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鲁迅《社戏》的“尺水兴波法” 精品
鲁迅《社戏》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找出文中具体事例,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鲁迅的《社戏》中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
试从文中找出具体事例,并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明确:景物描写例句: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这里从嗅觉、触觉、视觉角度写两岸的景物和月色,描绘了一幅水乡月夜美景图。
(这是从感官角度思考)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急切、激动的心情.(这是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思考)人物描写例句:①“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运用“点”“磕”“退后”“上前”这些动作描写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人物描写方法角度。
动作描写)②“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
’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通过对阿发的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善良淳朴、憨厚无私。
(人物描写方法角度。
语言,动作描写)记叙例段: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
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明确:本段表达方式是记叙,作用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原因、人物,背景,“乐土”二字还为下文做铺垫,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根据文段内容理解并结合全文内容思考,从表现手法角度“铺垫”作用思考)。
《社戏》教学反思
评价方式单一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我主要采用了书面测试的方式,这种 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缺乏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未能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影响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价标准模糊
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和具体,导致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受到影 响。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 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 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氛围
课堂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与 学生互动,鼓励他们提问 、发表观点,营造了积极 、活跃的课堂氛围。
情感交流
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我 注重情感表达,关心他们 的学习情况,以更好地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节奏把握
合理把握教学节奏,确保 学生在轻松、有序的氛围 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作业反馈
总结词
作业完成情况良好
详细描述
布置的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能够按 时完成,并且答案准确,反映出他们 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良好。
Part
05
教学效果反思
教学目标达成度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 社戏》的文学常识、生字词和主
要内容。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以及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知识目标的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背景和主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相关 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引导。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 力和写作能力等。具体表现在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分析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并能够模仿文章的语言风格进 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上善若水 大美之美——刍议《社戏》的艺术之美
小说 中对优 美的环境 的描写主要 表现 在三个 方面 , 一是前往赵庄看戏途中对优美 的自然环境 的
平桥村是“ 一个离海边 不远 , 极偏僻 的 , 临河的
小村庄” , 人们 “ 都种 田 , 打鱼 ” , “ 只有一家很 小的杂 货店 ” 。作 品中交代平桥村所在 的地理环境及人们
黑夜之中 、匆忙之中阿发也不一定就拿捏得准 , 但 是他 几乎不假 思索地 回答 , 决意偷 自家 的 , 完全是 出于 “ 诚意 ” “ 淳朴 ” 的本能。
( 二) 向善
船, 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总的说来 , 作 品中对 月夜出航 、 船头看戏 以及 月夜归航的环境的描 写侧重点有所不同 , 月夜出航 侧重表现 乡村的风物 之美 , 船头看戏侧重表现社戏 的梦幻之美 , 而 月夜归航侧重表现平桥村子弟 的性 情之美 。它们要表达 的“ 意” ” 就是 “ 我” 对社戏的热
的生活方式要表达的“ 意” 是什么呢?首先从地理位
描绘 , 这也是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刻意着力和着墨 的 地方 。在其笔下 , 江南水 乡充满了诗意之美 : 诗意般 的描写对象——豆麦 、 水草、 月色 、 连山; 诗意般 的 画面——淡淡 的乡村水墨画 ; 诗意般 的情感——陶 醉、 喜悦。二是对戏台的描绘 , 在 月色下 , 在灯光中 ,
中图分类号 : I 2 0 7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6 0 9 7 ( 2 0 1 4) 0 4 — 0 0 8 5 — 0 2
作者简介 : 倪晓俊 ( 1 9 7 4 一) , 江苏 海安人 , 本科学历 , 中学一级 教师 , 江苏省海安 县曲塘 中学附 属初级 中学 语文教师 。研 究方 向 : 初 中语文教学 。
高三语文作文记叙创新——尺水兴波,曲折有致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作文记叙创新——尺水兴波,曲折有致【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记叙创新——尺水兴波,曲折有致《诗林笑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户富贵人家给年逾古稀的老太太做寿,许多人题诗助兴。
清代著名大才子纪晓岚也兴致勃勃地举笔作诗,只见他首句写道:“这个婆娘不是人。
”落座闻之失色,这分明是骂人,哪里是祝寿之辞?但他却坦然自若地续上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人们不由转怒为喜,仙女下凡当然不是人了,把老太太恭维得喜笑颜开。
想不到第三句又是出言不逊:“儿孙个个都是贼。
”众人正要和他评理,他不慌不忙地写出第四句:“偷得蟠桃奉至亲。
”大家又只得改颜赞许。
这个故事是否可信,姑且不论,纪晓岚的这四句诗也并非出色,但在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大起大落,先抑后扬,曲折有致,变化多端,在相反相成中造成了波澜陡起的语势,深得记叙文“尺水兴波”的妙味。
【解题方法指导】所谓的“尺水兴波,是指在小小的篇幅之中也能掀起波澜。
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说的是文章要写得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有高有低,有紧有慢,似波浪一般富于变化。
这样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读起来历久不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打破章法的平淡,加强生动的叙述,使文章有波澜呢?一、倒叙法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用“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用最难忘怀的是父亲的“背影”,别开生面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绵绵情思。
然后再细腻地叙写父亲的“背影”,抒发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倒叙法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引发思考,形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二、插叙法鲁迅在《故乡》中插叙了对少年闰土和“豆腐西施”的描写,以形成与眼前的中年闰土和杨二嫂的鲜明对比,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人民日趋贫困的旧中国农村的黑暗的社会现实。
课文《社戏》解读
课文《社戏》解读课文《社戏》解读《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课文《社戏》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背景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浅层阅读现象,或是浮光掠影似的阅读;或是以多媒体视觉形象替代文本阅读;或是急于迁移、感悟。
在这种阅读活动中,学生既没有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没有与文本“视域融合”。
由于学生没有真正进入文本,其精神和个人感情始终游离于文本之外,因而无法真正进入丰富多彩、鲜活的文本世界,进而激活思维,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就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沉浸、体验、感悟、思辨的过程。
同时,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让学生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熏陶,从而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
《社戏》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作品,所叙之事是学生感兴趣的,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因此,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品读课文,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沉浸、体验、感悟、思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上都获得发展,这就是我在《社戏》一文教学中所努力追求的。
二、主题重视文本教学,找准切入点,让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凭借,教师要让文本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载体。
三、案例描述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让文本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载体。
以《社戏》为例谈文学作品的定篇教学
以《社戏》为例谈文学作品的定篇教学作者:胡俊国来源:《语文建设》2011年第06期一、关于“定篇”王荣生教授将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
定篇的特点是选取经典性的文本,让学生全面、彻底、深刻、清晰地理解作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意识和鉴赏美的能力,其功用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阅读经典就是让人见识一番经典,这是对定篇类选文教学最直白的表述,这也正是定篇和其他类型选文的根本区别:其他类型的选文多多少少都在于不同目的的“用”,如例文是用文本来学习语文知识,样本是用文本来学习语文学习的方法,用件则直接学习文本所讲的内容。
定篇类文本的教学中,文本本身就是教学目的,强调深刻地理解文本本身的意蕴。
一般来说,定篇类文本的教学要经过选取经典文本、对文本的典型美学表现进行鉴赏、通过相关阅读加以强化等n个层次和步骤。
首先是经典文本的选取。
就我国目前来说,这主要是教材层面研究的问题。
经典文本的选择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经典。
经典是指第一流的、优秀的、不朽的作品,经典往往代表了某一个文学时期的最高成就,并且是其他作品竞相效仿的对象、依据和目标。
如在我国现当代文学中有较高地位,且已形成定论的“鲁(迅)巴(金)茅(盾)”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应被视为经典而作为定篇来教。
二是选择什么样的经典。
相对第一个问题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经典的选择受到审美观、文学观、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学生理解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同为鲁迅名篇,《社戏》可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而《伤逝》由于表达的爱情主题过于沉重,则不太适合中学生学习。
另外,经典的地位虽然具有权威性和连续性,但美学标准的变迁也会导致经典的变迁。
如关汉卿在明代追求“整丽”风尚的语境下,仅被视为“可上可下之才”。
建国后,由于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盛行,则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窦娥冤》一直作为语文教材戏曲必选文本。
而在今天一些崇尚永厘之“情”的语文教材中,其地位已经岌岌可危,《窦娥冤》甚至被一些版本的语文教材删除。
【论文】社戏论文
【关键字】论文解读鲁迅《社戏》的永久魅力摘要《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静谧、安详的风景画,是远方悠扬的风笛。
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和孩子们一起偷自家罗汉豆吃的童年经历,向读者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孩子们的天真率直、活泼可爱得到了尽情的展现。
文章不仅饱含了鲁迅先生对童年趣事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封建时代儿童教育的关注。
小说整体突出一个字——“美”,清新的风景美,淳厚的人情美,曲折的叙事美,活泼的语言美,而这使《社戏》像白酒的甘烈经久不衰,牵住众多读者的童年情结。
关键词:社戏;童年趣事;回忆;美《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这部小说集为中国现代文学和革命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反映了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刻画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重压下逐渐破产的古老农村和市镇的不同阶级的人物心里面貌,是五四时代完全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的集中体现。
而《社戏》得以入选此集则更多的倾注了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的关怀。
小说《社戏》中描述更多的是童年趣事,在感觉上也是最易引起读者共鸣的,正所谓心理学上总结的:人生经验同感,即利用读者常会遇到的相似同类的人生经历,诱发读者一种“联想”,当这种“联想”引起读者“共鸣”时,在不知不觉中,读者就参加了一种创作活动,这种创作活动就是用自身的人生经历去补充和证实作家作品的可信性。
作家愈能调动读者积极参与作品的创造,就说明作家的作品已在更高层次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在这里,参与联想创造,与深刻理解和接受是同义的,成正比的。
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心灵相通”的“最良导体”就是“人生经验通感”。
当读者以这种“通感”参与创造时,他才觉得这位作家的作品是和谐而完美的,代表他说出了他自己想说的话。
童年值得每个人驻足回忆,捉鱼,踢毽子,跳马等,不知道这是多少成年人回忆起来乐不思疲的童年趣事。
它仿佛是成年人久违的故乡,劳累工作后温暖的港湾。
浅论《社戏》的艺术特色
浅论《社戏》的艺术特色《社戏》是中国作家鲁迅创作的一部小说,该小说通过描绘一桩离奇的凶杀案,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的黑暗面。
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浅论。
《社戏》以其犀利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其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
小说中的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明确的命运。
主人公梅白虎是一个憨厚但不服输的农民,他在深受压迫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对正义的追寻。
而冯家井是一个实际的小商人,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其他人。
通过这些不同的人物形象,鲁迅巧妙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小说《社戏》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对社会问题的直接而尖锐的批判。
小说中揭示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困、压迫、剥削等。
作者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在揭示社会问题的展现了人性的悲惨和丑恶。
梅白虎和谢德祥两人在面对社会的艰难和陷阱时,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和困境。
他们的悲惨命运,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集体命运。
通过这种揭示,鲁迅暗示了中国当时社会的困境和矛盾,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小说中的叙事手法和情节设置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
小说以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展开,以梅白虎的视角来描写故事。
作者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使读者更容易投入到故事中,与梅白虎一同感受他的苦难与无奈。
与此小说的情节设置紧凑而引人入胜。
从揭开一桩凶杀案开始,到最后揭示真相,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而流畅,读者会被带入悬疑而扑朔迷离的氛围之中。
小说《社戏》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对人性的思考与探索上。
在这部小说中,鲁迅通过塑造各个人物的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边界。
虽然梅白虎是一个普通农民,但他秉持着正义和良知,坚持追寻真相的信念。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冯家井这个小商人,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通过这样的对比,鲁迅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正义的呼唤。
《社戏》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具有多重的艺术特色。
无论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对叙事手法的运用,还是对人性的思考与探索,都展示了鲁迅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
《社戏》教学心得
《社戏》教学心得《社戏》教学心得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遵循了这些特点和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会提高。
下面结合《社戏》的教学谈谈这方面的体会:1、如何安排教学材料: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材。
这又包含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教材的取与舍,一个是选好切入点。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例子。
一篇教材可能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可以用来作为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因素,但这些因素是否作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就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取舍。
一般来说,一个单元有一个单元的教学目的,一篇课文有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一个班的学生有一个班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一个老师怎样选择教学内容,除了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外,还有老师的个人喜好和兴趣。
无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教材恰当取舍,突出重点,避免遍地开花,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社戏》包含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从字词到文学常识,从情节到主题,从景物描写到人物刻画,从语言品味到写法揣摩,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许多可以大讲特讲的东西。
如果要面面俱到,恐怕不是两三节课可以解决的。
我在设计《社戏》的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割爱,从内容入手,紧紧抓住“乐土”二字,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赏心悦目的“景色美”,趣味横生的“童趣美”,感人至深的“人性美”,并由此启发学生仔细揣摩品味课文语言锤炼的精确,修辞运用的贴切,景物描写的细腻。
整节课,都围绕这些中心问题展开,课堂教学内容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目的达到了。
选择好了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选准问题的切入点。
切入点要鲜明醒目,击中“要害”,让学生有“想头”。
我在设计《社戏》的切入点时,从文题入手,由看社戏时并不好看,而小说结尾却说“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引出矛盾,引起学生进入思考状态。
课堂教学也由此渐进状态。
2、如何 ___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关键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质疑。
鲁迅《社戏》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迅《社戏》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2.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
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分钟)被誉为民族文化瑰宝的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韵味,为百姓所喜爱。
今天我们学习的小说《社戏》,就是鲁迅先生记述童年看社戏的一段经历,文中说: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那么,是一场什么样的戏,让先生这样倾心呢让我们走进作品去看个究竟。
(背景音乐《唱脸谱》)二、预习抽测(9分钟)1.教师进行抽测。
附抽测题目⑴全文写了四件事,请问是哪四件事?请用各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件事。
⑵观看社戏这件事包含哪些情节?请也各用四个短语概括每一个情节。
⑶文章哪一句话评价了这场社戏?2.学生完成抽测,并交换批改。
3.学生齐读生字词。
、品读社戏(25分钟)1.教师导学文章题为《社戏》,文章的主要事件是观看社戏,文章中”我“评价: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学生朗读这句话两遍。
小组合作讨论: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分析一下,”我“看到的这场戏好在哪里?2.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准备1分钟,各组派出代表阐述自己小组的意见。
各组口头展示的之后,也派出一名学生黑板展示小组的意见和理由。
教师根据回答,引导学生发现: 戏并不好看。
3.教师导学:戏并不好看。
为什么"我“认为这场戏好呢?这场戏好在哪里?4.小组讨论2分钟,准备1分钟后进行阐述和展示。
教师根据回答,引导学生发现:戏好在人的身上。
5.教师导学:戏虽不好看,但是因为有了那么好的小伙伴,所以再难捱的社戏也变得好看。
你认为哪个小伙伴最好呢?为什么?6.小组讨论2分钟,准备1分钟后进行第三轮补充阐述和展示。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鲁迅《社戏》的“尺水兴波法”
浅谈鲁迅《社戏》的"尺水兴波法"平心而论,鲁迅的小说《社戏》并没有什么新颖、特别的内容,它叙述的无非是童年的"我"在外祖母家中同一群儿时的伙伴一起去看社戏,归途中偷吃罗汉豆的事,这些事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最平常不过了,可是作者把这些平常的事情却叙述得一波三折、饶有兴味,又韵味悠然,个中原因除了作者对童年乡村及儿时友谊的一往情深之外,更主要的是作者成功运用了于小题材之中见趣味的"尺水兴波法",这种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写作技法。
一、先声夺人法。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居要之片言往往成了文章的文眼,它提纲契领,统摄材料,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因而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小说开头介绍"我"的外祖母所在的平桥村人家不多,只有一家小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漫不经心,但却是小说的中枢神经,它为全文定下了一种眷恋、怀旧的感情基调,从此以下,作者就沉浸在甜美的回忆中,在如数家珍般的童年往事叙述中,让无限怀恋的感情如溪水般地汩汩流出,使往事不再的惆怅象淡雾一样轻轻浮在字里行间,并在不经意间感染了读者,抓住了读者的心。
二、层层铺垫法。
小说题为《社戏》,所叙的主要事件是赵庄看戏,但作者并未一开始就直奔社戏,而是用其他的事来进行铺垫:首先写我在平桥村受到特别的优待,接着写我在平桥村的快乐:最普遍的是捉蚯蚓,其次是放牛,这些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没有束缚压抑的自由状态下享受着童年的快乐和自然的陶冶,而这些还不是主要的,"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是到赵庄去看戏"文章至此才引出了正题,经过层层铺垫、步步烘托,赵庄看戏的情节就更调动了读者的期待心理,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换种方法教《社戏》
换种方法教《社戏》记得毕业之前,到一所中学实习,试讲的课文是鲁迅的《社戏》。
我按照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各种参考书上的提示,用了两节课时间搞字词教学、分段讲解、提炼中心、归纳特点等,直讲得口干舌燥。
去年,再一次捧起这篇小说,我有了新的想法,毕竟经过了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教学思路有了一些改变。
上课前一天,我布置了预习。
预习题很简单:把课文认真读两遍,查字典、扫清字词障碍;其次是读注解。
次日一走进教室,我发现课代表已经将课题及作者工工整整地板书好了,大家正在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
我说:“看样子大家非常喜欢这篇文章,那么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读后想到了什么?”孩子们稍加思索后纷纷举手,有的说小说里人好,有的说喜欢他们划船技术高,也有的说自己的经历和小说里的孩子相似……其中两个孩子的发言最有代表性。
第一个是男孩子,他讲自己偷人家葡萄被呵斥、被狗追咬的事。
他讲得很投入:“那时自己一定和《挖荠菜》里偷地主家玉米棒子的馋丫头一样,可是我想得还要多:如果户主逮到我送交到父母那里,肯定要受皮肉之苦;而且更令我懊恼的是,如果让学校知道,周一升国旗时,校长点名批评,说不定我还要亮相,班主任为此大约也要撤掉我班长的职务,同学们再也不选我当优秀少先队员了……脚步飞快,脑子里却闪出这么多念头。
等我确信没有人再追,便停下脚步,看看手里,只剩两颗葡萄,放进嘴里酸酸涩涩的,便委屈地哭了起来……”有的孩子向他提问:“你偷人家的东西,没有被抓住,还委屈什么?”“双喜他们偷豆和你偷葡萄有什么联系?”这个同学的回答令人吃惊,他说:“我虽没有被抓到,可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万一被逮到,我为那两颗葡萄付出的你们说我能不委屈吗?还有,双喜他们偷豆不能算偷,阿发在场。
大家是集体活动,就算有什么事,大家集体承担。
何况六一公公那么宽厚,不像我,一个人孤零零的。
不过,这件事也让我有了大的收获。
小学毕业考试,我将此事写进作文里,结果作文得了满分。
课文结尾有一句话:”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论文]社戏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
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
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普遍的目标内容之一。
课文《社戏》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
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1、知识目标: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3、情感目标: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在课文中,作者记叙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与前面对“豆”与“戏”的描写似乎有些矛盾,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手段1、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多媒体展示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一方面增强直观感,培养学生对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2、把播放课文录音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文录音把学生引进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接受美的熏陶。
五、教法、学法1、《社戏》虽然写的是童年趣事,而且主人公的年龄与初一学生大体相当,但毕竟年代久远,对于当代少年,尤其是城市少年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有隔膜,既容易理解,又会产生出许多奇怪的疑问来。
鲁迅《社戏》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迅《社戏》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鲁迅的短篇小说《社戏》,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的文学风格和创作主题;2.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3.探索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5.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和思想家,被誉为“白话文文学的奠基人”。
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文学成就和他对中国文学的重要贡献。
2. 小说简介简要介绍《社戏》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3. 小说分析分析小说的结构、语言运用和细节描写,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文学特点和风格。
4. 社会问题讨论通过小说中揭示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小说中描绘的社会环境和现象;•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小说中体现的人性和社会关系;•小说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5. 文学鉴赏指导学生通过分析鲁迅的表达手法、人物形象和语言运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选择以下写作题目进行思考和撰写文章:•以社会现象为背景,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人物的命运和遭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关系,写一篇评论文章。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师讲解:通过PPT演示、课堂讲解等形式,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以及《社戏》的内容和主题。
2.小组讨论:把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交流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小说。
3.课堂讲解:教师对小说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和其背后的社会问题。
4.个人写作:鼓励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教师的指导,独立进行写作训练,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见解。
四、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对鲁迅《社戏》的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可以使用以下评价方式:1.课堂参与评分: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质量。
理念助推行动戏豆参悟人情——我与学生学习《社戏》一课的点滴体会
理念助推行动戏豆参悟人情——我与学生学习《社戏》一课的点滴体会理念助推行动戏豆参悟人情——我与学生学习《社戏》一课的点滴体会哈工大附中高明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在充分尊重学习主体的兴趣,体验和感悟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人的潜质开发,这是现代教育的人本位的回归。
因此,每一位现代教育工作者无不在课堂教学中去探索新理念与学生知行的结合点。
为营建生动、活泼、和谐、有效的课堂环境,发展主体的思维能力而不懈耕耘。
课例研究就是实现理念与行动的高效整合,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无论从教育者的反思,还是主体的良性发展上都有其深远意义。
笔者认为,课例的研究应主要体现在下面的四个环节上:新理念的——师生学习行为的具体表现——教师的实践反思——反思后的调整下面,我仅从教授《社戏》一课为例,来谈一下不尽成熟的作法和体会。
《社戏》选自《呐喊》,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
时代久远,篇幅较长,一直以来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篇文章。
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我再次教授此文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如下的安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㈠理解小说的主题㈡体会小说刻画的人物形象㈢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②过程与方法解题明义——感知整体——质疑导引——交流提高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劳动人民身上善良淳朴、热情友爱的美好品质二、师生同步的学习过程鉴于学生心理年龄的特点和《社戏》情节内容的相对久远,我在教学中采用“先入为主”的办法,在解题中首先言明作者的写作意图:1、导入、解题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选自鲁迅先生《朝花夕拾》的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今天我们来学习选自其小说集《呐喊》的一篇文章——《社戏》。
请大家先看这句话: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接近。
(《集外集拾遗·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师:鲁迅虽然生长在城镇,但外祖母家在农村,因而他从小就同农民有密切的联系,受到农民的启发和教育。
高考语文写作课堂:写作知识的开发――以《社戏》为例
高考语文写作名师课堂:写作知识的开发――以《社戏》为例以《社戏》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写作的程序性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这次写作实践是结合本单元的仿写训练进行的。
近年来,对鲁迅先生的文字是越来越能嚼出它的好滋味了,但怎么让学生也能嚼出好滋味来,我认为仿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手段。
一、片段仿写我选取的是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
平常学生在叙事的过程中,心理描写极其简单,总是一语带过,他们不知道怎么样详尽细腻地写出自己的心理状态。
《社戏》中有两处心理描写非常出彩。
【片段一】①总之,是完了。
②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③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
④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
⑤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⑥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
⑦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
这一处主要写“我"因无法去看社戏而沮丧、难受的心情。
这处心理描写用了一百多字来渲染,它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我的经验是,要想让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得逐句分解,再提炼出角度或方法。
学生给每一句话标上序号后,我让他们思考每一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我"的心理的。
一番交流后,总结如下:①先慨叹一句,表达失望至极。
②再想象一幕,伙伴们看社戏的场景。
③两笔"我"的动作。
④母亲的反应。
⑤外祖母的反应。
⑥伙伴们的高兴谈论。
⑦我的反应和伙伴们对"我"的同情。
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出这一处心理描写的“心法":一句慨叹+一幕想象+两下动作+几人反应+一处对比【片段二】①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②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社戏》教学感悟:写景片段训练
《社戏》教学感悟:写景片段训练鲁迅《社戏》中的景物描写细腻逼真,形象生动。
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
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连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等,许多方面写得简洁干净,生动传神。
课堂教学中我专门就此设计了一节景物描写赏析课,把重点放在文章景物描写的手法分析上,带领孩子们总结常见的写景角度:①动静角度(动态、静态);②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③顺序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④视觉角度(俯视、仰视、远视、平视)等。
孩子们学有所悟,也要学有所得。
于是,便安排随堂演练,进行写景片段练习。
此时,孩子们会写了,有兴趣了,不乏有好文章的呈现。
例一:“馥郁的花香夹杂在柔和的春风中扑面而来,热烈的阳光吮吸着桃花,使房屋和草木都沉浸在粉色的季节。
太阳逐渐退隐在层层云朵间,逍失在远方的黑森林。
黄昏时刻,是最欢喜的。
因为热闹。
老人和小孩子们出家悠闲的散步,几个老顽童围在一起下橡棋,爱好广的还会打篮球,打乒乓球;几个不怕被打的熊孩子互相扔搓好的泥巴球。
或许是因为桃花也喜欢热闹吧?在这时刻开得愈发灿烂。
夕阳已落了山,天空由深蓝变黑,桃花由浅粉变暗,打眼望去,连绵的桃花树尤如一条条粉红粉红的丝带,为村庄增添些许生气。
此时,还会有些许悠闲的鸟儿低声歌唱,落在树梢,抚摸桃花。
微风习习,些许花瓣片片凋落,荡漾着满是回忆的尘土。
”例二:“两边的柳树和青草散发出清新的气味,夹杂在微风中扑面的吹来。
路上,经过的洒水车使地面湿漉漉的,柏油味混合着水气扑鼻而来。
抽出嫩芽的柳树,仿佛在歌唱似的,晃动着身子,远远地向车后跑去,但我却总以为车慢,可能是风儿停下了小跑的脚步,淑女起来了。
渐渐望见依稀的山,只能看到山腰,上面的尊容像被面纱遮住似的,朦朦胧胧,似真似幻,像娇羞的少女将面颊藏于团扇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鲁迅《社戏》的"尺水兴波法"
平心而论,鲁迅的小说《社戏》并没有什么新颖、特别的内容,它叙述的无非是童年的"我"在外祖母家中同一群儿时的伙伴一起去看社戏,归途中偷吃罗汉豆的事,这些事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最平常不过了,可是作者把这些平常的事情却叙述得一波三折、饶有兴味,又韵味悠然,个中原因除了作者对童年乡村及儿时友谊的一往情深之外,更主要的是作者成功运用了于小题材之中见趣味的"尺水兴波法",这种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写作技法。
一、先声夺人法。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居要之片言往往成了文章的文眼,它提纲契领,统摄材料,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因而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小说开头介绍"我"的外祖母所在的平桥村人家不多,只有一家小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漫不经心,但却是小说的中枢神经,它为全文定下了一种眷恋、怀旧的感情基调,从此以下,作者就沉浸在甜美的回忆中,在如数家珍般的童年往事叙述中,让无限怀恋的感情如溪水般地汩汩流出,使往事不再的惆怅象淡雾一样轻轻浮在字里行间,并在不经意间感染了读者,抓住了读者的心。
二、层层铺垫法。
小说题为《社戏》,所叙的主要事件是赵庄看戏,但作者并未一开始就直奔社戏,而是用其他的事来进行铺垫:首先写我在平桥村受到特别的优待,接着写我在平桥村的快乐:最普遍的是捉蚯蚓,其次是放牛,这些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没有束缚压抑的自由状态下享受着童年的快乐和自然的陶冶,而这些还不是主要的,"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是到赵庄去看戏"文章至此才引出了正题,经过层层铺垫、步步烘托,赵庄看戏的情节就更调动了读者的期待心理,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三、迂回曲折法。
就象黄河经历了九曲回肠的阻抑,才有了一泻千里的奔放,《社戏》也是这样。
几经铺垫烘托,引出了社戏,提起了读者的兴趣,下面就该去看戏了,可是,作者还没让"我 "和小朋友以及读者很顺当地就看到社戏,而是又设置了一些波折。
其中关键问题是没有船,这个问题又衍生出了一些家庭的矛盾:一边是"我"迫不及待的盼望,一边是外祖母絮絮叨叨的责怪,一边又是母亲的极力宽慰。
故事情节就在这样的迂回曲折中缓慢推进,而这些波折既是对"我"急迫心情的加温,又是对"我"去看社戏时极度兴奋愉快的蓄势,同时也为表现双喜等少年的聪明机灵提供了条件,正是在这样的窘境中,双喜出场解决了难题,于是就有了下文"直挂云帆济沧海"式的酣畅。
四、情景交融法。
找到了船,伙伴们架起了船,"飞一般地径向赵庄前进了",而"我的很重的心忽而变得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来的大",就象乐曲经过一番沉郁低沉之后,爆发出激昂欢快的旋律,这里,作者尽情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兴奋愉快的心情,为此,他用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的笔调描写了沿途的景物:这里有碧绿的麦田,有淡黑的连山,一路上,流水潺潺,一路上,欢声笑语,在朦胧的月光中,两岸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扑面而来,远处有渔火隐约闪烁,飘渺的乐声如烟似雾,此情此景,怎不令人陶醉,在这江南水乡月夜景色的描绘中融入了孩子们兴奋愉快的心情,创造出一种如诗如画、如梦似幻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也夯实了文章的主题。
五、出人意料法。
高明的小说家往往出乎读者的意料,在读者理所当然的地方却展现另一番景象,即使小说情节得以延续和发展,又使主题得到深化和升华。
《社戏》成功地运用了出人意料法,设置了许多读者没有意料到的情节:费了很大的周折弄到了船,怀着兴奋而又愉快的心情去看戏,但到场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好戏,不但双喜白日渲染的老生翻筋斗没有出现,连我期待的"蛇头精"和"跳老虎"也没有上演,最后我们只得骂着老旦回去,故事情节似乎在这里应该结束了,却不料在归途中碰上了罗汉豆。
于是我们就去偷摘罗汉豆,在这个过程中没想到双喜又那么大方,将我们请到自家的地里去摘豆。
煮着吃了一顿香喷喷的罗汉豆,我
们又怕"六一公公"找我们算帐就设计应付的办法,却不料第二天六一公公见到我们的时候却那么宽厚,不但送给母亲一些罗汉豆,还夸说"我"机灵聪明,这些情节都是读者所始料不及的,它不仅在情节发展中开辟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而且充分表现了童年伙伴们的纯真友谊和六一公公等老一辈农民的思想境界,为表现文章的主题继续加墨。
六、余音绕梁法。
小说的情节结束了,但是小说的结尾却余音缭缭,不绝如缕,"真的,一直带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简洁平淡的语言中包含着对童年的欢乐和纯真友情的眷恋以及往事不再的惆怅,这淡淡的一笔也轻轻撩拨起每一个读者心中的眷恋和惆怅,是的,岁月的河水何曾不带走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曾经有过的欢乐和甜美,令人思之凄哽,难以释怀。
正是以上这些小说技法的成功运用,才使短短的小说有了张力,一件普通的童年小事才显得得有情有味,不仅故事曲折生动,而且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它绘就了一副富有地域色彩的乡村图画,唱出了一曲深情而又绵藐的童年恋歌,如同微风掠过琴弦,它在我们的心中拂起普遍的共鸣,这种于方寸天地掀起波涛的"尺水兴波法"是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