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整饬”理论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杨晓丽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年第04期[摘要]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作为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祖国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

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当代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下,正确认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对《形势与政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对策。

[关键词]教学问题对策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祖国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加强大学生对于国内国际知识的了解,刻不容缓。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品德系列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把握时代脉搏。

同时,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教育部决定设置《形势与政策》课,要求各高校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形势与政策课正式进入了大学课堂。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

1 《形势与政策》教学现状与问题1.1 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这就要求本门课程的内容必须具有时效性、前沿性和全面性,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时代变化的脉络,囊括当下社会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究》1. 引言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如何有效地教授形势与政策课程,成为了教育界和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探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和学生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

2. 形势与政策课程概述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提升他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责任感的课程。

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的重要目标。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可以尝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以及引入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式教学工具,来增加课堂的活跃度。

4. 教学手段的运用除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外,教学手段的运用同样不容忽视。

课件的设计、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支持等方面都需要考虑到。

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级讲解,对于学生的提问进行及时回应,都是教学手段的具体体现。

5. 回顾与总结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深度和广度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通过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提升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6.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个人认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灵活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学的关键。

教师的角色也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结: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灵活运用的教学手段,可以提升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教育文档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教育文档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

它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且也是大学生明确时代责任要求、成长为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特对近几年来临沂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其他兄弟院校参阅和借鉴。

一、关于形势与政策课取得的成效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与管理,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教育和疏导,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为了更好地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避免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临沂大学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

2.教学方案灵活机智,教学管理切合实际。

从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始,“形势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负责制定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施方案,由教务处发往全校十八所学院,各学院任课教师和兼职教师具体承担和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教务处规定,本科学生从大一至大三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共分六个学年度完成,每学年授课十六学时,总时数九十六学时,共计六学分。

专科学生从大一至大二开设,共分四个学年度完成,每学年授课十六学时,总时数六十四学时,共计四学分。

每个学生必须根据学校要求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加强课程教学管理,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在课内,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专家报告、影视教育、网络学习等形式;在课外,可以采取军训教育、暑期实践、社会考察、专家采访等形式。

建立成绩档案制度,实行课程学期考核。

每学期考核一次,计入期末学生学业总成绩。

各学院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课堂问答、卷面考试、撰写论文、实践总结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估和测定。

这种考核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体现出课程教学的合理化与人性化。

二、关于形势与政策课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案,我们对全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和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引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性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在方法和手段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对该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1. 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存在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情况,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关注度不高。

2. 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关注度和理解度,可以尝试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共享等多种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网上课程、讲座、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有关国家政策和形势的信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手段的探讨1.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丰富课程形式,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国家政策和形势。

2. 研讨会和专题讲座组织各类形势与政策相关的研讨会和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参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政策法规,拓宽思维广度。

3. 学科交叉教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进行交叉教学,拓宽学生对政策形势的认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与回顾: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重要性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多样化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提高他们对国家政策和形势的理解能力。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非常必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

“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

“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形势与政策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政治形势和政策动向,增强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的了解和熟悉,培养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的嗅觉和分析能力。

那么,这门课程对大学生的实效如何呢?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学生反馈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案例。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教师通常会通过讲述一些实际的政治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政治形势和政策动向。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一带一路倡议、习近平主席在国际上的重要讲话等等,让学生了解当下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在其中的定位。

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家的政治形势和政策动向,增强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的反馈也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或者开展小组讨论,我们可以得知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如何。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经过学习这门课程之后,对国家政治形势和政策动向有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了解。

他们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国家政治事件,更加客观地分析政策动向,也更加有话语权地就这些话题展开讨论。

这些都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所体现出来的。

课程设计也是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课程设计上,教师需要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程的实效。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等,让学生参与增强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国家政治形势和政策动向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材料,保持课程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大学生的实效是有的。

通过讲述实际案例、学生反馈和课程设计,我们可以看到,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家的政治形势和政策动向,增强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的了解和熟悉,培养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的嗅觉和分析能力。

也需要指出的是,要进一步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小结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小结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小结第一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小结《形势与政策》课“纵向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实践小结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7年下半年,又进行了纵向团队教学模式的尝试。

现小结如下:一、做法1、纵向教学团队的组建2007年学工部组建了9个《形势与政策》教学教师团队,教师相应编入其所在学院的团体,专门对6-8个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

组建教师团队是在保留原有“横向团队”教学模式的优势的基础上,变教师团队的“横向组合”为“纵向组合”。

从每个教学内容专题组中各抽出一名教师组成一个团队,组长全部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组长全程负责某一授课单位的全部章节教学任务,全程负责组织课程教学、落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等,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全程跟踪、全程管理。

组长组织本团队教师根据其授课的6-8个专业有针对性地研究,特别是在就业指导等章节2、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2007年下半年,共有5个《形势与政策》教学教师团队开始实践“纵向团队”教学模式。

5个教学团队都至少选取了一堂课的内容进行互动式教学的实践,并在第一堂课上将本学期的互动式教学的计划向学生公布,并让学生自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各教学团队分别采取理论研讨、演讲比赛等的方式,并根据计划将学生分为若干布置学生部(1)理论研讨式人文学院教学团队选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第五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六讲)教学内容进行课堂互动教学,围绕12个课题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和探讨。

具体把每个班的学生分为12小组,每小组16人,每组选出1名组长和指定一名指导老师,每位老师负责3个小组,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开展学习讨论,并把课题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上交,每个小组再派代表进行约5分钟的发言,由教师在课堂上给予点评。

6、学习成绩考核(2)参与演讲式作物学院教学团队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基础上,以“社会需要与大学生人生道路选择”为主题。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案分析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案分析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案分析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重要的政治课程,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研究当前主要政治和政策问题。

课程教案由主要内容和活动构成,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治结构、政治过程、政治文化和政治经济学等,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实地考察、模拟政治游戏和政治分析等。

课程教案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理论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掌握政治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课程中介绍的政治理论包括制度派、行动派、经济派、实用主义派、利己主义派和社会学派等,旨在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社会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解决方案。

课程教案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模拟政治游戏,以增强他们对政治过程的理解。

模拟游戏涉及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利益分配、政治谈判等,让学生练模拟政治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政治现实问题。

此外,课程教案还鼓励学生参加实地考察,以便更好地了解政治现象。

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了解政治实践的实际情况,并发现政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案是一个系统性的政治课程,它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当前政治形势,并且能够分析政治现象,制定有效的政策。

通过课程教案,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政治
理论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掌握政治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为将来的政治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形势与政策课堂总结(一)

形势与政策课堂总结(一)

形势与政策课堂总结(一)前言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及掌握当前的政策与动态。

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对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正文1.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形势与政策课程包含了很多有关国内外形势和政策的重要内容,如国际关系、宏观经济、社会热点等。

这些内容的丰富多样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世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 了解国内外形势与政策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国国内形势以及各种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与决策至关重要。

3. 培养战略思维与判断能力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我们的战略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我们可以分析各种政策对国家和个人的影响,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4. 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使我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国家的一份子,应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努力。

5. 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和分析各种问题,这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集体讨论中,我们可以相互交流观点,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结尾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了其重要性。

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对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形势与政策,将使我们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并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关注形势与政策的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前言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及掌握当前的政策与动态。

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对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正文1.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形势与政策课程包含了很多有关国内外形势和政策的重要内容,如国际关系、宏观经济、社会热点等。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刍议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刍议

青年与社会 2018年11月中 第32期总第723期“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课程目标有三方面:一是知识目标,即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事件,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了解在重大事件问题上我国政府秉承的基本原则、立场与应对政策;二是能力目标,即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认识、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和理性判断的能力;三是素质目标,即引导和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但如何培养学生主观上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客观上具备独立、正确、理性分析时事政治事件的能力从而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呢?这些都是授课教师要面临的现实课题。

诚然,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兴趣爱好是学习的“内动力”,可以使人在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精力集中有效地学习、探索相关知识,并乐此不疲。

培养学生们对时事的持续性的兴趣,不光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形势与政策》的质量和效果,更对学生们日后持续关注与研究时事产生积极的影响。

笔者以为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即在坚持系统讲授的前提下,采用专题式教学法以及提问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以及电化教育式等多种方式的有机综合运用而进行的教学,效果会较好,能够提高实效性。

一、专题式教学法首先,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内容丰富,在教学领域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国际关系等领域,但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课时却又很少。

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总结

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总结

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总结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广泛开设在高校和教育机构中的课程,旨在通过对国内外时事和政策的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政策意识和国际视野。

以下是对该课程的总结:
1. 知晓时事:《形势与政策》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社会政策,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接触和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可以跟进当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

2. 政策分析:该课程也强调对政策的深入分析。

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政策的制定过程、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政策的评估和反思,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素质培养:《形势与政策》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多领域知识的涉猎和学习,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增强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此外,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有效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国际视野:由于该课程关注国内外的形势和政策,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生将了解国际政治、全球经济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从而增强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 社会责任感:《形势与政策》课程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研究社会问题和政策挑战,学生将认识到个体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总的来说,《形势与政策》课程通过对时事和政策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政策意识和国际视野,使其具备成为自主思考者和社会参与者的能力。

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发展、社会适应和公民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政工作案例

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政工作案例

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政工作案例一、案例背景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本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案例描述1.课程内容设计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本校注重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例如,在讲解国际形势时,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外交政策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在讲解国内形势时,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2.教学方法改革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本校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实践教学环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本校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国家历史和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三、案例效果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本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思想认识提高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对于国内外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国家政策和战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学生的思想认识也得到了提高,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推动下,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形势与政策 集体备课总结

形势与政策 集体备课总结

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总结一、背景介绍本次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活动,旨在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共同探讨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备课内容概述1. 课程特点分析:我们深入探讨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地位。

大家一致认为,该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政治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学内容研讨:针对课程内容,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类。

重点探讨了如何根据时代发展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等问题。

经过讨论,我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

3. 教学方法交流:在教学方法方面,各位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大家一致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课程评价与反馈:我们还就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家认为,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此外,我们还就如何获取学生反馈、改进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三、备课收获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水平:通过深入探讨课程特点和教学方法,各位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大家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把握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

2. 形成了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经过共同研讨和梳理,我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一体系既突出了重点和难点,又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集体备课活动为各位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通过互相分享经验和心得,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我校规范管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验之谈

我校规范管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验之谈

我校规范管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验之谈《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特殊而重要的职责。

中央强调要把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作为高质量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如何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心,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从而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对于我们中原工学院而言,自1991年始就开始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但当时并未列入课表,采取的是“专题讲座”形式。

后来正式将该课列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纳入教务处课表体系,每学期开设16学时(共8次课),并且我校是河南省极少数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行小班教学的高校之一。

20多年来,我校一直在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着不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围绕着解决《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所存在的问题,我校逐渐形成了—套自己的成功做法,提出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的“四化”体系,即教学管理制度化、教学内容系统化、老师队伍专业化以及教学形式多样化。

下面将重点介绍我校在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规范化方面的途径与方法。

一、现状分析了解和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现状,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每个学期末,我们都会在全校范围内邀请部分师生进行座谈。

根据积累的数据显示:很大比例的师生对该课程教学的认识有偏差,认为现在电视、广播、网络天天都在讲时政大事,再开这样一门课程没有多大意义;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就业没有多大帮助;另有30%的学生认为教师就事论事,缺乏理论的深度和高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效果均不太满意。

针对这一调查情况,我们组织教师讨论分析,大家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认识不到位,没有把这门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及有效的教学策略

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及有效的教学策略

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及有效的教学策略作者:陈平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第02期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丰富性与广泛性、思想性与知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并存的特点。

把握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采取以讲授法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法,形成以课堂学习考核与课外实践成果综合考量的成绩评定机制,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特点;有效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1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63-03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对大学生了解、分析、掌握时事与政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况。

针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的不完善之处,尤其是“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资源过于分散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惟有准确把握课程的教学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方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应对挑战。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要特点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通知》不仅明确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和地位,也对课程教学内容和任务予以明确规定,由此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既有着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一致的共同性,也有着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

”具体表现为:1.稳定性与变动性兼具《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可归纳为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形势与政策课堂评价

形势与政策课堂评价

形势与政策课堂评价一、教学内容的适宜性本次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紧密结合时事政治,围绕当前国内外热点问题展开分析,能够满足学生对形式与政策的基本需求。

教学内容条理清晰,主题明确,难度适中,对于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教学设计的质量本次形式与政策课程设计精心,教学环节紧凑,课堂组织有序。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PPT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较高。

教学材料丰富,包括视频、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本次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主题辩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得课堂氛围活泼生动。

四、教学效果的显著性本次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充分了解了当前形式与政策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了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作业中表现积极,思维活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本次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师注重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反馈和需求。

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互动良好。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相互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次形式与政策课程的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对形式与政策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教师教学态度认真,授课清晰明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地传达知识。

教师还注重与学生沟通,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体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七、课堂氛围的和谐性本次形式与政策课程课堂氛围和谐,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度的参与度。

教师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展开思考和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交流,营造了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

形势与政策课程反思与总结

形势与政策课程反思与总结

形势与政策课程反思与总结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久也将步入社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子,祖国“十二五”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所以,我们更要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我们要有正义感。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进取向上,学好专业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为党的事业做贡献,提升自我本事。

接下来,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形势与政策课程反思与总结,欢迎大家借鉴参考!形势与政策课程反思与总结(一):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仅有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十分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忙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忙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仅有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忙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

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本事。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我的发展目标,结合自我的优势,定位自我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本事,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构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身的大梦想,大发展。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

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

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当做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向度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向度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向度研究作者:李保峰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第11期建构主义和形式与政策的基本关系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西方国家也紧跟发展的潮流,产生了新的科学理论成果——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主要观点中提出:知识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东西,在学习中,知识的获取需要学习的人积极主动完成对知识的接收,构建出严谨准确的知识骨架。

知识对每个人的要求是平等的,它都要求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新的了解、新的吸收,来完成知识的二次收获。

也就是说,建构主义理论是以学生为主要地位的理论,它强调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索,要求学生产生关注情境、合作、沟通等重要的学习意识。

现如今形势与政策是一门新设的教育课程,各高校让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让大学生了解世界上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了解党的发展路线,加深当代大学生对我党的深刻理解,了解我国所面临的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任务,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感、民族责任感。

建构主义教育中重点强调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公,在日常的学习教育中,教师应做好辅助引导的工作,指引学生积极主动接收新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助力,对学生来说,学习是有多项选择的,因此学习行动力将会被兴趣影响。

若想将建构主义应用于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中,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兴趣。

建构主义引进高校课堂的有利条件将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引入各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我国高校的尝试,合理的引入必定能为学生带来一定的益处。

而如今我国高校已经具有一定的引入条件。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引进。

多媒体已是现代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网络使学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进一步了解形势与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二,高校大学生已经建立了基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当前世界的局势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一直在学习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分析局势及未来发展道路的能力,又有矛盾论、辩证发展观等理论依据,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分析的科学性、合理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表现

《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表现

《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表现
这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让我对于平时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课程有了新的改观。

本来以为这会是非常枯燥的课程,但是在老师的教学下,它变得有趣了起来。

在听取我的第一节“形势与政策”课程之前,我一度认为它是一个和党课非常接近的,充满着理论和晦涩的哲理的政治课。

在上课之前,我以为“形势与政策”课会像马克思之类的课程那样通篇的理论体系让我一头雾水,或是如同党课那样沉重又枯燥,让人严肃无比。

老师的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让我开始不排斥本来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起来。

并且因为由于对“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我对于先前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加深了我对于现在我所处于的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祖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价值观,端正了自己目前学习的态度,思考了我现在学习,生活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坚守 印象 动 机 : 基 于 角 色认 知 。一 个 人 能否
是被人们认 为是光 荣的。 ” 诸 如此类对如何控制 人 类行 为 的描 述 和见解 , 对“ 印象 整 饬 ” 的产 生 和研
究 产生 了重 要 的影 响 。
真正将“ 印象整饬 ” 发展 成为理论学说 的是美 国著名社会学家欧文 ・ 戈夫曼。1 9 5 6年 , 他在享誉 学界 的《 E t 常生活中的 自我表演》 中, 首次将戏剧 比
形象、 知 识 体 系、 教 学情 境 , 以及 消极 印 象 的 修 复 等 印 象整 饬 技 巧 , 传 递 教 师 在 教 学过 程 中的 正 能 量 和 积 极 影 响 力 , 并与学生形成正合 力, 提 高“ 形 势与政策” 课教 学的有效性。
[ 关 键 词 ]印 象 整 饬 ; “ 形势与政 策” 课; 教学; 教 师 印 象
师生 间的互 动 关 系 。 ” 【 1 儿 ∞在互 动关 系 中 , 处 于 主 导
拟引入 了社 会学 , 将人 际关 系 与戏剧 表演 结合起 来 。 他指 出 , 世 界是 一个 大舞 台 , 每 一个 社会情 境都 可 以 看 作是 一个 戏剧 舞 台。人们 在互 动 过程 中按一 定 的 常规程 序扮 演着 多种 角色 。每个 人在 扮演 一种 角色 时, 他 必定期 待 着他 的观 众们 认 真 对 待 自己在他 们 面前所 建 立 起 来 的表 演 印象 J l , 并 通 过 表 达 自己 来影响、 控制 他人 对他 所形 成 的 印象 J 3 。这 种通 过
第2 5卷 第 1 O期 ( 2 0 1 3年 1 0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西 高等 学校 社 会科 学 学报
S OC I AL S C I E NC ES J O URNAL OF UNI VER S I T I E S I N S HAN XI
VO1 . 2 5 No. 1 0
( 一) 印 象整 饬基 本理 论解 读 印象 整 饬 ( i m p r e s s i o n ma n a g e m e n t ) , 也 被 称 为 印象 管理 或 自我呈 现 ( s e l f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 , 起 源 于意 大 利政 治 思想 家 和历史 学 家尼 可 罗 ・ 马基 雅维利 的 论 著 。1 5 1 3年 , 他在《 君 主论》 中提 出 : “ 一位 君 主能 够 征服 并且 保 持那 个 国家 的话 , 他 所 采 取 的手 段 总

我们所关 注和期 待的。“ 印象整饬 ” 作为社会学 家 欧文 ・ 戈夫 曼 拟 剧 论 的核 心 思 想 , 可 以为“ 形 势 与
政策 ” 课 实 效 性 的研 究 提 供 新 的视 角 , 为 教 师 提供


生 什么 样 的印象 , 并如何 产 生这种 印象 , 称 之为 印象 建构 。第 三 , 个 人 注 意 观察 他 人 对 自己 的 印象 并 适 时做 出 调整 , 称之 为 印象 监 控 。
[ 收稿 日期]2 0 1 3— 0 6— 2 0
【 中图 分 类 号 】C , f  ̄ 2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6 2 8 5 ( 2 0 1 3 ) 1 O一 0 0 4 7一 o 3
2 0 0 4年 , 中共 中 央宣传 部 、 教 育 部在 《 关 于进 一 步加强高等学校学 生形 势与政策教育 的通知》 中, 强调 了“ 形 势与 政策 ” 课 的重 要 性 , 众 多教 师 和学 者 致力 于 该课 程 的有效 性 研究 , 并取 得 了一 定 的成绩 。 但 是在 实践 中 , “ 形 势与 政 策 ” 课 教 学 的效 果仍 不 尽 如人 意 。“ 教师 和 学生 是 高 等 教 育 和教 学 活 动 过 程 中的两 个 主要 角色 , 高校 整 个 教 学 过 程 体 现 了一 种
种 教 育思路 和方法 。
印象整饬基本理论对 “ 形势 与政策 ” 课教 学的启 示


在一些学者眼中, 印象整饬强调美化人们 的外 在, 淡 化 了 内在 美 。但 有 些 学 者认 为 印象 整 饬 本 身
并无 好坏 之分 , 关 键 在 于个 人 运 用 这种 技 巧 达 到 什 么 目的_ 5 J 。恰 当 的 印象 整 饬 是 人 际 交 往 的辅 助 手
( O c t .2 0 1 3 )
“ 印象 整 饬 ’ ’ 理论在 “ 形 势 与政 策 ’ ’ 课教 学 中的应 用
宋 静, 李梅 丽 , 王慧霖
( 太原科技 大 学, 山西 太原 0 3 0 0 2 4 )
[ 摘 要 ]“ 形 势 与政 策 ” 课 具 有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 重 要 功 能 。从 “ 印象整饬” 理 论 出发 , 任 课 教 师 可 以 通 过 自身
段, 也会给教师带来教学思路和方法上的启发。
( 二) 印象整 饬 基 本 理 论对 “ 形势与政策” 课教
学 的启 示
印象整饬的理论 为“ 形势与政策 ” 课教学者提 供了可借鉴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技巧 , 要求教育者在 进 行 印象 整饬 时 , 能 够坚定 自己的 印象动 机 , 加 强对 自身形象 、 知识体系和教育情境 的印象建构 , 重视印 象监控 , 合理调控 自己的行为。

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 自己的印象 , 使别人所形
地位 的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正能量 , 与处于主体地
位 的学 生形 成正 合力 , 从 而提 高教 学 的有 效性 , 这 是
成的有关 自己的印象符合 自己期望的过程 , 就被称 为印象整 饬 J 。这 一概念 至少 包含 三层含 义 : 第 个体在他人面前形成某种 印象是基 于什么愿望 或动机 , 称之为印象动机。第二 , 个体决定给他人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