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后出塞·古人重守边翻译赏析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简介《出塞》,王昌龄的名篇,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被誉为“唐绝第一”,“唐绝压卷之作”。
诗人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
这首诗视野开阔。
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
空间横跨万里。
气象苍凉雄浑。
诗中感悟到诗人对于时空永恒,人生短暂,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慨叹;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蕴含着诗人的深沉痛诉: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
翻译/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1、沈德潜《《说诗晬语》》: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3、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赏析/鉴赏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诗从写景入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
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后出塞五首 五言古诗
后出塞五首五言古诗杜甫《后出塞五首》杜甫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幕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装马鞭,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遮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以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何足论!跃马二十年,恐孤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兼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免脱,穷老无儿孙。
组诗《后出塞》共五首,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四月。
是《前出塞》的姐妹篇。
组诗艺术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生活,显示出诗人的政治敏感性。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名怀着功名万里、雄心勃勃的军士,他为立功封爵而入伍赴边,由于在蓟门军中察觉了“主将”(指安禄山)图谋不轨的动机,想到自己“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本为效忠国家而来,怎料竟上了“贼船”,“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于是,为躲避叛逆“恶名”,而逃之夭夭了。
全组诗叙述了这个军士从辞家赴边到归来的整个过程,结构严密,次序井然。
清仇兆鳌简析这五首诗为:第一首“记应募之事”,第二首“记途中之事”,第三首“讥边将生事”,第四首“刺将骄欲叛”,第五首“褒军士之不从逆者”。
第二首中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和“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两联,是描写军中生活的千古名句。
诗篇是作者创作高峰前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杜甫《后出塞五首》原文及赏析
后出塞五首[唐] 杜甫其一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其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其三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其四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其五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作品赏析《后出塞五首》叙写一个军士脱身归来的经历,通过他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组诗主人公是募兵制下的一个应募者形象。
他是一无牵挂的汉子,乐意当兵吃粮。
诗中提到相赠吴钩的“少年”,当属唐诗中常常写到的少年游侠一类人物。
物以类聚,此诗主人公也应是这一类人物。
组诗第一首系主人公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叙赴军途中情事,写初次宿营时的所见所感;第三首是诗人的议论;第四首揭露朝廷对安禄山的骄纵以致养虎贻患;第五首写军士逃离军旅的经过,以及之所以要脱离叛军的考虑。
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一度怀着功名万里雄心的军士后来逃归,其逃离的动机,诗中说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蓟门军中看到“主将”(当指安禄山)日益骄横、目中无君,而朝廷一味姑息养奸“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自己本为效忠国家而来(“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却上了“贼船”,“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后出塞
后出塞
唐杜甫
其一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其二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其三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其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其五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后出塞五首》诗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后出塞五首》诗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后出塞五首》是由杜甫所创作的,诗中主人公正是募兵制下一个应募兵的典型形象。
他既有应募兵通常有的贪功恋战心理,又有国家民族观念。
小编精选了一些《后出塞五首》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后出塞五首》唐朝:杜甫其一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其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其三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其四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其五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后出塞五首》古诗简介《后出塞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这五首诗以一位军士的口吻,诉说他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第一首,从军者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接上叙述在路上的情事;第三首,写军士到蓟门军中之后所起的反感;第四首,进一步揭发蓟门主将的骄横,已到了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地步;第五首,军士诉说脱身经过,以及到老孤独的情景。
全诗艺术地再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
《后出塞五首》翻译/译文男子汉生在这个世上,就是要在壮年的候实现自己的报负。
应当征战边疆,怎么可以守着自己出生的地方呆一辈子呢?国家招用我们的时候远赴蓟门,大军就要走了不可以因为自己而留下。
杜甫的后出塞其二翻译鉴赏
杜甫的后出塞其二翻译鉴赏杜甫的后出塞其二翻译鉴赏杜甫的《后出塞》共计五首,此为组诗的第二首。
本诗以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的口吻,叙述了出征关塞的部伍生活情景。
下面是杜甫的后出塞其二翻译鉴赏,欢迎参考阅读!《后出塞(其二)》原文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后出塞(其二)》鉴赏“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首句交待入伍的时间、地点,次句点明出征的去向。
东门营,当指设在洛阳城东门附近的军营。
河阳桥,横跨黄河的浮桥,在河南孟县,是当时由洛阳去河北的交通要道。
早晨到军营报到,傍晚就随队向边关开拔了。
一“朝”一“暮”,显示出军旅生活中特有的紧张多变的气氛。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已经写到了边地傍晚行军的情景。
“落日”是接第二句的“暮”字而来,显出时间上的紧凑;然而这两句明明写的是边地之景,《诗经·小雅·车攻》就有“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句。
从河阳桥到此,当然不可能瞬息即到,但诗人故意作这样的承接,越发显出部队行进的迅疾。
落日西照,将旗猎猎,战马长鸣,朔风萧萧。
夕阳与战旗相辉映,风声与马嘶相交织,这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暮野行军图。
表现出一种凛然庄严的行军场面。
其中“马鸣风萧萧”一句的“风”字尤妙,一字之加,“觉全局都动,飒然有关塞之气”。
天色已暮,落日西沉,自然该是宿营的时候了,“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两句便描写了沙地宿营的图景:在平坦的`沙地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成千上万个帐幕,那些行伍中的首领,正在各自招集自己属下的士卒。
这里,不仅展示出千军万马的壮阔气势,而且显见这支部队的整备有素。
入夜后,沙地上的军营又呈现出另一派景象和气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描画了一幅形象的月夜宿营图:一轮明月高悬中天,因军令森严,万幕无声,荒漠的边地显得那么沉寂。
忽而,数声悲咽的笳声(静营之号)划破夜空,使出征的战士肃然而生凄惨之感。
诗词赏析: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意思
诗词赏析: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意思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意思夕阳晚霞照在军营的大旗上,战马也伴着萧萧的北风不停地嘶鸣。
《后出塞》其二杜甫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赏析《后出塞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这五首诗以一位军士的口吻,诉说他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第一首,从军者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接上叙述在路上的情事;第三首,写军士到蓟门军中之后所起的反感;第四首,进一步揭发蓟门主将的骄横,已到了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地步;第五首,军士诉说脱身经过,以及到老孤独的情景。
全诗艺术地再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
《后出塞》组诗叙写开元天宝年间一位军士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自开元中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农分离,出现了职业兵。
德宗时李泌论募兵制是祸乱的根源,说这种应募的兵士,既非土著,又无宗族,重赏赐而轻生。
《后出塞》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应募者形象。
一无牵挂的汉子,乐意当兵吃粮。
诗中提到相赠吴钩的“少年”,当属唐诗中常常写到的少年游侠一类人物。
物以类聚,此诗主人公也应是这一类人物。
组诗第一首系主人公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叙赴军途中情事,尚归美主将;第三首是诗人的议论;第四首则揭露蓟门主将的骄横;第五首则写逃离军旅的经过。
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对此诗的赏析,便应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
一度怀着功名万里雄心的军士后来逃归,其逃离的动机,诗中说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蓟门军中看到“主将”(当指安禄山)日益骄横、目中无君,而朝廷一味姑息养奸“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自己本为效忠国家而来(“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却上了“贼船”,“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后出塞其二》翻译赏析
《后出塞五首其二》翻译赏析《后出塞五首其二》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前言】《后出塞五首其一》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这五首诗以一位军士的口吻,诉说他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酿乱期”的历史真实。
第二首,接上叙述在路上的情事;第三首,写军士到蓟门军中之后所起的反感;第四首,进一步揭发蓟门主将的骄横,已到了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地步;第五首,军士诉说脱身经过,以及到老孤独的情景。
全诗艺术地再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
【注释】[9]洛阳东面门有“上东门”,军营在东门,故曰“东门营”。
由洛阳往蓟门,须出东门。
这句点清徵兵的地方。
[10]河阳桥在河南孟津县,是黄河上的浮桥,晋杜预所造,为通河北的要津。
[11]大旗,大将所用的红旗。
《通典》卷一百四十八:“陈(阵)将门旗,各任所色,不得以红,恐乱大将。
”这两句也是杜甫的名句,因为抓住了事物的特徵,故能集中地表现出那千军万马的壮阔军容,下句化用《诗经》的“萧萧马鸣”,加一“风”字,觉全局部动,飒然有关塞之。
[12]幕,帐幕。
列,是整齐的排列着。
这些帐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离。
[13]因为要宿营,所以各自集合各自的部队。
[14]因军今森严,故万幕无声,只见明月高挂无中。
上句也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的。
[15]悲笳,静营之号,军令既严,笳声复悲,故惨不骄。
[16]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
“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翻译】清晨,我到东门营报到,傍晚,就开拔到了河阳桥上。
晚霞映照迎风招展的军旗,战马与萧萧朔风呼应嘶鸣。
一望无际的沙原排列着无数行军帐幕,行伍首领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
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
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15篇)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出塞》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塞》原文及翻译赏析《出塞》原文及翻译赏析7篇《出塞》原文及翻译赏析1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翻译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又能与谁说?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
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
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注释无定据:没有一定。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
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
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几许:多少。
鉴赏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
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
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看,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
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到了现实,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此句看似平淡,却让人浮想联翩。
军营中,号角声起,只见战士们横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他们便在马背上来来回回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
《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
《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塞》古诗原文及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背景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
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
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注词释义龙城飞将: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地方,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
这里指扬威北方边地的名将。
胡马:这里指匈奴的军队。
但使:只要。
阴山:阴山山脉。
西起河套,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
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古诗今译还是秦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生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能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评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
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
[隋]杨素《出塞》原文、注释、赏析
[隋]杨素《出塞》原文、注释、赏析[隋]杨素《出塞》的原文、注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隋]杨素《出塞》的原文、注释、赏析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隋]杨素《出塞》原文、注释、赏析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鐎息夜斗,骍角罢鸣弓。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注释:1 、出塞:汉乐府《横吹曲辞》,汉武帝时李延年依胡曲改制,多描写边疆将士生活情景。
杨素的《出塞》共二首,本书选其第一首,根据《隋书》记载,本诗是时任车骑大将军的杨素西征突厥时所写。
2 、漠南: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的地区。
胡:胡人。
3 、复:再次,又。
临戎:身临兵戎之事。
4、飞狐:古代要隘,在今河北涞源县北、蔚县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迤逦蜿蜒百有余里,为古代河北平原与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
塞北:边塞以北,指长城以北的北方边境之地。
5、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
碣石山余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
辽东:指辽河以东的地区,大致相当于今辽宁的东部和南部。
6、冠军: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汉代名将霍去病。
霍去病曾因征匈奴军功封“冠军侯”。
瀚海:古地名,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呼伦湖,或曰今贝加尔湖,或曰为杭爱山之音译。
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沙海的泛称。
7 、长平: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汉代名将卫青。
卫青因出击匈奴,屡建功勋,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
8 、虎落:古代用以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也用以作为边塞分界的标志。
9、龙城:汉时匈奴王庭所在地,为匈奴人祭天之处。
10、胡运:胡人的运数。
11、星芒:星星的光芒。
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
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编辑的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王昌龄《出塞》注释及翻译出塞作者:王昌龄年代:唐体裁:乐府类别:边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小传】: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
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
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
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
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適、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注释】: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韵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评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清沈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
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5篇
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5篇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5篇出塞原文翻译及赏析1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原,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原,汉家将赐霍嫖姚。
译文居延城外胡人正在狩猎,白草连天大火漫天燃烧。
暮云下旷远的沙漠纵原飞驰,秋日里辽阔的平原正好射雕。
护羌校慰坚守阵地登上障堡,破虏将军勇猛出击夜渡辽河。
那镶玉的剑,角饰的弓,战原戴着珠络头,朝廷要赐给得胜的将军:勇如汉朝的霍嫖姚。
注释居延城:也叫居延塞。
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一带。
居延:古县名,在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
猎天骄,是说强悍的少数民族首领带着人原打猎。
天骄,即“天之骄子”,汉代时匈奴恃强,自称“天之骄子”,即老天爷的爱子。
这里借称唐朝的吐蕃。
白草:北方草原上的一种野草,枯后呈白色,称白草。
连天野火烧,烧起围猎的野火,与天连在一起了,形容打猎的野火声势之大。
暮云:晚上的云彩与烟雾相接。
空碛,空荡无边的大沙漠。
时驱原:正在奔驰的猎原。
碛(qì):沙漠。
秋日:秋天的时节。
平原:平坦的原野。
好射雕:正好是打猎的时候。
射雕:泛指用箭射空中的禽鸟。
雕,鹰类性凶猛。
护羌校尉:《汉官仪》曰:护羌校尉,武帝置,秩比二千石,持节以护西羌。
”汉代拿着符节保护西羌的武官叫“护羌校尉”,这里指唐廷守边的将领。
朝乘障,早晨登上遮虏障。
乘障,同乘鄣:谓登城守卫。
《汉书·张汤传》:“﹝上﹞乃遣山乘鄣。
”颜师古注:“鄣谓塞上要险之处,别筑为城,因置吏士而为鄣蔽以扞寇也。
”障,遮虏障,西汉时为了防止匈奴内侵,在居延一带修筑了一道遮虏障,一种防御工事。
破虏将军:指汉昭帝时中郎将范明友。
当时辽东乌桓反。
他带领兵原,渡过辽河,平定了这次叛乱。
此指唐朝守边的将领。
玉靶角弓:用美玉镶把柄的剑,用兽角装饰的弓。
玉靶:镶玉的剑柄。
借指宝剑。
珠勒原:原勒口上用宝珠装饰,指骏原。
珠勒:珠饰的原络头。
汉家将赐:汉朝就要赏赐。
【诗歌鉴赏】杨素《出塞二首》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杨素《出塞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杨素《出塞二首》原文
其一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息夜斗,?角罢鸣弓。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其二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
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杨素《出塞二首》翻译
待更新
杨素《出塞二首》赏析
《出塞二首》为隋代诗人杨素的诗词作品之一,杨素(544年?606年8月3日),字处道。
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
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
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
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
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
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
去世后谥曰景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出塞》译文及赏析
《出塞》译文及赏析《出塞》译文及赏析1《出塞》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出塞》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也有说是指卫青。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出塞》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杜甫后出塞五首
后出塞五首
【唐】杜甫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后出塞五首(“杜甫”相关文档)共10张
——杜甫
《后出塞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五
首诗以一位军士的口吻,诉说他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 六第合二已 首一叙家赴,军的四途夷中且情经孤事军,历。尚归,美主通将; 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 乱期”的 真实。第一首,从军者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 从这《后出塞》五首的内容可知,这个时候朝廷的拓边好战已使百姓士卒疲于奔命,有的连年征杀已疲怠于无可忍受之中,以至于开小差的现象成
门主将的骄横,已到了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地步;第 这五首诗以一位军士的口吻,诉说他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 真实。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少闾年里别 送有我赠行,,五含亲笑戚看拥首吴道钩周,。。 军士诉说脱身经过,以及到老孤独的情景。全诗 艺术地再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 生活。 据史记载,唐玄宗在开元初曾为靖边安民做出了重大贡献,彻底改变了此前边防废弛的状况,在必要的戍边之战后,多与境外族群部落达成了和平
为普遍且已被社会及文人同情和认可。
盛况;第二首,接上叙述在路上的情事;第三首,写军 第四首,进一步揭发蓟门主将的骄横,已到了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地步;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士到蓟门军中之后所起的反感;第四首,进一步揭发蓟 ——杜甫
《后出塞五首》当作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反唐之初。
从这《后出塞》五首的内容可知,这个时候朝廷的拓边好战已使百姓士卒疲于奔命,有的连年征杀已疲怠于无可忍受之中,以至于开小差的现象成
为中普天遍 悬且明已月被,逃社令会严离及夜文寂军人寥同。旅情和的认可经。 过。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典型环 境中的典型形象”。 《后出塞五首》当作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反唐之初。
后出塞五首完美版资料
其二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其三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一.作品原文
其一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上句“有”字喑含讽意,揭出功业
的罪恶本质。)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蓟门,点明出塞的地点。)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这两句模仿《木兰诗》的“东市
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的句法。)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别有赠,即下句的“吴钩”。“别”
.作品鉴赏
自开元中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农分离,出现了职 业兵。德宗时李泌论募兵制是祸乱的根源,说这种应募的 兵士,既非土著,又无宗族,重赏赐而轻生。《后出塞五 首》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个应募者形象。一无牵挂的汉子, 乐意当兵吃粮。诗中提到相赠吴钩的“少年”,当属唐诗 中常常写到的少年游侠一类人物。物以类聚,此诗主人公 也应是这一类人物。组诗第一首系主人公自叙应募动机及 辞家盛况;第二首叙赴军途中情事,尚归美主将;第三首 是诗人的议论;第四首则揭露蓟门主将的骄横;第五首则 写逃离军旅的经过。此组诗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个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后出塞五首
——杜甫
《后出塞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这五首诗以一位军士的口吻,诉说他从应募赴军 到只身脱逃的经历,通过一个人的遭遇深刻反映 了天宝之变的“酿乱期”的历史真实。第一首, 从军者自叙应募动机及辞家盛况;第二首,接上 叙述在路上的情事;第三首,写军士到蓟门军中 之后所起的反感;第四首,进一步揭发蓟门主将 的骄横,已到了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地步;第 五首,军士诉说脱身经过,以及到老孤独的情景。 全诗艺术地再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后出塞·古人重守边翻译赏析
《后出塞·古人重守边》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前言】《后出塞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第三首,写军士到蓟门军中之后所起的反感。
【注释】[17]“古人”“今人”都指边将说。
重高勋,即贪图功名。
《昔游》诗所谓“将帅望三台”。
因贪功名,故边疆多事。
[18]边将贪功,本该制止,偏又皇帝好武,所以说“岂知”。
有怪叹之意。
“亘”是绵亘不断。
[19]天地四方为“六合”,这里指全国范围以内,全国既已统一,便无出师必要,但还要孤军深入,故用一“且”字。
且,尚也。
跟上句“已”字对照。
[20]遂使,于是使得。
承上“且孤军”来,貔,音琵,即貔貅,猛兽,这里比喻战士。
边将贪功,人主好武,这就使得战士们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
勇,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
《汉书·张骞传》:“天子(武帝)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乃发间使,数道并出。
汉使言大宛有善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上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善马。
”即此“所闻”二字的本意。
[21]大荒,犹穷荒,过去所谓“不毛之址”。
[22]《安禄山事迹》:“禄山包藏涡心,畜单于护真大马习战斗者数万匹。
”诗句当指此。
[23]玄冥,传说是北方水神,这里代表极北的地方。
这两句要善于体
会,因为表面上好像是对皇帝效忠,其实是讽刺,正如沈德潜说的:“玄冥北,岂可开乎?”【翻译】古代的将军重视守卫边疆,如今的边将却只重高官厚禄。
哪里料得到皇帝偏又好武,出征的军队绵亘不断,漫卷长空。
当今全国既已统一,就没有出师必要,这样却还要孤军深入,使得战士们都是为了统治者的企图而拼命。
在穷荒之地拔剑练习作战,每天征收成群的战马。
将军发誓要开发极北的地方,对吾皇效忠心。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