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发展史与中国电视剧艺术

合集下载

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1958-1997)

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1958-1997)

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1958-1997)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1958-1997)渐入辉煌的短篇电视剧中国的电视剧几乎是与中国电视事业一并诞生的。

自1978年以后,中国电视剧复苏、发展,迅速成长为与社会、时代紧密相联,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拥有大量观众的艺术样式。

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电视剧日益丰富多采,各种题材、风格、样式的作品争奇斗妍,艺术表现领域和表现方式也不断地得到拓展。

中国电视剧就内容、形式而言,主要可分为4类:1、短篇电视剧;2、电视连续剧;3、戏曲电视剧;4、儿童电视剧。

短篇电视剧是指1集或2集的电视剧。

它短小精悍,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在电视家族中,它最适应于精雕细刻,是在艺术上最有条件出新的艺术形式。

中国电视初创时期,电视剧制作,是采用“直播电视小戏”的方式。

在演播室搭景,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的处理,运用电子传播手段,直接传达给电视观众。

它不同于舞台剧实况转播,而且,全部为单本剧,应视为“短篇电视剧”的走向光明新岸的动人过程。

上述电视剧的一个共同特点,便是紧贴生活,既揭露了丑恶,又展示了普通人心灵中美好的东西,艺术手法朴素、自然、生活化。

1983年以后,短篇电视剧渐入辉煌,数量大幅度增长。

许多优秀作品突破了以往那种质朴的“小故事”的模式,视野更为广阔,艺术手法更为多样,对生活的开掘更为深入。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反映改革生活的《女记者的画外音》、《新闻启示录》。

前者以女记者到厂里采访为线索,以令人耳目一新的细节和戏剧矛盾,刻画了一位敢于顶风冒险、改革旧体制、推行新制度的厂长形象;后者,通过东南大学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的改革,塑造了几位“新闻记者”和“新书记”、“人事处长”等锐意改革、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这两部作品在艺术形式都有突破。

它们熔纪实性、政治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炉,构思技巧与拍摄手段新颖,创造了一种有别于以往电视剧的崭新形态。

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短篇电视剧最大的变化是涌现了一批具有探索精神与独特风采的作品,其结构、样式、手法、风格各有特色。

第十节1980年以来的中国电视剧艺术:1980年以来电视剧(1980——1985)

第十节1980年以来的中国电视剧艺术:1980年以来电视剧(1980——1985)

2、发展过程及代表性作品
• 1980年代前半期,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电视剧年产量增速迅 猛,从1979年电视剧19部到1986年增到1500部左右。 • 电视剧的创作适应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紧扣现实生活,在 题材上不断扩展,出现伤痕、反思、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等 类型的电视剧。同时改编一些经典文学名著,引进港台武侠 剧、言情类电视剧及欧美影视剧。
• “两级办电视”到“四级办电视”
1958年,北京电视台诞生,这一时期的电视体制是 “两级办电视”,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来 办电视,不鼓励市、县办电视,此时的广播电视管理局与 电视台之间没有清晰地职能划分,“局台合一”,是典型 的政、事合一的特征。 1983年,第十一次中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 “四级办电视”的政策,使电视传播覆盖技术从中央延伸 到省、市、县、乡、镇、村等各级行政区域,在中国电视 事业的大发展产生了关键推动作用。
• • • •
改编剧:《四世同堂》(1985)。 武侠剧:《武松》(1982) 军旅题材:《高山下的花环》(1983) 引进港台剧:《霍元甲》(1984)《射雕英雄传 》(1983)《上海滩》(1985)、《一剪梅》 (1984) • 海外剧:《红与黑》等文学名著、日本《姿三四 郎》、动漫《铁壁阿童木》(1981)、《排球女 将》(1983)、《血疑》(1984)。
按题材梳理1980年代前半期的电视剧作品:主要是现实类题材
• 1980年,复苏的第一年,共播出电视剧131部。第一部长篇电视 剧《敌营十八年》(9集)出现,虽然比较粗疏,但是长篇叙事 的电视剧功能被发挥出来,拉开了中国电视连续剧的序幕。 • 伤痕类题材:揭露“文革”中“四人帮”罪行、控诉动乱年代 造成的不行、抚慰内心伤痕的文学作品。如《女友》(1980年) 《新岸》(1980),《蹉跎岁月》(1982)《今夜有暴风雪》 (由伤痕至反思)(1984),《雾失楼台》(1985)《大林莽》 (1986)。 • 改革类题材:反映出现《乔厂长上任记》(1980)《》《女记 者的画外音》(1983)《新闻启示录》(1984)《走向远方》 (1984)《新星》(1985)等;

电视剧发展历程

电视剧发展历程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 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打一家用电器)
一种专为在电视机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 它兼容电影、戏剧、 文学、音乐、舞蹈、 绘画、造型艺术等诸因素,是一门综合性 很强的艺术。是一种适应电视广播特点、 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而形成的 艺术样式。
发展初期(1958—1965) 停滞期(1966---1976) 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 繁荣期(90年代) 持续繁荣期(新世纪以来)
4、繁荣期(90年代)
发展阶段: ①90年代初期(1990-1993) 呼唤人性的《渴望》 情景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 表现出国潮的《北京人在纽约》 表现当代都市情感的《过把瘾》 ②90年代中期(1994-1996) 1994年全国生产电视剧6000集,受欢迎的剧目有: 《三国演义》《戏剧人生》 1995年全国生产电视剧7000集, ③90年代后期(1997-1999) 1999年新中国建国50周年,电视剧的年产量均超过万集. 表现特殊年代的《难忘的岁月--红旗渠》 戏说历史剧《还珠格格》 严肃历史剧《雍正王朝》
5.持续繁荣期 (新世纪以来)
各类题材、风格、样式、类型的电视剧丰富 异常,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创作格局较为稳定 电视剧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方面都达 到了比较高的程度,电视剧创作更加成熟
THE
END
Thank you
1.发展初期(1958—1965)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 饼子>>,这是中国
电视剧的发端.这一时期电视剧内容多侧重于政治思想教 育,电视剧剧目大多贴
近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情绪,注重作品的社会意义.
2、停滞期:
在“四人帮”文化专制政策的影响下,1976年5月中旬, 北京电视台作出了“关于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安 排,除了文艺节目“主要从正面树立典型,宣传高举毛泽东思 想红旗”外,还提出了“一律不播”的“坏节目”的八条内容. 1967年5月10日,江青的《谈京剧革命》公开发表。从6月开 始,八个“革命样板戏”在北京舞台演一个多月,并从此占领 了电视荧幕----轮番播出舞

中国电视发展史

中国电视发展史

中国电视发展史
中国电视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在那个时候,电视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传媒方式,而中国政府也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最早的中国电视节目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制作和播出的。

这些节目包括新闻、体育、戏剧和音乐等各种类型。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电视产业开始迅速发展,新的电视台和频道相继成立。

在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的电视产业经历了另一次大幅度的变革。

这一时期,电视台开始向商业化方向转型,推出了更多的娱乐节目和电视剧。

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数字电视也逐渐普及,为中国电视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产业进一步壮大。

新型媒体和互联网技
术的发展使得观众能够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

同时,中国电视制作和传播的能力也逐渐提高,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总的来说,中国电视产业经历了从初始阶段到商业化、数字化和现代化的漫长历程。

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为观众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

- 1 -。

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

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

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一、起源与初步发展阶段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初期,电视剧主要以舞台戏剧的形式呈现。

1958年,中国第一部正式的音乐舞台剧《白毛女》在电视上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剧的诞生。

接着,一系列道德教育片、历史剧、现实主义题材的剧集相继问世,如《武大郎与潘金莲》、《红灯记》等。

二、改革开放与市场化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视剧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引进外国影视片成为了一种新趋势,中国的电视剧开始受到国际影视产业的影响。

同时,中国电视剧在题材、创作手法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注重现实主义的风格,呈现出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三、荧屏黄金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进入了一个繁荣的阶段,被誉为荧屏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众多经典的电视剧问世,如《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等。

这些电视剧在剧情、角色设定、服装等方面都具备了高水准的制作,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爱与追捧。

四、多元化与优质剧目崛起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中国电视剧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各种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电视剧纷纷涌现,涵盖了历史、都市、农村、武侠、军事等各个领域。

同时,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也逐渐提升,不仅在剧本创作上注重深度与内涵,还在拍摄技术、视觉效果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五、网络影视的兴起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影视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得电视剧内容的主要途径之一。

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开始在网络上首播,各大视频平台竞相推出自制剧集。

网络影视的兴起不仅为电视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创作人员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附件:本文附有相关的图片、图表和统计数据,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程。

法律名词及注释:1:第一个法律名词:版权法注释:版权法是保护原创作品的法律,对电视剧的著作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2:第二个法律名词:广播电视法注释:广播电视法主要规定了对广播电视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对电视剧的播放、制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电视艺术发展史

电视艺术发展史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L任or意em揉ip捏su。m d2o0lo2r3s年it a6m月e1t,3c日ons星ec期tet二ur上ad午ipis7c时ing18el分it. 3Fu秒sc0e7i:d1u8r:n0a3b2la3n.6di.t1, 3eleifend nulla ac,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3年6月上午7时18分f2ri3ng.6ill.a1p3u0r7us:1. 8NJuullaneiac1u3lis, 2te0m2p3or felis ut cursus.
电视剧的基本模式:一条主线,两三个景, 四五个人物,七八场戏,60分钟,200个镜头。 以内景为主,以近景为主。
2、停滞时期〔1966—1976〕 3、复苏时期〔1976—1979〕 4、开展时期〔1980—〕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迅速开展:
综艺节目 电视风光片 电视专题片
第四编 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3.6.1323.6.1307:18:0307:18:03June 13, 2023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3年6月13日星期二上午7时18分3秒07:18:0323.6.13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3年6月上午7时18分23.6.1307:18June 13, 2023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3.6.1323.6.1307:18:0307:18:03June 13, 2023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3年6月13日星期二上午7时18分3秒07:18:0。2023年6月上午7时18分23.6.1307:18June 13, 2023

考研专用-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黄会林版本)

考研专用-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黄会林版本)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第一章中国电视剧艺术定义:电视剧:以电视方式创作的戏剧作品。

这个界定包含两层含义,其一,电视剧是一种戏剧作品,在剧作上是参照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的,包括创作结构,情节推进方式,人物形象设定等方面。

其二,电视剧是一种电视作品,他的创作不同于舞台戏剧之处在于,电视剧要以电视艺术特定的思维和语言方式进行创作。

纪实美学:以生活美为基础,尊重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完整性和多义性,注重对生活原貌艺术化的逼真再现,力求给观众以总体真实的美感新英雄主义:以相似的结构、共同的模式缔造着当代社会的英雄神话的文艺作品,但这些“英雄主义”的创作和文革及文革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创作大相径庭,平民百姓所自觉追慕的“英雄”带有了更多的平民色彩,不再是高高在上、完美无缺的人物,而是同样有着七情六欲有着种种缺陷的“平民英雄”这种适合当代社会审美需求的“英雄主义”创作,称之为“新英雄主义”第一章知识点1.电视剧的分类根据题材: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根据风格:纪实电视剧和诗化电视剧根据体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电视剧艺术的主要特征:视听叙事电视艺术的视觉语言元素包括:人物、环境、色彩、光影、景深、构图以及运动,电视艺术的听觉元素包括:人声语言、音乐和音响,视听语言的直观表意能够以最接近人的现实视听经验的方式进行呈现、组合,逼真的重现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视听感受虚构叙事尽管取材现实生活,拍摄是力求真实感,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电视艺术的叙事是虚构叙事,饱含创作者主观意图,电视剧是在讲述人为设定的故事。

连续叙事占据电视剧主体的是电视连续剧,它在创作上更接近于长篇小说,尤其是章回小说的篇章结构方法,每一章又会包含一至两个核心情节,各章回之间内容情节相当紧密。

1936年 11月 2日,英国广播公司〔 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推出了一场盛大的歌舞,标志着 BBC电视台的成立和正式播出,这一天也被认为是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

影视史之电视发展简史(中)

影视史之电视发展简史(中)
1936年,邮政部在巴黎设立电视实验台,二战前法国电视台巴黎地区每周播出15小时 节目,处于领先地位 1945年,国营广播机构“法国广播电视台”(RTF)成立。1949年,实行电视收费制 度,1959年,法国广播电视台成为公立公益法人,

美国


法国



日本



1927年,高柳健次郎实验电视广播成功,1939年,首次进行电视公开发 射接收 1950年,日本广播协会东京实验电视台开始定时实验广播 1952年7月,日本第一座私营电视台日本电视网(NTV)最先获得开办 执照,12月日本广播协会东京电视台获执照开办广播 1957年,43座电视台许可开办,1959年,日本广播协会东京教育电视台 开播 1939年,莫斯科电视台正式开播。1941年苏德战争,苏联电视广播停止 1945年,莫斯科电视台重新开办,1949年6月正式开播。1948年,列宁 格勒电视台重新开播 1949年,苏联首次进行室外电视转播,1934年开始进行彩色电视试验广 播,1956年,莫斯科开办第二套电视节目。1959年,制成磁性录像装置


系列剧

每集都具有不同剧情的完整的故事,有同样的主要人物和场景贯穿起来,人物的性 格往往是固定的,在不同情境中演绎出不同的故事 情节系列剧具有高度灵活性和观众互动性,会根据需要调整未来发展路线,不会受 到人事变动的影响 情景喜剧是系列剧的一种,具有幽默滑稽的娱乐性,以播出时伴随着现场观众(或 后期配音)的笑声为主要外部特征,大部分采取舞台剧的布景方式。情景喜剧有真 人扮演的,也有卡通片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高清电视,1989年开始播出高清电视,2001年主要 城市开始播出数字卫星高清晰度电视 欧洲80年代中期提出高清电视制式,1993年成立DVB数字视频广播项目,1999年 ,卫星电视数字化已接近100%,数字电视频道达到400个 美国高清电视起步较晚,1988年开始提出,1993年几大公司联合研制一种全数字 电视系统方案,和有线、卫星、计算机等媒体系统有互操作性,是美国的高清电 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电视剧发展史

中国电视剧发展史

大家好!我是社会学的吴倩,今天是我代表我们小组为大家做这次的演讲。

那我们这次汇报的主题是中国电视剧史的发展。

我将从一下三个方面展开我的汇报:发展历程、艺术特点、现状分析首先要说的是它的发展历程从1958到1965年是它的发展初期,在这阶段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大多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

以题材论,大体可分为六类:1.配合全党全国中心任务2.歌颂新人新事新的生活3.歌颂英雄人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4.少年儿童教育5.国外题材6.民间传说题材第二阶段是1966—到1976年出现的停滞时期这一阶段的电视剧有1967的样板戏《谈京剧革命》,同年也拍摄了一部黑白电视剧《考场上的反修斗争》。

接着,在1975年录制播放了两部电视剧《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和《神圣的职责》这一时期的电视剧是在“四人帮”文化专制政策的影响下产生的,1976年5月中旬,北京电视台作出了“关于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安排,除了文艺节目“主要从正面树立典型,宣传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外,还提出了“一律不播”、“坏节目”的八条内容,1、歪曲历史真实,专写错误路线的:2、描写英雄人物却是犯错误的,歪曲英雄形象的。

3、描写战争恐怖,渲染苦难、宣传和平主义的。

4、专写中间人物的,丑化工农兵形象的。

5、美化阶级敌人,模糊阶级界线,调和阶级斗争的。

6、提倡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宣扬人性论和所谓“人情味”。

7、有关谈情说爱,宣扬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的。

8、传统剧目,包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鬼戏,不管中国或外国的一律不播,第三阶段是1978到80年代末的复苏时期,在这期间,出现了第一部彩色电视剧1978年5月《三家亲》,这也是电视单本剧时代的开始。

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译制剧。

1980年,中央电视台相继播出了两部从美国引进的系列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1981年2月5日春节播出的9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是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主要作品
渴望1990年 导演:鲁晓威 演员:凯丽 李雪健 孙松 韩影 黄梅莹 1990年岁末,有一个名字感动了数以亿计的中国观 众,她的命运牵动着无数善良的心——她就是刘慧芳,电视 剧《渴望》的女主角。十五年过去了,当年《渴望》热播时 万人空巷的情景,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这部轰动全国感动千 万人的电视剧,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的里程 碑,它创下的巅峰效应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刘慧芳”、 “王沪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演员张凯丽和孙松的 代名词,而且从此之后,他们两人在演艺事业上再也无法超 越那个经典的角色。
编辑部的故事1992年 导演:郑晓龙 主演:葛优 吕丽萍 冯小刚 王朔 1992年一部室内剧《编辑部的故事》,彻底逗乐了 中国的观众。故事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热门话题,以6 位编辑贯穿全剧始终,张国立、冯小刚、濮存昕、李玲玉、 李成儒等众多“明星”(不少人后来才成明星)也有精彩客 串。故事独立成章,诙谐幽默,妙语连珠,使人捧腹,引人 深省。 可以说《编辑部的故事》摆脱了长久以来困扰中国轻喜 剧的“沉重”,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中国不同阶段知识分子的 真实状态和难言之隐。剧中的调侃、幽默、讽刺、戏谑,开 电视系列片之先河,它的出现,拓展了我国电视剧的美学品 格。一经播出立即红遍大江南北,用“万人空巷”、“脍炙 人口”来形容当年热播的情形绝不过份。葛优由于成功地扮 演了剧中男一号、青年编辑“李冬宝”,而获得第10届金 鹰奖最佳男演员奖,成为中国顶级影视明星。
发展时期的电视剧作品
《乔厂长上任记》 《敌营十八年》、《高山下的花环》 《赤橙黄绿青蓝紫》 《卖大饼的姑娘》 《新岸》 《开锁》
三、电视剧的成熟期
(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1984年是电视剧走向 1984年是电视剧走向 成熟的开局年, 成熟的开局年,在中国电 视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 转折意义。 转折意义。 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大众电视金鹰奖的设立为 电视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 重要的作用。 重要的作用。

第十一节198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艺术(1985——1989)

第十一节198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艺术(1985——1989)
198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艺术 (1985——1989年)
主要内容
理解1980年代中后期电 视剧发展历史背景 掌握1985—1989年间 主要的电视剧 1985—1989年间电视 剧主要特征及对其评价
1、历史背景
• 经济变革与发展: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提 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 济。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视察深圳,充分肯定了特区 的建设成就和发展方向,在国家领导人的首肯下,无疑加 快和深化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发 展,中国社会思想更加解放,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 高。大陆正步入由政治文化、国家文化向商业文化、大众 文化时代转型期。 • 外来文化的影响:港台及海外文化影响大陆,电视剧 领域多有表现,西方的现代价值观念,港台剧中注重情节 悬念、人物情感及娱乐风气等特点都对当时的中国观众产 生广泛深刻影响。
• 艺术表现上: 1)从创作观念到演员表演、台词上都摆脱了舞台剧 痕迹,电视性进一步增强,注重电视本体视听语 言的建构,拓宽了声音与画面的直观叙事能力, 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视觉画面的表意性。 2)纪实性品格的开拓,《长城向南延伸》中纪实不 仅是一个艺术手法,更是一种精神,与整个社会 求真务实的时代思潮是相适应的。 • 风格上:正剧、喜剧、悲剧多种风格并立,严肃 崇高与嬉笑怒骂并存,共同展示生命百态。
• 总结: 20世纪1980年代的电视剧艺术总体上看,数量 上、质量上都是新中国以来发展最快、质量最好的 时期,步入到1990年代以后,通俗化、大众化、 娱乐化的社会文化思潮一统天下之后,电视剧也随 之进入商业化、市场化时代,渐渐失去了1980年 代,尤其是1980年代中后期这种独立、个性、负 责的电视品质与精神;这时期出现了许多思想性、 艺术性、通俗性俱佳的作品,在随后的电视剧岁月 里具备同样水平与品格的电视剧逐渐减少。可以说, 这段时期是电视剧在面临市场化的统治前最后的一 次艺术高峰时期,它在终结的同时也开启了下一文 化时代的到来的大门。

电视剧的历史与发展了解电视剧的演变与未来

电视剧的历史与发展了解电视剧的演变与未来

电视剧的历史与发展了解电视剧的演变与未来电视剧的历史与发展:了解电视剧的演变与未来电视剧是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表演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良好的剧本和出色的演员表演让人难以挪开视线。

然而,要理解电视剧的历史与发展,我们需要回顾它们的演变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视剧的起源与发展电视剧起源于20世纪,最初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在电视机问世后开始进入家庭。

最早的电视剧多为以舞台剧改编而成,通过镜头语言媒介形式传达故事情节。

这些早期的电视剧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强调演员的表演和剧本的质量,以引人入胜的剧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电视剧的制作和表达方式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高清晰度的画面、立体声音效和更多种类的剧情选择成为了现代电视剧的一部分。

电视剧的传播范围也随之扩大,从国内传播到国际市场,成为了人们了解不同文化、观点和观念的窗口。

二、电视剧的演变与创新1. 题材多样化随着社会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电视剧的题材也不断多样化。

从最早的历史剧、言情剧到现代的都市剧、警匪剧和悬疑剧,电视剧的类型涵盖了几乎所有领域。

这种多样性为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拓宽了电视剧创作的空间。

2. 内容创新与质量提升随着观众越来越关注电视剧的质量和创新,制作团队不断努力提升剧本的水平和演员的表演技巧。

优秀的编剧和导演致力于提供引人入胜的剧情、鲜明的角色形象和独特的叙事风格,使电视剧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触动观众内心。

3. 国际合作与跨界创新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和开拓市场,电视剧也开始进行国际合作与跨界创新。

例如,中韩合作剧集《太阳的后裔》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关注,打破了国界的限制,拓宽了电视剧的市场。

三、电视剧的未来发展趋势1. 跨平台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观众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移动设备观看电视剧。

因此,未来的电视剧将更多地通过移动平台进行传播,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电视发展史与中国电视剧艺术

电视发展史与中国电视剧艺术
的电视信号收转后向预定地区播送的验用的广 播卫星。80年代中期,卫星电视广播进入实用阶段。
卫星电视具有覆盖面积大、传送环节少、受地形影响小、稳定 可靠等优点。
数字电视—将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电视信号并进行处理、 传输、记录和接收的电视广播方式。
电视机的演变
1928年电视样机
1934年(德国)
1936年(法国)
1936年(英国)
1941年(美国)
1948年
1953年
1961年
2、彩色电视阶段
1940年,美国率先试验彩 色电视,不久诞生了世界上第 一台彩色电视机。1954年,彩 色电视才最后实验成功。美国 成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放彩 色电视节目的国家。彩色电视 的诞生与发展,使电视技术进 入了更加逼真更加迷人的第二 个阶段。
舆论进行监督,以便树立正气,纠正一切不正之风。
1、黑白电视阶段
1925(英)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 基本成型期
发 (20C20S) 1928(美)第一次电视广播
展 个别发展期: 1936年11月2日,英国的BBC开始

正式播出电视节目,这一天被视为

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
大规模普及应用阶段(1945后-)
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至少有6 亿人坐在电视屏 幕前,观看到了美国CBS公司的新闻特别报道——“阿 波罗” 11 号飞船的登月旅行。
第20课 电影与电视
电视的种类 有线电视(CATV)—是指采用电缆、光纤作为传输手段,将
电视信号传输到终端电视接收机的传播系统。 卫星电视—在卫星上装设一定功率的转发器,将从地面传送来
卫星电视转播站
手机电视
便携电视
等离子电视
电视发明的几十年来,技术迅速发展,黑白电视 机正在从大城市消失,彩色电视机、立体电视、数字 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正在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已经生 活在一个“电视时代”里。

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发展史读书笔记

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发展史读书笔记

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发展史读书笔记2018年是中国电视发展5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有必要回望历史,寻找1978年至今中国电视艺术发展脉络,把握新时期电视艺术的走向。

40年来,随着电视艺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艺术与电视技术工作者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角置于电视研究之上。

也正因此,近40年来研究电视艺术的文章不仅数量和篇幅上有所增大,质量上也有所提高。

40年历程,中国电视硕果累累,电视艺术不断发展,电视产物不断增多,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在政治环境、学术环境一片大好的良好环境中,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本着敢于创新的精神,对电视艺术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化解读。

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大部分学者除却对电视本体诸如电视艺术的本质、思想内容以及产生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外,还开辟了对电视市场与产业、电视美学、电视政策背景、电视与其他学科的交融等方面的探析。

由于研究成果多,研究视域广,将所有论文、著作进行整理收集难度较大,故而在初期写作中首先选取了100多篇论文进行分析,其中胡智锋从2003年到2014年间对论文及著作的年度化整理而作的《XX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XX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以及《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报告》等文章成为本文论述的重要依托。

一、电视艺术基础理论研究1.电视美学研究电视美学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产生,对电视美的创作、美的传播、美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但这只是对电视美学的传统研究,是将各种电视类型看作是独立的文学、戏剧等特征,没有将电视创作、电视艺术文本之间的整体关系把握住。

后期,研究者在美学方面的研究上,尝试总结标志着总体审美的一般规律。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对于美学的探究也开始不断进行自我更新,高鑫教授在《技术美学研究》中将美学与大众美学、信息美学以及通俗美学联系起来。

2.电视文化学研究电视文化学的研究与电视美学的研究发展相近,随着电视艺术内容的不断发展,电视除了本体性之外,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呈现在大众视野中,在当今多元化发展态势的状态下,电视文化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电视剧发展历程

电视剧发展历程

电视剧发展历程电视剧是一种以影像和声音为主要语言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连续播放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

从悬疑神剧《外景》到历史文化剧《大明王朝》再到现代都市剧《我可能不会爱你》,电视剧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技术的进步,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丰富化的发展趋势。

20世纪初期,电视剧还算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以黑白电视为主流,剧情青涩简单,常常是由一台摄像机实时拍摄演员的舞台表演。

《前程锦绣》《辛亥革命》是当时的代表作品,以其朴实的剧情和精湛的表演,吸引了大量观众。

1958年,《白毛女》的播出标志着我国电视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部电视剧不仅把故事讲得更为生动,而且采用了演员实地实景拍摄的方式,使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剧情的冲击力和情感的渗透。

上世纪90年代,电视剧开始走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风格。

从影视剧《霍元甲》到都市剧《还珠格格》,从武侠剧《笑傲江湖》到军旅剧《士兵突击》,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观众群体。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多元化的内容不断涌现,并逐渐形成了剧情丰富、表演精良、制作精细的电视剧全盛时期。

到了21世纪,随着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电视剧的需求呈现出了新的变化。

网络剧和短剧成为了观众的新宠,它们以更加轻松有趣的方式,快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电视剧行业也在探索新的方式,如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和电视剧拍摄,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高清彩色,从单一剧情到题材多元,电视剧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

它既是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创新,也是时代变革和社会进步的见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相信电视剧的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和突破。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

电视艺术创作风格 的探索
随着电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电 视艺术创作风格的探索也随之展 开,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 代主义等创作风格。
电视艺术与社会文 化的互动
电视艺术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通过反映和影响社会文化,电视 艺术在不断地塑造和改变公众的 文化价值观。
电视艺术的国际化 交流与合作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中国电视 艺术逐渐走向国际化,与世界各 地的电视艺术机构进行合作与交 流,共同推动了电视艺术的发展 。
提升社会文化的认知度
电视艺术通过其广泛的传播渠道和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提升了社会文化的认知度。它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 和理解社会文化,进而对其产生兴趣并深入了解。
05
电视艺术的未来趋势与展望
电视艺术的未来趋势
媒介融合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艺术将进一步与网 络、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形式融合,拓展其传播渠 道和受众群体。
02
电视艺术的形成与成熟
电视艺术的形成
初始阶段
01
20世纪初期,中国开始出现电视,但主要是用于新闻和宣传。
起步阶段
02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尝试制作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
电视新闻等。
发展阶段
03
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电视艺术开
始快速发展。
电视艺术的成熟
1 2 3
多元发展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
2023-10-29
目 录
• 电视艺术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电视艺术的形成与成熟 • 电视艺术的多元发展与创新 • 电视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 电视艺术的未来趋势与展望
01
电视艺术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电视艺术的起源
电视技术的诞生

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电视剧的发展历程电视剧作为一种传媒形式曾经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也是现代娱乐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剧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革,从早期单一的教育性质到现在的多元化文化娱乐,它不断地在演进、改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电视剧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单一性与教育性(1950-1970年代)在俗语里,“小荧屏”是被看成电视的代名词的。

在掀开电视广播历史的金色一页时,我们可以发现,自1958年开始电视剧就已经成为电视广播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当时这些电视剧并没有太多的艺术性质,而是主要以其教育性质来吸引观众。

在早期,电视剧曾经以教育为主,致力于提供有产生知识的节目供观众学习。

电视剧制片产业化不是很完善,故只是粗糙地呈现真实生活中的情景而已,脚本一般由收音机台的编剧编写,故故事传递能量感不高,视觉感也不强。

主题是社会教育,传播社会价值观念。

这种电视剧主要以产品宣传为宗旨,在大众社会的普及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为是局限于一个钟点的节目,所以每集的故事都非常短小,便于观众在短时间内拓展新知识。

特别是在50年代晚期至70年代初期,在教育层面上,电视剧的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第二阶段:意识形态与时代背景(1970-2000年代)在1970年代,电视剧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尝试,即在情节和画面上积极追求艺术性和代表性,以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电视剧的题材不再被局限于教育性,更多的是由生活、人性、社会时代的沉浸性题材。

在这个阶段,党在文艺上开始了一个红绿灯制度,要求电视剧必须在政治意识形态的轮廓下进行制作,以确保剧中的价值观念符合国家宣传政策,以达到强制普及的目的,并通过无处不在的渠道把工人和农民变成观众。

因此,这个时期的电视剧往往会强调宣扬正能量,其中大多数剧情都涵盖了思想教育价值的提示,内容偏向国家政策倾向。

这一阶段电视剧更加地扩大了教育功能的能力和意义,同时也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愈发明显。

中外电视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对比研究

中外电视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对比研究

中外电视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对比研究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中外电视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视剧产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一、历史发展对比1. 中外电视剧起源与发展的不同:中外电视剧起源和发展的背景各不相同。

西方国家的电视剧起源较早,如美国的电视剧产业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

相比之下,中国的电视剧发展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迅速崛起。

2. 发展模式的差异:中外电视剧在发展模式上也存在差异。

以美国为例,美国电视剧一直以商业化为主导,注重市场营销、赞助和广告收入。

而中国电视剧在起步阶段主要以政府资助为主,后来逐渐引入商业模式。

二、题材与创作风格对比1. 题材选择:中外电视剧在题材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电视剧的题材非常多样化,包括喜剧、悬疑、科幻等各类题材,且注重多元化和自由度。

相比之下,中国电视剧的题材较为传统,以历史剧、家庭剧为主导。

2. 创作风格:中外电视剧在创作风格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电视剧的创作风格更加真实和写实,更加突出角色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中国电视剧则更注重情感表达和理想主义思想,对主人公进行正面的形象塑造。

三、产业发展对比1. 市场规模:西方国家的电视剧市场规模庞大,具有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和庞大的观众群体。

相比之下,中国的电视剧市场规模虽然在快速增长,但与西方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2. 产业链条:西方国家的电视剧产业链条较为完善,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等各个环节。

中国的电视剧产业链条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产业链条的建设。

四、对未来发展的启示1. 加强文化自信:中国电视剧可以从西方国家的电视剧中吸取经验,但也要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加强本土内容的创作和推广,提高文化输出的能力。

2. 创新与多样化:中国电视剧可以从西方国家的电视剧中学习创新和多样化的创作方式,丰富题材内容,提高创作质量,吸引更多观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2000年,我国拥有电视机2.5亿台,8亿多固定电视 观众,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0%。1999年10月1日,中 央电视台高清晰度电视试播成功。
(一)电视剧概念
美国:按照电影拍摄的电视片叫“电视 电影”,按照戏剧拍摄的叫“电视戏剧” 前苏联:“电视故事片” 日本:“电视小说” 中国:电视剧 1958年直播《一口菜饼 子》时,剧组商讨。在港澳台沿用。
3、多路传播电视阶段
七十年代,在黑白与彩色电视的 基础上,人们又研制成功了多路传 播电视设备。多路传播,可以使电 视节目多样化,增加了观众选择节 目的余地,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观 众的不同需要,使电视艺术跨入第 三个阶段。
4、卫星传播电视阶段
1964年,美国发射了一颗“同 步静止卫星”,实现了电视节目跨 洋过洲传送播出的目的,在电视发 展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卫星传 播电视,打破了地区与国界的限制, 实现了全球性传播,使全世界人民 在同一时间里收看同一节目的可能 变为现实。
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至少有6 亿人坐在电视屏 幕前,观看到了美国CBS公司的新闻特别报道——“阿 波罗” 11 号飞船的登月旅行。
第20课 电影与电视
电视的种类 有线电视(CATV)—是指采用电缆、光纤作为传输手段,将
电视信号传输到终端电视接收机的传播系统。 卫星电视—在卫星上装设一定功率的转发器,将从地面传送来
的电视信号收转后向预定地区播送的电视传播方式。20世纪70年 代中期,美国、加拿大、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开始发射实验用的广 播卫星。80年代中期,卫星电视广播进入实用阶段。
卫星电视具有覆盖面积大、传送环节少、受地形影响小、稳定 可靠等优点。
数字电视—将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电视信号并进行处理、 传输、记录和接收的电视广播方式。
(二)电视剧与电影
屏幕 摄像机和录像带 家庭 限制小,广告插入 线性叙事 中景、近景和特写 对白
银幕 摄影机和胶片 电影院
90-120分钟 跳跃性叙事 全景和远景 画面美
(三)中国电视剧的迅速发展
1、初创时期(1958—1966) 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58年6月15日在 北京电视台播出。只能直播,不能重播。
第20课 电影与电视
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
1、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一个多月后,在面积 仅有60平方米的演播室里直播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 子》。 2、第一所电视大学:1960年北京电视台和北京教育局联合创办了 我国第一所新型大学——北京电视大学。
3、第一个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3年5月1日试播出, 7月1日正式开播,是中国第一个全部播出新闻类节目的专业电视频 道。
卫星电视转播站
手机电视
便携电视
等离子电视
电视发明的几十年来,技术迅速发展,黑白电视 机正在从大城市消失,彩色电视机、立体电视、数字 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正在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已经生 活在一个“电视时代”里。
“阿波罗”11号 宇航员阿尔德林 迈出登月舱
“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尔德 林在月球表面
“阿波罗”11号宇航 员在月球表面留下的 足印
4、第一个电影频道:1996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正式 开播。这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电影频道。
5、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台春 节联欢晚会,主题是“团结、欢乐、希望”。
1958年9月2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早期称 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改称中央电视台即 “CCTV”)使用二频道试播黑白电视正式播出。
高清晰度电视(HDTV)—一种与现行电视制式不同的、新 型的高质量彩色电视系统。其传输、显示的图像十分清晰细腻, 色彩逼真,几乎和观众看实物的感受一样。日本是最早进行高清 晰度电视研究的国家。
第20课 电影与电视
外国的广播电视
美国:1906年,美国人费森登用无线电传播声音成功,标志着 广播的诞生。 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的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 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后来美国出现了三大广播公司:1926年开播的NBC(全国广播 公司),1927年开播的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43年开 播的(美国广播公司)。 1980年美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全天不间断播出新闻的电视台 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英国:BBC(英国广播公司)1922年建立,被称为“世界上缺 点最少的电视体质”。1936年播出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 家电视台。 日本:NHK(日本广播协会)1922年建立,是亚洲第一家电视 台。
舆论进行监督,以便树立正气,纠正一切不正之风。
Hale Waihona Puke 、黑白电视阶段1925(英)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 基本成型期
发 (20C20S) 1928(美)第一次电视广播
展 个别发展期: 1936年11月2日,英国的BBC开始

正式播出电视节目,这一天被视为

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
大规模普及应用阶段(1945后-)
电视机的演变
1928年电视样机
1934年(德国)
1936年(法国)
1936年(英国)
1941年(美国)
1948年
1953年
1961年
2、彩色电视阶段
1940年,美国率先试验彩 色电视,不久诞生了世界上第 一台彩色电视机。1954年,彩 色电视才最后实验成功。美国 成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放彩 色电视节目的国家。彩色电视 的诞生与发展,使电视技术进 入了更加逼真更加迷人的第二 个阶段。
第20课 电影与电视
电视发展史
与中国电视剧
第20课 电影与电视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 节目的传播媒介,统称为广播。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 播。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播送图像 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功能:第一,宣传功能,即利用广播电视这一现代化的大众 传播媒介,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人民群众 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第二,教育 功能,即利用广播电视向受众传播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 术知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第三,监督功能, 即利用广播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