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华《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城市体系重构及政策含义》阅读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生态文明是当下热词,有研究则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自觉遵循自然、社会和经济规律,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通过采取生态化的生成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就其具体内容来说,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物质文明‘生态道德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等方面。

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境界。

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不长。

人类诞生以来,大体经历了采猎、农耕、工业三个文明阶段。

进入工业文明后,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一背道而驰的结果,引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缺陷”的深刻反思。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在《188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时指出:“他只看到了劳动积极的方面,而没看到它消极的方面。

”恩格斯更是一针见血地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反思达到了高潮,实现了飞跃,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是“三本书籍”和“三个会议”。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创作了《寂静的春天》,生动揭露和深入分析了滥用农药带来的生态破坏。

书中指出,如果生态环境问题不解决,人类将活在“幸福的坟墓”中。

该书一问世即产生轰动,引发了持续数年之久的生态论战,带来了全球生态环保意识的觉醒,被公认为宣传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环保的划时代经典之作。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再次震动世界。

报告认为,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呈指数增长,如果这种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地球的支撑力将达到极限,世界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

由于该报告高举生态保护大旗,后来被奉为“绿色生态运动的圣经”。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深刻检讨了“唯经济发展”理念的弊端,全面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和平、发展、环境三大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将它们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这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第一个国际文献。

2024年浙江省北斗星高三语文考前最后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浙江省北斗星高三语文考前最后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浙江省北斗星高三语文考前最后一模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以盘活存量空间为主的城市空间品质化建设和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的新阶段。

城市设计作为精细化规划管理的有效方式,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抓手,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蓝图式”城市设计如何面向实施建设、如何辅助规划管理等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城市设计实施是以获得高品质的城市空间秩序为目标,对开发建设行为进行设计控制和开发控制,将设计意图落地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虽然目前我国城市设计工作取得一定发展,但城市设计的实施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

一方面,源于设计管控文件的局限性。

由于法定地位缺失,城市设计缺乏审批和实施的流程,城市设计成果难以以法定化形式保障实施。

规划编制阶段难以精准预测实施阶段的需求,进而导致刚性指标配置过大或过小或功能分配不均;而弹性指标更多是条文管控,规划方与管理方、地块设计与建设方等各方对此理解有所偏差。

非法定化、存在误差的管控文件导致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传达至实施层面。

另一方面,源于多方协商机制的缺失。

城市设计要素的落实需要依赖开发商的认可与建设,但往往规划设计师在提交完设计文本后便结束自己的工作,其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文本传达到开发建设者这一过程缺乏有效性。

此外,设计师与开发建设者、政府部门立场不同,市场逐利导致空间资源受到侵占,开发商往往找出各种理由争取建筑面积的最大化,将公共空间私有化。

可见,目前缺乏规划师、政府部门、开发商以及市民之间正式的协商平台。

广州传统中轴线片区是广州历史城区的空间原点,古代中轴线和近代中轴线的双轴线空间结构已成为广州城市文化的缩影。

近年来,该片区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空间品质不高、老龄化严重、人口活力不足、历史文化遗产不显、市民城市意象感知认同偏低等城市问题,同时其面临建成环境构成复杂、城市更新涉及多元主体利益协调、历史保护任务重等更新治理挑战。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潘家华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潘家华作品精选精练

潘家华作品精选精练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整体上已进入后期发展阶段。

目前,全球城镇化的推进动力主要来自快速工业化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处于饱和城镇化阶段。

有别于发达经济体系和快速工业化经济体,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后期阶段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独特问题与严峻挑战。

一方面,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速度有所放缓;另一方面,由于路径锁定效应,城市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所形成的重速度、轻质量的粗放发展模式仍未得到有效改观,城市发展呈现高消耗、高排放、高风险的“三高”特征。

这加大了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暴露程度,导致城市的高脆弱性。

在极端气候与气象条件下,城市遭受严重损失的风险骤增。

上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城市经济体系进行韧性与低碳重构。

中国工业化和域镇化后期阶段城市的“三高”特征与《巴黎协定》的愿景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目标11)不相符合。

《巴黎协定》已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新的国际气候协议,为实现控制全球温升的长期目标,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各国应评估并强化自身的国家自主贡献(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这表明从规划和治理层面推动城市韧性建设和低碳转型已刻不容缓。

一方面,城市发展要气候适应,降低对气候变化的暴露程度,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韧性;另一方面,城市也要实现低碳发展,减缓气候变化。

联合国启动了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际进程,其中目标II 提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这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后期阶段的中国城市经济体系的韧性与低碳重构指明了方向。

中国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国是《巴黎协定》的缔约方,通过NDC方式明确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工作。

在城镇化推进方面,中国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积极推进城市发展转型。

江苏省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乡村.”这表明“三农问题”至今还没有根本解决,城乡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推动乡村振兴仍然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我国学界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最大难题是乡村发展。

近现代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便将目光转向如何改变乡村落后面貌。

原金陵大学农村社会学家乔启明堤出转移农业劳动力、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率等解决办法,是当时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见解。

这种观点是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视角来考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与此不同,也有学者更加关注从乡村组织的视角来思考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梁湫溟认为、要根本改造乡村,其途径就是建立新的乡村组织。

费孝通也很早就认识到,苏南乡村要走出人多地少的困境,就要走乡村工业化的路子,就有一个与乡村社会组织相互适应的问题。

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对培育乡村内生动力持不同看法,认为中国乡村发展必须有外力的推动,吴景超认为,由于农村人口太多,发展的内生动力太弱,所以必须转移农业劳动力,发展工业救济农业,发展都市救济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发展和振兴已经探索了多种路径。

由农村“大包干”改革形成的制度化成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初期推动农村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改革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从事非农产业,推动了乡村工业的发展。

这一阶段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体现为乡村工业化带来的巨大收益以及由此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从1984年开始,国家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从此拉开了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经商的序幕。

在这个阶段,农民工进城所形成的大规模劳动力转移不仅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也成为推动农村自身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4月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生态位”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一个生态学术语,其意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空间上的位置以及这个种群与自然及其他种群之间的功能和价值关系。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类显然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但人类的生态位不是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某一固定区域,而是指人类的活动有其特定的边界并受特定规则的约束。

人类的生态位责任包括补偿性责任与前瞻性责任。

德国学者约纳斯将责任区分为追溯性责任与前瞻性责任。

这为人类履行生态位责任提供了有益启迪。

追溯性责任也就是补偿性责任,它要求人类必须对人类活动已经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负责,竭尽全力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而前瞻性责任则是指人类必须对自己的经济政治决策、科学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与预测,从而择优弃劣而行。

无论是履行补偿性责任还是前瞻性责任,都要求人类通过生态环境立法、政府的制度设计、公民的生态道德践行乃至国际社会的协同合作,一方面弥补、修复我们已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有效预防人类对生命共同体造成更进一步的伤害。

人类履行生态位责任的根本途径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因为这是既符合自然规律、也符合人类需要的社会实践。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人类既可以享有、又可以放弃的权利,而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

履行这一责任包含着“肯定性”与“否定性”两方面的现实要求。

就肯定性要求而言,就是人类要将符合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要求的理念、技术、政策、法律、方案等运用于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之中;从否定性要求看,就是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其他物种的生命来换取人类的利益和发展,彻底摒弃那些非绿色、非生态与反绿色、反生态的理念、技术、政策、法律、方案,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科技创新方式的绿色化变革,从源头上防范生态环境危机的再次发生,以造福生命共同体。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一论述类阅读对点精炼一(含解析)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一论述类阅读对点精炼一(含解析)

专题十一阐述类阅读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文后题目。

①目前,我国城镇化进度已迈入中后期,2017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8.52%。

跟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病成为困扰很多城市的突出问题。

城市病主假如由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功能过分集中、人口迅速膨胀等带来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宅拥挤等问题。

而城市群建设正是解决城市病问题、防备掉入“城市发展圈套”的一种有效的城镇化模式。

在城市群模式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定位各自功能,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资源齐集能力、特点发展能力,推感人口和资源因素由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和小城镇有序转移,共同打造优秀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 ( 镇 ) 发展与民生改良同步提高。

可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城镇化,不单能除去城市病、明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能拓展城市 ( 镇 ) 发展空间,开释城市 ( 镇) 发展潜力,大幅提高城市 ( 镇 ) 运转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②发展城市群,重申有关城市 ( 镇 ) 在城市功能定位和家产经济地理方面互补双赢,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备方面共建共享,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兼备共同。

这就需要完美城市功能定位与家产分工,增强基础设备建设互联互通,实行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③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与家产分工。

一方面,防备简单模拟、重复建设造成城市群内部各城市 ( 镇 ) 的内耗甚至恶性竞争,实现各城市 ( 镇 ) 百花齐放;另一方面,城市群内各城市 ( 镇 )应依靠既有家产天赋和基础,梳理家产链条、价值链条、创新链条,明确分工,形成互相依托、互相增补的现代化家产系统和经济地理空间,实现各城市 ( 镇 ) 百舸争流。

单个城市不宜追求“大而全”的家产链条,只需依据家产生态圈的理念,立足自己特点和优势,找到自己在家产链条中的适合地点。

④建立齐备配套的基础设备系统。

城市群成为一个有机一致体,前提是资源因素能够顺畅流动,而齐备配套的基础设备系统是人材、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因素顺畅流动的基本保障。

论述类文本潘家华《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城市体系重构及政策含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类文本潘家华《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城市体系重构及政策含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整体上已进入后期发展阶段。

目前,全球城镇化的推进动力主要来自快速工业化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处于饱和城镇化阶段。

有别于发达经济体系和快速工业化经济体,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后期阶段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独特问题与严峻挑战。

一方面,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速度有所放缓;另一方面,由于路径锁定效应,城市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所形成的重速度、轻质量的粗放发展模式仍未得到有效改观,城市发展呈现高消耗、高排放、高风险的“三高”特征。

这加大了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暴露程度,导致城市的高脆弱性。

在极端气候与气象条件下,城市遭受严重损失的风险骤增。

上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城市经济体系进行韧性与低碳重构。

中国工业化和域镇化后期阶段城市的“三高”特征与《巴黎协定》的愿景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目标11)不相符合。

《巴黎协定》已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新的国际气候协议,为实现控制全球温升的长期目标,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各国应评估并强化自身的国家自主贡献(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这表明从规划和治理层面推动城市韧性建设和低碳转型已刻不容缓。

一方面,城市发展要气候适应,降低对气候变化的暴露程度,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韧性;另一方面,城市也要实现低碳发展,减缓气候变化。

联合国启动了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际进程,其中目标II提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这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后期阶段的中国城市经济体系的韧性与低碳重构指明了方向。

中国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国是《巴黎协定》的缔约方,通过NDC方式明确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工作。

在城镇化推进方面,中国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积极推进城市发展转型。

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态文明被看作是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社会形态。

“生态”原是指排除人为因素的环境,20世纪下半叶,生态的内涵从以生物为主体的自然生态范畴拓展到连同人类在内的自然-社会生态范畴。

“文明”是一种社会实践,代表社会的先进程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从人本身的发展需求以及对于自然生态内在价值的认同出发,实现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涵盖人类在内的“生态中心主义”转变。

生态文明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在逻辑指向。

在环境运动和环境改革中,西方诞生了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面对西方工业化进程中不断爆发的生态问题,从对制度批判角度来说,生态现代化理论有着不彻底性。

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其改需要对西方现代化的理念、模式进行反思与超越,走出一条推动社会发展向生态化转向,符合生活文明要求的中国特色生态现代化道路。

制度是将社会系统的发展推向有序的一个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完备的体系架构与独特的政治优势,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恰好提供了通过制度建设完成社会现代化的可能。

对于生态制度变革,西方生态现代化的理论主张,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制度制订当中的主导作用。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当中,政府需要将环境要素置于政策制定时所要考虑的问题中心,将环境与经济产业政策相结合。

市场及经济行为主体都被看作是生态重建的重要承载。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就文化而言,最有价值的往往是正在生成和正在消逝的部分。

对处于第三次文化裂变【注】中的乡村社会而言,正在生成的便是信息化、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种种新的文化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美丽乡村。

而正在消逝的则是乡村社会数千年建构起来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其存在的空间——传统村庄。

作家们敏感地意识到作为传统乡村社会实体的一些“村庄”,正在成为逐渐远去的文化背影。

这与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和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

由此,作为亲密关系存在空间和宗族伦理文化生成地的村庄正在解体。

正是由于村庄成为一种正在消逝的文化,新乡村叙事才集中爆发出了从未有过的书写“村庄”的热潮,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阿来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孙惠芬的上塘村、梁鸿的梁庄等。

作家们尽管风格各异,但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与自己心中的“村庄”做最后的告别,有的甚至直接将作品命名为《即将消失的村庄》(赵本夫)、《最后的村庄》(曹乃谦)。

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留住村庄的情怀,并由此生发出文化“乡愁”主题,为正在消逝的村庄唱出深沉的挽歌。

这曲多声部的挽歌,唱出的是具有深远历史回音的“乡愁”主题。

这个时期的乡愁,既不同于鲁迅所说的“侨寓文学的作者”们“隐现着”的“乡愁”,也不同于余光中远离故土的“乡愁”。

鲁迅所说的那些“侨寓”北京的作家们对故土的“胸臆”,只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对故土的怀恋和想象,诸如“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事实上,也应包括沈从文之于湘西。

而其时的贵州、榆关、湘西都还是完好无损地存在着、延续着的乡村社会,他们“愁”的只是自己主观上的怀恋、想象和与他们生活的城市之间的文化反差。

所以说,那时的乡土文学与其说是在写乡土,不如说是在写作家自己的“胸臆”。

以生态文明视觉发现乡村的价值阅读答案

以生态文明视觉发现乡村的价值阅读答案

以生态文明视觉发现乡村的价值阅读答案①看待乡村,人们习惯用工业文明的视角,也就是以工业化、城市化标准衡量乡村,最常见的评价指标是规模效益。

在这样的视角下,乡村的生产和消费似乎都变得不“经济”,也无法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场域。

因此,在一些人看来,乡村只能依附于城市。

②然而,当我们换个评价体系,以生态文明视角看待乡村时,就会发现它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价值。

③事实上,乡村文明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与习俗,都维系着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

由此就能发现,乡村完全可以发展可循环利用的智慧农业,而不是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伤害环境或“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农业。

乡村生活,也可以相对超脱“时间就是金钱”的经济属性,寻求与大自然更合拍的生活节奏,缔造有利于生态、生活和生命健康的生活状态。

更重要的是,乡村具有传统文化的保存功能,可以成为刻板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园。

④如果说,工业文明理念让人们更注重生产结果,更追求财富,生态文明理念则给予生产和生活过程同等重视,因而更能发掘生命的意义,洞察生活的幸福。

⑤现在乡村建设的问题,不少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城市文明机械地移植到乡村,诸如“用城市建设的思路改造乡村”“就地城市化”等想法,其实是把城市问题复制到了乡村,甚至用一个存在问题的模式替代了乡村最美好的东西。

比如,把城市的垃圾处置方式移植到乡村后,乡村生产与生活之间的有机循环被消灭了。

在乡村,农民生产的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以及动物的粪便,更可以变成有机肥回到农田。

可惜,这一有机循环文化在错误的理念支配下被消灭了,于是出现了秸秆焚烧、动物粪便污染以及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问题。

⑥乡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理解,乡村像是一座尘封的宝库,又像是一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

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它、体会它,就会发现其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1992年,1575名科学家曾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正是与工业时代的过度索取有关。

2020年广州市流溪河林场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州市流溪河林场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州市流溪河林场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陈望衡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

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类型。

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

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是生态文明美。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以生态为载体的文明)。

生态文明时代前的自然环境审美,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意味。

这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

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

一般的重视生命的意味,不会强调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不会考虑到地球上诸多生命良性的发展。

生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关注的是种群的生命,种群的生命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它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

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较一般的生命观深刻得多。

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体现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界主要有五个方面不同: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

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

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平衡的高度。

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

失去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2019-2020学年扬州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扬州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扬州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智慧城市”刚提出时,许多城市管理者简单理解为“数字城市+物联网”,后来发现不对,又变成“数字城市十物联网十大数据”,然后,又变成“数字城市十物联网十大数据十移动互联”,现在有些地方还要加上“无人化”“智能化”,越加越多。

这表明,“智慧城市”的定义不断改变,缺乏统一的认识。

“智慧城市”的本质应该是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智慧”服务。

从建设目标看,智慧城市可以定义为“更节能、更绿色、更环保、更可持续发展”,利用综合的地理信息服务让城市里的人们生活更方便。

在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系统能提供的基于地理信息的服务,一定是三维、全息的。

它要求地理信息数据更精细、更广泛、更快速、更实时,而且更便于得出分析结果。

“智慧城市”对地理位置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对数据采集技术进行突破,要从单一传感变为集成传感,从移动传感变成传感网,从有限的数据源变成多数据源。

同时,几何参数要发展成为物理参数,要加上诸如温度、湿度、PM2.5等指标,推出更多的人性化应用,让城市更加“智慧”。

(摘编自刘先林《智慧城市的本质需厘清》《光明日报》2016年12月9日)材料二深圳积极推动实施十大工程,促进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加快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

同时,全面完善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光纤入户率超过90%;启动5G试点,建成城市大数据中心和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可视化的城市空间数字平台;加快构建海陆空和地上地下的智慧化综合交通服务体系,逐步建设全市统一的智能停车系统。

事实上,深圳正整合各区、各部门政务服务资源,建成统一的政务服务APP,为市民和企业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入口,力争实现政务服务“一号走遍深圳”,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申报、100%网上审批,企业办事不出区,个人办事不出街,“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国内领先。

2020年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20年七大领域“新基建”年内投资规模(摘编自《新基建5年,全面梳理细分领域新风向》)材料二:新基建的“新”,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相对概念。

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铁路、公路、机场等建设项目,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新基建旨在以信息科技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在线教育、远程会议、云买菜、到家服务、在线问诊……一系列数字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2020年春节到现在,以“宅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生活方式成了中国人的“标配”,人们只需点点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

正是有了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诸多数字化工具的服务能力才得以实现。

新基建作为新兴产业,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未来十年,智能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标签,而新基建则是让智能经济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舱”。

新基建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国在新一波技术红利的全球格局中能否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摘编自《“新基建”火热新动能强》)材料三:近日,首农牧场的“AI养牛方案”成为养殖业复工复产的亮点。

据了解,为降低养殖过程中人工巡检的频率、减少人员接触,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数字农牧基于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等技术,为首农牧场牛只管理、人员管理、圈舍管理提供了一系列智能化解决方案,以数字化助力“足不出户”式养牛。

京东数科数字农牧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实时监测网络能够实时监测食槽内剩料量,摄像头结合AI算法可无接触式自动化对牛每天进行体况评分,智能项圈可以分析牛的姿态、运动步数……牧场的数字化流程不仅极大简化了传统人工劳作,也为奶源的安全提供了更科学的保障。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试题含解析试题 3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试题含解析试题 3

黔西北州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广雅、东华中学、名校2021届高三阶段性联考〔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立的关键所在。

推进生态文明建立,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才能的现代化。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HY高度。

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阔人民群众是社会建立的主体和理论者,其环保认知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

不可否认,生活程度的进步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进步,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缺乏。

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局部人对于国家、社会和别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

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才能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视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理论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进步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

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

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言论监视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安康、有序地开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进步人们参与的组织化、标准化程度。

生态文明阅读以及答案

生态文明阅读以及答案

生态文明阅读以及答案生态文明阅读以及答案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共6分)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

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

”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

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且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

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7.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2024年南通市高三语文5月四模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南通市高三语文5月四模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南通市高三语文5月四模考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024.05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起,大自然就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人类发出种种警示。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起、物种多样性丧失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直接促使我们思考并回到那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境遇之中:人与自然究竟是何种关系?人与自然究竟该如何相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价值遵循与实践方案。

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

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给自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而使得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科学、系统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方式,树立新发展理念,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固支撑。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人类的发展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转变以往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才能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团结协作,坚持公平正义、共同但有区别、多边主义的原则,言而有信。

特别是在疫情肆虐的时代,更要科学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凝心聚力共谋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课题中,中国从未缺席。

比如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开始逐步下降。

碳中和则需要在特定时期内实现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去除量达到平衡。

2024年5月广东省百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联考卷(三)附答案解析

2024年5月广东省百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联考卷(三)附答案解析

2024年5月广东省百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联考卷(三)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4.05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对于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当年的费孝通曾经专门将其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而提出来进行研究,但今天的城市化似乎走到了一个单向度发展的快车道上去,而体现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也出现了一种发展的瓶颈。

当越来越多的人挤到大都市寻找工作、生活以及未来之时,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是否真正能够满足越来越城市化生活的需要,乡村的去留问题,都将是对于未来中国发展的一种考验。

乡村如果是这样一番处境,文化的未来又将会走向哪里同样是作为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而吸引着晚年费孝通的注意力。

或者说,从1948年前后开始撰写《乡土中国》和《乡土重建》这两本小册子的时候开始,费孝通就一直探究在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大变革的时代中,中国文化到底该何去何从,这种探究只有到了他晚年90多岁时才真正变成是一种自觉性的思考,并为此而提出一种“文化自觉”的概念去试图予以彻底解决。

对许多阅读过《乡土中国》的人来说似乎并不陌生,在这本书中所提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就是“差序格局”,或许受到潘光旦先生反复讲述的“五伦”观念在中国社会伦理结构中的影响,费孝通由此而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提出这一概念的实质便是试图与一种西方“团体格局”相对比之下而对中国乡土社会、熟人社会给出一种更为贴近真实的理解,以克服一种西方社会学教科书般的对于中国的远观。

它为我们的社会理解找寻到了一个可以依附的框架,与此同时,他也借此暗示了在这样一个社会之中,可以把分散开来的个人一个个地聚拢在一起的基础究竟在哪里,而这个基础就在于一种强烈意识的自我的存在。

但这种自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要被自我放置到他人的位置上加以绑定起来而实现的,因此这种自我在天然的意义上便是一种社会性的自我,是“我”的一种他者化。

2024学年湖北省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学年湖北省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学年湖北省名校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测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有一定局限性的文学表达有着质地的不同。

中国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有像《山海经》这样涉及自然的神话记录、有像《徐霞客游记》这样有关山川河流人文风物的考察记等,但都与如今的生态文学伦理主张和目标有很大的区别。

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下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现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

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命运的文学。

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方能够感受到她的魅力和瑰丽的身姿。

诚然,中国现今的生态文学现状,似乎还更多处于呼唤人们树立与自然共生、收敛一己物质欲望、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阶段,偏向于现场直观传输,还缺乏更加深远精湛的思考表达。

在我看来,生态文学应当是人类在哲学认识论上的修正改变,是人类跳出自身中心藩篱,主动调整已有成法,融合大自然法则的新的伦理建设和行动出发。

(摘编自李炳银《生态文学:文学的一次变革与革命》)材料二:生态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生态文学创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在各个方面呈现出新的气象和新的高度。

首先,生态文学是反映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文学样式,回答的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这一永恒问题。

人与自然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生态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

目前,我国生态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已经形成多重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了审视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多元视角。

但如何在作品中进一步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构建起人与自然深入的双向互动关系,仍然存在深入探索、不断实践的空间。

2024届新高考基地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基地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基地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4.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从性质上说,数字经济是载体而非目的,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是过程而非终点。

数字经济作为提高和分享生产率的手段,承担着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

只有确立这样的功能定位,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数字经济才能获得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相应地,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中,数字经济既应该也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

数字经济发展并不自动产生成果共享的“涓流效应”,只有在充分融合、连接的前提下,才能带动各类产业的生产率进步。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初次分配是决定生产率提高和分享的基础领域。

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对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合理激励,都是在初次分配领域产生的。

分享生产率成果需要以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

生产率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效率,生产率提高的基本途径则是生产要素的不断重新配置。

数字经济恰可以利用其最突出特征,即具有良好的连接功能,推动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以及资源配置空间的不断拓展,推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

初次分配也是分享生产率成果的关键领域,但这一功能的产生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不存在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解决收入分配的涓流经济学,在市场机制下,经济增长的收益会逐渐地自动地流向低收入阶层。

研究表明,国家之间在收入差距上的不同表现,并不仅仅在于再分配力度的大小,而是首先产生于初次分配领域存在的在政策取向和制度安排上的差异。

因此,若要使数字经济充分实现生产率分享,进而实现更多更高质量就业岗位创造、劳动者报酬提高以及收入差距缩小等目标,需要规制和政策有意为之。

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有赖于再分配领域的相关制度安排。

数字经济提高生产率的作用,最主要来自“熊彼特机制”,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再分配领域的制度安排。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在优胜劣汰的创造性破坏过程中重新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整体上已进入后期发展阶段。

目前,全球城镇化的推进动力主要来自快速工业化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处于饱和城镇化阶段。

有别于发达经济体系和快速工业化经济体,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后期阶段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独特问题与严峻挑战。

一方面,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速度有所放缓;另一方面,由于路径锁定效应,城市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所形成的重速度、轻质量的粗放发展模式仍未得到有效改观,城市发展呈现高消耗、高排放、高风险的“三高”特征。

这加大了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暴露程度,导致城市的高脆弱性。

在极端气候与气象条件下,城市遭受严重损失的风险骤增。

上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城市经济体系进行韧性与低碳重构。

中国工业化和域镇化后期阶段城市的“三高”特征与《巴黎协定》的愿景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目标11)不相符合。

《巴黎协定》已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新的国际气候协议,为实现控制全球温升的长期目标,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各国应评估并强化自身的国家自主贡献(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这表明从规划和治理层面推动城市韧性建设和低碳转型已刻不容缓。

一方面,城市发展要气候适应,降低对气候变化的暴露程度,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韧性;另一方面,城市也要实现低碳发展,减缓气候变化。

联合国启动了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际进程,其中目标II提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这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后期阶段的中国城市经济体系的韧性与低碳重构指明了方向。

中国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国是《巴黎协定》的缔约方,通过NDC方式明确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工作。

在城镇化推进方面,中国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积极推进城市发展转型。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以韧性和低碳为导向,探索重构新城市经济的模式、路径与方法,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还关乎国家新型城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现实迫性。

在理论层面,需要清晰界定新城市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将初性和低碳特质作为其核心属性,以此为基础构建新城市经济的测度指标体系,分析不同指标间的作用机理与协同方式,探索重构新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构架与基本范式;在应用层面,需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响应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政策需求,深入分析中国域市韧性与低碳发展的现状、条件与未来趋势,并探索以韧性和低碳为导向重构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推进和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摘编自潘家华《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城市体系重构及政策含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目前正面临着一系列独特问题与严峻挑战,需要通过对城市经济体系进行韧性与低碳重构才能解决。

B.对城市经济体系进行韧性与低碳重构,可以弱化中国城市化的“三高“”特征,使城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遭受严重损失的风险降低。

C.根据《巴黎协定》的愿景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城市发展距离“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性”还较远。

D.中国一直在努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如通过国家自主贡献方式确立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积极推进城市发展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后期发展阶段存在的两方面问题入手,提出了对城市经济体系进行韧性与低碳重构的必要性。

B.基于国家自主贡献的立场,文章提出了“既要气候适应、提高城市韧性,又要低碳发
展,减缓气候变化”的具体建议。

C.文章先提出了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城市体系重构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它的发展方向,进而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论述了如何重构。

D.文章引用《巴黎协定》愿景及联合国可持续性目标,论述了中国为什么及怎样重构以韧性和低碳为导向的城市体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后期阶段的中国城市的高脆弱性,源于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形成的重速度、轻质量的粗放发展模式。

B.如果做到低碳发展,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就能以韧性和低碳为导向重构城市经济体系,并最终提高城市的韧性。

C.探索重构城市经济体系,还有很多理论层面的工作,诸如概念的界定、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对发展路径及未来趋势的分析等。

D.城市发展的“三高”特征加大了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暴露程度,所以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就是要尽量使城市隐蔽起来,避免灾害侵袭。

参考答案:
1.(3分)D(“积极推进城市发展转型”错、应为“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2.(3分)B(“具体建议”错,不是具体建议,而是对发展方向的解读)
3.(3分)A(B项“低碳发展”只是条件之一,根据原文,不仅需要“低碳发展,从而减缓气候变化”,还需要气候适应,降低对气候变化的暴露程度”。

C项“对发展路径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属于应用层面的工作。

D项“尽量使城市隐蔽起来”错,文中“城市暴露”意为城市和环境气候不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