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试题4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题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
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
”材料揭示了A.分封制的巩固 B.宗法制的影响 C.宰相制的实行 D.内朝制的推行2.秦皇、汉武、宋祖均被认为是比较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是因为他们都A.提高丞相地位B.重视儒家思想C.强化中央集权 D.大力发展工商业3.周礼规定,天子三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两架编钟两面摆置,大夫一架编钟一面摆置。
这表明西周时期A.分封制度瓦解 B.音乐教育普及C.冶铁技术发达 D.等级制度森严4.《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把民众分成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各自聚居在固定的区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 B.按职业来划分管理C.实行社会等级制度 D.实行郡县制5.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
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
其目的都是A.巩固中央集权 B.承认土地私有C.发展商品经济 D.抑制诸侯势力6.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由此可见这主要为了说明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7.东汉政论家仲长统在《昌言》中指出:“汉之初兴,分王子弟,委之以士民之命,假之以杀生之权。
”这一记载可以说明西汉初期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实现了选贤任能C.实行了分封制 D.强化了郡县制度8.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 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
”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 这里的“天下法”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9.(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试题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5、6、7、8、9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4永州一模)西周时期,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均制定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其主要目的在于( )A.扩展周的统治范围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C.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D.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解析:D “……规则和仪式……音乐”指的是礼乐制度,“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表明礼乐制度要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所形成的等级,D项正确。
A、B两项指分封制的目的;C项是宗法制的目的。
2.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解析:A 与晚辈相比,长辈住房拥有较大的进深和较高的台基,是因为在家族血缘关系中长辈地位高于晚辈,这一现象体现了浓厚的血缘等级色彩,是古代宗法制度在家庭关系中的反映,故A项正确。
传统家庭成员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故B项错误;四合院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代小农经济封闭性特点,但题干说的是四合院中家庭成员居住情况,C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家庭中的男女地位,故D项错误。
3.(2014开封二模)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解析:A 材料体现了鲁国国君朝贡“天下共主”周王的次数远远低于齐国、晋国,说明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故A项正确。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练习题及答案
20XX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练习题及答案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练习题。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XX年郑州一模)“单就宗教而言,周人还有一点与殷人大不同,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离,成为两个范畴的问题。
”这集中体现于西周实行的()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井田制解析:C殷人指商朝人,商朝以神权巩固王权,特别重视“神的世界”,周人实行宗法制,强调尊宗敬祖,特别重视“祖先的世界”。
2.(20XX年深圳一模)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1/ 16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解析:B从材料信息看,王国维认为,兄弟之间的血缘没有父子近,所以,兄弟之间不免有“争位之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多把位置传给儿子,而不是兄弟。
由此判断,这是关于宗法制的描述,故选B项。
3.(20XX年深圳调研)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
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形成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解析:C贾宝玉地位高是因为是正房所生,是嫡长子,贾环地位低是因为是妾室所生,是庶子。
这些特点符合宗法制的内容。
4.“在这样的时代……(国)王只是诸多政治实体的共主,或者说是联盟领袖。
”这一政治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宗法制度B.采取了分封制度C.实行了郡县制D.推行了郡国并行制解析:B从关键信息“政治实体的共主”可知选择B项,分封制2/ 16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D两项都不正确。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测试题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2.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3.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 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4.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5.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
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6.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
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B.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C.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7.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试题4 精品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
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A.血缘亲族关系B.古代的分封制度C.西周礼乐文明D.文字契约的承诺解析:刘邦建立西汉后,大封同姓王。
说明他看重血缘亲族关系。
答案:A2.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和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 A.御史大夫、知州B.刺史、通判C.刺史、知州D.御史大夫、通判解析:西汉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北宋时,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答案:B3.“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罢丞相”、“不许立丞相”,结合明朝废除丞相的史实,可以很自然地得出答案。
答案:C4.近年来,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若电视剧中出现下列剧情,你认为有违历史真实的是()①《汉武大帝》中汉武帝亲自指挥平定“七国之乱”②《隋唐英雄传》中,一读书人以科举成名,官至礼部侍郎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辅佐朝政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中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③中“内阁大学士”是明朝设立的;④中军机大臣是清雍正年间设立的。
所以①③④均不符合历史。
答案:C5.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真正的领袖”是因为()A.唐朝设政事堂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军机处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的领袖原来是由宰相担当的,皇帝能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过关检测:(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过关检测(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察举制解析:选A材料“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体现天子为诸侯之君主。
由此判断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为分封制,而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故B项错误,A 项正确。
郡县制和察举制分别出现在秦、汉两代,故C、D两项错误。
2.西晋初年,有大臣向司马炎建议:“今四海业已大定……宜开启土宇,使同姓必王,建久安于万代。
”该大臣主张实行()A.宗法制B.分封制C.行省制D.郡县制解析:选B题干信息“使同姓必王”即指分封同姓王,以此来维护皇权统治,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桐叶封弟,典出《吕氏春秋·览部》卷十八《审应览·重言》。
相传周成王和弟弟叔虞玩耍时用桐叶对弟弟说:“我把它封给你吧!”一旁的周公马上上前表示祝贺。
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
”周公说:“天子无戏言。
”于是成王把唐封给了弟弟叔虞。
这则故事讲的是() A.分封制B.世袭制C.君主专制D.禅让制解析:选A分封制是天子为巩固统治将土地分给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的一项政治制度。
题干中“成王把唐封给了弟弟叔虞”说明涉及的政治制度为分封制。
4.《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朝议裁决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解析:选B本题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反映了专制集权、独断专行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B项。
5.“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从而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试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说隋唐三省六部制度是古代中央官制的合理设计主要是指() A.增加宰相来分散相权B.分工合作来提高决策水平和行政效率C.三省牵制来防止腐败D.垂直管理来加强中央集权解析:三省六部制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减少决策失误。
答案:B2.史书载:“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
”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 A.中书门下枢密院B.三司枢密院C.中书门下三司D.枢密院参知政事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代进行了行政机构调整,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而枢密院掌管军事,符合材料中的“对持文武二柄”。
答案:A3.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首创于隋唐时期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朝三省的长官称计相D.元朝实行一相制解析:三省六部制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C项宋朝的三司的长官称计相,D项中元代实行的是一省制而非一相制,B项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符合史实。
答案:B清代公布殿试金榜4.右图诰示中获得进士出身金榜题名的人是通过什么途径() A.毛遂自荐B.立军功授爵C.凭才学科举获得功名D.出洋留学,功成名就解析: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语是“进士出身”,由此可知是科举制。
答案:C5.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
这一选官制度是() A.察举制B.征辟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解析: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将有才学、有名望的人吸收到政府中来,扩大统治基础,故选B项。
答案:B6.监察制度是古代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秦朝的太尉负责监察B.谏议制度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C.元代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D.三省六部制下负责监察的是门下省解析:A项中太尉负责军事,B项中谏议是对皇帝进行监督;C项中谏院出现于宋代。
答案:DB组(能力题)7.隋文帝以“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下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试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下列对于夏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建立于约公元前2180年②已经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③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政权④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是西周的周公执政时期,故包含④的选项均不正确。
答案:A2.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捕捉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如“武王”“克殷反商”“封”等,从而判断该事件应与西周有关,而西周与“封”有关的制度应是分封制。
答案:C3.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王位继承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周时已有,到秦朝时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应该理解为周朝的分封制就已经开始了集权的趋势,到秦朝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4.《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夏商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 A.礼仪B.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C.风俗D.贡赋解析:“礼”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主要指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答案:B5.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B.血缘关系C.信仰关系D.财产关系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等级制度。
答案:B6.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
“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B.唐朝C.北宋D.明朝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赵匡胤建立北宋,所以可以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北宋。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试题5 精品
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
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B.秦C.唐D.清解析: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地内享有征收赋税和任免官吏等权力,但诸侯必须为周天子提供军赋和力役。
答案:A2.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解析:“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反映的是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而推行郡县制。
正确答案为C。
答案:C3.在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18.30∶100。
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
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中表述最恰当的是() A.宗法制B.礼乐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答案:A4.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帝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题干中的“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体现了君主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中央集权思想,应选B。
最新高二复习必修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检测
高二复习必修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检测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中央集权B.官僚政治C.家国一体D.君主专制2、“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
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
”材料揭示了A.分封制的巩固B.宗法制的影响C.宰相制的实行D.内朝制的推行3、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B.树立专制权威C.制造暴政依据D.宣扬君权神授4、秦朝之后两千多年的王朝帝国,“历代都用秦政法”。
这里的“秦政法”是指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专制皇权D.焚书坑儒5、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6、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7、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
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A.注重依法治国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C.皇权不断加强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8、《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综合检测
第一单元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50分)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
请回答1~5题。
1、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展了西周的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
造成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B. 生产关系的发展C.诸侯地位的变化D.井田制的兴衰2、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3、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目的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②有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④宗法制有利于强化王权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4、关于西周宗法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B.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C.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D.确保内服与外服的严格界限5、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A.“周王----卿----诸侯-----士”的等级序列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C.“周王----诸侯----卿-----士”的等级序列D.“周王----诸侯-----士----卿”的等级序列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政权,它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请回答6~12题。
6、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称雄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7、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中央政府设丞相C.地方实行郡县制度D.皇权至高无上8、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 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 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9、秦汉时丞相职位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到了宋朝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评估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评估检测(含解析)岳麓版(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解析】选C。
战国时期的俸禄一般是给予官员一定数量的粮食,有时赏给部分货币、黄金,对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有限,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郡县制度并未确立,俸禄制度的实施也不是针对地方官员,故B项错误;从材料“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来看,俸禄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冲击了分封制下的贵族政治,促使其走向瓦解,故C项正确;俸禄制度并非选拔官吏制度,故D项错误。
2.(2015·北京西城区模拟)《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
蓟国都在蓟城,在今北京市区西南广安门一带,约公元前7世纪为燕国所并。
蓟国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 )A.定期朝见周天子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D.周天子承认蓟国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解析】选C。
分封制下各封国内的官员任免由诸侯国完成,而不是周王任免,故C项不正确,A、B、D均符合史实。
3.《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
”这一现象表明( )A.宗法制度趋向瓦解B.礼乐制度得以强化C.血缘纽带已被打破D.分封制度遭到挑战【解析】选D。
郑国是被周天子分封的国,应该对周天子履行一定的义务,“郑伯(即郑庄公)怨王”“周、郑交质”等说明了分封制度遭到挑战,故D正确。
4.(2015·保定摸底)鲁武公九年,鲁武公带着大儿子姬括、小儿子姬戏到镐京去朝拜周宣王。
周宣王很喜欢小儿子姬戏,就要鲁武公立姬戏为嗣君,做鲁武公的接班人。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测试卷--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作出的重大调整是()A.设立军机处B.设置枢密院C.实行一省制D.废除宰相制度2.《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使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
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军政B.民政C.行政D.财政3.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考试)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4.“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它”应该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内阁制5.《宋史纪事本末》卷2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
”这段材料表明宋代()A.实现了国家统一B.开始实行郡县制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6.下图是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
砖文“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A.是大一统的王朝B.没有自然灾害C.人民的生活富裕D.社会安定团结7.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A.禅让制B.礼乐制C.分封制D.宗法制8.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王国——帝国”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9.秦朝的“皇帝”与西周的“王”相比,最本质的不同点是()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B.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C.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代表10.《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测试题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答案:B解析:西周主要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 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 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答案:C解析: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葵丘会盟是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必然强调礼法,结合盟约内容,可得C项。
3、“大宗能帅小宗,小宗能帅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宗法制,宗法制的基本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周王正妻所生长子才能成为大宗,故①的说法错误,排除就可。
4、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 .幽王荒淫无道B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答案:C解析:读懂材料意思是解题关键。
从“周幽王大举烽火,诸侯悉至”可知周天子的权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
5、我国古代文献中有“百世不迁之宗”的说明,这是指A、大宗的嫡长子B、大宗的庶子C、小宗的长子D、小宗的次子答案:A解析:宗法规定“有百世不迁之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
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A.血缘亲族关系B.古代的分封制度
C.西周礼乐文明D.文字契约的承诺
解析:刘邦建立西汉后,大封同姓王。
说明他看重血缘亲族关系。
答案:A
2.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和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 A.御史大夫、知州B.刺史、通判
C.刺史、知州D.御史大夫、通判
解析:西汉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北宋时,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答案:B
3.“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A.唐朝B.北宋
C.明朝D.清朝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罢丞相”、“不许立丞相”,结合明朝废除丞相的史实,可以很自然地得出答案。
答案:C
4.近年来,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若电视剧中出现下列剧情,你认为有违历史真实的是()
①《汉武大帝》中汉武帝亲自指挥平定“七国之乱”②《隋唐英雄传》中,一读书人以科举成名,官至礼部侍郎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辅佐朝政
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①中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③中“内阁大学士”是明朝设立的;
④中军机大臣是清雍正年间设立的。
所以①③④均不符合历史。
答案:C
5.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真正的领袖”是因为
()
A.唐朝设政事堂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军机处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的领袖原来是由宰相担当的,皇帝能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
答案:C
6.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解析:“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指的是17、18世纪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置使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
答案:C
B组(能力题)
7.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B.中外朝制度
C.节度使制度D.郡县制
解析:关键在于理解“斑马式”的含义。
斑马身上的条纹是并行的,与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相似。
答案:A
8.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分封建国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D.监察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由“国小则亡邪心”可判断作者认为封国变小,实力减弱后就无法对抗中央,故应为推恩令。
答案:C
9.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
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C.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答案:C
10.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结合材料中“接折—见面—
述旨—过朱—交发”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答案:B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分)
(2)内阁首辅、军机大臣有时也被人称为“宰相”,你认为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说明理由。
(4分)
(3)相权的逐步削弱,以至最终废除说明了什么?(3分)
解析:第(1)问要注意从材料中寻找关键信息。
第(2)、(3)问要从加强君权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1)明初沿袭元制,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威胁。
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借口杀胡惟庸,废丞相制度。
(2)没有。
内阁首辅有票拟权但还要经过皇帝批红,军机大臣可参与军国大事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二者均不具备宰相的实权,只是充当“顾问”、“秘书”角色,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3)在皇权与相权矛盾斗争中,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并最终占据上风,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