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上学期期中八年级历史学科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通用5篇)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主办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
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篇1一、试卷的评价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初二历史教科书前三单元。
3、试卷的基本特点:(1)依纲据本。
命题依据初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考试成绩情况八年级共八个班参加考试,好班:208班及格率62% 平均分62.56分;215班及格率57%,平均分56.85分。
209——214班为平行班,平均分都在43左右。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任务。
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
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
存在问题:1.审题不认真。
①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
②选择题题主要考查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理解记忆知识的能力和前后联系的能力,但只要平时注意历史知识的,都能做出来。
2016学年初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6学年初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命题依据新教材和新的课程标准,遵循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育的实际情况,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紧密联系教材和生活实际,杜绝难、偏、怪题,起到了实施新课程的导向作用。
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选择题20个小题,共计50分。
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对历史知识的整合也有一定的要求。
非选择题共计50分。
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观察、理解等能力,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分析、比较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学生间的差距较大。
另外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二、学生答题情况:此次考试,试卷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题意明确,体现了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从今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答题稍好于去年。
今年参加考试学生有34人,今年平均分为50.9分,最高分88分,最低分44分,及格率50%,优秀率1%,从数据来看,今年的成绩差于去年。
1、单项选择题。
从此题答题情况来看,15、22、23题学生错误率较高,可以反映出学生存在几方面的问题: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不能灵活运用书中材料。
单项选择第15小题,这里考核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对“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的最主要原因”的理解,这里要理解严重失误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其中选项中的A:缺乏建设经验和B: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都是失误的原因,所以学生要理解“缺乏建设经验未必会导致失误,而违背客观规律就必然会导致失误”。
第22小题,“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
”中反应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什么时期?这里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首先学生要了解“土炉”是干什么用的!“土炉”在课本里描写的“大跃进时期,全民大炼钢里有所介绍”。
山东省夏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15_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山东省夏津县第四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总分:50分时间:60分钟)选择题1.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史上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辛丑条约》中的赔款历史上称之为“庚子赔款”,意思是“1900年八国联军战争的赔款”。
此前一个庚子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爆发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南京条约》下列条款中,直接加重国家和人民负担的是A.割占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D.协商制定关税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具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6.186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日本军队7.“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
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C.驻扎有外国军队D.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8.“从前我国还只有被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9.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2015年八年级历史学科质量分析
2015年八年级历史学科质量分析参加这次八年级考试的总人数309人。
年级总分15428分,平均分50.1分,及格人数86人,及格率29.83%。
最高分93分,最低分0分。
总体上来看本次考试学生们基本上掌握了知识要点和答题的技巧,现将本次考试的质量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历史试卷由两个部分,卷一为选择题,本题总分48分,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主要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部分)共计7个小题,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部分)共计9个小题。
选择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书本上的基础知识,难度系数很小,但学生往往不注重以书本为主。
卷二为非选择题,本题共计52分,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的分值构成有所不同。
该部分题全部以材料形式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但通过对学生答题形式的了解,大部分学生没有读懂材料就开始作答,而且还存在把题号与答案对不起来的现象。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的两个班级,通过平时上课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也特别浓厚。
但是有少部分同学上课极不专心,认为学习历史没有意思,有少部分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没有按时按量完成,课后没有预习和复习功课,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学习效果和效率不高。
有极少数同学甚至上课无教材、无作业本、无笔、无心向学,学习目的不明确等。
三、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2、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需要良好的态度、习惯和方法,它们直接影响我们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学无定法,恰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效手段。
我们要针对学科的具体性和学生的差异等,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加强纪律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
纪律是搞好学习的重要保障,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不会打胜仗,班级没有良好的纪律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4、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未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未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灌南县长茂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质量分析报告灌南县长茂中学朱礼林为了解我校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和本届八年级历史的教学质量状况,帮助学校查找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现集中汇总本校此次学业水平检测成绩的各项数据,作如下的学业水平检测质量分析报告,并为本校下教学提供教学参考意见:一、试卷概况本套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大类。
题型、题量、与内容要求上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同时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
无偏题怪题,对学生要求较高,题目较难。
二、试卷特点1、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
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等。
2、试题角度新颖,表现在选择题上,很多题都有一个题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进而考察学生再认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
如:选择题第12小题:在生命的最后,李鸿章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
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李鸿章这次签订的是()3、试题体现了对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一种引导,选择题15题,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中国-----4、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从孙中山的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是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要求谈认识,体会,启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润物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5、试题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特点。
注重学科内主干知识的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情况分析1.试卷的基本情况:本试卷题满分100分,难易适中。
涉及八年级上册1-14课内容。
2.试卷的基本特点:(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
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
(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
设计问题情景,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重视能力考查,试卷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
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二、考试情况分析:1.总体情况:我校参考人数189人,最高分92分,最低分17分,优秀27人,优秀率14.2℅,及格87人,及格率46℅,低于30分27人,相对来说各率与预期目标还有差距。
2.从各题来说:(1)选择题,出错最多的是第14题、第15题、第17题、第20题。
第14题“团体”一词加大了题目难度,不少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掌握不全,导致失分;第15题主要考时间排序,部分学生记得不准,最后只有胡猜;第20题比较分析题,学生容易记混淆,对A选项把握不准。
(2)非选择题:第22题第2问,学生答案多为戊戌变法,影响很多学生能说出大概意思,但不能准确概括。
这可能与平时老师的教学和学生总结答案的能力有限有关。
第23题的2小题第3问:学生回答不到位,学生知识的掌握运用不到位。
3.从考试的结果来看,归纳综合学生失分的原因有:(1)不会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
(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
(3)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欠缺。
(4)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
(5)教师教学中讲得不到位,出现了一些失误。
三、今后的对策:1.强化训练。
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整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适时组织复习和检测,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初二历史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初二历史期中测试质量分析一、卷面总体情况1、题型:符合新课改题型要求,对传统题型进行了修改与补充。
在选择题与材料题的基础上,增加了读图题、探究题。
题型新颖,问法灵活,考查全面,且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十分符合初中生的阅读心理。
通过这些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应用能力。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
2、难度: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难易适度,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上,适当的设计了部分拔高题。
3、范围:本次期末考试范围是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到11课,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主体内容,且重点突出。
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基本达到了一致,试题覆盖面广,符合新课标要求。
二、题型分析1、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难度较小。
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4小题、第5小题和第12、14小题。
在解答第4小题和第14小题时,很多考生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在没能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些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
在其各题的解答中也出现了各种的错误,表明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加以注意。
2、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对所给历史材料的理解与认识能力,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概括性的点题,得出观点和评价。
其中第21题,从整体看学生回答较理想。
平时练习较多,多数学生失分不多;第22题第23题,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记忆情况,都答的还可以;第24题是探究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相关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由于问的内容区分太小,很容易几个题做一个答案。
实际答案也给的差别非常小。
(完整)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完整)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背景介绍历史课程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有助于学生了解过去的事件和决策对当前社会和世界的影响。
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我们对课程质量进行了全面分析,以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
分析方法我们使用了多种方法来分析八年级历史教学的质量。
首先,我们收集了来自学生的匿名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历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看法。
其次,我们评估了教师的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评估方式。
最后,我们比较了学生的历史成绩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分析结果学生反馈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八年级历史课程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
他们认为历史课程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过去的事件和决策。
此外,学生也认为课堂氛围积极友好,教师能够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对某些历史事件和概念理解困难,希望教师能够提供更多的解释和案例分析。
另外,一些学生认为历史教材内容较为繁琐,希望能够减少记忆性的内容,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教师评估通过评估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历史意识,并通过教学活动积极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
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些教学活动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合作,导致学生的研究积极性不高。
另外,一些教师对历史事件的讲解过于简单,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学生成绩通过分析学生的历史成绩,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历史科目中表现良好。
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事件,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的历史成绩较低。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缺乏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因此,我们建议教师在评估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
结论及建议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八年级历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对历史课程表现出兴趣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本次期中考试是市教科所统一出题,现做考试质量分析如下:一、考试成绩统计: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90分,及格人及格率37.33%;年段平均分55.11分。
各班详情见教务处的质量分析表(excel)。
二、命题设计:考试范围为第一、二、三、单元。
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并有旧教材的知识点。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三、存在问题: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
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旧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
学生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好。
四、今后的改进措施:1、继续抓基础,反复练习。
2、放慢新授课的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3、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4、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加强学法指导: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指导。
7、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二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 前言本报告旨在对初二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分析学生的整体表现、题目难度、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的数据,为教师和学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效果。
2. 考试概况本次历史期中考试共有100道题目,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多种题型。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察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能力以及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
3. 学生整体表现从整体来看,学生在历史期中考试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答题速度较慢:部分学生答题速度较慢,导致未能完成所有题目;- 知识掌握较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基础掌握有待加强,对于重要事件、人物等方面的了解不够全面;- 分析能力较弱: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解读历史文献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在简答题和写作题方面的表达能力有一定欠缺,需要加强写作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4. 题目难度分析本次历史期中考试题目难度适中,涵盖了课本中的重点和扩展内容。
具体分析如下:- 选择题:选择题的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地点的基本了解和判断能力;- 填空题:填空题的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简答题:简答题的难度相对较大,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归纳,做到有理有据;- 写作题:写作题的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解读和个人观点的陈述。
5. 教学建议综合以上分析,针对学生整体表现和题目难度,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针对学生知识掌握较弱的问题,教师可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系统讲解和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 提高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结果以及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加强答题技巧训练:针对学生答题速度慢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答题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答题效率;- 强化写作训练:针对学生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多布置写作题目,指导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八年级历史期中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质量分析背景本文档旨在对八年级历史科目期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了解期中考试的内容和难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针对性的研究和教学建议。
考试内容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涵盖了以下主题:1. 中国古代历史2. 世界历史3. 历史地理4. 历史人物和事件考试难度分析根据考试结果和学生反馈,我们对期中考试的难度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观察:1. 考试难度适中:大多数题目的难度与教材和课堂教学相符合,学生能够应对大部分题目。
2. 部分学生反应难度较高:少数学生反映考试中的某些题目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可能需要更多的练和理解。
3. 部分考察内容需要加强:对于某些主题和知识点,学生的掌握程度较低,教师可以加强相关教学或提供额外研究资源。
结果分析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反馈,我们对期中考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观察:1. 高分学生表现出众:一部分学生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较高的分数,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强。
2. 平均分较稳定:大部分学生取得了平均水平的分数,反映了他们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基本掌握程度。
3. 低分学生需要关注:少数学生成绩较低,可能表示他们在历史研究中遇到困难。
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建议提供额外辅导或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供以下建议和措施来帮助教师和学生:1. 教师可以对历史学科的特定知识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提高理解能力。
2. 应提供更多的练和题,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应试技巧。
3. 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文章或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拓宽历史知识面。
我们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研究成绩和兴趣都会取得进步。
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监测改进效果。
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质量分析
八年级期中考历史学科质量分析一、考试基本情况这次期中考试,总的说来,试卷设计比较合理,难易结合。
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叫高。
难度适中。
很多题目学生还是理解不来。
成绩不太理想。
七年级学生共有44名参加考试,最高分87分,最低分28分。
成绩在80以上分的3人,成绩在60-80分12人,50分-60分的10人,50分以下的有20人。
优秀人数3人。
优秀率7%。
及格人数15人。
及格率34%。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强调“三基”,突出主干。
“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
强调“三基”、突出主干是历史考试一贯的命题思想和命题原则,本次考试也不例外。
本次考试基础性较强,覆盖面广,各部分的知识点分布比较合理三、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1、基本知识薄弱。
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2、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至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
3、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
在综合题中表现尤为突出。
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资料的了解程度、阅读史料的基本能力、材料知识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等。
由于学生对浅显文言文材料未真正读懂,所以很多学生无从作答。
”乱答一气。
还有就是在作答中,语言表述不准确,逻辑较混乱,回答不规范,回答不得要领。
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四、今后教学方向1. 以课本为主,重视落实基础知识。
无论什么类型的考试测评,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
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2. 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和图表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并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能力3. 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渗透。
初中历史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初中历史期中测试质量分析1. 引言本文旨在分析初中历史期中测试的质量,并提供相应的分析结果和建议。
2. 测试内容分析2.1 测试题型初中历史期中测试的题型多种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不同题型涵盖了各个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思维能力。
2.2 题目难度通过对历史期中测试的题目难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有一部分题目相对简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度适中和较难的题目,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能力提升。
2.3 题目质量根据测试的结果和学生反馈,我们对测试题目的质量进行了评估。
大部分题目准确无误,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然而也有少数题目在表达上存在一些模糊不清或歧义的问题,需要注意改进。
3. 成绩分析3.1 平均分分布通过统计学生的测试成绩,我们发现整体成绩分布呈现正态分布曲线,在平均分附近形成集中区域,表明测试的质量较为均衡。
3.2 各题分析对不同题目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某些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可能是因为该知识点授课不够充分或学生对该题目的理解存在问题。
建议加强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对难点的掌握。
4. 建议与改进4.1 题目设计综合分析测试题目的质量,建议在题目设计上加强,减少题目表达的模糊不清或歧义问题,确保题目能够准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4.2 教学内容根据成绩分析结果,针对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的表现较差,建议增加相关教学内容和练,帮助学生巩固薄弱知识,提高整体成绩。
5. 结论通过对初中历史期中测试的质量分析,可以看出测试内容多样化且覆盖面广,题目难度相对均衡。
然而在题目质量和成绩分布上仍存在一些改进空间。
通过加强题目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可以提高测试的效果和质量。
以上是对初中历史期中测试质量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说句实话,这是让我心痛的成绩,在平时的授课和复习过程中,感觉不是这样的。
我教八年级三个班的历史,学生人数113,平均成绩仅仅45.09,最高分107,这是我意想不到的,下面我就其中一个班的成绩为例,进行一下分析。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5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还有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我总结了以下两点:在授课过程中,要细致一些,我发现以前的授课有些粗糙,尤其是小字部分,没有引起相当的注意,而且这次出题覆盖面很广,涉及了课本的方方面面,稍有疏忽你就漏进去。
而且,在以后授课上要除去枝蔓,留主干,要精讲。
这次考试题目难度有些大,选择题还基本适合我现在的学生,但是大题做起来就不顺了。
如第36题(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2)新的社会力量寻找的“先进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最初在哪一运动中被介绍到中国?先驱者是谁?(3)如果给上述历史事件确定一个主题,你的答案是什么?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掌握第二单元的知识,但是就现在的时间和精力来讲,他们还不能从这样的整体高度来理解这些知识或者是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
我是这样理解这次考试的,希望各位历史老师多多指教。
一、试题分析本次试题考察的范围是中国古代史前三章的内容,题型与高考相符,题量适中,难易程度上中等偏难。
考察重点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同时也重视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能力的考察。
二、答题情况分析客观题答的较好,主观题反映的问题较大。
1、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不到位。
如选择题第一题中“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只知表面现象,不知内在的实质。
2、没有认真审题或审题不清。
如选择题第三题对墨子所说的话,不能很好的抓住关键词,审题不到位,所以出错很多。
3、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如32题不能把材料和书上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4、读图能力欠缺。
2016届八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景洪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2016届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八年级历史备考组2014. 11. 18 2016届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是2014—2015年度上学期进行到中段,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一次测试。
试题由备考组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按成绩高低安排考场,42人一个考场,单人单座,教室里的考场一位教师监考,行政楼报告厅四位教师监考,由任课教师刘景,实习教师王龙国、左应飞流水阅卷。
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难度程度为:基础题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选择题1、14、21、24题;非选择题26题的第二小题,28题的第一、三小题,29题的第三小题),难题占10%(选择题9、12题;非选择题27题第五小题,28题的第二、四小题)。
但此次考试的历史成绩不是很让人满意,现就本次阅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此次历史科目期中考试作简要分析。
一、数据统计本次期中考试参加考试人数为658人,缺考的有7人,最高分95分,最低分4分,全年级平均分为41.49分,及格人数为130人,及格率为19.878%,优秀率为4.281%。
各分数段人数如下:90-99分:7人;80-89分:21人;70-79分:35人; 60-69分:67人;50-59分:81人;40-49分:101人;30-39分:129人; 20-29分:117人;10-19分:86人;0-9分:10人。
二、试卷质量分析全卷总分100分,全卷总分100分,其中第一部分选择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主要考查八年级上册1—13课基础知识部分的掌握情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有4个小题,共50分,其中,第26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中国与列强签订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为重点,同时兼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共13分;第27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阶段,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的内容、口号和意义为考查的重点,共15分;第28题主要考查11课《北伐战争》的内容,以北伐战争的目的和国民革命的失败为考查重点,本题的难度较大,考查在基础知识上的延伸,共9分;第29题主要考查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内容,以红军长征的原因、结果、意义和遵义会议及其意义为考查的重点,兼有情感的升华——长征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共13分。
质量分析初二历史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内容:(一)试题分析;纵观整个试卷,此试卷覆盖面广,题型新颖,知识点面面俱到,符合新课标要求。
而且实用性强,能够理论联系实
际,是一套适用的试卷。
(二)学生方面:
1、成绩的统计(包括学生人数,平均分,优生人数,优生率,及格人
数,及格率,差生人数,差生率)
2、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答题情况看,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能够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
但从卷面上看灵活运用能力比较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较弱,需加强训练。
(三)教师方面:
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培优转差解决方案,教学整改措施。
针对卷面反映出问题,下一步在教学方面要夯实基础,培养优生,转化差生,以优带差,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要针对性辅导,争取全面提高。
(四)教师对试题的意见、建议、评价,学生答卷情况及学生答卷中出的问题,谈下一步教学工作的想法。
针对上述问题的具体改进措施:
每一次检测都会暴露出许多问题,下一步应该重点查缺补漏,强化基础及知识的灵活应用,加强答题方法及材料题的分析解答训练,争取全方位的提高,下一次取得满意的成绩。
期中抽测历史学科质量分析
期中抽测历史学科质量分析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这次抽测进度快、时间紧:周五通知“下周三考试”。
我们三天赶了四课内容,一天上六七节课,累得都快睡不着觉啦。
老教员经受了一次新挑战!下面我从试题特点、学生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三方面汇报:一、试题特点紧扣课标、导向性强。
试题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学科基本能力,引领初二历史教学为初三中考奠定基础。
二、学生存在问题首先,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
比如二单元近代化探索的阶级派别、特点、启示等。
虽然进行过梳理,但学生不能完整作答。
其次,巩固练习不到位。
如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孙中山提到的“破天荒之创举”、五四运动的彻底性、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开启性事件等易混易错点,大多数同学丢分,不能准确作答;年级前五十名的学生,选择题还错五个,丢十分。
三、改进措施回顾半个学期的教学,感觉有差距、有压力。
先说十月份月考,采用平山外国语学校试卷,站位比我们高,全是中考题型;再说这次抽测,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是第二,感觉到兄弟学校进步比我们快!今后,将继续扎扎实实做好五方面工作:1、超周备课。
围绕课标、三维目标解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提前形成教案,并根据学情适当调整。
2、集体研训,提高课堂效率,夯实基础。
通过说课,精炼课堂语言、优化教学环节、调整教学节奏,利用课堂时间调动学生理解掌握教材。
3、培优帮困。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批改、课前课后与学生交流等,传递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主动性,提高优秀率、合格率等。
4、复习归纳。
通过复习归纳梳理知识脉络,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认识等历史学科能力;精选习题,在限时练讲评当中培养学生审题、答题能力。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我们的工作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
经常坐、经常站,经常焦虑失眠,必须坚持锻炼才能保证工作效率。
心态好,健康地工作、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感谢领导提供的学习交流机会!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命题。
本次考试试卷由本校八年级历史备课组自主命题。
2.预期目标。
本次期中考试全年级预定平均分目标为70分,实际检测平均分为67.40分;
预定及格率:70%,实际及格率67.09%。
未达到预期目标。
3.试卷结构及能力考察。
总分100分。
其中客观题为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本部分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识记历史基本常识和理解历史基本概念的能力。
其中主观题部分4个小题,共50分。
主观题部分主要是材料分析题,共50分,主要考察学生识记、识图、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历史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力。
4.试题评价
①难易度适中。
试题难易度8:2:1,比较灵活。
②试题结构。
客观题和主观题所占比例为50:50,这一点符合重大考试的命题原则。
③考点分布。
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一、二、三单元共13课书的知识点,覆盖全面,突出了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及近几年统一考试的主要考点。
二、年级成绩基本情况
40分及以下41—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99 100
42 50 88 108 105 98 55 1
分数段人
数
7.68% 9.14% 16.09% 19.74% 19.2% 17.92% 10.05% 0.18% 该分数段
所占比率
实考人数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最低分最高分优秀人数优秀率546 67.40 367 67.09% 12 100 100 18.28%
三、试卷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考试改革后历史学科只占10分,历史课时减少,时间少而任务重;
2.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知识点的复习、巩固、训练不够,以致不会灵活运用;
3.对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思路及考试技巧的培养和强化不够;
4.平时的课堂练习不够,导致学生在做题时不能灵活运用,不会分析归纳;
5.对少数学困生的关注引导不够,导致他们不重视考试,做题态度不端正;
6.对课本基础知识强化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做主观题时仍然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四、试卷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多数学生基础较弱,表达能力不强,以至话也写不通顺,从而失分太多; 2.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不多,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部分学生平时不太重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以至考试成绩不太理想;
4.由于考试改革的影响,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太端正,胡乱作答;
5.学生错别字较多,导致被扣分;
6.学生不会用完整的话语回答问题,答题口语化。
六、改进措施
1.与学生谈话,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做好学法指导,强化基础知识,注重复习巩固和精讲多练;
3.继续坚持不懈的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4.重视每堂课40分钟的实效性,该掌握的尽量在课堂上复习巩固;
5. 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努力提升及格率;
6. 相互学习,不断探讨、研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
20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