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宗词艺术的新发展

合集下载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现实意义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现实意义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现实意义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祠堂是中国古代民间中重要的宗祠建筑,是一种融宗教、宗族、风俗、文化于一体的宗教式建筑。

祠堂文化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代表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家族伦理和宗族观念,体现了中国尊祖孝道和宗族文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祠堂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通过祠堂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2.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祠堂作为宗族文化的象征,能够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和互助,增强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凝聚力。

祠堂文化注重家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强调个人与家族、家族与社会之间的责任和义务,能够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族观念,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

4. 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知识。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传承和弘扬祠堂文化,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5. 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

祠堂作为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光价值,在当地能够成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繁荣。

祠堂文化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进行传承和弘扬。

在传承祠堂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加强与当代社会的对接,使祠堂文化更好地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祠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祠堂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贡献。

祠堂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促进社会和文化发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宗祠文化的重要意义

宗祠文化的重要意义

宗祠文化的重要意义宗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宗祠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族组织形式,承载着宗族的历史记忆、家族传统和社会文化。

它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宗族社会组织的象征,也是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宗祠文化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宗祠作为中国古代宗族社会的核心组织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它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单位。

宗祠是宗族活动和家族传统的重要场所,宗族成员在这里祭祀祖先、开展宗族活动、传承家风家训。

宗祠文化不仅是宗族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祠文化是中国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宗祠内,宗族成员通过祭祀祖先、举办宗族大会、传承家风家训等方式,加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宗祠是家族团结和凝聚力的象征,也是家族传统和家族价值观的重要传承场所。

通过宗祠,家族成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力。

宗祠文化还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祠作为宗族社会组织的象征,不仅代表着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宗祠内举办的各种活动,如宗族联谊、祭祀仪式、讲座讨论等,不仅可以促进宗族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传播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

宗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宗祠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也不可忽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宗祠文化逐渐面临着挑战和压力。

然而,宗祠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宗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同时,宗祠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家族情感和责任感,弘扬传统美德和道德伦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宗祠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它是宗族社会组织的象征,也是家族传统和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

宗祠文化的传承与现代价值

宗祠文化的传承与现代价值

宗祠文化的传承与现代价值宗祠文化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座供奉祖先的场所,更是一个凝聚族人情感的象征。

宗祠文化的传承对于维护家族传统和提升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至于宗祠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因此,探讨宗祠文化传承的现代价值,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宗祠文化的传承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历史和传统价值观。

宗祠是祖先供奉的场所,记录了家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宗祠文化,人们可以了解祖先们的生活方式、智慧和思想,进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这种传承不仅有助于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也有助于传递正能量,引导人们秉持传统的公德心、家庭观念和道德伦理。

其次,宗祠文化的传承可以促进家族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宗祠作为家族的象征,是整个家族团结的纽带。

在宗祠中举办祭祖仪式和家族聚会,可以让家族成员感受到归属感和亲情的重要性,增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而家族的凝聚力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通过宗祠文化的传承,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传统文化的延续。

宗祠文化的传承还能够促进文化旅游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许多宗祠都因其历史和文化价值而成为了当地的旅游景点。

通过适当改造和宣传,将宗祠打造成为文化旅游景点,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并了解传统文化。

这不仅能够推动文化旅游业的繁荣,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地方社会的整体形象。

另外,宗祠文化的传承也有益于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宗祠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通过传承宗祠文化,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

在现代社会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越来越大,因此,传承宗祠文化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觉。

总而言之,宗祠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历史和传统价值观,培养家族凝聚力和社会和谐,促进文化旅游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强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宗祠文化的传承既是一种传统的责任,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华夏宗祠文化博览园第一次座谈会

华夏宗祠文化博览园第一次座谈会

华夏宗祠文化博览园第一次座谈会
摘要:
一、华夏宗祠文化博览园座谈会背景及目的
二、座谈会的主要内容与讨论方向
三、宗祠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四、我国宗祠文化现状及其保护与传承
五、华夏宗祠文化博览园对宗祠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六、展望华夏宗祠文化博览园的未来发展
正文:
华夏宗祠文化博览园第一次座谈会近日举行,会议旨在深入探讨宗祠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本次座谈会围绕宗祠文化的多个方面展开讨论,为我国宗祠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座谈会上,专家们对宗祠文化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深入剖析。

宗祠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它既是家族精神的象征,也是民间信仰的寄托。

在现代社会,传承与发扬宗祠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还对我国宗祠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祠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许多古宗祠面临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困境。

为此,必须加强对宗祠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得以延续。

华夏宗祠文化博览园的创建,为宗祠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
支持。

该项目不仅对古宗祠进行修复与保护,还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宗祠文化,为宗祠文化的传播搭建平台。

座谈会上,专家们对华夏宗祠文化博览园在推动宗祠文化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展望未来,华夏宗祠文化博览园将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宗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会为博览园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介绍中国的祠堂演变发展

介绍中国的祠堂演变发展

介绍中国的祠堂演变发展喜欢中国名胜古迹、山川美景的人士,几乎都会对祠堂这种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留下的特殊人文景观产生兴趣。

祠堂建筑大都是坐落在风景秀丽、依山傍水的村野乡间或崇山峻岭上,其外观就像一座庭院式的住宅。

祠堂前多有二座绘有各种雕刻的门楼或牌坊,上悬“某某祠”之匾额,入内则有庭院、天井等建筑。

中间宽敞高大的厅堂上塑立人物雕像;两旁的廊屋和厢房陈列碑刻、书文、字画等各种文物。

祠堂的后殿,是陈放“木主”(即祖先牌位)的地方,气氛显得较为神秘,与前殿的格调颇有些不同。

风格古雅、气势宏大,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祠堂建筑,是中华民族历时数千年之久的伟大创造。

在独特的祠堂建筑文化形式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宗教观念、宗族制度、伦理道德,以及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审美趣味方面的许多特点与个性。

祠堂建筑与祠堂文化的兴盛发达,与中国传统的祖先崇拜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祖先崇拜是从灵魂崇拜与图腾崇拜发展而来的一种宗教信仰形式,它的成熟形态,产生于父权制和私有制之后。

其作用是确立和巩固父系血统关系,以保证权力和财产的正常继承和分配。

由于祖先崇拜意识的普遍盛行,大量的祭祖活动也随之产生出来。

这些祭祖活动大都是在特定的祭祀场所,即祠庙中进行的,这种祠庙便是祠堂的前身。

早在殷商时期,祠庙祭祖的活动已经非常盛行。

根据不同的祭祀规模,又可分为宗庙、祖庙、弥庙等不同类型.“宗庙”是同一氏族之人祭祖的场所,规模最为盛大;“祖庙”是同一宗族之人祭祖的场所,规模一般也较大;“弥庙”是同一家族之人祭祖的场所,规模要小于“宗庙”和“祖庙”。

周朝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对于祠庙祭祖制度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天子可有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侯王可有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大夫可有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士可有一庙,而庶人则不可有庙,只能祭于“寝”(家宅中的正屋)。

这种严格的祭祀等级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主的强大势力和集权统治。

“祠堂”一词地正式出现是在汉代。

祠堂建筑介绍

祠堂建筑介绍

祠堂建筑介绍祠堂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形式,它是汇集祖先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团结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物。

祠堂建筑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人们纪念祖先和神灵的场所,也是社区组织和社会活动的中心。

祠堂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庙和祭祀场所。

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祖先有着神圣的力量,祭祀祖先可以得到保佑和指引。

因此,宗庙和祭祀场所成为了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祠堂建筑逐渐发展起来,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祠堂建筑通常由大门、正殿、侧殿和后殿等组成。

大门是祠堂建筑的入口,也是连接外部世界和内部祭祀空间的过渡区域。

正殿是祠堂建筑的主体部分,用于举行祭祀仪式和供奉祖先的神像。

侧殿用于存放祖先的牌位和祭品,而后殿则是祠堂建筑的后方,一般用于储藏祭祀用具和供奉其他神灵。

在建筑风格上,祠堂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其特点包括屋顶翘角、斗拱结构、雕刻精美的木雕和彩绘等。

屋顶翘角是祠堂建筑的典型特征,它象征着人们对祖先灵魂的崇敬和祝福。

斗拱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的稳定性,还能够增加建筑的美感。

而木雕和彩绘则是祠堂建筑中最为精美的装饰,它们常常用来描绘祖先的生平事迹和神话传说,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祖先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作为祭祀场所,祠堂建筑还承担着社区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功能。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祠堂建筑是社区的中心,人们在这里进行各种集体活动,如庆祝节日、举办婚礼和丧葬仪式等。

祠堂建筑还是社区重要的议事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商讨重要的事务和解决争议。

因此,祠堂建筑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社会团结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祠堂建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然而,人们对祠堂建筑的热爱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仍然存在。

许多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致力于保护和修复祠堂建筑,以保留这一重要的历史遗产。

同时,祠堂建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的关注,成为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窗口。

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各色祠堂

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各色祠堂

2019 CFBR 97 中国祠堂地图在华北地区,即便没有能力修建祠堂或者家庙,但无论士大夫还是平民在祖先崇拜方面,都身体力行,在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朔日、祖先生辰忌日等特殊日期都会举行墓祭。

文 王弘达当代中国祠堂的发展有一个公认的现象:长江以南地区的家族祠堂的数量、形式和保护要远远好过长江以北地区。

按照宗族活动的态势来划分,中国南部和中部的宗族力量最强,祠堂建设也更多样,相较而言北部和东北地区要弱得多。

著名的英国人类学家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在其著作《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一书中提到过,中国的东南地区因为远离中央集权的核心地带,因此宗族的协作性和团结程度要更高。

简单来说就是政治控制强则宗族弱,政治控制弱则宗族强。

而中央民族大学的兰林友教授则认为,华北地区的宗族文化虽然在具体形态的表现上要弱于南部地区,但是在宗族文化的意识形态上表现显著。

因此他认为祠堂只是宗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宗族文化的强弱并不是以是否远离政治核心来判断的。

下面我们将由北往南整理部分地区或者省份的祠堂文化的特色以及发展历程。

清代以前,东北地区人口稀少,大部分少数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据考证明末清初东北境内汉人在40万左右,清王朝政权建立以后,因为大量满族入关,加之战乱因素,东北地区人烟荒芜的现象更加严重。

近代以来随着“闯关东”的汉族移民的迁入,东北地区才逐渐振兴。

相对关内汉族宗族来说,东北的汉族宗族的规模更小,代际更短,因此很难形成大的宗族。

而只有有经济实力的大家族才会修建较大的祠堂聚族祭祖,但是宗祠建筑往往也很简陋,拜祭仪式也很简单。

经济实力一般的家族往往只在家中供奉家谱或祖匣。

因此,在东北大的家族祠堂并不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墓祭是许多家族祭祖的普遍方式。

东北汉族家族一般在一年之内的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共举行三次墓祭活动。

北京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北京地区最著名的祠堂应该是皇家宗庙了。

重建宗祠前言序

重建宗祠前言序

重建宗祠前言序前言宗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家族的荣誉、传承和尊严。

它是家族成员祭祀祖先、缅怀先人、传承家风的场所,也是家族凝聚力和集体记忆的象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许多宗祠逐渐荒废、破损甚至消失,这不仅是文化遗产的损失,也是家族凝聚力的削弱。

为了重建宗祠,我们需要认识到宗祠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确重建的目标和意义,并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激发人们对宗祠重建的关注和热情,促进宗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宗祠的重要性和意义宗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首先,宗祠是家族的象征,代表着家族的根基和传承。

它是家族成员凝聚情感、传承家风的重要场所,通过祭祀祖先,家族成员能够感受到家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其次,宗祠是家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在宗祠中,家族成员可以了解家族的起源、发展和辉煌成就,感受到家族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宗祠中的祖先牌位、家谱等文物也是宝贵的历史资料,对研究家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最后,宗祠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宗祠不仅是家族成员交流互动的场所,也是社会各界人士交流合作的平台。

宗祠中的宗亲们通过祭祀、庆典等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重建宗祠的目标和意义重建宗祠旨在恢复和传承家族的荣誉、传统和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具体目标包括:1.恢复宗祠的建筑和环境,使其成为宗祠文化的展示和传承中心。

2.整理和保护宗祠中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建立家族档案和文化馆。

3.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祭祀、庆典、讲座等,增进宗亲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4.培养家族成员的家族意识和传统文化素养,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精神。

重建宗祠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重建宗祠,家族成员能够重新认识和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统,感受到家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家族文化。

中国宗祠的起源与当代发展——传统宗祠研究系列之二

中国宗祠的起源与当代发展——传统宗祠研究系列之二

158张 锋1、2 张桂红2中国宗祠的起源与当代发展—传统宗祠研究系列之二一、引言宗祠,就中国设计史,特别是中国建筑设计史而言,其设计直指独特信仰命题,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

宗祠从出现到遍及天下,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华民族历时数千年的伟大创造。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宗祠才不断地激发学者的学术兴趣,对其进行持续不断的考察与论述。

笔者长期致力于对中国传统宗祠的研究,有鉴于学术界对宗祠源流演变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的现状,力求从历史与文化艺术的角度对中国宗祠的起源与发展做整体梳理,同时从文化空间角度审视传统宗祠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与启示。

二、文献中所见宗祠起源宗祠作为民间祭祀祖宗而建立的场所,由来已久。

关于中国宗祠的起源,相关史料有详细记载。

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称谓,如宗庙、家庙、祖庙、私庙、宫室、祖祠、墓祠、家祠、庙祠、寺庙、食堂、斋祠,以及宗祠等。

名虽不同,理实一也,都是祭祀的场所。

本文所论宗祠事实上以涵盖四民在内的民间宗祠为主体,兼及统治者的宗庙。

明代以后出现的祠堂与古代文献记载的祠堂含义有所不同:古代为名人祠堂,明代以后的祠堂主要是宗族、家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即民间宗祠。

明代嘉靖之前,官府禁止民间私立宗祠。

嘉靖十五年(1536),礼部尚书夏言上《献末议请明诏以推恩臣民用全典礼疏》,建议准许民间设立祠堂,明世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准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于是遍天下”。

这就破除了以往的限制。

由此,宗族祠堂实现了建制上的突破性发展,出现了明清宗祠遍布天下的局面。

嘉靖十五年,礼部尚书夏言的上书和嘉靖帝“推恩令”的诏颁,是造成明清宗祠遍天下的直接原因。

当然,这也与明清统治者教化为先、孝治天下的理念吻合,宗祠的不断发展,更符合统治者的意愿。

“祠堂空间的神圣性是群体(或个人)在地方变迁过程中,通过对祠堂的主观认知,在祠堂的主体空间经验以及客观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变迁中不断得到建构和再生产。

”[1]社会建构促成宗祠神圣性的形成,宗族社会变迁成为宗祠神圣性的内在动力。

中国的祠堂文化及其保护与发展

中国的祠堂文化及其保护与发展

中国的祠堂文化及其保护与发展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祠堂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国祠堂文化历史悠久,其滥觞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9 年。

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们在墓旁搭盖简易的小屋居住,以守护坟墓并寄托哀思。

学生们守护三年便散去,唯有子贡在小屋又守护了三年,这种守墓的形式后人称为"庐墓"。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今泗水南有夫子家","即子贡庐墓处也"。

古时人们也常会在父母或师长死后在墓旁盖屋守墓。

这种"庐墓"的小屋建筑也叫做"墓庐"。

因此我们可以说,早期的墓庐就是祠堂的早期形式。

后来二者分家,各自发展,形成各自的特点。

下面仅就"祠堂"文化浅谈一二。

"祠堂"建筑实际上是伴随着秦汉"礼制建筑"而发展的。

"祠堂"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大多建于墓所,所以又叫"墓祠"。

在中国,祭祀祖先的习俗由来已久,秦汉以后,民间祭祖活动多在家中或墓地举行。

受帝王宗庙,尤其是唐代以后册封元勋功臣、敕建祠庙的影响,以祠庙祭奠祖宗的形式逐渐深入民间,元代以后基本形成定制,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期间。

祠堂的修建在南宋时期开始大量增加,朱熹的《家礼》问世之后,家庭礼教和立祠之制被人们广泛尊崇,从此多称"家庙"为"祠堂"。

但修建祠堂要有等级之分,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普通百姓家不准立祠。

直到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 年)才有了新规定,允许民间建祠立庙,但是又规定只有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为"家庙",其余的则称"宗祠"。

南岭走廊古宗祠建筑艺术数字化解构与传播研究

南岭走廊古宗祠建筑艺术数字化解构与传播研究

南岭走廊古宗祠建筑艺术数字化解构与传播研究南岭走廊古宗祠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建筑艺术,对其进行数字化解构与传播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南岭走廊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众多的古宗祠建筑,其中北岭地区的古宗祠更是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人们的瞩目。

本文将从数字化解构的角度对南岭走廊古宗祠建筑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挖掘其建筑艺术的精髓,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一、南岭走廊古宗祠建筑的历史沿革南岭走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通商通道,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宗教文化交流地带。

在南岭走廊地区,众多宗教文化在这里交融,其中道教在南岭走廊地区的传播最为广泛。

古宗祠作为道教寺庙的代表之一,承载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文化内涵,成为南岭走廊地区的重要宗教文化建筑之一。

古宗祠建筑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体系。

南岭走廊地区的古宗祠建筑,其风格受到了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双重影响,呈现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宗教文化特征。

古宗祠建筑在设计上注重表现中国古代传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理念,建筑风格上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建筑群。

二、古宗祠建筑艺术的数字化解构数字化解构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建筑进行分析和重构的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辅助,可以更加精确地还原传统建筑的结构和艺术特点,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于南岭走廊地区的古宗祠建筑而言,数字化解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建筑结构和艺术特色,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的支持。

1.建筑结构的数字化解构古宗祠建筑在结构上通常采用木质悬挑结构和榫卯结构,这在传统建筑中是比较常见的构造形式。

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古宗祠建筑的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和分析,还原其真实的建筑形态和结构特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建筑的建筑意图和工程特点,为其修缮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古建筑中的祠堂文化

中国古建筑中的祠堂文化

中国古建筑中的祠堂文化祠堂,又称庙宇、祭坛,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它代表着中国人对祖先的敬意和记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祠堂文化丰富多样,包括建筑、装饰、祭祀仪式等多个方面,反映了中国人对家族血脉的重视以及对家族传统的继承。

中国古代祠堂的建筑风格各异,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祠堂的建筑布局通常遵循“中轴对称”的原则,前厅、大厅、后院依次排列,形成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建筑的入口通常使用牌坊、门楼等来显示辟邪避凶的作用,整个建筑充满了庄重、厚重的特征。

祠堂的装饰也是其独特之处。

古代祠堂的装饰通常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采用雕刻、彩画等技艺,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祝福。

木雕成为古代祠堂装饰的主要形式,其内容涉及历代名人、神仙、福禄财神、龙凤等各种吉祥图案。

彩画是古代祠堂装饰的另一种常见形式,内容多为历史人物、神仙、传说故事等。

这些装饰不仅丰富了祠堂的艺术性,也使其成为人们虔敬祭祀的对象。

祭祀仪式是祠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中国人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因此祭祀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祭祀活动通常在中阳时节举行,人们在祠堂中上香、献花、修祠、祭奠祖先,并通过祭祀仪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追忆。

此外,祭祀活动还包括家族成员合影、举行庆典、唱歌舞蹈等,使整个祭祀仪式更加热闹隆重。

祠堂文化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祠堂文化,人们传承家族、弘扬民族传统,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古代中国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会一直保佑后代,所以祠堂对于后代子孙非常重要。

在祠堂中祭祀祖先可以让人们更加亲近祖先,凝聚家人的感情,传承祖先的智慧和道德规范。

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堂文化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祠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些困难。

然而,祠堂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古代中国人的信仰,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

宗祠活化利用案例

宗祠活化利用案例

宗祠活化利用案例宗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宗祠逐渐被废弃或无人照管,导致宗祠文化的传承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活化利用宗祠,许多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将宗祠转化为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景点、教育基地等多种功能。

下面列举了十个宗祠活化利用的案例:1. 建设宗祠文化公园:将宗祠周围的土地进行整修和规划,建设成宗祠文化公园,引入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游客和居民参观和了解宗祠文化。

2. 打造宗祠文化街区:将宗祠周边的建筑进行整修和改造,打造成具有浓厚宗祠文化氛围的街区,吸引游客和居民在此购物、休闲、品尝传统美食。

3. 建设宗祠文化博物馆:将宗祠改造成宗祠文化博物馆,展示宗祠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让游客和居民了解宗祠文化的丰富内涵。

4. 开展宗祠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宗祠的场所和资源,开展宗祠文化教育活动,如讲座、展览、培训等,提升公众对宗祠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5. 进行宗祠文化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对宗祠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为宗祠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6. 举办宗祠文化节庆活动:利用宗祠的场地,举办宗祠文化节庆活动,如祭祀仪式、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增强宗祠文化的传承和活力。

7. 引入宗祠文化创意产业:将宗祠文化与创意产业相结合,引入宗祠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制作和销售,推动宗祠文化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发展。

8. 建设宗祠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宗祠文化交流中心,吸引国内外的学者、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来宗祠交流、合作和展示,促进宗祠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影响力。

9. 制作宗祠文化宣传片:制作宗祠文化宣传片,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媒介进行宣传,提升宗祠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0. 进行宗祠文化旅游开发:将宗祠打造成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宗祠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以上是关于宗祠活化利用的十个案例,它们不仅保护了宗祠文化的传承,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民族宗祠研究报告

民族宗祠研究报告

民族宗祠研究报告民族宗祠研究报告引言:民族宗祠作为一种民俗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各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其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宗教祭祀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

本文通过对民族宗祠的调查与研究,旨在介绍民族宗祠的特点与意义。

一、民族宗祠的建筑风格民族宗祠的建筑风格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以汉族为例,汉族的宗祠多以敞亮的正厅、卷棚式的庑殿和精美的屋脊装饰为特点。

而藏族的宗祠则多采用藏式建筑风格,建筑形态独特,具有浓厚的藏族文化氛围。

其他少数民族的宗祠也各具特色,如朝鲜族的宗祠多以砖木结构为主,外观华丽,富有装饰性。

二、民族宗祠的装饰艺术民族宗祠的装饰艺术极具观赏价值。

宗祠的门额、檐口、栏杆等都经过精心雕刻,图案纹饰丰富多样,表现了当地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装饰材料多采用木刻、石雕、剪纸等传统工艺,使宗祠呈现出华美精巧的艺术效果。

同时,宗祠中还摆放着各种宗教神像和牌位,为宗祠增添了神圣的氛围。

三、民族宗祠的宗教祭祀民族宗祠是用来举行宗教祭祀仪式的场所。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祭祀神庙,供奉着民族的祖先神灵。

每年的重要节日或者特定的日子,当地的民众会到宗祠进行祭祀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与感恩之情。

这种宗教祭祀活动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的体现,也是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结论:民族宗祠作为一种民俗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民族建筑、装饰艺术的独特风貌,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与保护,可以加强民族认同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民族宗祠的学术研究力度,继续发掘和传承它们的独特价值。

宗祠活化利用

宗祠活化利用

宗祠的活化利用
宗祠的活化利用指的是通过对宗祠这一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宗祠的活化利用:
1.保护修缮:对宗祠进行全面的保护和修缮,确保其建筑结构和文
物安全,保持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2.文化传承: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仪式,传承宗祠所代表的传
统文化和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3.旅游开发:将宗祠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吸引游客前来参
观游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4.社区建设:将宗祠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通过宗祠的活化利用,
推动当地社区的文化、教育、公益等方面的发展。

5.创新利用:在保持宗祠原有风貌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新
利用,将其转化为符合现代需求的场所和空间,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工作室等。

宗祠的活化利用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利用计划,确保宗祠在活化利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也需要广泛地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宗祠的活化利用工作,共同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于宗祠的隆耀的文章

关于宗祠的隆耀的文章

探访家族宗祠,感受隆耀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族宗祠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场所。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家族的隆耀历史,也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介绍家族宗祠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遗产。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探访家族宗祠,感受隆耀历史》,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访家族宗祠,感受隆耀历史》篇1一、家族宗祠的历史家族宗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

周代时期,诸侯贵族们为了纪念先祖,开始建立宗庙。

后来,这些宗庙逐渐演变成了家族宗祠。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家族都有自己的宗祠,如曲阜孔庙、中山陵等。

家族宗祠是家族的重要象征,是家族成员的精神家园。

它不仅是家族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家族团结和凝聚力的象征。

同时,家族宗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中国人的信仰和价值观。

二、家族宗祠的文化价值家族宗祠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人的信仰和文化传承。

其次,家族宗祠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变迁。

最后,家族宗祠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美和宏伟。

三、家族宗祠的保护和传承家族宗祠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我们应该加强对其的保护和传承。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对家族宗祠的保护,防止其被破坏和盗抢。

2. 加强对家族宗祠的研究,深入挖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加强对家族宗祠的教育,让年轻一代了解家族宗祠的意义和价值。

4. 加强对家族宗祠的修缮和维护,保证其建筑安全和完整性。

家族宗祠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代表着中国人的信仰和文化传承。

《探访家族宗祠,感受隆耀历史》篇2探访家族宗祠,感受隆耀历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宗祠作为家族血脉所系,也是家族盛衰的标志,它凝聚着家族的亲情和历史,是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探访家族宗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家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家族的隆耀和传统。

宗祠建筑室内改造方案

宗祠建筑室内改造方案

宗祠建筑室内改造方案宗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宗族信仰的场所,也是世代相传的家族祠堂。

宗祠建筑室内的改造方案,将保留传统的文化元素,同时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使它更好地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

首先,在室内的设计中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在色彩选择上,选择传统的暖色调,如红、黄、棕等,以突出宗祠的庄重和温暖感。

同时,可以在空间中融入一些现代元素,如装饰画、摆件等,使整个室内空间更加有活力和现代感。

其次,空间的布局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

宗祠原本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用于举行祭祀仪式和举办家族活动。

但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宗祠由于没有足够的空间,无法满足家族活动的需要。

因此,在室内改造中可以考虑扩建一些辅助设施,如一个小型会议室、多功能休息区、厨房等,以满足现代人们的需要。

另外,在室内装饰方面,可以采用传统的木雕、石刻和绘画等艺术手法,展示宗祠的历史、家族谱系和传统文化。

例如,在墙面上可以悬挂家族成员的肖像画、先人的遗像;在柱子上可以刻上家族的家训和祖训等。

这不仅使室内空间更具艺术价值,也提醒人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LED灯光、投影等,增添宗祠室内的亮点和科技感。

比如,在祭祀仪式时,可以通过灯光的变化来烘托气氛,或使用投影技术展示一些家族的历史资料和照片。

最后,宗祠室内改造方案还需要注意保护宗祠的传统特色。

宗祠是祖先敬奉的场所,需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在改造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和现代化的改造,保留宗祠的原始风貌和历史韵味。

同时,还要加强对宗祠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宗祠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宗祠建筑室内的改造方案应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改变空间布局,展示传统文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添亮点,并保护其传统特色。

通过这些措施,使宗祠室内更好地适应现代人们的需要,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宗祠文化丨祠堂建筑的历史与规制

宗祠文化丨祠堂建筑的历史与规制

宗祠文化丨祠堂建筑的历史与规制如今南方地区,经济发达富裕,新的家族祠堂在江南大地拔地而起。

但在祠堂营造中存在诸多问题,让人感到十分怪异,譬如祠堂建筑与规制相悖或者在款式上和作法上出现了不伦不类的情况。

祠堂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探寻文明发展历程不可或缺的宝贵实物资料,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反映了传统思想和社会观念,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见证。

祠堂建筑以其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丰富多彩的形制风格,成为反映传统建筑和构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元素。

是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包括建筑与建筑间的组合形式和空间关系以及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构成关系,我们要认真对待。

所以营造祠堂建筑必须了解古代祠堂建筑发展历史和规制,了解祠堂营造的建筑风格与特点,才能修建真正美仑美奂的祠堂建筑。

在古代祠堂的建筑是有规制的。

祠堂建筑始于西汉汉惠帝,到了晋朝政府正式下令禁止祠堂的建造,此后祭于墓所的祠堂基本上绝迹。

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受封为魏公,便以“魏公”的身份建五庙,此举开创了魏晋以后官员按照官品等级建立家庙的先河。

北齐武帝河清三年(564)颁布的“河清令”规定,一、二品官可拟诸侯建家庙,三、四、五品可拟卿大夫例建家庙,六、七品可拟士例建家庙,而八、九品官与庶人则只能在寝堂祭祖。

到了隋唐时期,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才可以建家庙,而六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只能“祭祖祢于寝”。

南宋朱熹在《家礼》设立祠堂制后,民间才有祠堂出现。

直到明嘉靖年间(约1526年)才允许民间建联宗之祠堂。

明代祠堂大致分为皇帝的太庙、品官家庙和庶民祠堂三种。

明廷有明确的规定,品官家庙为三进,第一进三间,第二进五间,第三进三间,外加大门一座。

关于庶民祠堂的规制则简陋得多:“祠堂三间,外为中门。

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

东曰阼阶,西曰西阶。

阶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令可容家众叙立。

又为遗书、衣物、祭器库及神厨于其东,缭以周垣,别为外门,常加扃闭。

兼容并蓄 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  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试谈从化宗氏祠堂建筑在高中欣赏课中的教学建筑是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生活方式包括生产、生活、宗教、文化、政治、社交等方面活动发展变化的历史,因此,它与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方的房屋朝向采取南向,以便冬季阳光射入室内,并使用火炕与较厚的外墙屋顶,建筑外观厚重、庄严。

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或在房屋下部用架空的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建筑材料除木、砖、石外,还利用芦苇;墙壁薄,窗户多,建筑风格轻盈疏透,与北方建筑恰成鲜明的对比。

①从化地区的祠堂将两者交融,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

古建筑学博士潘安认为:从化的祠堂建筑既不同于北方,也不同于南方,既有北方祠堂的影子,也有南方祠堂的样子,可以说是五花百门,蕴藏着兼容并蓄的巨大容量,它有主流,但不强求一致,有形式,也不强求遵守,它有等级,但不强求攀比,接近随心所欲,但唯一遵守的是皇朝对民宅建筑所作出的种种规定和限制,对于非明文限制性的社会取向,从化的祠堂会显得洒脱多了。

一、祠堂建筑的结构形式——“三进”式结构,意为步步高祠堂主要是用于奠祖、尽宗、尚子、尊老、婚丧嫁娶、商议家族大事、行祖法、定族内争执、明理事非曲折的地方。

尽管这些祠堂的空间内设不同,但内部设计还是大同小异的,从化的祠堂大多数是三进式,中间有天井格开,两侧有连廊,由大门内进,步步升高,意为步步高。

第一进是祠堂入口,也叫门堂或门厅,是一个高大的台阶,用来迎宾,进入门厅,接待客人,门厅后有些祠堂有牌坊,通常是功名人家才有,普通人家是没有的。

从牌坊往里走,可以看到两座小亭子或连廊,中间是天井,小亭子是举行庆祝时的表演台,有些祠堂会没有。

从下面往上走是第二进,总体比第一进高,也叫中堂,是活动的主要空间,是举行婚丧嫁娶、商议家族大事的地方,中间的屏风是有特别重大的事情或有来宾的时候才打开的,一般有六扇门,推开就能看见祖宗的牌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白朴词艺术赵维江(510630 暨南大学广东广州)【摘要】【主题词】女真汉化词学【作者】赵维江,男,河北邯郸人。

文学博士,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亡后至混一前,北宗体派的创作高峰仍然坚耸不倒。

如果说遗山乐府还算金遗民之作的话,那么这一阶段艺术成就最高者非白朴天籁词莫属了。

天籁词不仅在抒情向度上为元代北宗词提供了可仿效的视角,而且在艺术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也是北宗词新发展的标志。

(一)遗山之嗣就词学渊源言,天籁词直接嗣承于遗山乐府。

与白朴“有三十年之旧”的王博文在《天籁集序》中说:“遗山之后乐府名家者何人?残膏剩馥化为神奇,亦于太素集中见之矣。

然则继遗山者,不属太素而奚属哉?知音者览其所作,然后知予言之不为过。

”王氏之说当为知言。

明人陈霆《酹江月》词也说白词“还似遗山风节”。

这种关系首先来自于二人特殊的交往。

王氏在序文曾详细谈到元好问对白朴的养护与教育:元白为中州世契,两家子弟每举长庆故事,以诗文相往来。

太素即寓斋仲子,于遗山为通家侄。

甫七岁,遭壬辰之难,寓斋以事远适。

明年春,京城变,遗山遂挈以北渡。

……尝罹疫,遗山昼夜抱持,凡六日,竟于臂上得汗而愈。

盖视亲子弟不啻过之。

既读书,颖悟异常。

儿日亲炙遗山謦欬,谈笑悉能默记。

数年寓斋北归,以诗谢遗山云:“顾我真成丧家狗,赖君曾护落巢儿。

”居无何,父子卜筑于滹阳。

律赋为专门之学,而太素有能声,号后进之翘楚者。

遗山每过之,必问为学次第,常赠之诗曰:“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

”未几,增长见闻,学问博览。

元好问为一代文宗,白朴得其鞠养并受其长期教导,在作词方面也承其衣钵,得其真传。

在天籁词中,不论选调、用语、作法等,都不难找到遗山词的影子。

比如二人词皆路数较宽,词风刚柔兼济,作法上皆喜用前人诗句等等。

且看白朴这首《摸鱼子》〔七夕用严柔济韵〕:问双星、有情几许。

消磨不尽今古。

年年此夕风流会,香暖月窗云户。

听笑语。

知几处。

彩楼瓜果祈牛女。

蛛丝暗度。

似抛掷金梭,萦回锦字,织就旧时句。

愁云暮。

漠漠苍烟挂树。

人间心更谁诉。

擘钗分钿蓬山远,一样绛河银浦。

乌鹊渡。

离别苦。

啼妆洒尽新秋雨。

云屏且驻。

算犹胜姮娥,仓皇奔月,只有去时路。

读此作,令人想起遗山那首著名的《雁丘辞》: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

离别苦。

是中更有疾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

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二词同调同韵,同写情爱,就连起首句式、句意都一样,发以痴问,归以“情”字。

元词有双雁不朽,不与“莺儿燕子俱黄土”之想;而白词则有牛女“犹胜姮娥”去而无归之说,其构思何其相似乃尔!白朴不一定是刻意模仿,但二词的相似却让我们不能不相信天籁词与遗山词血脉相通的联系。

当然,元、白词相比,差异也很明显。

白词虽也称豪健,但不及元词的沉雄之质和悲慨之情,所抒情感也未达元词之深挚。

不过,白朴曾遍游大江南北,其视野较元更为开阔,其词中江南景物与风情也为元词所未有,至于其婉丽之笔较元或过之。

总之,于蒙元词坛,元启白续,前后相属,构成了元词北宗初期发展的主线,为元代北宗词创作创作提供了范例,奠定了繁荣的基础当然,元、白词相比,差异也很明显。

白词虽也称豪健,但不及元词的沉雄之质和悲慨之情,所抒情感也未达元词之深挚。

不过,白朴曾遍游大江南北,其视野较元更为开阔,其词中江南景物与风情也为元词所未有,至于其婉丽之笔较元或过之。

总之,于蒙元词坛,元启白续,前后相属,构成了元词北宗初期发展的主线,为元代北宗词创作创作提供了范例,奠定了繁荣的基础。

(二)清逸之风与遗山词的众皆称善不同,对天籁词的评价则历来毁誉悬殊,对其词风的概括也说法不一。

《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朴词淸隽婉逸,意惬韵谐,可与张炎玉田词相匹,惟以制曲掩其词名。

”而王国维《人间词话》则说:“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

”元代张翥在其《沁园春》(客汝之乎)题记中曰:“盖白朴所宗者,多东坡之变调。

”清人朱彝尊在《天籁集跋》中说:“兰谷词源出苏辛,而绝无叫嚣之气,自是名家。

”王国维“粗浅之甚”的断语,以宋词为准则忽略了金元词的特点,其艺术偏见并不足取,不过他与稼轩比,也表明他认为天籁词与稼轩词风格同属一类,这一点与张翥、朱彝尊一致。

四库馆臣所云“清隽婉逸”,实际上与白词有苏、辛之风并不矛盾。

相较于稼轩,苏词于豪放中更取放逸清旷一路,故王鹏运称之为“清雄”1,陈廷焯称之为“清超”2。

天籁词源出苏、辛,其词虽然也多有人生悲悯之意,但缺少稼轩词的悲壮慷慨之气;似与苏词清旷放逸一格更接近。

试看其《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一词: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

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

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

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

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

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此词为白朴徙居金陵后所作,“用坡仙韵”,也颇得坡仙豪逸之气。

词作述景寄意,跌宕曲折,上片以极称“南州风物”之“信美”,感古城之景丽人杰;下片怀古伤今,“惊叹”世事沧桑,1 王鹏运《半塘遗稿》。

2 《白雨斋词话》卷八,词话丛编本。

“生灵”易灭,然“一声长啸”,词人跨越“海门”,“飞上明月”,居宇宙之高俯察人间往事,那人生的“万刧”之灾和无尽哀痛由此而归于消释。

白朴历母失家破之惨祸,睹王朝数替之变幻,其内心的悲伤忧怨和迷惘抑郁非常人可比拟。

残酷的现实及其历史和人生价值观念的改变,让他选择了隐遁之路,在“玩世”于士林与市井之间的艺术生涯中,他消解了传统儒士济苍生安社稷的壮志,所以在他的词里找不到稼轩和遗山词中那份悲壮与豪迈;东坡式的超旷让他脱拔于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得以从历史宿命与人生意义的视野中去看待他所处身的世界,从而过滤掉了个人情思中基于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痛苦、怨恨与意志,其词风貌也自然显出了一种清与逸的品质,有论者称其词“如鹏抟九霄”3应指此意。

白朴作为一代才人,遍游南北,其词学观念并无门户之见,学词也是多方师从,不拘一格,《天籁集》中便有多篇效法前贤或时人的作品。

对于南宋词,白朴十分看重,并有意识地借鉴学习。

其《垂杨》词序曾记载:“中统建元,寿春榷场中,得南方词编,有《垂杨》三首。

”白作《垂杨》即是仿效之作。

词人壮年长期南游,晚年又迁居江南,其词风自得南宗沾溉,天籁词中不乏清柔婉丽之作。

四库馆臣“清隽婉逸”之说显然注意到了这一方面,并予以特别强调。

白词这方面的特点与其作为曲作家也应有关系,许多词与其清丽淡雅的写情散曲颇相类,如:《玉漏迟·题阂》:碧梧深院悄,清明过也,秋千闲了。

杨柳阴中,又是一翻啼鸟。

人去瑶台路远,孤负却花前欢笑。

音信杳,西楼尽日,凭栏凝眺。

缥缈,露阁云窗,恨梦断青弯,夜深寒悄。

玉敲残,握得五更风小。

寮注金狙烬冷,画烛短银屏空照。

芳径晓,惆怅落红多少。

在总体上清旷豪逸的天籁词中,也有一些风格偏重于豪雄勃郁的词作,如《石州慢》:丙寅九日,期杨翔卿不至,书怀用少陵诗语千古神州,一旦陆沈,高岸深谷。

梦中鸡犬新丰。

眼底姑苏麋鹿。

少陵野老,杖藜潜步江头,几回饮恨吞声哭。

岁暮意何如,快秋风茅屋。

幽独。

疗饥赖有、商芝暖老,尚须燕玉。

白壁微瑕,谁把闲情拘束。

草深门巷,故人车马萧条,等闲瓢弃樽无绿。

风雨近重阳,满东篱黄菊。

此作当为白朴游金故都汴梁时所作,神州沉陆的变迁,让他切身感受到了老杜当年“几回饮恨吞声哭”的巨大悲痛。

个人的“幽独”之感与故国之思在词中浑为一体,盘旋回转,任“满东篱黄菊”也无法让他忘却。

这类作品与那些清旷超逸之作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也反映了词人词风的多样性和词风转变的过程。

(三)天籁之语《天籁集》的命名,据序可知来自于白朴好友王博文的建议,王序曰:“凡当歌对酒,感事兴怀,皆自肺腑流出,予因以天籁名之。

”通览现存白朴词可以认为,王序这一评价并非溢美。

白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不管是写兴亡之感,还是表隐逸之怀,还是抒爱恋私情,皆为有感而发,“自肺腑流出”,绝无“为文造情”之作;在表现方式上也往往是率直而言,爱憎分明,旨意显豁,自然质朴,不刻意雕琢。

就其总体风貌言,称之为“天籁”基本上名3 涵虛子《词品》,说郛卷八十四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实相符。

这样说不是否定白词之“婉”。

辞意率直,并不妨碍表现形式上的回环起伏、一唱三叹。

如《木兰花慢》:歌者樊娃索赋爱人间尤物,信花月、与精神。

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

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

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

天公不禁自由身。

放我醉红裙。

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

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

莫要琵琶写情,与君同是行人。

这是一首赠妓词,宋词中这类作品很多,作者往往逢场作戏,“无其事而有其情”。

而白朴此作并非单纯应付,由歌妓樊娃的歌声写到作者“醉红裙”的狂态,再言及自身的遭际和对“故国”的哀思,进而引出“与君同是行人”的感慨。

这一基于自己真实生活的感受在词中表现得直率挚切,而行文一波三折,婉曲有致。

词中用了“东山”、“北海”及“琵琶”等典故,但其义晓畅,毫不滞涩。

白朴词中的多数作品具有这种真率自然的风格。

有一些与元廷高官酬唱的作品,直言对于元朝混一大业的赞颂和对朋友功名的期许,若一概以言不由衷论之,便失之于武断,实际上它透露的是作者“难忘天下”的心迹,也是白词率直之风的体现。

当然,这种率直显豁之语在白词中有时缺少打磨,典雅不足,王国维所谓“粗浅之甚”大概指此类情况。

(四)谐美之音在一般论者看来,北宗词人对于词体格律形式不太讲究,但王博文特别注意到了天籁词这方面的造诣,他指出:律赋为专门之学,而太素有能声,号后进之翘楚者。

……曩会江东,尝与予言:“作诗不及唐人,未可轻言诗。

”平生留意于长短句,散失之余仅二百篇,愿吾子序之。

读之数过,辞语遒严,情寄高远,音节协和,轻重稳惬。

所谓“律赋之学”当也包括了词体格律在内。

南宋和金之后,词体逐渐疏离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抒情格律诗。

词乐虽然大多失传,但是词乐对文辞的字声、音韵、句式、章法及个修辞表达上的要求,即格律,却通过词作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填词的依据。

与近体诗相比,词的格律更为复杂和严格,故更难掌握。

这也是历来古人诗多词少的一个原因。

宋代词坛上周邦彦南、姜夔精通音律,作词极重格律,在他们影响下南宋形成了一个格律词派;而金以来的北方词坛,由于与词乐的疏离更早更快,加之中原音韵的变化,词人们对于格律的掌握功力则相对要弱一些,这也往往引起南宗派的诟病。

江藩《词源跋》载:“盖声律之学,在南宋时知之者已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