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7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总复习)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一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们需要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难点在于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小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我会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我一起解答,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清晰地展示小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以及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七、作业设计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在家里进行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二、知识点讲解在知识点讲解环节,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这是因为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七章 折线统计图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七章折线统计图【知识点归纳总结】1. 单式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折现统计图制作步骤:(1)标题:根据统计表所反映的内容,在正上方写上统计图的名称;(2)画出横、纵轴:先画纵轴,后画横轴,横、纵轴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3)描点、连线: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经典例题】例1: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72千米.分析:从统计图中可知电车从A站到达B站用了4分钟,并在B站休息了1分钟,从B站到达C站用了5分钟,所以电车从A站到达C站共行驶了4+5=9(分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从A站到C站的距离;电车在C站休息了3分钟,从第13分钟开始行驶到第19分钟返回A站,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得出答案.解:48×(4+5)÷(19-13),=48×9÷6,=72(千米);答:汽车从C站返回A站的速度是每小时行72千米.故答案为:72.点评: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和“速度=路程÷时间”即可作出解答.2. 复式折线统计图1.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2.折线图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可以用来作股市的跌涨和统计气温.3.作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般用于两者之间比较,主要作用还是看两者之间的工作进度和增长.折线统计图分单式或复式.复式的折线统计图有图例,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线条区别开来.4.区别: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差最大的是多了一条线,和第二个单位,但仍然能看出他的上升趋势.【经典例题】例1:哥哥和弟弟周末分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下面的图象表示他们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请根据哥哥、弟弟行程图填空.①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②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3千米.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成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观察统计图可得出弟弟行驶的路程为30千米,时间为3:40-2:00=100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决问题.解:因为路程=速度×时间,所以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3:40-2:00=100(分钟),30÷100=0.3(千米);答: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3千米.故答案为:正;0.3.点评:此题考查了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成正比例的意义.【同步测试】单元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是张璐某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成绩.如图中能表示张璐这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平均成绩的虚线是()A.①B.②C.③D.④2.如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千米.A.5B.2.5C.103.甲和乙在一次赛跑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①甲比乙先出发②甲比乙先到终点③甲速是乙速的2倍④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A.1B.2C.3D.44.小明和小英一起上学.小明觉得要迟到了,就跑步上学,跑累了,便走着到学校;小英开始走着,后来也跑了起来,直到校门口赶上了小明.下列4幅图象,()幅描述了小英的行为.A.B.C.D.5.某日,淘气家的室内气温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14时起,室温开始逐渐走低B.相邻的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间隔5小时C.当天室内平均气温在7℃与21℃之间6.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A.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B.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D.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7.如图是吴先生国庆节开车从深圳回老家F市的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F市距离深圳640kmB.9:00﹣10:00车速最快C.14:00﹣15:00行驶了60kmD.开车4小时后体息了20分钟8.“龟兔赛跑”中,骄傲的兔子自认为遥遥领先就在途中睡了一觉,醒来时才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最终乌龟先到了终点…下列各图与故事情节相符的是()A.B.C.二.填空题(共6小题)9.如图是一辆汽车与一列火车的行程图表,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千米;(2)火车停站时间是分钟;(3)火车停站后的速度比汽车每分钟快千米;(4)汽车比火车早到分钟.10.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甲、乙两架飞机在一次飞行中时间和高度的记录.(1)乙飞机飞行了s,比甲飞机少飞行了s.(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s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2m,起飞后第s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3)从起飞后第15s至第20s,甲飞机的飞行状态是,乙飞机的飞行状态是.11.观察如图回答问题:(1)这是一幅统计图.(2)2月份甲站比乙站多供立方米的水.(3)月份两站的供水量是一样的;月份两站供水量相差最多.(4)乙站1~5月份平均每月供水立方米.12.菊花牌感冒冲剂零售价为20元,两次降价后分别为18元和15元.用下面两幅图来表示药价的变动情况.(1)你觉得哪一幅统计图更能突出价格下降的幅度?.A.A B.B(2)如果在两次降价中,感冒冲剂类药品的平均下降幅度为30%,菊花牌感冒冲剂的降幅相对来说是不是很大?.A.是B.不是13.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小明家4个月水费统计图(1)小明家这4个月平均水费是元.(2)A月的水费比C月少%.(3)如果把平均水费记作0元,那么高出平均水费15元记作元,低于平均水费5元记作元.14.看图并解答问题.如图是小强和小刚两位同学参加800米赛跑的折线统计图.(1)前400米,跑得快一些的是,比赛途中在米处两人并列.(2)跑完800米,先到达终点的是,比另一位同学少用了秒.(3)小刚前2分钟平均每分钟跑米.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如图图是小林同学放学骑车回家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林前3分钟与后3分钟骑车的平均速度和所走的距离相同..(判断对错)16.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判断对错)17.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判断对错)18.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判断对错)19.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1小题)20.如图是某便利店两种品牌的纯牛奶1﹣6月销售情况统计表.月份123456销量甲202535405055乙151820161210请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如果你是便利店经理,下月你准备怎样进货?为什么?五.应用题(共4小题)21.小华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森林公园去游玩,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小华几时到达森林公园,途中休息了几分.(2)小华在森林公园玩了几分.(3)返回时用了几分.22.下面是莱商场去年上半年服装和鞋帽销售额统计表.(单位:万元)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服装171012141816鞋帽131214111214(1)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2)比较服装和鞋帽销售情况,用一句话加以总结.23.下面是某市一中和二中篮球队的五场比赛得分情况统计图.(1)两个学校的篮球队第二场比赛时成绩相差多少分?(2)哪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24.某商场2018年凉鞋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1)第一季度共销售双.(2)7月份的销售量是5月份的倍.(3)图中月份凉鞋的销售量最高,原因是什么?(4)这是一幅不完整的折线统计图.请你根据生活实际,完成这幅折线统计图.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一组数的平均数应该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所以①和④不对.张璐跳绳的个数大部分在②的上面,所以②的值应该偏低.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④比张璐所跳个数都多,所以不对;①比张璐所跳个数都少,所以也不对;张璐所跳个数大部分在②的上方,所以②的值偏小一下,②错.所以应该选C.答:图中能表示张璐这一周内每天30秒跳绳平均成绩的虚线是③.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关键运用平均数的意义做题.2.【分析】观察图可知,小明离的路程越来越多,走到5千米的地方路程不再增加,也就是到了学校,然后在学校里面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离家的距离越来越少,由此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可知,小明离的路程越来越多,走到5千米的地方路程不再增加,也就是到了学校所以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5千米.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图中折线表示的含义,得出结论.3.【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甲乙是同时出发的,所以①错;因为甲到达终点用时t1,乙到达终点用时2t1,(由题意知t1≠0),所以甲比乙先到终点,乙用时是甲的2倍,所以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所以②、③对;有图示可知,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所以④对.由此判断.【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甲乙是同时出发的,所以①错;因为甲到达终点用时t1,乙到达终点用时2t1,(由题意知t1≠0),所以甲比乙先到终点,乙用时是甲的2倍,所以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所以②、③对;有图示可知,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所以④对.答: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关键根据统计图找对解决问题的条件,解决问题.4.【分析】小英先走后跑,也就是速度由慢到快,因此,选项D描述了小英的行为.【解答】解:小英先走后跑,也就是速度由慢到快,选项D描述了小英的行为.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能力.5.【分析】A.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7时到14时室温逐渐升高,14时起室温逐渐降低.B.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相邻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时间是4小时.C.当天室内最低气温是7°C,最高气温是21°C.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7时到14时室温逐渐升高,14时起室温逐渐降低.因此,14时起,室温开始逐渐走低.说法正确.B.相邻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时间是4小时.因此,相邻的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间隔5小时.说法错误.C.当天室内最低气温是7°C,最高气温是21°C.因此,当天室内平均气温在7℃与21℃之间,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6.【分析】根据图象对各选项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A、因为12÷10=1.2千米,24÷20=1.2千米,…,即斑马奔跑的路程÷奔跑的时间=斑马速度(一定),所以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正比例;B、由图象可知: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由图象可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所以C选项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D、由图象可知: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根据图象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7.【分析】由图可以看出:F市离深圳是640千米.7:00~8:00行驶了75千米,时速75÷1=75千米/时;8:00~9:00行驶了180﹣75=105千米,时速105÷1=105千米/时;9:00~10:00行驶了300﹣180=120千米,时速为120÷1=120千米/时;10:00~11:00行驶了410﹣300=110千米,时速为110÷1=110千米/时;11:00~12:00路程没有变化,时速为0,即休息了1个小时;12:00~13:00行驶了500﹣410=90千米,时速为90÷1=90千米/时;13:00~14:00行驶了580﹣500=80千米,时速为80÷1=80千米/时;14:00~15:00行驶了640﹣580=60千米,时速为60÷1=60千米/时.再通过比较即可确定哪个时段速度最快;开车4小时后休息的时间.【解答】解:如图各时间段行驶的路程、速度计算如下:7:00~8:00行驶了75千米,时速75÷1=75千米/时;8:00~9:00行驶了180﹣75=105千米,时速105÷1=105千米/时;9:00~10:00行驶了300﹣180=120千米,时速为120÷1=120千米/时;10:00~11:00行驶了410﹣300=110千米,时速为110÷1=110千米/时;11:00~12:00路程没有变化,时速为0,即休息了1个小时;12:00~13:00行驶了500﹣410=90千米,时速为90÷1=90千米/时;13:00~14:00行驶了580﹣500=80千米,时速为80÷1=80千米/时;14:00~15:00行驶了640﹣580=60千米,时速为60÷1=60千米/时.F市距离深圳640km,先项A正确9:00﹣10:00车速最快,选项B正确14:00﹣15:00行驶了60km,选项C正确开车4小时后体息了1小时,选项D不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拆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8.【分析】乌龟是匀速行走的,图象为线段.兔子是:跑﹣停﹣急跑,图象由三条折线组成;最后比乌龟晚到,即到终点花的时间多.【解答】C解:匀速行走的是乌龟,兔子在比赛中间睡觉;后来兔子急追,路程又开始变化,排除A;兔子输了,兔子用的时间应多于乌龟所用的时间,排除B.故选:C.【点评】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二.填空题(共6小题)9.【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汽车出发时的时间是7:55,行驶到15千米时的时间是8:20,用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解答即可;(2)用火车开出的时刻减去到站的时刻就是火车停站的时间;(3)先求出火车停站后的时速,再减去汽车的时速即可;(4)用火车到站的时刻减去汽车到站的时刻就是汽车比火车早到的时间.【解答】解:(1)8:20﹣7:55=25分钟15÷25=0.6(千米)答: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0.6千米.(2)8时10分﹣8时=10分钟答:火车停站时间是10分钟.(3)8时25分﹣8时10分=15(分钟)(15﹣5)÷15=(千米)﹣0.6=(千米)答:火车停站后的速度比汽车每分钟快千米.(4)8时25分﹣8时20分=5分钟答:汽车比火车早到5分钟故答案为:0.6,1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10.【分析】(1)首先要明确,虚线表示甲飞机的飞行,实线表示乙飞机的飞行.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飞机飞行了40秒,乙飞机飞行了35秒,乙飞机比甲飞机少飞行:40﹣35=5(s).(2)由统计图可知,横轴表示飞行时间,纵轴表示飞行高度.观察可知起飞后第55秒,两折线相差2格,说明此时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2米,起飞后大约30秒两折线离的最远,说明此时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3)从起飞后第15s至第20s,虚线呈上升趋势,所以甲飞机的飞行状态是上升;实线呈平衡趋势,所以乙飞机的飞行状态是平衡.【解答】解:(1)乙飞机飞行了40秒,比飞机少飞行了5秒.(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5秒两架飞机高度相差2米,起飞后大约30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3)从起飞后第15s至第20s,甲飞机的飞行状态是上升,乙飞机的飞行状态是平衡.故答案为:(1)40,35;(2)15,30;(3)上升,平衡.【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观察分析统计图,并能依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1.【分析】(1)由图可知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2)由图知,2月份甲站供水40立方米,乙站供应20立方米,则甲站比乙站多:40﹣20=20(立方米).(3)两条折线在3月份重合,所以,3月份两站的供水量一样多;1月份两条折线距离最远,所以,1月份两站供水量相差最多.(4)求乙站这5个月的平均供水量为:(10+20+50+70+80)÷5=46(立方米).【解答】解:(1)这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2)40﹣20=20(立方米)答:2月份甲站比乙站多供20立方米的水.(3)3月份两站的供水量是一样的;1月份两站供水量相差最多.(4)(10+20+50+70+80)÷5=230÷5=46(立方米)答:乙站1~5月份平均每月供水46立方米.故答案为:复式折线;20;3;1;4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关键根据统计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12.【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图B的折线下降幅度更明显,所以选B.(2)根据平均降价幅度进行计算:20×(1﹣30%)=14(元),15>14,所以降价幅度很大.所以选A.【解答】解:(1)答:我觉得图B统计图更能突出价格下降的幅度.(2)20×(1﹣30%)=14(元)15>14答:菊花牌感冒冲剂的降幅相对来说是很大.故答案为:B;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式折线统计图,关键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做题.13.【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求法,用4个月的总水费除以4即得四个月的平均水费.(2)把C月的水费看作单位“1”,求A月的水费比C月少百分之几,就是求A月比C月少的占C月的百分之几,列式计算得:(94﹣27)÷94≈71.3%.(3)根据题意,结合正负数的意义,表示水费即可.【解答】解:(1)(27+62+94+85)÷4=268÷4=67(元)答:小明家这4个月平均水费是67元.(2)(94﹣27)÷94=67÷94≈71.3%答:A月的水费比C月少71.3%.(3)如果把平均水费记作0元,那么高出平均水费15元记作+15元,低于平均水费5元记作﹣5元.故答案为:67;71.3;+15;﹣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式折线统计图,关键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14.【分析】(1)由表示小强、小刚跑的路程与时间的拆线可以看出,前400米小刚的比小强跑得快一些;到500米时小强追上了小刚,二人并列.(2)跑完800米,小强先到达终点,用时4.5分钟,小刚后到达终点,用时6分钟.小强比小刚少用6﹣4.5=1.5分钟,再乘进率60化秒.(3)小刚前2分钟跑了400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小刚前2分钟平均每分钟跑的米数.【解答】解:(1)答:前400米,跑得快一些的是小刚,比赛途中在500米处两人并列.(2)6﹣4.5=1.5(分)1.5分=90秒答:跑完800米,先到达终点的是小强,比另一位同学少用了90秒.(3)400÷2=200(米)答:小刚前2分钟平均每分钟跑200米.故答案为:小刚,500,小强,90,200.【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分析】由图意可知,小林放学时后3分钟走的路程大于前3分钟走的路程,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小林放学时后3分钟走的路程大于前3分钟走的路程,所以本题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看懂函数图象,根据图意进行分析.16.【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由此依次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但是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一定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明确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又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又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所以原题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8.【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所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9.【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可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因此,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四.操作题(共1小题)20.【分析】首先根据数据描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即可.(1)了解到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乙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少.(2)如果是便利店经理,下月准备多进一些甲品牌的纯牛奶,因为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解答】解:画图如下,(1)了解到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乙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少.(2)如果是便利店经理,下月准备多进一些甲品牌的纯牛奶,因为甲品牌的销售量越来越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表的填补,以及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熟练掌握.五.应用题(共4小题)21.【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1)小华2时到达森林公园,途中休息了1﹣1=小时=20分;(2)小华在森林公园玩了2﹣2=小时=30分;(2)返回时用了3﹣2=小时=30分,据此解答.【解答】解:(1)1﹣1=(小时)小时=20分答:小华2时到达森林公园,途中休息了20分.(2)2﹣2=(小时)小时=30分答:小华在森林公园玩了30分.(3)3﹣2=(小时)小时=30分答:返回时用了30分.【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再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进行解答.22.【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即可.(2)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分析服装和鞋帽的销售情况即可.【解答】解:(1)统计图如下:(2)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服装的销售量变化幅度较大;鞋帽的变化较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关键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3.【分析】(1)由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第二场比赛中,一中得48份,二中得53分,用二中所得的分数减一中所得的分数.(2)第一由复式折线统计图即可看出,第四场表示一中、二中分数的占之间的距离最大,说明此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解答】解:(1)53﹣48=5(分)答:两个学校的篮球队第二场比赛时成绩相差5分.(2)第四场比赛两个学校的篮球队成绩相差最大.【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24.【分析】(1)1、2、3月份各月凉鞋的销售双数已知,三者相加就是第一季度共销售凉鞋的双数.(2)用7月份销售凉鞋的双数除以5月份销售凉鞋的双数.(3)由统计图即可看出,7月份凉鞋的销售量最高.原因:我国处于北半球北温带,7月份气温最高.(4)8月份开始气温开始下降,凉鞋的销售量也会明显减少,要少于6月份的销售量,9、10月份更低,111月份开始估计停止销售.据此即可完成这幅统计图(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20+30+50=100(双)答:第一季度共销售100双.(2)500÷200=5答:7月份的销售量是5月份的5倍.(3)图中7月份凉鞋的销售量最高.原因:7月份气温最高.(4)完成这幅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100,5,7.【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表示出多组数据的 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比较两组数 据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来自折线统计图的 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来表示不同 的量,并标明图例。
第七单元 整理与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 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然后把各 点顺次连接起来,所得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 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 又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标出统计图的名称。(2)建立横轴和纵轴。 (3)描点、连线。 (4)标注数据。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及总复习教案(有修改痕迹)
第七单元:可能性课题一谁先走教学内容:谁先走(第101-103页)教学目标: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体验不确定现象中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验不确定现象中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体验不确定现象中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具准备:挂图、硬币、骰子等。
(有条件学生小组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计游戏规则(出示课本主题图,同时教师语言描述游戏情境。
)小明、小华这两个好伙伴要下盘棋,看看他们都很谦让,谁也不肯先走!大家能替他们想个办法,决定谁先走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二、组织活动,开展游戏游戏一:掷骰子(讨论掷骰子游戏规则)(1)小组讨论(2)小组实验活动,掷骰子验证。
(3)根据结论,修改规则。
游戏二:掷硬币1、小组讨论:用掷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先后顺序,那这个方法公平吗?2、小组实验活动,掷硬币验证。
三、应用所学,拓展应用老师在课间注意观察过,其实同学们在做课间游戏时经常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先,这种方法是公平的吗?1、讨论交流。
2、汇报结果。
四、实践应用,拓展游戏。
(结合完成“练一练”1、2题。
)1、请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其它游戏,在小组内玩一玩。
2、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哪些游戏规则?你认为这些规则公平吗?为什么?(商场转盘促销、抽奖活动)五、小结: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六、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练一练”3、4题。
板书设计:谁先走不公平公平可能性大可能性小可能性相等第2课题摸球游戏教学内容:课本104页内容及105页的第1、2题。
教学目标: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渗透概率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复习》教学课件
5.将长为12 cm的纸条接起来,重叠部分为1 cm,那么 5张纸条接起来有多少厘米长?10张呢?
12×5-(5-1)×1=56(cm) 12×10-(10-1)×1=111(cm) 答:5张纸条接起来有56 cm长,10张纸条接起来有
111 cm长。
题型 3 求株距
6.在长50 m的走廊的一侧墙上,要挂宽度为40 cm的 宣传画8张。要求两头与画的距离,画与画的距离 都相等,间距是多少米? 40×8=320(cm) 320 cm=3.2 m (50-3.2)÷(8+1)=5.2(m) 答:间距是5.2 m。
7 植树问题
整理复习
“植树问题”有几种类型? 每种类型中棵数 和间隔数什么关系?
两头种
100米 棵数=间隔数+1
60米 棵数=间隔数-1
35米 棵数=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
1.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km,相邻两站 之间的路程都是1km。一共设有多少个车站?
不封闭路线两端都栽 树的问题。
棵数 = 间隔数+ 1
点拨:两端都安,盏数=全长÷间隔+1。
(2)华华从1楼走到4楼用了60秒,按照这样的速度, 她从5楼走到7楼需要(40 )秒。
点拨:走一层需要60÷(4-1)=20(秒),从5楼走到7楼 需要走2层。
(3)钟楼上的大钟敲8下需要14秒,敲12下需要 (22 )秒。
点拨:大钟敲8下有7个间隔, 每个间隔需要14÷7=2(秒), 敲12下有11个间隔,需要11×2=22(秒) 。
10. 某公司准备在一段长900米的商业街上投放一批 共享汽车,每两辆车之间要隔50米,该公司提出如下 三种方案,请把下面的方案和对应的算式连起来。
两端都投放
有一端投放, 另一端不投放
北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 用方程解决问题 第3课时 单元复习课
解形如ax±bx=c这样的方程,要用乘 法分配律,并根据等式性质来解。
具体步骤如下: ax±bx=c
解:(a±b)x=c x=c÷(a±b)
巩固练习
1.解方程。 x+3x=12.8 解:x=3.2
6x-5=25 解:x=5
5x-2x=210 解:x=70
9+9m=90 解:m=9
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4.水果店运来15筐橘子和12筐苹果,一共重600千克。 每筐橘子重2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解:设每筐苹果重x千克。 15×20+12x=600 x=25
答:每筐苹果重25千克。
5.小红家到小明家的距离是560米。小明和小红同时 离开学校回家,7分后他们同时到家,小明平均每分 走45米,小红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解:x+2x+60=150 x=30
解:5x-x=200 x=50
3.同学们发起“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创建节水型校 园”活动。原来每月用水量是现在每月用水量的3倍,原 来每月比现在多用水354吨。现在每月用水多少吨?
解:设现在每月用水x吨。 3x-x=354 x=177
答:现在每月用水177吨。
解:设小红平均每分走x米。 (45+x)×7=560 x=35
答:小红平均每分走35米。
6.小明的玻璃球颗数是小刚的2倍,如果小明给小刚 3颗,他俩就一样多了。他们两个人分别有多少颗 玻璃球?
解:设小刚有x颗玻璃球,小明有2x颗玻璃球。 2x-3=x+3 x=6 2x=2×6=12
答:小刚有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玻璃球,小明有12颗玻璃球。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有:
1. 三位数的认识和读写:理解数字的大小和位置,正确读写三位数。
2. 三位数的扩展:通过加上或减去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来得到新的三位数。
3. 用物体表示三位数:使用小球或者棋子来表示三位数,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4. 数字的拼凑与分拆:将三位数拆分为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或者将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拼凑成三位数。
5. 三位数的位置关系:根据三位数的大小来完成大小比较和排序。
6. 三位数的连线数:在给定的范围内找出满足条件的三位数,并进行连线。
7. 三位数相加和相减:通过计算两个三位数的和或差来实际解决问题。
8. 小数的认识和表示: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认识小数点的作用。
9. 小数的大小比较:根据小数的大小来进行比较和排序。
这些知识点主要涉及三位数的认识、拆分与拼凑、位置关系、连线数等基础内容,同
时也引入了小数的概念和应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 10分)1.一条木条锯成2段要有用4分钟,如果锯成3段要用()分钟。
A.8 B.12 C.162.绿化队要在150m的小路两旁植树(两端都要植),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m,一共要植()棵树。
A.50 B.102 C.513.马路边上的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已知广告牌有20个,那么电线杆有()根。
A.19 B.20 C.214.在一条长30米的笔直道路的一边,每隔3米放一盆花,一共要放9盆花。
正确的放法是()。
A.两端都放B.只放一端C.两端都不放D.一端放,另一端也放5.马拉松比赛全程约42km。
平均每3km设置一处饮水服务点(起点不设,终点设)。
全程一共有()处这样的服务点。
A.15 B.14 C.13 D.12 二、判断题( 10分)6.聪聪从一楼到三楼用了30秒。
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到六楼需要用60秒。
()7.一根木料,锯成3段,用6分钟,则锯成8段,用16分钟。
()8.在周长是20米的圆形花坛周围,每隔4米放一盆花,一共要放5盆。
()9.钟声响了3次用了6秒、则钟声响了7次用了18秒。
()10.广场上的大钟5点敲5下,12秒敲完,10点敲10下,27秒敲完。
()三、填空题( 34分)11.一根木材长10米,把它锯成每段长2米的木料,需要锯次。
12.把一根木头锯成6段。
每锯下一段需要2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分钟。
13.一根钢管长8米,要把它平均锯成8段,如果每锯一段需要5分钟,需要锯次,一共需要分钟。
1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0米,沿花坛的一周每隔10米栽一棵树,一共可以栽棵树。
15.跑道一周总长400m,绕跑道一周每隔20m放一把休闲椅,一共要放把。
16.小芳爬楼梯时速度不变,若从1层到3层用了36秒,那么从3层到6层需用秒。
17.李老师在人行道上散步,发现从第1盏路灯走到第13盏路灯共用了12分钟,已知每两盏离L灯之间的距离为50米,那么李老师已经走了米;按这样的速度,他从第13盏路灯走到第20盏需要分钟。
新人教版 数学 五年级下 第七单元 单元备+教案+反思
《折线统计图》单元备一、教材分析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构建数据分析观念。
二、教学分析(一)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在学习中体会统计的价值这一单元的教学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素材(比如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儿童身高的变化,近十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变化,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情况,某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等)。
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加强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使学生真切认识体会到统计知识的作用。
(二)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合理的推理能力和统计意识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目标。
(三)注重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求同存异从事统计活动,教师应该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
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采取可行的个性化的方法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 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正确选择条形或折线统计图以便于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 通过学习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预测的过程,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知识经验迁移及比较运用的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统计知识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总分:100+10分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8分)1.一根长2.8米的竹杆,每0.16米截成一段,最多能够截成( )段,还剩( )米。
2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在教学楼前60米的道路两旁摆放鲜花(靠墙一端不放),相邻两盆花之间的距离是3米。
一共需要放( )盆花。
3.在一条路的一侧插彩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插了10面,这条路长( )米。
4.把一根木料锯成8段,需要锯( )次,若把这根木料锯8次,则会产生( )段小木料。
5.丹丹和玲玲住同一栋楼,每相邻两层之间有16级台阶,丹丹家住一层,一天她从家走到玲玲家共走了80级台阶,玲玲家住( )层。
6.一个圆形湖泊的周长是180米,沿湖泊周围每隔3米栽一棵树,沿湖泊一周共栽了( )棵树。
7.一条走廊长30米,在走廊一侧每隔3米放一盆花。
如果两端都放花,那么共需( )盆花;如果两端不放花,那么共需( )盆花。
8.将一根木料锯成3段用时5分钟,如果将这根木料锯成8段,那么需要( )分钟。
9.罗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湖边春色分外娇,一株李树一株桃。
环湖周围六百米,三米一株都栽到。
漫步湖畔美景色,可知桃李各多少?”湖边种了李树( )株,桃树( )株。
10.一条笔直的小路长50米,小路的两端各有一棵桃树,现在要在两棵桃树之间等距离栽种24株玫瑰,相邻两株玫瑰应相隔( )米。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10分)1.如果灯塔上的信号灯闪烁5次用了20秒,那么30秒最多闪7次。
()2.一根钢管长10米,要把它锯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6分钟,锯完一共需要30分钟。
()3.学校有一条长500米的小路,准备在小路的两旁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如果两端都栽树,那么一共需要302棵树苗。
()4.同学们美化校园,在操场的一侧种了8棵树,要在每两棵树中间摆放2盆花,一共摆了14盆花。
()5.从一座桥的一头起,每隔50米安装一盏路灯,两边一共安装了8盏路灯。
北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七单元 可能性 第七单元复习
巩固练习 1.小明选出点数为2,3,4,5,6,7,8,9,10的
9张扑克牌,准备和小红做游戏。
(1)你认为这个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答:不公平。因为点数大于5有5种可能,点数不大 于5有4种可能,小明赢的可能性大。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七
可能性
单元复习
优 翼
知识回顾
可能性
等可能性与游戏 规则的公平性
可能性的大小与物 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数学上叫等可能性。
2.判断一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也就是看每种情况出 现的可能性是否相等。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则游戏规则公平;不相等,则游戏规则不公平。
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果果最有可能是从下面的 ( ③ )号袋子里摸的,最不可能从下面的( ④) 号袋子里摸。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2)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答:指针停在奇数上甲获胜, 指针停在偶数上乙获胜。
(答案不唯一)
3.盒子里有红色和绿色摇匀,摸到的情况如
下表:
颜色 红色 绿色
次数 9 21
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盒子里( 绿 )色的小球可能 多,( 红 )色的小球可能少。
4.爸爸为小华设计了一个转盘,上面画了书和篮球两种 图案。小华转了35次结果如下表:
书 篮球 26次 9次
根据表中的数据,爸爸为小华 设计的转盘,最有可能是( A ), 不可能是( C )。
拓展提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7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上册第6-7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如右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切割成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将直角三角形平移到梯形左侧与梯形合补成一个正方形。
量得正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比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大4.5cm2,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7.8m2,高是2.6m,底是.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2cm,如果把上底延长3cm就变成了一个面积是120cm²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原来梯形的面积是cm²。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3cm,4cm,5cm,它的面积是cm²。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8m²,高是15dm,对应的底边长。
8.一堆钢管,最下层有8根,最上层有2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钢管共有根。
9.一个梯形上下底的和是40米,高是7米,梯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10.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6厘米,高是5厘米,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把一个上底是9厘米,下底是13厘米,高是5厘米的梯形剪成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剪掉部分的面积是。
12.5个学生站成一排,如果每相邻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是1 m,那么第1个学生到第5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是m。
13.公路边每相隔7米有一棵槐树,芳芳乘电车3分钟看到公路的一边有槐树151棵,电车的速度是每分钟米。
14.把5根1米长的绳子接成一个大圆圈,共要打个结。
如果每个结用去10厘米的绳子,这个大圆圈的周长是米。
15.把一根米长的木棒平均截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两段长是1米的,如果截一次需要分钟,截完这根木棒一共需要分钟。
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生学习数学时需要多做题,练习时一定要亲自动手演算。
以下是为大家提供的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知识点,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所)。
3、身份证号码:由18位组成,
(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
(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3)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
(4)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6)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
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
除最后一位外都是数字,最后一位若是字母只能是小写x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
数学这门课程。
希望为大家准备的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七单
元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应用题
一、填空
1、x 与y 的和的6倍,可以用式子( )表示。
2、小刚有卡片x 张,小红的卡片是小刚卡片的4倍,小红有( )张卡片。
3、四年级喜欢王皓的有x 人,喜欢张继的人数是喜欢王皓人数的4倍少5人,喜欢张继的人有( )人。
4、合唱队共有学生44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倍,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5、比X 的5倍多2的数是12.4,列方程是( )。
6、52x +21x=10
9的解是( )。
7、求m 的2倍比52少多少,算式是( )。
二、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1、苹果:
y 千克
比苹果多34kg
梨:
3ykg
2、
2x元x元
96元
3、杨树:
x棵
4棵52棵
柳树:
4x棵
三、解方程
2x +x=4.5 6x -3x=4.8 4m –m=9
2y +4y=15 3x -8=25 1.8 +0.8x=20.8
四、画图,写等量关系,列方程再解答
1、笼子里有白兔,灰兔若干只,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3倍,灰兔比白兔少10只。
白兔,灰兔各有几只?
2、长方形的操场的周长是180米,长是宽的4倍。
操场长,宽各是多少?
3、奇思每分跑280米,妙想每分跑320米,一个环形跑道长4800米,两人同时反方向跑步。
(1)
(2)、多长时间后两人相遇?
五、解答下列各题:
1、张老师和王老师共同打了一篇6500个字的文章,张老师每分打70个字,李老师每分打60个字,经过多长时间他们可以打完这篇文章?完成后张老师李老师各打多少个字?
2、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相当于1秒绕地球赤道约7圈还多2万千米,地球赤道的周长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3、周勇和李刚两家相距600米,他们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4分后相遇,周勇每分走72米,李刚每分走多少米?
4、妈妈的年龄比小红年龄的4倍少3岁,妈妈今年37岁,小丽今年几岁?
5、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周读了全书的31,第二周读了全书的2
1,两周共读了20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6、一共买了50个橘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结果还剩下2个,平均每个盘子有几个橘子?
7、甲、乙两车从相距420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时行40km,乙车每时行60km,几时后两车未相遇且距离20km?
8、淘气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840m,淘气每分步行70m,笑笑每分步行50m。
如果淘气早出发1分,他们多长时间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