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参考ppt
合集下载
国企改革与公司治理(ppt 36页)

❖ 跳出了公有制与其实现形式等同的误区,提出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 式的区别,公有制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把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区 别开来,这是所有制理论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 突破了公有制的惟一性。
❖ 突破了所有制的抽象论,提出所有制效率问题,对公有制也要从效率和 成本的角度去认识。
14.08.2020
4
突破了公有制的惟一性
❖ 一是在对公有制先进性的判断上,公有制并不当然就是最高级、 最先进的所有制形式,所有制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促进生产力 发展上,如果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所有制就是先 进的,否则就不一定是先进的。
❖ 二是公有制并不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同样也存在一个结构调 整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公有制结构的优化。
• 九、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
• 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5) • 十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4)
• 十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 (3)
14.08.2020
2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突破
提纲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突 破
❖第二部分 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三部分 公司治理结构
14.08.2020
1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3) • 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 •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3) • 四、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4) • 五、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3) • 六、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3) • 七、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5) • 八、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
❖ 突破了公有制的惟一性。
❖ 突破了所有制的抽象论,提出所有制效率问题,对公有制也要从效率和 成本的角度去认识。
14.08.2020
4
突破了公有制的惟一性
❖ 一是在对公有制先进性的判断上,公有制并不当然就是最高级、 最先进的所有制形式,所有制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促进生产力 发展上,如果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所有制就是先 进的,否则就不一定是先进的。
❖ 二是公有制并不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同样也存在一个结构调 整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公有制结构的优化。
• 九、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
• 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5) • 十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4)
• 十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 (3)
14.08.2020
2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突破
提纲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突 破
❖第二部分 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三部分 公司治理结构
14.08.2020
1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3) • 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 •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3) • 四、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4) • 五、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3) • 六、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3) • 七、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5) • 八、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
国企改革的理论与制度创新课件PPT模板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造的基本思路
a
(一)通过股权结构 的调整或公司权利分 配方式的调整,促使 政企合理适度地分离
d
(四)股权结构的优 化
b
(二)国家调控经济 的必要性及国家控制 国有控股、参股企业
方式的转变
e
(五)企业技术创新 机制问题
c
(三)国有资产经营 公司的职能定位与运
作模式的转变
e
07
第七章关于国有资产产权暨产权交易体制
第七章关于国有资产 产权暨产权交易体制
一、股市问题与国有资产产权暨 产权交易制度的相关性
(二)现行国有股产权暨产 权交易体制与股市投机性的
相关性
(一)现行国有股产权暨产 权交易体制与上市公司业绩
之间的相关性
二、国有资产产 权交易现状及交
易权下放问题
(一)我国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现状情况 1.我国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凝固化问题
47% option 4 Option 4
30% option 3 Option 3
23% option 1 Option 1
56% option 2 Option 2
(一)资本市场将没有“国界” (二)国有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程度
争二 力、 的提 几高 种国 有有 效资 途本 径竞
三.(三)“代理股东”模式的实施环节及“代理股权”的销售范围 四.(四)“代理股权”交易的实务运作
五.(五)“代理股东”模式与目前理论界提出的委托经营、托管经营等改革模式的区别与联系
三、关于“代理股东”模式4845294的几个问题
(四)“代理股权”交易的实务运作
1.国有资产存量评估 2.确定代理股权面值 3.代理股权的发行 4.国有资产升值后代理股权的价值评估 5.代理股权的二级市场交易 6.代理股权的收益的计算
国企改革ppt课件

3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的转移
可分两个阶段 (1)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
重点围绕“管理科学”,抓减员增效,下岗分流, 推动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变; (2)2003年后 重点围绕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 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来进行。
• 总体来讲,前两个阶段国企改革是力图通过调整国 家与企业之间“集权”和“放权”的关系,重点调 整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生产管理权限和利益分配 关系,来增强企业管理层及职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 业绩的关联度,达到提升企业效率的目的。
• 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并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借 鉴之处,但由于改革是在原有体制框架内进行的, 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个符合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
27
• 第三个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是国企改革的 “分水岭”。
• 这一阶段的改革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改革。 改革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根本目的是使 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的细胞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微观 主体,中心是国有企业普遍的股份制改革。
• 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新 的体制背景。
19
• 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国企改 革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
• 依据国务院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承包制、 租赁制、股份制等各种经营形式开始在各地推行, 其中承包制是主流。
• 承包制与利润包干责任制不同。
20
•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指资产所有者(即发包人,一般 指政府)将自己的一定财产交给承包人(可以是厂 长或经理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经营,通过谈判双 方达成协议,保证所有者得到固定收益,超额的部 分则归承包人所有或按比例在双方之间进行分配。 承包人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发包人不得干 预、或者只能有限干预承包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的转移
可分两个阶段 (1)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
重点围绕“管理科学”,抓减员增效,下岗分流, 推动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变; (2)2003年后 重点围绕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 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来进行。
• 总体来讲,前两个阶段国企改革是力图通过调整国 家与企业之间“集权”和“放权”的关系,重点调 整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生产管理权限和利益分配 关系,来增强企业管理层及职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 业绩的关联度,达到提升企业效率的目的。
• 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并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借 鉴之处,但由于改革是在原有体制框架内进行的, 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个符合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
27
• 第三个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是国企改革的 “分水岭”。
• 这一阶段的改革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改革。 改革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根本目的是使 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的细胞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微观 主体,中心是国有企业普遍的股份制改革。
• 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新 的体制背景。
19
• 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国企改 革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
• 依据国务院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承包制、 租赁制、股份制等各种经营形式开始在各地推行, 其中承包制是主流。
• 承包制与利润包干责任制不同。
20
•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指资产所有者(即发包人,一般 指政府)将自己的一定财产交给承包人(可以是厂 长或经理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经营,通过谈判双 方达成协议,保证所有者得到固定收益,超额的部 分则归承包人所有或按比例在双方之间进行分配。 承包人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发包人不得干 预、或者只能有限干预承包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国企改革PPT课件

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 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参 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 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
.
9
新机遇之国资证券化--结合实际
根据证券化程度,可采取如整体上市、借壳上市、反向收购母 公司模式。(目前已有12个省市公布了量化的国资证券化目标,
未来5年国资证券化率均有较大提升,给市场带来投资机会。) 股权多元化可以通过“内涵式”和“外延式”两种途径来实现。
及时准确披露国有资本整体运营和监管、国 有企业公司治理以及管理架构、经营情况、 财务状况、关联交易、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 息,建设阳光国企。
.
7
主要内容之加强分类推进
国有企业 原则:谁出资谁分类
商业类
公益类
主业充分竞争
主业关系国家安全 国民经济命脉
公司制股份制
保持国有资本控股 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
国有独资 投资主体多元化非 国有企业参与经营
“内涵式”是指在企业内部进行资本重新设置、调整或界定,
员工持股是最典型的“内涵式”股权多元化方式;
“外延式”是指在原有单一的股权结构上,引入其他成分的资
本,具体主要包括增资扩股、出让产权、收购兼并、上市等途 径。 对于已成为国有产权控股下的产权主体多元化公司制企业的国
有企业,可以采取部分业务上市、主营业务上市,甚至整体上 市等措施。
对公益类国有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服务质量、营运 效率和保障能力,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考核经营业绩指 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考核中要引入社会评价。
.
10
新机遇之国资证券化--优势前景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能调动资本市场
的投资热情,为资本市场增添新的活 力,并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公司结 构,有利于形成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 本市场体系。
国企ppt课件

05
国企的改革与展望
国企改革的背景与必要性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体制不灵活、效率低下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需要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
国有企业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
01
02
03
04
国有企业未来将继续深化改革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市
场化程度。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 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
竞争。
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保意识 ,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将在未来的发展中继 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 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THANKS
感谢观看
国企的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国企的创新发展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可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发展的方向
国企的创新发展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 面,需要加强研发投入、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创新发展的实践案例
一些国企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中国高铁、中国航天等 ,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国企提供借鉴和参考。
03
国企的经营模式与绩效
国企的经营模式
国企经营模式概述
国企经营模式是指国家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经济发展、社 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等目标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国企经营模式的类型
根据产权关系和经营权分离程度的不同,国企经营模式可 以分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三种类型。
国企经营模式的改革
国企经营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包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现代 企业制度和加强国资监管等。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PPT课件

9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3、国企改革与价格体制改革等 宏观经济改革同步进行
在流通体制上,1978年中国以计划管理的商品 将近400种到1990年底已经逐渐减少为9种。同时, 改变原来生产资料不能成为商品的现状,将近850 种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计划调拨的方式转变为市 场调控,生产资料正式成为商品。由于生产资料成 为商品,以它的有效和方便的运转支持和支撑了国 企改革的进行。
3、国企解困始终是20世纪90年代 国企改革的主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非公经济迅速发 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有企业由于高负债率、冗 员多、社会负担重、摊派严重、员工积极性不高等 原因,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效益逐年下滑,亏损面 逐年增大。
为了给国有企业解困,中央推出了多项政策, 包括兼并重组、主辅分离及债转股等。
2020/2/24
20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中共十六大之后,现代企业制度 建设的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 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国的国 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20/2/24
21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三、纵深推进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2、国企改革以大企业、以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为 中心
2020/2/24
11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 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使改革陷入发展的僵局。 同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对社 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触及计划体制 本身的改革势在必行,国企改革由此进入了 第二个阶段。
2020/2/24
12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
3、各种所有制企业关系的处理
4、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的改革同步进行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介绍PPT课件

加强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加强市场开拓,扩大企业发展空间;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Page 10
3、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成果 三、形成了国资新的运行系统和多种集团发展模式
2、建立了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两级管理 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实行对 国有资产管理
Page 9
3、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成果 三、形成了国资新的运行系统和多种集团发展模式
1、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
五个机制
企业优胜劣汰机制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 职工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 经营者择优录用的上岗竞争机制 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
五个加强
加强产品开发,形成产品升级换代的 更新替换系列;
通过国有资产授权,先后把工 业、建设、商业、农业、交运 等系统的19个企业主管局改 制为40个国有资产控股集团 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 ;
保障
原主管局的政府管理权力分别 移交给有关委办内设的行业办 公室,社会服务责任则逐步转 给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
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授权 企业全面签订资产保值增值 协议书;
关键举措之七 建立互助帮困制度
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基础,确 定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下岗人员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颁布《上海市社会救助办法》,完善市、 区、街道三级救助机构和市、区、街道、居 委会四级救助服务网络
Page 8
3、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成果 一、思想观念巨变和改革承受能力提升
开放性和市场化 (2008以来)
通过多种方式,推动 国有企业走向市场
以国有资产管理体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制改革为突破口,企 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 业主管局改制成立授 理机构,代表国家履 权经营公司,推动行 行出资人职责 业内调整
加强市场开拓,扩大企业发展空间;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Page 10
3、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成果 三、形成了国资新的运行系统和多种集团发展模式
2、建立了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两级管理 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实行对 国有资产管理
Page 9
3、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成果 三、形成了国资新的运行系统和多种集团发展模式
1、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
五个机制
企业优胜劣汰机制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 职工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 经营者择优录用的上岗竞争机制 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
五个加强
加强产品开发,形成产品升级换代的 更新替换系列;
通过国有资产授权,先后把工 业、建设、商业、农业、交运 等系统的19个企业主管局改 制为40个国有资产控股集团 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 ;
保障
原主管局的政府管理权力分别 移交给有关委办内设的行业办 公室,社会服务责任则逐步转 给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
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授权 企业全面签订资产保值增值 协议书;
关键举措之七 建立互助帮困制度
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基础,确 定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下岗人员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颁布《上海市社会救助办法》,完善市、 区、街道三级救助机构和市、区、街道、居 委会四级救助服务网络
Page 8
3、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成果 一、思想观念巨变和改革承受能力提升
开放性和市场化 (2008以来)
通过多种方式,推动 国有企业走向市场
以国有资产管理体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制改革为突破口,企 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 业主管局改制成立授 理机构,代表国家履 权经营公司,推动行 行出资人职责 业内调整
国资国企改革课件

02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国资国企改革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促
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0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资国企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未来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任 务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
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置 换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优化国有资 本布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政策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实现股权 多元化。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和 经理层运作机制。
推动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 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 激发企业活力。
THANKS
改革的历程和现状
改革的历程
国资国企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初步探 索阶段、制度创新阶段、分类改革阶段等。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逐步向市场 化、法制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国有经济的 布局和结构也不断优化。
改革的现状
目前,国资国企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得到提升。同 时,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 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然而,国资 国企改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 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影响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的原则
国资国企改革应遵循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原则。市场化原则要求改革应充分发挥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行政垄断,实现公平竞争。法制化原则要求改革应 依法进行,保障各方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际化原则要求改革应借鉴国际先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课件

混合所有制改革 推进
产权保护制度完 善
治理结构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董事会制度
推进监事会改革
加强党的领导和监 督
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行股份制改革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优化企业内部管理
监管体制变革
监管方式创新:采用信息化手 段,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
监管机构改革:建立独立的监 管机构,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 管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利益 冲突和阻力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加强监管和 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推动 市场化进程
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 制度
推动创新发展,提高核心 竞争力
加强国际化合作,拓展海 外市场
推动绿色发展,履行社会 责任
政策建议与措施
完善法律法规, 为国有企业改 革提供有力保
监管内容扩展:加强对国有企 业财务、人事等方面的监管
监管力度加强:加大对违法违 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国有
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章
国有企业改革实 践
中央企业改革实践
中央企业概述:包括中央企业的定义、分类、数量等 中央企业改革历程:介绍中央企业改革的背景、目的、意义等 中央企业改革实践案例:选取几个典型的中央企业改革案例进行介绍 中央企业改革成果与展望:总结中央企业改革的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社会效益评估
就业机会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居民收入提高 社会稳定和谐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评估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评估结果:对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评估意义:为国有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ppt课件

还存在着企业负债率偏高,融资渠道发育不足;企业办社会 及企业组织形式和内部管理体制有较大缺陷等问题 案例:福建永安林业股份公司
9
五、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思路措施
1.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 分类改革(战略性重组、抓大放小)
10
表4-2 若干国家国有企业的主要分布领域(国有资产 占部门比重)
11
最新统计显示,2007年,中央企业实现
销售收入9.84万亿元,同比增长1
9.3%;实现利润9968.5亿元,同
比增长30.3%;上缴税金8303.2
亿元,同比增长23.8%;截至2007
年底,资产总额14.79万亿元,同比增
长20.5%。
18
表4-3 1984年国有与私有企业盈利率比较
12
表4-4国有经济适度规模测估值(%)
13
3.三改一加强
表4-5 1997年美国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结构
14
4.优化资本结构 从1994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一些城市进行
“优化资本结构”试点,1997年已扩大到 111个城市。试点的内容是通过“增资减债、 分离分流、减员增效、破产兼并” (1)兼并破产 (2)减员增效、分离分流 (3)增资减债 :“贷改投” 、“债转股”
国有企业改革初期,放权让利。
1979年,企业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扩展到全国,实行 利润留成,(难以成功原因:激励外在化)
1981年开始试行部分企业的利润(亏损)包干负责制。 (难以成功原因:负赢难负亏、短期行为、资源固 化、政企不分、谈判成本)
试行以企业交纳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占用费、销售 税(工商税)和调节税代替过去上缴利润的“利改 税”。1983年全面推行二步利改税,1985年, “拨改贷”。股份制和租赁制的试验也逐渐扩大范 围。
9
五、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思路措施
1.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 分类改革(战略性重组、抓大放小)
10
表4-2 若干国家国有企业的主要分布领域(国有资产 占部门比重)
11
最新统计显示,2007年,中央企业实现
销售收入9.84万亿元,同比增长1
9.3%;实现利润9968.5亿元,同
比增长30.3%;上缴税金8303.2
亿元,同比增长23.8%;截至2007
年底,资产总额14.79万亿元,同比增
长20.5%。
18
表4-3 1984年国有与私有企业盈利率比较
12
表4-4国有经济适度规模测估值(%)
13
3.三改一加强
表4-5 1997年美国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结构
14
4.优化资本结构 从1994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一些城市进行
“优化资本结构”试点,1997年已扩大到 111个城市。试点的内容是通过“增资减债、 分离分流、减员增效、破产兼并” (1)兼并破产 (2)减员增效、分离分流 (3)增资减债 :“贷改投” 、“债转股”
国有企业改革初期,放权让利。
1979年,企业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扩展到全国,实行 利润留成,(难以成功原因:激励外在化)
1981年开始试行部分企业的利润(亏损)包干负责制。 (难以成功原因:负赢难负亏、短期行为、资源固 化、政企不分、谈判成本)
试行以企业交纳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占用费、销售 税(工商税)和调节税代替过去上缴利润的“利改 税”。1983年全面推行二步利改税,1985年, “拨改贷”。股份制和租赁制的试验也逐渐扩大范 围。
新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解读ppt课件

2005年撰写名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必须分 类进行》;
2009年撰写名为《深化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改革 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出三点意见:
准确确定国有资产出资机 构的职能定位;
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进 行分类改革与管理;
对现有的国有大型企业 集团进行改组和改革。
6
主讲人在题为《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只 有分类才能更深入》的采访中,讲到:
30
《指导意见》中对此特别强调:
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 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 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 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 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解决一些企业 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实 现规范的公司治理。
23
(一)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法人制度 有限责任制度 经营管理制度
24
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各类投 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 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根据不同企业的功能定位,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 例,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 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
35
我们现在特别强调,改革要在法律 的基本的框架下来进行,也就是说 我们的任何改革都要有法律依据作 支撑。
36
当时为了设立稽查特派员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 还专门开会修改了《公司法》的部分内容,使稽 查特派员在企业中具有其应有的法律地位。
后随着这项制度的完善,该制度已逐渐形成国 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监事会制度。通过了解这一过 程,我们认为我国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是进行了长期的 探索、摸索,并且是逐步向前推进的。
国有企业改革综述PPT课件

和“鞭打快牛”的弊端愈趋严重。国企改革需要 寻 找新的方向。
可编辑
8
改革背景
“放权让利”的改革,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认为过去国家对企 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 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 这预示着政企职责分开,“两权分离”的改 革思路开始显现,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经 营责任制着手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从经 营权向所有权层面过渡。
在试点改革中把企业所得、职工福利奖金与企业经营好坏、利润 多少直接挂钩,调动了企业和职工关心生产成果、改善经营管理 的积极性。随后两年,国企全面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即国家对 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和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使试点阶段的 经验转变成相对正式的制度而被推广
因此,“放权让利”的改革是一种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受益的 帕累托改进。
可编辑
19
改革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非公 经济迅速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有企业由 于高负债率、冗员多、社会负担重、摊派严重、 员工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效益逐年下滑,亏损面逐年增大的。
可编辑
20
改革措施
• 为了给国有企业解困,中央推出了多项政策,包括兼并重 组、主辅分离及债转股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结合国 有商业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成立四家专门的金 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部分符合条件的重点困难企业实施 “债权转”股权改革。到2000年,最后确定了对符合条件 的58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涉及债转股总 金额4050亿元。已实施债转股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下 降,由原来的70%以上下降到50%以下,这些企业每年减 少利息支出200亿元。
可编辑
18
改革背景
• 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国企改革进 入了新的攻坚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 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国有企业可以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 要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而不是把所有 国有企业救活;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 组,抓大放小,对国有大企业进行公司制 改组,放开放活大量小企业等。于是,中 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战略调整阶段。
可编辑
8
改革背景
“放权让利”的改革,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认为过去国家对企 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 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 这预示着政企职责分开,“两权分离”的改 革思路开始显现,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经 营责任制着手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从经 营权向所有权层面过渡。
在试点改革中把企业所得、职工福利奖金与企业经营好坏、利润 多少直接挂钩,调动了企业和职工关心生产成果、改善经营管理 的积极性。随后两年,国企全面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即国家对 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和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使试点阶段的 经验转变成相对正式的制度而被推广
因此,“放权让利”的改革是一种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受益的 帕累托改进。
可编辑
19
改革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非公 经济迅速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有企业由 于高负债率、冗员多、社会负担重、摊派严重、 员工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效益逐年下滑,亏损面逐年增大的。
可编辑
20
改革措施
• 为了给国有企业解困,中央推出了多项政策,包括兼并重 组、主辅分离及债转股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结合国 有商业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成立四家专门的金 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部分符合条件的重点困难企业实施 “债权转”股权改革。到2000年,最后确定了对符合条件 的58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涉及债转股总 金额4050亿元。已实施债转股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下 降,由原来的70%以上下降到50%以下,这些企业每年减 少利息支出200亿元。
可编辑
18
改革背景
• 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国企改革进 入了新的攻坚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 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国有企业可以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 要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而不是把所有 国有企业救活;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 组,抓大放小,对国有大企业进行公司制 改组,放开放活大量小企业等。于是,中 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战略调整阶段。
国有企业改革PPT课件

邮政、公共交通、自来水、污水处理及环保、博物馆、公园森林、航空管制 、部分跨州电力水利及公路铁路、部分港口、部分军事工业、航天、老人穷 人及退伍军人养老和医疗保险。
• (2)各级国有企业只向联邦、州和市镇议会负责,其建立与撤销、经营范围 及领域、商品及服务价格制定、拨款贷款、高管任免及薪酬均必须由同级议 会审查批准,政府只能严格按议会发布的命令(法案)具体执行对所属企业 的监管。联邦大型国有企业(如成立于1826年的国家博物馆和成立于20世纪 30年代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甚至还设有由总统、副总统、民主党与共和 党代表、民众代表组成的董事会,企业除对联邦议会负责外还得接受该董事 会的监督。
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当时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
革扩大了第一次国有企业改革的范围,中央 1、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但控制力增强
一是为了支援战争和保障供给,各抗日根据地创办的一些公营企业; (4)停滞时期(1966~1978年)
开始彻底下放所属工业企事业单位,扩大地 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
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烂摊子,计划经济可以集中 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
国际背景
• 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当时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普 遍实行计划经济。
• 由于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我国经济接受苏联的援助,同时也接受了苏联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国营企业制度
满和汪伪政权的企业; • 四是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
国有企业。 • (2)成长时期(1953~1957) • 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国有经济的总投资为612亿元,建
立起一大批工业化所需而在我国基础又十分薄弱的基础工 业,形成一批国家建设投资的国有工业企业。
• (2)各级国有企业只向联邦、州和市镇议会负责,其建立与撤销、经营范围 及领域、商品及服务价格制定、拨款贷款、高管任免及薪酬均必须由同级议 会审查批准,政府只能严格按议会发布的命令(法案)具体执行对所属企业 的监管。联邦大型国有企业(如成立于1826年的国家博物馆和成立于20世纪 30年代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甚至还设有由总统、副总统、民主党与共和 党代表、民众代表组成的董事会,企业除对联邦议会负责外还得接受该董事 会的监督。
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当时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
革扩大了第一次国有企业改革的范围,中央 1、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但控制力增强
一是为了支援战争和保障供给,各抗日根据地创办的一些公营企业; (4)停滞时期(1966~1978年)
开始彻底下放所属工业企事业单位,扩大地 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
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烂摊子,计划经济可以集中 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
国际背景
• 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当时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普 遍实行计划经济。
• 由于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我国经济接受苏联的援助,同时也接受了苏联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国营企业制度
满和汪伪政权的企业; • 四是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
国有企业。 • (2)成长时期(1953~1957) • 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国有经济的总投资为612亿元,建
立起一大批工业化所需而在我国基础又十分薄弱的基础工 业,形成一批国家建设投资的国有工业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安证券 申银万国 中金公司
广发证券 兴业证券 民生证券
6
国企改革
国 企 改 背 景 介
绍
国 企 改 革 二 级 市 场投资框架 国 企 改 革 选 股 实 践
7
国企改革二级市场投资框架
集团资产注入: 关注预期点燃力度
资产注入: 分享重组带来的价值重估
国资内部整合: 关注地方国资重组 国资壳资源出售: 关注控股股东诉求
平安证券
房雷(策 略)
海通证券 国泰君安 安信证券 申银万国
荀玉根 (策略) 乔永远 吴照银 张圣贤 (策略)
5
国企改革-市场关注点集中在资产注入和混合所有制
券商 海通证券 分析师 姜超 (宏 观) 钟伟 (宏 观) 李慧勇 (宏观) 王汉锋 (策略) 陈果 (策 略) 张亿东 李少君 关注点 上海/浙江/江苏国企改革强调混合所有制;安徽/广东国企改革强调资产 重组;北京国企改革强调产业集中在基础设施和战略新兴产业;国企改革 方向:打破行政垄断/资产证券化/混合所有制 重点关注广东国企改革:资产注入(贵糖股份/星湖科技);股权激励(白 云机场) 1)六大先行先试的央企集团;2)首选上海/北京/广东/河北/河南/安徽/ 江西/云南的地方国企 英国国企改革背景:高赤字/高物价和低增长;广东着力混改,上海改革 先锋,安徽整体上市,北京首都特殊地位,浙江江苏国资体量大 重点关注浙江省属国企资产注入(宁波海运)和国企壳资源资产注入(三 变科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关注有收入,无利润和有毛利,无净 利的企业,关注恒顺醋业; 大国企关注效率提升;小国企关注资产注入;行业关注军工 最关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地方国资平台,尤其关注深振业作为深圳国资 地产平台的地位
4
国企改革-市场关注点集中在资产注入和混合所有制
券商 华创证券 中信建投 分析师 牛播坤 安慰 关注点 国企改革思路:1)基本面层面:ROE 存较大提升空间个股和估值 pb 向行 业均值回归;2)国资运营平台整合带来重组机遇 重点关注混合所有制和资产重组的投资机会 国资集团资产注入,证券华率提升(已做:大地传媒/江淮集团;推荐: 金枫酒业);国资借国资的壳上市,主业改变(已做:棱光实业;推荐山 西三维);国资主营稳定/现金流良好+并购重组预期(上海机场)。建议 关注安徽(资产证券华推进速度最快);广东(资产证券化率最低)和上 海(国资平台最多,国资体量最大) 1)市值小,壳价值国企(桂林旅游)2)集团资产注入(卫士通)3)混 改(中国海诚) 江苏国企改革两点:1)集团上市(汇鸿股份)2)混改/员工激励(金陵 饭店);重点关注央企“大集团小公司”资产注入机会 国企员工持股计划:关注潍柴动力,航天机电;广东国企改革:资产注入 (星湖科技/广弘控股) 关注飞乐模式:定增注入民营优质资产实现国企混改+业务转型;重点关 注际华集团
11
国企改革二级市场投资框架
集团资产注入: 关注预期点燃力度
资产注入: 分享重组带来的价值重估
国资内部整合: 关注地方国资重组 国资壳资源出售: 关注控股股东诉求
混合所有制: 基于基本面趋势的锦上添花
混合所有制: 基于基本面趋势的锦上添花
引进战投和管理层持股: 配合企业基本面趋势
股权激励: 关注企业利润释放
8
国企改革资产注入-大股东集团资产注入
集团资产注入 的信息是充分 的,关键看投 资者预期点燃 力度,成飞集 成注入预案公 告燃起了投资 者对中航工业 集团的理性预 期。
交易层面最重要的风险来自两点: 1)二级市场预期过高;估值打的太满 2)注入资产在二级市场给不到估值
国企,跑不过民企?
国资委改革试点六大央企的3个方向:中央企业 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混合所有制经济 试点;中央企业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 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
北京 山东 重庆 上海
安徽
广东
先行先试6省市国资改革意见:聚焦点:1)混 合所有制(股权多元化、非国有资本参与定 增);2)整体上市(改制上市、并购重组); 3)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岗位分红)
9
国企改革集团资产注入-优选预期低、估值有基本面支撑、注入股价空间大的个股
10
国企改革集团资产注入-优选预期低、估值有基本面支撑、注入股价空间大的个股
近年资产注入个股相关价格数据 涨停板 涨停板 停牌日 停牌日 停牌日 停牌日 打开超 停牌日 停牌日 打开超 市值(亿 市值(亿 市净率 市销率 额沪深 市净率 市销率 额沪深 元) 元) 300 收益 300 收益 19 1.5 1.2 260% 56 0.8 0.2 25% 23 1.5 1.2 213% 22 1.3 0.6 25% 12 2.7 4.7 202% 33 5.9 4.3 23% 50 3.1 10 150% 15 4.6 6 17% 16 3.2 3.4 144% 22 10.3 195 17% 14 1.9 2.2 140% 20 2.5 2.2 16% 33 1.6 0.9 120% 32 16 2.8 10% 24 3.4 7.6 102% 42 3.1 1.3 8% 20 2.7 0.2 95% 16 4.6 1.4 4% 20 1 1.6 72% 30 3 1.2 1% 19 31 54 65% 236 2.8 0.5 -5% 27 7.8 12 47% 173 2.4 0.9 -10% 140 2 0.6 35% 22 5.7 3.9 -13% 15 7.6 13 35% 35 4 5.8 -20% 18 14 65 32% 155 7.3 4.2 -27% 24 2.2 1.4 30% 80 5.2 5.4 -50% 近年资产注入成功个股停牌前市净率估值大部分低于 3 倍; 反之市净率估值大部分高于 3 倍
国企改革投资思路
1
国企改革
国 企 改 革 背 景 介
绍
国 企 改 革 二 级 市 场投资框架 国 企 改 革 选 股 实 践
2
国企改革-二级市场的视角
国企,股价跑不过民企?
国企,盈利赚不过民企?
3
国企改革-政策指示
十八大报告: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 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 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