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审计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合集下载

国有企业会计报表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会计报表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一、面临的问题(一)企业领导人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实行财政决算审批制度,现在改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有些国有企业不理解,不习惯注册会计师审计;有些国有企业仅仅为了应付上报会计报表及营业执照年审需要,在报表已经报出后,再请注册会计师审计。

加之一些企业负责人将注册会计师报表审计与政府审计混为一体,所以也不愿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

(二)审计时间与上报汇总报表时间相冲突,加之一些国有企业行业的特殊性,加大了审计的难度。

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支机构较多,组织结构复杂,会计报表层层汇总,而给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时间极为有限。

1999年财政部规定,国务院各部委等部门1999年度汇总会计报表应于2000年4月20日前上报,同时规定凡各级财政部门规定需要由中介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单位),上报报表时应附中介机构审计报告。

事实上,按照这样的要求,时间非常紧张。

如国务院某部规定所属的工程总公司等施工单位应于3月20日前将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随汇总会计报表一并上报部财务司;而工程总公司又规定下属各工程局应于3月2日前将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随汇总会计报表一并上报工程总公司财务部;而工程局又要求所属的各工程处在2月10日前将本单位1999年汇总会计报表上报工程局财务处,这样层层时间提前,加之施工点分散,交通不便,按照现行审计程序的规定,一般抽查面又要达到总资产50%、收入的60%以上,时间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鉴于这种情况,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不愿意接受委托,如果勉强接受委托,也只能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拒绝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

为此,有些大型国有企业不得不转向规模小、制度不健全、没有取得大型国有企业审计资格的小所审计,而它们又无法保证审计报表的质量。

(三)会计师事务所缺乏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也导致审计执业质量不高。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各种复杂的经济形势的出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也越来越严峻。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如下改善措施。

1. 内部审计组织设置应加强目前国有企业中,很多企业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着组织设置不够完善的问题,例如缺少专职审计人员组成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工作负荷过大等。

因此,需要加强内部审计组织架构建设,完善审计部门设置,拥有合适人员配置,确保企业内部审计能够顺利地开展。

2. 加强审计实施标准制定和落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向来是企业监管、卫士的重要方面,但是现阶段在审计实施标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企业安排的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审计实施的标准不够严密,对企业的运行管理及其公平公正审查工作不能有效地推进行,因此,国有企业需要采用标准模式来建立审计实施标准的制定和落实,使审计人员更加专业化,审计过程更加科学,提高审计的执行质量和效率。

3.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企业内部的风险是很难被准确分析和判断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内部资产的流失和财务的损失,为这个问题的发生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管理层的授权制度、财务制度、业务流程制度、信息技术制度、管理变化及法律法规制度等,强化对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

4. 完善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最后一个改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

这个改善措施是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求企业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定期评估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对内部控制风险的管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总之,在现代市场经济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体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对内部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对外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适应更为复杂和草率的经济形势,推动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集团是国家在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具有优势资源和市场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其体制和管理机制的特殊性,国有企业集团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审计制度不够健全、审计工作不够规范、审计成果不够有效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和效益。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提高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水平和效能,为国有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制度不够健全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审计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审计工作流程不够规范。

审计制度不完善,容易导致审计工作的漏洞和纰漏,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审计管理混乱3.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不够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不够强。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容易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审计工作流程不够规范5.审计成果不够有效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成果不够有效,审计成果的范围和深度不够广泛和深入,审计成果的建议和意见不够实际和操作,审计成果的推动和跟踪不够到位。

审计成果不够有效,容易导致审计工作的浪费和无效,影响审计工作的实效和效益。

国有企业集团应当健全审计制度,完善审计规章制度,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建立审计规范和标准,确立审计职责和权限,加强审计管理和监督,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是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监督国有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保障国有企业集团的合法权益,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国有企业集团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国有企业集团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提供依据和支持。

3.审计工作是促进国有企业集团持续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审计监督不足、审计结果不够透明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必须对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1.审计监督不足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中存在着审计监督不足的问题,审计机构对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了审计结果的可信度不高,审计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审计结果不够透明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中审计结果的透明度不高,审计报告缺乏公开透明性,导致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给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审计工作执行不规范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执行不规范,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存在不负责任、追求形式化的情况,导致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审计工作的效果难以体现。

3.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优化措施之三是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理,规范审计工作的执行,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4.增加审计资源投入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优化措施之四是增加审计资源投入,加大对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审计资源,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5.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监管机制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优化措施之五是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监管机制,健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管力度,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显著。

6.完善审计制度和标准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优化措施之六是完善审计制度和标准,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审计制度和标准,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和效果。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从制度上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增加审计资源投入,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审计制度和标准,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效率,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

浅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国有企业是国家掌握的重要经济命脉,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问题一:审计独立性不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往往受到管理层的影响,审计部门难以保持独立性。

一些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主观偏差,往往以迎合管理层的意愿为主,而忽视了客观事实的查证,导致审计结果不够准确和真实。

对策建议:1. 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设置独立审计委员会,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中立性。

2. 采取专业化的审计手段和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问题二: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层次不齐,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不足,导致审计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一些审计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胜任复杂的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缺乏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对策建议:1. 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2. 吸引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加入国有企业的审计部门,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问题三:审计范围和内容不清晰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未能得到明确规定,审计工作往往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审计人员难以明确审计目标和重点,审计结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

对策建议:1. 制定明确的审计规程和程序,明确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为审计工作提供清晰的指导和规范。

2. 加强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和协调,明确审计目标和重点,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问题四:审计结果未能得到有效运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往往停留在程序层面,审计结果未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和落地。

一些审计报告仅仅停留在文件上,未能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有效改进,审计工作难以为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建议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建议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建议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的重要代表,其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督和管理企业运营、保障企业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诸多问题,不少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不合理、低效、缺乏独立性等问题,如何改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1.审计独立性不足许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并未真正做到独立审计,审计人员往往受到管理层的影响,其审计结果可能受到干扰,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内部运营情况。

2.审计方法滞后许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还停留在以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手段,未能及时跟上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先进审计手段的应用,导致审计效率低下,审计质量不高。

3.审计目标不明确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仍停留在助长形式主义,审计目标不明确,审计工作成果难以真正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4.缺乏跨部门合作许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不足,导致审计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不足,错过了审计的全面性、系统性,也无法发挥出其对企业运营的真正监督作用。

1.加强审计独立性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独立性建设,强化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意识,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职责。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依法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不受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干扰。

2.引入现代审计技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需要引入现代审计技术,应用数据分析、信息技术等工具,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质量。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

3.明确审计目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更加明确审计目标,审计工作要贴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风险特征,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也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1. 独立性问题:由于一些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关系密切,审计人员可能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或者被干扰。

2. 审计师素质问题:一些审计人员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审计工作,使得审计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3. 缺乏有效制度和规范: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缺乏统一的制度和规范,导致审计程序不完善、审计程序不规范,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 审计报告不透明:一些国有企业的审计报告内容不完整,审核过程和结果不透明,使得审计结果的可信度降低,难以对外公开和监督。

优化措施:1. 加强独立性保障: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杜绝政府对审计工作的干预。

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

2. 完善审计制度和规范:制定完善的审计制度和规范,明确审计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3. 提高审计质量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审计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在审计过程中,及时公开审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和结果,增加对外公开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方便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5. 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参与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提供独立、客观的审计意见,增加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和公正性。

6.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优秀的审计人员给予奖励,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素质。

7. 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审计机构进行合作和交流,学习和借鉴其先进的审计经验和管理模式,提升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是国家拥有并控制的企业,是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改进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风险、防范经济犯罪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关对策加以解决。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制度不完善、审计资源不足、审计管理不规范、审计目标不明确等。

审计制度不完善是指企业内部审计的程序、方法、标准、流程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审计资源不足是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无法满足企业复杂经营活动的需求。

审计管理不规范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混乱、权责不清、程序不规范,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审计目标不明确是指企业内部审计目标不清晰、审计工作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导致审计效果不明显。

对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进行解决。

建立健全审计制度,明确审计程序、方法、标准、流程等,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

加大审计资源投入,培养一支数量充足、技术水平过硬的内部审计队伍,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审计保障。

规范审计管理,建立健全审计机构管理制度,明确审计工作的权责分工,确保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明确审计目标,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重点,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提高审计效果。

在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

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要坚持依法依规原则,审计工作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法违规。

要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审计工作必须独立开展,客观公正,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干扰。

要坚持风险导向原则,审计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关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点,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要坚持结果导向原则,审计工作要以实际效果为导向,重点关注审计工作的实际成效,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取得实际效果。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性、经济效益以及资产负债状况等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估的一种管理手段。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改善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是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内部审计与企业高层领导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关系,从而导致审计结果被篡改或者隐瞒真相。

由于由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往往由企业自身的审计部门或者内部审计委员会负责,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内部审计结果难以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估。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是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相对薄弱,人才队伍中存在缺乏经验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还限制了内部审计的效果和意义。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是审计方法不够科学和系统化。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手段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这种情况使得内部审计结果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问题,同时也使得内部审计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改善措施: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由具备高度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审计人员负责内部审计工作。

与此对内审人员的职责和权益应当明确,确保其独立地行使内部审计职能,杜绝任何干扰和干涉。

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应当建立全面的内部审计人员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要在审计过程中注重内审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以提升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执行能力。

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内审体系和内审方法论,明确内审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确保内部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国有企业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种种挑战。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点和重点。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1. 复杂的经济环境新时代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形势不稳定,金融市场波动频繁,这些都给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对于审计人员而言,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多元化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的经营范围日益多元化,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这意味着内部审计必须具备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

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数据分散国有企业经营数据、财务数据等大量信息都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业务中心,审计人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收集和整合这些信息。

这对审计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信息化程度不够虽然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不够的现象。

这就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需要手工整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

5. 风险管理新时代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多种风险挑战,例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

审计人员需要更加关注和及时发现这些风险,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1. 强化数据分析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

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加强对数据分析的能力,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来揭示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提升专业水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实力。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国有企业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国家和社会的权益。

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审计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能力整体偏弱,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审计成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审计人员的数量相对不足,导致企业的审计工作进展缓慢,影响审计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多样的审计工作,缺乏有效的审计手段和方法,导致审计效果不佳。

2.审计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多审计标准和规范也存在不完善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往往无从遵循,审计工作缺乏可依赖的法律依据,给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造成了困难。

3.审计内容不全面。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内容往往局限于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等方面,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环保工作、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审计内容不够全面,导致审计结果不够准确全面。

4.审计结果不及时。

当前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往往缺乏及时性,审计结果的出台常常滞后于审计工作的实际完成时间,这导致了审计结果不能及时反映出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使国有企业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凭空做一些违规的事情。

5.审计报告不具权威性。

目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和采信度整体较低,审计报告未能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同。

这主要是因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不够,审计报告内容缺乏说服力,易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干扰和影响。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承担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

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国有企业存在很多问题。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也应运而生。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评估和监管,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保障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率性。

但是,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仍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1)内部审计的依据和标准不够明确。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依据和标准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规定》,但这些规范和标准都缺乏具体的可执行性。

而且,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无法达到统一的要求。

(2)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有限。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都较为低下,难以满足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从而导致内部审计的结果不够准确、科学和有效。

(3)内部审计的定位和作用不清晰。

由于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位不够明确,内部审计人员往往难以确定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进而影响到内部审计的实际效果。

改善措施为了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和效果,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需要采取以下改善措施。

(1)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明确内部审计的依据和标准,并建立统一的内部审计标准体系。

国家可以加大对内部审计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对不符合标准的内部审计报告进行追责,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2)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能培训。

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执行力。

同时,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职业行为规范。

(3)明确内部审计的定位和作用。

建立内部审计的明确定位,明确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内部的角色和职能,并确定其内部审计的作用和目的。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或者控股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国家资产的守护者,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尤为重要。

在现实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改善措施。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1. 审计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往往不够完善,审计职能不够独立,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一些国有企业的审计部门人员配备不足,审计工作面临着人力不足的问题,难以开展全面深入的审计工作。

2. 盲目执行上级要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往往受到上级要求的影响,审计工作容易被用来达到某些政治或管理目的。

一些上级部门要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放弃独立性,成为其工具,这导致审计失去了独立性和客观性,审计结果不够真实和准确。

3. 审计手段单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主要依靠传统的审计手段和方法,缺乏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

缺乏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导致审计效率低下、审计结果不够全面和准确。

4. 监督管理不到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容易出现审计失职、审计违规等问题。

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得不到充分保障,导致审计工作难以得到认真对待,审计结果得不到有效的应用。

以上就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受到上级要求影响、审计手段单一和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为了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1. 完善审计制度国有企业应当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保障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完善并严格执行审计制度,加强对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确保其独立、客观和公正。

2. 审计人员专业化培训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提升审计团队的整体素质。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和国家利益的重要载体,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作为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机构,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整改,以确保企业稳健经营。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讨论。

一、问题分析1.审计流程不畅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审计流程中存在不畅的问题,审计程序不够清晰明确,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容易出现迷失方向、盲目执行和审计结果不确切等情况。

审计流程不畅会影响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道德素质和沟通能力都存在一定问题。

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开展,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整改措施不得力。

3.审计成果应用不充分在很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成果往往只停留在报告表面,没有得到充分应用。

审计结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和完善,导致审计工作的意义大打折扣,也不能推动企业的整改和提升。

4.审计信息公开程度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的公开程度不高,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往往只在企业内部流转,对外部的利益相关方(如股东、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等)的透明度和监督作用有限。

5.审计制度不健全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导致审计工作不规范,审计风险难以控制,影响审计质量。

二、应对措施1.加强审计流程管理国有企业应加强审计流程的管理,明确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法、审计的程序及审计的责任范围等,确保审计流程畅通、审计人员有清晰的任务目标和方向。

2.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培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4.加强审计信息公开国有企业应该加大审计信息的公开力度,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对外公开,提高审计的透明度和监督效果。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集团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担负着国民经济的重要责任。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体制机制问题,国有企业集团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有效解决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审计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审计规章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审计流程不够规范,审计职责不明确,审计工作人员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

2.审计监管不到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监管不到位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严重威胁,监督职能不够强化,导致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难以保障。

3.审计对象不清晰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对象不清晰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审计工作重点不够明确,审计范围不够详实,审计标准不够严谨,导致审计工作的效果不佳。

4.审计信息化水平不高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不高是制约审计工作的另一个关键问题,信息系统不够先进、完善,审计数据质量和准确性不够保障,审计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不够广泛。

5.审计业绩考核不公平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业绩考核不公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审计工作成果得不到充分的认可和奖励,导致审计工作员工积极性不足和工作效率低下。

1.历史原因在长期的国有企业集团改革中,审计工作一直被忽视,审计制度和流程没有得到有效的修正和完善,导致审计工作存在诸多短板。

2.体制机制问题国有企业集团的体制机制导致审计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支持,审计监管和职能不够独立,导致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难以保障。

3.人才问题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才匮乏,审计工作人员素质和水平不高,导致审计工作的效果不佳。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和经营的企业,其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至关重要。

随着国有企业规模日益庞大和复杂化,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整改。

一、问题分析1. 内部审计管理不规范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部门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审计流程不够顺畅,工作职责不清晰,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有效推进,影响审计效果。

2.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其中一些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胜任审计工作,影响审计质量。

3. 审计工作失实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执行不力,审计报告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存在问题,审计结果不够客观和实事求是,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4. 审计工作盲区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盲目执行审计计划,重点审计区域和环节被忽视,导致一些重大风险和问题无法及时审计发现、管理和解决。

5. 审计报告未被重视一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报告得到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审计结论和意见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导致审计整改效果不彰。

二、应对措施2.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举办内部培训班、聘请外部专家等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提升审计质量。

4. 完善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国有企业应当完善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强化审计工作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加强对重点审计区域和环节的审计监督,确保审计工作不留盲区。

5. 提高审计报告的意见落实度国有企业应当提高审计报告的意见落实度,加强对审计报告意见的贯彻执行,建立健全整改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审计整改效果真实可信。

三、结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国有企业应当从规范审计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审计工作实效性、完善审计工作全面性和提高审计报告意见落实度等方面入手,加强内部审计整改工作,为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了国有企业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

然而,在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寻求有效对策。

问题一:审计对象范围狭窄。

现有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财务信息,缺乏
足够的关注和分析对企业经营策略、组织管理、风险评估等方面。

对策一:审计对象应该拓宽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覆盖企业管理、战略规划、风险控制
等诸多方面,实现全面审计。

问题二:审计周期过长。

当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通常每年进行一次,审计时间较长,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影响企业的运转效率。

对策二:加快审计周期,实现及时审计,增加内部员工与外部专业人士的配合来提高
审计效率。

问题三:审计报告缺乏实质性建议。

当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实施主要强调
符合规定,而缺乏对审计结果的分析和具体建议。

对策三:加强审计结果的分析和建议,针对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
于需要补充或完善的地方提出改进措施,而不是简单地强调符合规定。

问题四:审计结果未能及时反馈到企业内部。

当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往往只
汇报给高层管理者或监察机构,缺乏对内部员工的宣传和反馈。

对策四: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宣传和反馈,增加内部员工的参与度,提高审计结果的实
用性,使审计成果能够得到充分运用。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和改进。

采取相应的对
策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实效性,也能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完善。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审计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包括信息披露的不透明性、管理层审计意识的不强、以及内部控制存在不足等问题。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挑战,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如加强信息透明度、提升管理层审计意识、改进内部控制机制等。

通过这些措施,国有企业审计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革的要求,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审计机构和管理者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国有企业审计在改革背景下面临挑战,但也有一系列有效的应对策略,有望取得积极的成效。

【关键词】国有企业审计、改革、挑战、信息披露、管理层、审计意识、内部控制、应对策略、总结、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有企业审计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的不透明性、管理层的审计意识不强、内部控制存在不足等方面。

信息披露的不透明性使得审计工作难以准确、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可靠性。

管理层的审计意识不强导致企业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不高,容易出现审计工作的疏漏和不合规行为。

内部控制存在不足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难度和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国有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加强审计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提升管理层的审计意识等措施,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面对审计的挑战,实现审计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

2. 正文2.1 国有企业审计的挑战国有企业审计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国有企业的规模庞大、业务复杂,审计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审计人员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运作和财务状况,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核实,这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出了较高要求。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复杂,管理层之间往往存在利益冲突,这可能导致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国有企业的审计往往受到政府干预和监管的影响,审计人员需要在政治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下进行工作,增加了审计风险和难度。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国家控制的企业,其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管理和运营。

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以推动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审计任务缺乏明确性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任务不够明确,常常无法清晰明确审计的重点和重要性。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能会盲目跟从,难以正确把握审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导致审计工作效果不佳。

2.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够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够,审计人员受到其他部门的干扰,难以对审计对象实施客观、全面的审计。

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可能受到外界压力,放弃对审计对象的深入调查,严重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审计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大不相同,导致审计过程中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

一些审计人员缺乏系统的财务审计知识和经验,难以准确判断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可信度。

4.审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不规范国有企业审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常常不规范,审计报告内容可能存在模糊不清、语言不准确、查漏补缺等问题,影响了审计报告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5.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存在着监督不力、管理方式陈旧等问题。

审计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难以对审计工作进行及时、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优化措施国有企业应明确审计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明确审计的重点和重要性。

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和方案,明确审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清晰的指导。

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独立监督和管理,确保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审计机构应建立独立的审计管理体系,对审计人员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和独立。

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集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国有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业务范围的日益复杂,集团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但是,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审计目标不明确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主要是为了保障集团经营的合法性与安全性,但审计目标未被明确的情况较为常见。

审计目标不清晰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会出现审计侧重点偏差或失衡的情况。

2.审计标准不统一由于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不同层级、不同业务领域及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审计标准也不一致。

这会导致审计结果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同时也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3.缺乏专业人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缺乏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

人才储备不足将严重影响审计效力。

4.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对于大多数具体的审计事务,企业集团缺乏内部审计制度的支持。

这意味着开展内部审计的规定与要求缺乏内部制度支撑,审计人员往往需要自行探索与解决审计问题,这使得内部审计的效果不能得到保障。

5.企业文化缺陷国有企业集团的文化传统问题,也会影响到审计人员的惯性思维和审计态度。

一些企业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程序、轻效果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明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内容,以保证审计工作的深入有效进行。

对于审计标准和细节应及时进行沟通,协作配合,提高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效率。

2.构建内部审计体系构建一套完备、合理的内部审计体系,包括内部审计程序规定、作业程序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等,确保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并依托信息系统,形成网络化的内部审计监控与管理。

3.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模式,推行“专业化执业”、“可持续经营”、“多元共赢”的理念,寻找内部审计与业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多种安排的有效结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企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审计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作者:毕小卓
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2期
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一股国企改革的热潮。

国有企业审计是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监督部门在对国有企业实施审计时,必须坚守国企改革的红线、底线和方向,扎实做好国资国企审计工作,贯彻落实党的三中全会《决定》中部署的工作。

这对我国国家审计机关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功能定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指出,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具体地说,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有以下三个关键点:一是坚持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必须占社会的主导。

二是坚持国有企业的政策工具属性。

国有企业应接受政府的支配和监管,反映政府的意识导向,成为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标杆,成为政府调控经济和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是坚持国有企业应向社会提供低廉高效的社会产品,弥补市场经济的失灵,稳定市场经济。

而不是利用其垄断地位肆意抬高商品价格,赚取高额利润。

总结起来,国有企业的定位如下: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增加财政收入、保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等经济功能,同时弥补市场失灵、促进政府宏观调控、维护国家战略和经济安全等社会功能。

二、国有企业审计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国有企业审计的工作内容、工作思路也在发展。

特别是自2001年以后,国有企业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为中心,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具体情况如下:
(一)这些年的审计模式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为主体,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和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为补充。

严格上来讲,企业的专项审计项目较少,即便有,也主要以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及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或针对经营中的高风险领域审计项目为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内容之一;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经常联合经济责任审计一起进行。

一般不单独开展财务收支审计。

这就是目前的审计模式。

这种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中心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企存在的多种情况,亟待改革。

(二)国有企业审计的工作思路渐渐清晰。

在2009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审计署确定了新的国企审计思路:强化管理、推动改革、维护安全、促进发展。

该思路基于国家治理
理论和“免疫系统”理论做出,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找出阻碍企业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机制性问题,2.注重查找企业内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失职渎职、内幕交易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3.侧重对企业中存在的威胁国有资产安全及国家财政、金融、信息等方面安全问题进行调查。

国有企业审计进入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新阶段。

(三)对中央企业已经形成了分散行使监督权的双轨制审计格局。

审计署对国有企业实施审计的主导模式是经济责任审计,而经济责任审计依照干部管理权限确定其对象范围,所以对中央企业的审计是一种双轨制审计格局。

(四)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更为丰富,承载了更多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企审计关注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

在2001年,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侧重于关注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国有资产权益的保值增值情况以及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情况。

在2009年,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基本确定,比2001年的审计内容丰富了很多。

到了2013年,国有企业审计,紧紧跟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内容更为丰富。

(五)国有企业审计力量不足,各种审计监督力量还未做到协作配合。

目前来说,对于中央企业审计,由于审计力量相对不足,审计署曾采用突出重点,引进社会审计力量等办法实施财务收支审计。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文件,审计署将采取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办法,以此来解决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

同时,对中央企业审计,当前存在各种审计监督主体相互交叉重复审计,中央企业应付不来,影响了正常经营活动,不胜其烦。

三、当前国有企业审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一)十八大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对国有企业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培育一批世界级水平的跨国公司。

这对国有企业也不例外,“走出去”也是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之一。

但是目前在国家审计领域尚未对境外业务完全铺开,一些程序还待完善。

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家审计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

这要求将国有企业境外业务纳入现代审计体系的范畴,关注境外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加强对驻外机构的审计监督,关注境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确保境外业务的利润顺利回流到国内。

(二)全方位审计监督与审计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凸显。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审计监督要求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方位覆盖。

这要求我们审计部门处理好全面发展和重点突出的关系,在放眼全局的基础上,把有限的审计资源放在关键的重点的问题上。

但是审计资源是有限的,满足不了目前“全覆盖”审计的巨大需求,这是是未来一个时期审计工作的基本矛盾。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促进现有国有企业在资产规模、数量、产权结构和
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特别是,随着国资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大量出现,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全覆盖”与审计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凸显。

(三)企业改制重组合并给审计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全面改革的背景下,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特点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推动国有企业股权的多元化。

具体做法是,在现有国有资本中引入民间的非公有制资本,或国有资本一定程度的退出,从而实现国有和民间资本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和并购,实现国有资本与非公有制资本之间的有序流动和交易。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将掀起股权转让、资本重组的浪潮。

(四)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程度越来越高,对审计披露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关注国企治理的情况,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要求,也对审计效果有了更高的期望。

目前来说,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公众关注审计结果最直接的方式。

审计署自实施该公告制度以来,几乎每年的审计公告数量几乎成倍增长。

公告数量的加大带来了公众更高的期望公众,他们对审计结果的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还未向社会全面公开,这与社会公众的期望有不少差距。

这对审计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确保中央政策落实和贯彻执行,加强审计监管,这是对审计部门提出的新考验。

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

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议而难决、决而难行、行而难破”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欺上瞒下等不良社会现象层出不穷。

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保证中央的指令及时传达和执行。

政府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保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方针在企业经营中得到切实落实。

因此审计部门在监督时,要严肃查处朝令夕改,执法不严等行为,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并及时揭示政策执行中的新情况,保证政令畅通,促使政策措施的落实。

(六)国有企业违法违纪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复杂化,这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现象越来越隐秘,不易察觉。

出现了以权谋私期权化、获利敛财间接化、对抗调查智能化和腐败案件涉外化等新特点。

审计机关查处问题越来越难,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作者单位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