症状开始减轻。
本组大多数患者是在其它疗法难以取得满意疗效的前提下选择针灸治疗的,而且基本上对每个坚持治疗的患者都有效。加之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故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
针灸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68例
更新日期:2011-06-22 点击: 马泉水
笔者于1988年以来应用针灸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6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30~39岁20例,40~49岁20例,50~59岁12例,60岁以上16例;病程最短者4周,最长者30余年。
夹脊治病,效如桴鼓
夹脊治病,效如桴鼓《素问·刺疟》云:“十二疟者……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
”《素问·缪刺论》亦曰:“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
”承淡安先生所著的《中国针灸学》提出华佗夹脊穴为自第1椎至第17椎,每椎下从脊中旁开0.5寸,凡34穴。
此后王乐亭先生将华佗夹脊穴定位于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旁开0.5。
一.验案举例1.呃逆陈某,男,50岁,主述:呃逆1周。
现病史:患者素有胃痛,1周前喝酒过量,随即出现呃逆不止,伴胸胁疼痛不适。
在某医院经西药封闭和中药内服治疗均无效。
刻诊:患者呃声连连,难以自忍,声音高亢,苔黄腻,脉弦数。
针灸治疗:取双侧T3、T5、T7、T9、T11华佗夹脊穴,加内关、公孙、梁丘、足三里、丰隆。
操作方法:病人采用俯卧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针点刺华佗夹脊穴,强刺激,不留针。
然后采用仰卧位,针刺内关左、合谷左、梁丘右、足三里右、丰隆右、公孙右穴。
平补平泻,留针30 min。
出针后,呃逆即止。
连续治疗3次,呃逆消失。
1周后随防,未复发。
按语:呃逆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但均与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膈肌痉挛相关。
本案患者呃逆发生时间短,声音高亢,胸胁疼痛,苔黄腻,脉弦数,属呃逆实证。
中医认为,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呃逆,均属胃气上逆所致,治疗当以和降胃气为主。
本案治疗取与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胃俞、肝俞相对应的夹脊穴,一方面舒肝理气、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另一方面,通过神经节段起到调节神经的作用。
内关配公孙,属八脉交会穴中善于和胃降逆的一对配穴;合谷为大肠经原穴,梁丘为胃经郄穴,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丰隆为胃经络穴,诸穴相配,共同起到通降腑气、和胃化痰、降气止呃的作用。
2.颈肩综合征陈某,62岁,家庭妇女。
主诉:肩臂疼痛,右上肢麻木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因受凉而出现肩背疼痛,活动受限,自贴伤湿止痛膏,有所好转。
温针灸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应用
温针灸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应用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以及使用电脑、长时间驾车人数的与日俱增,使颈腰椎病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重量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上应用中医药特色的治疗方法应用广泛,疗效明显,尤其温针灸在应用中操作简便,疗效明显,现综述如下:1温针灸治疗颈椎病刘某等[1]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中药辨证治疗。
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及其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治疗后治疗组眩晕、旋颈试验、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吴某等[2]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222例分成两组,各111例,治疗组采用上风府穴温针为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方法,即颈部夹脊穴温针法。
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症状及功能进行评估、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显效率为71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7%,显效率为3153%。
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张某等[3]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电温针灸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观察椎动脉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温针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62例
主穴取压痛点 ( 阿是穴) 、 肩井 、 风 池穴 、 列缺 。随症 加减配 穴: 如 尺泽 、 曲池 、 内关 、 合谷 、 手 三里等。
2 . 2 操 作 方 法
2. 2. 1 针 法
3 疗效分 析
3 . 1 疗 效 标 准
配穴均施 以泻 法 : 阿是穴 则采 用 “ 恢刺” 法, 恢刺 法是 古代
是非常重要 的。
风池 、 风府依次 向下 , 有结节部位有力按揉 ; 拿揉法 : 术者单手 张 开虎 口, 拇 指与中指分别于两侧头颈夹肌 , 轻轻 颤动 , 逐渐用力 , 继之拿揉肩部肌 肉; 推法 : 术 者 以两 手 大鱼 际 白头部 后 发 际 向 左 右侧分推 。第二步 : 运用拔 伸法 、 扳法 、 摇法 、 搓法 、 抖法 5个 重 手法治疗 。拔伸法 : 术者一手肘弯部托住患者下颌 , 手扶住其对 侧头部 , 另一手托住其枕后部 , 两手 同时用 力 向上 拔伸 , 牵 引颈 脊柱 。斜扳法 : 患者 头部 略 向前屈 , 医生一 手抵 住 患者 头侧 后 部, 另一手抵住对侧下颏部 , 使头 向一侧旋 转至最 大 限度 时 , 两 手同时用 力做 相反方向的扳动。操作 时注意安全 。摇法 : 摇头 , 术者 一手掌托付患者下颌部 , 另一手置 于患 者头顶部 , 推摇患者 头颈部 , 使之左右摆动 ; 摇肩关节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 一种方法 , 医者一手握住患肩上方 , 固定 肩部 , 另一 手握 住患肢肘 部 , 摇动 肩关节 ; 另一种是 医者一 手握腕 , 一 手握肩 , 做 大幅度摇 动 。搓 法: 术者双手掌相对夹持 患肢从上 至下 做相对往 返运动 , 2次 一
十二刺法之一 , 《 灵枢 ・ 官针 》 :“ 恢刺 者 , 直 刺傍之 , 举之 前后 , 恢筋急 , 以治筋痹也 。 ” ( 恢刺法 , 直刺筋旁 , 前后提 插捻转 , 扩 大 针孔 , 以舒筋缓急 以止痛 。 ) 其余主 穴随症补 泻施 治。穴位在 常 规消 毒 后 , 取1 寸 ~3寸 毫 针 进 行 治 疗 , 针 柄 装 上 一 段 艾 条
针灸加穴位注射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63例
针灸加穴位注射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63例
王成银;王文英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2(018)005
【摘要】@@ 笔者自1995年7月~2000年11月,采用针灸加穴位注射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63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于下.rn1临床资料 rn1.1一般资料观察组病例63例中,男34例,女29例,年龄31~40岁7例,41~50岁20例,51~60岁31例,60岁以上5例;病程1年以内者12例,1~2年者17例,2~5年者30例,5年以上者4例.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31~40岁3例,41~50岁8例,51~60岁12例,60岁以上1例;病程1年以内者5例,1~2年者6例,2~5年者11例,5年以上者2例.
【总页数】3页(P7-9)
【作者】王成银;王文英
【作者单位】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130;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
州,510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33
【相关文献】
1.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临床观察 [J], 向贤德;冯斌
2.针灸加穴位注射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J], 李秀芳;
王林华
3.穴位注射加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J], 孟培燕;吴绪荣
4.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 [J], 路振华
5.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J], 李凯;韦丹;李家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2例
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2例
刘志丹;张秀华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6(014)024
【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自拟中药方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定指数评分(PRI)、疼痛强度评分(PPI).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PRI、P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VAS、PRI、PP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局部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刘志丹;张秀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骨五科,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骨五科,哈尔滨15003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深刺颈夹脊穴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0例 [J], 陈能哲
2.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J], 李蔚
3.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J], 杨可
4.温针灸颈夹脊穴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 [J],
5.西药联合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价值分析 [J], 戴宏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敏灸结合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对照观察
热敏灸结合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对照观察杨晶;马德元【摘要】目的:观察颈夹脊穴针刺配合热敏灸与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将15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热敏组(92例)和针刺组(62例),热敏组采用热敏灸配合夹脊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针刺组选用风池、天柱、大椎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每天1次,治疗14次。
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方法VAS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1),治疗后热敏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
热敏组治愈58例,显效32例,无效2例,针刺组分别为26例、28例、8例,热敏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组。
结论热敏灸结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difference between thermosensitiv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t neck Jiaji point and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15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divided into thermosensitive group ( 92 cases ) and acupuncture group ( 62 cases ) .The thermosensitive group adopted thermosensitiv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t neck Jiaji point , once a day .The acupuncture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acupunctur Fengchi (GB20), Tianzhu (BL10) and Dazhui (DU14), once a day for 14 times.With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V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0.01), VAS score of the thermosensitiv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cupuncture group (P <0.05).In thethermosensitive group, 58 cases were cured , 32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 and 2 cases were ineffective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 26 cases were cured , 28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 8 cases were ineffective , and the overall curative effect of thermosensitive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acupuncture group.Conclusion The thermosensitiv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t neck Jiaji p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an obviously relieve pain ,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superior to the simple acupuncture treatment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13【总页数】3页(P1932-1934)【关键词】颈椎病;颈型;热敏灸;颈夹脊穴针刺【作者】杨晶;马德元【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阜新 12300;辽宁省阜新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阜新 12300【正文语种】中文颈椎病,在《黄帝内经》中归属于“痹症”“骨痹”范畴,中老年患者较为常见,有调查显示,颈椎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颈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众多,如推拿、拔罐、理疗、药物等,疗效不甚理想,笔者采用热敏灸结合针刺方法治疗颈型颈椎病92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耳穴配合颈夹脊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耳穴配合颈夹脊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7-09T15:09:55.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吴存花[导读] 在治疗中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疼痛马上缓解,但下次治疗时会不同程度加重,但加重程度低于上次治疗之前。
吴存花1、2(1甘肃中医学院 730000;2甘肃省敦煌市藏医专科医院 736200)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126-01 神经根型颈椎病(简称CSR)是由于很多因素(椎间盘萎缩、骨质增生等)引起颈神经根受压或受刺激而出现的颈项部及上臂疼痛、活动范围受限的疾病。
CSR占所有颈椎病的60%以上。
目前对CSR的治疗主要以药物、牵引、物理疗法、神经阻滞及手术治疗等方法为主,这些治疗方法只能改善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没有根治的效果、远期疗效不可靠。
而针灸治疗CSR无副作用、疗效显著、操作简单。
本课题将观察耳穴配合颈夹脊穴与常规针刺治疗CSR的临床效果,进一步肯定耳穴配合颈夹脊穴针刺治疗对CSR的起效较快,疗效更好。
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治疗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的31岁,最大者57岁,病程最长者27个月,最短者2个月;对照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的30岁,最大者60岁,病程最长的31个月,最短的4个月。
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发《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CSR的诊断标准:[1]①多数病例缓慢发病,如果有颈部劳损或创伤史,亦可急性发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②影像学检查有颈椎正常曲度改变,颈椎不稳或骨刺形成,韧带钙化,椎间孔狭窄;③有典型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如麻木、疼痛。
二研究方法1治疗方案1)治疗组:耳穴配合颈夹脊穴针刺组:①取穴:以颈夹脊穴及颈椎、肩、心、膀胱、皮质下耳穴为主穴。
双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60例
双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60例
张杰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1996(0)S1
【摘要】颈椎病又称为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部受风寒、外伤、劳损等因素所致的颈椎生理曲线改变,和椎间盘等组织的退行性变化所引起的症状群,属中医骨痹范畴。
数年来,笔者采用双针刺法治疗颈椎病,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共120例,其中双针组共60例,男32例,女28例,30~40岁者18例,40~50岁者30例,50岁
以上者12例;病程半年以内者16例,半年至1年者26例,2年以者上18例,共观察
2个疗程。
神经根型42例,
【总页数】2页(P200-201)
【作者】张杰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汽车改装修配厂卫生所 4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针刺颈夹脊穴联合手三里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J], 衣哲;申红超;陈美晓
2.颈夹脊穴傍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J], 黄林建;
3.颈夹脊穴傍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J], 黄林建
4.针刺颈夹脊穴及颈三针联合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
效 [J], 赵海燕
5.针刺下颈夹脊穴配合弹拨极泉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王涛;杨阳;金玲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60例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等。
笔者采用温针灸颈段夹脊穴结合手法弹拨理筋为主,治疗60例颈椎病(不含脊髓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6年。
临床分型:颈型12例、神经根型16例、椎动脉型10例、交感神经型8例、混合型14例。
所有病例均以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片或CT检查为诊断依据。
2 治疗方法
2 1 温针灸法患者取俯伏位,医者站立于患者左侧,取颈段夹脊穴常规皮肤消毒后,用28号1 5寸毫针直刺0 8~1寸,得气后捻转5秒钟,留针,于各针柄末端套置1 5cm长的艾条,在近穴位端点燃,待艾条燃尽,针柄冷却后,小心取除艾条灰烬,出针。
头晕头痛者,加毫针刺风池、四神聪、阿是穴;肩及手臂疼痛麻木者,加毫针刺极泉、合谷、列缺、阿是穴;有恶心、心慌、半身汗出等交感神经刺激症状者,加毫针刺内关、大椎、三阴交、太冲等穴。
加刺诸穴除极泉速刺不留针外,其余各穴均于得气后留针20分钟。
不能在俯伏位针刺的穴位,待颈段夹脊穴温针灸完毕后,改用适当体位针刺。
2 2 弹拨手法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先以右手拇指自上而下横向弹拨患者
左侧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手法要求缓慢、柔和,反复6次,再用左手拇指同样弹拨患者右侧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6次,然后以左、右手拇指同时分别弹拨患者左右两侧曲垣穴3次。
弹拨手法完毕后,继以两手拇指自颈椎两侧同时向对侧挤压按揉,沿颈椎上下反复操作3遍之后,左右摇颈各3周,拔伸颈部10秒钟,轻拿颈项1分钟。
头晕者加按风池、太阳,拿捏枕部,指尖击头顶;肩及上臂疼痛麻木者,加弹拨天宗、极泉,拿、抖、搓患肢;心慌者,加按揉心俞;呕恶反胃者,加按揉脾俞、胃俞。
以上治法先针灸后推拿,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以2个疗程为疗效判定时间。
疗程之间间隔3日。
3 疗效观察
3 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显效:临床症状
明显减轻,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但仍偶有所不适,或症状消失,半年内复发,经治疗仍有显著疗效。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但仍有较明显不适需继续治疗。
无效:临床症状经2个疗程治疗基本无改善。
3 2 治疗结果见表1。
4 典型病例
刘××,男,46岁,干部。
就诊日期:1999年6月7日。
主诉:颈项部疼痛半年,伴右上肢麻痛2周。
查:右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叩顶试验阳性。
X线检查提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4~C6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
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
采用上法治疗1疗程后,病情即明显好转,2个疗程后,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告痊愈。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5 讨论
颈椎病出现颈项肩背手臂疼痛麻木、头晕、头痛、两眼不适、视物不清、恶心、心慌等症状,一方面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椎骨椎体边缘骨赘形成、椎间孔缩小、椎体移位性损伤等骨质病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颈项部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水肿、痉挛、粘连而引起。
选取颈段夹脊穴温针灸可以发挥艾灸及穴位刺激的双重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水肿刺激,手法弹拨理筋则能有效解除软组织痉挛并松解粘连,二者结合,相得益彰,从而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