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重点推荐3-基于GIS的天馈信息动态采集、维护与调整系统

合集下载

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案例

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案例

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案例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气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10个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案例:1.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地理信息和人口分布等数据,可以绘制出灾害预警区域,为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预警信息,帮助减少灾害损失。

2. 气象预报与预测:GIS可以将地理信息与气象数据结合起来,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对气象变量进行空间插值,生成高分辨率的气象预报和预测结果。

这些预报结果可以帮助农业、交通、航空等行业做出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 气象观测站布局优化:通过GIS技术可以分析地形、气象条件、交通等因素,优化气象观测站的布局。

合理的观测站布局可以提高气象数据的覆盖范围和准确性,为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4. 气象数据管理与共享:GIS可以用于气象数据的管理和共享。

通过建立气象数据的空间数据库,可以方便地存储、查询和共享各种气象数据,为科研、教学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5. 气象气候变化研究:GIS可以将气象数据与其他环境数据(如地形、土壤、植被等)进行集成分析,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理解气象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和影响因素。

这对于气候变化预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6.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气象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数据,可以确定不同地区的灾害风险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提高社会的抗灾能力。

7. 气象资源评估与规划: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气象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地理信息和能源需求等数据,可以确定适宜的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资源开发区域,为可再生能源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8. 气象信息可视化:利用GIS技术可以将气象数据以图形、图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动态地图、图像处理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气象现象、气候变化等信息,提高公众对气象的认识和理解。

基于GIS的农村公路维护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基于GIS的农村公路维护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基于GIS的农村公路维护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基于GIS的农村公路维护决策支持系统设计随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公路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农村公路地域广阔、交通状况复杂,加之经费有限、技术力量不足等因素,导致农村公路的维护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因此,建立一套基于GIS的农村公路维护决策支持系统,对于提高农村公路的管理水平和维护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GIS在农村公路维护中的应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它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全面、准确、直观的地理信息管理和分析手段。

在农村公路维护中,GIS可以用于以下方面:1. 道路信息管理:通过GIS系统对农村公路的路线、长度、等级、桥梁、隧道等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对农村公路信息的全面掌握。

2. 维护作业管理:通过GIS系统对农村公路的维护作业进行管理,包括维修、养护、清理等,实现对维护作业的统筹安排和资金使用的合理化。

3. 道路安全管理:通过GIS系统对农村公路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估,实现对道路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基于GIS的农村公路维护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基于GIS的农村公路维护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集地理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展示于一体的信息系统。

其主要功能包括:1. 农村公路信息管理:通过GIS系统对农村公路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包括道路等级、长度、宽度、桥梁、隧道等信息的采集和存储。

2. 维护作业管理:通过GIS系统对农村公路维护作业进行管理,包括维修、养护、清理等,实现对维护作业的统筹安排和资金使用的合理化。

3. 道路安全管理:通过GIS系统对农村公路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估,实现对道路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4. 决策支持:通过GIS系统对农村公路进行分析和评估,提供多种方案供用户选择,实现对维护决策的支持。

三、系统实现基于GIS的农村公路维护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采集农村公路相关数据,包括道路等级、长度、宽度、桥梁、隧道等信息。

测绘技术中的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中的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中的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来探讨其在该领域的价值和作用。

1.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水利工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一个流域或水源地的综合规划中,GIS可以帮助收集、整合和分析各种地理数据,包括降雨量、河流流量、土地利用等信息。

通过建立数字地形模型(DTM)和数字水文模型(DHM),可以对水资源进行精准的量化评估,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

2. 集雨区保护集水区保护是保护水源地水质的重要环节。

GIS可以帮助绘制和分析水源地周边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包括水源涵养区、水源区等。

通过建立水源地保护区边界和不同保护级别区域,可以科学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控制土地开发,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

3. 洪水风险评估洪水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准确评估洪水风险,GIS可以帮助收集和分析洪水历史数据、地形数据和河流水位数据等。

通过建立洪水模型,可以模拟洪水的传播和影响范围,进而制定相应的洪水防治措施。

4. 河道治理河道治理是维护和改善水利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GIS可以帮助绘制和管理河道的地理信息,包括河道的长度、宽度、深度、流速等。

通过建立河道模型,可以模拟不同治理方案的效果,并制定河道治理的优先顺序。

5. 水库管理水库管理是水利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GIS可以帮助建立水库的数字地形和数字水文模型,通过模拟不同蓄水位情景下的水库水位、洪峰流量和蓄水容量,可以科学规划水库的水位调度方案,确保水库的高效利用。

6. 灌溉管理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而灌溉的科学管理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GIS可以帮助收集和分析农田的地形、土壤、降雨等数据,通过建立灌溉模型,可以科学规划灌溉水量和灌溉方案,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土壤盐渍化问题。

综上所述,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丰富多样,可以帮助实现水资源管理、集水区保护、洪水风险评估、河道治理、水库管理和灌溉管理等任务。

测绘技术中的GIS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中的GIS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中的GIS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案例一、引言生态保护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GIS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案例,探讨其在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效率、科学规划和决策等方面的优势。

二、案例一:湿地保护湿地是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的环境类型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为生物多样化的地区之一。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GIS技术可以用于湿地的调查和监测。

例如,在某国的湿地保护项目中,研究人员使用GIS技术收集了湿地植被类型、水质状况、动物迁徙路径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湿地的演化过程,从而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案例二:森林管理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碳汇,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森林的管理需要对其面积、类型、年龄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一项森林管理项目中,GIS技术被用于制定森林伐木的计划。

通过对森林植被分布、土壤水分、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家们成功地确定了合适的伐木区域和时间,从而保护了森林的生态平衡。

四、案例三:物种保护保护物种多样性是生态保护的核心任务之一。

而要进行物种保护,就需要对物种的分布、繁殖地、迁徙路线等信息进行准确地掌握。

在一项大熊猫保护项目中,GIS技术被用于监测大熊猫的栖息地和活动范围。

通过采集大熊猫的足迹、栖息地环境等数据,并结合卫星遥感图像,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大熊猫的分布规律和栖息地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五、案例四:环境评估环境评估是任何一个生态保护项目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GIS技术可以根据空间分析方法来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例如,在一座新建水库的环境评估中,研究人员使用GIS技术分析了水库对周边土壤侵蚀、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介绍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介绍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来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应用系统。

空间数据处理技术是GIS中最核心的部分,它主要涉及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

一、数据获取数据获取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目的是将真实世界的地理信息数据输入到GIS系统中。

常见的数据获取方式包括地面测量、卫星遥感、GPS测量和数字地形模型等。

地面测量是指通过实地勘测和测量仪器获取地理特征数据,例如,建筑物的位置、道路的形状等。

卫星遥感是利用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和测量,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

GPS测量则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用于导航和定位。

数字地形模型是将地理地形数据以数字形式进行存储和处理,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地面模型(DTM)。

二、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将获取的地理数据存储在GIS系统中的过程。

常见的数据存储格式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采用点、线、面等几何要素来表示地理对象,常用的矢量数据格式有Shapefile、GeoJSON和KML等。

栅格数据则以像素网格的形式组织地理数据,常用的栅格数据格式有GeoTIFF和GRID 等。

此外,还存在一种混合数据格式,即矢量栅格数据,常用的混合数据格式有GeoJSON、GeoPackage和GML等。

三、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指对GIS系统中存储的地理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数据管理涉及数据的录入、编辑、更新等操作,以及数据的查询、索引和空间拓扑关系的维护等任务。

此外,数据管理还包括数据的备份、还原和安全性管理等方面。

常见的地理数据管理软件包括ArcGIS、QGIS和PostGIS等。

四、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GIS系统中最重要的应用环节之一,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用于决策支持和问题解决。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解析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解析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解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是一种应用于测绘技术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和展示,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

本文将通过解析GIS的原理,以期能够深入探讨其在测绘技术中的作用。

一、GIS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能够进行地理分析和空间决策支持的技术系统。

其基本原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几个方面。

1. 数据采集:GIS的数据采集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航空摄影、地面测量、遥感技术等。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整理后,可以成为构建GIS的基础数据。

2. 数据存储:在GIS中,数据存储采用的是数据库的方式,将结构化的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起来。

常见的存储格式有面向对象的数据库(Object-Oriented Database)和关系型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它们可以存储和管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

3. 数据管理:GIS中的数据管理包括数据质量控制、数据更新和数据共享等。

通过数据管理,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还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数据需求。

4. 数据分析:GIS以空间为核心,通过对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缓冲、空间叠加等。

这些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发现地理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数据可视化:GIS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可视化展示。

地图、图表、3D模型等可视化工具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地理信息,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关系。

二、GIS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GIS在测绘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GIS能够将测绘仪器获取的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生成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

gis应用案例分析

gis应用案例分析

gis应用案例分析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交通管理、灾害预防和响应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GIS应用案例的分析:1. 城市规划与管理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布局、城市绿化和交通规划等。

通过GIS,规划者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规划方案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评估其可行性和潜在问题。

例如,GIS可以帮助分析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优化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2. 环境监测与保护GIS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整合和分析气象、水文、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数据。

通过GIS,环境科学家可以监测污染源的分布,评估环境风险,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GIS可以帮助识别城市热岛效应的区域,为城市绿化和降温提供科学依据。

3. 交通管理与优化GIS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交通流量分析、交通拥堵预测和交通规划等。

GIS可以实时监控交通流量,预测交通拥堵,为交通信号控制和交通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GIS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4. 灾害预防与应急响应GIS在灾害预防和应急响应中的应用包括灾害风险评估、灾害监测和救援资源分配等。

GIS可以集成多种灾害数据,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

在灾害发生时,GIS可以快速识别受灾区域,为救援行动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支持。

例如,GIS可以帮助救援队伍确定最佳的救援路线,提高救援效率。

5. 农业精准管理GIS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土地资源管理、作物种植规划和病虫害监测等。

通过GIS,农业管理者可以精确地分析土地资源,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GIS可以帮助农民识别土壤肥力分布,优化施肥策略,减少化肥的使用。

6. 公共健康服务GIS在公共健康服务中的应用包括疾病监测、健康资源分布和健康政策评估等。

测绘技术中的GIS应用案例分析

测绘技术中的GIS应用案例分析

测绘技术中的GIS应用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GIS以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数据处理能力,为各个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测绘技术中GIS的应用。

案例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而综合性强的工作,其中包括地理环境、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多个方面。

GIS的应用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例如,在城市用地规划中,GIS可以依托空间数据库对土地资源、建筑物分布等信息进行分析,为城市规划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同时,通过GIS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图层叠加、对比分析,为规划提供更加全面和精确的数据支撑。

案例二: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自然资源管理、农业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GIS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决策者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资源。

例如,在林业资源管理中,GIS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提供科学的森林经营和保护方案。

此外,通过GIS技术,还可以分析农业土壤养分分布情况、水资源分布情况等,为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案例三: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GIS的应用可以在环境保护领域提供强大的地理分析和决策支持。

例如,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对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并通过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还可以通过模拟和预测的方式,评估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案例四:灾害管理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GIS 的应用在灾害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地质灾害管理中,通过GIS技术可以实现地质环境评估、隐患点分析和灾害风险预测等工作。

同时,GIS还可以与其他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对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和资源调配。

gis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gis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GIS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实例1. GIS技术的基本原理•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GIS技术主要基于地理数据,通过将非空间数据与地理数据关联起来,使得数据可以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展示和空间分析。

2. GIS技术的三要素•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GIS技术的基础,包括地理实体、属性和关系等。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软件是用来处理地理数据的工具,例如ArcGIS、QGIS等。

•地理信息系统人员:GIS人员是指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能够操作GI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的专业人员。

3. GIS技术的应用领域3.1 城市规划•GIS技术可以对城市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模拟,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城市规划工作中,GIS可以用来评估土地可持续利用、交通规划、人口分布等方面的数据。

3.2 环境保护•GIS技术可以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帮助监测和评估环境变化。

•在环境保护领域,GIS可以用来监测气候变化、植被变化、水资源管理等。

3.3 农业管理•GIS技术可以用于农业管理,帮助农民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农田布局、灌溉管理等。

•农业管理中,GIS可以用来分析土壤质量、农作物种植分布等数据。

3.4 电力网络管理•GIS技术可以用于电力网络管理,帮助电力公司进行线路规划、设备管理、故障分析等。

•电力网络管理中,GIS可以用来分析网络拓扑、优化供电方案等。

4. GIS技术应用实例4.1 城市交通规划•使用GIS技术,可以对道路网络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通过收集原始数据,包括道路长度、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等,可以建立交通模型,并预测交通状况。

4.2 疾病传播分析•GIS技术可以在疾病传播分析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患者的位置、人口密度等因素,可以预测疾病的传播路径。

•这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前调配资源,减少疫情造成的影响。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实际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实际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实际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成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地理分析和地图制作功能的地理信息处理系统。

它通过将不同源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关联起来,为人们提供了有效获取、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工具。

在测绘工程技术专业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探讨其解决方案。

案例背景某地区计划开展一次土地资源调查和规划工作,以支持当地土地利用的规划与管理。

在这个案例中,地理信息系统被用于搜集、分析和整理土地资源数据,并提供决策支持。

以下是该案例的具体分析和解决方案。

数据搜集与整理在开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之前,需要搜集与土地资源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所有权数据、土地规划与规章数据等。

搜集数据的方式可以包括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地籍档案查询等。

数据搜集后,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包括数据的清洗、格式转换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空间数据库设计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库是存储地理数据的核心。

根据该案例的需求,需要设计一个适合土地资源调查和规划的空间数据库。

数据库的设计应包括合理的数据表结构,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属性等字段,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关系。

同时,为了提高数据查询和分析的效率,还可以建立索引和视图等数据管理机制。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在该案例中,可以通过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地资源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包括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统计、土地利用环境评估等。

同时,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功能,制作土地资源分布图、土地规划图等,帮助决策者更直观地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数据共享与发布一个有效的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具备数据共享与发布的功能,以便不同部门和用户之间共享数据和交流信息。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分享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分享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分享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信息系统,通过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实现对地理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显示和管理,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和数据分析工具。

在测绘技术中,GIS的应用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为测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效益。

本文将以几个实际应用案例,分享GIS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案例一: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城市的发展、用地规划、交通布局等多个方面。

而GIS提供了强大的地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能够为规划者提供准确的地理数据和决策支持。

例如,在一座城市的规划中,规划者可以利用GIS对现有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城市的用地格局是否合理,并通过GIS模拟工具,预测未来的城市发展趋势。

同时,GIS还可以结合交通网络数据,优化城市道路规划,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案例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GIS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包括水源地保护、水域污染控制、水资源调度等方面。

以水源地保护为例,通过GIS技术可以对水源地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潜在的污染源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同时,GIS还可以结合水资源调度模型,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案例三:自然灾害防治自然灾害是世界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如地震、洪涝、滑坡等。

GIS可以在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地震防灾中,利用GIS可以进行地震风险评估和灾后损失评估,预测地震灾害后果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案。

在洪涝防治中,GIS可以集成水文数据、地形数据和降雨预测数据,实现对洪水泛滥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及时提醒民众转移并安全撤离。

案例四:地质灾害评估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地质因素引起的地表破坏、水土流失、岩质滑坡等一系列灾害性事件。

GIS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案例

GIS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案例

GIS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案例概述现代测绘技术已经迈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阶段,其中GIS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一种用于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数据的先进技术,通过将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相结合,帮助测绘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信息。

本文将重点介绍GIS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案例。

应用案例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为城市规划师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数据支持。

借助GIS技术,规划师可以在电脑上创建真实的城市模型,并对城市中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例如,通过GIS技术,规划师可以分析土地的高程、土壤类型、水体分布等因素,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应用案例二:土地管理土地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涉及到土地的登记、划分、交易等方面。

GIS技术为土地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

通过建立土地信息数据库,将土地的属性数据与地理数据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管理土地资源。

例如,通过GIS技术,可以准确地确定土地的边界、用途、所有权等信息,为土地的管理、登记、交易提供支持。

应用案例三: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全球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而GIS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GIS技术,环境保护人员可以对环境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制定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通过将空气质量数据、水质数据等地理数据与其他环境数据相结合,可以帮助环境保护人员快速掌握环境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案例四:灾害管理灾害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事务,而GIS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通过GIS技术,灾害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测灾害的发生情况,并快速响应。

例如,在地震发生后,通过GIS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地震烈度图、震中分布等地理数据,为相关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以便及时组织救援工作。

总结GIS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测绘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综合应用案例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综合应用案例

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综合应用案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能够有效获取、组织、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软件系统。

在测绘领域,GIS的综合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来阐述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综合应用。

案例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任务,需要考虑大量的信息和因素。

GIS通过融合土地使用、交通、环境、人口等多方面的数据,提供了全面的城市信息。

例如,通过收集不同区域的卫星图像和遥感数据,可以对城市的土地利用进行分析和评估。

利用GIS的分析工具,可以确定适宜的建筑用地,优化交通流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案例二:资源调查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调查和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林业资源管理中,GIS可以帮助收集和分析森林的分布、面积、类型和生长情况等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做出科学、合理的林业管理决策。

类似地,在水资源管理中,GIS可以帮助监测水源地、水系分布,优化取水点的选择和管线的布局,并进行水资源的量化评估。

案例三:灾害风险评估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风险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收集区域的地形、气象、地质等数据,并结合历史灾害记录,可以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例如,在地震风险评估中,GIS可以用于分析断层带、土壤类型、建筑物密度等因素,并通过模拟和预测,为公众和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案例四:环境监测和保护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和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空气质量监测中,GIS可以帮助收集和分析不同区域的气象、气候和污染物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公众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案例五:土地管理GIS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应用极为广泛。

例如,在土地权属调查中,GIS可以帮助收集和管理土地权属信息。

通过对土地所有权、土地用途、土地分布等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提供土地管理决策的支持。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来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GIS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则是GIS应用的基础,下面将以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为主题展开论述。

一、数据采集的目的和方法GIS数据采集主要是为了获取和记录现实世界中的地理数据,以便在GIS中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现场调查、卫星遥感、航空摄影等。

具体选择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采集目标、预算和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

1.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实地踏勘和测量,获取需要的数据。

比如,对于土地利用状况的采集,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来确定不同地块的用途和覆盖类型。

2. 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是一种远程感应的技术,借助于卫星的传感器获取地理信息。

卫星遥感可以快速获得大范围的数据,对于地貌、植被、气候等指标的采集非常有用。

3. 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是一种通过飞机、无人机等平台进行拍摄的方式。

通过航空摄影,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对于城市建筑、交通网络等细节的采集十分有效。

二、数据采集的工具和技术数据采集除了需要合适的方法,还需要相应的工具和技术的支持。

1.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确定地理位置的技术。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使用GPS接收器可以准确获取采样点的经纬度坐标,用于地理数据的定位。

2. 遥感影像解译:对于卫星遥感或航空摄影获取的影像数据,需要进行解译和提取。

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可以将影像中的地物进行分类和识别,进而提取出感兴趣的地理信息。

3. 现场调查工具:现场调查时需要携带一些常见的测量和观测工具,如测量尺、GPS仪器、笔记本电脑等。

这些工具可以方便采集人员记录数据和测量现场特征。

三、数据采集的注意事项数据采集是一个复杂而耗时的过程,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绘技术中的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中的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中的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案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测绘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几个实际案例来阐述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案例一:土地评估与规划在土地管理中,土地评估与规划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土地评估方式往往存在数据不准确、效率低下等问题。

而借助GIS技术,可以对土地进行全面的空间分析和数据整合,提高评估效率和准确性。

以某市土地规划为例,通过采集该地区的空间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土地产权等,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

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评估,可以判断土地的适宜性和潜力,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将现有土地产权信息与规划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可有效避免土地重复开发和浪费,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案例二:土地利用监测有效的土地利用监测对于土地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大范围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和定量分析,为土地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某县通过定期采集航空遥感影像数据,并借助GIS技术进行影像解译和土地利用分类,实现土地利用监测的全息化。

通过对历年数据的比对和分析,可以得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如耕地面积减少、城市用地扩张等。

这些信息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调控土地利用,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案例三:土地资源管理GI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将土地资源信息与空间数据进行关联,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

以某企业的土地资源管理为例,该企业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如生产基地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土地资源,他们利用GIS技术建立了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该系统包含了土地权属信息、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情况等数据,并通过地理空间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类管理。

通过该系统,企业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土地资源状况,有效规划和利用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案例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案例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案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各种属性数据相结合,经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存储、查询、管理和表达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后,生成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在地理教学中,GIS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又能够增加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地理教学中的GIS应用案例。

案例一: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课程中,GIS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与规划。

学生可以使用GIS软件绘制城市的地图,并在地图上标注不同区域的用途,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借助GIS的分析功能,学生可以对城市规划进行模拟和优化,了解不同规划方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案例二: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教育中,GIS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分布和影响范围。

学生可以利用GIS软件获取不同地区的环境数据,如大气污染、水质状况等,并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分析地理数据,学生可以探索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案例三:自然灾害研究自然灾害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用GIS技术,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信息,并对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案例四: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地理教学中的一大热门课题。

学生可以利用GIS软件收集和分析旅游相关数据,如景点分布、交通状况等,并结合地理信息进行旅游规划。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拓展地理知识,培养旅游规划和管理能力。

结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

通过GIS软件的运用,地理教学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webgis应用案例

webgis应用案例

webgis应用案例WebGIS(Web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Web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获取并利用地理信息,实现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交互操作。

以下是10个WebGIS应用案例:1. 地图导航应用:通过WebGIS技术,用户可以在线获取道路、公交线路、地铁线路等交通信息,并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

例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都是基于WebGIS技术开发的地图导航应用。

2. 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WebGIS可以整合各种地理数据,如气象数据、地质数据、地震数据等,实时监测灾害风险,并提供预警信息。

例如,中国地震台网可以通过WebGIS实现对地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3. 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WebGIS可以用于监测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并提供环境管理决策支持。

例如,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开发了一个基于WebGIS的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用于监测和管理环境污染。

4. 土地利用规划:WebGIS可以整合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如土地类型、土地所有权等,帮助政府和规划部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

例如,伦敦市政府开发了一个基于WebGIS的土地利用规划系统,用于规划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

5. 自然资源管理:WebGIS可以用于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如森林、水域、野生动植物等。

例如,澳大利亚政府开发了一个基于WebGIS的自然资源管理系统,用于监测和管理国家的自然资源。

6. 电力设备管理:WebGIS可以用于管理电力设备的位置、状态和维护信息,并进行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

例如,中国电力公司开发了一个基于WebGIS的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设备。

7. 城市规划与管理:WebGIS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如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市政设施管理等。

例如,新加坡政府开发了一个基于WebGIS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统,用于规划和管理新加坡的城市发展。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案例分享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案例分享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案例分享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捕捉、处理、分析、显示和管理地理数据的技术。

GIS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建筑、城市规划、气象学、自然资源管理等。

本文将介绍几个GI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1.土地利用规划GI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它可以协助规划者了解区域土地的使用情况和土地监测,提高规划的准确性。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GIS可以帮助规划者分析城市各个部分的人口分布和经济环境,进而为城市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对于建设项目而言,GIS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师在建筑前分析空间和路线,以确定最佳建设方案,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和质量。

2.对自然资源的管理GIS技术对野生动植物、水源和空气质量等自然资源进行管理,对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保护森林时,GIS可以提供传感器数据并分析各种数据,以帮助管理者和研究人员了解森林的生长情况和野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

3.公共安全及应急管理GIS技术在应急管理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灾难发生时,GIS可以帮助管理者迅速定位受到影响的区域,并指导救援团队快速响应和救援。

通过实时数据和分析,GIS可以确定风险区域和潜在风险,从而更好地保护公众安全。

4.海洋资源管理GIS技术可以帮助海洋资源管理部门分析和监测海域活动,并监测海洋生物的流行趋势。

例如,在捕捞管理方面,GIS可以帮助捕捞公司监测和管理渔船捕获并且保留海洋生物,以确保不会过度捕捞造成损失。

综上所述,GI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特别是涉及大量地理信息的领域。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数据收集的增加,GIS 技术将继续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地球的各种资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

第十四章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导读:本章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一些具体领域的应用。

由于GIS是用来管理、分析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所以几乎所有的使用空间数据和空间信息的部门都可以应用GIS。

由于各个部门的不同,GIS在具体业务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应用方式也各异,结合比较紧密的如城市规划、环境领域等,相对松散的有商业、医疗卫生领域。

本章简单介绍了一些GIS应用实例,针对不同实例,介绍方法也不同,有的概述一个具体区域的应用,有的叙述工作流程,有的介绍了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可以对相关领域的GIS建设提供借鉴,也可以作为其它领域建设GIS的参考。

本章也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如AM/FM、GIS/T以及一些具体的分析方法,如动态分段模型,它们处于GIS与具体领域的交叉部分,同时也是GIS理论和技术的有益补充。

1.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是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信息、物质高度集中的区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系统越来越复杂,数据和信息越来越多,服务要求越来越高。

城市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城市的现代化、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城市需要全面的规划,而地理信息系统给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工具。

在城市管理中,可以应用GIS的方面非常多,如土地、道路、管网、环境、人口等等诸多要素都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并且形成了应用于专门领域的GIS工具,如土地信息系统(LIS-Land Information System)和AM/FM(自动制图/设施管理,Automatic Mapping/Facility Management),前者侧重于管理地块的位置、面积、权属以及地籍的动态变化;后者则主要对电力、通讯等设施的管理和分析、制图。

城市建设规划涉及的因素非常多,开发新城要征用土地,改建旧城要拆迁安置,同时需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在开发建设活动中,如果不注意各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就可能造成混乱,而采用GIS对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并基于此进行分析和辅助决策,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混乱局面的出现。

_ArcGIS空间数据采集和编辑1

_ArcGIS空间数据采集和编辑1

ARCGIS实验:空间数据采集和编辑一、实验目的1.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2.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3.熟悉GRAMIN GPS手持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注意:在基于ArcMap 的操作过程中请注意保存地图文档。

二、实验准备数据: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 地形图――70011-1.Tif。

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ArcMap三、实验内容及步骤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打开ArcMap,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70011-1.TIF增加到ArcMap中,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第2步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在”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找到一个控制点后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7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

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

注意:在连接表对话框中点击“保存”按钮,可以将当前的控制点保存为磁盘上的文件,以备使用。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转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增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均方差(RMS)后,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更新显示”。

执行菜单命令“视图”-“数据框属性”,设定数据框属性在“常规”选项页中,将地图显示单位设置为“米”在“坐标系统”选项页中,设定数据框的坐标系统为“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西安80投影坐标系,3度分带,东经102度中央经线),与扫描地图的坐标系一致更新后,就变成真实的坐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IS的天馈信息动态采集、维护与调整系统目录1 系统概述 (1)1.1摘要 (1)1.2关键创新点 (1)1.3应用推广及成效 (2)1.3.1 天馈姿态远程采集模块 (2)1.3.2 工参校验模块 (2)1.3.3 天馈调优模块 (3)1.3.4 智慧运营平台端到端模块 (4)1.4效益分析 (5)1.4.1 经济效益 (5)1.4.2 社会效益 (5)2 系统架构 (6)2.1天馈姿态远程采集模块 (6)2.2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 (6)2.2.1 工参校验模块 (7)2.2.2 天馈调优模块 (8)2.3端到端智慧运营平台 (9)3 天馈姿态远程采集模块 (11)3.1模块单元介绍 (11)3.3数据处理单元 (14)3.4展示应用单元 (15)3.5试点情况 (15)3.5.1 安装情况 (15)3.5.2 精度验证 (17)3.6应用场景建议 (20)4 工参校验模块 (22)4.1K-MEANS机器学习算法 (22)4.2站点经纬度校验 (22)4.3方位角校验 (24)4.4天馈接反校验 (26)4.5下倾角校验 (32)5 天馈调优模块 (35)5.1覆盖区域界定 (35)5.2方位角调优 (35)5.3下倾角调优 (38)6 端到端智慧运营平台 (40)6.1任务创建 (40)6.2方案生成 (40)6.3指令执行 (40)6.5全流程闭环跟踪 (41)1系统概述1.1摘要网络运营智慧化,是近年来集团公司大力倡导的发展方向。

无线网的特点是网元众多,全省LTE网络包含物理站点4万多个、扇区17万多个。

面对全省无线站点数量繁多、分布广泛的现状,基础数据的采集、准确性的核查、网络的优化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均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以集团无线网络运营的智慧化为指导方向,本项目提出和实现基于GIS的天馈信息动态采集维护与调整系统,能够进一步解放人力、开发物力、节约财力,以提高无线网络优化效率、改善用户感知。

本系统基于NB-IoT物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以解决无线网维护与优化中,资源投入多、重复劳动繁杂、主观经验影响大等问题为目的,提出并实现了以下三个功能模块:一、基于NB-IoT物联网的天馈姿态远程采集模块。

现有移动网络的基站天线姿态工参的收集和维护,如方位角、俯仰角、挂高等参数,主要通过人工现场采集测量实现,并进行手工录入、手工汇总,存在测量不准、容易出错、可控性不强等缺点,而且无法及时发现天线姿态的异常情况。

为改善以上问题,该模块首先利用天线姿态监测终端自动采集、监控天线姿态数据,其次通过电信自有NB-IoT无线网络实现信息回传,最后通过天线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天线信息的呈现、动态更新、异常告警等管理功能。

该系统精准度高、时效性强,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上站等工作,以降低维护成本、减少高空作业时长。

二、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工参校验和天馈调优模块。

无线网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获取和分析用户分布区域、无线扇区覆盖区域、用户感知分布等信息,以此支撑RF优化、弱覆盖规划补点等工作。

传统的无线网络的分析和优化工作,需要依托于无线网优工程师的个人经验和判断,会明显受到工程师主观性和工作经验的影响,因此无线网路优化工作的效果存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该系统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出智能分析优化算法,通过描绘和分析用户分布画像,最终实现工参校验和天馈调优两个子模块,包含站点经纬度校验、方位角校验、下倾角校验、天馈接反判断、方位角调优、下倾角调优等功能。

该系统提高了网优工作的效率和客观性。

三、依托智慧运营平台的端到端天馈优化模块。

依托福建省电信的智慧运营平台,实现端到端网优工作的自分析、自优化、自评估的闭环流程。

端到端模块集合了以下功能:收集、汇总、存储天馈姿态信息,固化工参校验算法和天馈调算法,输出优化方案,下发天馈优化指令,评估优化效果。

该模块推进了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及自动化。

1.2关键创新点创新点一:实现天馈姿态信息远程采集以及管理实现天馈姿态数据采集自动化,提供精准度高、时效性强的天线姿态数据,减少上站维护,降低网络维护成本。

通过周期性天馈姿态信息采集以及告警阈值设置,实现天馈状态生命周期管理以及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高响应速度。

创新点二:天馈信息的移动端显示、管理通过微信应用开发,实现天馈信息的移动端显示、管理、监控。

使维护更加便捷直观,缩短了响应时延。

创新点三:利用NB物联网,实现采集数据的无线回传采用NB物联网进行采集数据回传,摆脱有线的束缚。

使得采集模块安装更为便捷,同时减少了故障节点。

创新点四:基于聚类算法,实现扇区覆盖分析,实现基站工参校验以及输出天线优化调整建议利用大数据聚类算法,对用户上报MR话单进行分析,实现扇区用户分布画像。

通过用户分布画像与工参信息的对比,实现工参异常的检测。

反之,利用用户分布画像的结果,输出天线优化调整建议,使扇区覆盖目标符合用户分布情况,提升覆盖效果。

创新点五:实现天线“自分析、自优化、自评估”的自动闭环流程利用大数据平台以及规模部署的天线远程调整模块(RCU),实现天线调整的端到端闭环流程。

大大节省了天线覆盖的常规性分析以及调整的人工投入。

1.3应用推广及成效1.3.1天馈姿态远程采集模块已于18年10月底完成产品样机开发,并试点安装。

各项功能、精度满足设计需求。

后续将在偏远山区、上站困难等特殊场景组织规模使用。

1.3.2工参校验模块已于18年8月在福州鼓楼、晋安、台江、仓山选取50个LTE小区进行试点验证,其中系统预测偏差在30度内的小区为48个,预测准确率96%。

统计指标数据为:预测系统的无偏估计为+5.69°,标准差为44.5,指标良好。

目前功能已在智慧运营平台部署上线,将用于工参的日常核查。

注:此次选取试点的LTE站点的方式是:在样本点大于10000的LTE站点中随机选取。

故对样本点数量存在一定的要求,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确保云服务器能够计算和存储相应规模的数据量,否则在数据量不足时,机器学习算法的准确性会随之下降。

1.3.3天馈调优模块已于18年10月在福州、泉州进行试点,方案有效率达到78%。

当前正在福州、泉州中兴区进行规模应用验证,涉及52252个LTE扇区。

1.3.4智慧运营平台端到端模块智慧运营平台已于18年6月部署“端到端天馈自动优化”模块,实现分析优化、方案审核执行、效果评估的全流程自动闭环。

推进了无线网优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及自动化。

1.4效益分析1.4.1经济效益(1)天馈姿态远程采集系统,可实现天馈信息的远程采集,节省了人工勘测核查站址经纬度和天馈下倾角、方位角的成本。

全省LTE扇区17万个左右,按每年10%的核查量测算,每扇区的勘测核查费用为100元,则每年可节省勘测核查费用170万左右。

注:每天包车费300元,外场网优工程师300元,能勘测6个扇区,平均每扇区100元。

(2)天馈远程调整系统,节省了天馈现场调优的人力投入。

全省LTE扇区17万个左右,按每年5%的天馈调整量测算,每天线上站成本为150元,则每年可节省天馈调整费用127万左右。

注:每天包车费300元,塔工费300元,能调整4个扇区,平均每扇区150元。

(3)天馈异常的自动判断和智能优化,为资源信息准确性判断提供智能化手段,有助于提高资源信息的准确性,显著提高优化效率。

全省LTE扇区17万个左右,按每年20%的待优化扇区测算,若其中一半的扇区通过该系统优化,每扇区的优化费用为150元,则每年可节省优化费用255万左右。

注:一位无线网优工程师费用15000元/月,每天可优化5个扇区,平均每扇区150元。

以上三项合计全省每年能节省费用552万元。

1.4.2社会效益(1)减少电信工作人员现场勘测和上站调优次数,以缓解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降低同当地住户产生纠纷的可能性。

2系统架构2.1天馈姿态远程采集模块天线工参准确性是网优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网优方案的准确性与效果。

目前工参采集,主要依靠人工现场测量,并通过后台人工录入。

存在测量误差、录入不及时、灾后失查、优化漏录等误差情况。

本模块旨在研究开发一套能够实现天线工参动态采集以及管理的系统。

通过姿态传感器实现天线经纬度、方向角、机械下倾角、横滚角信息的采集,并利用NB-IoT网络实现采集信息回传,最后利用天线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呈现、管理。

目前其他运营商主要通过设备厂家的AISG接口连接天线RCU读取天线内置下倾角数据,对于天线的方向角和横滚角、机械下倾角无法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

且受限于RRU供电,设备异常退服后无法读取,AISG连接线出现链路中断后,需要单独维护处理增加维护工作量。

通过部署基于NB-IoT网络传输的天线姿态监测系统可以高效监控天线物理姿态数据,采用太阳能独立供电方式节能减排网络独立性强。

部署费用方面远低于智能天线,终端小巧安装维护方便。

2.2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MR话单(Measurement Report)是用户终端在使用过程中上报的信息,其中包含了信号强度以及位置信息,是最真实的网络覆盖情况的体现。

因此可以利用MR话单实现网络覆盖的分析。

同时,由于用户的分布情况,与站点位置、天馈参数等直接相关,因此可以反之利用用户分布情况,校验工参数据的准确性。

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是工参校验模块和天馈调优模块的主体实现方式,利用MR话单数据和扇区工参数据,描绘用户分布画像并进行问题分析,最后输出工参校验结果和天馈优化方案。

2.2.1工参校验模块工参校验模块分包含站点经纬度校验、天馈接反判断、方位角校验、下倾角校验四项功能,其中模型输出的判断的准确性依次降低。

2.2.2天馈调优模块天馈调优模块包含方位角调优和下倾角调优两项功能,其中方位角调优的准确性优于下倾角调优。

该模块利用MR话单、工参等数据,对扇区覆盖进行分析,并给出俯仰角和方位角的调整建议。

对于俯仰角调整建议,可进一步利用已大量部署的天线俯仰角远程调整单元(RCU),进行远程调整,而后通过自动采集的数据进行评估,形成全流程的自动分析、自动优化、自动评估。

2.3端到端智慧运营平台天馈自动优化,主要针对弱覆盖问题中,覆盖过近与越区覆盖两类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出俯仰角调整建议,并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调整方案的下发,以及方案后评估、回退等全自动、闭环流程。

天馈优化方案生成及执行。

完成分析优化、方案审核执行、效果评估的全流程自动闭环。

打通省内智慧运营平台与厂家专业网管的路由,并进行接口开发。

3天馈姿态远程采集模块3.1模块单元介绍基于NB-IoT传输模式的天线姿态监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终端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及展示应用单元:(1)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及分别与其相连接的有线数据链路传输模块、无线数据链路传输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