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1节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教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说课稿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说课稿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
(1)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给予反馈。
(2)讨论:针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2.生生互动:
(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概念和过程。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生物学充满好奇,尤其是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经养成了通过课堂听讲、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3.确保清晰简洁:通过提前规划板书内容,确保板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使用简洁的语言和符号,避免冗余。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的问题。
应对措施:
1.通过设计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过程。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光合作用实验装置、植物样本、示意图等。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2.多媒体资源:PPT课件、光合作用动画、科普视频等。这些多媒体资源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更生动地讲解知识点。
3.技术工具:投影仪、计算机、互联网等。这些技术工具可以方便地在课堂上展示多媒体资源,实现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7课时)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7课时)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第7课时)安徽淮南洞山中学罗慧武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光合作用的实质与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对农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3.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对农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引入通过课件带领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

引出课题——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及应用。

(板书:第1节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及应用)回忆所学知识,对前述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尝试用公式表示光合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公式表达出来,对学生描述的公式进行点评。

[板书:一、光合作用的公式尝试用公式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二氧化碳+水淀粉(贮存能量)+氧气叶绿体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带领学生对公式进行分析:物质转变: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以淀粉为主的复杂有机物。

能量转化:光能转变成为储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板书:二、光合作用的实质1.物质转变:简单的无机物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2.能量转化: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提问:如果把绿叶当成制造有机物的“绿色工厂”,那么它的车间、机器、动力、原料、产物分别是什么?(车间是叶肉细胞;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通过思考,理解光合作用公式中蕴含的两种变化。

思考,联系所学的光合作用主要器官——叶的结构的知识进行回答。

概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在对公式分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理解。

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课件展示:各种食物、工业原料。

提问:这些食物最终来源于哪里?(板书:三、光合作用的意义1.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也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及人类利用的多种原料的来源。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5课时)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5课时)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第5课时)安徽淮南洞山中学罗慧武一、教学目标1.描述叶的基本形态。

2.通过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了解叶的排列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形成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二)教学难点叶的形态、排列方式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课件展示不同的叶的形态。

引导学生观察,分辨各种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问:叶的形态与光合作用有关吗?叶的展开状态与光合作用有关吗?引入课题。

[板书:第1节光合作用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一)——叶的形态]观察、对比。

思考。

探究叶的形态课件展示一片完全叶的结构。

教师讲述:完全叶的结构包括——叶柄、托叶、叶片。

课件展现不同的叶,引导学生辨别哪些是完全叶,哪些是不完全叶。

观察。

聆听。

观察、比较、辨别。

引导学生回答:大多数叶一般都具有什么结构?它们的功能主要是什么?课件展示大部分叶片的伸展状态。

追问:叶片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呢?追问:叶片平展后,上下表面接受阳光的照射相同吗?叶片上下表面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板书:)思考,回答:叶柄、叶片;叶柄连接茎和叶;叶片接受阳光照射。

思考、观察、讨论。

得出结论:叶片扁平、平展,易于接受阳光照射。

上表面颜色较深,下表面颜色较浅。

探究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课件展示:不同植物叶的排列方式。

引导学生观察叶的排列方式有哪些。

提问:相邻叶片的排列方式对于接受阳光照射有什么优势?教师讲述: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种——对生叶序、互生叶序、轮生叶序。

叶在茎上的这些排列方式使得相邻叶片互不遮挡阳光,有利于每片叶片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板书:)观察、归纳。

思考。

回答:相邻叶片互不遮挡阳光。

聆听,理解叶片形态、排列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有利于叶片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叶序——对生、互生、轮生——相邻叶片互不遮光叶片——扁平、平展——有利于接受阳光照射课堂拓展讲述:我们知道,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叶的形态结构与叶绿素的形成分布也有一定关系,那么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通过观察叶片的微观结构来验证。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说课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场所、过程、产物及影响因素。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课堂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检验学习效果。
2.小组讨论:针对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能力。
3.课堂展示:小组代表展示实验结果和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情感激励:通过讲述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向往和热情。
5.互动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及时反馈,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和探究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讲授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光合作用概念和过程。
4.互评互鉴: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不足,促进共同进步。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引导:以“为什么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问题,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好奇心。
2.生活实例: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现象,如太阳能电池、植物生长等,让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中心辐射式布局,以光合作用为中心,辐射出过程、产物、影响因素等主要内容。板书风格简洁明了,关键词突出,采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重点和次要点。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4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4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b.汇报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点的巩固。
2.教学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a.选择题:检验学生对光合作用基础知识的掌握。
b.填空题:巩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和过程。
c.讨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光合作用现象。
4.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合作用现象,如植物的生长、氧气的产生等。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c.光反应和暗反应: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阶段的特点和联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a.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光合作用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2.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体系。
a.知识梳理: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的定义、化学方程式、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
b.归纳总结:强调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多元教学,提高效果:
a.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提出问题:请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思考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有什么作用?
3.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和问题引导,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光合作用。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演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6CO2 + 6H2O +光能→ C6H12O6 + 6O2。
二、学情分析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思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绿色植物的基本组成,为学习光合作用奠定了基础。
1.书面作业:
(1)请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及基本过程,要求文字表述准确、条理清晰。
(2)分析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3)列举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并解释它们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实践作业:
(1)观察身边的绿色植物,了解它们在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光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4.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和互助精神,但分工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5.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普遍具有环保意识,但可能对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5)总结:通过思维导图、小组汇报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6课时)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6课时)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第6课时)安徽淮南洞山中学罗慧武一、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和观察叶的徒手切片,了解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通过制作叶的徒手切片,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观察叶的徒手切片,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叶的徒手切片。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引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叶片一般上表皮颜色深,下表皮颜色浅。

提问:1.为什么叶片一般上表皮呈深绿色,下表皮呈浅绿色?2.作为原料和产物,二氧化碳和氧气是如何进出叶片的?3.叶绿素又是如何在叶片中分布的呢?追问:如果想要解决以上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教师讲述:要想观察叶片的结构,必须制作叶的切片。

回忆相关知识。

思考、讨论。

意识到必须观察叶的微观结构。

聆听。

[板书:第1节光合作用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二)——叶片的结构]思考: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制作哪些部位的切片呢?思考、讨论,意识到必需制作叶横切面临时切片和叶表皮临时装片标本。

制作并观察叶的临时切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5页,讲解实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讲解操作方法,并示范。

提供永久切片用做对照。

提问:1.叶作为器官,由哪些组织构成?2.叶的横切面中,哪些部分是绿色的?3.靠近上表皮绿色部分多还是靠近下表皮绿色部分多?讲述: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有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分别称为上表皮和下表皮。

表皮上有气孔。

展示:叶的上下表皮装片标本。

提问:1.表皮是透明的吗?其上有没有绿色部分?2.在叶的表皮装片中,是上表皮气孔多,还是下表皮气孔多?讲述:气孔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

气孔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叶肉由许多叶肉细胞组成,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学生阅读教材,聆听。

观察教师演示,将临时标本与永久切片进行对照。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4课时)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4课时)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第4课时)安徽淮南洞山中学罗慧武一、教学目标1.说出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2.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3.通过正确分析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探索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二)教学难点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引入展示“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图片。

提问: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什么?前面的实验中,所选的实验材料都是什么样的叶片?这些叶片中什么颜色的部位在滴加碘液后会变蓝?引入课题。

(板书:第1节光合作用——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观察。

回忆、回答。

思考。

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课件展示:各类斑叶植物。

提出问题:斑叶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有些部分是绿色,而有些部分不是绿色?你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观看。

思考,回忆所学的叶绿体的知识来解释。

在教师引导下提出问题。

介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1~72页的实验步骤。

课件展示实验目的、材料器具和实验步骤。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步骤。

(板书:一、实验过程材料:斑叶植物变量:叶绿素)展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填写实验结果表格,进行对比。

结果植物用碘液检验叶片绿色部分白/彩色部分银边翠蓝色黄白色银边天竺葵蓝色黄白色彩叶草蓝色黄白色提问:为什么斑叶植物的叶片有些部分不呈绿色?(因为这些部分不含叶绿素)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结果:探究实验的结果证实,银边翠等植物的叶片,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内,因此,叶绿体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板书:实验结果:绿色部分加碘变蓝非绿色部分加碘不变蓝)阅读教材。

观看。

联系前述实验,明确实验操作步骤。

填写实验结果表格,进行对比分析。

思考,回答。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4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4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2)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及各成分作用
(3)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及影响因素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上一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光合作用这一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然而,由于光合作用的原理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光合作用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生物学概念。
6.家长参与作业:请同学们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观察家中的绿色植物,探讨光合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同学们的生物学科兴趣。
作业提交及评价:
1.同学们需按时提交作业,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同学们对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教师将挑选部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鼓励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表达式。
2.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及影响因素。
3.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的转化及能量的流动。
2.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及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光合作用在自然界的普遍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PPT展示光合作用的定义,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1课时)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1课时)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第1课时)安徽淮南洞山中学罗慧武一、教学分析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是绿色植物生活的最大特点。

作为第5章的第1节,本节首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简史,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不同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分别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接着对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进行深入学习,通过观察和制作叶的徒手切片,识别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光合作用的全部过程;最后通过归纳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通过联系生产实际使学生体会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通过小学科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信息的获取,学生对于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教材中大量的文字使得学生能够正面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并保持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对于其中科学探究精神和过程的领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有必要通过教师引导加以深化。

教材中的几个重要验证性实验,涉及了物理和化学知识,能否理解方法、提升实验设计能力,是对学生的一个考验。

三、核心素养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明确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和场所,以及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然界的生命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形成关爱生命的理念,意识到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

四、设计思路(一)教材处理光合作用作为绿色植物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一项生理活动,在教材中以大量片幅呈现,而且多以实验或活动展示,有必要进行分类学习,循序渐进,让学生对光合作用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光合作用发现简史作为第1课时,按科学家们的实验顺序展开,让学生对光合作用形成一个初步认识,感受科学探究过程;光合作用验证的第一个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复杂实验,作为单独的第2课时,注重实验的整体设计、变量设置、干扰排除,及实验现象的描述,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两个实验放在一起作为第3课时,符合学生日常的生活感知,同时两个实验的相似性及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目的;第4课时主要学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验证实验,同时将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的内容前移,让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有一个整体认识;第5课时和第6课时分别从形态和结构两个方面对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进行深度分析,形成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并对光合作用的整体过程产生进一步的感知,有利于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第7课时,引导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用公式概括光合作用,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并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理解农业生产原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1节 光合作用教案3 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5章 第1节 光合作用教案3 北师大版

《第1节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并能正确书写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2、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光合作用实质的分析,形成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光合作用实质的分析,形成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光合作用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的实质
2、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PPT课件等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光合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的资料。

教师收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制作PPT,准备面条燃烧释放能量演示实验。

【内容要点】
一、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能量转化:光能化学能

水 + 二氧化碳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贮存能量)
物质转化:无机物有机物
1、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2、意义:
(1)食(有机物)源 (2)能源
(3)氧源(维持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二、光合作用原理应用 【教学过程】。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6.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梯度性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逐步攻克难点。
7.课后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绿色植物,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8.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此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请学生收集有关光合作用的科学史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了解科学家们为探索这一过程所付出的努力。在下一节课上,学生将分享自己的收获,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5.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感悟文章,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生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光合作用的深入理解及实际应用尚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科学探究方法、实验操作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光合作用的学习中,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光合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光合作用的动画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优秀教学案例(第4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优秀教学案例(第4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4.知识拓展:结合光合作用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关爱植物,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和意义,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些实验材料和设备,让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
2.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光合作用的过程,观察叶片在光照下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感受,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四)总结归纳
1.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2.以生活实例导入,如用绿植装饰教室、种植盆栽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光合作用的存在,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思考。
3.创设问题情境,如“光合作用是如何为植物提供能量的?”、“光合作用对生态环境有何重要性?”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知识。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和意义。例如:“光合作用是什么?它是如何进行的?光合作用对植物和生态环境有何重要性?”
1.通过生活实例导入,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采用直观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光合作用的过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光合作用的内在机制。
4.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光合作用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植物、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环保意识。
1.生活实例导入: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为例,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5.1《光合作用》-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5.1《光合作用》-教案设计

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重点)2、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难点)3、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有物场所。

4、举例说出光合作用需要光。

技能性目标:1、练习徒手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重点)情感性目标: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三、教学准备:1、准备新鲜的叶片——天门冬、菠菜叶。

2、根据课本准备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的材料用具。

3、叶片的结构模型。

4、FLASH: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

5、视频文件:(1)叶的生长;(2)植物的光合作用五、板书设计:光合作用一、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1、叶片的结构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观察实验: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六、课堂作业:一、填空题1.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叶的表皮细胞外壁上有一层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保护叶片_________________,并防止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由成对的_________________细胞构成的。

二、选择题1.叶肉栅栏层的特点是()A.细胞圆柱形,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多B.细胞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C.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D.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少2.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重要区别是()A.细胞形状不一样B.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C.保卫细胞中无叶绿体D.两者都无叶绿体三、识图题根据叶片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2.叶片的叶肉部分是指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有许多小颗粒,叫做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含叶绿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创设问题情境,如提出“为什么植物需要光合作用?”等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解释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介绍光合色素的种类、功能及分布,并解释它们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4.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
其次,光合作用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知识点,如叶绿体结构、光合色素、光反应和暗反应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掌握这些知识点,为后续的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光合作用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光合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如设置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实验,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反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归纳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光合作用的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培养他们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如设置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实验,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反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光合作用的概念图或思维导图,培养他们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对人类生活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设计构想本节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一节内容。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最重要的生理作用之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经了科学家们二百多年的探索,渗透着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

教材将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列在整个章节之首,通过海尔蒙特的柳树种植实验,普利斯特利实验,及萨克斯等人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取得一定的感性认识,激励学生从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中汲取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对接下来光合作用的场所、实质等知识的吸收、理解、运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科学家的实验,激发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强烈的研究兴趣,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对照实验,并用实验亲自验证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体会和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科学家们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分析实验原理,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以及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2.运用实验法设计相应的探究活动,并依次进行土豆,天竺葵新鲜叶片,脱色天竺葵叶片,以及按萨克斯实验过程处理并脱色的天竺葵叶片滴加碘液的实验,体会和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发展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们锲而不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好奇心,乐于探研,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通过科学家们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分析实验原理,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2.设计“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不是来自于土壤”,“光是普利斯特利实验成功的关键”,“光是绿色植物合成淀粉必须的条件”等实验,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概述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尝试制作叶片表皮临时装片,进一步熟练显微镜操作。

2、运用给定的材料制作叶片的结构模型,推测叶片的结构与功能之间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在观察活动中,养成细致严谨、善于思考的科学品质。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中的一部分知识。

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是绿色植物生活的最大特点;所以本章首先讲述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一节中,先介绍光合作用有发现史,让学生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学生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然后,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徒手切片,识别叶片的结构,利用制作模型讲解叶片的结构,最后,总结归纳领悟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学情分析:
1、心理和生理特征:七年级12 班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和讨论,对于生物学这门课有一定兴趣。

2、知识现状:七年级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已经有2月的时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在生活中,学生对光合作用现象虽熟悉,但对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只停留在表面现象,尤其叶片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更是不了解。

3、知识障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差异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成果和不同的学习体会,特别是在理解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借助课件、实验和制作模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
1、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制作叶片的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学法指导:
1、指导观察模型、图片和动画的方法。

2、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和制作模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生物学观点。

4、学会用表格、图解表来对比总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显微镜、叶片横切永久切片。

2.实验用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

学生准备:
1、对照导学案预习
2、收集植物叶片组成、结构及植物表皮上气孔结构等相关图片。

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PPT课件、演示实验
课时安排:2课时(本教案为第1课时)
教学策略:
要突破这节内容的重难点,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措施:先回顾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再引导学生观察植物体六种器官,得出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演示叶徒手切片制作(实验操作在下课时完成),并对照图解和模型来识别叶片的结构,以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为主线,师生共同归纳出叶片的结构,领悟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方法和
7、利用显微投影观察永久切片,结合图片讲解叶的其它结构特点与功能。

、叶肉的结构特点:
、叶脉的结构与功能:
、小结叶片的结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