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有关离子反应说课稿四篇
有关离子反应说课稿四篇有关离子反应说课稿四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子反应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离子反应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县xx中学的化学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能够初步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学习化学,通过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常用的分类方法,在大脑中对“离子反应”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所以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电解质。
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②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③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④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的基本构成和离子方程式的表示方法;2.能够通过实验和计算,掌握酸碱滴定、双曲线铵盐滴定和氯离子与银离子的反应;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探究问题的分析能力;4.增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安全意识及团队合作能力;5.形成合理的化学实验思维方法,为更深入的化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重点1.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酸碱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3.双曲线铵盐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4.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离子反应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2.氯离子和银离子的反应过程和机理;3.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离子反应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介绍离子的概念,以及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重点介绍离子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其意义,并通过一些实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Cu2+ + 2OH- → Cu(OH)2↓解释每个离子的含义,以及上述反应中的物质在实验中的表现形式。
2. 酸碱滴定实验对酸碱滴定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并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
首先通过示范实验的方式,教授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然后重点课讲浓度计算原理及方式,以实验方式加深学生对浓度计算的理解。
3. 双曲线铵盐滴定实验介绍双曲线浓度曲线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重点讲解铵盐滴定用到的指示剂选择及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理解曲线和指示剂的关系。
4. 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实验教授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机理,以及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通过计算得出氯离子和银离子的浓度。
五、教学方法1.讲解与实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3.在实验中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交流和讨论。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1说课稿: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B.引导学生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C.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中所起反应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教材的重,难点:(1)重点:理解电解质,电离的定义,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2)难点: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对酸,碱,盐本质的理解。
二.说教法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
离子反应说课稿四篇
离子反应说课稿四篇离子反应说课稿篇1一。
说教材本节课是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教学内容——离子反应,它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
在学情上学生已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且初中已有复分解反应和酸碱盐导电实验是引入本节课的关键,而后面许多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会涉及离子反应的内容,故本节内容可以说是贯穿了高中化学的始终,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要求把本节课分为二个课时,确立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二。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离极其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①电解质的定义;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①电解质的定义四。
说教法,学法在教法上采用实验探究法,力求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学会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把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学习。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把学习过程设计如下。
五。
说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引导激发欲望。
实验一,NaCl晶体 , 水 , NaCl 溶液导电问题对比提出问题:1.金属导电的原理2. NaCl晶体 , 水为什么不导电,NaCl 溶液导电的原理分析问题:自由移动是关键环节二组内合作自学讨论通过从NaCl晶体到溶液物质存在形式由化合物转变成离子的过程讨论探究电离的定义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环节三班内交流确定难点【练习】NaCl , NaOH、 HCl, CuSO4, H2 SO4,Ba(OH)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归纳总结酸碱盐的定义酸: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氢离子)的为酸。
碱: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氢氧根离子)的为碱。
盐:在溶液中(或在融熔状态下)电离出的既有阴离子,又有阳离子,是盐。
【过渡】酸碱盐从物质分类上说均为化合物,统称电解质。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说课稿(一)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中的一节内容“离子反应”。
本教材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不同电解质是否具有相同的导电能力为切入点,引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
通过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引出并解释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由不同反应物得到相同产物这一事实,揭示反应的本质,从而提出了离子反应。
最后是离子反应的书写步骤,以及离子反应的应用。
本节内容安排巧妙,既是对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一个延续和深化,也为后面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学习起到铺砖引路的作用。
而且,离子反应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始终,许多知识都可能涉及到离子反应,因此学好本节内容至关重要。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高一新生,他们思维敏捷、活跃,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而且在初中科学中,已经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对电解质以及非电解质有了初步了解,在上一专题学生也已经接触了电离的初步概念,然而对于离子反应相对比较陌生,难以把握其实质。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强弱电解质的区分以及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确定为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此外,针对以上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强弱电解质,及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2掌握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会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2通过比较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掌握比较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离子反应的分析,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内在规律的意识2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接下来是我的教学过程一:适当复习,倒入新课首先我会和学生一起复习巩固专题一中有关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提出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相同吗?然后通过演示同浓度的NaOH溶液、HCl溶液、CH3COOH溶液、NH3H2O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结合现象的观察导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离子反应说课稿【8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离子反应说课稿【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离子反应说课稿篇一教材分析《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属于高一课本第三章第五节,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讲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第三册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
一、本课时的教学目的:知识方面:1、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思想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
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的,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二、教法方面本课依教材特点,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
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
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
由于上节课已学习了离子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
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正确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点。
2024离子反应说课稿范文
2024离子反应说课稿范文这节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课程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属于《氢氧化物、酸与碱》单元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离子反应,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反应中离子的作用和反应方程式的表达方式。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离子反应的特点和分类。
②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给定的实验现象设计适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过程。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能够根据实验现象设计离子反应方程式。
难点是: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过程,理解离子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采用了讨论引导法和实验探究法作为主要教法。
学法方面,我将采用合作学习法和自主学习法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以及相关的实验记录表和教学辅助工具,如幻灯片和视频,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离子反应的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课我将通过讲述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入新课,比如使用清洁剂去除污渍时,为什么会起到清洁的作用?这个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为他们提供一个感兴趣的入口。
环节二、讨论和探究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将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探究离子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例如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离子反应过程。
环节三、知识讲解和示范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后,我将对离子反应的相关概念和原理进行讲解,并通过示范和演示展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解读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离子反应》说课稿
《离子反应》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凤阳县第二中学的化学教师沈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能够初步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学习化学,通过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常用的分类方法,在大脑中对“离子反应”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所以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电解质。
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知识与技能:(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大教育苏文仓一、教材分析⒈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酸碱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高中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知识体系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标准的另一种形式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必备的重点知识和能力。
掌握好这一内容,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进而使学习者揭示和理解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⒉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②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③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⑵过程与方法①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③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性,引领或启发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过程的一种探究方式而发现或总结出原理,从本质上认识、掌握原理。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就会从本质上获得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就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⒊教学重难点1.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2.认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本质二、学情学法分析初中化学已经了解了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但是对于溶液导电的本质以及还有哪些物质能导电并不是很清楚,本课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法创设情景,使电解质等概念的教学过程化,离子反应等原理的教学逻辑化。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
1、哪些烧杯内的物质可 亮灯的就是可以导电的。 以导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
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对比相同物质在不同
状态下导电情况,思考 导电是否需要满足什么 条件?
固体时不导电,在溶液 中能导电。
因为溶液中的物质能 够电离出可自由移动 3、为什么固态时不导电, 的阴阳离子,而固体 而在溶液中就可以导电呢?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掌 物质不能电离。 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 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能力储备 困难预见
初中已有关于溶 液导电性的学习, 学生对于溶液导 电的现象及原因 有一定认识。
学生相比初中, 他们的理解能力、 观察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都有所 增强。
对电解质的概念 认识不够深刻, 无法理解强弱电 解质的本质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重点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电离过程,能熟练书写电离方程式; 3、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说课人:
说课构思
教材
教学 过程 教法
学情 教学 目标
教材地位与价值
是学生走 进离子反 应的大门。
离子 反应
是初中学习溶液导 电性实验、酸碱盐电 离知识的延续和深 化,又是学习电解 质溶液理论知识的 基础。
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 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 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 识和能力的重点 。
认识电解质:关键词→电解质分类
1、“溶液里 或熔融状 态”→导电条 件。
3、“能够导 电的化合 物”→化合物 本导电,而不 是与水反应后 的生成物导电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过渡语】针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情分析,采用以下学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式研究法”,让学生自主探究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互动式研究法”,让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验引入电解质的概念,让学生感受电解质的特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讲解通过讲解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本质和电离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3、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电离的特点和规律,并通过验证问题得出结论。
4、动画模拟通过动画模拟,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从而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5、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电解质的种类和电离方程式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电解质的理解。
6、拓展应用通过拓展应用,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板书设计通过清晰简洁的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和电离过程。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谢谢各位评委的聆听。
2、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3、强电解质:离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易分解成离子4、弱电解质:离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小,不易分解成离子右板:二、非电解质1、概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不会分解成离子3、常见的非电解质有葡萄糖、乙醇等小幅度改写: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区别。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易分解成离子,而弱电解质则不易分解成离子。
非电解质则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不会分解成离子。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通用5篇)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离子反应》的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离子反应》的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1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认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2、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知识框架(二)新教材特点:新教材较旧教材相比,一其知识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了;二是新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2、学习特征3、预测困难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离子反应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简案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简案
《离子反应》一节说课教案简案
说课教师:
说课课题:§1-2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
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本节的知识顺序是: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本节重点: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定义的引出。
2.学生情况
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诸多特点。
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实验现象的分析、本质的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的突破方法:充分运用实验和。
【精品模板】离子反应说课稿三篇
离子反应说课稿三篇离子反应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的必修本一《化学》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是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线索之一。
研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书写,对以后的学习或是进一步深造都是很有必要的。
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通常情况下都能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基本知识,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映的实质。
所以,本节内容在__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通过实验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通过交流、发言、实验等磨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锤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结论”的程序,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实验是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善于观察,敢于实践。
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
发扬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三、教学构思(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设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方案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设想精心设计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精心设计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我首先设计一个产生白色硫酸钡沉淀的实验,其次设计了一个产生白色硫酸钡沉淀的flash画面,用来揭示离子反应的实质,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高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然后又设计了产生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最后设计了中和反应实验,利用颜色的变化及Flash 动态画面又一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体验反应的进行,最终达到了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产生沉淀、气体和水。
关于离子反应说课稿合集5篇
关于离子反应说课稿合集5篇离子反应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离子反应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上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之后离子方程式的引入和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⑵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⑶能够分辨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⑷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⑵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⑵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及其电离2、教学难点电解质的概念;判断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哪些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二、说教法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说课稿范文
(封面)离子反应说课稿范文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说课是很多老师面试时的一种形式,那就要写好说课稿,现在就一块来学习一下离子反应说课稿范文。
离子反应说课稿范文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高中化学组的0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电解质的概念;B.引导学生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C.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中所起反应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教材的重、难点:(1)重点:理解电解质,电离的定义,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2)难点: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对酸,碱,盐本质的理解。
二.说教法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即以问题为切入口,追踪变化的本质,解释疑惑。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
《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3.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二.学情分析①已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②已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会书写电离方程式;③已了解离子守恒,并能运用离子守恒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教材分析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
《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
2.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3.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二•学情分析①已学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②已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会书写电离方程式;③ 已了解离子守恒,并能运用离子守恒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难点: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五•教法分析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六•学法指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一一生、生一一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七•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设问]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归纳]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练习]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HCI 气体、Ca(0H)2 固体、KN03 固体、C02、Hg、NH3 、KOH 溶液、金刚石、石墨、蔗糖、酒精、硫、铝[归纳]由上答案分析出非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讨论]学生讨论出答案后,师生共同小结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
如:碳酸钙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
如:CO2 SO2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 H2SO3能导电,所以CO2 SO2不是电解质。
(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如:BaSO4 AgCI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
(5)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
[设问]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板书]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引到学生回忆初中所讲的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能导电的原因)[学生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
[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演示实验]P14实验1-1让学生观察,讨论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板书]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多少(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当溶液的体积、浓度以及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单位体积内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从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水中溶解时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之后对强、弱电解质进行进一步比较,并完成下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全部部分溶液中溶质离子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同条件下的导电性强弱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物质类型大多数盐、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强调:(1)典型的强、弱电解质要熟记。
(2)BaS04 AgCI等难溶于水,熔化或熔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全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而不是通过熔液的导电性强弱来确定。
[板书]3、电解质熔液的电离[设问]请写出HC I、KC、AI2(SO4)3、BaCI2、NaHS04、NaHC0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HCI= H++ Cl— KC 匕K+ + Cl—AI2(SO4)3= 2AI3+ + 3SO42- BaC皆Ba2++ 2C—NaHS04 Na++ H + + SO42- NaHCOA Na + + HCO3-强调:HCO3-、SO42—、OH—等原子团,不能拆开[总结]强电解质(全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强酸:女口HC、H2SO4 HNO3 强碱:如KOH NaOH Ba(OH)2 大多数盐:如:NaC k AgNO3 弱酸:女口H2S H2SO3 CH3COOH 弱碱:如NH3 ?H2O Cu(OH)2 水:H2O八•板书设计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3、电解质熔液的电离HC A H+ + CI- KC A K++ CI- AI2(SO4)3= 2AI3+ + 3SO42- BaC皆Ba2+ + 2CI- NaHSO4 Na++ H+ + SO42- NaHCO A Na++ HCO—[总结]强电解质(全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强酸:女口HC、H2SO4 HNO3 强碱:如KOH NaOH Ba(OH)2 大多数盐:如:NaC、AgNO3 弱酸:女口H2S H2SO3 CH3COOH 弱碱:如NH3 ?H2O Cu(OH)2 水:H2O4、酸、碱、盐的定义酸:电离的时候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J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M),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九•教学反思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
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难点的教学更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学当中由于内容的紧凑性,在时间把握上应该更注重,在探究实验中要充分“想学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