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ppt

合集下载

国企改革与公司治理(ppt 36页)

国企改革与公司治理(ppt 36页)
❖ 跳出了公有制与其实现形式等同的误区,提出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 式的区别,公有制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把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区 别开来,这是所有制理论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 突破了公有制的惟一性。
❖ 突破了所有制的抽象论,提出所有制效率问题,对公有制也要从效率和 成本的角度去认识。
14.08.2020
4
突破了公有制的惟一性
❖ 一是在对公有制先进性的判断上,公有制并不当然就是最高级、 最先进的所有制形式,所有制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促进生产力 发展上,如果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所有制就是先 进的,否则就不一定是先进的。
❖ 二是公有制并不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同样也存在一个结构调 整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公有制结构的优化。
• 九、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
• 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5) • 十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4)
• 十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 (3)
14.08.2020
2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突破
提纲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突 破
❖第二部分 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三部分 公司治理结构
14.08.2020
1
第一部分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3) • 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 •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3) • 四、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4) • 五、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3) • 六、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3) • 七、完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5) • 八、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

国企改革ppt课件

国企改革ppt课件
3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的转移
可分两个阶段 (1)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
重点围绕“管理科学”,抓减员增效,下岗分流, 推动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变; (2)2003年后 重点围绕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 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来进行。
• 总体来讲,前两个阶段国企改革是力图通过调整国 家与企业之间“集权”和“放权”的关系,重点调 整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生产管理权限和利益分配 关系,来增强企业管理层及职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 业绩的关联度,达到提升企业效率的目的。
• 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并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借 鉴之处,但由于改革是在原有体制框架内进行的, 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个符合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
27
• 第三个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是国企改革的 “分水岭”。
• 这一阶段的改革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改革。 改革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根本目的是使 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的细胞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微观 主体,中心是国有企业普遍的股份制改革。
• 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国企改革提供了新 的体制背景。
19
• 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国企改 革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
• 依据国务院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承包制、 租赁制、股份制等各种经营形式开始在各地推行, 其中承包制是主流。
• 承包制与利润包干责任制不同。
20
•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指资产所有者(即发包人,一般 指政府)将自己的一定财产交给承包人(可以是厂 长或经理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经营,通过谈判双 方达成协议,保证所有者得到固定收益,超额的部 分则归承包人所有或按比例在双方之间进行分配。 承包人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发包人不得干 预、或者只能有限干预承包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国企ppt课件

国企ppt课件

05
国企的改革与展望
国企改革的背景与必要性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体制不灵活、效率低下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需要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
国有企业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
01
02
03
04
国有企业未来将继续深化改革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市
场化程度。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 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
竞争。
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保意识 ,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将在未来的发展中继 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 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国企的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国企的创新发展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可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发展的方向
国企的创新发展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 面,需要加强研发投入、人才培养和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创新发展的实践案例
一些国企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中国高铁、中国航天等 ,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国企提供借鉴和参考。
03
国企的经营模式与绩效
国企的经营模式
国企经营模式概述
国企经营模式是指国家通过国有企业来实现经济发展、社 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等目标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国企经营模式的类型
根据产权关系和经营权分离程度的不同,国企经营模式可 以分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三种类型。
国企经营模式的改革
国企经营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和国家的战略需求,包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现代 企业制度和加强国资监管等。

企业变革-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彻底改革方案(ppt24页)

企业变革-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彻底改革方案(ppt24页)

国资委 授权和委托代
理关系
通过具体项目运作建
战略合作者
投资控 股集团
运作层面建立的股
立的业务合作关系 外部中介机构
权合作关系
通过有效管实现的
产权关系
控股/参股公司
16
大型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商务模式
A、股权增值出售 B、企业分红
①获取 资产或股权 ②价值 资产或股权 ③产业
资产
评估
整合
股权 股权
1投资控股功能在国资新的布局和资产组合过程中采取主动投资方式参与实现规模快速扩张通过适当的财务性投资方式实现分红回报和资本增值回报2投资银行功能对自身有能力进行资本运作的下属企业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参与实现资产有限运作对自身资本运作能力较弱的下属企业通过产业整合的方式发挥资本运作的主导作用
构建国有资本的中坚力量
2、淡马锡将运作的重点定义为“管人”而不是“管事”
淡马锡致力于构建有能力的董事会,并要求董事会致力于挑选 和定期考核高层领导,并放手让他们全权负责公司的领导工作 ,在确定领导后董事会对具体运营则采取不干预的方针
3、淡马锡以股东价值提升为单一目标而不是多重目标
淡马锡依靠EVA 体系考核旗下企业,对企业具体经营则绝不干 预。旗下企业则用EVA 考核事业部,对具体经营尽量少干预
➢投资控股型国资公司偏重于财务投资式管理 ➢产业型、专业型国资公司偏重于战略管控式管理
9
构建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
❖国际上通用的三大绩效评价体系
▪ 基于传统财务指标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强调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将传统的业绩评价与企业的竞争能力、管理绩效等紧密联系起来
2、处置非核心业务 ▪ 通过剥离、出售非核心业务以及不良资产,实现资源的聚焦 ▪ 如辉瑞制药出售糖果业务、IBM剥离PC制造业务等

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PPT课件

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PPT课件
刘俊海教授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1993年《公司法》的五大弊端
•重安全,轻效率 •重管制,轻自治 •重国有,轻民营 •重倡导,轻操作 •重除弊,轻兴利
3
公司法的六大理论创新
• 法人性:揭开公司面纱;删除了国有资产所有 权属于国家所有的规定
• 从根本上剥夺了董事长的决策权。 • 保留了董事长的四项职权。 • 倘若董事长怠于履行上述职权,副董事
长或者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的一名 董事可自动代行董事长职责,而无需董 事长的授权或者指定。 • 董事长不再是公司当然的法定代表人
13
国有企业集团的董事会制度试点 改革
• 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集团还不是“公司” • 国有企业集团的董事会制度试点 • 外部董事制度的合法性问题 • 国有企业集团的公司制改革势在必行
5
鼓励投资兴业的服务型公司法
• 1、降低最低注册资本:3万,500万 • 2、分期缴纳出资:2年,5年 • 3、出资形式多元化:股权、债权、所有权
(月球土地)他物权;等 • 4、转投资松绑:扁平化策略 • 5、允许私募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 6、上市门槛降低 • 7、公司担任合伙人 • 8、一人公司
• 奥克斯退市案例 • 恒升电脑事件 • 金宁电热水器事件
24
注重可操作性与可诉性的公司法
• 宜细不宜粗 • 制度接口 • 程序性规范的增强 • 讨要公章案例
25
新公司法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 影响
• 积极影响 • 副面影响
26
新公司法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 影响之一:鼓励投资
• 公司改革与改制的组织形式更趋多元化 与效率化:一人公司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ppt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ppt

2024/10/9
3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行政事业 单位国有资产的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质量不 断改善。截至2005年底,全国国有净资产约 为13.01万亿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 产为4.37万亿元,占全国国有资产的33.6% 。
2024/10/9
4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管理中还存在着资产配置不均、使用效率低 下、闲置浪费比较严重、资产大量流失等问 题。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 多次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非经营性国有资 产的监管体制,防止资产流失”,进一步推 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已显 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2024/10/9
6
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 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 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 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两个《办法》在管理原则、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等 多方面进行了创新,构建起了从资产配置、使用到 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使我国的行政事业国 有资产管理开始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 道。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 索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3年十四 届三中全会。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在计划经济基本框架下对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初步改革,改革的重 点在于国有企业。
2024/10/9
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史回顾
第二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国家所有, 分级管理”时期,从1993年到2002年11月 十六大召开。
在人们现有的知识、科技水平条件下,对某 种资源的开发,能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 资源。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介绍PPT课件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介绍PPT课件
加强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加强市场开拓,扩大企业发展空间;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Page 10
3、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成果 三、形成了国资新的运行系统和多种集团发展模式
2、建立了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两级管理 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实行对 国有资产管理
Page 9
3、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成果 三、形成了国资新的运行系统和多种集团发展模式
1、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
五个机制
企业优胜劣汰机制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 职工能进能出的就业机制 经营者择优录用的上岗竞争机制 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
五个加强
加强产品开发,形成产品升级换代的 更新替换系列;
通过国有资产授权,先后把工 业、建设、商业、农业、交运 等系统的19个企业主管局改 制为40个国有资产控股集团 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 ;
保障
原主管局的政府管理权力分别 移交给有关委办内设的行业办 公室,社会服务责任则逐步转 给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
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授权 企业全面签订资产保值增值 协议书;
关键举措之七 建立互助帮困制度
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基础,确 定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下岗人员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颁布《上海市社会救助办法》,完善市、 区、街道三级救助机构和市、区、街道、居 委会四级救助服务网络
Page 8
3、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主要成果 一、思想观念巨变和改革承受能力提升
开放性和市场化 (2008以来)
通过多种方式,推动 国有企业走向市场
以国有资产管理体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制改革为突破口,企 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 业主管局改制成立授 理机构,代表国家履 权经营公司,推动行 行出资人职责 业内调整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课件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课件

混合所有制改革 推进
产权保护制度完 善
治理结构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董事会制度
推进监事会改革
加强党的领导和监 督
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行股份制改革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优化企业内部管理
监管体制变革
监管方式创新:采用信息化手 段,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
监管机构改革:建立独立的监 管机构,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 管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利益 冲突和阻力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加强监管和 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推动 市场化进程
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 制度
推动创新发展,提高核心 竞争力
加强国际化合作,拓展海 外市场
推动绿色发展,履行社会 责任
政策建议与措施
完善法律法规, 为国有企业改 革提供有力保
监管内容扩展:加强对国有企 业财务、人事等方面的监管
监管力度加强:加大对违法违 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国有
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章
国有企业改革实 践
中央企业改革实践
中央企业概述:包括中央企业的定义、分类、数量等 中央企业改革历程:介绍中央企业改革的背景、目的、意义等 中央企业改革实践案例:选取几个典型的中央企业改革案例进行介绍 中央企业改革成果与展望:总结中央企业改革的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社会效益评估
就业机会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居民收入提高 社会稳定和谐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评估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评估结果:对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评估意义:为国有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国有企业改革》课件

《国有企业改革》课件
02
国有企业的特点包括:所有权归 国家所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受到政府的监管和指导等。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逐 渐暴露出来,如效率低下、管理不善、创新能力不足等。
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使其更好地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总结词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是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并购重组、剥离不良资产等方 式,实现国有资本向重点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
详细描述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需要从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入手,推动国有资本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 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集中。同时,要剥离国有企业的非主业和低效资产,推动企业聚焦主业 发展。
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总结词
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旨在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详细描述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优化组织结构、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通过 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 职业经理人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引入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不断创 为三个阶段:初步改革阶段、现 代企业制度改革阶段和混合所有 制改革阶段。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阶段,国有企 业开始引入民间资本,实现混合 所有制经营,进一步推动市场化 改革。
在初步改革阶段,国有企业开始 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逐步放权 让利。
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阶段,国有 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 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股权多元 化。
新发展。
Part
03
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国企改革 PPT

国企改革 PPT
• 3、要工业化初期,无法完成原始积累,形 成一定规模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那么只能 通过贸易保护等手段来帮助一些相关行业企 业,或通过行政手段集中资源,先在国际市 场上站稳脚跟再说,比如现在韩国的现代、 三星等。
国有企业为什么需要改革?
• 1、整体效率不如民营企业:因政府长期大力扶持,导致部分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与创新精神。 很多国企的盈利效率并不强,从ROE上看无论是中央国企还是地方国企的ROE都低于非国有企 业的ROE。
六项重点任务
1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3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5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6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05 改革阶段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一要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 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企业调整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 做强做大;二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投 资风险控制机制和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 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三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四要抓紧解决国有企业 历史遗留问题等。
为什么要有国有企业?
• 1、有一些行业,在工业基础和社会经济比 较贫弱时,对社会是有益的,但是对企业来 说没有利润,或者成本收回时间太漫长,那 就有国企来做。比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 路,铁路。
• 2、国家认为需要自己掌握的经济命脉,如 果由私人掌握,会由于其自然垄断性对社会 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比如能源、金融、军工。
主要目标
到2020年,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 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 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 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 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 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 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 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 显增强。

企业管理案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概述(PPT37页)

企业管理案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概述(PPT37页)
我国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规定组建国 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国资委代 表国家行使股东或出资人的权利。

国资委机构设置和职权存在的问题:
国资委双重性质:政府机构与出资人 机构
职权过大,政企不分 缺乏责任机制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改进途径1: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 度
和政府相比,人大常委会是由全体公民推选出来的,因而更具 资格代表国有企业最终所有者即全体公民的利益,更能有效地行 使终极所有者的职权;
人大常委会的主要职责是立法和监督,一定程度上行使的就是 “主人”或“股东”的职权,国资委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大代表没有政府官 员常有的利益驱动,国资委作为人大常委会的专职机构有助于政 企分开。
改革现阶段出现问题
股权结构失衡 独立董事作用有限 监事会虚设 法律意识缺失 考评体系模糊 激励机制待完善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问题及改进
所有权主体 股权结构 组织结构 外部监控

问题1:所有权主体缺位
作为一个明智的、负责任的和积极进取的所有 者角色,国家应该建立一套清晰、稳定的所有 权政策,并确保在保持必要程度的职业化和有 效率的基础上,以一种透明、负责任的方式对 国有企业实施治理”。 ———《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公司治理结构
定义:狭义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 结构、股东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 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 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建立目的:通过一定的治理结构使得资产 诸方面权力在分离的状态中能保持有效的 约束及监督,使诸方面资产权利的掌握及 运用严格受到相应资产责任的制约,从而 达到诸方面利益的均衡,以保证效率的提 高。

国有企业改革综述PPT课件

国有企业改革综述PPT课件
经济学界提出“减政放权论”,核心主张是国家掌握对企 业的所有权和重大经营决策权,并将一定程度的经营权交给企 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让地方和工 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可编辑
4
改革措施
根据中央政策,政府向企业让渡了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 权、劳动用工权、产品销售权、产品定价权、物资选购权、 资金使用权、资产处置权、机构设置权等10项自主权。
可编辑
2
国企改革经历的四个阶段
一 、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 (1978-1984年)
二、实行两权分离阶段(19851992年)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1993-1996年)
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阶 段(1997年-)
可编辑
3
改革的背景
行政主管部门权力过大,国企处于被高度管制 之下,此 时,国企实际上是政府部门的“附 属”、“生产车间”,因此企业普遍表现出动 力不足、职工积极性不高、“大锅饭”现象泛 滥和效率低下。针对这样的状况,国家开始实 行以下放权力,调动企业和职工积极性的改革。
和“鞭打快牛”的弊端愈趋严重。国企改革需要 寻 找新的方向。
可编辑
8
改革背景
“放权让利”的改革,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认为过去国家对企 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 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 这预示着政企职责分开,“两权分离”的改 革思路开始显现,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经 营责任制着手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从经 营权向所有权层面过渡。
可编辑
9
改革措施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 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社会 主义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 济”。城市经济改革成为重点,从1986年 12月国务院颁布《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 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围绕企业经营 机制转换来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路开始,从 试点城市到全国范围的股份制、资产经营 责任制、承包制。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的再认识PPT38页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的再认识PPT38页

谢谢!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
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 有制基础 1、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
2、促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 展
3、坚持与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 程中
(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三、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渐进过渡 (我国是
-
三、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比较 (一)市场化过程或过渡问题:指从传统计 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过程。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实质:从等级规则向产 权规则转变。核心:资源配置由政府转变成 企业和个人。 (二)等级制度:层层隶属的金字塔性等级
结构 + 位置 + 资源配置权力
-
(三)产权规则:资源配置权力与其拥有的 资产数量正相关。
股份制及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和国有企业战 略性调整阶段(分类改革:有所为有所不 为阶段;企业治理)
-
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硬约束,平等竞争,进一步开放市场,
现代流通方式) 三、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政府职能转变) 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专题二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 过渡
第一节 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 径比较
法规 +强制自上而下
-
(二)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 (1)政府的主导力量 (2) 政府主体: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 (3)权力中心边际收益大于成本时,制度 变迁成为可能 (4) 为制度创新制定严格壁垒 (5)统一观念,降低交易成本
-
二、约束制度供给的因素分析 1、宪法秩序 2、制度的供给成本(财政约
国有企业改革
-
国有企业改革专题 专题一 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发展市场经济 一、计划经济的弊端 1,赶超型发展战略:数量增长和以外延式为 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2,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决策结构、动力结构、信息结构和所有 制结构
-
3,后果 (1)企业对瞬时出现的情况作出的反应:
产量与资源,强制替代,投入和产出(短期) (2)强烈的数量冲动 (3)投资紧张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市场经济、市场和市场机制的定义
二、地方政府在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 的功能
-
1、地方政府成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中 的“第一行动集团”。 财政包干:地方竞争 2、非平衡改革战略下的潜在制度收益与地方
-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
2.决策分散化
3.自由和平等竞争
4.价格协调围观决策
第二节 济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一、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过程(改革开
放以来,我计划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演变过
程)
-
•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 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
歧视性政策,从而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 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三)化解诺思悖论:组织的集体行动。
微观主体和权力中心之间:既能满足个体 最 求最大化利益,又可以通过和权力中心谈判 与交易中形成均势来实现国家的垄断租金最 大化的制度变迁方式。
这种组织就是地方政- 府(利益独立化)。
(四)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指地方政 府成为权力中心制度供给意愿和微观主体 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间环节时,就有可能 冲破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得权力中 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和有效产权保护之间 达成一致,从而化解诺斯悖论。
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的特征
1、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 型的统一。
2、中国的市场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 体制转轨。
-
3、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首先是一种 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过程。
4、经济过渡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二、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1、华盛顿共识: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
市场的全面开放。(1)加强财政纪律,压缩 财政赤字;(2)政府开支转向(经济效益 好/收入分配改善)(3)改革税制
-
(4)实施利率市场化 (5)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 的汇率制度 (6)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 (7)开放外国直接投资
(8)国有企业私有化 (9)放松政府管制 (10)立法保护私有产权 2、后华盛顿共识:强调与发展相关的制度因素 3、北京共识: (1)价值创新 (2)持续、均衡和稳定发展的环境 (3)自主发展理论
渐进式改革)
-
(一)我国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 1,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2,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成败 3,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4,适时地推出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
(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三个阶段:放权让利阶段、
•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 划商品经济理论。
• 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 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国家调节市场,市 场引导企业”。
•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简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内外+ 基础)、政府职能(调控)和共同富裕(加社会
束) 3、知识约束 三、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 标之间的冲突 制度选择目标: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 要贯彻分权原则。而等级规则和分权原则冲
突。 -
第三节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与地 方政府的特殊功能 一、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中的“诺思悖论” (一)权力中心在界定与保护产权的过程中 立场并不是中立的,追求双重目标:社会总 产出最大化与统治者集团的垄断租金最大化。 (二)诺思悖论: 国家保护产权时收到双重 约束(交易费用和竞争),对利益集团采
(四)渐进式改革方式的特点 1、利用已有资源推动市场取向的改革 2、增量改革 3、先试点,后推广
第三节 市场取向改革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 迁
-
一、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 1,制度: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 一些规则,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人们相互 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 2,制度变迁:行为人的收益与成本对比 3,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组织和领导(权力中心) + 行政命令和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