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变化要点共19页
企业会计准则新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新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会计准则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
这些调整不仅仅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更是为了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企业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及其对企业和会计师的影响。
首先,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工具会计:金融工具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会计准则中一个较为复杂和敏感的领域。
最新的变化主要包括对金融资产的分类、衡量和减值处理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以提高金融报表的质量和可比性。
2.收入确认:收入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最新的变化主要包括对收入确认的时点和金额进行了进一步规定,强调了实质经济活动和公允价值的重要性,避免了利益相关方滥用收入确认来美化财务状况。
3.财务工具会计: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产品的不断多样化,财务工具会计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困难。
最新的变化主要包括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以减少企业对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和损失。
4.固定资产会计: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对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最新的变化主要包括对固定资产的计量、折旧和减值进行了进一步规定,以提高固定资产会计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以上只是企业会计准则最新变化的几个方面,实际上还涉及到一些其他方面,比如财务报表编制、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的管理、税收会计等等。
这些变化都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那么,这些变化对企业和会计师会有哪些影响呢?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并适应新的会计准则的要求,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其次,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保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一、会计核算准则的修改1.收入确认:新准则强调风险和报酬的连结,明确收入确认应当满足以下条件:收入的产生经济利益流入企业,能够可靠计量,相关的成本可以可靠计量,符合收益实现原则。
2.设备入账:新准则要求设备入账的时点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符合持有到出售的设备可以入账,而不需要有相关合同。
3.资产减值准备: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当基于资产计量金额之所在同时,公司还要每年审计一次资产减少准备。
4.资产处置损失:新准则规定资产处置损失要在公告中和重大企业波动发生时停止计提。
二、会计报告的改进1.财务报表披露:新准则加强了企业对报表披露的要求,包括披露基于新准则的财务报表,披露会计基础的变化以及对财务报表披露的重大影响等。
2.报表期间:新准则明确规定综合收益的确认周期为一期内。
3.报表格式: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应当根据新准则进行调整,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分类和排序原则。
三、其他变化1.审计要求:新准则加强了审计师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审核要求,包括对企业收入的验证、对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审查等。
2.评估工具:新准则引入了评估工具的概念,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进行会计核算。
3.关联方交易:新准则规定关联方交易应当基于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不再使用成本法。
4.投资房地产:新准则对投资房地产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调整,包括要求按照行业特点进行分类。
5.金融工具:新准则对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修订,包括将一些金融工具归类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项目。
这些变化使新企业会计准则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和规范化发展。
同时,企业在实施新准则时需要重视相关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准确掌握新准则的要求,正确应用到会计核算和报告实践中。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要点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要点新企业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是指国家财政部于2024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一号,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一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号,会计政策选择》(以下简称“准则二号”),旨在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新准则相对于以往的旧准则(即2024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有许多重要的变化和要点,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准则的修改和修订新准则对旧准则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和修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财务报告的编制框架:新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编制框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明确了财务报告的基本要素、编制目标和报告领域。
2.主体范围的明确:新准则明确了适用范围,将适用对象限定为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各级政府单位等。
3.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新准则对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取进行了规范和约束,强调了公允价值的重要性和会计政策的可比性。
4.报表报告要求的调整:新准则调整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和内容,增加了现金流量表的列示项目和披露要求。
二、会计处理和核算要求的变化新准则对许多会计处理和核算要求进行了重要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确认和确定时间:新准则对收入的确认和确定时间进行了详细规定,强调了谨慎性原则和实质经济事项的重要性,要求企业按照实际权益的变动来确认收入。
2.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新准则对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强调了资产公允价值的重要性和可持续经营的原则,要求企业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资产的计量和披露。
3.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新准则对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强调了负债的准确披露和归属的原则,要求企业按照实际权益的变动进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4.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新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也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按照确权、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原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进行处理。
三、信息披露要求的增加新准则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进行了增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报表披露:新准则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披露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强调了报表披露的重要性和真实完整的原则。
「新企业会计准则_变化要点」
「新企业会计准则_变化要点」
一、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要点
1、增强科目精细化:新企业会计准则强调会计科目的精细化,增加了一些会计科目,明细化了会计科目的结构,充分反映了会计有关事项的发生,更加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
2、经营活动精细化:新企业会计准则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分为有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明确了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以及企业的现金流量和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变动的情况。
3、完善对未归还借款的核算: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借款分期归还的情况,其分期归还的借款应于期初加入未归还借款,期末按计划归还的情况,其应该本期归还的借款应于期末从未归还借款中减去该部分借款,以准确反映未归还借款的期末状况。
4、增强现金流量表的精细化: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精细化计量和确认现金流量项目,全面考虑货币资金收入、货币资金支出和其他现金流量项目,以及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等的各项现金流量,充分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1.会计主体范围的扩大:新准则适用范围扩大为所有企业,不再局限于法人和非法人企业。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中一些没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也需要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的问题。
2.会计报告要求的增加:新准则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会计报告和信息,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增加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
3.会计核算和估计方法的变更:新准则对一些关键会计核算和估计方法进行了修订和调整。
例如,针对财务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提高会计核算和估计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会计政策选择的减少:新准则明确规定了一些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并且对这些政策的选择要求进行了规范。
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上的主观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5.财务报表的格式要求:新准则要求企业财务报表的格式要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我国企业财务信息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增加国际投资者的信任和对我国企业的关注。
6.准则解释和规范的完善:新准则对原有准则的一些模糊或争议性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规范,以提高会计准则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新准则的发布对企业会计核算和报告产生了重要影响。
企业需要认真研究新准则的要求,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另外,相关监管部门也需要根据新准则的要求,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管和审核,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之,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是推动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提高的重要举措。
企业和监管部门都应以此为契机,加强会计准则的宣贯和应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投资者和市场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财务信息。
新企业会计准则变化要点
新企业会计准则变化要点目录第1号——存货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4号――固定资产第6号——无形资产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8号——资产减值第9号——职工薪酬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第11号——股份支付第12号——债务重组第13号——或有事项第14号——收入第15号——建造合同第16号——政府补助第18号——所得税第20号——企业合并第22号——金融工具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34号——每股收益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准则变化要点1、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规定存货的成本结转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
2、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
如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可以资本化。
3、特殊方法取得的存货成本有不同规定。
如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取得的存货有新规定。
《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变化要点(一)范围及分类发生变化范围:新准则只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分类:交易性证券投资可供出售证券贷款和应收款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独立为本准则)(二)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发生了变化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发行股票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按照股票面值总额作为股本,初始投资成本与股份面值之差,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及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均以支付的对价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中国财政部于2024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
新准则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会计标准,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新准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会计制度的更新:新准则对会计确认、计量及报告等环节进行了细化和梳理,全面提高了会计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新准则更加注重公允价值的计量,强化了对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领域的会计处理。
2.会计处理和报告的规范性:新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提出了更多的细则和要求,强化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其中,增加了有关新增项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披露要求,明确了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所关注的重要信息。
3.处理和报告的统一性:新准则对企业会计处理和报告的统一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例如,对于企业持有的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新准则要求按照追溯法进行重新计量,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展示相关信息。
4.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新准则在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方面,强化了各类企业之间的可比性。
例如,新准则细化了报表项目的分类和定义,规定了公共会计基础和行业会计基础的适用范围和特殊要求。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比较其他企业的财务报告。
5.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新准则强化了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促进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例如,对于重要会计政策的变更,新准则要求企业应及时、全面地披露,并解释变更的原因和影响。
此外,新准则还要求企业披露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形式检查”的结果。
总之,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和规范的会计制度,提高了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企业应及时了解并适应新准则的要求,确保准确编制和披露财务报告,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需求,提升企业形象和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总结
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总结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持续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下面对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进行总结。
一、新增科目和调整分类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科目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例如,新增了“生产性生物资产”、“金融资产分类”、“金融负债分类”等科目,并对原有科目进行了调整。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在种植、养殖等活动中培育的生物种类,包括林木、果树、水产等。
根据最新的准则,企业需要针对这些生物资产进行背书并计量其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也得到了重大调整。
根据最新准则,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分别按照其是否以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分类。
同时,对于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的处理方法也进行了调整。
二、财务报表的格式变化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格式进行了调整。
重大变化之一是资产负债表中新增了“非基本每股收益”和“基本每股收益”的呈报要求。
此外,企业还需要在现金流量表中提供与现金流量有关的税收信息。
这些调整使财务报表更加完善和细致。
另一方面,最新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呈报要求进行了简化和合并。
例如,原有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已经被并入到资产负债表。
这些变化使财务报表更加清晰、简洁和易于理解。
三、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调整最新准则对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例如,企业在评估长期股权投资及金融资产减值时,需要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变化和调整,以准确计量减值准备。
此外,最新准则还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企业需要根据资产的使用寿命、现金流量预测等因素,评估是否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进行相应的披露。
四、租赁标准的变化最新准则针对企业的租赁业务进行了调整。
根据最新准则,企业需要将租赁业务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并根据租赁业务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对于经营租赁,企业需要将租赁合同中的租金摊销至会计期间,并将租金列入成本和费用。
对于融资租赁,企业需要将租赁合同作为资产列示,并相应地计提利息财务费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变化》
存货、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收入、 各行业共同经济业务的准则 所得税等准则
会 计 准 则 分 类 债务重组、非货币性 有关特殊经济业务的准则 交换、企业合并、套 期保值、原保险合同 等
有关财务报告的准则
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 列报、中期报告、合并 财务报表等
目
录
企业会计准则构成
基本会计准则 一般业务准则 特殊业务准则 报表事项准则
无形资产准则主要修订情况
1.重新定义了无形资产 第三条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 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不包括商誉。 2.改变了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计价的规定 第十四条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 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3.增加了有关不确定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处理规定 第十九条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按规定计 提减值。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 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4.调整了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规定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 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 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存货 准则
2.将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到某些存货中
第十条 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 则第17 号——借款费用》处理(如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 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将借款费用计 入存货成本)。
固定资产准则主要修订情况
1.重新定义了固定资产 第三条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
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新企业会计准则变化内容-15页文档资料
第一讲新《企业会计准则》变化内容第一节新《企业会计准则》概况一、新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情况2019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宣告中国建立了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根据财政部的规定,要求上市公司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注:按照安排,2019年要求大型企业执行;2009年要求中型企业执行。
2009年后,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二、制定新准则的必要性1.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
例如,2019年年末,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价总额中,有70%来自非英国公司。
经济依存度增加要求统一会计这一“商用语言”。
2.其他国家的国际化策略。
至2019年末全世界累计有91个国家和地区允许或要求采用国际会计标准,包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甚至印度、巴基斯坦也采用了国际标准。
其他国家的会计标准先进了,资本就容易向其流动,这就要求加快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3.降低筹资成本的需要,如大型企业同时在国内外上市,信息披露成本非常高。
如果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趋于一致,得到国际承认,就可以降低筹资成本。
4.使用者需求变化的影响:投资银行、证券分析师、财务分析师,对目前主要采用历史成本信息有用性较低,赞成更多采用公允价值。
例如,购入股票100万元(历史成本),期末市价上涨到120万元(公允价值),则表明现有资产为120万元。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构成及与国际会计标准的比较(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1.国际会计标准的含义国际会计标准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所发布。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成立于2019年,其前身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成立于1973年)。
国际会计标准具体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组成。
接轨-趋同A.国际财务报告准则(5个,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4.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5.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B.国际会计准则(发布了41个,有效的32个,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1.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2.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3.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现金流量表4.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5.国际会计准则第10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6.国际会计准则第11号——建造合同7.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所得税8.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分部报告9.国际会计准则第15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决议:理事会撤销《国际会计准则第15号》10.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固定资产)11.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租赁12.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13.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14.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的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15.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的影响16.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17.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18.国际会计准则第26号——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19.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20.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联营中的投资21.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22.国际会计准则30号——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23.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的权益24.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25.国际会计准则第33号——每股收益26.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27.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28.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29.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30.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31.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32.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归纳:国际:5+32=37个,我国38个;大部分名称相同,有些是撤并、分立的结果。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要点29页文档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
新企业会计最新准则的要点(doc 188页)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点与变化分析(一)引言:从中石化的年报说起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标准的趋同,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新准则对比原《企业会计准则》变化非常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上海、香港、纽约、伦敦四地上市,按照规定应编制二套财务报告,一套是中国会计标准,一套是国际会计标准。
在2005年的年报中,中石化按照中国会计标准(即原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报表中,2005年净利润为395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会计标准(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报表,当年利润为438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差43亿元人民币。
(可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年度报告”)大家关心的问题是:国际标准计算的利润为什么会多43亿元,差异在哪里?会计上很讲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不是国际会计标准比较“不谨慎”?这些问题将通过分析新准则的要点和变化得到答案。
为了在尽短的时间内掌握新准则的精华,本讲座采取了以下思路:1.从环境——理论——方法:新准则与国际会计标准趋同,理论层次很高,应先了解由环境产生了理论,由理论决定方法,这样才能追根溯源,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新准则。
2.从全局到局部:先财务报告,再到会计六要素的具体确认和计量,这样思路清晰,效率高。
3.核心准则多讲、变化大的多讲、难度大的多讲。
如所得税、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等。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归纳,用较少的时间掌握整个准则体系的精华。
4.针对企业管理层及会计实务人员感兴趣的问题,如新准则的变化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下面先讲第一部分新准则的概况,再讲第二部分新准则的要点和变化分析。
第一部分新《企业会计准则》概况一、新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情况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在2006年10月30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宣告中国建立了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点(doc 395页)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点与变化分析目录:引言:从中石化的年报说起第一部分新《企业会计准则》概况一、新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情况二、制定新准则的必要性三、新准则的体系构成四、新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影响五、新准则与国际会计标准的比较第二部分新《企业会计准则》要点和变化分析(1+38)讲义:新《企业会计准则》要点与变化分析——国际趋同下的中国会计改革引言:从中石化的年报说起在国资委的评价体系中,业绩评价居于核心地位,而业绩的确定往往依据财务会计制度,因此,企业管理层应关注财务会计制度的新变化。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标准的趋同,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新准则对比原《企业会计准则》变化非常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2005年年报,见首页、12页利润数据)分别在上海、香港、纽约、伦敦四地上市,按照规定应编制二套财务报告,一套是中国会计标准,一套是国际会计标准。
在2005年的年报中,中石化按照中国会计标准(即原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报表中,2005年净利润为395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会计标准(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报表,当年利润为438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差43亿元人民币。
(可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年度报告”)大家关心的问题是:国际标准计算的利润为什么会多43亿元,差异在哪里?会计上很讲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不是国际会计标准比较“不谨慎”?这些问题将通过分析新准则的要点和变化得到答案。
为了在尽短的时间内掌握新准则的精华,本讲座采取了以下思路:1.从环境——理论——方法:新准则与国际会计标准趋同,理论层次很高,应先了解由环境产生了理论,由理论决定方法,这样才能追根溯源,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新准则。
2.从全局到局部:先财务报告,再到会计六要素的具体确认和计量,这样思路清晰,效率高。
3.核心准则多讲、变化大的多讲、难度大的多讲。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点(doc 395页)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点(doc 395页)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标准的趋同,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新准则对比原《企业会计准则》变化非常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2005年年报,见首页、12页利润数据)分别在上海、香港、纽约、伦敦四地上市,按照规定应编制二套财务报告,一套是中国会计标准,一套是国际会计标准。
在2005年的年报中,中石化按照中国会计标准(即原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报表中,2005年净利润为395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会计标准(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报表,当年利润为438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差43亿元人民币。
(可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年度报告”)大家关心的问题是:国际标准计算的利润为什么会多43亿元,差异在哪里?会计上很讲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不是国际会计标准比较“不谨慎”?这些问题将通过分析新准则的要点和变化得到答案。
为了在尽短的时间内掌握新准则的精华,本讲座采取了以下思路:1.从环境——理论——方法:新准则与国际会计标准趋同,理论层次很高,应先了解由环境产生了理论,由理论决定方法,这样才能追根溯源,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新准则。
2.从全局到局部:先财务报告,再到会计六要素的具体确认和计量,这样思路清晰,效率高。
3.核心准则多讲、变化大的多讲、难度大的多讲。
如所得税、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等。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做到句句有用,用最短时间掌握整个准则体系的精华。
4.针对企业管理层及会计实务人员感兴趣的问题,如新准则的变化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下面先讲第一部分新准则的概况,再讲第二部分新准则的要点和变化分析。
第一部分新《企业会计准则》概况一、新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情况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在2006年10月30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宣告中国建立了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点与变化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点与变化分析目录:引言:从中石化的年报说起第一部分新《企业会计准则》概况一、新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情况二、制定新准则的必要性三、新准则的体系构成四、新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影响五、新准则与国际会计标准的比较第二部分新《企业会计准则》要点和变化分析(1+38)讲义:新《企业会计准则》要点与变化分析——国际趋同下的中国会计改革引言:从中石化的年报说起在国资委的评价体系中,业绩评价居于核心地位,而业绩的确定往往依据财务会计制度,因此,企业管理层应关注财务会计制度的新变化。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标准的趋同,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新准则对比原《企业会计准则》变化非常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2005年年报,见首页、12页利润数据)分别在上海、香港、纽约、伦敦四地上市,按照规定应编制二套财务报告,一套是中国会计标准,一套是国际会计标准。
在2005年的年报中,中石化按照中国会计标准(即原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报表中,2005年净利润为395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会计标准(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报表,当年利润为438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差43亿元人民币。
(可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年度报告”)大家关心的问题是:国际标准计算的利润为什么会多43亿元,差异在哪里?会计上很讲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不是国际会计标准比较“不谨慎”?这些问题将通过分析新准则的要点和变化得到答案。
为了在尽短的时间内掌握新准则的精华,本讲座采取了以下思路:1.从环境——理论——方法:新准则与国际会计标准趋同,理论层次很高,应先了解由环境产生了理论,由理论决定方法,这样才能追根溯源,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新准则。
2.从全局到局部:先财务报告,再到会计六要素的具体确认和计量,这样思路清晰,效率高。
3.核心准则多讲、变化大的多讲、难度大的多讲。
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总结
新会计准则的重要条款的变化,不但将对上市公司等企业年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也决定一般企业会计核算,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重要变化条款一:公允价值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将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fair value)概念引入中国会计要素的计量体系,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其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
相对国际会计准则来说,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公允价值的使用程度上,新准则在公允价值的使用上相对国际准则强调公允价值作为基准计量基础而言,仍然有一定的保留。
所带来的影响:“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
就拿非货币(即实物)交易来说,过去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
高价卖家当,是上市公司等企业包装利润最常见的手法。
例如,上市公司等企业的一块资产(或股权)账面值1000万元,却以2000万元或更高的价格出售,以前需现金交易时,证监会还规定,至少必须50%的转让款到账才能计算收益,现在好了,非货币交易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利润了。
资产置换双方都将各自的非货币资产高估,然后互相交易,双方账面上都有利润,可谁都知道,这全是空的。
重要变化条款二:存货新存货准则下,存货取消了原先采用的存货准则中的“后进先出”记账法。
所带来的影响:所谓“后进先出”法,即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参考的是最近购入的原材料存货的价格,而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方法,则是参考最早购入的原材料存货价格。
在原材料价格一路下跌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显然扩大了公司的利润率,而采用“先进先出法”等方法,则缩小了公司的利润率,原材料价格上升时则反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号——存货•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4号――固定资产•第6号——无形资产•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8号——资产减值•第9号——职工薪酬•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第11号——股份支付•第12号——债务重组•第13号——或有事项•第14号——收入•第15号——建造合同•第16号——政府补助•第18号——所得税•第20号——企业合并•第22号——金融工具•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34号——每股收益•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准则变化要点1、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规定存货的成本结转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
2、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
如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可以资本化。
3、特殊方法取得的存货成本有不同规定。
如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取得的存货有新规定。
《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变化要点(一)范围及分类发生变化范围:新准则只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分类:交易性证券投资第1页可供出售证券贷款和应收款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独立为本准则)(二)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发生了变化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发行股票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按照股票面值总额作为股本,初始投资成本与股份面值之差,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及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均以支付的对价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二)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应用范围发生变化•1、成本法适用范围:(1)无共同控制、也无重大影响的投资企业;(2)实施控制的企业确认时考虑潜在表决权因素。
•2、权益法适用范围: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
(三)投资差额处理变化•原准则将初始入账成本大于拥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部分计入“股权投资差额”;以后分期摊销。
•新准则因初始计量的变化,不再出现股权投资差额。
(五)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计量变化(六)减值规定变化减值计提后不得转回第2页《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变化要点(新准则)•1、概念: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2、两种计量及核算要点•(1)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折旧和摊销及计提减值准备;•(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3、房地产用途转换时:•在成本模式下,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第4号――固定资产》变化要点(一)重新定义了预计净残值•新的固定资产准则中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的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新的预计净残值的定义强调了现值,也就是说在确定预计净残值时其金额应为其折现值。
在企业准备出售固定资产时,应复核其预计净残值,在这种情况预计净残值通常应等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二)规定了特殊行业弃置费的会计处理•新的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预计的处置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计提折旧,其金额为折现值。
(三)取消了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新的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时其确认原则同初始确第3页认固定资产的原则: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若后续支出属固定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则后续支出单独计价并按固定资产预计后续的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若后续支出属固定资产非重要组成部分,则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一并计价,重新测算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四)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转回•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增加了资产减值准则,其明确规定,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
确保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更加真实、可靠,避免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保护投资者利益。
《第6号——无形资产》变化要点•(一)范围变化•商誉单独列示。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明确区分,不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二)研究开发费用有了资本化或费用化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按本准则规定处理。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下列各项时,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变化:通过“研发支出”处理)•(三)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入账价值采用现值。
•(四)摊销处理变化1、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对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
2、摊销核算通过“累计摊销”科目。
•(五)减值后不得转回《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变化要点(一)交换性质的变化需区分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特别关注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二)初始计量的变化1、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第4页本;换入资产的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2、不满足规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三)换出资产收益的确认的变化当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为存货时,需反映收入实现业务;对于收取的补价,不再反映收取补价应确认的损益。
•(四)换入多项资产时的计算分配不同换入多项资产时,如该换入具有商业实质,分配时采用其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分配标准计算;而不具有商业实质时,分配时采用其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分配标准计算;《第8号——资产减值》(独立为一项新准则)(一)减值主体的新定义“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采用了资产组的概念,规定“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新准则第二条)。
在单项资产减值准备难以确定时,应当按照相关资产组确定资产减值。
(二)扩大适用范围2019年《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了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树立了资产减值(可收回金额)的理念,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但在适用范围上有所局限,缺乏详尽的实务指导性规定内容,新准则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减值的处理”,例如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
(三)减值迹象判断的要求更加明确一是明确“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资产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
二是明确“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但商誉每年都要核查测试。
(四)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更具实务操作指导性准则对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的计算等分别作了较为详细操作指导规定。
(五)已计提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公允价值很大程度是靠人为判断,中国目前还无法广泛使用公允价值,人为调整利润的行为屡屡出现,所以对公允价值采取限制使用的态度。
(六)因计算资产组账面价值的需要而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第5页总部资产是企业集团和事业部的资产,难以脱离其他资产和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计算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与相应的资产账面价值相比较,据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七)取消了商誉直线法摊销改用公允价值法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并结合相关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进行测试。
只要有活跃市场,只要有公平价值,就可以使用公允价值。
强调一旦使用了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的账务处理。
(八)全部减值损失全部集中于“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全部的减值损失均在“减值损失”科目,记入利润表,减少营业利润的要素。
《第9号——职工薪酬》•(一)职工薪酬包括内容: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㈡职工福利费;㈢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㈣住房公积金;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㈥非货币性福利;㈦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㈧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二)必须全额通过职工薪酬核算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计入存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成本或劳务成本;其他职工薪酬,确认为当期费用。
•(三)规定了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核算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按照上述口径进行会计处理。
•(四)规定了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的核算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第6页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费用。
《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一)概念•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二)核算主体•企业年金基金应当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会计处理和列报。
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主体,应当将企业年金基金与其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严格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