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
化石
化石化石(fossil)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遗迹。
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为挖掘。
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
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山海经》也有“石鱼”(即鱼化石)的记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有对琥珀中古昆虫的记述;宋朝沈括对螺蚌化石和杜绾对鱼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确认识。
迄今,发现最早的细菌化石为距今35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
形成条件地史时期的生物,只有一小部分与地质环境相适宜,保存下来成为化石:①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的贝壳、甲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植物的树干、叶子和孢子、花粉等;②生物死亡后必须迅速地被沉积物埋藏起来,免遭生物、机械或化学作用的破坏;③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各种石化作用。
生物遗体如果是原地埋藏,就比较容易形成完整的化石,如中国山东临朐晚第三纪中新统山旺组中保存大量完好的动、植物化石。
另一种情况是生物死后的遗体可能经受各种搬运作用,这些在异地埋藏的化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分选程度较好,有时还有定向排列现象。
以生物的遗体、遗迹的埋藏和化石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埋藏学。
保存类型化石保存类型一般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①实体化石是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全部或部分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如中国抚顺第三纪煤层中琥珀内的昆虫化石,是在严密封闭的情况下保存下来的。
西伯利亚第四纪冰期冻土中的猛犸象,是在严寒冷冻的条件下整体保存的。
但多数化石仅能保存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经受了明显的变化,即石化作用。
具有几丁质、几丁—蛋白质或蛋白质骨骼中容易挥发的成分(氧、氢、氮)经升溜作用而消失,仅留下碳质薄膜,因而又称炭化作用,如笔石和植物的叶子经炭化作用保存下来。
古生物学中化石的分类与鉴定
古生物学中化石的分类与鉴定化石是研究古生物学的主要依据之一。
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时代的生命形态、特征以及演化过程。
化石的分类与鉴定是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化石的定义与分类、化石的鉴定方法以及化石保存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化石的定义与分类化石是指远古生物所留下的遗骸、化石胶、排泄物、化学反应后残留的物质等,在地质作用下保存下来的痕迹或遗迹。
化石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化石的性质和特点来分类,化石可以分为遗骸化石、印痕化石、化石胶、沉积化石、化学化石等几大类别。
遗骸化石是指生物遗骸经过化石化后所形成的化石,如骨骼、牙齿、角质、壳体等;印痕化石是指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留下的轮廓、疤痕等印痕所形成的化石,如蕨类叶子的印迹、恐龙的足迹等;化石胶是指具有一定黏度的有机物,如琥珀;沉积化石是指生物遗体被沉积在河流、湖泊、海洋中的沉积物中而形成的化石,如化石龟、鱼类、贝类等;化学化石是指通过化学反应、生物代谢作用等形成的化石,如石化木、微生物的化石等。
以上化石的分类,也可以按照其保存方式来进行分类。
化石的分类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进行选择。
二、化石的鉴定方法化石的鉴定是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之一。
化石的鉴定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方法。
1. 形态学鉴定法形态学鉴定法是根据化石的形态、尺寸等特征进行鉴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化石的描述和分类。
2. 比较鉴定法比较鉴定法是通过对现代动植物的比较,找出化石的近缘关系。
通过与具有亲缘关系的现代生物相比较,可以确定化石的分类和特征。
3. 地层学鉴定法地层学鉴定法是通过对化石所在层位的地层古生物学、地质学特征进行研究,确定化石时代和地理分布范围,从而确认化石的分类和特征。
4.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从化石中提取出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确定其成分和化学性质,从而确定化石的分类和年代。
化石鉴定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需要借助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鉴定。
化石的类型及地质年代划分
化石的类型及地质年代划分化石是生命演化历程的产物,对于研究生物进化、生态系统及地质历史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化石的类型和地质年代划分是研究化石的基础,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石的类型化石主要包括遗体化石、印痕化石、化学化石和生态化石等几种类型。
遗体化石是指生物体的残骸或部分残留,通常有骨骼、牙齿、甲壳、叶子、果实等类型。
其中,骨骼化石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因为骨骼相对坚固,易于保存。
牙齿化石则是一种在考古学领域常见的遗体化石,因其在数量上相对较多,且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如外形、大小、牙齿列数等等,因此研究人员可以从中推断出该生物的饮食习惯、地理位置、环境等信息。
印痕化石则是指生物体留下的印记,如足印、爪印、尾迹等,这些印记能够通过形态大小和排列方式等信息,向我们反映出生物的运动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环境等。
化学化石是指保存了化学成分的化石,比如矿化木等。
生态化石则是指生物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如森林化石、珊瑚礁化石、化石群落等。
这些化石不仅可以记录生物的形态和特征,还能反映出当时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二、地质年代划分地质年代划分是指将地球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间段,以便进行研究和对比。
在地质年代划分中,研究人员根据生物化石的出现和消失,确定了不同世界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地质年代划分体系共分为四个层级,从小到大分别为:年代、系、宙和代。
其中,年代是最小的时间单位,通常指数百万年的时间;系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表示跨度在千万年到数亿年之间的时间;宙则是指跨度在十亿年的时间;代则是最大的时间单位,表示跨度在十几亿年至几十亿年之间的时间。
更细微的时间刻度需要借助于具体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技术和化石组合序列匹配等方法进行确定。
在图1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结构,包括地质年代和它们的划分,这些划分大体上是以化石记录为基础的。
图1,地质年代划分表总之,化石是生命演化的见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1.化石
大熊猫祖先出现 在2~3百万年前。 距今几十万年前 是大熊猫的极盛 时期,后来同期 的动物相继灭绝, 大熊猫却生存至 今,并保持原有 的古老特征,所 以,有很多科学 价值。
鳄鱼是迄今发现还存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
行动物,它是在距今约两亿年以前由两栖类进 化而来,它和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
运用与拓展
形成了恐龙化石。
化石是指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
存于地层中的动物、植物等遗体 化石或者遗迹化石。包括植物、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 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鉴 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 科学依据。
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 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 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 地下,没有被开采出来,所以每一块 化石都是非常珍贵的。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呢?
植物化石的形成
3.被覆盖的植
1.原始森 林毁灭,植 物倒入湖中 堆积。
物在地下与空气隔 绝,长期受到高温 高压的作用,经过 漫长的变化,形成 化石。
2. 植物被
沉积的泥沙层 层覆盖。
化石的形成
挖掘化石的现场
化石的形成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化石方面的信息,与大家 一起交流吧!
我知道三叶虫 化石…… 喜马拉雅山上 也发掘出化 石……
上课了,
请保持肃静! 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远古时代的生物是什么样的? • 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生物有什么变化?
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带我们 穿越时空,为我们揭开一些生物生 命演变的面纱……
人们是通过什么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呢?
化石
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小学 邵秀良
化石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 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 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 化石。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 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化石是什么
科学家们又发现,现在的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 变化不大。 我们是可
爱的大熊 猫!
我是稀有 的白鳍豚!
“活化石”银杏就 是我!
为什么几千万年后这些生物还是老样子?
当一个物种长期处于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时,是不会有太大的种群进化的。 或者它们已经进化到完全适应它们周围的 环境了,不需要再进化了。
化石是什么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 见的是骸骨和贝壳等。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 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 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 的证据都谓之化石。
化石的形成条件1
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 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 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生物学家还发现,不同地层中的一些化石有些相似。 其实它们是同一种生物,只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为什么同一种生物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变 化? 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环境会发生 相应变化,同一种生物为适应改变的生态 环境,会不断进化的原因
长颈鹿的长颈是怎样形成的?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认为,古代长颈鹿是由于树 太高不得不常去够树叶而形成了长颈并传给了后 代。
而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古代长颈鹿有的高, 有的矮,有的颈长,有的颈短。颈短的被大自然 所淘汰,留下了颈长的发展到今天。
论一论
演示完毕
化石的分类情况
地层中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 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 石和化学化石。
实体化石
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几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 来的化石
模铸化石
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骸骨和贝壳等。
化石(英文:Fossil)一词来自拉丁语“fossilis”,意思是挖出来。
不过化石的形成你知道吗?以下就是店铺做的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化石的形成:(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
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
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
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
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
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
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化石的分类:1、实体化石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几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
原来的生物在特别适宜的情况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其硬体和软体可以比较完整的保存而无显著的变化。
例如猛犸象(第四纪冰期西伯利亚冻土层中于1901年发现,25000年以前,不仅骨骼完整,连皮、毛、血肉,甚至胃中食物都保存完整)。
2、模铸化石就是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印模或复铸物。
一类是印痕,即生物遗体陷落在底层所留下的印迹,遗体往往遭受破坏,但这种印迹却反映该生物体的主要特征。
不具硬壳的生物,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也可保存其软体印痕,最常见的就是植物叶子的印痕。
第二类是印模化石,包括外模和内模两种,外模是遗体坚硬部分(如贝壳)的外表印在围岩上的痕迹,它能够反映原来生物外表形态及构造;内模指壳体的内面轮廓构造印在围岩上的痕迹,能够反映生物硬体的内部形态及构造特征。
例如贝壳埋于砂岩中,其内部空腔也被泥沙充填,当泥沙固结成岩而地下水把壳溶解之后,在围岩与壳外表的接触面上留下贝壳的外模,在围岩与壳的内表面的接触面上留下内模。
化石的形成与发现
化石的形成与发现化石是指在地质历史中保存下来的生物遗骸或痕迹。
化石的形成与发现对于研究生命演化历史、恢复古地理环境、理解地球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石的形成过程和最常见的几种化石类型,同时探讨一些著名化石的发现以及相关的科学发现和进展。
一、化石的形成过程化石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遗体埋藏、遗体保存、矿化和暴露等几个阶段。
首先,当生物死亡后,它的遗体需要尽快被埋藏在地下,避免被溶解或被风化等。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沉积作用、水流等自然力量来实现。
然后,在埋藏的过程中,遗体经历了各种化学变化,逐渐转化为化石。
矿物质溶液渗透到遗体组织中,填充其细胞间隙,并渗透到细胞内部。
最后,随着地壳运动的作用,化石可能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地壳活动后重新暴露在地表,成为我们发现的化石。
二、常见的化石类型1. 化石遗体化石遗体是指保存下来的生物遗体,包括骨骼、牙齿、壳等。
这些遗体通常是由于富含矿物质的水在埋藏遗体的过程中渗透、沉积而形成的。
例如,恐龙化石中,许多是由于古代湖泊或河流的沉积作用而被埋藏并保存下来的。
2. 化石痕迹化石痕迹是指固体痕迹或化学蚀迹,这些痕迹可以揭示出古生物的行为或生活方式。
常见的化石痕迹有足迹、穴道和化石粪便等。
通过对这些化石痕迹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古生物的行为习惯,甚至推断出古生态系统的构成和演化过程。
三、著名化石的发现与科学进展1. 尼安德特人化石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发现是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重要突破。
尼安德特人是早期已灭绝的人类亚种,他们与现代人类存在一定的基因关系。
尼安德特人化石的发现证明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多样性,对于推断人类历史的起源和迁徙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2. 角龙化石角龙是恐龙中最古老的一类,角龙化石的发现揭示了恐龙演化的早期历史。
角龙化石通常包含有大量鳞片和颌下骨鳞,这些化石帮助科学家重建了这些巨大植食性恐龙的外形和生态习性。
3. 化石植物化石植物的发现对于了解古代地球的植被和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化石
1、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写了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 的神奇景象。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3、全文可分几层?每一层分别讲了什么? 结构上有何特点?
一、1-2 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二、3-6 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三、7 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 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神话一样的生物世 界。诗人张锋以一首抒情性的科学诗的形式, 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奇异化石,引 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 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 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 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 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 在做起,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
卓越( zhuó yuè )
骸( hái )骨 躯壳( ké) 猛犸(mǎ ) 潜( 档( 悄( )行 qián )案 dàng
qiǎo )然
始鸟 祖类 鸟的
祖 先 — 无颌鱼类 两 栖 类 的 祖 先—矛尾鱼 被 子 植 物 — 古 果
第1-2节 通过问句的形式, 引发读者对亿万年前 的世界的无限遐思。
什么是化石?
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 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 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 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 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 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 地层的年代。
读准字音
奇幻(huàn ) 裹( )藏 guǒ 葱茏(cōng lóng )
作业: 以“我的故事”为题,来 抒写琥珀具有传奇色彩的经 历。
提示:可选择一个方面来记叙,如 昆虫没有凝在油脂里之前的自由 生活、被油脂凝住的瞬间、形成 琥珀的经历、琥珀深藏于地下的 寂寞、琥珀被人发现后的遭遇 等……
化石
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地层中。
是不是所有的 生物都会形成 化石?
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 成化石,它需要合适的地 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 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 深埋在底下,没有被开采 出来,所以每一块化石都 是非常珍贵的。
你知道化石 有什么作用 吗?
在地壳中,岩石可以根 据年代分为一层一层的, 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岩层中。 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 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 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总结:化石告诉了我们什 么?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 要线索。
我们一起来制作印迹 化石模型:
困惑4: 为什么不 同年代的地层中会 出现不同的生物? 它们之间有没有联 系?
化石与地层的关系是,在越古老 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 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 而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 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 类地位越高。从化石在地层中的顺 序我们可以知道生物进化的大致顺 序,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从水生到陆生。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曾广泛分布于 北半球的欧、亚、美洲。距今50万年前,发 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 多数银杏有中国自然条件 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被科学 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
化石显示,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 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 前是大熊猫的 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 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 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 部 。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 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 大熊猫却孑遗(jié yí )至今,并保持原有的 古老特征,所以,有很多科学价值,因而被 誉为“动物活化石”,中国把它誉为“国 宝”。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ppt课件
是因为它们(
)。
C
A.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较晚,但目前稀有。
B.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早,但形态结构至今无多大变化,在自然界仍有后代生存但稀有且珍贵。
C . 在 地 球 上 出 现 的 年 代 很 早 , 其 化 石 稀 有C且 珍 贵 。
4.观察恐龙蛋化石图,你认为恐龙的繁殖方式为(
)。
A.胎生
B.卵生
C.卵胎生 D.孵化
5.下列生物中是活化石的是(
)。
练一练
1.化石的发现与地壳运动有关。( × ) 2.恐龙蛋里有恐龙胚胎。( √ ) 3 . 在 化 石 形 成 的 过 程 中 , 生 物 的 有 机 质 被 分 解 , 遗 体 的 坚 硬×部 分 或 生 物 的 活 动 痕 迹 被 沉 积 物包裹,并被矿物化。( √ ) 4.保存在地层岩石中的脚印不是化石。( √ ) 5.植物的化石包括根、木、叶、种子、果实、花粉、孢子、植石和琥珀。( √ )
小盗龙、猛犸象、鱼龙、大地懒都是已灭绝的生物,现在看不到它们 了。 现在还生活在地球上的与小盗龙相似的生物是鸟,与猛犸象相似的生 物是大象,与鱼龙相似的生物是海豚,与大地懒相似的生物是树懒。
探究新知 与小盗龙相似的生物是鸟。
与猛犸象相似的生物是大象。
探究新知 与鱼龙相似的生物是海豚。
与大地懒相似的生物是树懒。
2023年 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知识导入
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 遗物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 印化石等。
探究新知
自然界中的化石
不同种类的化石介绍
不同种类的化石介绍化石是远古生物存在的有力证据,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生命的演化历程。
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化石,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石类型。
1. 化石骨骼化石骨骼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化石。
它们是远古生物的遗骸或骨骼的石化残留物。
这些化石能够提供有关远古生物的骨骼结构、体型和行为的重要信息。
例如,恐龙化石骨骼可以帮助科学家推断出恐龙的体型大小、生活习性和食性等。
2. 化石植物化石植物是指保存下来的远古植物遗体。
它们可以是树木、叶子、花朵或花粉等植物组织的石化残留物。
通过研究化石植物,科学家可以了解远古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植物群落的演化。
例如,煤矿中的化石植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森林的构成和气候条件。
3. 化石足迹和化石痕迹除了遗骸和骨骼,一些动物的足迹和痕迹也能在地层中被保留下来。
这些化石足迹和痕迹可以提供关于远古动物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信息。
例如,恐龙的足迹化石可以揭示它们的步态、速度和体型大小,而化石痕迹可以告诉我们一些远古动物的捕食和逃避策略。
4. 化石化石有时候,化石本身也能成为化石。
这种现象被称为化石化石,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化石类型。
化石化石通常是由于地质作用导致的,例如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渗透到已经形成的化石中,使其石化程度更高。
化石化石可以提供更多关于地质作用和化石保护的信息。
5. 化石树脂化石树脂是一种由树木分泌出来的胶状物质,在长时间的地质过程中形成石化。
化石树脂中可以保存下来一些小型的昆虫、花粉和植物碎片等。
著名的琥珀就是一种化石树脂。
通过研究化石树脂中的昆虫和植物,科学家可以还原出远古生态系统的一些细节。
6. 化石微生物化石微生物是指保存下来的远古微生物遗体。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形式,它们在地质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通过研究化石微生物,科学家可以了解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以及它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总结起来,化石是古生物的遗骸、足迹、痕迹和石化物等在地质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残留物。
什么是化石
什么是化石: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
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
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什么是活化石: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某些生物几乎未出现什么身体变化,即使当它们相关的亲缘物种已灭绝或向其他进化分支发展时,它们仍保持着不变,顽强地生存在地球上,被生动地称为现代自然界的“活化石”.二、植物“活化石”1、银杏: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
远在二亿七千多万年前,银杏的祖先就开始出现了,和当时遍布世界的蕨类植物相比,它还是高等植物。
到了一亿七千多万年前,银杏已和当时称霸世界的恐龙一样遍布世界各地,后来,绝大部分银杏像恐龙一样灭绝了,只在我国部分地区保存下来一点点,流传到现在,成为稀世之宝。
2、水杉:水杉为落叶、针叶大乔木。
它以树姿优美,枝叶繁茂,叶色多变而独具一格,被列为古稀名贵植物之一,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三、动物“活化石”在中国被誉为“活化石”的动物有:国宝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中华鲟等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他的果子。
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银杏树: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银杏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他的果子。
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银杏树: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银杏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他的果子。
化石的形成过程
化石的形成过程化石是古生物遗体或活动痕迹在地质历史长期作用下保存下来的矿物质遗迹,它们记录了生物演化的过程,为研究生物进化与地质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化石的形成过程。
1. 种类和形成条件化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真化石、半真化石和假化石。
真化石是由骨、牙、壳等坚硬的部分形成的,如灵长类动物的颅骨化石、鱼类的鳞片化石等;半真化石是指只保存了形状而没有实体的化石,如树木的炭化石、昆虫的琥珀化石等;假化石是指由于地质过程形成的类似于化石的结构,如石灰岩中的岩屑化石、变质岩中的石化结构等。
化石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
首先是生物死亡后迅速被埋葬,通常是被沉积物、泥沙等覆盖。
其次,埋葬的地点需要有适当的保护作用,防止化石受到风化、生物腐蚀等破坏。
最后,需要有适当的地质作用,如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等,促使化石形成。
2. 化石的形成过程化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1)死亡阶段:生物死亡后,遗体通常落入水域或陨落在陆地上,开始化石化的过程。
(2)埋藏阶段:遗体迅速被沉积物、泥沙等覆盖,被埋葬在地下,避免了空气的接触和生物的腐蚀。
(3)化学改造阶段:在地下埋藏的过程中,尸体会与周围环境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逐渐被替换成石质或其他化合物,形成固定的遗体形态。
(4)保存阶段:经过化学改造后的遗体被牢固地保存在岩石中,等待地质作用的进一步形成。
(5)再暴露阶段:地壳运动、侵蚀等地质作用会使形成的化石再度暴露在地表,供人们发现和研究。
3. 影响因素化石的形成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环境条件:适宜的沉积环境和保护条件是化石形成的基础,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化石形成。
(2)遗体本身:生物的骨骼、壳等坚硬部分更容易保存下来形成化石,而软体组织则很难保存。
(3)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等地质作用会促使埋藏中的遗体发生改变,并最终形成化石。
(4)时间:化石形成需要长时间的作用才能完成,通常需要数百到数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什么是化石
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有何感想?
第6节:
叹服大自然 的高妙和神奇— —高明的魔法师, 卓越的雕刻家。
第7节: 回应第2节。 结构上首尾呼应。
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 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 喜欢的理由。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引起下文,表现思路。
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
奇幻(huàn) 裹(guǒ )藏 葱茏(cōng lóng )
卓越( zhuó yuè )
骸( hái )骨 躯壳( ké ) 猛犸(mǎ ) 潜(qián )行 档( dàng )案 悄(qiǎo )然
1、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写了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 的神奇景象。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3、全文可分几层?每一层分别讲了什么? 结构上有何特点?
一、1-2 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二、3-6 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三、7 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始鸟 祖类 鸟的 祖 先 — 无颌鱼类 两 栖 类 的 祖 先—矛尾鱼 被 子 植 物 — 古 果
这是鸵鸟龙和鸵鸟,它们的脚很相 像,也有三个脚趾头,都善于走路。
似们鹉这 。的,是 嘴它鹦 型 鹉 十 嘴 分 龙 地 和 相 鹦
第4节:
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 绝,但化石保存了它们的 生命信息,为历史留下一 本珍贵的密码,科学家的 伟大就是要破译这些密码。
第5节:
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 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 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 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 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 化。
脊椎动物的演化模式:
无颌鱼类— —硬骨鱼类——两栖类—
5化石与地质年代1
2. 化石形成的条件
化石能否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生物死亡的数量 ➢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程度 ➢生物尸体掩埋的速度 ➢石化的程度和快慢 什么叫石化?
石化:古生物体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通过物 理、化学作用,使它们坚硬如石的过程。
3.化石的分类与假化石
按保存的特点分类
遗
遗
遗
模
体
物
迹
铸
化
化
化
二 地质年代
1.地质年代的概念
地质年代(geologic age):指地壳上不同时代的岩 石、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
2.地质年代的测定
地质年代的测定方法 放射测定法 古地磁法
氨基酸外消旋法 热释光法
电子回旋共振法(ESR)
3.地质年代的划分
➢ 划分单位:
宙→代→ 纪→ 世→期→时
GSSP),又被形象地比喻为“金钉子”。
古生物学与生物进化
1.古生物学概述
古生物学(paleontology; paleobiogy): 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 生态、分布、演化等规律的科学。
古生物学为进化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 有力的证据。
A.太古代、元古代
地球产生的早期阶段,也是生命起源和 进化的初期
大 化 石
微 体 化 石
超 微 化 石
分 子 化 石
微体化石(microfossils):指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的一类微小化石。(主要指个体微小的古生物或大 生物体的某些微小部分的化石)
按保存的大小分类
大 化 石
微 体 化 石
超 微 化 石
分 子 化 石
超微化石(ultramicrofossils):是指只有在电子显 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特别微小的一类化石。
化石的概念
化石的概念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
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
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化石是什么资源
化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地壳中保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迹叫化石。
动物化石包括“肉质化石”和“骨质化石”。
由于冰河运动、地壳变迁等原因,地球生物被迅速埋藏于地下,经过亿万年的演变,生物硬体部才被保存下来。
但躯体肉质软组织(包括耳朵、内脏器官)演变为化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自然环境下很容易被微生物腐蚀溶化,所以很难形成实体肉化石,因存世量少极具收藏价值。
不可再生资源主要特征:
不可更新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是与可更新资源相对的概念。
主要指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有人认为需要漫长岁月才能形成的基岩上的土壤也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矿产资源由于人类不断地、越来越大量地开采,储量逐渐减少,有的已近枯竭。
矿产形成的速度根本无法同人类开发的速度相比,因而矿产资源被认为是不能再生的。
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除了造成矿产资源短缺外,还污染环境,改变地球环境的基本结构和改变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
人们对土壤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造成土壤资源的损失;尤其是土壤被污染,会造成土壤成分、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如失去肥力和净化能力,或发生沙漠化。
这些都是在短期内不能恢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化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化石的特点。
2、通过收集资料、交流等活动,知道化石给我们带来古代生物的各种信息。
3、感悟证据在说明自己观点时的重要性。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化石的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了解化石的特点。
2、通过收集资料、观察、交流,了解化石的成因。
活动器材:普通石块、小型化石标本、放大镜,有关的图片、录像。
活动二: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知道化石给我们带来了古代生物的各种信息。
1、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认识一些古生物和当时的环境特点。
2、感悟证据在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
活动器材:有关发现化石的报道、图片、文字资料等。
活动三:制作“人工化石”。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人工化石”,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
2、根据已有资料,创编古代生物怎样变成化石的小故事。
活动器材:小昆虫、松香、酒精灯、纸盒。
三、教学过程:
(一)化石的特征
(二)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三)制作“人工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