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技术及仪器发展的概况综述

合集下载

热分析方法综述

热分析方法综述

l t t 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 热分析逐渐成为塑料、 橡胶、 树脂、 涂料、 测量法和 DIL (Di a ome r y ) 热膨胀测量法,其中热机械测 食品、 药物、 生物有机体、 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领 量法测量原理是通过给样品加温控制,施加一定的机械力,观 域。并且成为研究开发、工艺优化和质检质控的必不可少的工 察样品的尺寸变化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函数。如果所加的机械 力可以忽略,样品的尺寸变化只是由温度引起的变化则可以认 具。 热分析的定义是在 1977 年在日 本京都召开的国际热分析协 为是 DIL 热膨胀测量。 目 前这些热分析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到研究金属、陶瓷、 会 ( I C T A ) 第七次会议上诞生的,当时给热分析下定义 为: 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 复合材料、涂层材料、耐火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科研、生产 的关系的一类技术。因此许多与热物理性质有关的分析方法都 领 域 。 归属的热分析方法当中。 3. 热分析仪器发展现状 随着电子技术和工艺以及机械工艺的发展, 用来实现热分析 2. 目 前通用热分析方法及测量原理 方法的热分析仪器推陈出新, 前国内外的新的热分析仪器基本 目 目 前通用的热分析方法有 : 数据 2. I DSC (DSC 一Dif r f ial s annl眼 c lorlmeter ) , 都采用了高精度的采集系统取代原有的低位 A/ D 采集器, e t f el c a s 的传输线越来越节约, 大大减少了信号之间由于线路复杂造成的 D S C 全称差示扫描量法,分为功率补偿式 (P o w e r 采用先进的电子芯片和焊接工艺,硬件集成度越来越高。 Compensat ion ) 和热流式 (Heat flow )。后者属于DT A 原 干扰, 分析参数丰富, 界面友好, 数据的分析 理 (在 DT A 里介绍) 。其中功率补尝式DS C 的测量原理是给 采集软件的设计功能强大, 自 对策两样品 被测样品和参比物样品放在同一环境中同时加温。加温过程 通过软件编程对应的算法, 动显示数据分析结果, 使用计算机和打印机配合取代原有 中,当被测物由 于发生物理性变,产生吸热或放热反应引起两 的分析和操作更方便更直观。 软件记录的曲线更容易保存和输出。 个样品温度有差别时,通过及时给较低温度的样品加热,补偿 的记录仪, 在仪器的机械结构上,国内已经出现了机、电、气氛一 功率的方法达到两样品时时保持相同温度。 功率补偿式 DS C 在定量测量热量方面比差热分析法好得 体化的热分析仪器,使得结构更紧凑 ,不仅外观美观,更重 多,能够直接从曲线峰面积中得到试样放热量 ( 或吸热量) , 要的独立部件减少,增强了仪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样 品装载上,国外仪器已经实现了自 动装载样品,减少了人为操 而且分辨率高,测得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与纯度比差热分析 作引起的误差,实现了全 自动化。 法更精确 。 随着电子技术和机械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热分析仪 2.Z TG(Thermogravimetr Analyzer ) 热重分析法, c i s 热 动化、外观美观和结 重分析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温度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 器必然会朝着高精度、高灵敏度,全 自 的技术。用来进行热重分析的仪器一般称为热天平。它的测量 构紧凑型的方向发展。 原理是在给被测物加温过程中,由 于物质的物理或化学特性改 变,引起质量的变化,通过记录质量变化时程序所走出的曲 参考文献 线,分析引起物质特性改变的温度点,以及被测物在物理特性 1. 【 热分析】神户博太郎 日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7 . 8 9 改变过程中吸收或者放出的能量,从而来研究物质的热特性。 2 .[实用热分析] 于伯龄. 姜胶东. 纺织工业出版社 199 . 3 0 2 . 3 DT A 一 Micr ocumPut er Differ en t ial T h er mal 3. [热分析] 蔡正千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 . 8 3 AnalyZ r 差热分析法, es 差热分析法是应用最广广泛的一种热分 4. 1 常用热分析仪器1 徐国华 袁靖 上海科技出版社 1 9 . 90 析技术,它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建立被测量物质和参比物的 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技术。其测量原理是将被测样品与参考样 5 . [热分析仪器使用说明书1 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厂 品同时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同时升温,其中参考样品孙利杰

热分析技术

热分析技术

热分析技术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热量特性来表征材料性能特点的重要技术。

它能提供有关材料结构、分子种类和行为的信息,以及材料的热力学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就热分析技术的概念、原理、类型、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

首先,热分析技术的概念是指使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分析和测量材料在受到热能、压力、电压等外力时所产生的变化。

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分析、气体汽液平衡分析、热隙分析、热膨胀分析、热流比分析、热封技术等。

其次,热分析技术的原理是为了测量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变化,利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和仪器,来检测材料的物性变化。

在实验中,研究者需要控制实验温度,使材料处于固定的温度条件,然后改变外力达到实验目的。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材料的性能变化,以检测材料的物性变化。

热分析技术目前有很多种类,包括热重分析、气液平衡分析、热隙分析、热膨胀分析、热流比分析、热封技术等。

热重分析是利用重量变化来表征材料的性质。

气液平衡分析是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检测材料的溶解性及熔融性。

热隙分析是利用热峰值及其温差来表征材料特性。

热膨胀分析是通过观察材料随温度变化的形变来研究材料的抗拉强度及硬度。

热流比分析是用热流值来表征材料的导热性能。

热封技术是用来表征材料的密封性能。

热分析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科研领域,如分子楔形分析、纳米技术、聚合物材料、生物材料、电子材料等。

在材料工程领域,热分析技术可以用来提高材料的性能,减少制造成本,提高工艺质量。

在医药领域,热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快速识别新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降低研发新药的成本。

在食品技术领域,热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检测食品的健康安全性,以把控食品质量。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研究工具,应用范围可能会扩展至无机材料、能源材料、金属材料以及复杂分子结构等新材料之中,还有可能会开发出更多新型分析仪器,以提供更快速准确的测试结果。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热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物质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的热性质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

它包括热重分析、热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热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

热分析技术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之一,对于材料的热性能、热稳定性、热动力学行为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热分析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对于研究稀土功能材料的热性质、相变行为、热稳定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热分析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由于热分析技术所需的设备和方法较为简单,主要应用于对金属和合金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热分析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仪器设备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热分析技术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分析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等领域。

在热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热重分析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热分析技术等成为了热分析领域的三大支柱技术。

热重分析技术主要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来研究其热性质;差示扫描量热法主要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与标准参照物之间的热量差来研究其热性质;动态热分析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物质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的热性质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来研究其热性质。

这三种技术各具特点,可以相互补充,使得热分析技术在研究物质的热性质、热动力学行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分析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现在的热分析仪器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和实时数据监测,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实现对样品热性质和热动力学行为的全面评估和分析。

这为热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手段。

稀土功能材料是近年来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1、热稳定性研究:稀土功能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是评价其应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热分析技术可以通过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稀土功能材料的质量损失、热解过程和热解峰,从而评估其在高温环境中的稳定性。

2、相变行为研究:稀土功能材料的相变行为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热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差热分析和热解析等方法,研究稀土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过程和相变峰,探究其相变机制和相变温度。

3、热膨胀性质研究:稀土功能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常常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热分析技术可以通过热解析方法测量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了解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性能,从而为稀土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4、材料结构和组成研究:热分析技术可以通过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稀土功能材料的质量变化和能量变化,从而推测其结构和组成。

热分析技术还可以与其他表征技术(如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结合使用,进一步深入了解稀土功能材料的结构和组成。

热分析技术在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热分析技术,可以深入研究稀土功能材料的热学性质,了解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相变行为,为稀土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热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将有更多应用于稀土功能材料的热分析方法和技术被发展出来,进一步推动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它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能源、化学、材料和环境等多个领域,研究各种物质的物性和热分析过程。

本文综述了热分析技术在上述几个领域的应用,以期深入探索热分析技术的特性、原理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药领域热分析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用于药物研究及药物质量控制。

热分析可以帮助分析药物的比热、比释放、溶解度和压缩性等性质,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热分析技术还可用于检测药物作用机制,评估药物添加剂对溶解度、稳定性及粉末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药物的合成过程,以及实现基于温度的无创检测。

2.品领域热分析技术在食品加工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热分析可以帮助分析食品的水分含量、活性物质含量、油脂含量、脂肪氧化、新陈代谢及热物性等特性,并对对食品的安全性、品质和有效成分进行可靠的检测。

此外,热分析技术还可用于分析食品加工中的热处理效果,理解食品加工的微观结构特征,以及检测低温保存时食品中活性物质的传递及稳定性。

3.源领域在能源领域,热分析技术可用于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分析,以及热力能源的储存与利用。

由于热分析能够精确分析燃料和热源的燃烧特性,它不仅可以用于检测和验证燃料的成分,还可用于评估燃料的发动机性能,帮助改善燃料的发动机效率和热力能源储存利用系统的效率。

4.学领域热分析技术在化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它可以用于分析液体、固体、气体和复合物等物质。

热分析可以用于分析化学反应物的比热、比释放、溶解度和压缩性等性质,探索化学反应机理,评价反应物的热分解特性,研究复合物的热分解规律,检测不同化学物质的热安定性,以及求解各类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5.料领域热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材料性能等热分析测试,以分析构成材料的特性,它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吸收热量、比热、比释放、溶解度和压缩性,以及多元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此外,热分析技术还可以评估材料的耐热性、耐腐蚀性、抗氧化性、抗老化能力以及材料制造过程中的热安定性等,从而帮助研究和开发新型材料。

热分析技术及仪器发展的概况综述题库

热分析技术及仪器发展的概况综述题库

热分析技术及仪器发展概况综述蔡晓军,陈冠峰,陈瑞恒,陈泽鹏,陈镇杉,邓光亮,邓振威,杜婷,陈燕珊,傅凯琳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专业08无机班摘要本文综述了热分析技术及仪器主要的历史及现状,由此预测热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前景。

关键词热分析;热分析技术;热分析仪器Abstract History of thermal analysis is briefly reviewed and some trends are pointed out, directions of future progress in thermal analysis are anticipated for its sound development.Keywords thermal analysis; thermal analysis techniques; thermal analysis instruments1 引言热分析的定义是在1977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第七次会议上诞生的,当时给热分析下定义: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技术。

因此许多与热物理性质有关的分析方法都归属的热分析方法当中。

热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热力学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对物质进行分析并揭示物质特性的方法。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这些先进技术与热分析仪器的开发相结合,促进了热分析仪器实现快速、准确、便捷地测量,也使得热分析仪器的应用前景更加广泛。

在新型热分析仪器的研制中,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进行了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的集成、系统模块化设计、智能PID算法、数据处理、图像显示等,并通过网络通信接口实现信息传递。

所开发的热分析仪器控温系统能通过动态改变PID修正因子,及时改善控制器系统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数据分析系统不仅能进行差热分析(DTA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热重分析( TGA) 、微分热重分析(DTG) 、逸出气分析( EGA)等热分析实验,还能准确测量试样温度曲线上特征点的搜索,动态显示温度、差热(DTA) 、热重( TG)以及热重微分(DTG)的采样曲线。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刻画各种物质的有效地方法,它已经发展成为学术界和工业领域中有用的工具,可以用来实验性地研究物质的性质,从分析的结果中获得值得考虑的信息。

热分析技术的应用被广泛用于药物分析、材料性能评估、环境调查和纳米材料的研究等领域。

一、热分析技术种类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分析(TGA)、热释放分析(DSC)、熔点分析和熔融指数(MFI)等。

热重分析系统,能够测定样品固体、液体、蒸气状态下的温度、湿度、氧化还原状态及淀粉状态等,其应用广泛。

释放分析是一种物质的热响应的分析方法,可测定温度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性质,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热力学性质、产品的稳定性、反应的活性、测定水分含量等。

熔点分析可以测定物质的熔点和熔融指数,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热力学性质、测定水分含量、纯度以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等。

二、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可以用来分析药物的热稳定性、药物的熔点、药物的湿敏度、药物的晶型以及药物的水分含量等。

热重分析系统可以测定药物的水分含量,分析结果可以提供有关药物成分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等方面的信息。

热释放分析可以测定药物分子的收热与释热特性,以评估它们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同时可以使用熔点分析系统来测定药物的熔点,并通过药物熔点和熔融指数,分析药物的结构特点、稳定性和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热分析技术在材料性能评估中的应用热分析技术在材料性能评估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分析材料的热容量、热收缩率、热膨胀率、热导率和热质量等,这些特征可以用来评估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变形性能。

热重分析系统可以分析材料的湿敏性、放热特性和热力学性能;热释放分析可以分析材料的热能、热容量和热收缩率;熔点分析系统可以分析材料的熔点、熔融指数和热膨胀率等。

四、热分析技术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热分析技术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有多方面的研究。

一方面,它可以用来分析污染物、污水、废物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分析结果了解污染物在温度变化下可能出现的变化,从而进行防治工作。

热分析技术综述

热分析技术综述

热分析技术综述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热分析技术在化合物表征、有机质研究、药品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前言:热分析及热分析仪器的起源与发展热分析一词是1905年由德国的Tammann提出的。

但热分析技术的发明要早的多。

热重法是所有热分析技术中最早发明的。

公元前25世纪古埃及壁画中就有火与天平的图案。

14世纪时欧洲人将热重法原理应用于黄金的冶炼。

1780年英国人Higgins在研究石灰黏结剂和生石灰的过程中第一次用天平测量了试样受热时所产生的重量变化。

1786年,Wedgwood在研究黏土时测得了第一条热重曲线,发现黏土加热到暗红(500~600℃)时出现明显失重。

最初设计热天平的是日本东北大学的本多光太郎,1915年他把化学天平的一端秤盘用电炉围起来制成第一台热天平,并用了“热天平”(thermobalance)一词,但由于测定时间长未能达到普及。

第一台商品化的热天平是1945年在Chevenard等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制作的。

Cahn和Schultz于1963年将电子天平引入现代自动热天平中,使仪器的灵敏度达到0.1μg,质量变化精度达10-5。

我国第一台商业热天平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北京光学仪器厂制造的[1]。

常用的热分析方法有: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差示热分析(DTA )法和热重(TGA )法。

近年来,热分析法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型测量仪器和方法,如动力机械热分析(DMTA )法、热机械分析(TMA )法、声纳热分析法、发散热分析法等。

联用技术的大量开发和使用更加推动了这一技术的蓬勃发展,如TG-MS、TGA-FTIR、TG /DTA、MR-MS法等。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热分析技术在几个具体领域的应用现状作了一些归纳。

1、热分析技术在化合物热分解研究中的应用热分析作为一种表征化合物(配合物)的重要手段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测试者通过热分析获得化合物的对热稳定性,热分解机理,分解过程的热力学数据及动力学参数等。

综合热分析综述

综合热分析综述

热天平
热天平是实现热重
测量技术而制作的仪 器,它是在普通分析 天平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具有一些特殊 要求的精密仪器。
1、有普通分析天平不具有的程序控温系统及加热炉,而且炉 子的热辐射和磁场对热重测量的影响尽可能小; 2、具有高精度的重量与温度测量及记录系统; 3、能满足在各种气氛和真空中进行热重测量的要求; 4、能和其它热分析方法联用。
2、样品用量
样品量小:减小样品内的温度梯度,测得特征 温度较低更“真实”;有利于气体产物扩散, 减少化学平衡中的逆向反应;相邻峰(平台) 分离能力增强,但 DSC 灵敏度有所降低。 样品量大:能提高 DSC 灵敏度,但峰形加宽, 峰值温度向高温漂移,相邻峰(平台)趋向于 合并在一起,峰分离能力下降;且样品内温度 梯度较大,气体产物扩散亦稍差。
(一)热重(TG)曲线与 微商热重(DTG)曲线
1、TG曲线
2、微商热重曲线(DTG曲线)
微商热重法(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y,简称DTG)或称导数热重法 (1)能精确反映出起始反应温度、最大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终止的温度
(2)能更清楚地区分相继发生的热重变化反应。

一般在 DSC 与热天平的灵敏度足够的情况下, 亦以较小的样品量为宜。
3、 灵敏度与分辨率
一对矛盾:灵敏度 ←→ 分辨率 如何提高灵敏度,检测微弱的热效应:提高升温 速率,加大样品量。 如何提高分辨率,分离相邻的峰(平台):使用 慢速升温速率,小的样品量。

由于增大样品量对灵敏度影响较大,对分辨率影 响较小,而加快升温速率对两者影响都大,因此 在热效应微弱的情况下,常以选择较慢的升温速 率(保持良好的分辨率),而以适当增加样品量 来提高灵敏度。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1. 引言1.1 热分析技术的意义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分析手段,通过对材料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揭示材料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为研究者提供宝贵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

热分析技术既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也可以用来分析材料的成分和纯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材料科学中,热分析技术可用于研究材料的相变过程、热稳定性、热传导性、热膨胀性等热力学特性,也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热异常现象、热动力学参数、反应速率等动力学特性。

通过热分析技术,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材料的设计、合成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因此,热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1.2 稀土功能材料的重要性稀土功能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包括稀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合金和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因其在光电、磁性、催化等方面的独特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在各种领域得到应用。

稀土功能材料在信息技术、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信息技术领域,稀土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存储、激光器、纳米电子器件等方面。

稀土元素掺杂的荧光粉可用于制备LED显示屏,稀土磁铁用于生产硬盘驱动器等。

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性能,而且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新能源领域,稀土功能材料被用于制备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储能电池等,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而在环境保护领域,稀土功能材料的催化活性被广泛运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等方面,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稀土功能材料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对相关技术的推动作用上,对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和开发稀土功能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2. 正文2.1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热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材料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术手段。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热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的分析方法。

随着实验设备的进步和研究需求的增加,热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热分析技术在实验设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传统的热分析设备主要包括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仪(TG)、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究需求,热分析设备不断更新和改进,出现了多种新的热分析仪器,如热膨胀仪(TMA)、热化学分析仪(TC)等。

这些设备在检测材料热性能、热分解过程、晶体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等方面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热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热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热分解特性、热膨胀性质等,为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可以利用热重仪对稀土材料的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了解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产物,为材料的高温应用提供指导;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可以测量材料的热力学性质,例如熔点、熔化热等,为材料的性能评价和改善提供数据支持。

热分析技术与其他表征方法的联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热分析技术与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其他表征方法的联用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材料性能信息。

利用热分析技术与差示扫描量热仪的联用可以研究稀土功能材料的晶体结构变化、相变过程、熔化行为等;利用热膨胀仪与扫描电镜的联用可以研究材料的热膨胀行为和微观形貌等。

热分析技术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对材料的热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可以为材料的制备、改良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随着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改进,热分析技术在研究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热分析

热分析

热分析热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

对于研究热性质、物质相变、化学反应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热分析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

热分析是一种基于样品在特定温度下受热后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法。

根据不同的分析需求和性质变化参数,常见的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膨胀分析(TMA)等。

热重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失去或增加的质量来分析样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热解过程、水分含量等。

热重分析仪的主要部件是电子天平和加热炉。

通过记录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以获得样品质量变化的信息。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来研究样品性质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热性质、相变行为、化学反应等。

差示扫描量热仪的主要部件是样品室、参比室以及两个温度控制系统。

通过比较样品室和参比室的温度差异以及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来得到样品的热性质信息。

热膨胀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升温过程中尺寸变化来研究样品性质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热膨胀性质、玻璃转化温度、热膨胀系数等。

热膨胀分析仪的主要部件是样品仓和位移传感器。

通过测量样品长度、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以得到样品的热膨胀性质的信息。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热分析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热分析方法,如差示热膨胀(Dilatometry)、热导率分析(Thermal Conductivity Analysis)、等温流动镜面反射(Isothermal Flowing Mirror Reflectometry)等。

这些技术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材料研究、药物开发、环境监测等。

热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研究材料的热性质,可以了解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相变行为以及热膨胀性质等。

我国热分析仪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热分析仪的现状和发展

机差热膨胀仪、 S 扫描 热量计 以及量 热仪系列等 多 DC
个 品种 。
到欧盟、 印度、 乌克兰、 印尼、 越南等 l多个国家 和地 0
区。
我 国大部分老 的热分析产 品主 机部分 性能还 是 良好 的, 采用先进 的微 机技术 , 形成了新型仪 器的新
能联 合 型 仪器 ([ A—G, G— AT DT  ̄DT T T D — G等 ), 该 1 使
现在, 热分析技术 已渗透 到物理 、 化学 、 化工、 石
28 第0 阈敦 设 0年 1 0 期中 { 工业 , 特别 是煤 炭分析 中发挥 了重 要的作
几个行 业 专用 的, 几乎所 有行 业都 可 以用得上 , 不是 这
从 热分析技 术 的应 用来 看, 9 纪末 到2 世 纪 1世 0 初, 差热分析法 主要 用来研 究粘土、 矿物以及金属合
金 方 面 。 2 世 纪 中期 , 分 析 技 术 才应 用于 化 学 领 到 0 热 域 中。 初 应 用 于 无 机 物 领 域 , 后 才 逐 渐 扩 展 到 络 起 而
的发 展 方 向和措 施 。
关键词 : 热分析 现 状 水平 发 展
Ab tac =Re iw fChn ’ t e ma n lssi sr me td v lp e tp o e s t eh a au fChn ’ rp d sr t v e o i aS h r l ay i n tu n e eo m n r c s, h e t le o iaS a i a v
用 ,目前 已有 5 系 列 近 3 种产 品。我 国生 产 热 值 分 个 0 析 5 系 列 的 热值 分 析仪 已接 近 世 界先 进 水平 , 出口 E 并

热分析仪器介绍和应用领域

热分析仪器介绍和应用领域

热分析技术的介绍和应用领域
◆公司名称:南京汇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品牌:汇诚仪器
一、热分析技术概述
热分析是指在程序控温和一定气氛下,测定试样性质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

由三个方面组成:
1、试样要承受程序温控的作用
2、选择可进行观测的物理量,如热学、光学、力学、电学及磁学等
3、观测的物理量随温而变化
二、热分析的功用
测量和分析试样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反应
1、物理变化(如晶型转变、相态转变及吸附等)
2、化学变化(分解、氧化、还原、脱水反应等)
3、力学特性的变化(模量等)
三、热分析的分类
根据被测量物质的物理量不同,可分为:
1、热重分析法
2、差热分析法
3、差示扫描量热仪
4、热机械分析法
四、热分析应用领域
热分析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塑料、高分子材料、橡胶、添加剂、食品药品、纤维、涂料、木材建材、玻璃、金属、陶瓷、矿物、有机物、无机物等。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

热分析技术应用综述热分析技术是一种研究材料、产品、及其中含有成分在热处理、老化和加工过程中化学变化以及相关物性变化的测定技术。

它有效地识别了这些参数,并可以提供详细的材料性能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研究和改进材料的物理性能、寿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热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高效地分析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并为进一步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分析(TGA)、差热分析(DSC)、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热释放分析(TPA)、热导分析(TCA)、熔融指数(MI)等几大类测定方法。

它们在能源、化学、电子、机械、结构分析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一、热重分析(TGA)热重分析(TGA)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技术,它可以通过测定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重量变化来检测物质的释放、渐变、熔融和氧化的热反应。

TGA也可以用来测定高分子材料在对环境的影响下的性质变化,如耐热性、耐氧化性等。

在许多工业领域,TGA也可以用来测定物质含量、留水分以及组成物质的气体。

二、差热分析(DSC)差热分析(DSC)是一种用于测定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热反应的技术。

DSC可以测定样品在升温、降温或稳态条件下,引起的吸热量或放热量,并可以用来探测内部发生变化的温度,从而可以确定样品的熔点,物质的组成成分,物质的结构及性能特征。

DSC也可以用来测定物质的热稳定性,如物质在高温环境下所放出的气体等。

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是一种利用火焰灼烧样品发出的原子离子谱线,来确定样品中的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的技术。

FAAS的检测范围宽,可以检测含量从质量分数百万分之几到几千分之一的元素,具有可靠性高、信号较弱也可检测、准确度高的优点。

它多用于样品的总元素分析,也可以用于对容量较小的样品进行分析。

四、热释放分析(TPA)热释放分析(TPA)是一种可以检测物质在高温环境下释放出来的气体成分以及释放出气体含量的技术。

我国热分析仪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热分析仪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热分析仪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热分析仪的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市
场的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的热分析仪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
是热分析仪的探索发展时期;二是热分析仪的应用推广时期;三是热
分析仪的深度开发时期。

首先,在探索发展阶段,热分析仪在我国已经有较多的应用,诸
如普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工业企业等都有应用。

这些早期的设备
功能较弱,大多数为单站系统,仅能完成基本的测试和分析功能,但
已可满足简单测量的要求,在当时是一种显著的进步。

其次,在应用推广阶段,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
尤其是科研院所开发出的各种热分析仪对于我国的热分析仪的发展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功能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包括气雾浓度测
量和气态分析,以及液体、固体分析等多种性能指标,使得我国的热
分析仪在设备性能上得到了明显的改进。

最后,在深度开发阶段,随着我国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的不断培养,我国的热分析仪不断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现代的热分析仪已经
拥有高精度测量功能,智能化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快速分析数据也得
到了明显改善,加之多种形态可随意组合,使它们更加灵活,适应更
多的实验环境及要求,也使得热分析仪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了广泛推广。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对热分析仪技术的不断深入探索和改进,我
国热分析仪的发展也正在不断进步。

此外,有效的管理以及充足的资
金支持,以及投入到热分析仪的科研资源也将使得我国的热分析仪发
展得更好。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可以对材料进行热量、质量、热容量等方面的测量和分析的方法。

其不仅可以用于对纯物质的测试,还适用于复杂的化学物质和合金材料。

近几年来,随着先进仪器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分析技术已成为现代材料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热分析技术主要分为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热量法分析、热色谱分析等几个方面。

其中,热重分析是通过对样品在一定温度下重量的变化进行测量,来研究物质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热降解动力学等特性。

差热分析则是通过测量试样和参比物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来研究样品的吸热、放热等物理化学性质。

热量法分析则是根据热力学原理,通过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热效应差别来研究纯物质或混合物的性质。

热色谱分析则是基于样品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出的气体组分,通过气相色谱仪来分离和定量不同组分的成分。

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热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磁性材料为例,热重分析可用于研究样品的热稳定度和热降解动力学,为磁性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重要参数。

差热分析则可用于测量磁性材料的磁热效应和热力学性质,这对于研究和优化磁场控制、传感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热量法分析则可用于研究磁性材料的磁性特性,例如磁矩、磁化强度等,这对于优化磁性材料设计和性能改善有重要帮助。

此外,热色谱分析也可用于研究气相磁性材料的组成和形成机制。

因此,热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为稀土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总体来说,随着热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研究者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热分析技术,并结合其他现代分析方法和理论模型,推动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是材料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热分析技术主要通过对材料中温度变化时质量、热力学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等参数的测定,对材料的组成、结构、稳定性和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材料的内在特性。

随着热分析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改进,热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各种材料研究和应用领
域中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

当前,热分析技术已经发展出多种类别的分析技术,包括热重
分析(TGA)、差热分析(DTA)、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动态热力学分析(DMA)等。

在稀土功能材料中的应用方面,热分析技术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例如,通过TGA和DSC等技术,可以对稀土材料的热解行为及其热稳定性进行研究。

通过DSC和DMA
等技术,可以对稀土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膨胀系数、模量等热力学和物理化学性质
进行测定和分析。

此外,热分析技术还可以通过对稀土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比热等参数的测定,获得其热传导性能和热反应性能等信息,从而为材料设计和制备提供重要指导。

总的来说,热分析技术在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热分析技术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稀土材料的研
究和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分析技术及仪器发展概况综述蔡晓军,陈冠峰,陈瑞恒,陈泽鹏,陈镇杉,邓光亮,邓振威,杜婷,陈燕珊,傅凯琳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专业08无机班摘要本文综述了热分析技术及仪器主要的历史及现状,由此预测热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前景。

关键词热分析;热分析技术;热分析仪器Abstract History of thermal analysis is briefly reviewed and some trends are pointed out, directions of future progress in thermal analysis are anticipated for its sound development.Keywords thermal analysis; thermal analysis techniques; thermal analysis instruments1 引言热分析的定义是在1977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第七次会议上诞生的,当时给热分析下定义: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技术。

因此许多与热物理性质有关的分析方法都归属的热分析方法当中。

热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热力学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对物质进行分析并揭示物质特性的方法。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这些先进技术与热分析仪器的开发相结合,促进了热分析仪器实现快速、准确、便捷地测量,也使得热分析仪器的应用前景更加广泛。

在新型热分析仪器的研制中,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进行了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的集成、系统模块化设计、智能PID算法、数据处理、图像显示等,并通过网络通信接口实现信息传递。

所开发的热分析仪器控温系统能通过动态改变PID修正因子,及时改善控制器系统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数据分析系统不仅能进行差热分析(DTA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热重分析( TGA) 、微分热重分析(DTG) 、逸出气分析( EGA)等热分析实验,还能准确测量试样温度曲线上特征点的搜索,动态显示温度、差热(DTA) 、热重( TG)以及热重微分(DTG)的采样曲线。

【1】现在,热分析技术已渗透到物理、化学、化工、石油、冶金、地质、建材、纤维、塑料、橡胶、有机、无机、低分子、高分子、食品、地球化学、生物化学等各个领域。

【2】2 热分析的历史发展热分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第一次使用的热分析测量方法是热电偶测量法,1887年法国勒·撒特尔第一次使用热电偶测温的方法研究粘土矿物在升温过程中热性质的变化。

1899年英国人罗伯茨—奥斯坦进行了仪器改良,制成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差热分析仪的原始模型。

由于Chatelier只用一根热电偶,因而,严格说不算是真正的差热分析而是热分析。

直到1889年,英国人Robert和Austen采用两个热电偶反相连接,一个热电偶插入样品中,另一个插入参比物内,通过一镜式检流剂显示输出信号,直接记录样品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这才是差热分析的真正含义。

1915年,日本人本观多太郎研制出第一台热天平。

二十年代,差热分析在粘土、矿物和硅酸盐的研究中比较普遍。

由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分析在五十年代得以较快的发展。

【3】1949年VOID研制出全自动记录的差示量热计。

1951-1952年WIttel和Stone分别设计制造了高灵敏度差热分析仪和动态差热分析仪。

1955年以前,在差热分析实验中,一般都是将热电偶的接点直接插入试样和参比物,1955年Boersma指出这种做法的弊病,并且开始把热电偶的接点埋入具有两个孔穴的镍钧匀块中,样品和参比物分别放在两个孔穴中,直到今日,差热分析仍用这种方法。

1955年Boersma提出了差热分析理论和新的测量方法。

1957年Garn等把差热分析应用于化学分析。

1958年Freeman-Garrall用热重法进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1960年Newkrikc对热重法作了研究和评论。

【3】60年代由于塑料、化学纤维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航天技术的兴起, 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评估高分子材料的热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 另一方面, 热分析技术的日臻成熟和热分析仪的商品化为实验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1964年Wattson和ONeill 等人第一次提出了“差示扫描量热法”的概念,后来被Perkin-Elmer公司采用,研制了差示扫描仪DSC,由于DSC仪能直接测量物质在程序控温下所发生的热量变化,而且定量性和重复性都很好,于是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现在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品种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应用都很快。

现在DSC仪器从设计原理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功率补偿示DSC”,另一类称“热流式DSC”,后者属于定量型DTA现代热分析仪。

【4】同时主要的动力学方法在六十年代亦已建立起。

【5】热分析仪进一步向微型化方向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灵敏度有着较大的提高。

七十年代,热分析在自动化、微量化方面更为完善。

1971年一种可把装有试样盘自动入炉膛的热天平问世,使热天平技术完全自动化。

新型热分析联用技术亦发展较快,研制出的各种类型热分析仪有EGA、TMA、DMA、TG-DTA、TC-EGA、TG-MSC(质谱)、TG-(气相色谱)、DTA-MS等等。

七十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热分析从选择实验条件到数据处理全部有微处理机控制。

这样,热分析仪达到了高度自动化并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这些先进技术与热分析仪器的开发相结合,促进了热分析仪器实现快速、准确、便捷地测量,也使得热分析仪器的应用前景更加广泛。

【6】在新型热分析仪器的研制中,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进行了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的集成、系统模块化设计、智能PID算法、数据处理、图像显示等,并通过网络通信接口实现信息传递。

所开发的热分析仪器控温系统能通过动态改变PID修正因子,及时改善控制器系统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数据分析系统不仅能进行差热分析(DTA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热重分析( TGA) 、微分热重分析(DTG) 、逸出气分析( EGA)等热分析实验,还能准确测量试样温度曲线上特征点的搜索,动态显示温度、差热(DTA) 、热重( TG)以及热重微分(DTG)的采样曲线。

【6】在上述发展的基础上,热分析已成为一门跨越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的边缘学科。

1965年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热分析会议,并成立了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

为了热分析技术在国际上的交流,促进热分析方法的利用和改善分析结果,国际热分析协会设立了命名和标准化两个委员会。

中国化学会于1979成立了“热力学、热化学、热分析“专业组。

3 热分析仪器和技术的现状3.1我国热分析仪器和技术的现状热分析仪器在我国起步较晚,而且热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展缓慢,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之甚远,为此,了解我国热分析仪器和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向,对我国更好地进行热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进热分析仪器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自1969年我国第一台热分析仪诞生于北京光学仪器厂以来,目前我国生产的热分析仪器产品已从初期的机械式记录仪控制发展成为智能型微机控制,并正在向一体化迈进;功能上也已由单功能发展成为多功能联合型仪器(如DSC-TG、DTA-TG、TG-DAT-DTG等),使该产品体积缩小,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外型美观、操作方便;产品已发展到:微机差热天平、微机差热仪、微机差热膨胀仪、DSC扫描热量计以及量热仪系列等多个品种,如北京通州光电子技术部开发的WCT 型差热天平,是微机化的DTA-TG-DTG同步分析仪,它可以同时对微量试样进行差热分析、热重测量及热重微分测量。

我国热分析仪器大多采用以卧式天平为基本结构,近几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对传统的热分析仪器产品进行了升级改造,开发的FRC-1热分析仪器取得成功,将LabVIEW功能强大的测控软件用在热分析仪器上,对国产热分析仪器质量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7年3月投入量产的升级改造的FRC-T型热分析仪器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系统,实现特定模型与规则的构造、植入与优化;在虚拟仪器环境下实现智能测试分析方法的集成和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图形化显示及智能化分析处理,如实现智能化曲线分析处理,实现微量化、联用化、快速化的切换控制与分析,自动调节控制加热速率,扩大温度校准范围等;设计以嵌入式高速、低功耗、高集成度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系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系统,数字集成化控制测量系统等,保证仪器采样精度和速度,提高仪器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集成化程度,增强抗干扰能力。

FRC-T型热分析仪器和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5E-CH2000碳氢元素分析仪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热分析仪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近几年来我国热分析仪器厂商和公司发展很快,特别是民营企业,有上海天平仪器厂、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长春非金属试验机厂、承德仪器厂、丹东仪器厂、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厂、北京博渊精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金信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国外的合资和独资企业等。

其产品有差热天平、差热分析仪系列、热天平、DSC扫描热量计、差热膨胀仪等。

如DTAS-3全自动卧式差热分析仪是北京博渊精准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国内第一台卧式热分析产品,现发展到DTAS-3全自动卧式微机差热仪,其具有全自动炉体控制技术,定位精准可靠,极大地降低DTA放大器噪声,使灵敏度提高一个等级,可完成外推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峰面积、热焓等常规DTA实验分析及特殊数据处理等优点,是国内唯一横向加热技术,能革新加热体结构,减小热惰性、热浮力等现象,并使DTA曲线更平滑。

【6】回顾我国热分析仪的发展过程。

从最初的差示分析仪的原始模型,到差示量热计,再到现在的扫描量热仪,以及先进的综合热分析仪,也是经历了漫长的改进过程。

总的来看,热分析仪器的发展经历了微型化,自动化和样品微量化的发展,再到近代由于计算机和软件的应用,仪器逐渐智能化并且精度大大提高。

虽然我国的热分析仪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和国外的仪器比较,还是有很大差距,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科研力量和科研投入显著不足,加之热分析仪器的研究的技术含量高,难度大,所以在我国的发展还很滞后。

眼观全局,热分析技术以及仪器的改进和开发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的科研单位投入等多的精力到研发课题当中,热分析仪器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在我们所有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相信我国的热分析水平一定能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2国外热分析仪器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德国的耐驰仪器公司、日本的理光、美国的TA仪器公司(其前身为美国杜邦公司仪器部)所生产的热分析仪器产品的发展几乎代表着国外热分析仪器的发展,尤其是德国的耐驰仪器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