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马援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全
六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备课第三单元名胜佳境第一课蓬莱仙境教学目标:1、了解蓬莱仙境的美丽。
2、了解有关蓬莱仙境的诗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介绍蓬莱仙境。
2、学习“诗画揽胜”板块。
(1)学习苏轼的《登州海市并序》(2)理解《登州海市并序》的含义3、学习“温馨点击”板块。
了解苏轼。
4、学习“活动广角”板块。
学写描写蓬莱景色的小文章。
开一个八仙过海的故事会搜集描述蓬莱景色的诗文。
5、学习“成长阶梯”板块。
6、教师总结。
第二课蒲松龄故居教学目标:1、了解蒲松龄故居的美丽。
2、了解有蒲松龄故居的诗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2、导入新课:介绍蒲松龄。
2、学习“诗画揽胜”板块。
(1)学习蒲松龄的《聊斋》,碑文《柳全蒲先生墓表》。
(2)理解《柳全蒲先生墓表》的含义3、学习“温馨点击”板块。
了解《聊斋》的主题歌。
4、学习“活动广角”板块。
读一读《聊斋志异》开一个聊斋故事会5、学习“成长阶梯”板块。
6、教师总结。
第三单元艺术乐园第一课趣味诗歌藏头诗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类别。
2、了解有关趣味诗歌,培养学生关注诗歌、热爱诗歌的情感。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介绍趣味诗歌。
2、学习“艺海拾贝”板块。
(1)学习藏头诗(2)理解诗的含义3、学习“温馨点击”板块。
了解藏头诗《平湖秋月》。
4、学习“活动广角”板块。
用山水画表现藏头诗《平湖秋月》5、学习“成长阶梯”板块。
6、教师总结。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本册基本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2.能够尝试表达自己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3.了解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文化名胜、重大的科技发明等,并能熟练诵读相关作品。
第6课传统文化
第6课、马援一、教学目标1、了解马援的生平事迹,学习课文。
2、如何对待长辈的教导。
3、背诵课文的重点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并会运用重点句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具准备马援的资料准备四、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的历史名人,今天我们一起在来学习一位历史名人,他是军事家,但也是文学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东汉,看看这位历史名人。
自学历史名人简介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
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马援大半生都在安边战事中度过,最后为国尽忠,殒命疆场,实现了他“马革裹尸,不死床箦”的志愿。
我们了解了他的生平,我们更要知道他在文学中有什么贡献,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并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刚才老师读了,你有哪些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小组合作读顺课文。
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师巡视加以知道,让学生每个同学都认识这些字。
我们一起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读练加以纠(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刚才咱们已经把课文读懂,读熟练了,那么你从中学习到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除了课本中你知道的,课下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呢?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交流一下吧。
我们在成长,所以我们的长辈在时刻指导我们做一位合格的孩子,学生,你的长辈是怎样来教导你的,你是如何对待长辈的教导的,请同学们说出你的想法与做法。
总结全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今后你将怎样做?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4课(秦兵马俑)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中出现的说明方法。
3.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及其描写的说明方法。
2.阅读课文,想象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神态,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谈谈你所知道的被称为历史文物的遗迹有哪些?(ppt展示)2.师生交流反馈,那你们知不知道秦兵马俑?引出课题。
3.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使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新的了解和评价,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世界第八大奇迹”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了兵马俑的代名词,每年都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4.齐读课题。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看一看吧!二、引导探究。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1)出示自学生字词。
学生根据拼音齐读、组词。
(ppt展示)(2)初读课文,标出小节。
学生反馈答案,老师点评。
全文共11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难理解的词语。
(4)分组交流反馈。
(5)ppt展示重点词语与词语解释。
三、再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是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ppt展示)(1)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板书)(2)第三自然段(3)过渡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给课文分部分,概括分段内容。
(ppt展示)第一部分(1)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出土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2)写秦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
第三部分(3—10)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部分(11)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势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展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庞大的数字,让我们从直觉上体会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传统文化之 马援课件
• ⑦刻鹄(hu)不成尚类鹜:刻,雕刻。鹄,天鹅。 类,像、似。鹜,野鸭。这句话的意思是:刻天 鹅不像,但还像只野鸭。比喻虽然仿效不十分逼 真,但还有些近似。后来这句话演化为成语“刻 鹄类鹜”。 • ⑧画虎不成反类狗:没有画虎的本领,却要画虎, 结果把虎画的像狗一样。比喻好高骛远,达不到 目的,被人作为笑柄。后来把这句话演化为成语 “画虎类狗”。
我爱护他,敬重他,但 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 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 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 谦虚的人。就所谓‚刻 鹄不成,尚类鹜‛。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 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 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就 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 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ru)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 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ru)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 ‘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 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①龙伯高;名述,京兆(zhao)(今陕西西安)人, 时为山都长。 ②‚口无择言‛三句:对龙伯高的‚敦厚周慎‛ 作了具体说明。 ③曹:辈。汝(ru)曹:你们。 ④杜季良:名保,京兆(zhao)人,时为越骑司马。 ⑤清浊无所失:指各色人等都有所交往。 ⑥谨敕(chi) :谨慎自律。敕:通‚饬‛(chi), 谨慎之意。
《诫兄子严,敦书》(节选)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 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ru)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ru)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 ‘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 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以“一山一水一圣人”为代表的齐鲁文化最为突出,发源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基石。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文化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材分析:包含“经典驿站”、“人物长廊”、“名胜佳境”和“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知情。
人物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
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名胜佳境展现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
了解山水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材基本表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文经典中的精华部分)、“人物剪影”(通过原点白描引出所要介绍的名人志士)、“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目标)、“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成长阶梯”(为学生提供一个总结评价、积累沉淀的空间)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将经典回放中的优秀国学篇目进行背诵。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将学到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六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六年级传统文化备课早春园小学李云霞全册备课1.指导思想: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应把传统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通过本学期《传统文化》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对《论语》、《大学》等的内容有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初步的背诵基础,让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浓郁的兴趣。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我班共有学生59人,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对中国的经典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3.学期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2)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3)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诗词的写作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活动。
(4)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5)养成良好品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4.教材分析: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经典驿站”“艺术乐园”两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谅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关于课文秦兵马俑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了解秦兵马俑的形象特点。
(2)运用想象力,模拟秦兵马俑的历史场景。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索未知的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秦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的阐述。
(2)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秦兵马俑的了解。
(3)教师简要介绍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查找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秦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模拟秦兵马俑的历史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5.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展示他们对秦兵马俑的理解和想象。
(3)引导学生课后深入了解秦兵马俑,进行拓展学习。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复述秦兵马俑的历史场景。
3. 深入了解秦兵马俑,下节课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营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包含了“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和“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其中“经典驿站”是让学生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名人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名胜佳境”展现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艺术乐园”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学期学习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前两课(即第六课马援和第七课诸葛亮)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引领学生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圣水、品味艺术之乐,从而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2.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3.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实践过程中,发现、发展自己的个性,并结合情境,通过发现问题、思考尝试、交流探讨等自主探究学习过程,诱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和初步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学习、感悟和积淀,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认知、情感基础,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年级传统文化
六年级传统文化第一课《论语》八则教学内容《论语》八则教学目标通过论语的学习,养成“君子”的品德教学重、难点理解文意,诵读识记积累课前准备课件资料一、初读感知1、诵读《论语》八则2、背景资料!《论语》《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
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孔子生平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
孔子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1999年10月9日召开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大会。
二、文本解读1、好:爱好2、乐:以此为乐3、识:牢记,潜心思考,加以辨别,存之于心4、》5、敏:努力6、恐:害怕7、盖:或许,大概8、作:创作三、解释原文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意:孔子说:“对于学问道行,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根据重点字的意思,解释论语原文四、\五、诵读体会1、大家明白了《论语》八则中的内容和含义,能试着背诵和体会吗2、学生诵读体会3、你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六、结合实际提升品德1、通过学习《论语》八则,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2、积累其他中《论语》的名言警句(板书设计《论语》八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教学反思\]六年级传统文化第二课《大学》教学内容《大学》教学目标明白“修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理解《大学》中“格物”“致知”的内涵教学重、难点理解《大学》中“格物”“致知”的内涵课前准备课件资料一、初读文章1、诵读原文2、,3、背景资料《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山教版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论语》(八则)教学目标;1、简单的了解《论语》及相关知识2、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
3、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4、能学有所得,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启发。
教学重难点:能学有所得,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启发。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了解《论语》七、活动广角:1、背诵课文 2、谈谈你对那段话感受最深。
八、成长阶梯:1、说说你的收获 2、除了课文的选文,你还知道那些《论语》的警句?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反思:教学目标:1、简单的了解《大学》及相关知识2、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
3、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4、理解“慎独”的含义并能付诸实践。
教学重难点:理解“慎独”的含义并能付诸实践。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默读课本5—7页原文和文意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通过写字教学,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有效进行书面交流,并对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选用的是《写字同步教材》(硬笔)这套教材注重基础,配合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循序渐进,实用性较强,十分适合该年级学生使用。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接受能力较强,通过集体演示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四、教学目的:1、继续规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达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抓住一切机会,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
五、教学重点:1、掌握汉字的框架结构和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框架结构、偏旁部首。
2、对小学生写字提出要求即:规范、端正、整洁3、强化学生练习,要求学生做作业要和练字一样认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教学措施:1、规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教师要对学生写字做好认真的指导。
3、与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做好表率,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一、教材分析: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六年级学习第六册。
本学年学习第六册。
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
共分为13课。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1、喜欢经典__,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秦兵马俑》交流课教案
《秦兵马俑》交流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秦兵马俑的价值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中体验秦兵马俑的魅力。
难点:1. 秦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的深入理解。
2. 学生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收集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准备实践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学生准备:1. 预习秦兵马俑的相关知识。
2. 准备好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激发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查找资料,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3. 课堂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秦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可以是制作秦兵马俑的手工艺品,或模拟考古发掘过程。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能力。
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得到了增强。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秦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的讲解还需更加详细和深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课时: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与艺术特点1. 历史背景:秦朝的统一与秦始皇的陵墓建造。
2. 艺术特点:兵马俑的制作工艺、造型风格与象征意义。
第8课志不可夺(教案)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
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
丈夫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教学反思:
教师:这里“赡”字表示富足、足够的意思,请你同桌互相说一说对这段话的理解吧!
师生交流,说文意:志向是学习的主要方面,资质是学习的次要方面。求学的人不担心才学不够,而怕志向没有确立。
(4)丈夫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
师生交流,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大丈夫立志,处境越艰难,志向越坚定;人越老,志向越高远。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本学期
总第8课时
本单元
第1课时
授课
日期
月 日
备课教师
课 题
志不可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生会诵读名言,并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明白志不可夺的道理。
2.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增强学生的爱国目标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3.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难点: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制作书签的卡纸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引言:一个人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才有可能去为之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具有坚定志向和远大抱负的人。“有志者,事竟成。”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朝着正确的方向,脚踏实地地努力向前!引出课题:志不可夺。
二、讲授新课
1.朗读名言,理解含义。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教师:“三军”指的什么?“匹夫”呢?
生:三军指军队,匹夫指的普通人。
启发:你熟悉这段话吗?知道它的意思吗?
《马援》预习学案.doc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预习学案《后汉书》【原文】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选自《后汉书》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jin】结堵[li L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du]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chi】之士,所谓,刻鹄【hu]不成尚类鹫【w。
】,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讥议:讥讽,谈论。
通轻侠客:通,交往;轻,轻佻;与侠士轻佻之人交好。
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
汝曹:你等,尔辈。
是非:评论、褒贬。
正法:正当的法制。
大恶:深恶痛绝。
施衿结缰,申父母之戒:衿:佩带。
缰:佩巾。
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
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
”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龙伯高敦厚周慎: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龙伯高:东汉名士,史书上记载其“"在郡四年, 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
周慎:周密,谨慎。
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为所言皆善。
择:通“歹睾(d。
)”,败坏。
杜季良:杜季良,东汉时期人,官至越骑司马。
清浊无所失:意为什么人都结交。
数郡毕至:很多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
谨敕:谨敕:谨慎。
鹄:天鹅。
鹫:野鸭子。
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
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
下车:指官员初到任。
切齿:表示痛恨。
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马援优秀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马援字文渊,是扶风茂陵人。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去 世,年轻时有大志向。后来他做了郡督邮,押送囚 犯到司命府,因犯有大罪,马援可怜他而放跑了他, 于是自己也逃到北地。适逢大赦,于是他留在北地 放牧,有很多宾客归附于他。游历陇汉之间,他常 对宾客说:“大丈夫立志,应当在穷困时更加坚定、 年老时更加壮烈。”于是住在当地种地放牧,到了 有牛马羊几千头,谷物几万斛。不久他感叹道: “凡是经营获取财产的,贵在能施舍赈济别人,否 则仅是守财奴罢了。”于是他将财产全部分给兄弟 和朋友。世祖即位之后,公孙述在蜀地称帝。
• 建武四年冬天,马接到洛阳,见到世祖说:“天下 动荡,盗用皇帝称号的人不可胜数。今天见到陛下 您,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与高祖一样,才知道帝 王自然有真的。”皇帝很赞赏他。建武十一年,朝 廷大臣认为金城破羌的西边,路途遥远,有很多贼 寇,商议想放弃它。马援上书说,破羌以西城池大 多完整牢固,容易据守;那里土地肥沃,便于灌溉。 如果让羌人住在湟中,他们会为害不休,所以破羌 以西不能放弃。世祖认为他说得对,于是下诏武威 太守,令他让客居武威的金城人回去。
【答案】(1)(马援)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犯有大罪, 马援可怜他而放跑了他,于是自己也逃到北地。 (2)皇帝可怜他年纪大,没有答应他。马援扶着马鞍 左右看看,来表示(自己)还可以任用。
【答案】①公孙述重排场,贪慕虚荣;②公孙述目光 短浅,不重人才(或胸襟狭小,不分轻重);:③汉世 祖宽宏大度,有高祖之风。(每点1分)
• 马原先与公孙述同乡,相处很好,认为自己去到蜀 地之后他们应当和平时一样握手谈欢,而公孙述大 列警卫,来领马援进去,见面礼仪结束,让他出来 去宾馆,又替马援做白棉纱布单衣,在宗庙中会集 百官,设老朋友的位置。依礼招待官员很丰盛,要 给马援封侯,授予大将军职位。马援的宾客都乐意 留下,马援晓瑜他们说:“天下胜负未定,公孙述 不吐出正嚼着的食物跑着迎接贤人,和他们谋划成 败,反而修饰仪表穿着,像木偶一样,此人怎么能 长久留住天下贤人呢?”于是辞行回去。
高中语文 第12课《失街亭》教案 粤教版必修4
失街亭教学目标:分析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一、导语历史上的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它是诸葛亮率军初出祁山,攻打魏国的咽喉要道,成为蜀魏两军必争之地。
蜀军一路上士气高昂,接连获胜,不料,在战局的关键时刻,街亭一战,失去进取中原的据点和有利形势,导致了诸葛亮初出祁山的全局失败。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街亭”。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三绝”形象,即“奸绝”曹操,集中了封建统治阶级所有的恶德、残暴和奸诈的紧密结合,构成了千古奸雄的独特性格;“义绝”关羽,义和勇是他最突出的特征,这两者都走向极端,因而带来刚愎骄矜和以死度公的缺陷;“智绝”诸葛亮,既是智慧的化身,又是道德上的典范,特别是那忠贞的品德更为感人。
诸葛亮一向神机妙算,常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这次为什么失掉了如此重要的街亭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复述情节孔明点将:司马懿、张邰挥师西进,诸葛亮料其必取街亭。
参军马谡愿前往防守,并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令王平协助防守绘制“图本”;又唤高翔“屯兵”街亭东北之列柳城,以作策应;再派魏延屯扎街亭之后。
遂令赵云、邓芝出箕谷为疑兵,自统大军以姜维为先锋取眉城。
马谡拒谏:马谡“屯兵山上”,王平规劝,马谡不听,二将分兵。
双方激战,蜀失街亭:司马懿围困街亭,断绝汲水道路,放火烧山,蜀兵不战自乱,马谡冲出重围,魏延来救,陷入包围之后,王平来救,魏王二人回寨不成,来投高翔。
三将谋复夺街亭,连连中计,迫不得已,退守阳平关。
布置退兵,挥泪执法:诸葛亮闻街亭、列柳城俱失,跌足长叹,布置撤军。
回汉中后,赞赏赵云,挥泪斩马谡。
三、疑难指津本文的情节错综复杂,而作者把它写得紧然有序,试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得脉络分明而又结构紧凑?节选部分人物众多,矛盾复杂。
有蜀魏之间的矛盾。
在蜀汉内部,有诸葛亮和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和朝廷、朝廷和孟达间的矛盾。
传统文化,安全教育教案
第1课《论语》(八则)总第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一、经典回放: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教学过程: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3页七、活动广角:第4页八、成长阶梯: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后札记:第2课《大学》(二则)总第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一、经典回放:默读课本5—7页原文和文意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8页六、活动广角:第8—9页七、成长阶梯:第10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一、人物剪影:
默读课本32—33页原文和注释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课题
马援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完成对马援的了解。
2.通过对《诫兄子严敦书》选文的学习,让学生在结合图片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通过朗读感悟马援劝诫侄子的深意。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马援劝诫侄子的深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五、温馨点击:第34页六、活动广角:第34、35页
七、成长阶梯:第35页
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
反思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合理筛选运用资料的能力较弱,要加强指导。
马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