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学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学现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位哲人这样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
”现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以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这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涉及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各学科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纷纷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
那么思想政治课如何应对新课程革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没有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好地结合起来,新课程改革强调师生的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这意味着上课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共同学习,上课不是老师一味地传授知识,不是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心与心的交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当前构建新型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注意力、思考力和想像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原则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
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努力: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以有能力。
从教师自身来说,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务学生、务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3 创 设 良好 的 教 学 情 境 . 每 一 个 学 生 获得 成 功 的体 验 让 在 课 堂 教 学 中设 置 各 种 良好 的课 堂 教 学情 境 ,使 学 习 活 动 成 为 发 自 内心 的需 要 , 利 于 实 现 “ 识 与 技 能 , 程 与 方 法 , 有 知 过 情
学 生 的 发 展 ” 。
“ 发现 式 教 学 模 式 ” ,重 视 发 挥 学 生 学 习情 绪 作 用 的 “ 景 教 学 情 法 ” 等 。 论 采取 什 么教 学 方 法 , 有其 积极 的一 面 , 等 无 都 也有 其 局 限性 , 们 应 灵 活 运用 和 整合 , 正 确 的 教学 方 法 来 提 高 课 堂教 我 用
感 、 度和价值观” 态 的三 维 目标 。 谐 课 堂 的情 境 创 设 , 贴 近 学 和 应 生 生 活 实 际 , 重 学 生 的 心理 体 验 , 重 人 文 性 , 丰 富 的实 践 注 注 以
活 动 为 主 线 , 分 发 挥 学 生 的积 极 性 、 动性 、 与 性 , 导 学 生 充 主 参 指
现来 学 习 ,要 把 学 习 知 识 的 过 程 和 探索 知识 的过 程 统 一 起 来 的
学 会 学 习 , 学 生 真 正 成 为 学 习 的主 体 。例 如 创 设 问 题 情 境 、 使 故 事 情 境 、 乐 情 境 、 作 探 究 情 境 等 。 时 应 多运 用 激 励 性 评 价 , 音 合 同 多 采 用 激 励 、 醒 、 舞 的机 制 。 肯 定 每一 位 学 生 取 得 的每 一 个 唤 鼓 进 步 , 所 有 学 生 都 享 受 到 成 功 的 体 验 , 正 做 到 “ 了每 一 位 让 真 为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摘要】本文围绕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影响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接着从理念、内容和目标、方法和手段、资源保障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具体实践和发展。
最后总结了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意义,以及展望了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影响,并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背景、影响、现状、问题、理念、内容、目标、方法、手段、资源保障、评价机制、意义、展望1. 引言1.1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影响新课程改革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这对于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社会,更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倡导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思想政治教学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和新的方法,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得到创新和提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引导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政治意识。
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一些现状和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灌输性教学,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
学生在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思考和独立思辨能力,难以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于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缺乏实际性和引导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对于传统的知识传授已经感到乏味和无趣,需要更加生动、具体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和问题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 一、让课堂灵动起来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常常会 遇到一些共同的课堂问题:什么样的思想政治课 教学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呢?新课程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的人误 以为有了“配对或小组活动”便有了“合作”; 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 自学,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持纪律。
活联系紧密的观点。 ▪ 有所改造——结合地方特色、时事新闻、生活热点
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取代教材中的部分探究活动。
(二)合作探究 实现发展
▪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 教师将广义上的“问题”交给学生,可以真 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 案例:在人教版必修(4)《哲学与生活》的 第十二课第三框《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教学案例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各有各法 、但要得法。
▪ 教学有法:法规、规律、原则、课程标准等。 ▪ 各有各法:照本宣科式(划书背书式)、教案剧式、
天马行空式、缤纷活动式、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 法、教学案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 ▪ 但要得法:轻松——学生喜欢学、老师乐意教;
▪ 1、由掌控者变为促进者
▪ 案例:在人教版《生活与哲学》《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教学过程
2、由权威者变为合作者
作为合作者,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 学习目标,让学生明了自己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 如何才能扮演好合作者的角色呢? ▪ 为学生预设思维的空间、成长的平台。 ▪ 相信孩子们的能力
学生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教师在 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合理预设一定的情境,师生以 饱满的热情进行情感交流,通过教师的教,结合学 生的情感因素,从而并借助于情感对认知的激活功 能而实现的。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转变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目的是要把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完善其人格,开发其潜能。
这是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更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
在新一轮课改浪潮中,我们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以下是笔者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由传统的“学科本位”转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的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索、思考的过程等等。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一味认真听讲、机械回答问题、认真记好课堂笔记等,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将改变一味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被动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人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取向。
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二、自身角色的转变——由课堂中的“演员”转变为“导演”。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上往往教师充当的是演员的角色,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一味要求学生适应单一的教师,而是让教师适应风格迥异的学生。
因此,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由课堂中的“演员”的的角色向“导演”的角色转变。
我认为,转变角色最关键是把课堂让出来。
一堂课45分钟,教师精讲——只讲15至20分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只能讲重点难点,剩下的时间由学生自学、讨论、辨论、练习等。
教师只能帮助学生思考,不能越俎代疱。
一节课的开始引入、结尾总结,中间难点重点由教师讲,其他可由学生自己学、自己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教育 技术装备
安京子
笔者认 为, 差生 ” “ ” “ 的 差 主要在 于他 的状 态差 。 他们 事 情 由于 贪玩 , 迷 于游 戏 , 因家庭 问题 、 种不 良习惯 、 沉 或 种 教 事 今 师 教育 不 当等原 因而导 致 学习成 绩相 对 滞后 , 德 品质 滑 要 坚 道 坡, 表现 不佳 等 。 在学校 分 数决定 “ 差”“ ” 优 的制度 下, 他
了知 识。
活 动课 还可 以使 道德 教育达 到 “ 随风 潜入夜 , 物细 润
3注意理论的形象性。 ) 针对内 的抽象性, 容 教师要想办法 无声” 的境界。 传统的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
把抽象的知识 以形象的方式表达 出来。比如: 运用投 影片、 漫 现代 的学 生, 收效甚 微 , 至是徒 劳无 功的; 其 甚 而开展多种
轻松 自然 。
.
政治课 的整体教学质量。
培 养 学生 的能力 , 发掘 学生 的潜 能 , 现代教 育 的主 是 学 必须 紧密 结合 国内外 形势 。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 、 时代 的进 要特 征, 也是社会 发展的需要 。 动课 的设 置和开展 应该充 活 步, 需要不断更新知识、 充实内容, 从而使理论更加切合实 分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 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 际, 增强政 治课 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 比如在讲爱 国情 操 时, 通 过开展多种形式 的活 动课 , 让学生接触 社会, 增强交 际能
反复强调 多次 , 但做题 时仍 是有大部分学生 出 。 错 弊病 地 获取知 识 , 用知识 ; 运 去开发学生创造 的潜能 , 养学 生 培
存在着 “ 填鸭式 … ‘ 满宣灌… ‘ 一言窒… ‘ 说教式” 的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多引导学生 开动脑筋 , 要 鼓励 学生标新立 教9 备一张嘴、 —支粉笔就可以 学, 开辱 这样就 异 , 不满 足现 成 的方法 和答案 , 鼓励 其去怀 疑、 去超 越 、 去
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析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摘要: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对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既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的好机遇,也是一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大胆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新课标教师素质导入多媒体一、政治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新课标下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首先,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用自己的学识、思想、行为去影响、促进甚至激发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引发学生的思索和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共鸣,鼓励学生积极地讨论和表达,形成见仁见智的观点和看法。
由此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主、客体的双向关系:教师既是主体,引导学生去思索的主体,同时,又是学生的审视、学习的客体。
学生既是学知识的主体,也是教师学习、研究、互动的客体。
正是这种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使教学中的互动产生特殊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双方的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
达到这一效果就能师生双方和谐、协调地合作,使整个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其次,师生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施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现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整个学校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民主的关系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
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民主的关系使师生心理积极互感,促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享受着”授予”的权威,而学生则始终处于”缺失”、”接受”的地位。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平等性,就必须改变师生这种在人格上的不平等现状,建立一种平等自由、资讯分享、互助互进的伙伴性关系。
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自己从尊者的位置上走下来,一方面把学生从卑者的地位提上去,二者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参与教学、管理课堂,以实现个体完善的教育目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途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的核心。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按着互动的思路去组织教学,去把握新课程教学的本质。
要实现互动,教师必须注意创设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适合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领域,拓展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仍然主导着课堂,它严重损害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遏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久而久之,学生不喜欢政治课,师生关系错位,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改变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课堂教学充满情感,情感教育应该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在具体教学活动中。
首先,教师要创设温馨、愉悦的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教学“维护祖国统一”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观看香港、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那庄严的场面,令学生油然而生敬意,真正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产生强烈的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强烈的情感使枯燥的思想政治课有了浓重的人文色彩,让学生从此喜欢上了政治课。
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最新教育资料
新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思想政治教学的态度,也要从以前的只注重教学结果和目的而忽视教学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向重视教学过程和培养能力转变。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改善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而使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具有高效的教学效率。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人文精神、情感理念恰到好处地融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以及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将知识逐一牢固地掌握,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美好。
要想实现这一美好的教学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活用教材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教材只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想要教好课,使学生受益匪浅,还得教师善于运用教材。
”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有很强的驾驭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整理、选取、补充和设计,从而让思想政治教材更好地为我们教学所服务。
教师在活用教材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使教材生动形象,富有趣味。
政治教材内容比较死板、单一,课本上都是理论性的知识,学生会感到非常乏味。
为此,教师需要充分依据教材,整理教材,使那些原本生硬、死板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
2.要使教材平易近人,容易理解。
思想政治传授的内容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但是当我们教师对教材进行整理后,用比较生活化的语言或是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来做比较、打比喻,就会使知识更容易理解,这样平易近人的教学也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产生好感。
教师依靠教材,将教材内容变为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形式传授给学生,通过合理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用问题引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问题是学生思考的驱动力。
有趣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思考和辨别的能力,但是乏味生硬的问题则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对政治教学失去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小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
”而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深感初中思想政治课难上,现在的学生难教。
学生的体会是政治课没有新意,枯燥无味,这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应该从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上深刻反思,找出应对之策。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达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等等。
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
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促使你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创新活动,主动积极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思考、探索、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探求。
要鼓励学生表现与众不同的创见,提倡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问题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种教学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在这方面,教师要善动脑,肯动脑,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心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教学,进而改变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状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策略1. 引言1.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政治学科作为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直备受重视。
新课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提倡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批判思维,这与高中政治教学的宗旨不谋而合。
通过高中政治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政治、社会文化和国际事务,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高中政治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挑战。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政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这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新课程改革提倡跨学科融合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鼓励政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知识的整合和联通。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拓展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高中政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丰富多彩的未来。
2. 正文2.1 了解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是指政治教学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政治理念、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随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到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种新的情况,我们必须调整教学方式,使其符合新的课程要求。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从激发学生的政治思想发展的角度出发,跳出“单一视角”,开拓“多面发展”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健全学生完全参与、自主发展和互动学习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和老师,同学之间和谐共处,培养学生价值意识深入、原则意识鲜明和道德情操坚韧。
教师更应注重思想性、形式性的完美结合,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案例分析、研究讨论、叙说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指导性多一些,使学生学习与思考结合,互相激励,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实现教学相长。
在管理上,注重以德育为核心,以惩为主,以肯为辅,坚持自觉教育,意识教育,规范教育,使学生学习有序,教师管理有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借鉴国外先进的课堂管理实践,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思想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1. 引言1.1 引言简介在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政治认同是个体对于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和国家发展方向的认同感,而公共参与素养是指个人参与公共事务、公民社会组织和政治决策的能力和素质。
这两者的培养既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可以在学生中培养出健康的政治认同和积极的公共参与素养,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在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素养。
学生不仅需要了解政治知识,更需要具备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融入和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需要有所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2. 正文2.1 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性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特定政治体制、价值观念和政治领袖的认同程度,是个体与政治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
而公共参与素养则是指人们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包括批判思维、民主参与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素养至关重要。
政治认同能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理念,增强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公共参与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素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发展。
通过在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重视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理解政治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民主参与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培养。
2.2 培养政治认同的方法培养政治认同的方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个性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个性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也在持续推进,要求学校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递向个性化发展转变。
同时,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中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个性化,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实现,以提高学生的成长,增强他们的发展实力。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 研究目的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个性化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和探讨,探究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
具体目的包括:(1)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个性化的概念、特点、意义及其实现方法进行探析;(2)分析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个性化实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个性化实现的方法、策略和评价体系;(4)以某高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个性化实现策略的有效性。
2. 研究意义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本研究的意义如下:(1)能够拓展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探究如何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3)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让他们从传统的方法中解放出来;(4)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研究方案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探讨到实证验证,全面深入研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个性化实现策略。
2. 研究内容(1)理论探讨文献综述、概念分析、发展趋势(2)现状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方法探索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个性化实现的方法、策略和评价体系(4)实证研究以某高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个性化实现策略的有效性3. 研究期限本研究的预计时间为一年。
新课程改革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学法呈现多元化趋势。
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课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政治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结合的教育原则,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
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效果。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大量使用社会热点新闻,并巧妙运用各种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高一经济常识中我在讲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时,联系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的材料,组织学生讨论:我国社会矿难的频频发生是偶然的吗?从中暴露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制止悲剧的发生?你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吗?学生的情绪激昂,讨论热烈,对我国一些企业以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浪费争得经济发展的粗放性增长方式,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同时也指出我国急需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注重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迫切性。
我所选择的材料比较典型,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材料的运用不是只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而是充分考虑了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引出理论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真正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
二要改革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状况,深入研究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
---------------------------------------------------------------最新资料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有效的帮助和正确指导。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要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为思想品德课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发展。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一、结合时政热点,显现知识性结合时政热点,体现国家意志,是新课程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政治眼光捕捉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信息,及时将热点信息与教材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使时政显现知识化趋势。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时政热点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更要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
如教学九年级教材实现祖国统一这一课时,笔者以西藏 3. 14 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为背景,请学生思考自治区政府严厉打击这一犯罪行径表明了什么?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结合教师点1 / 6拨得出结论:我国法律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人民进入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时代: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青少年要热爱祖国。
维护民族团结。
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他们得到了主动的发展。
二、重视能力,突出灵活性 1. 创设问题情境,注重能力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以文字、漫画、格言等大量材料为背景,突破过去那种单一地讲是什么、有哪些、为什么、怎么样等传统教法,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 曲引入 、 问题巧设等引入方式来学 习新 的知识。 第五 , 引导合作探究活动。所谓 的合作探究 , 就 是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 活动 。它是指教学 过程是在教 师 的启发诱导下 ,以学生独立 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 呢? 为前提 , 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 内容 , 以学生周 围世 课 前 的 积 极 引导 界和生活实际为参 照对象 ,为学生提供 充分 自由表 课前 学生 的充分准备 ,为课程 的学习起到 了铺 达 、 质疑 、 探究 、 讨 论 问题 的机会 , 让学 生通 过个人 、 垫 的作用 ,是不可缺少 的环节。除了传统 的预习作 小组 、 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 , 将 自己所学知 业、 课 本预 习, 图书馆书籍 的翻 阅外 , 还要充分 发挥 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 ,是教师和 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 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首先 , 找准探究 的对象 , 准 学 习工具 ,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的能力 , 即搜集和处理 确把握探究 内容与本框题知识或本课 的关系 。探究 信息的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 的到来 , 信 息技术被称为 活动具有强烈 的开放性 ,只有在准确把握综合探究 “ 人类通用智力工具 ” ,信息素养 已成为 了同传统文 与课程标准关系的基础上 ,才能使学生在开放的探 化的“ 读、 写、 算” 一样的生存 能力之一 。学生信息素 究活动 中遵循课程标 准提供 的基本价值标准 ,在课 养 的培养正 在引起世界各 国越来越广泛 的重视 , 并 程标准预设 的轨道上 , 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 , 而不是 逐渐 纳入从小 学到 大学 的教 育 目标与评 价体 系之 进入漫无边际 的发散 、 扩张 的误区 , 使学生沿着正确 中, 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 的一项重要指标 。 信息素 的方 向发 展 , 进行 有 效 的探 究 活 动 。 养 的提高 日益成为世界各 国教育界乃 至社会各界关 其次 , 教师积极地指导学生探究活动 , 组织探究 注 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作为新世 纪主人 的青少 活动。 教师指导时要做到“ 导而弗牵 , 强而弗抑 , 开而 年, 若缺乏信息 意识 , 没有信息 素养 , 就会成 为信息 弗 达 ” 。应 该 特 别 强调 教 师 适 时 的 、 必要 的 、 谨 慎的 、 社会的功能性文盲 , 被信 息社会所淘汰 。 面对鱼龙混 有效 的引导 , 使学 生从探究 中有所收获 , 有利于学生 杂、 汹涌而来 的信息潮流 , 如何选 择有效 的信息更好 发散性思维 的培养 , 学 生探究素质 的提高 。 教师何 时 地为 自己服务 , 是 当前要解决 的问题之一 , 也是搜集 介入探究 活动 呢? 如果介入 过早 , 会使学生的主动性 和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体现 。 受到束缚 ; 如果介 入得过 晚, 使学生 的活动处 于无序 二、 课 上有 效 引导 无效 的状态 。 教师重点指导探究 的方面是什么? 要把 离 开 教 师 的 引 导 和调 控 , 课堂将会变得盲 目, 离 与社会联 系密切 的,能解决重点难点的方 面探究 到 题万里 , 课 堂的有序就变成了无序 。 通过激发学生 的 位,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 , 针对当前 的就业形 学 习兴趣进行有效 的引导 , 才能使课堂活跃而有效。 势, 如何积极就业?通过探究 , 使学生更加理性地分 教师有效引导的方式有 以下几个方面。 以此 为压力和动力 , 通过奋斗 , 积极 第一 , 借助多媒体视频进行引导。 由于多媒体具 析就业 的形势 , 实现 自己的社会价值 和 自我价值 。 有数字化 、 大容 量 、 超 文本 、 虚 拟仿 真 、 远 程 共享 等特 就业 , 再次 , 探究活动要符合 学生认知水平 , 让 学生 在 点 ,从而使其在课堂教 学资源整合方面具 有其他媒 合作 、 探究 中提升 自身的素质。 由于探究课具有较 强 体( 如小黑板 、 模型等 ) 无可 比拟的优越 I 生。 教师充分 开放性 、 社会性 的特点 , 而学生还没有跨 利 用 多 媒 体 并 以学 生 容 易接 受 、吸收 、消 化 的形 式 的实 践 性 、 入真实的社会 ,为了完成探究的 目的就要做一些 必 ( 文本 、 图像 、 视频 、 音频等 ) 呈现 , 将极大地提高课 堂 1 . 占有大量 的感性材料 。通过互联 网 、 图 教学效果和效率。 但要注意不要过分地依赖多媒体 , 要 的准备 : 书馆 、 电视 、 报 刊 、 参观 、 调查 、 访谈等途径搜集信息 , 以其能否为课程服务来进行 取舍 , 避免 “ 拿来 主义” 这样可 以培养学生 的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 ,掌握 和“ 滥用主义” 。 例如在劳动和就业中 , 让学生搜 第二 , 借助图片进行引导 , 通过简单明晰的图片 第一手的感性 材料 。 集就业 的相关信息 。2 . 将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 的认 学 习新 的课 程 , 增 强 学 生 的记 忆 力 。 去粗取精 , 去伪存 第三, 借助模拟活动 、 小品等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识 。对感性材料要进行加工处理 , 由此及 彼 , 由表及 里。通过 比较 、 分析 、 归纳 、 类 的 内容 , 激发学生 自主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情境 真 , 演绎 、 综合等多种方式 , 提取材料 的观点 。 通过小 设 置一般要综合考虑课程 目标 , 学生特点 , 可用资源 比 、 师生合作 , 取长补短 , 突出重点 , 把 内容上升 和空间 、 时间等 因素 , 为 了激发学生发现 问题 、 解决 组合作 、 问题的兴趣 , 所设计的问题和情境要相符合 , 并具有 到理 性 的高 度 。 总之 , 教师 的引导 , 实效 的探究 , 真正发挥 教师 实践性 、 真实性 、 实效性 ; 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课 后更 必将会产生 良好 的课堂生成 , 好地了解课程 的内容 ,主动地利用教材资源开发潜 在课堂 中的主导作用 , 培养学生优 良的整合信 息的素养及拓展思路应变的 质, 完成 自我学习的任务 促 进 学 生 的全 面 发 展 。 第四, 信息材料 分析 引入学习 , 提升学生的分析 能力 , 和归纳能力 。除此 以外 , 还可 以通过直接语 言叙 述 、 ( 作者单位 : 河 南省 中华 会 计 函授 学校 漯 河分 校 )
。
新 课 程 视 窗 的思想政 治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 改变传统 的学 习方式 , 新课程教学要 以学生为主体 , 教师为主导 。 强调学生 的 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和探究 学习。怎样才能将这些理念 在课堂教学 中有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