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巴氏杆菌病

合集下载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显 朱红 色 等 。 参 考 文 献
7 借 助 于现 代 媒 体
通过电话查 询真伪 。正 规兽药厂 家在药 品盒
伪 。也 可登 陆专业 性政 府 网站或 行业 网站 。如登 陆
[ ] 杨 明. 1 选购兽药时应注意的问题Ⅲ]农 村实用技术 ,0 8 1 ) J_ 2 0 (2 :
5 . 1
药 品呈 鲜 黄 色 , 钾 药 品 呈 紫 色 , 钙 药 品 呈 砖 红 在 5a 效期 内 ; 看产 品批 准 文号 是 否经 过 审批 , 含 含 有 查
3 ] 色 , 钡药 品呈 黄绿 色 [ 。含 量高 的蛋 氨酸燃 烧 后 , 及 是否 与产 品包装 上标 明 的相 同_ 。 含 2 ]
猪巴氏杆菌病 又称猪肺疫 , 由猪多杀性 巴氏 在 于病 猪全 身各 种 组 织 、 液 、 泌 物及 排 泄 物里 ; 是 体 分
杆菌 引起 的一 种 以败 血症 和炎性 出血 为特 征 的猪传 对 物 理化学 因素 抵抗 力较 弱 , 通 消 毒药 物 常 用 浓 普 染病 。流 行特 点为 流 行 性 和 散 发性 2种 , 征 上 分 度 对其 具有 良好 的杀 灭作 用 。 特
为最 急性 型 、 急性 型和慢 性 型 。
2 流 行病 学
多杀 性 巴 氏杆 菌对 多种 动 物和 人 均有 致 病性 ,
1 病 因
猪 巴 氏杆 菌 病病 原 为 猪 多杀 性 巴 氏杆 菌 , 菌 其 中以猪 和牛 多发 。一般认 为猪 在发 病前 已经接 触 该
是两 端钝 圆、 中央 微 凸的 短杆 菌 ; 兰 氏染 色 阴性 ; 到 多杀 性 巴 氏杆 菌病 源 , 革 当饲养 管理较 差 , 气候寒 如 取病 理组 织涂 片 、 美蓝染 色 于显 微镜 下观 察 , 以看 冷 、 内潮 湿 、 气 闷热 、 挤 、 风不 良、 可 舍 天 拥 通 阴雨连绵 、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环球杆菌病,属于一种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该疾病在猪类中非常常见,可导致多个器官受到感染,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

以下是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1. 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为了有效控制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查来及时发现和诊断病例。

以下是常用的检查方法:1.1 组织标本检查对于疑似病例,可以采集猪死后的组织标本进行检查。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直接检测、培养检测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等。

其中,直接检测和培养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组织和培养病原体。

1.2 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是另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检测患猪的血清中是否出现抗体反应,来检测病原体是否存在。

对于已感染的猪,血清学检测可以在感染后3-4周即可检测出猪巴氏杆菌病的抗体。

此方法简便、经济、可定量地测量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适用于疫病诊断、饲料和环境污染情况判断。

2. 防控措施为了有效控制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点:2.1 编制消毒计划在猪圈内定期消毒可以有效降低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率。

消毒计划必须与动物饲养计划紧密结合,防止感染传播的发生和扩散。

2.2 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发现猪巴氏杆菌病患猪后,必须及时将其隔离处理。

同时,应加强病猪和健康猪之间的隔离和检测,以防止病原体扩散。

2.3 管理饮水为了有效预防猪巴氏杆菌病,应该注重猪圈内饮用水的管理。

猪圈于表面水面高度的3-5厘米处设置灌装器,每天更换饮用水,确保饮水清洁卫生,防止病原体通过饮用水传播。

2.4 合理使用抗生素猪巴氏杆菌病的治疗一般使用抗生素,应该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及治疗过程中的剂量和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避免滥用抗生素,以防止病原体的耐药性增加。

总之,为了预防和控制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猪圈消毒、隔离措施、饮水管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

猪败血症、

猪败血症、

1.1症状与病变。

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PasteurellosisSuum)“俗称锁喉风”,除发病初为最急性,不表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外,后期呈急性或慢性经过,常见有败血症病变和急性胸膜肺炎,体温升高(40~41℃),初痉挛性干咳,后变为湿咳,呼吸困难,鼻流粘液或带血,触诊胸部有痛感。

听诊有干?音和湿?音及摩擦音。

病势发展呼吸困难,张口吐舌,呈犬坐姿势,可视粘膜蓝紫,初便秘后腹泻,皮肤瘀血和出血点,病猪卧地消瘦窒息死亡。

病程5~8天不死转慢性,病变尤以喉部肿胀及周围组织呈胶样浸润为特征,淋巴结肿大切面呈大理石状,颌下淋巴尤为明显,胸膜心包呈纤维性炎症。

1.2防治。

(1)每年春秋两次对疫区注射猪肺疫疫苗,增强群体免疫力。

(2)急性病例治疗:“九一四”一次注射,必要时隔1~2日再用药1次。

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嘧啶均有一定疗效(剂量见说明)。

中药:丹皮30g,紫草40g,射干30g,豆根30g,黄芩30g,麦冬30g,郁金25g,元明粉25g,虎杖30g(50kg体重剂量,按大小适量加减),2日1剂,2剂即可。

2仔猪副伤寒2.1症状与病变。

本病由沙门氏菌引起,称猪副伤寒(ParatyphusSuum),6月龄以内猪易感,为急性败血型经过,根据病势和死亡快慢,分急、亚、慢三型。

病原于机体抵抗力弱时致病,体温升高(40~40℃),精神沉郁不食,随后下痢,粪淡黄或灰白色恶臭,有呼吸困难,耳、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色斑点,寒颤钻草,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病程可长达3周,后极度消瘦竭衰而死。

主要病变:脾脏肿大色蓝紫,肠系膜淋巴索状肿大;特征病变为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回肠肠壁增厚、粘膜覆盖一层弥漫坏死性腐乳状物质,剥开呈底部红色边缘不规则溃疡面。

2.2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因,对常发地用仔猪副伤寒苗防疫。

(2)卡那霉素肌肉注射有较好疗效,另肌注磺胺嘧啶,内服土霉素(剂量按说明)。

中药:黄连25g,黄柏30g,银花25g,葛根30g,茯苓20g,枳实25g,木香30g,槟榔25g(50kg体重剂量,按大小适当增减),2日1剂,1~2剂即可。

猪巴氏杆菌病用什么药-治疗巴氏杆菌首选药物.doc

猪巴氏杆菌病用什么药-治疗巴氏杆菌首选药物.doc

猪巴氏杆菌病用什么药?治疗巴氏杆菌首选药物概述:猪巴氏杆菌病有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

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呈现急性败血症症状,常突然死亡。

急性型表现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病猪体温升高,咳嗽,流鼻液,可见脓性结膜炎。

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症状。

无论是哪种类型,一旦发现猪有感染该病,都应及时用药治疗。

猪巴氏杆菌病用什么药?1、20%磺胺噻唑钠,20-40ml(50kg体重剂量),1次肌内注射,每隔4-8小时注射1次,一般治疗不少于2-4次。

2、磺胺噻唑,6-10g(50kg体重剂量),加适量水,1次灌服,每日2次。

3、青霉素40-80万IU(50kg体重剂量),链霉素50-100万IU,注射用水10-20ml。

混合1次肌内注射,每隔6-8小时注射1次。

4、盐酸土霉素30-40mg/kg体重,用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或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数日。

5、链霉素,25-50mg/kg,每日1次,肌内注射。

治疗猪巴氏杆菌首选药物敏感药物:1、头孢菌素类。

头孢噻呋、头孢噻肟等。

2、氟喹诺酮类。

乙基环丙沙星等。

3、青霉素加链霉素。

4、林可霉素加壮观霉素。

5、复方磺胺。

治疗猪巴氏杆菌病的中药处方处方1:射干、山豆根、金银花、牛蒡子、寒水石各30g,连翘24g,马勃18g,僵蚕15g,甘草9g(架子猪用量)。

水煎去渣,早晚分服。

处方2:大青叶、大黄、葶苈子、山豆根、麦冬、黄芩、龙胆草、生石膏各15-25g。

水煎服。

+处方3:银花、荆芥、连翘、野菊花各25g,山豆根、桔梗、知母、芒草、桅子各15g,芦根10g。

水煎取汁加蜂蜜100g,喂服。

处方4:大黄、芒硝各10g,荆芥、连翘、玄参、射干、金银花各6g,桔梗、防风、桅子、黄岑、甘草各5g。

煎汤1次灌服。

处方5:黄连、黄芩、黄柏、桅子各15g,金银花、连翘各20g,贝母10g,白矾6g,蜂蜜50g。

煎汤1次灌服。

处方6:紫草30g,麦冬24g,山豆根、大黄各21g,芒硝、丹皮各15g,射干12g,黄芩9g。

猪巴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doc

猪巴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doc

猪巴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概述:猪巴氏杆菌病又叫猪肺疫、猪出血性败血症、肿脖瘟、锁喉风,是由猪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此病一年四季都会有发生,其中,中小猪发病离更高,如果防治不当病死率还很高,可达95%以上。

所以对于患病猪,做好科学防治,及时控制病情很重要。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下猪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一、猪巴氏杆菌病症状患猪表现干性痛咳,咳出脓粘液,往往带有血丝,体温升高到41℃~42℃,可视粘膜充血,咽喉部红肿,继而呼吸困难,常呈犬坐姿势;后期废食、下痢,耳后、颈部、腹部、四肢的内侧等处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指压不褪色。

多数发病2~7日后,因心跳加快、不能站立而窒息死亡。

二、猪巴氏杆菌病流行特点猪巴氏杆菌病的病源主要是健康带菌猪或者病猪,仔猪或种猪的患病的几率比较大,而成年猪患该病的几率比较小。

此外,该病在初春、秋末以及气候突变的时候发生的概率比较大。

猪巴氏杆菌病的诱因包括很多,比如,长途运输、寄生虫病、长期营养不良、通风不良、猪圈潮湿、卫生条件差等等。

该病的发生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比如降雨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以及温度等,因此,在对该病进行防治的时候还应该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该病的主要传染方式为消化道传染,其次为呼吸道传染。

三、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该病诊断的关键为流行特征和临床症状,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特有症状以及病理变化,可以对其进行初步诊断。

此病类型的诊断的关键是区分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流感、气喘病、猪瘟等病之间的区别。

四、猪巴氏杆菌病的预防1、加强猪群的管理首先,将一切有可能降低抗病能力的因素消除,如采光、通风、过热、过冷等,为猪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其次,坚持全进全出,禁止混养不同批次的猪;再次,尽量避免自外引猪,坚持自繁自养,当引进新猪之后,应该对其进行隔离饲养,还要加强检疫,观察1个月未见异常情况之后,才能够混群饲喂。

2、注意猪场环境的改善加强消毒,同时,为确保消毒效果,要交替使用消毒剂,防止因单一用药而产生耐药性,如果有类似感染病例,应该每天进行1~2次消毒,从而使巴氏杆菌无法生存下去。

猪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大全.doc

猪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大全.doc

猪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大全概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发病急、死亡迅速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大量猪的死亡和严重经济损失。

为了能够对该病进行有效的防控,本文对其治疗方案做以下介绍,供参考。

西医治疗猪巴氏杆菌病治疗措施:1.对所有发病猪注射猪白细胞干扰素,每头3万单位,一日一次,连用三天。

2.同时对病猪采取对症治疗。

每50公斤体重用量,泰乐菌素10毫升,维生素C5毫升,一侧肌注。

另一侧肌注华西精品8毫升。

连用五天。

3.在饮水中加入氟苯尼考、黄金维他和黄芪多糖,快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抵抗力。

4.每日用绿威霸对圈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三天后病猪逐渐恢复采食,治疗效果明显。

中草药治疗猪巴氏杆菌病处方1:白药子、黄芩、大青叶、枇把叶、炒牛子各9g,知母、连翘、桔梗各6g,炒葶苈3g。

共研为细末,加2个蛋清,拌在饲料内1次喂给,每日1剂,连用3日。

早期应用,有一定疗效。

处方2:黄芩50g,麻黄20g,桑叶25g,紫菀25g,杏仁20g,蒌仁20g,金银花20g,枇把叶25g,陈皮25g。

水煎灌服。

处方3:金银花25g,萱麻根30g,青蒿30g,两面针15g,雄黄10g。

水煎灌服。

处方4:麦冬24g,大黄、山豆根各21g,丹皮、紫草、元明粉各15g,射干12g,黄芩9g(架子猪用量)。

水煎去渣,早晚分服。

猪巴氏杆菌病综合治疗措施1、用金银花、栀子各10g、金线吊乌龟的根部5g水煎灌服,每天3次,连续服用7d。

2、西医治疗每千克体重用青霉素3万u、链霉素15mg,生理盐水稀释后肌注,每天2次,连用5d。

每吨饲料添加10%氟苯尼考2kg,饲喂5d,同时每吨饮水加入1kg强力拜固舒,连用5d,快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抵抗力。

3、紧急消毒及时清扫猪舍,并对其所有养殖场用2%来苏儿和10%消特灵全面彻底消毒,防止疫病蔓延。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病原体在猪身上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进行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病原学检查:
猪巴氏杆菌病的确诊通常依赖于病原学检查。

可以通过下列实验室检查技术来检测布鲁氏菌:
1. 凝集试验:利用布鲁氏菌特异性抗原与猪血清中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用于初步筛查感染猪。

2. 血清学检查:通过ELISA、CF、琼脂凝胶扩散等方法来检测布鲁氏菌感染猪的血清学指标。

3. 组织学检查:通过组织切片染色观察,检测猪体内是否存在布鲁氏菌。

防控措施:
为了控制和预防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1. 饲养管理:做好猪场的卫生管理工作,保持圈舍清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 引种检疫:引入新的猪种时,应进行相关防疫检疫,确保引种的猪只没有携带布鲁氏菌。

3. 隔离治疗:对于疑似或确诊感染布鲁氏菌的猪只,需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原菌的进一步传播。

4. 病原体清除:当发现布鲁氏菌感染猪场时,要及时清除感染猪只,同时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止病菌再次传播。

5. 免疫措施:可以采取布鲁氏菌疫苗接种等方法进行主动免疫,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工作对于疾控科学家和养殖业者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查技术,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保护猪的健康,并维护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种巴氏杆菌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死亡率高,且区域分布广泛,各地均有发生。

不好的饲养条件、卫生条件差、气候变化、长途运输以及从外地引进新品种等因素,均可引起猪巴氏杆菌病的发生。

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有水平传播,也可通过遗传进行传播。

1.猪巴氏杆菌发病原因多杀性巴氏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猪是其中一种,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小猪和中猪的发病率较高。

多暴发于4~12周龄的猪群,特别是4~6周的断奶仔猪,发病率与致死率均很高。

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高温季节多发,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气候变化、长途运输以及从外地引进新品种等因素,均可引起猪巴氏杆病的发生。

因操作技术不当,或疫苗质量不合格,也可造成因免疫接种造成感染猪巴氏杆菌病。

细菌继发感染,例如蓝耳病后继发感染猪巴氏杆菌病。

2.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猪巴氏杆菌的传播机制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环境进行水平传播,通常从口腔或鼻腔侵入机体而后在肺脏病灶定居,活猪肺脏带菌率变化较大,表现亚临床症状。

该种带菌猪可成为传染源,将健康带菌的种猪、断奶猪引入一个未感染的猪群后,接受猪群的断奶猪及育肥,猪通常会爆发本病。

母猪经呼吸道可将该菌传给哺乳仔猪,猪巴氏杆菌亦可通过污染物传播。

另外病猪经分泌物、排泄物等排菌,污染饮水、饲料、用具及外界环境,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猪,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

也可由咳嗽、喷嚏排出病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此外,吸血昆虫叮咬皮肤及粘膜伤口都可传染。

3猪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猪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一般分3个类型,分别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其潜伏期1~5天,一般为2天左右。

最急性型:此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常突然死亡。

病程稍长者,体温升高(40~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卧地不起。

结膜充血、发绀。

耳根、颈部、腹侧及下腹部等处皮肤发生红斑,指压不全褪色。

最特征症状是咽喉红、肿、热、痛,急性炎症,严重者局部肿胀可扩展到耳根及颈部。

猪巴氏杆菌病症状图片.doc

猪巴氏杆菌病症状图片.doc

猪巴氏杆菌病症状图片概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于猪只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引起,多种因素都能够引发该病,且属于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同时分布广泛,往往同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严重危害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对猪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做以下介绍:猪巴氏杆菌病主要症状特点本病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性,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

本病常继发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以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

发病后病猪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厌食,两前肢屈于胸下,卧地不起,强行驱赶,表现步态不稳,后腿打晃、僵硬;体温升高至41~42℃,可视黏膜发绀,鼻腔内流出带血的泡沫,时发短而干的咳嗽,严重者伸长脖子,犬坐,腹式呼吸明显。

颈部发热肿胀,耳根、胸腹部皮肤发绀;触诊胸部,病猪表现痛感。

最急性型猪巴氏杆菌病症状也可称为“锁喉风”,猪只通常突然发病,然后快速死亡。

病猪通常能够正常采食,但半天后会突然发生死亡,且没有表现任何症状。

对于病程略长的病猪,能够表现为食欲废绝,体温升高,有泡沫从口鼻流出,呼吸困难,卧地不起,四肢不停划动,全身极度衰弱;病情快速恶化,继而发生死亡,通常无法及时进行治疗。

该类型的病猪死亡率超过90%,全部无法自然康复。

急性型猪巴氏杆菌病症状最常见,病猪不仅表现出败血症普遍症状,还能够表现出急性胸膜肺炎的症状,体温达到40~41℃。

病猪初期发生痉挛性干咳,且有黏液从鼻流出,呼吸困难;之后变成湿咳,且咳时能够感到疼痛,对其胸部进行触诊出现剧烈的疼痛;随着病情的恶化,病猪张口吐舌,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可视黏膜呈蓝紫色,开始时便秘之后腹泻;病程末期皮肤淤血,心跳加快,心脏哀弱,耳部、下腹部及下肢出现蓝色斑;最后卧地不起,通常会由于呼吸困难而发生死亡。

病程一般持续5~8天,耐过者变成慢性型。

慢性型猪巴氏杆菌病症状病猪表现出慢性胃肠炎和慢性肺炎的症状。

病猪出现低热、呼吸加快、咳嗽、食欲减退的症状,还会出现腹泻、营养不良、体质瘦弱,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通常超过2星期会因衰竭而发生死亡,死亡率60%~70%。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猪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的对象为猪。

这种疾病对养猪业的发展和猪群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对于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了解猪巴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病学特点。

猪巴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经呼吸道、粪口途径和伤口感染。

在猪群中,这种疾病往往呈现出急性和慢性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患病的猪会出现严重的肺部炎症、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充血,以及多器官出血等症状。

猪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巴氏杆菌也可通过分泌的毒素和免疫抑制因子抑制猪的免疫功能,导致猪体对其他疾病的免疫力下降,增加了猪群的疾病风险。

针对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传播途径,我们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来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原菌鉴定、病原学鉴定、病原体检测和疫情调查等方面,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这些实验室检查内容。

首先是病原菌鉴定,通过对猪群中患病样本的采集和检测,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特性。

常用的病原菌鉴定方法包括培养法、病原体生物学特性的鉴定、血清学鉴定、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确定猪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是病原学鉴定,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病原菌的毒力试验、致病性试验等方法,确定猪巴氏杆菌病的致病力和毒性,进一步了解病原体的特性和危害程度。

对猪巴氏杆菌病的病原学鉴定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特性,有助于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病原体检测也是猪巴氏杆菌病实验室检查的重要内容。

这方面的工作通过对猪群样本的采集和检测,检测猪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是否存在,及其数量和分布情况,实现了对猪群疫情的及时监测和预警,为疫情的控制和防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疫情调查也是猪巴氏杆菌病实验室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疫情发生地点的状况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疫情的传播途径和范围,加强对疫情的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的传播和危害。

猪巴氏杆菌病病因及防治技术

猪巴氏杆菌病病因及防治技术

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的病因及防治技术猪肺疫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发热败血性传染病。

也有时呈慢性经过。

病的特征是机体组织内部器官发生出血性炎症。

巴氏杆菌的抵抗猪肺疫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发热败血性传染病。

也有时呈慢性经过。

病的特征是机体组织内部器官发生出血性炎症。

巴氏杆菌的抵抗力不强,加热60℃、1%石炭酸、5%石灰乳及1%漂白粉均能于1分钟左右杀死它。

本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一般为散发性,有时也呈地方流行性,由于巴氏杆菌天然存在于猪的呼吸道,这种健康带菌猪和病猪是主要传染来源。

在饲养管理不良的情况下,如气候突变、饥饿、猪舍潮湿、过于拥挤及长途运输等都可以诱发本病。

发病后病猪通过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及饮水等排出病原体,引起其他猪感染。

巴氏杆菌病主要从消化道传染,但呼吸道和创伤也能引起感染,并往往和猪瘟及猪丹毒等病并发。

(1)诊断要点:(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l-5天。

根据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个病型。

①最急性型:往往呈败血症症状,病猪体温突然上升到4l℃-42℃,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不吃食,口鼻粘膜发紫。

耳根、颈部、腹部等处发生出血性红斑。

咽喉肿胀,坚硬而热'病猪呈犬坐势,在数小时到1天内死亡。

②急性型:往往是胸膜肺炎症状。

体温上升至40℃-4l℃左右。

呼吸困难,有短而干的咳嗽,流鼻涕,气喘。

有粘液性或脓性结膜炎。

皮肤出现出血红紫斑。

开始时便秘,后来下痢。

往往在2-3天内死亡,不死的多转为慢性。

③慢性型:表现为持续的咳嗽,呼吸困难。

病猪逐渐消瘦,有时关节发生肿胀。

最后持续腹泻,衰竭而死。

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的剖检①最急性:咽喉粘膜有急性炎症,周围组织浆液浸润。

淋巴结出血肿胀。

肺急性水肿,肾及膀胱可能有出血点。

除皮肤有出血斑外,粘膜有时也有小点出血。

脾不肿大。

②急性型:主要为胸膜肺炎,肺有各期肺炎病变,有出血斑点、水肿、气肿和红色肝变区,或有纤维样粘附物,常与胸膜粘连。

猪巴氏杆菌病

猪巴氏杆菌病
5.1定植 Pm在完整的呼吸道黏膜内上定植不良(Pedersen 和Elling 1984)。使用猪鼻甲渗出液或鼻腔、气管 上皮细胞进行的体外实验表明很少有或无Pm定植 (Chung等,1 990;Frymus等,1986i Jacques等, 1988;Nakal等,1988)。 Pm能够与猪呼吸道粘液成分结合(Jacques等, 1993;Letellier等,1 991)。当粘液的纤毛清除 功能受损,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与细菌之间的相互 作用可能使其易在黏膜上皮定植。先前已经感染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猪气管环再感染Pm后,Pm 的数量要比受到Pm单独感染的支气管环增加好几 倍(Duga]等,1 992)。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 粘液聚集和纤毛静止时,Pm与黏膜的结合能力增 强。这种现象可在利用从健康和病猪中分离到的 代表产毒或不产毒的荚膜A和D型Pm进行的试验 中观察到。 猪Pm分离株上的外膜蛋白A和外膜蛋白H已证 明具有同源性,这些蛋白被认为或被推测为其它病 原体的粘附素(Davies等,2003:Lugtenberg等, 1986:Marandi和Mittal,1996)。Pm牛分离株的 外膜蛋白A在体外能够介导与组织培养基的粘附, 并能粘合真核细胞胞外基质成分(Dabo等,2003), 但尚无研究证明外膜蛋白A或外膜蛋白H在猪体内 是否可以作为粘附素。 脂多糖(LPS)是细胞外膜的~个主要成分,研究 表明其与细菌的粘附有关。来自猪产毒型D型分离 株纯合LPS能够附着于猪呼吸道粘液,并阻止该细 菌与猪气管环的粘着(Jacques等,1993)。经体外 多次传代清除荚膜后,可显著提高附着微生物的数 量,这表明D型荚膜可能会干扰细菌与气管的粘附。 该作者假设,在感染的初期,生物体表达少量的荚 膜物质,从而暴露出参与粘附的不同的隐蔽细胞外 膜成分(LPS及或许其它)。随后的一项研究表明, 生长在铁离子受限制条件下(如那些在体内遇到的 条件)的细胞,被一层较薄的荚膜物质覆盖,并与 铁离子供应充足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相比,其与猪呼 吸道粘液和冷冻猪肺和气管切片的附着能力均较强 烈(Jacques等,1 994)。

猪病防治—猪肺疫(动物传染病防治课件)

猪病防治—猪肺疫(动物传染病防治课件)

病原特性
多杀性巴氏杆菌
形态特性:
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1-1.5×0.3-0.6μm,无芽孢,无运动性 革兰氏染色阴性 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两极杆菌(如美兰) 印度墨汁染色:清晰的荚膜
病原特性
培 养
• 需氧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 高
• 血液琼脂上:灰白、湿润而粘稠 的菌落
病原特性
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性
以气候剧变、多雨、潮湿季节多发
流行形式
多散发 可呈地方流行型:猪和水牛、牦牛 流行型:家禽特别是鸭
临诊症状
本病中、小猪多发,潜伏期:1-5天 最急性型(俗称“锁喉风”)
• 病猪突发病死亡 • 体温升高(41~42℃)食欲废绝,卧地不起。 • 急性咽喉炎:呼吸极度困难,犬坐姿势。 • 出血性变化:可视粘膜发绀,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指压褪色。 • 病程:1-2日,出现呼吸症状,迅速恶化死亡。病死率可达100%。
猪肺病
猪肺病
又叫猪巴氏杆菌病,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如5:A,6:B) 引起的猪的急性散发性或继发性传染病。 巴氏杆菌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传染病的 总称。动物急性病例主要特征是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慢性病例常表现皮下结缔组织、 关节及各脏器的化脓性病灶。
• 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皮下注射5毫升 • 猪肺疫口服弱毒苗: • 三联苗
血清型:若干血清型
A、B、D、E、F等5个血清群: • 据该菌的特异性荚膜(K)抗原——IHA试验 12个血清型: • 据该菌的菌体抗原(O)——凝集反应
其它病原:
溶血性巴氏杆菌
流行病学特点
易感动物
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
易 感感动染物类 型

猪肺疫检疫及应对措施

猪肺疫检疫及应对措施

猪肺疫检疫及应对措施
猪肺疫又被称为猪巴氏杆菌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1 检疫
在检疫过程中可以发现,病猪皮肤以及黏膜可见大量分散的出血点以及红斑,皮下脂肪组织颜色异常发红,其咽部周围组织发生肿胀。

对病猪进行解剖后可以看到大量淡红色类似于胶水的脓液。

病猪肝部也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病变,将其切开后切面可见肿大出血、溃疡以及坏死现象。

病猪咽部周围淋部的切面颜色出现明显异常,存在较多浓汁,脾部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但是并不肿大。

2 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猪肺疫病例,应当立即终止生产,同时封锁现场。

用漂白粉或者石灰乳冲刷屠宰场地以及屠宰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工具,集中销毁生猪及其加工产品[2]。

猪巴氏杆菌病

猪巴氏杆菌病

猪肺疫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

急性或慢性经过,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

流行病学多杀性巴氏杆菌能感染多种动物,猪是其中一种,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

一般认为本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如寒冷、闷热、气候剧变、潮湿、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疲劳、长途运输等,致使猪的抵抗力下降,这时病原菌大量增殖并引起发病。

另外病猪经分泌物、排泄物等排菌,污染饮水、饲料、用具及外界环境,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猪,也是重要的传染途径。

也可由咳嗽、喷嚏排出病原,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此外,吸血昆虫叮咬皮肤及粘膜伤口都可传染。

本病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高温季节多发,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以猪最易感,无明显季节性发生,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潮湿,多雨发生较多,营养不良、长途运输、饲养条件改变、不良等因素促进本病发生,经常集中发病。

临床症状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

最急性型:未出现任何症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

病程稍长者表现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心跳急速,可视粘膜发绀,皮肤出现紫红斑。

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严重者延至耳根、胸前。

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呈犬坐姿势,伸长头颈,有时可发出喘鸣声,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有时带有血色。

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病情往往迅速恶化,很快死亡。

死亡率常高达100%,自然康复者少见。

急性型:本型最常见。

体温升高至40~41℃,初期为痉挛性干咳,呼吸困难,口鼻流出白沫,有时混有血液,后变为湿咳。

随病程发展,呼吸更加困难,常作犬坐姿势,胸部触诊有痛感。

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或废绝,皮肤出现红斑,后期衰弱无力,卧地不起,多因窒息死亡。

病程5~8天,不死者转为慢性。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

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有少许动液性或脓性鼻液。

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研究成果,共同应 对猪巴氏杆菌病等动物疫病的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02
案例二
分析
该案例表明,对于猪巴氏杆菌病的 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用 药剂量要足够,同时要注意联合用 药的效果可能更好。
某地区出现多起猪巴氏杆菌病病 例,经调查发现与养殖密度过大 、卫生条件差有关,加强饲养管 理和消毒工作后,病情得到有效 控制。
04 分析
该案例表明,猪巴氏杆菌病的发生 与养殖环境和卫生条件有关,因此 要保持猪舍的卫生、通风、干燥, 定期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饲料和水质控制
保证饲料和水质安全、无污染,避免因饲 料和水质问题引起猪只免疫力下降。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猪只年龄、健康状况和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包括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时间和接种剂量等。
实施药物预防
在疾病高发季节,可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预防性投药,增强 猪只抵抗力。
疫情监测和报告
05
结论和建议
对猪巴氏杆菌病的认识和总结
猪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 杆菌引起的急性流行病,主要特征 是高热、肺炎、内脏广泛出血和败 血症。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 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病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 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从健康的 猪体内分离出来,但并不是所有分 离出的巴氏杆菌都会导致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 染源,病菌可随分泌物、排泄 物等排出体外,经由消化道、
呼吸道、皮肤等途径传播。
易感动物
猪、野猪、狐狸等动物对该病均 易感。
流行季节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猪巴氏杆菌引起的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感染病猪的病原菌排泄物或其他污染物传播给健康猪只,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下面将介绍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防控措施。

一、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1. 病原学检查:通过病死猪或疑似病猪的骨髓、淋巴结或其他组织的分离培养,采用巴氏杆菌培养基,经24-48小时培养后,利用形态学、生化特性和血清凝集试验来鉴定猪巴氏杆菌。

2. 血清学检查:采集感染猪的血清,通过巴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阳性表明该猪已感染巴氏杆菌。

3. 分子生物学检查:利用PCR技术检测猪巴氏杆菌的DNA,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巴氏杆菌的存在。

4. 病理学检查:对病死猪或宰杀的疑似病猪进行解剖,观察腹腔、胸腔脏器以及淋巴结等组织的病变情况,如发现典型的病变,可初步判断是否为猪巴氏杆菌病。

二、防控措施1. 加强疫情监测:定期检测猪群的血清样本,及时发现感染猪巴氏杆菌的情况,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疫情扩散和传播。

2. 确保场内卫生:保持猪舍、仓库和排泄物处理设施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维护和消毒,避免病原菌滋生繁殖。

3. 引进无菌种猪:购进种猪前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确保种猪无猪巴氏杆菌感染,防止引入病原菌到养殖场。

4.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设计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秽物,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条件。

5. 控制传播途径:定期清洗和消毒水槽、喂食器、水杯等饲养工具,避免病原菌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

6. 严格管制运输和交易:对活猪运输车进行定期消毒,避免病原菌通过运输工具传播。

在猪只交易前进行健康检查,防止疫情通过交易传播。

7. 采取保护性措施:养猪场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病猪和病原菌。

总结: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猪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保持良好的 通风,降低
湿度
定期清理粪 便,避免堆

定期消毒
消毒频率:每周至少一次
消毒方法:使用高效消毒剂, 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等
消毒范围:猪舍、用具、饮 水等
注意事项:消毒前彻底清洁, 消毒后彻底冲洗,避免消毒 剂残留对猪只造成伤害。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猪巴氏杆菌病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接种时间:根据猪的年龄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 接种方法: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滴鼻等。 注意事项:接种前确保猪的健康状况,接种后观察猪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急性型:体温 升高,呼吸困 难,皮肤发红, 腹泻,死亡迅

慢性型:体温 正常,食欲减 退,消瘦,关 节肿胀,跛行
亚急性型:体 温升高,呼吸 困难,皮肤发 红,腹泻,死
亡较慢
潜伏期:通常 为1-3周,最 长可达6周, 在此期间动物 可能没有任何
症状
病理变化特点
急性型:体温升高,呼吸困难, 皮肤发绀,死亡迅速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减少 病原传播
定期评估防控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防 控策略
优化疫苗接种程序,提高疫苗保护效果
加强与科研机构、兽医部门的合作,获取 最新防控技术和信息
THANK YOU
汇报人:
病理变化:肺部、肝脏、脾脏等 器官出现病变,如肺炎、肝炎、 脾肿大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慢性型:体温正常,食欲不振, 消瘦,关节肿胀,死亡缓慢
诊断方法:细菌培养、血清学试 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
3
猪巴氏杆菌病的 预防措施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理猪 舍,保持地
面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巴氏杆菌病
作者:张全胜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17年第07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猪养殖规模的发展与扩展,猪巴氏杆菌病的发病频率及影响范围不断提升和扩大,给我国猪养殖业发展带来不少挑战。

为此,需加强对该病的研究,尤其是诊断与防治方面的研究。

文章结合实例,从一起猪巴氏杆菌病的病例分析入手,探究关于该病具体诊断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巴氏杆菌病;诊断;防治;病原;猪肺疫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137-01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之为“猪肺疫”。

该病是猪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疫病,主要是因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

临床上,该病最突出的特征为猪发生急性败血症。

近些年,随着我国猪养殖规模与数量的扩大与增加,猪巴氏杆菌病的发生频次与传播范围呈上升态势,给不少养殖场带来严重损失。

为进一步遏制与防控该病的发生,则有必要加强对该病的研究,尤其是诊断与防治方面的研究,从而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思路和参考。

以下,笔者将结合一例关于猪巴氏杆菌病的具体案例,来深入研究与探讨关于该病的诊断与防治。

1病例概况
2016年8月27日,某个育有1002只生猪的养殖场内某一圈舍共出现5只病猪,病猪表现出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咳嗽等病况。

在发现这一情况后,养殖户马上将5只病畜进行隔离,同时对病畜待过的圈舍与相邻圈舍进行紧急消毒。

但在第二天,该圈舍内15只其他猪只仍然出现感染症状,且原5只病猪也发生死亡。

养殖户察觉此情况异常,便立刻向当地的动物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此情况,经防疫人员诊断后确认其为猪巴氏杆菌病。

经过及时的防控与治疗后,该养殖场内20只病猪治愈12只,病死8只。

2临床症状
从该案例分析中可以得出,第1天发病的5只生猪为最急性型感染,主要表现为初期病畜呼吸不畅、食欲衰减、体温骤升,数小时后病畜死亡,期间无其他明显症状。

第2天发病的15只病猪为急性型感染,病发时,患猪体温明显上升,约达41℃,且伴有呼吸困难、急促,口鼻流带血粘液,发生痉挛性干咳等症状。

发病4d后,有12只病畜从干咳转为湿咳,通过触诊病畜胸部观察到其具有明显的痛感。

发病7d后,12只病畜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且并发结膜炎,所有病畜都出现先便秘后腹泻的情况,其中有3只病情严重的病猪在病发后第8d衰竭而死。

3病理剖检
此次疫情共造成该养殖场内8只病畜发生死亡。

通过对这8只病死猪进行剖检发现,最初发病且死亡的5只病死猪均出现全身性浆膜、黏膜以及皮下组织严重出血症状,咽喉及周围结缔组织呈现出血性浆液浸润现象。

剩余3只病死猪则主要表现为皮下结缔组织出现黄色胶状病变,且伴有黄色透明性液体流出,其喉头处有分散的出血点,胸腔内遗有大量混合絮状物质的浑浊积液。

其中,有2只病畜出现肺脏淤血与水肿的症状,1只出现心包扩张和心包内有积液的症状。

通过剖检观察到,8只病死猪的支气管内都存有大量的粘液,且出现全身性淋巴结充血肿胀现象。

4实验室诊断
4.1细菌学检查
取病死猪心包积液、支气管及其渗出物作为病料样本,并在无菌环境下制成涂片,同时进行革兰氏染色,通过镜检观察发现,涂片两端出现被染色的短杆状菌落,其中多数细菌单个排列,有少数呈双排列,镜检观察在该短杆菌具有荚膜。

将病料接种至血液琼脂培养基上,静置24h,观察到培养基上形成露珠大小、颜色为灰白色的细菌菌落,菌落四周存有溶血环,挑取菌落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观察,则观察到两端为被染色的阴性短棒菌。

4.2生化实验
开展糖类发酵实验,得出该细菌不能分解肌醇、乳糖、菊糖等,同时在分解葡萄糖、半乳糖以及蔗糖过程中只产生酸,不产生气体。

4.3药敏实验
经抗身素扩散试验得出,细菌对氟苯尼考、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药物高敏,对四环素、青霉素、阿莫西林、链霉素等低敏。

4.4动物实验
选取病料研磨制成糊状物质,经10倍生理盐水稀释至悬浊状液体,取0.2ml量运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对白鼠进行注射发现,白鼠在24~48h内均发生死亡。

再选取死亡白鼠的肝脏切片作为病料样本,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观察涂片两端有被染色的阴性短棒菌。

综合该病的发病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结果等可以确诊其为猪巴氏杆菌病。

5治疗方法
在确诊后,则可以根据该病的诊断结果及药敏试验反应等,选择病原菌高敏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

在本例中,选用氟苯尼考注射液进行治疗,用量为生猪净重每千克注射20ng氟苯尼考注射液,每48h注射1次,持续3次。

针对病情严重者,还需配合使用安乃近注射液,用量为10 ml/只,每日1次,持续3d。

经治疗后,共有12只病畜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巩庆亮,刘海防,吕品,等.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J].今日畜牧兽医,2006,(11):25-27.
[2]滕金玲,谭善杰.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实例[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2):26-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