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全归纳一、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当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应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 秒末”,“速度达 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距离是空间中一个质点的轨迹长度,它是一个标量。
物体在两个确定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唯一的,这与一个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和距离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是过程量,两者都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不等于距离,只有当质点沿一个方向直线运动时,它们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范文【5篇】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范文【5篇】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上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中物理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高中物理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惯性系和非惯性系;(2)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在惯性系中成立;(3)知道什么是惯性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刻苦钻研学生辩证的科学思想.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教材首先引入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中一段在船舱里观察到现象的几段描述,并通过对它的分析和实例对比引入了惯性参考系和参考系惯性非的概念.指出了常用到的惯性惯性.(2)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研判,引入了在非惯性参考系中存在的惯性力及其规律,并中多在升降机实例中曾简单应用.教法建议(1)本节属于选学内容,请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深度和层次.(2)在讲课授课时采用举实例让学生分析,发现问题:运动和力的关系出现矛盾的现象.从而再引导学生分析发生学生家长矛盾的症结所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常识的同时,学会辩证的科学思想.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惯性系和熵增加、惯性力教学难点:惯性力示例:一、惯性系和非惯性系1、发现问题:举例1:如图1所示,小车静止,小球静止于上面小车内光滑的发展水平桌面上.当小车相对于地面以加速度的乘积的力,称为惯性力.2、注意:惯性力不是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存在施力物,也不怎么存在反作用力.而且只有在非惯性系中才有惯性力.3、例题:见典型例题.探究活动1、组织部分学生交叉学科继续深入研究该课题.2、开有关相对论的科普讲座,引发学生研究课题兴趣.高中物理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2、知道什么是横波,知道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知道疏部和密部.3、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成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明白利用语言交流是用声波传递信息等生活中的机械波.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现象观察能力以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建议本节重点是理解形成机械波的物理;学习中掌握振动质点的运动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高中物理大全
高中物理大全
高中物理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现代物理等。
以下是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
1. 力学(Mechanics):
- 运动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 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是如何受到力的影响的。
2. 热学(Thermodynamics):
- 热能和温度:热量的传递、温度的测量。
- 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平衡、热力学过程、熵等。
3. 电磁学(Electromagnetism):
- 静电学:研究电荷、电场和电势。
- 电流学:描述电流、电阻、电压和电功。
- 磁学:关于磁场和磁力的研究。
4. 光学(Optics):
- 几何光学:描述光在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
- 物理光学: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衍射等现象。
5. 波动和声学(Waves and Acoustics):
- 波动:描述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性质。
- 声学:研究声音的传播和性质。
6. 现代物理(Modern Physics):
- 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涉及到高速物体的运动。
- 量子力学:描述微观世界的行为,包括波粒二象性、量子态等。
7. 核物理(Nuclear Physics):
- 原子核结构:关于原子核的组成和性质。
-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元素的变化和衰变过程。
以上是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大纲,具体学习内容可能因学校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高中物理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高中物理是一门涵盖范围广泛、深度较大的科学学科,其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五个部分。
这些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高中物理的完整知识体系。
一、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高中阶段的力学主要包括运动学、静力学和动力学三个部分。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内容;静力学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力的平衡条件,包括平衡力、杠杆原理等内容;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功与能等内容。
二、热学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运动的学科。
高中阶段的热学主要包括热力学和热传导两个部分。
热力学研究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热传导研究热量在不同物质之间传递的规律,包括导热系数、热传导定律等内容。
三、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的学科。
高中阶段的电磁学主要包括静电学、恒流电场、恒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五个部分。
静电学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等内容;恒流电场磁场研究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包括洛伦兹力、安培环路定理等内容;电磁感应研究导体中的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现象,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现象等内容;交流电研究交流电路的变化规律,包括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及其相位关系等内容。
四、光学光学是研究光传播和光现象的学科。
高中阶段的光学主要包括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两个部分。
几何光学研究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像的成像等内容;物理光学研究光的波动性质,包括双缝干涉、单缝衍射、光的偏振等内容。
五、现代物理现代物理是研究微观世界和基本粒子的学科。
高中阶段的现代物理主要包括光电效应、半导体物理、原子物理和核物理四个部分。
光电效应研究光在金属表面引发电子发射的现象,包括爱因斯坦光电方程等内容;半导体物理研究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包括PN结、半导体器件等内容;原子物理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性质,包括波尔理论、量子力学等内容;核物理研究核反应和核能的应用,包括核裂变、核聚变等内容。
物理高中ppt课件
磁场与磁势
总结词
磁场是由电流在空间中产生的,磁势是描述磁场中某点电流的势能。
详细描述
磁场是由电流在空间中产生的,其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电流的分布和方向。磁势是描述磁场中某点电流的势能,等 于电流在该点的磁势能与其电流量的比值。磁势也具有相对性,即选取不同的零势能点,磁势的值会随之改变。
电磁感应
总结词
持不变。
02
电磁学
电场与电势
总结词
电场是电荷在空间中产生的,电势是描述电场中某点电荷的势能。
详细描述
电场是由电荷在空间中产生的,其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电荷的分布和形状。电势是 描述电场中某点电荷的势能,等于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与其电荷量的比值。电势 具有相对性,即选取不同的零势能点,电势的值会随之改变。
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化学键的类 型和数量影响分子的性质。
量子场论初步
相对论量子场论
将量子力学与狭义相对论结 合,描述粒子的产生和湮灭
。
1
规范场论
描述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 包括电磁、弱和强相互作用
。
重整化
处理量子场论中无穷大项的 方法,通过重新定义物理量 使得理论可预测。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包含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 当前理论,解释了大量实验 现象。
06
物理实验
实验设计原理与方法
实验设计原则
01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遵循科学、安全、可行的原则,选择合
适的实验法和器材。
实验原理
02
明确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公式,了解实验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和
规律。
实验步骤
03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高中物理学习内容
高中物理学习内容高中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学科。
在高中物理学学习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这些知识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高中物理学学习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多个领域。
在力学方面,学生将学习到牛顿三大定律、运动学、动量守恒等基本概念,了解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在热学方面,学生将学习到热力学定律、热传导、热膨胀等内容,了解热量的传递和转化规律。
在光学方面,学生将学习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了解光的性质和规律。
在电磁学方面,学生将学习到电荷、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内容,了解电磁现象的产生和作用。
其次,高中物理学学习内容还包括实验和观察。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验证理论,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力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力的大小和方向等参数,验证牛顿定律的正确性;在光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折射现象,验证光的传播规律。
最后,高中物理学学习内容还包括数学和计算。
物理学是一门基于数学的科学学科,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
例如,在力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向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计算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在电磁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电场、磁场的数学描述和计算方法,解决电磁现象的问题。
总的来说,高中物理学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物质、能量、运动和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物理学,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物理学知识,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水平。
高中所有物理公式
高中所有物理公式
在高中物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用于描述和计算各种物理现象。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公式:
1.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v=d/t
-加速度公式:a=(v-u)/t
-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2.力学公式
-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弹性力公式:F=k*x
- 动能公式: KE = 1/2 * mv^2
- 势能公式: PE = mgh
- 功公式: work = force * distance * cosθ
-牛顿第三定律:F1=-F2
3.热学公式
- 升温公式: Q = mcΔt
-相变公式:Q=mL
-理想气体定律:PV=nRT
-热传导公式:Q=kAΔt/l
4.光学公式
-折射率公式:n=c/v
-镜公式:1/u+1/v=1/f
-物距公式:m=h'/h=-v/u
5.电学公式
-电流公式:I=Q/t
-电阻公式:R=V/I
-欧姆定律:V=IR
-等效电阻公式:1/Re=1/R1+1/R2+...
-电功率公式:P=VI=I^2R=V^2/R
6.磁学公式
- 洛伦兹力公式: F = qvBsinθ
-磁感应强度公式:B=μ0*(I/2πr)
- 霍尔电压公式: V = Bvd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公式列表,并不能穷尽所有的物理公式。
根据你的学习进度和教材内容,可能还会有其他公式。
希望这些公式能对你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高中物理课件大全
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总结词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对于解决相 关问题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本课件从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动量守恒的条件出发,结合实例, 详细讲解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提高解 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电场强度的计算
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场强处处相等的区域内 的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除以这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E=U/d ,其中E为电场强度,U为两点间的电势差,d为两点间的距 离。
直流电路课件
欧姆定律
在直流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即U=IR。其中U为电阻两端的电压,I为电流,R 为电阻。
面积的关系。
注意事项
03
注意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避免短路和过载;测量时要
注意电阻器的几何尺寸的准确性;电源电压应保持稳定。
电磁感应实验课件
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VS
实验原理
通过磁场的变化,引起导体中的感应电流 ,进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实验课件
01
02
03
实验步骤
激光应用
激光在生产、医疗、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激光切割、激光打标、激光雷达、激光武器等。此 外,激光在通信、测量、光学仪器制造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04
量子力学课件
波粒二象性课件
光的波粒二象性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光具有 波粒二象性,为后来的量子力学
发展奠定了基础。
双缝实验
双缝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的经典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 察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物理高中所有物理量
物理高中所有物理量摘要:一、前言二、物理量的基本概念1.物理量的定义2.物理量的单位三、力的概念与计算1.力的定义2.力的单位3.力的计算公式四、质量的概念与计算1.质量的定义2.质量的单位3.质量的计算公式五、能量的概念与计算1.能量的定义2.能量的单位3.能量的计算公式六、运动的概念与计算1.运动的速度2.运动的加速度3.运动的距离与时间七、电磁学的概念与计算1.电荷2.电场3.电势能与电势差4.电流与电阻5.电功率与电动势八、热力学概念与计算1.温度2.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力学第二定律九、光的性质与计算1.光的折射与反射2.光的干涉与衍射3.光的偏振与光速十、现代物理概念与计算1.量子物理2.相对论3.宇宙学十一、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工业与科技中的物理应用3.未来物理发展的前景正文:一、前言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基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物理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对它们的掌握和理解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高中阶段涉及的所有物理量。
二、物理量的基本概念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或现象的性质或特征的量。
物理量的定义通常包括它的名称、符号和单位。
例如,力的定义是物体受到的推或拉的作用,符号为F,单位是牛顿(N)。
三、力的概念与计算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计算公式是F=ma,其中F是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四、质量的概念与计算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度量。
质量的计算公式是m=ρV,其中m是质量,ρ是物体的密度,V是物体的体积。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五、能量的概念与计算能量是物体存在的潜在能力,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能量的计算公式是E=mc,其中E是能量,m是物体的质量,c是光速。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六、运动的概念与计算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运动的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学1.1 运动的描述1.1.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 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1.1.3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1.4 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1.1.5 二维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2 牛顿运动定律1.2.1 牛顿第一定律1.2.2 牛顿第二定律1.2.3 牛顿第三定律1.2.4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1.2.5 弹力、摩擦力、重力的性质和计算1.3 动能和动能定理1.3.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3.2 动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3.3 动能定理的应用1.4 势能和势能定理1.4.1 势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4.2 势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4.3 势能定理的应用1.4.4 弹簧弹力的势能和应用1.5 力的做功和功1.5.1 力的做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5.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1.5.3 功的计算和应用1.5.4 功的加减法第二章:热学与物态变化2.1 物态变化和热量2.1.1 基本概念:凝固、熔化、气化、凝华2.1.2 物态变化的热量计算2.1.3 变态物质的能量转化2.1.4 水的异常膨胀2.2 热力学定律2.2.1 热平衡和热传导2.2.2 火焰的构成和燃烧过程2.2.3 热的传播和传热的应用2.2.4 热功当量和物质内能的计算第三章:波动3.1 机械波3.1.1 波的概念3.1.2 机械波的特点和参数3.1.3 立体波和平面波的传播3.1.4 波的叠加和干涉3.1.5 波的频率和波长的计算3.2 声波3.2.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3.2.2 声波和噪声的特点3.2.3 声速的测量和计算3.2.4 声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2.5 声的共振和声音的应用3.3 光波3.3.1 光的特点:直线传播、波粒二象性3.3.2 光的波动理论和光的波动模型3.3.3 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3.4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第四章:电学4.1 电荷和电场4.1.1 电荷的带电特点4.1.2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4.1.3 电场的产生和描述4.1.4 电场的强度和公式计算4.1.5 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4.2 电流和电路4.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4.2.2 电阻和电阻率4.2.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4.2.4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4.2.5 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4.2.6 电源和电路的能量转化4.3 磁场和电磁感应4.3.1 磁场的产生和描述4.3.2 磁感线和磁场的强度计算4.3.3 洛伦兹力和安培环路定理4.3.4 电流产生磁场和磁能4.3.5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4 电磁波和电磁谱4.4.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4.4.2 电磁谱的组成和特点4.4.3 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第五章:光学5.1 光的传播和折射5.1.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5.1.2 折射定律和绝对折射定律5.1.3 透镜的成像和应用5.2 光的成像和透镜5.2.1 成像规律和公式计算5.2.2 成像的特点和应用5.2.3 透镜的种类和功能5.3 光的干涉和衍射5.3.1 光的干涉现象5.3.2 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5.3.3 光的衍射现象5.3.4 衍射格的规律和应用5.4 光的偏振和波粒二象性5.4.1 光的偏振现象5.4.2 光的波粒二象性5.4.3 光的量子论和光的粒子性第六章:原子与分子6.1 原子结构和粒子模型6.1.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6.1.2 原子的构建和粒子模型6.1.3 原子的尺度和电子云6.1.4 原子的质谱和元素周期表6.2 电子和核的结构6.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6.2.2 原子核的结构和尺度6.2.3 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6.2.4 放射性的装置和应用6.3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6.3.1 分子的结构和形状6.3.2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6.3.3 成键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6.3.4 分子的种类和性质第七章:一维运动7.1 平抛运动7.1.1 平抛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1.2 平抛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1.3 平抛运动的应用7.2 圆周运动7.2.1 圆周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2.2 圆周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2.3 圆周运动的应用7.3 万有引力7.3.1 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公式7.3.2 行星运动和人造卫星的动力学7.3.3 引力场和引力的关系第八章:流体力学8.1 流体的性质和参数8.1.1 流体的密度、压强、密度和速度的关系8.1.2 流体的连贯和牛顿流体力学定律8.2 流体的运动和压强计算8.2.1 流体的运动和速度计算8.2.2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计算8.3 流体的压力和浮力8.3.1 流体的压力和压力计算8.3.2 流体的浮力和浮力计算8.3.3 流体的应用和压力控制总结: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波动、电学、光学、原子与分子、一维运动和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高中物理知识点
高中物理知识点
高中物理主要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学、声学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知识点:
1.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方程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平衡条件:静力学方程
-动量守恒定律
-转动定律:转动动力学方程、转动惯量、角动量守恒
2.光学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光的波动性
-光的粒子性:光量子、光电效应
-光的干涉与衍射
-光的偏振与散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
3.电磁学
-电荷与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
-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电势、电势差、电场力与电场能
-电流与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磁场与静电场:磁感应强度、磁场力、洛伦兹力
-电磁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法拉第定律
-交流电与电磁波:交流电的产生、电阻、电容和电感的交流电特性、电磁波的特性
4.热学
-温度与热量:温度计、热容、比热容
-热传递:传导、辐射、对流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压强、体积、温度的关系
-理想气体的分子运动:动能、分子运动速率分布、麦克斯韦速度分
布定律
5.声学
-声的传播:机械波、波长、频率、波速
-声音的特性:音高、音强、音量、音色
-声波的反射与折射:声音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声音的干涉与共振
这些知识点只是高中物理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知识点,如动力学、量子力学、原子物理、相对论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内容列表
高中物理内容列表(供参考)(注:黑、红字为上海高考内容;蓝色字为自主招生常涉及内容)第一章直线运动1、质点位移和时间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3、快慢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现代实验技术——数字化信息系统(DIS)5、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6、匀变速直线运动7、自由落体运动8、竖直上抛运动第二章物体的平衡1.力的基本概念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胡克定律2.力的合成、力的分解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4.力矩、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平衡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2. 牛顿第二定律超重和失重3.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4.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第四章抛体运动1、曲线运动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抛体运动第五章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3、离心现象4、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5、环绕速度、人造地球卫星第七章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冲量、动量定理2、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第八章功和机械能1.功2.功率3. 动能和动能定理4.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5、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九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简谐运动2、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3、单摆、周期公式4、受迫振动和共振5、机械波6、横波和纵波7、横波的图像8、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9、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第十章分子和气体定律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伽德罗常数2、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3、气体的状态参量4、气体的等温变化、波意耳定律5、学生实验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6、气体的等容变化、查理定律7、气体的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8、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高二物理第十一章内能能量守恒定律1、物体的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2、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3、能的转化的方向性、能源开发、太阳能的利用第十二章电场1.静电现象元电荷电荷守恒2.电荷的相互作用、点电荷、库仑定律3.电场、电场强度4.匀强电场5. 电场线6.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7.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关系8、学生实验用DIS描绘电场的等势线9、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10、示波管11、常见电容器12、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第十三章稳恒电流1、欧姆定律2、电阻定律3、电阻的串联、并联4、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5、电动势和内阻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7、学生实验用DIS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8、多用表的使用9、简单逻辑电路第十四章磁场1、磁场、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的磁场2、磁感应强度、磁感线3、学生实验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4、安培力安培力方向5、磁力矩6、学生实验测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7、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洛仑兹力)和方向8、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9、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10、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第十五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磁通量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楞次定律5、自感、涡流第十六章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2、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3、理想变压器4、远距离输电第十七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高中物理公式定律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律大全力学定律:1. 质点受力定律:F=ma(牛顿第二定律)2. 弹力定律:F=-kx(胡克定律)3.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4. 地面作用力:F=mg(万有引力对于地面物体的作用力)5. 一维运动方程:v=v0+at,s=s0+v0t+1/2at^2(匀加速直线运动)力学公式:1.功:W=Fs(力乘位移)2.功率:P=W/t(功除以时间)3. 动能:K=1/2mv^2(质点的运动能量)4.动能定理:W=ΔK(功等于动能的增量)5.机械功率:P=Fv(力乘速度)6. 动量:p=mv(质点的运动量)7.冲量:J=FΔt(冲力乘时间)8.动量守恒定律:Σp1=Σp2(孤立系统的总动量守恒)热学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内能改变等于热量传递减去对外界做功)2.理想气体定律:PV=nRT(压力乘容积等于气体摩尔数乘气体常数乘温度)光学定律:1.光的反射定律:θi=θr(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光的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入射介质和出射介质的折射率乘入射角等于折射介质的折射率乘折射角)3.薄透镜成像公式:1/f=1/v-1/u(薄透镜的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电学定律:1.奥姆定律:V=IR(电压等于电流乘电阻)2.电功与电能关系:W=VQ(电功可以表示为电压乘以电量)3.电场强度:E=F/q(电场力除以电荷)4.电势差:V=W/q(电势能除以电荷)5.平行板电容器:C=εA/d(电容等于介电常数乘电极面积除以板间距离)6.电荷守恒:Σq1=Σq2(一个封闭系统的总电荷守恒)量子物理:1. 普朗克公式:E=hf(能量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频率)2.薛定谔方程:Hψ=Eψ(描述量子体系的基本方程)3.不确定性原理:ΔxΔp≥h/4π(位置和动量不确定度的乘积大于等于普朗克常数的一半)。
高中物理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全总结第一章:力学1. 力力是物体相互之间的作用,通常用矢量表示,有大小和方向。
它是产生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如果受力平衡,就保持原来的状态。
即物体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且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所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彼此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运动学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
4. 动能和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定理表明,如果物体的速度改变,它的动能也会改变。
5. 势能和力学能量高度为h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mgΔh。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描述封闭系统中机械能的守恒。
第二章:热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是描述物体热量状态的物理量。
热量是能量传递的方式,是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
热能是物体因温度而具有的能量,是物体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
2. 热容和比热容热容是物体对热量的吸收能力,是物质单位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3. 热传递和传导热传递是热量在不同温度之间的传递过程。
传导是指材料内部热量的传递过程。
4.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量和功是能量的转移方式,可以相互转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自发地只能从高温区传递到低温区,永远不会自发地从低温区传递到高温区。
5. 热力学功和热机热力学功是由热量转化而成的功。
热机是利用温度差使热量转化为功的装置。
6. 热力学逆过程热力学逆过程是指系统的状态经由取得外界功和放出热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过程。
第三章:电磁学1. 电荷和电场原子的结构中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了物质的基本结构。
电场是电荷产生的力场,描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
高中物理课本目录
高中物理课本目录第一章 - 运动的基本概念• 1.1 运动和静止• 1.2 位移和速度• 1.3 加速度• 1.4 非匀速运动第二章 - 力与运动的关系• 2.1 力的性质• 2.2 牛顿第一定律• 2.3 牛顿第二定律• 2.4 牛顿第三定律• 2.5 阻力和摩擦力第三章 - 力的合成与分解• 3.1 力的合成• 3.2 力的分解• 3.3 平衡力第四章 - 动量与冲量• 4.1 动量的概念•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冲量• 4.4 碰撞第五章 - 能量与功• 5.1 功的概念• 5.2 功的计算• 5.3 功率• 5.4 功与机械能• 5.5 能量守恒定律第六章 - 高中物理实验• 6.1 实验室中的安全• 6.2 测量实验• 6.3 牛顿定律实验• 6.4 动量守恒实验第七章 - 机械波和电磁波•7.1 机械波的特征•7.2 机械波的传播•7.3 机械波的性质•7.4 电磁波的特点•7.5 电磁波的应用第八章 - 光的传播和规律•8.1 光的直线传播•8.2 光的反射•8.3 光的折射•8.4 光的色散第九章 - 光的成像•9.1 凸透镜和凹透镜•9.2 成像规律•9.3 光学仪器第十章 - 电学基础•10.1 电荷和电线•10.2 电流和电压•10.3 电阻和电功率•10.4 串联和并联电路第十一章 - 电磁感应•11.1 磁感线•11.2 安培力和电磁感应定律•11.3 感生电动势和感应电流•11.4 电磁感应的应用第十二章 - 物质的磁性•12.1 磁性材料•12.2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12.3 磁力的作用和磁感应强度•12.4 磁场中的磁力第十三章 - 声音和噪音•1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3.2 声音的特性•13.3 噪音和噪声污染•13.4 声音的利用和保护第十四章 - 复习与训练•14.1 运动学的复习与训练•14.2 力学的复习与训练•14.3 动量和能量的复习与训练•14.4 波动和光学的复习与训练•14.5 电学和磁学的复习与训练以上是高中物理课本的目录,包含了各章节的主题内容。
高中物理知识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大全1第一章力学
2第二章直线运动
3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4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5第五章曲线运动
6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
7第七章机械能
8第八章动量
9第九章机械振动
10第十章机械波
11第十一、十二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固体、液体和气体
13第十三章电场
14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15第十五章磁场
16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17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18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19第十九章光的传播
20第二十章光的波动性
21第二十一章量子论初步
22第二十二章原子核。
高中的物理知识点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力 学.1 第一章 力 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1.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注意]:①受力物和施力物同时存在,受力物同时也是施力物,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 ②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产生力,例如:重力等.2.[注意]: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而是改变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②物体的受力(不)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合力改变,运动状态才跟随改变,如一运动物体只摩擦力至静止]3.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叫做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力的方向,作用点.[注意]: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能相同;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能相同.4.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力叫做重力.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简称物重.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为9.8N/kg.含义:质量每千克受到重力9.8N.[注意]:①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物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②重力不一定严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但近似相等.③重力大小:称量法(条件:在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④重力不一定过地心.5.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注意]:①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形规则的重心,在它们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②采用二次悬挂法可以确定任意薄板的重心.③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质心也是一样).④物体的重心和质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物体远离地球而不受重力作用时,重心这个概念就失去意义,但质心依然存在,对于地球上体积不大的物体,重心与质心的位置是重合的. ⑤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重心不一定改变.6.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注意]:①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两物体必须接触,与重力不同)②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③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绳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力的作用效果力积④两物之间一定有弹力,若无弹力,绝无摩擦力.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但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⑤杆对球的弹力方向:方向不沿杆的方向方向与杆同方向图B 方向与杆反方向⑥胡克定律F=kx -,负号表示回复力的方向跟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⑦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应在弹性限度内]7.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且接触面上是粗糙的;接触面上要有挤压的力(压力);接触面上的两物体之间要有滑动或滑动的趋势.F =μ(动摩擦因数)F N (压力大小)[注意]:①摩擦力方向始终接触面切线,与压力正交,跟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不是阻碍物体运动)②相对运动趋势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互为参照物时所具有的一种运动趋势.③动摩擦因数是反映接触面的物理性质,它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和接触面上的受力无关.此外,动摩擦因数无单位,而且永远小于1.④增大/减小有益/有害摩擦的方法:增大/减小压力;用滑动/滚动代替滚动/滑动;增大/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⑤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但与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 ⑥皮带传动原理:主动轮受到皮带的摩擦力是阻力,但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8. 静摩擦力的作用:阻碍物体间的滑动产生.[注意]:①静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趋势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②静摩擦力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例:匀速圆周运动)③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也可能是静摩擦力.(例:相对运动的物体)④一般说来,F MAX 静>F 滑.⑤当静摩擦力未达到最大值时,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9. 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合成要遵守平形四边形法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10. 物体的平衡的状态:静止状态;匀速直线状态;匀速转动状态.1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一是合外力为零;二是所受外力是共点力.[注意]:①几个共点力在某一条直线的同一侧合外力不可能为零,物体受这样几个力的作用不可能平衡.②三个等大而互成120°的合力为0. ③两个共点力F 1 和F 2的合力计算公式:F 1 和F 2的夹角为θ,则: F = F 和F 1的夹角α=arctan )sin arcsin(cos sin 2211θθθF F F F F =+;θθαθαcos sin tan ;)180sin(sin 2122F F F ACOA BC OC BC F F +=+==-=θcos 221222F F F F ++C④在F 1、F 2大小一定时,合力F 随θ角的增大而减小,随θ角的减小而增大.(θ= 0,F Max = F 1+F 2;θ= 180,F =F F F ∆=-21; F 的范围F ∆≤F ≤F 1+F 2⇒力的矢量三角形)合力F 一定,随夹角θ减小而减小;随夹角θ增大而增大.若分力F 1一定,则F 2随夹角θ减小(增大)而减小(增大),合力F 随θ角的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⑤F 有可能大于任一个合力,也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还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共点力最小合力为零,最大合力同向,即所有力之和).12. 一个力有确定的两个分力的条件:两个分力的方向一定(两个分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一定(两个分力一定要互成一定角度,即两个分力不能共线).[注意]:①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没能唯一解(立体).②已知合力F 和分力F 1的大小及F 2的方向,设F 2与F 的交角为θ,则当F 1<F sin θ时无解;当F 1=F sin θ时有一组解;当F sin θ<F 1<F 时有二组解;当F 1≥F 时有一组解.13.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⑴正弦定理:三个共点力平衡时,三力首尾顺次相连,成为一个封闭的三角形,且每个力与所对角的正弦成正比. 即:332211sin sin sin θθθF F F ==即:332211sin sin sin αααF F F == [注意]:静止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即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2 第二章 直线运动1. 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注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3.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4. 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标量).如果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这样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如果是曲线,就叫做曲线运动.[注意]:①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平行时,物体作曲线运动.②直线运动的条件:加速度与初速度的方向共线.5. 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是位移(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注意]:①在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路程就等于位移大小.(×)[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大小]②物体的位移可能为正值,可能为负值,且可以描述任何运动轨迹.6. 速度的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公式:t s v =[注意]:①平均速度用v 表示.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之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之比值.(速率定义:物体的运动路程(轨迹长度)与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值)对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与时刻(位置)对应;平均速度与时间(位移)对应. 113②速率是标量.③速度方向是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是位移方向.④瞬时速度是描述物体通过某位置或者某时刻物体运动的快慢.7.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与改变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公式:tv a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或速度的变化方向),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m/s 2.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注意]:①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运动在变化,无论速度的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大、小或零,物体的加速度大.②速度的变化就是指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③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方向一致,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物体做加速度运动;方向相反,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物体做减速度运动;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随时间增大不变化,物体做匀速运动.④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各点斜率 ,表示物体在这一时刻的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应为倾斜直线]). ⑤速度为负方向时位移也为负.(×)[竖直上抛运动]8. 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0+at[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①连续相等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之差相等.△s =at 2②初速度为零,从运动开始的连续相等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或平均速度)之比为1:3:5…..③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为s ,那么 2t v )2(0t v v +<2s v )2(220t v v +④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 1:v2=t1:t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⑤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s 1:s 2=t12:t2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⑥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经历连续相同位移所需时间之比1:)12(-: )23(-…)1(--n n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⑦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连续相等时间内末速度之比为=n v v v v ...::3211:2:3…(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反之) ⑧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212n N S S n N -=(N S 表示第N 秒位移,n S 表示前n 秒位移)⑵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20)(21t t v v v t s v =+== tv k ∆∆=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1/2at2[注意]:v t2 -v02=2as9.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匀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用g表示.在地球两极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大,赤道附近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小.[注意]: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不同轻重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10. 竖直上抛运动: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注意]:①运动到最高点v= 0,a = -g(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max=v02 /2g,所需时间t =v0/g.③质点在通过同一高度位置时,上升速度与下落速度大小相等;物体在通过一段高度过程中,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t =2v0/g).§.3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注意]:①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力不是产生物体速度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或者方向的原因.③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速度方向的改变,只要其中一种发生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方向在变,有加速度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 一切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注意]: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②惯性不是力,而是一种性质.因此“惯性力”或“惯性作用”的提法是不妥的.③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④物体越重,物体的惯性越大.(×)[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其重力是不同的,而质量是不变的,且物体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受力、速度大小等因素无关]⑤物体的惯性大小是描述物体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弱,物体的惯性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物体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亦然.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注意]: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②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是1kg 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 N.(kg·m/s2=N;kg·m/s2·m=J;1 N=105达因,1达因=1g·cm/s2)③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即只有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④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4.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合= ma[注意]:①a与F同向;且a与F有瞬时对应关系,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②当F=0时,a=0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③若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倾角为θ的斜角滑下,那加速度a=g(sinθ-μcosθ).(斜面光滑,a=g sinθ)④一个水平恒力使质量m1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a1的加速度,也能使质量为m2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a 2的加速度,则此力能使m 1 + m 2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产生加速度a 等于a 1a 2 / a 1+a 2或m 1a 1/(m 1+m 2)、m 2a 2/(m 1+m 2).⑤惯性参考系:以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为参考物.非惯性参考系:以具有加速度的物体为参考物.5.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注意]: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同之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大小,同性质;不同之处:方向相反,作用的物体不同.②二力平衡两个力的性质可相同,可不同;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直观区别:看它们是否因相互作用而产生.(例:重力和支持力,由于重力不是由支持力产生,因此这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6.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性质.7. ⑴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即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即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这种状态,叫做完全失重状态. 即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 = g 时称物体完全失重,处于完全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例:处于完全失重的液体不产生压强,也不产生浮力.对P=ρgh 和F 浮=ρ液V 排g 只有在液体无加速度时才成立.若当液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时,g 的取值是9.8+a 当液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g 的取值是9.8-a 当液体处于完全失重,g 等于9.8-9.8=0)[注意]:①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没有发生变化.②匀减速下降、匀加速上升⇒F N -G =ma F N =m (g +a );匀加速下降、匀减速上升⇒G -F N =ma F N =m (g-a )③一只有孔且装满水的水桶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水由于完全失重而不会从桶中流出. §. 4 第五章 曲线运动1. ⑴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⑵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所受合外力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⑷曲线运动的特点: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质点的路程总大于位移大小;质点作曲线运动时,受到合外力和相应的速度一定不为零,并总指向曲线内侧.[注意]:①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是变化的.(×)[此力不一定变化]②两个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则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③已知两个分运动都是匀加(互成一定角度,不共线)则合运动是:1合合与v a 共线是匀加直线运动;2合合与v a 不共线是匀变曲线运动.④一个分运动是匀速,另一个是匀加(初速度为零),则合运动:1合合与v a 共线⎪⎩⎪⎨⎧-=+=atv v at v v 00合合反向,同向, 2合合与v a 不共线:匀变速曲线运动.2. 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注意]:平抛运动性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 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结论一:y x tan tan 2=结论二:B 点坐标)0,21(x . 3. 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圆弧的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注意]:①匀速圆周运动(性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是瞬时加速度、速度矢量方向不断改变的变速运动.(“匀速”指速率不变)②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线速度来描述. (v 为线速度大小,s 为弧长)线速度的方向在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不断变化).③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角速度来描述.(国际制单位:弧度每秒,符号是rad/s )tϕω=(ω为角速度符号,ϕ为半径转过角度)④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周期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周期性的运动)符号:T (N tT =,t 为时间,N 为圈数).周期长说明物体运动的慢,周期短说明物体运动的快.周期的倒数是频率,符号f .频率高说明物体运动的快,频率低说明物体运动的慢.⑤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转速来描述.转速是指每秒转过的圈数,用符号n 表示.单位转每秒,符号..r/s ...(n 换成这个单位才等于f ). ⑥T f 1= n f T πππω222=== r rf Tr v ωππ===22 ⑦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的转动物体,其角速度大小、周期、转速相等.............(共轴转动);用皮带传动、铰链转动、齿轮咬合都满足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⑧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周期、转速不变的运动,物体满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有向心力、初速度不为零.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方向,不改变大小(向心加速度的作用: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4. 向心力定义:使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合外力.[注意]:①向心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方向时刻在变化,是一个变力.②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的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③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F 向心= 5. 向心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心.r n r Tr f r v r m F a 22222)2()2()2(πππω====== [注意]:①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②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但时刻在变化,是一个变加速度.v =s t r n m r f m r T m r v m r m 22222)2()2()2(πππω====③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速度方向是轨迹的切线方向,加速度方向是合外力方向)6. 匀速圆周运动实例分析:⑴火车转弯情况:外轨略高于内轨,使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以减少火车轮缘对外轨的压力.①当火车行使速率v 等于v 规定时,F 合=F 向心,内、外轨道对轮缘都没有侧压力.②当火车行使速率v 大于v 规定时,F 合<F 向心,外轨道对轮缘都有侧压力.③当火车行使速率v 小于v 规定时,F 合>F 向心,内轨道对轮缘都有侧压力.⑵没有支承物的物体(如水流星)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①当2R v m mg =,即Rg v =,水恰能过最高点不洒出,这就是水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②当2R v m mg ,即Rg v ,水不能过最高点而洒出; ③当2R v m mg ,即Rg v ,水能过最高点不洒出,这时水的重力和杯对水的压力提供向心力. ⑶有支承物的物体(如汽车过拱桥)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①当v =0时,02=R vm ,支承物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mg ,这就是物体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②当Rg v 时,2R vm mg ,支承物对物体产生支持力,且支持力随v 的减小而增大,范围(0~mg ) ③当Rg v =时,2Rv m mg =,支承物对物体既没有拉力,也没有支持力. ④当Rg v 时,2Rv m mg ,支承物对物体产生拉力,且拉力随v 的增大而增大.(如果支承物对物体无拉力,物体将脱离支承物)7.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离心运动.反之,为向心运动.§.5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1.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要互相吸引,引力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注意]:①万有引力定律公式:221rm m G F =(G 为引力常数,其值为6.67×10-11N ·m 2/kg 2) ②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的测出了引力常量.③天体间的作用力主要是万有引力.④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一质点的万有引力合力为零.⑤天体球体积:V =334R π;天体密度:3233r GT R πρ=(由R m R GMm 22ω= T πω2= ρπ234r M =,r 指球体半径,R 指轨道半径,当R =r 时,23GT πρ=) ⑥从牛顿做的“月—地”实验得出: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的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2. 重力和万有引力:物体重力是地球引力的一个分力.如图,万有引力F 的另一个分力F 1是使物体随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越靠近赤道(纬度越低),物体绕地轴运动的向心力F 1就越大,重力就越小;反之,纬度越高(靠近地球两极)力F 1就 越小,重力就越大.在两极,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在赤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加上向心力.⑴物体的重力随地面高度h 的变化情况: 物体的重力近似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即近似等于2)(h R Mm G +,可见物体的重力随h 的增大而减小,由G=mg 得g 随h 的增大而减小.⑵在地球表面(忽略地球自转影响):22gr GM rMm G mg =⇒= (g 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r 为地球半径)⑶当物体位于地面以下时,所受重力也比地面要小,物体越接近地心,重力越小,物体在地心时,其重力为零.3. 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叫做宇宙第一速度.(7.9km/s )⑴当物体速度大于或等于11.2km/s 时,卫星或脱离地球引力,不绕地球运行,称这个速度为宇宙第二速度.宇宙第三速度:大于或等于16.7km/s.⑵卫星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关系:r GM v r v m r Mm G ==,22;322,r GM r m r Mm G ==ωω;GM r T r T m rMm G 32224,)2(ππ==;开普勒第三定律:32/r T =k=⇒24π中心天体GM k 由中心天体的质量决定. ⑶地球的同步卫星轨道只有一条,它到地球的高度是一定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转速度r gR v /20=(R 0为地球半径,r 为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 m in 85,km /s 9.7min max ==T v ⇒即轨地r R =时);人造卫星周期GMr T 32π=(M 为中心天体,r 为轨道半径),可见人造卫星的周期和自身质量无关,只和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圆周轨道半径有关.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等于重力,重力加速度等于向心加速度,在卫星里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密度计、电子称、摆钟等. ⑷“双星”问题:角速度相等.2221ωR Gm r =、22121ωR Gm r =;212211R m Gm r m =ω…①;212222R m Gm r m =ω…②;R r r =+21…③;由①②③解得.§.6 第七章 机械能1. ⑴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⑵功(符号w )是一个标量,W=Fs cos α(α是力和位移的夹角,F 应是恒力)①如果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则s 为物体的位移.②如果力是间接作用在物体上,则s 为作用点的位移.[注意]:①1J 等于1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 的位移时所做的功.m 2。
高中物理教案(通用10篇)
高中物理教案(通用10篇)高中物理教案篇1课题:碰撞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碰撞的特点,物体间相互作用时间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
2、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了解正碰、斜碰及广义碰撞散射的概念。
3、初步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重点:强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1、碰撞的特点:物体间互相作用时间短,互相作用力很大。
2、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不仅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碰撞前后系统动能之和不变3、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仅动量守恒、机械能减少,碰撞后系统动能和小于碰撞前系统动能和,若系统结合成一个整体,则机械能损失最大。
4、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5、广义碰撞散射6、例题例1、在气垫导轨上,一个质量为600g的滑块以15cm/s的速度与另一个质量为400g、速度为10cm/s方向相反的滑块迎面相撞,碰撞后两个滑块并在一起,求碰撞后的滑块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例2、质量为m速度为υ的A球跟质量为3m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
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允许有不同的值。
请你论证: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是以下值吗?(1)0.6υ(2)0.4υ(3)0.2υ。
7、小结:略8、学生作业P19③⑤高中物理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乒乓球、漏斗、大小不同的试管、水、烧杯、水槽、惯性演示器、酒精灯、烧瓶、录音机、小人、扬声器、放大镜、纸板、铁架台、集气瓶。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滑动摩擦力
F=μFn
万有引力
向心力
回复力
F=-kx
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
α是F₁与F₂的夹角
θ是F合与F₁的夹角
正交分解法
θ是F合与x轴的夹角
共点力平衡
F合=0
3.加速度、力学定理定律
加 速 度
决定式
a=F/m
定义式
a=△v/△t
匀变速直线运动
a=△x/T2
匀速圆周运动
弹簧振子
力 学 定 理 定律
磁场
磁感应
强度
定义式
转化式
磁场力
安培力
F=BILsin0
洛伦兹力
F=quB(v⊥B)
带电粒子只受洛伦兹力做匀速圆周运动时(v⊥B)
半径
周期
电 磁 感 应
法拉第电磁
感应定律
导线平动切割
磁感线
E=BLusin0
导线转动切割
磁感线
线圈转动切割
磁感线
E=nBSosino
电势差
定义式
电势
定义式
φ=Ep/q
电功
匀强电场
W=gEd
定义式
WAB=qUAB
电容
定义式
决定式
5. 电路
电路
电流
电阻串联
R=R₁+R₂+R
电阻并联
电池串联
E=nE,r点=nr
电池并联
E总=E,r总=r/n
欧姆定律
U=E-Ir
或
电阻定律
或电阻率
电功
W=UIt
电热
Q=I²Rt
功率
P=UI,P=I²R
6.磁场、电磁感应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减小,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相反,所以负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增大,但电势都是沿场强方向减小。
1、原因电势能,电场力,功的关系与重力势能,重力,功的关系很相似。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电势能的原因就是电场力有做功的能力,凡是势能规律几乎都是如此,电场力正做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负做功,电势能增大,在做正功的过程中,电势能通过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电势能减小。
静电力做的正功功=电势能的减小量,静电力做的负功=电势能的增加量(1)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位移方向夹角,小于____度为正功,大于____度为负功;(2)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夹角,小于____度为正功,大于____度为负功;(3)看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
怎么学习高中物理要想学好物理,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就是要不屈不挠地去学习。
____把“陌生”变成“透彻”!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势能”“电势”“电势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纳它,再通过听老师讲解、对比、应用理解它。
要有一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
这样时间长了,应用多了,陌生的就变成了透彻的了。
3.要注意学习上的八个环节4.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中是不行的。
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听课时间有限,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伸会逐渐遗忘,没有笔记我们以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复习。
高中物理复习技巧1.模型归类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一类题目。
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E变小B.U变大C.EP不变D.电荷仍保持静止
7.一个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某时刻速度方向如图,受到的重力和洛仑磁力的合力方向
恰好与速度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那么接下去的一小段时间内,带电粒子()[来源:学§科§网]
A.可能作匀减速运动B.不可能作匀减速运动
13.(1)由E=Blv得E=0.8V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水平外力F的功率等于闭合回路的电功率P=,
所以P=3.2 W.[来源:学科网ZXXK]
14.(1)
Q=CUC=10×10-6×3C=3×10-5C’
(2)Q/=CE=10×10-6×9C=9×10-5CQR1=ΔQ=Q/-Q=9×10-5C-3×10-5C=6×10-5C
2.如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
电势分别为UA=17V,UB=2V,UC=-4V。由此可得D点的电势UD为()
A.15VB.6VC.11VD.21V
3.图示为汽车蓄电池与车灯、启动电动机组成的电路,蓄电池内阻为
0.05Ω,电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只接通S1时,电流表示数为10A,电压表
C.开始穿出磁场时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D.开始穿出磁场时感应电流最大
10.如图所示,金属导轨上的导体棒ab在匀强磁场中沿导轨做下列哪种运动时,
铜制线圈c中将有感应电流产生且被螺线管吸引()
A.向右做匀速运动B.向左做减速运动[来源:学|科|网Z|X|X|K]
C.向右做减速运动D.向右做加速运动
三、简答题:共24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a=10m/s2,m=0.1kg.
示数为12V,再接通S2,启动电动机时,电流表示数变为8A,则此时通过
启动电动机的电流是()
A.2AB.8A
C.42AD.50A
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为灯泡,线圈L的自感系数较大(直流电阻较小),先合上电键K,过一段时间突然断开K,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立即熄灭
B.灯泡逐渐变暗最后熄灭
导体棒在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v表示其速度,t表示时间,则有
v=at①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E=Blv②
在导体棒、轨道和电阻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产生电流
I= ③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为
f=IBl④
各式,得
⑥
由图像上取两点的坐标(0,1)和(30,4)代入⑥式,可解得
(2)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W。
[来源:学科网ZXXK]
12.在测定一 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①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大约为1.0 )
②电压表V(0~15V)
③电流表A(0~0.6A、内阻0.1 )
④电流表G(满偏电流3mA、内阻Rg=10 )[来源:Z,xx,]
11.某同学使用了如下器材:电源E(电动势12V);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约15KΩ);电流表A(量程100mA,内阻约10Ω);滑 动变阻器(最大电阻为50Ω);单刀单掷开关;导线若干。测出了一个小灯泡的伏 安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
(1)请在图乙的虚线方框中画出此实验电路。
高二物理期末模拟考试卷2011-1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就为零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就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就越大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就越大
C.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D.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8.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x时,若不知Rx的大约数值,为了选择正确的电流表接法以
减小误差,可将仪器如图所示接好,只空出一个电压表的一个接头K,然后将K分别
与a,b接触一下,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则()
A.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aB.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b
(1)电子的质量是多少?
(2)穿过磁场的时间是多少?
(3)若改变初速度,使电子刚好不能从A边射出,则此时速度v是多少?
[来源:学§科§网Z§X§X§K]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Ⅰ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y轴 射入电场,经x轴上的N点与x轴正方向成θ=60°角射入磁场,最后从y轴负半轴上的P点垂直于y轴射出磁场,如图所示。不计粒子重力,求:(1)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总时间t.
四、计算或论述题:共61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0.50 m,左端接一电阻R=0.20Ω,磁感应强度B=0.40 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导体棒ac垂直放在导轨上,并能无摩擦地沿导轨滑动,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当ac以v=4.0 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滑动时.求:(1)ac棒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2)维持ac棒做匀速运动的水平外力F的功率大小.
[来源:学科网]
17.如图甲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 两轨道间距l=0.20m,电阻R=1.0Ω,有一导体棒静止地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直,棒及轨道的电阻皆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50T的匀强磁 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现用一水平力F沿轨道方向拉棒,使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求棒的质量m和加速度a.
C.灯泡会亮一下再熄灭,且灯泡中电流方向与K断开前方向相同[来源:]
D.灯泡会亮一下再熄灭,且灯泡中电流方向与K断开前方向相反
5.如 图所示,实线表示未标出方向的电场线,虚线表示一个不计重力的离子穿越电场时的运动轨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离子在A点加速度一定小于B点的加速度B.该离子一定是负离子
16.(1)设N点速度v, =cosθv=2v0qUMN= mv2- mv UMN=
(2)qvB= r= (3)ON=rsinθON=v0t1t1=
T= t2= = t=t1+t2=
17.外力F作用于导体棒上,使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必均匀增加,感应电流均匀增加,安培力均匀增加,这样就导致外力F随时间t均匀增加,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找出外力F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再从图像上取两点的坐标(0,1)和(30,4)代入,解方程组即可得出答案.
官林中学高二物理期末模拟考试卷B答案
一、单选题:1、D2、C3、D4、D5、A
二、多选题:6、BCD7、BD8、BC9、BC10、BC
11.(1)电路右图所示(2) 约1.2
12.(1)R1(2)电路图如右图所示(有任何错误不得分)
⑶1.47(2分)(1.46~1.48均给2分)0.83 (2分) (0.81~0.85均给2分)
1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9V,内电阻r=2Ω,定值电阻R1=6Ω,R2=10Ω,R3=6Ω,电容器的电容=10μF.
⑴保持开关S1、S2闭合,求电容器C的带电量;⑵保持开关S1闭合,将开关S2断开, 求断开开关S2后流过电阻R2的电量。
15.如图,一束电子(电量为e)以速度v0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宽为d的匀强磁场中,穿出 磁场的速度方向与电子原来的入射方向的夹角为30°,求:
C.A点电势一定高于B点电势D.离子在A点的动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动能
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 D是一只理想二极管(a正极:电流只能从a流向b,而不能从b流向a).平行 板电容器A、B[来源:学_科_网]
两极板间有一电荷在P点处于静止.以E表示两极板间电场强度,U表示两极板间电压,EP表示
C.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aD.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b
9.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OPQ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另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以恒定的速度沿垂直于磁场方向穿过磁 场,穿越过程中速度始终与AB边垂直且保持AC平行于OQ。关于线框中的感应电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始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B.开始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最大
⑤滑动变阻器R1(0~10 、10A)
⑥滑动变阻器R2(0~100 、1A)
⑦定值电阻R3=990
⑧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填写字母代号)
(2)请 在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标上所选用器材的符号。
(3)上图为某一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 。
15.(1)设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道半径为r电子的质量是m由几何关系得:r=dlsin30=2d………①[来源:Z_xx_]
电子在磁场中运动Bev0= r= .................②由①②得:m=
(2)电子运动轨迹圆心角θ=30°周期T= 穿过磁场的时间t= = = =
(3)电子刚好不能从A边射出电子轨道半径为r’=d由Bev= 得: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